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黃鼠狼咬病雞——專抓倒霉的
【第2句】:【一張床上說不出兩樣話】(諺)能睡在一張床上的夫妻二人,心想的、嘴說的總都一致。指夫妻思維方式、是非觀念往往是相同的。
【第3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4句】:【連陰百日,也有天晴;冬長三月,早晚打春】釋義:比喻好日子總會到來。例句:“你不能死,你得活著。連陰百日,也有天睛;冬長三月,早晚打春。我就不信這種悶死人的日子沒有盡頭!”
【第5句】:【井水不犯河水】“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井水不犯河水”源自我國先民的居住環境。我國古代先民最早是生活在河水旁邊,因此,長江、黃河孕育了勤勞善良的中華民族。臨河而居,汲水方便,而且河谷地區土壤相對肥沃。先民以游牧為主,生活地點基本上是因氣候或自然環境而定的,所以經常遷徙。井的發明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偉大深遠的影響。有了井之后,先民擺脫了依賴自然氣候的制約,以往僅僅居住在河谷,現在基本可以居住在任何地方了。而且有了井水,人們逐漸聚居在一起,可能出現城鎮,以至于出現大的城市。由傳統的游牧生活逐漸轉變為農耕生活,社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部落繼續崇尚游牧生活,沒有發展農耕,不打井,繼續逐水草而暫居。因此,有的歷史學者認為“河水”其實代指的就是游牧民族,是依賴于部落之間酋長的聯盟制度建立王朝的。而“井水”則代表的是定居,是農耕文明。歷史上游牧的少數民族經常侵擾中原的農耕民族,所以中國古代王朝一直邊患不斷。而以“井水”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則基本上不會主動侵擾“河水”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以,有“井水不犯河水”一說。
【第6句】:【淮陰將兵——多多益善】見“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7句】:針對社會上有些人愛吃野味兒的現象,外婆說:“吃盡美味還是鹽,穿盡綾羅還是棉。”(四川·忠縣)
【第8句】:【瘸腿驢跟馬跑——趕不上】(歇)指落在人后追趕不上。
【第9句】:【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諺)輔:頰骨。車:牙床。頰骨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缺了嘴唇,牙齒就沒了遮攔。比喻相互依存的兩方,一方滅亡,另一方必難幸存。 也作“唇亡齒必寒”。
【第10句】:胡同里跑馬——回頭難
【第11句】:樹葉遮屁股——不頂用;不頂事
【第12句】:三代人出門——扶老攜幼,有前有后
【第13句】:一窠猴子——都姓孫;沒有一個老實的
【第14句】:【 娘要嫁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子女阻止不了;天要下 雨,人阻止不了。表示無可奈何,由它去吧。語序亦可換 置。李英儒《還我河山》:“娘要嫁人,天要下雨,咱們都管不 有頭發誰愿意裝禿子沒有人愿意裝窮,實在是不得已。 或說:有了頭發可別裝禿子。葉文玲《誰是研究所所長》: “說一千道一萬,有頭發誰肯裝禿子?”
【第15句】:【氣兒不打一處來】極為生氣。或說:火兒不打一處冒。 老舍《四世同堂》:“胖菊子恰好由外面走進來,一眼看到曉 荷,她的氣兒不打一處來。”
【第16句】:我的表弟吃飯總愛掉米粒。他的媽媽生氣地問他:“要不要到外婆家捉幾只雞養到桌子下面?”他每次吃飯很慢,他的爸爸說他是“人前吃到人后,種麥種到收豆”。(江蘇·姜堰)
【第17句】:【三一三十一】(慣)原為珠算口訣,用三除十,得三余一。指三個人每人平均一份。
【第18句】:【麻布繡花,底子太差】謂基礎不好,無法加工提高。或說: 麻袋上繡不出絹花。海外老六《、f頭你嫩嫩地嫁了吧》:“麻 袋片再好也繡不出絹花來。咱們人長得就好看,落落大方, 不用打扮,自來就比他們洋氣。”
【第19句】:【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諺)文武舉:科舉時代的文舉人和武舉人。田秀才:種莊稼的行家。三年考個舉人容易,十年成個種田行家很難。指學成種田行家實在不易。
【第20句】:【頭剃了一半,再疼也要剃光】(諺)泛指事情進行到中途,不管有多少困難,也必須堅持到底。
【第21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身,一·天的事情可從容做完,遲 起則時間緊迫,陷于忙亂。陳登科《赤龍與丹鳳》:“他伸手 一摸,軍帽忘記戴了,又跑回來找帽子。俗話說: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亂,越亂越無主張。”
【第22句】:【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諺)博士:古時指茶坊、酒坊的侍應,此處指從中介紹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舊指男女同桌品茶飲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當。 也作“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風流:此指男女間的色情。
