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離任審計一般都是針對國企的領導么
副職沒有。
《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第九條 兩辦《規定》第三條所稱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包括國有和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企業(含金融企業,下同)的法定代表人。
根據黨委和政府、干部管理監督部門的要求,審計機關可以對上述企業中不擔任法定代表人但實際行使相應職權的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等企業主要領導人員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國有企業領導人離任后,在什么情形可以不安排經濟責任審計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離任審計的一個重要部分
國有企業離任審計涉及的審計范圍是什么
謝謝
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國有資產的真實完整和保值增值;企業對外投資和資產的處置情況;企業收益的分配;與上述經濟活動有關的及執行情況。
核實企業領導人員在任職期間與、負債、損益、有關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以及遵守國家財經法規情況,分清企業領導人員對本企業資產、負債、損益不真實,以及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問題應當負有的責任;核實企業領導人員個人有無侵占國家資產,違反財務收支有關的廉政規定和其他問題,界定企業領導人員在任職期間應負有的責任。
國企領導人離任審計是按離任時間算還是按整年度算
當然是離任時間了。
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的對象是哪些
審計對象應該就是領導干部。
審計內容又因審計對象的不同而不同。
詳細地看參考《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審經責發〔2024〕102號。
哪些因素影響國企領導人員德的表現
就六個字:正確行使權力。
當今社會,各種誘惑無處不在,少數國企領導干部因經受不住誘惑的考驗,加之對其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不可避免地使其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產生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的問題,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給黨和國家造成極大的損失。
如何保證國企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
本人認為應著重從以下方面抓好落實:一、要通過教育,使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對國企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實踐表明,國企少數領導干部之所以走上違法違紀道路,根本原因在于權力觀發生了扭曲,導致權力的行使發生了偏差和錯位。
因此,要通過教育,使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能真正地認識到:“權力來自人民,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權力是社會分工的一種體現,不存在特殊公民、特殊黨員和特殊階層;權力服務的對象是人民,而不是個人或少數人;權力是一種責任,是為人民負責”,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自覺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民主意識、自律意識和法律意識,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去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推動企業文化的建設、維護和實現好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成為員工愛戴的好領導、好干部。
二、加強監督制度建設,用好的制度管人。
制度在對權力的監督上具有根本性作用。
從目前黨內對企業領導干部廉潔從業各項規定方面來看,原則性條款內容多,一般性要求多,“不準”、“禁止”等字眼多,但程序規定少,有的缺少配套措施和后續動作,“軟”約束有余,“硬”約束不足。
企業內部在制度建設上同樣存在有些制度可操作性不強的情況,為執行權力者自由裁量預留了很大的空間。
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言:“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因此,只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監督制度建設,用好的制度管人,才能真正做到監督關口前移,取得好的監督效果。
在監督制度建設上,本人認為當前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加強和完善工作:一是按照《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談話與誡勉、輿論監督、詢問和質詢等制度,用完善的制度來保證“堅持民主集中制、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
二是制定規范企業領導干部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領導干部經營行為的內容、辦法和處罰措施,以規范領導干部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用權行為和工作程序。
三是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使領導干部非公務活動情況真正置于公眾監督之下,也便于組織能及時了解和分析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情況。
對不按規定報告、報告不屬實、甚至弄虛作假的,要進行批評教育直至給予必要的紀律處分。
四是要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民主決策和相關責任追究制度。
五是建立和完善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制度。
凡是企業召開的黨委會、總經理辦公會、黨政聯席會、職代會等,都要制定完善的議事規則,按程序進行,使領導干部都能自覺地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辦事。
同時要從制度建設上把黨組織監督和參與決策的職能落在實處。
