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課觀后感300字
下午我們全校觀看了《雷鋒》的電影。
我們很高興,又能學習到革命先輩的精神了。
電影主要講了雷鋒最為突出的五件為人民利益服務的事情。
片中開始雷鋒還不知到要為人民利益服務。
后來是聽了指導員的話就有了這個念頭了,而且并送給了一套《毛澤東選集》。
后來他就知到: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后來他就不斷的為人民做好事,比如:犧牲假日休息時間到工地來搬運磚塊;送老大娘到目的地;捐錢給災區;幫小學生一起植樹等等。
但雷鋒不留下姓名,就這樣留下了許多動人地光輝事跡。
我看完感動地都快流淚了。
這也告訴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用血肉“粘”成的
所以用來告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雷鋒叔叔那種助人為樂、節約的好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星期天,雷鋒叔叔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叔叔正在晾衣服時,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
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么多存款,還這么舍不得買一雙襪子。
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
”雷鋒叔叔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
”王大力又說:“那你不覺得難看嗎
”“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
”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出了雷鋒叔叔的節約精神。
他每個月只有6元錢獎金,他卻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一年過去了,雷鋒把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給災區人民,可是他自己卻舍不得買新襪子。
雷鋒是多么節約啊
雷鋒叔叔最后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是永遠在我們的心中。
雷鋒叔叔和一些無名英雄一樣是我們大家的好榜樣,在為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做貢獻而犧牲的
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將來好為祖國做巨大的貢獻
上大學政治課的感想
其實,寫政治課的感受很簡單,無非就是問你政治課上講的知識重點,從這一課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只要從書上尋找答案就可以了.比如這一學期一本書中學了,法律的知識,那么你在感受中就要寫到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作用是什么?你了解法律后認為法律是怎樣的一門知識.做政治的東西,就有一個公式,文章要寫xx,那么就要寫什么是X?X的作用是什么?你從X中知道了什么?這樣,就可以寫出一章好的政治感受了.政治其實是一科有口語表達能力強的人的強項,它和語文一樣,都是口語能力的鍛煉!現在的政治課都結合了新課改的理念,不再是以前那種要求學生記背等等,而是通過精彩的導入,和精彩的話題,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得出理論。
總之,就是讓學生自己思考,最后得出答案。
..............
百萬師生同上一堂課觀后感1000字
找準寫作的切入口。
一部電影人物眾多,內容紛繁,情節縱橫交錯。
寫作時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找到一個切入口展開全篇,好像一條紅線將“簡介-評論-感受”三塊內容串連起來。
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第1句】:選擇一個人物。
一部電影看完,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
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
【第2句】:截取一個片斷。
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
如電影《任長霞》中,表現任長霞一心為民的事例很多。
同學們就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聯系實際談感受。
【第3句】:描寫一個鏡頭。
即采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
2024《開學第一課》總結感悟思想一句話只要一句話
改變人生的機會有很多,而學習是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奏效的一個方法。
求寫一篇600字到800字的“足球課感言”
大學四年的體育課即將結束了。
七個學期,用三句話總結這七個學期的學習過程與感受就是:在開心中運動,在運動中流汗,在流汗中健身
踢足球可以使心情愉快,每個人自然也能全身心投入。
大家忘記了一切煩惱,每堂課緊隨老師的課程進度練習著選定的項目。
無論是在寒冬,還是在酷暑,大家都全身心投入,整整一堂課下來,每個同學都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但盡管如此,臉上的笑意還是不減。
踢足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技能,更基礎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
因此,必要的素質訓練是不可少的,比如每堂課穿插的跑步、跳遠等訓練。
既然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好,同學們對這些訓練依然是全力以赴,認真練習。
一個半小時過后,汗流光了,身體頓時也感覺輕松不少
積極開展足球文化活動:建立大學足球網站,開設了足球快訊、俱樂部動態、足球文化、足球規則、足球明星、教學案例等欄目,開展奧運知識宣傳、足球知識問答、小甲A征文、演講、攝影、繪畫比賽,促進少年兒童學習和弘揚奧運精神,充分表達自己對足球活動的熱愛,激發奮發向上的拼搏精神,培養審美、想象和創造能力,提高大家的綜合素質。
學生體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學體育的質量。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突破單位純運動技術教學,加強培養體育能力,適應現代社會進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個大學生的素質,這些素質包括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能夠自行培育,鍛煉和養護的能力。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能力,是所有高等院校在改革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大學時期的體育,是整個人生的關鍵環節,因此,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過程中就應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
從思想深處認識到體育對于人體的巨大作用,才會努力學習體育基本知識、鉆研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自覺主動、積極經常地參加身體鍛煉。
就能為將來走向生活,工作和參加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養成自我鍛煉的興趣與習慣,使其終生受益。
在國外許多國家,把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養成終生鍛煉習慣,以及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做為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以國內也有很多學校,在體育和課外體育活動中把如何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興趣與習慣看作一項重要任務.因此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樹立體育思想,增強體質,終身受益。
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
