學雷鋒活動后的家長對孩子的感言
雷鋒,一個傳遍大江南北的閃光名字,一種激勵人心的崇高精神。
在我年幼的時候,媽媽教會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學習雷鋒好榜樣》。
至于雷鋒是誰,他為什么成為我們的好榜樣?我一概不知,只是糊里糊涂地瞎唱罷了。
自從我跨進學校的大門,“雷鋒”的名字無時無刻不在我耳邊回響。
雷鋒的精神也就成了我學習、生活的標桿。
如今雷鋒叔叔雖然離開我們已經(jīng)50年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這就是他見好事做好事,以助人為樂的精神所在;雷鋒叔叔一有空就看書學習,堅持寫日記。
他在日記里寫下這樣一句話:“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于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
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釘子精神。
”是啊,只有會利用時間的人才能學有所獲,只有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的人才能乘風破浪,推陳出新。
想想我自己深感內(nèi)疚慚愧,悔恨自己生在福中不知福。
從我身上白白流逝的時間實在太多太多。
要我擠出時間來看書學習,倒不如痛痛快快地看電視、玩電腦。
雖然我在班上成績還不錯,但只是勉強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罷了。
遇到難題就妥協(xié)不做,空著等爸爸媽媽回來給答案,就因為這樣我在學習上就養(yǎng)成“依賴”的壞習慣。
使得我在每次考試中的難題都是十拿九不穩(wěn)。
通過這次學雷鋒活動我從心底里下決心,發(fā)揚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善于擠時間看書學習;拿出鉆勁兒攻難題。
爭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一年級學雷鋒紀念日活動感想
學雷鋒日馬上就要到了,我們走上街頭做好事獻愛心,希望通過這種行為感染更多的同學和叔叔阿姨們,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弘揚雷鋒精神,傳承中華美德。
中小學生紛紛展開學雷鋒活動,激勵孩子們學習雷鋒精神。
不少學校都已將學習雷鋒精神當成日常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在孩子們心里,“學雷鋒日”和平常并沒有什么不同,他們更樂于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學雷鋒”當成一種習慣。
時代在發(fā)展,學雷鋒的方式也在改變。
攙扶行走不便的老人、清掃社區(qū)衛(wèi)生、擦拭健身器材,點滴善舉為社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學雷鋒日走出校門,走進社區(qū),走上街頭,使他們深刻地感受到,學雷鋒就要從自身做起,要以滿腔的熱情做一個新時代的“小雷鋒”,用實際行動踐行核心價值觀,讓雷鋒精神世代相傳。
作文<讀學習雷鋒后感想>六百字左右
三月是個陽光明媚的時節(jié),我們享受著大自然美好恩賜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紀念這三月中的一位戰(zhàn)士。
雷鋒這個名字是多么讓人熟悉啊
小時候幾乎每天都聽見雷鋒著兩個字。
下課時,我們談?wù)摾卒h;上課時老師教我們學習雷鋒。
雷鋒的精神無處不在我們腦海里浮現(xiàn),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縈繞。
雷鋒他雖沒有漫長的人生,但卻用短暫的生命留下永恒的精神,受到世人的仰慕。
在雷鋒去世時,許多人都無法承認雷鋒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又曾有幾時他們都深情都說過:“雷鋒他只是出國了。
”每個人都在欺騙自己,都在躲避現(xiàn)實,沒有人相信只有22歲的雷鋒早已公殉,也沒有人承認他早已去世,都一直堅信雷鋒一直在身邊幫助自己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
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lǐng)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雖然這是舉手之勞,但又有多少人曾經(jīng)這樣做過
雷鋒的精神在人們的心中傳開,在公交車上紅領(lǐng)巾們的讓座;在雨天里熱心人的撐傘;在路上隨手撿起垃圾。
這一切都是雷鋒叔叔教給我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我們無處不在學習雷鋒,雷鋒的精神也無處不在我們身邊展現(xiàn)。
雷鋒,他英年早逝,人雖然已不在人間,但精神卻永存在人們心中,也在人們心靈中傳動,這種精神將永遠在人們心中流傳
讀了雷鋒的故事后的感想200字
男孩都想要成為一個英雄,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女孩子都想要被英雄所救。
在我的心目中有一個真正的英雄——雷鋒。
雷鋒這名字家喻戶曉,有句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這足以說明雷鋒的好品質(zhì)。
雷鋒從小家境貧窮嘗遍了酸甜苦辣,因此雷鋒從小立志為人民服務(wù)。
有一次,雷鋒從鄉(xiāng)下到城里,途中遇到一對老夫婦,他們已經(jīng)兩天兩夜沒吃東西了餓得爬不起來了,雷鋒看了,于心不忍把身上的食物,水都拿了出來遞到老夫婦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給兩位老人吃,旁邊的路人看到雷鋒這樣做都說雷鋒傻,這兩位老人明擺著救不活了,可雷鋒依然給老人喂東西吃,周圍的人都搖著頭走開,嘴中還嘟囔著。
雷鋒不顧別人的冷言冷語繼續(xù)救老人。
過了幾天,老人終于康復了…… 看了雷鋒的動人事跡,我深有感觸,這就是人民的好雷鋒,一生都為人民服務(wù),他的事跡將載入史冊,他將成為一座人民史上的里程碑,人民將永遠紀念他。
小學生一年級開展學雷鋒做好事家長感言
我們今天的所謂學雷鋒已經(jīng)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雷鋒叔叔三月來了四月走”。
雷鋒精神體現(xiàn)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
雷鋒精神自然樸實無華,并不是人為刻意制造出來的,它體現(xiàn)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
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
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雷鋒精神的實質(zhì)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象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時代在變,我們國家進入商品交換時代,曾經(jīng)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wù),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tǒng)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zhàn)。
雷鋒精神是永恒的,但是,體現(xiàn)雷鋒精神的行為并不是永恒的。
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
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chuàng)造體現(xiàn)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xiàn)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tǒng)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wù)也是一種進步。
