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內訓王牌軍師落地心得應該怎么寫
通過近期的培訓學習,本人切實的感覺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謝上級安排的此次學習活動,感謝每一位授課老師精彩的授課。
此次的培訓學習,使自己的理論基礎,道德水準,業務修養等方面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理論的自覺性與堅定性,增強了做好新形勢下本職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參加本期培訓本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體會和收獲:一、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增強了對學習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培訓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是提高業務知識的最有效手段。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社會,是電子化、網絡化、數字化社會,其知識更新、知識折舊日益加快。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個人,要適應和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唯一的辦法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通過培訓班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認識要面對不斷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學習,要靠培訓,要接受新思維、新舉措。
要通過學習培訓,不斷創新思維,以創新的思維應對競爭挑戰。
我真正認識到加強培訓與學習,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業務知識水平的需要。
加強培訓與學習,則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們提高業務水平的迫切需要。
只有通過加強學習,才能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才能不負組織重望,完成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
二、通過學習培訓,使我清楚地體會到要不斷加強素質、能力的培養和鍛煉1是要不斷強化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全局意識”,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場考慮問題,表現在政治上是一種高度的覺悟,表現在思想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表現在工作上是一種良好的姿態。
要求我們用正確的思路來思考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就是要求我們要有超前的思維,要有悟性,有創新精神,而不是僅僅做好自己負責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要牢記“全局意識”,自覺適應目前形勢發展需要,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不斷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和調整好精神狀態,為社會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
要樹立群眾利益第一位,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的原則,始終保持健康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增強勇于攻克難關的進取意識,敢于負責,勇挑重擔。
2 是要加強溝通與協調,熟練工作方法。
要學會溝通與協調,要善于與領導、職工、相關服務單位進行溝通,要學會尊重別人,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要經常反思工作、學習和生活,把反思當成一種文化,通過反思,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3是要敢于吃虧、吃苦、吃氣,弘揚奉獻精神。
“三吃”是一種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是社會的主流風氣。
就是要為人處世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
要多體諒他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以免因小失大,傷害相互之間的感情。
要樹立奉獻精神,樹立“吃苦、吃虧、吃氣”的思想。
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忍別人忍不了的事,嚴格要求自己。
國家寶藏之覲天寶匣 軍師在上山之前是什么路數