六是針對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不斷完善制度,堵塞管理中的漏洞,使各項工作都能做到有制度可依,有規章可尋。
七是建立和完善領導班子經濟責任審計和責任追究制度。
特別是“一把手”離任調動時,要對其所在單位的資產、負債虧盈是否真實、國有資產是否保值增值、財務收支是否真實合法等進行審計,對從業不廉、績效不佳、職工反映強烈、問題較為突出的領導干部,要及時提醒、質詢、誡勉談話和追究責任。
三、要構建國有企業權力運行的有效監督制約機制權力運行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之所以是一種客觀存在,在于權力所有者和實際使用者始終處于分離狀態。
這種分離,既是公共權力發揮職能的必要條件,同時也為權力使用者違背所有者的意志行使權力提供了可能。
從這個角度上講,權力運行風險無法消除,關鍵是要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
我認為當前必須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改革監督體制,增強監督權威。
為了實施有效的監督,應當加快對現行國企的監督體制進行改革和調整的步伐,如對國企的紀檢監察等監督機構實行垂直管理,使其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再因自身受制于監督客體而出現“不敢監督”和“監督不了”的狀況。
二是要將過分集中的權力進行合理的分解。
具體地說就是要把國有企業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離出來,做到:適度集權,增強控制力;合理授權,形成牽制機制;分級管理,健全權責體系。
如在對外經營活動中,做到決策者不直接談合同,執行者不越權拍板,監督者參與不干預(只監督執行制度和遵守程序)。
又如在大額度資金使用上,必須由集體討論決定。
如果在對外經營和對內分配兩個環節均做到對權力進行合理分解、有效監督,就能有效地防止權力的濫用。
三是要對權力運作過程進行跟蹤監督。
對權力運作過程進行跟蹤監督,體現了對權力的控制和管理。
當前要特別加強對“三重一大”決策和執行過程的監督檢查,即時發現決策和執行中的問題,即時化解風險。
四是要按照《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規定,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作用。
五是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監督體系。
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的自覺性,按照“一崗雙責”的原則,認真落實分級負責制。
六是要切實發揮領導班子內部監督的作用。
同級班子成員間的相互監督,由于相互之間知根知底,無論是參與還是知情的程度,都比其他組織、監督機構或個人要多要強,監督的效果也是其他監督所無法比擬的。
因此要充分發揮班子內部相互監督的優勢,切實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倡導班子內部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通過談話互敲警鐘,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以增強相互監督的實效性。
七是要凝聚企業內部監督合力。
要建立和完善由紀委牽頭,相關監督部門組成的監督聯席會制度。
通過定期召開會議,相互通報工作情況,及時勾通交流監督信息,不斷增強監督工作的整體合力。
八是要廣泛開展群眾監督。
通過建立基層群眾黨風廉政監督小組、義務監督員等形式,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領導班子重大決策情況、廠務公開情況等進行監督,充分調動職工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積極性。
四、要把好選人用人關。
選用領導干部,事關黨風民心,事關企業興衰和安危。
要認真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規定,要認真實施對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全過程監督,防止出現變通程序、臨時動議、突擊提拔、“帶病上崗”等問題,真正選拔思想素質好、威信高、業務精、年富力強的同志擔任企業領導的重任。
對違反規定搞任人唯親、假走程序、買官賣官等不正之風的,必須追究責任,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
五、要認真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責任追究意識,堅決克服那種認為責任追究是搞“株連”、和自己“過不去”的錯誤認識。
無論哪一級出了問題,該由誰負責,要堅決追究責任。
該批評教育的要批評教育,該誡勉談話的要誡勉談話,該組織處理的要組織處理,該紀律處分的要給予紀律處分,觸犯刑律的要依法懲處。
決不放縱袒護、姑息遷就或搞下不為例。
在責任追究方面還必須注重和完善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結合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確定本單位、本部門的追究重點。
二是必須實行終生追究。
違紀違法問題一般是在問題發生幾年后才暴露出來,這時負有直接領導責任的原任領導或調離、或升遷、或退休,責任追究往往難于執行,因此,責任追究應當實行終生追究,對于領導干部在其任期內發生的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問題,不論在什么時候暴露出來,也不論職務和崗位發生了什么變化,都應該追究其領導責任。
三是實行上追一級的原則。
四是要抓好發生在領導干部身邊工作人員身上的問題或領導干部主管單位發生的問題,都要追究其領導責任。
五是要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和警示作用。
懲治有力,才能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和監督的威懾力。
六、培養和建設高素質的監督隊伍。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監督隊伍,是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紀檢監察干部作為企業監督的主導力量,必須切實加強自身建設。
一要認真學習,用科學發展觀培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要提高責任意識,堅持原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要努力把握好經濟形勢和企業改革動態,鉆研市場經濟條件下有關經濟政策、法律法規等專業知識,增強適應新形勢、做好新時期監督檢查工作的能力。
四要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的培養和交流,造就一支覺悟高、能力強、作風硬、有開拓精神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保證國企健康穩定發展。
上一篇:國慶閱兵觀后感言4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