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wù),愛心本身體現(xiàn)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wù)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償服務(wù)。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并不是每一個都具有象雷鋒同志那樣無私奉獻精神,而是每一個人能做到為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大問題,這不是能用價值衡量的。
“學雷鋒”感想 若讓我們討論雷鋒精神是否過時,大多數(shù)會說沒有,社會需要雷鋒。
但很多同學只喊著學雷鋒的口號,一到真正面對時,卻是逃之夭夭。
有同學說:我也想助人呀,可是又沒有什么落水呀、火災(zāi)呀之類的大事。
這只不過是他們推卸的一種借口而已。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干大事要從小事做起。
同樣,做好事也須從身邊小事做起,并且長久堅持下去。
在大街上常遇到一些人拉著一大堆貨物,累得滿頭大汗也拉不上坡,可是同學們卻擦肩而過;學生的自行車停在一起,排得整整齊齊,一旦一輛倒了,便會像多米諾骨牌般倒下一大片,卻無人花點時間扶起,更有甚者還狠狠地踢一腳;在公車上讓座是件好事,可是真正讓座的又有幾個呢
有的只是一些幼兒園的孩子和一些四五十年代的老人——這些人原本就需別人給他們讓座。
凡此種種,連小事都不愿援手的人又怎會在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出手救人呢
每年3月5日,學生總會扛著掃把在大街上揮幾下,最后擺個pose“咔嚓咔嚓”。
這些學雷鋒活動已帶有了一些形式主義色彩,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學雷鋒呢
雷鋒精神的失落,值得我們深思啊
雷鋒是一個普通的人,但他的精神是高尚的。
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現(xiàn)在的人們該如何學雷鋒
許多人都在討論這個話題。
其實我們不要刻意去學習雷鋒,也不要覺得雷鋒很遙遠,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折射著雷鋒的光輝。
例如班級是我們的第二個家,班級的衛(wèi)生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習和身心健康。
學雷鋒就不應(yīng)該忽略了自己身邊的事,主動、積極的打掃班級、保護周邊環(huán)境的美麗干凈是我們每個人學雷鋒最基本的體現(xiàn)。
那么,我們就用平常的心去學雷鋒,用平常的心去做雷鋒吧
學雷鋒事跡報告會感言
日前,我聆聽了由市教育局舉辦的師德師風先進事跡報告會。
會上,五位教師現(xiàn)身說法,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他們的師德讓我無限敬仰,他們的事跡讓我得到以下啟示: 教師要把愛心與責任放在第一位。
教師的責任會使愛心放大,教師的愛心更會讓責任流光溢彩。
臨江鄉(xiāng)小學的姜文娟老師總是習慣稱她們班的學生為“孩子”、“孩子們”、“我的那一班孩子不知考得怎么樣了”,言語中流露著無限的慈愛。
學生就是我們的孩子
孩子會犯錯誤,作為教師有責任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老師的胸懷是博大的、包容的,老師的愛是真摯的。
在燕磯鎮(zhèn)中心小學工作了34年的王金華老師說的好:“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人,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老師就是那個神啊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無私且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愛,這種愛是教育的感情基礎(chǔ),有了它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正如溫總理所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如今,我更深信其中的道理。
教師要把教書育人作為核心內(nèi)容。
我認為當好一名人民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綜合能力,構(gòu)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
要充分意識到加強師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時時刻刻注意維護自己作為教師的形象,通過加強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磨煉,來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要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要相信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會擁有走向成功的一面。
因此,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位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甘為人梯、樂于奉獻也是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的奉獻精神。
甘為人梯形容老師像一個由一個個教師搭成的人梯一樣,讓自己的學生踩著自己的肩膀,朝著科學技術(shù)的高峰攀登。
五位師德楷模是最好的典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教師要與時俱進,終身學習。
我意識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科學技術(shù)與新的教學內(nèi)容持續(xù)增加,客觀上要求我們教師要做到終身學習,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教師作為文化科學知識和智慧文明的傳播者,應(yīng)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手段。
在知識爆炸時代、數(shù)字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今天,教師如果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
我們?yōu)閹熣咭屪约旱闹R常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并把所學知識應(yīng)用到實際教學中去,改革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做一名緊跟時代步伐的合格教師。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人民教師的偉大和崇高,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我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滿懷熱情,勤奮學習,踏實工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個學生,做一名有愛心,有責任心,安于清貧,不為名利,無私奉獻的人民好教師
孩子的作品是寫學雷鋒,以培養(yǎng)雷鋒式學生為主題,現(xiàn)在家長對孩子的作品怎么寫感言
可從兩個角度入手,一方面從寫作表達技巧來寫,如文章的構(gòu)思、選材、語言等,另一方面可從思想品德教孩子如何做人方面來寫。
上一篇:孩子給家長捶腿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