所謂“軍師”,姓孫,名銘塵,半年前剛剛靠窯兒(注①)到崔二侉子部隊。
原本是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中校副官,因不滿國民黨部隊在國破家亡之際不但不抗日,還逼著弟兄們剿共,一氣之下掛了官,到東北尋找抗日隊伍。
軍師老家本在東北吉林省,自幼隨父親學習風水相面之說,于易經八卦、奇門遁甲之術無一不精,后投考黃埔軍校,畢業后在十二軍積功升至副官。
來到東北后,正值日本人大舉清剿,義勇軍節節敗退之時。
轉悠了半年,也未找到一支像樣的隊伍投靠。
后聽說了崔二侉子兄弟威名,前來投奔,到得山寨,軍師在軍校所學理論以及正規軍作戰經驗立刻顯示出來。
崔二侉子兄弟雖熟讀兵法,但畢竟土匪出身,對現代戰爭的了解還有差距,最多只能做些小打小鬧的勾當。
軍師到山寨之初,與崔大侉子兄弟一談,二人對他胸中所學甚是欽佩,立刻封了個“軍師”的位置。
軍師也不推辭,進山后,傾盡所能,為山寨訓練隊伍,時間不長,但成效甚佳。
不僅部隊軍紀更加嚴明,戰斗力也大有提升,他又將游擊戰爭理論講給崔二侉子兄弟及眾位弟兄,大伙兒聽罷,無不有茅塞頓開之感。
軍事家和戰略家有什么區別
浙江省軍事院校有:武警杭州指揮學院、寧波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校。
【第1句】:武警杭州指揮學院簡介:武警杭州指揮學院前身為武警杭州指揮學校,組建于1984年,是浙江省內正規化軍事院校,主要擔負為武警部隊培養基層指揮員和培訓、輪訓干部等任務。
學制四年,大學本科學歷,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者,同時授予軍事學學士學位。
學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
【第2句】:寧波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校簡介: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校是公安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實行現役制(副軍級),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邊防部隊序列。
開設有船艇指揮、機電管理、計算機應用、通信技術、機要和后勤管理等專業。
學校地址: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
淞滬會戰中,戰績最優的十個師是哪十個
指揮官是誰
樓主這個問題挺難的,我也知道部分的師:孫元良的88師,而88師里最著名的是謝晉元領導的524團。
謝晉元帶領524團1營400多人固守四行倉庫四天四夜,掩護大部隊撤退,同時四行倉庫是全上海唯一未淪陷的土地。
這就是在“淞滬戰爭”中的最后一仗 ,也是打出了中國軍人壯烈、英勇奇跡的一仗
八百壯士聽過吧
說的即是他們。
川軍劉雨卿部第26師王耀武的51師宋希濂的36師(也有說是38師)唐伯寅的第19師顧家齊的第128師李玉堂的第3師我只知道這些了,可能會有錯誤,請諒解。
但能評上戰績最優的十個師的部隊,傷亡率都是在50%以上,還是令人敬佩的
國民黨預備十師是什么意思
清一色的福建子弟兵
10師,浙江的子弟兵。
關于預10師的成立及其主要兵員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爆發,預10師隨之成立,“主要人員來自浙江省保安團和淪陷區撤出的警察,加上其它兵員補充而成。
”另一種說法是“預備第10師于抗戰前在福建組建,兵員是清一色的福建子弟兵”,我個人相信第一種說法,因為它有據可查。
【第1句】:據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軍簡史》一書,冠以預備兩字的師,總共才11個,它們都在抗戰初期成立,隨著抗戰勝利,基本上被消亡或被整編。
又據該書介紹,1938年1月蔣令軍改定軍師兩級編制,在整理軍隊中,可以設預備兵,將各省保安團升格擴編。
【第2句】:預10師第一任師長,浙江諸暨楓橋舞鳳鄉杜家塢村(今屬東和鄉)人。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據百度百科介紹:1933年起任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浙江省政府保安處處長兼杭州警備司令。
爆發后,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司令.并兼任金蘭、紹興戒嚴司令和浙江省保安縱隊司令。
1938年春,其基本部隊改編為陸軍預備第十師,宣鐵吾任師長。
【第3句】: 預10師第二任師長,其百度百科介紹:1938年10月傷愈歸隊,被提升為預10師少將副師長。
預備第10師由浙江省保安部隊改組而成,戰斗力較差,蔣超雄在接任師長后決心徹底整頓這支部隊。
到任后,發揮其訓練特長,針對部隊軍官素質差、部隊戰斗力弱的情況,在蔣超雄的支持下對部隊進行了大幅度改組。
首先他將部隊里連以上軍官逐次替換為受正規軍事教育的軍校畢業生和有作戰經驗的傷愈士官,隨后對部隊施以德式操練,加緊訓練嚴整軍紀,使全師面貌大為改觀。
【第4句】:據何正回老師在博文中介紹,其父何其雍1936年冬在平湖警察獨立中隊任上尉中隊長,1938年初,何其雍從平湖等3縣帶領到衢州的3百名保警,遵照上級的命令,組編加入預備第10師,何其雍任28團2營6連連長。
樓章明在給何正回的信中說:“1937年11月5日,鬼子大部隊在杭州灣平湖金山衛一帶登陸,淞滬會戰進入緊迫階段,滬寧杭城市紛紛撤退。
時上級命令何其雍率領平湖海鹽等3縣警察編成一個大隊到省報到,接著干警3百人開到衢州龍游被編入預備第10師。
”此說印證了宣鐵吾百科百度的介紹。