只有有了豐富體育理論知識,學生才能提高對體育的認識,明確學習目的,調動積極性,增強鍛煉的自覺性,并能運用體育知識,去欣賞體育運動,提高素質,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第二,增強體育興趣和自我鍛煉意識。
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極大的熱情和興趣,明確體育對增強體質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從而養成自覺參加鍛煉的習慣,增強自我鍛煉意識,使體育鍛煉與增強體質、培養意志品質、未來理想事業連在一起,增強對體育的情感。
培養運動能力。
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在今后的體育鍛煉中,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體育素質,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隨著我國政治和體育的社會化,終身化,經濟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地經常地進行身體鍛煉,這就給高校體育提出培養大學生具備能獨立地進行體育鍛煉能力的問題,使他們畢業走上社會后,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身體鍛煉,并充當家庭和社會的指導者。
為此,就必須在大學體育中加強對他們身體鍛煉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對大學生本人的事,也是關系到增強中華民族體質和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素養的大事。
大學生身體鍛煉能力,是指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科學鍛煉的理論和方法,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加以創新,培養成獨立地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
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抓。
【第1句】:自學:培養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學習有關體育知識和方法,能夠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制定鍛煉計劃和方法,能夠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制定鍛煉計劃和方案,堅持經常持久地鍛煉。
并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第2句】:自煉:即能把所學到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方法,綜合運用到體育鍛煉實踐中去,使自煉活動成為日常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3句】:自調:即學生在身體鍛煉的活動中,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運動強度及運動的時間、并能進行自我調節。
【第4句】:自控:指執行鍛煉計劃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體鍛煉效果自我評價基礎上不斷修正并實施鍛煉計劃的能力。
發展大學生個性與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培養學生開拓創新思想和能力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
在體育的教學活動中,大學生是主體,是獨立的行為活動,體育課教學有著較廣闊的大地。
大學生在較廣闊的領域中學習技術、技能,進行各種身體活動、游戲競賽,并通過人與人的頻繁交往,人的興趣、性格和氣質等個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現出來,這對培養和發展良好的個性心理是有利的。
在強調培養和提高學生個性心理素質的同時,學校的體育活動與競賽應廣泛開展,提倡廣大學生的參與、拼搏、進取精神,使大學生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體會和感言怎么寫
學習課程的意義,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單純的考試,可以肯定地講,這門課程幫助我們大一新生陶冶了思想、凈化了生活、認識了人生,讓我們這些新生在大學里怎樣為人做事處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人生燈標。
我在本學期,我們系統學習了思想道德修養,就所學的知識和自己的認識,我有如下的體會: 一、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地提升--適應轉變。
我認為,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是在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征、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和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方面。
生活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大學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經歷。
在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為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準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
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
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
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并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
我是一個男生,我所經歷的坎坷生活,讓我養成了內向的性格,遇到挫折常常是失望和沮喪、自暴自棄、自怨自嘆,在學了課后,我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靨,性格也開朗活潑一些了。
很有感觸地認識到,所有的愛與恨、悲與喜、哭與笑、內向與外向都在緩緩落幕時,才恍然大悟地明白原來的這些心理活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種心態的緣故。
正如《思想道德修養》課里強調的“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有了這種心情,我在業余的大學生活動中參加了學院“十佳歌手賽”活動,增強了自己的自信。
二、人生的品質在于不斷地凈化--樹立理想、把握人生 在《思想道德修養》課里,對樹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認為,要樹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學的信念;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樹立好為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好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
【第1句】: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純潔和先進。
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的精神支柱、政治靈魂,是思想行為的“總開關”。
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斗動力和行為坐標。
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著眼于實際學業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
【第2句】: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
政治上的堅定來自于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準。