【第23句】:桌子光剩四條腿——失面子
【第24句】:【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歇)駱駝在羊群里,只有它大。指對方的本事比其他人都大。 常含譏諷或詼諧意。
【第25句】:華佗當醫生——名副其實
【第26句】:【千錢買鄰,八百買舍】(諺)舍:宅院。用千錢買鄰居,用八百錢買宅院。指好鄰居要比宅院本身更重要。 也作干貫治家,萬貫結鄰。貫:舊時幣制,干錢為一貫。 干金買屋,萬金買鄰。 干金置家,萬金置鄰。
【第27句】:【破船經不起頂頭浪】經不起打擊。高云覽《小城春秋》: “破船經不起頂頭浪,李木心上吃的那一驚,比他胸口吃的 那一拳還厲害。他挨不到三天,就咽氣了。”
【第28句】:【一腳高,一腳低】見“高一腳,低一腳”。
【第29句】:雪地里的青松——巍然挺立
【第30句】:一頭鉆進冰箱里——凍(動)腦筋
【第31句】:【不識風云事,休在山里行】(諺)風云事:風云無常的天氣變化。指山中風云變幻不定,摸不準天氣變化的規律,就不要在山中行走。比喻社會人事復雜多變,沒有適應能力就難在其中周旋。
【第32句】:【驢跟馬跑折了腿】謂比不上,勉強追趕沒有益處。海外 張愛玲《茉莉香片》:“你那個英文——算了吧!蹺腳驢子跟 馬跑,跑折了腿,也是空的!”
【第33句】:【 神仙下凡問土地】借指深入調查。古華《姐姐寨》:“神仙 下凡問土地公。這狀子就是寄到州里,省里,京里去,也要 轉回來,轉到你阿爸手里,這是如今辦事的規律。”
【第34句】:【刀子嘴,豆腐心】說話厲害,心軟。浩然《艷陽天》:“焦二 菊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軟的受不了,軟硬一齊 來,她就得跟著轉。”
【第35句】:【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歇)黃鼠狼:黃鼬,又名黃皮子,喜歡吃雞。指假裝好意或偽裝善良,卻包藏禍心。 也作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意。
【第36句】:【塘里無魚蝦也貴】(諺)塘:池塘。池塘里要是沒魚,蝦米也吃香了。比喻沒有高層次的人物,次等人物也可以充數。
【第37句】:【呼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見“喊天天不應,呼地地無門”。
【第38句】:噴壺不叫噴壺——碎嘴子(比喻說話噦唆)
【第39句】:在學校,有的同學做作業雖然很快,但出錯也多,老師總會說:“吃得快哽得多,寫得快錯得多。”(四川·遂寧)
【第40句】:【沒有金剛鉆,不敢攬瓷器活】修補瓷器,須用鉆石打眼。 此語意為:沒有把握,不說大話。類似的:沒有蘆葦葉,不敢 包粽子/沒有指甲,不攬蒜剝。王蒙《相見時難》:“俗話說, 沒有金剛鉆,就不敢攬瓷器活兒,我看中了,我娶定了,一切 條件由你!”
【第41句】:【劉寄奴】“劉寄奴”是一味中草藥,它是用人名命名中草藥的級別最高的人。 “劉寄奴”本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躥。第二天他又上山,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里為誰搗藥?治什么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道:“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童子們嚇得棄藥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搗成的藥漿一并拿回,用此藥為人療傷,頗有奇效。后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愈合,甚為靈驗。但士兵都不知道叫什么藥,只知道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革,于是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在。
【第42句】:【人犯王法身無主】(諺)王法:國家的大法。人要是觸犯了國法,就要受法律的制裁,自身也就失去了自由。指人要想保持自主自由,必須畏法守法。
【第43句】:【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釋義:觀看下棋而不多嘴的人是有道德的人;端起酒杯就喋喋不休的是小人。例句:所以古人說得好: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可喜王三老偏有一德,未曾分局時,絕不多口。
【第44句】:爺爺常說:“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了,最寶貴的是友情。攢下銀錢催命鬼,交下朋友護身符。”(吉林·農安)
【第45句】:大炮轟蒼蠅——不夠本錢;不夠本:不上算;不合算;大材小用;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46句】:不叫的黃蜂——暗里叮人