綜上所述,證據表明預10師成立之初,有大量的浙江籍的官兵。
我不清楚在這支部隊中有多少福建官兵,但預10師“兵員是清一色的福建子弟兵”的說法缺乏依據。
我不是福建人,我也不是浙江人,原本不持立場,只是忠實于自己所能查到得資料而已。
據我父親說,我的祖父覃德心,一開始是任副排長,犧牲時任副連長。
在這支部隊中,除了我的祖父,還有多少廣西人呢
二、整訓由于是新成立的預備隊伍, 一開始,預10師并沒有立即開往抗戰的第一線,而是在杭州一帶先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整訓。
我大伯(祖父的侄子,今年90歲)至今記得,當時家里人偶爾會收到祖父的來信,知道他在杭州一帶訓練、作戰。
實際上,預10師初期的整訓一直在浙江進行,1940年在安徽參加冬季攻勢,戰役結束后也仍回到浙江整訓,說明預10師前期是以浙江為基地進行抗戰活動的。
據何正回老師的博文介紹, 1938年初部隊在龍游馬葉(屬于浙江省衢州市)一帶整訓。
5月,師部移駐建德(隸屬于浙江省杭州市)。
大約于7月集訓結束,后開赴建德、桐廬、分水、新登、富陽、淳安一帶抗日。
1991年版《桐廬縣志》記載:“5月預備第10師從建德移駐分水,在前溪和天目溪兩岸構筑工事,7月撤離。
”該書抗日陣亡將士錄中,記錄有多名預10師戰士。
何正回老師得博文中說:“樓章明信中提到桐廬橫村埠等”,又說,“在富陽鳳凰山曾一度與敵接觸,但尚未受到重創。
”1993年版《富陽縣志》記載:1938年“8月13日,為紀念‘八·一三’抗戰一周年,國 民 黨浙保1團、預備第10師一部和186旅聯合攻打富陽縣城,殲滅日、偽軍4百余人”。
1938年9月,蔣超雄(常州人,黃埔1期) 調任預10師師長,提拔方先覺為副師長(安徽蕭縣人,黃埔3期,原任團長),仍駐扎桐廬一帶,時常流動出擊。
年底預10師轉移到蘭溪游埠金華洋埠一帶整訓。
經方先覺對部隊進行了大幅度改組,全師面貌大為改觀。
戰斗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從1939年初開始,預10師進入到抗戰的正面戰場,歷經多次重大戰役,打出了赫赫威名。
一百零八位好漢姓名及綽號排位
劉湘(陸將,時任第七戰區司官,四川大,于1938年積勞成疾病死漢,非戰死)李家鈺(陸軍上將,時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四川蒲江,他和張自忠中國抗戰犧牲的最高官階長官,兩個人都是集團軍司令,1944年因掩護和營救友軍而被日軍包圍,最后被日軍便衣隊殺死) 王銘章(陸軍上將,時任第41軍代理軍長兼122師中將師長,四川新都人,1938年奉命死守滕縣,身受重傷,自殺殉國) 饒國華(陸軍上將,時任第145師師長,四川資陽人,1937年12月1日彈盡援絕,自殺殉國) 趙渭濱(陸軍上將,時任第41軍122師中將參謀長,四川新都人,1938年3月在山東滕縣與日軍作戰時陣亡) 許國璋(陸軍中將,時任第44軍150師少將師長,四川成都人,1943年參加常德會戰時身負重傷,舉槍自戕,以身殉國) 袁治(中將,時任第144師第442旅少將旅長,四川瀘縣人,1938年奉命阻擊日軍,足足七晝夜未休息,精力耗盡,氣絕殉職)稅梯青(陸軍中將,時任22集團軍中將參謀長,四川遂寧,1938年積勞成疾病死于任上,非戰死) 柴新意(陸軍中將,時任第74軍第58師少將參謀長兼169團團長,四川南部縣人,1943年10月常德會戰,戰死殉國)陳紹堂(陸軍少將,時任第104師步兵少將指揮官,四川鄰水人,1944年戰死于河南) 華品章(陸軍少將,時任第72軍88師262旅上校副旅長,四川西昌人,1937年底南京保衛戰中死守雨花臺,壯烈殉國) 林相侯(陸軍少將,時任第20軍135師805團上校團長,四川瀘州人,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帶頭沖鋒,不幸中彈身亡) 解固基(陸軍少將,時任第43軍26師152團團長, 四川郫縣人,1937年淞滬會戰中為了奪回陣地帶頭沖鋒被擊斷左臂,仍不退卻,在混戰中壯烈殉國) 楊懷(陸軍少將,時任第60師108旅359團團長,四川綦江人今重慶綦江區,1938年楊懷所部奉命奪回陣地,帶頭沖鋒力戰殉國,尸體被日軍奪走,高掛示眾,所部官兵拼死搶回了將軍尸體) 周鼎銘( 陸軍少將,時任第36集團軍副官處少將處長,四川蒲江人,1944年陣亡于河南) 鄒紹孟(陸軍少將,時任第41軍124師少將參謀長,四川榮城人,1938年3月15日在滕縣自殺殉國)張雅韻(陸軍少將,時任第72軍新編第15師第44團上校團長,四川成都人,1941年3月24日,在上高水口圩與日軍作戰,壯烈殉國) 黃永淮(陸軍少將,時任新編29師少將副師長,四川內江人,1944年許昌戰役突圍戰役中黃永淮不幸被俘,看到日軍屠殺中國士兵他惱怒異常,乘日軍不備,猛地奪過一支槍擊斃一個鬼子,然后被日軍亂槍打死) 王家讓(陸軍少將,時任陸軍第13軍輜重兵團少將團長,四川渠縣人,1944年犧牲于河南) 雷震(陸軍少將,時任教導總隊第3旅校副旅長,四川蒲江人,1937年南京保衛戰后期掩護大部隊撤退,壯烈殉國) 張治平(陸軍少將,時任第21軍師政治部主任兼少將師長,四川蓬溪人,1945年于湖北陣亡)王潤波(陸軍少將,第25師第75旅第149團上校團長,四川開縣即今重慶開縣人,1933年長城抗戰中戰死) 蕭孝澤(陸軍少將,第36集團軍總司令部少將高參兼代理參謀處長,四川富順人,1944年春,蕭孝澤與總司令李家鈺等力戰殉國。
) 王成桂(陸軍少將,黃埔二期,時任第32軍141師4旅補充第2團團長,四川成都人,1937年奉命死守正定城,全軍覆沒,王成桂戰死)梁靜珊(陸軍少將,時任第162師第484團團長,四川省郫縣人,1939年元月21日在指揮部隊作戰中身中七彈,壯烈殉國)22個戰死的川軍將軍,加上兩個在指揮川軍作戰過程中病死的將軍,一共24個,其中2個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