為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為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
結合個人的實際和專業的需要,端正,完善學習,充實學習內容,持之以恒地學習政治理和業務知識。
不僅向書本學,更要向實踐學,向老師學、向同學學;不僅要學得進,還要拿得出,注重學以致用,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學業成果。
【第3句】:勇于開拓創新,永葆學習中的生機和活力。
大學學習生活中,擔負著專業學習的重任,面臨的任務是艱巨而復雜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學習中,勇于開拓創新,勇于大膽實踐,不斷以往學習的經驗,謀劃新思路,采取新舉措,開創新局面。
今后的學習中,自己要進一步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上如何更好地、較深層次地、更廣領域地攝取知識,把學習這“第一要務”體現在業績中,使大學的生活更有意義和活力。
三、大學生在于不斷地修養人格--提高修養、完善人格 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我認為,政治修養是核心,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重點,心理修養是基礎,學習成才修養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提高這些修養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們做到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培養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人生的一種歷程,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平臺,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機會去鍛煉自己,歷練自己,充實自己。
一個學期下來,我經受了大學生活上的磨練、專業學習上的考驗,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特別是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后,我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環境充滿了熱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處事,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鍛煉了自己能力,增強了自己的人格素質,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養和陶冶。
《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修養教育課程,能使我們21世紀的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將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求一個以“開學第一課”為主題的班會感想,300字左右
法國小說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后一課》,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頑皮不愛學習,也不知道什么是國家命運、民族尊嚴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過上最后一堂法語課,他認識到普魯土軍隊不僅占領了他的家鄉,還要剝奪他們學習本民族語言的權力實行奴化教育,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靈上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上,小弗郎士有對自己的悔恨、有對侵略者的憎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當韓麥爾先生翻開講義又講法語課時、小弗郎士對自己平時最厭煩的語法,居然“全都懂”,覺得韓麥爾老師“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難道從這個故事中能不有啟示嗎
因為是最后一堂法語課,韓麥爾先生包括阿爾薩斯小鎮上的村民,都懷著極大的民族義憤來到課堂上,參與到這莊嚴而神圣的活動中來、使得課堂氣氛凝聚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焦點上。
韓麥爾先生面對這些平常不關心孩子學習的只顧自己干活村民們和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今后再沒有權力學習自己語言的孩子們,激動的情緒就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了。
雖然小說中沒有詳細的描述,但可以想象得出,他最后一課的講解是充滿了對法國、對法語的真摯的熱愛之情,飽含著對民族語言深深的眷戀之情,一定是感人至深的。
因為是最后一堂法語課,小弗郎士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動,他面對的嚴酷現實是他始料不及的,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來,他已經敏銳地感覺到,他不但花失去生養他的這塊再熟悉不過的土地,而且格失去一個民族賴以共同生存下去的紐帶----本民族的語言。
一種懊悔、憤恨、失落、茫然的復雜情緒,一股腦兒涌上了他的心頭。
面對如此不可抗拒的如此冷酷的現實,小弗郎士突然開始感到祖國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悔恨自己沒有好好學習,愛國之心在此時此刻也表現的那么強烈,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過去討厭的東西一下子變得那么可愛了,他眼里的一切都跟“祖國”兩個字緊緊地不可分開了。
這時的小弗郎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該學的祖國語言知識都學好。
我們常說學生是學的主人,是主體。
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關鍵作用。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只要講好每一節課,更重要的是啟迪學生心靈深處的激情,使他們樹立遠大的志向,把學習與國家,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鼓足上進的風帆、乘風破浪不斷向著新的高峰攀登。
《最后一課》這篇課文,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戰爭給無辜的人民帶來了什么
或許,有一點還“不錯“,就是戰爭能讓一個人瞬間成長。
但我想,誰都不喜歡這種”成長“方式吧
普法戰爭暴發后,從白發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樣地愛國
這,使我感動。
我不盡想起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民,也是如此,為了祖國,不惜一切代價。
雖然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但是戰爭對人民的損害卻是一樣一樣一樣地
可惡的侵略者,該死的戰爭狂,無恥的叛國賊,他們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親父母,更對不起自己的罪人
我覺得母語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傳載體。
如果母語沒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不復存在。
因為一國人民語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盤散沙。
那么,外語與母語到底哪個重要呢
如今這個社會,不學英語你就別想上高中大學,更別想找個好工作了。
既然外語如此重要,學外語的人多就不奇怪了。
現在連幼稚園都開設英語課了。
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國際普通話”,其他語種已經受到嚴重威脅,面臨消失的危險……這是不能忽視的。
當法國阿爾薩斯被普魯士侵占,最后一堂法語課便顯得格外重要。
“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正道出了亡了國的法國國民心聲。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