【第47句】:【說嘴郎中無好藥】(諺)說嘴:自我夸耀。郎中:稱中醫醫生。指喜歡自我吹噓的醫生,往往沒有治病的本事。也泛指愛自夸的人,總沒有多少真才實學。 也作“說嘴大夫沒好藥”。
【第48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釋義:比喻爭斗雙方誰勝誰負尚難預測。例句:不妨事,大頭在我手,姑且待我將息棒瘡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是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風聲,讓他先做了準備。
【第49句】:吃飯時,我把吃剩下的飯倒掉了,媽媽說我不懂得珍惜糧食。我說:“就那么一點,算什么?”爸爸說:“一頓省一口,一年省一斗;一頓省一把,一年買匹馬。”(河南-汝陽)
【第50句】:【城隍廟的鼓槌——一對】(歇)本指鼓槌成對,轉指青年男女相般配。也指人品、能力等相當。
【第51句】:【砍的比旋的圓】(慣)旋:旋轉著切削。一般砍的不會比旋的圓。 比喻事情違背常理。
【第52句】:木頭眼鏡——看不透
【第53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諺)既是親親熱熱的一家人,就不會說出不是一家人的冷漠話。多指彼此關系親密得如同一家人,就不可說見外話。
【第54句】:鄰居家的大嬸重男輕女的思想太嚴重了,她老是那句話:“鍋灰砌不了墻,女兒養不了娘。”為此小紅經常沒錢交學費、買文具。你說氣人不氣人?我想:我們女孩子就要爭口氣,給她看看。“新舊社會兩重樣,男女各頂半邊天。”這才是我想說的。(江蘇·海安)
【第55句】:木船上失火——底好
【第56句】:【拿著金碗銀筷子,就是吃不成飯】釋義:比喻好條件未能利用,得不到好處,仍舊受窮。例句:弄得現在,咱合作社搞副業這樣好的條件,要人有人,要牲口有牲口,要本錢有本錢,結果呢,卻拿著金碗銀筷子,就是吃不成飯。
【第57句】:【吹牛皮不貼印花】釋義:比喻說大話不費力,不花錢。例句:嫂子說:哼!說兩句大話壯壯膽吧!吹牛皮不貼印花,你能考上,我頭朝下走三年!
【第58句】:【老馬識歸途】(諺)指老馬認識走過的道路。
【第59句】:【病鬼碰著閻羅王】(慣)閻羅王:佛教稱掌管地獄的神,也稱閻羅、閻王、閻王爺。指必死無疑,沒有生的希望。
【第60句】:【耳朵磨出了繭子】(慣)繭子:趼子,手掌或腳掌的某些部位因摩擦過多而生成的硬皮。形容對某些話聽得太多而厭煩。 也作耳朵都聽起繭了。 耳朵眼兒聽得長繭子了。
【第61句】:老牛筋——難啃
【第62句】:野花樹長在石崖上——盤根錯節
【第63句】:玩月被云遮——掃興
【第64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謂小而全,有代表性。古華《芙蓉 鎮》:“鎮革委會下設派出所、廣播站,還有幾科幾辦。叫做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第65句】:【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釋義:奔車:疾馳的車。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履舟:翻沉的船,借指被滅的商朝。伯夷:商孤竹君長子,商亡,他和他的弟弟叔齊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奔車、覆舟,比喻時世危亂。如果生逢治世,就不會有坐在奔車上的仲尼與餓死首陽山的伯夷。例句:治世使人樂生于為是,受身于不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國家久安。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第66句】:我一起床就追著媽媽,為一些小事嘴里一直說個不停。媽媽生氣地說:“好了好了,話多不值錢,湯多不入鹽。少說兩句吧!”(河南·許昌)
【第67句】:【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諺)陂:地面不平坦。沒有平地,就不存在陡坡;沒有前往,就不存在回返。 指事物總是對立而又統一的。也指有所施就必有所報。
【第68句】: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69句】:長篇小說——干言萬語
【第70句】:【初三月下有橫云,初四日里雨傾盆】釋義:初三晚上月亮下有云帶,初四白天就有傾盆大雨。例句:新月下,有黑云橫截,主來日雨。諺云:“初三月下有橫云,初四日里雨傾盆。”
【第71句】:小明的爸爸天天打牌,后來小明也跟著學開了,結果考試沒有及格。小明爸爸知道了,要打小明。小明媽在一旁道:“你自己帶著毛病,還給人家治癬,誰聽你那一套?還是你先改了吧!”(山東·東營)
【第72句】:【虎死不倒威】(諺)指猛虎雖然死去,但威風依然存在。比喻英雄豪杰身處厄運之中,仍然表現出昂揚的斗志,凜凜不可犯。 也作虎死不落架。 虎倒雄風在。
【第73句】:王照好吃懶做,別人怎么勸他就是不改。人們背后說:“豎得起竹竿,豎不起井繩。什么時候進墓坑,什么時候才會勤快。”(河南·鄧縣)
【第74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釋義:表:說。敘述故事時,放下一頭,講另一頭。“兩”又作“干”。例句:老祖宗“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75句】:【吃官飯,打官鼓,官鼓打破有人補】(諺)官:公家的。舊時指干公家事不必過分認真,對公物也不必仔細愛護。
【第76句】:【 禿子當和尚,將就材料】勉強可以,湊合能行。馬烽《三年 早知道》:“包管就包管,反正咱已經不能跑跳了,禿子當和 尚,正好將就材料。”
【第77句】:【人吃五谷生百病】見“吃五谷雜糧,保不住不生病”。
【第78句】:棋逢對手,先禮后兵。
【第79句】:【垓下困霸王——四面楚歌】(歇)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固鎮東北沱河南岸。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漢交戰時,楚霸王項羽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圍困在垓下,“兵少食盡”,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起楚人的歌曲,十分驚懼,疑心楚地已被漢軍占領,于是倉促突圍,后自刎于烏江邊。比喻陷入孤立無援、四面受敵的處境。
【第80句】:【砍倒大樹有柴燒】謂做事要看準大目標,收效大。砍,也 說:扳。申躍中《掛紅燈》:“嘿嘿,砍倒大樹有柴燒,正面敵 人最要緊。”
【第81句】:卡殼的卡賓槍——打不響
【第82句】:【 刀刀要見血/拉口子要見血】做事要有實效。成語:刺刀 見紅。清代《L女英雄傳》:“這姑娘是天生半分不認錯,一 字不饒人,拉口子要見血,刨樹要搜根兒的脾氣。”
【第83句】:【家有梧桐招鳳凰】(諺)梧桐:梧桐樹,傳說鳳凰鳥只在梧桐樹上棲息。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指家里有了梧桐樹,才能招得鳳凰來。比喻具有優越的條件,才能吸引來人才。 也作“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
【第84句】:五歲的小峰,穿了一雙新棉鞋,沒幾天,鞋子邊兒就毛了。他媽媽說:“你的鞋是雞啼做,狗叫破。”(注:雞叫在天亮,狗叫在晚上。)(江蘇·南通)
【第85句】:【男人往外走,帶著娘們手】(諺)男人:專指丈夫。娘們:專指妻子。指丈夫走在人前,從衣著外表上就可看出妻子縫制與打扮的手藝。 也作漢子外邊走,帶著老婆兩只手。 丈夫人前走,帶著老婆的手。
【第86句】:【什么種子出什么苗】(諺)指農作物下什么種子,就會生長出什么苗。常比喻有什么樣的父輩,就會有什么樣的后代,或有什么樣的領頭人,就會有什么樣的下屬。 也作什么種出什么苗,什么葫蘆畫什么瓢。 什么葫蘆開什么瓢,什么種子長什么苗。
【第87句】:【狗熊耍把戲,混充人形兒】釋義:比喻假充好漢。例句:牛大水憤恨地喊:“張金龍!你狗熊耍把戲,混充人形兒呢。你是個屁英雄好漢!
【第88句】:【隨風倒】(慣)形容沒有自己的主見,哪邊勢力大就倒向哪邊。
【第89句】:【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言出唇六月寒】(諺)和氣的、體貼人心的話,即使在嚴寒之中也會讓人感到渾身暖和;傷人的惡語,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會讓人感到心寒。指好言能給人溫暖,惡語只能煽動起仇恨情緒。 也作好話一句三冬暖。 一句好話三分暖。
【第90句】:【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搟面杖無孔。一竅不通,謂外行, 不懂。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你要寫文章,咱是搟面 杖吹火,一竅不通。”
【第91句】: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
【第92句】:水龍頭失靈——放任自流
【第93句】:【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諺)指草叢深了,各種蟲子都有;樹林大了,什么鳥兒都有。比喻社會是廣闊博大的,什么樣的人都有。
【第94句】:【滴水穿石,不是一日之功】釋義:比喻任何成果都是長期下苦功取得的。例句:張嘉慶看忠大伯心思有了轉變,也想,滴水穿石,不是一日之功,要從長遠著想。
【第95句】:從肚臍眼里打電話——心肺之言
【第96句】:【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被眾多的人反對,即難以生活下去。 相關的:千口唾沫淹死人。李準《黃河東流去》:“古人說過 ‘千人所指,無疾而亡’,別看眼淚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 淹死他們這群龜孫。”
【第97句】:有壺沒底兒——裝不住
【第98句】:【 穿針要個引線人】需要有人介紹推薦。成語:穿針引線。 馬加《北國風云錄》:“我可不認識日本指導官,穿針還要個 引線的。”
【第99句】:【舍不得白米抓不著雞】(諺)舍得撒出一把白米,才能把雞逮住。 指不肯付出代價,就不會有相應的收獲。 也作“舍不得米,提不來雞”。
上一篇:的教師培訓學習工作總結匯編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