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敬一丹老師的演講的感悟500字作文
“他的四周寂靜下來,你的心完全沉沒。
除了母愛你一無所有,但也要橫下心和命運爭奪。
十六年陪讀,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讓他聽見這世界的輕盈,也聽見無聲的愛。
”48歲的陶艷波,辭職陪著失去聽說能力的兒子一起上學,12年苦讀,兒子如愿考上了大學。
做兒子的耳朵和向導、陶艷波事跡: 愛·親人 失聰兒子的陪讀媽媽:陶艷波 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愛,也會因為她的非凡堅韌及創造的奇跡而深深震撼觀眾的心靈。
繼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和為兒女留下巨幅十字繡作為未來學費的癌癥母親姚厚芝之后,這回,陶艷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為全場的淚點。
兒子楊乃彬8個月大的時候因病失聰,從此,這個黑龍江的三口之家,為兒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條異常艱辛的路。
CCTV各央視著名主持人名單和人生重大事跡。
先進人物新聞
【篇的先進典型人物系列報道之】身邊的先進典型人物事跡系列報道之一:激情燃燒的平凡“稅月”——記奉節縣國家稅務局辦稅服務廳職工余瑤每個時代,都有勇立潮頭、敢于中流擊水的創業先鋒。
每個行業,都有甘于平淡、堅守崗位默默無聞的奉獻者。
她沒有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卻扎根于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奉獻;她沒有孤芳自賞的清高,卻腳踏實地,履行著一名稅務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她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卻用滿腔熱情履行著肩上的責任,用行動譜寫出一曲無怨無悔的奉獻之歌;她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稅收工作者,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執著地演繹她那平凡而精彩的人生。
她就是被大家親切稱為“瑤哥”的奉節縣國家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女職工——余瑤。
用青春播灑激情在學習中收獲快樂1990年9月,19歲的余瑤穿上了藍色的稅裝,在奉節縣國稅局朱衣稅務所任專管員。
余瑤的母親是一個老稅務工作者,記憶中,最讓母親高興的是余瑤和她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稅務工作者。
在余瑤參加工作的第一天,母親就一再叮囑她珍惜這份神圣而光榮的工作,要腳踏實地好好干,干工作就要成為行家里手,不要被人瞧不起,在面對各種刁難威脅時要頂得住,面對各種人情糖彈時要立得穩。
余瑤把母親的話牢牢記在心里,懷著對稅收事業的敬仰和對知識的無比渴望,刻苦學習成了她工作之余的全部內容。
憑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稅收事業真誠摯愛,她孜孜以求、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像無花果一樣默默
關注201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寫出讓你感受最深的人物事跡及頒獎詞,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令我感動最深的是胡忠謝曉軍夫婦他們帶著孩子撇下老母深入藏區志愿支教一去就是數十年沒有怨言有的只是一腔熱血。
他們的頒獎詞也是最絕的:“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
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
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沖動,是不悔的抉擇。
他們是高原上的并蒂雪蓮”。
不僅是他還有他,風雨街頭整八載,烤羊肉串供貧困學子圓夢的義俠巴郎同樣感動著我,他的頒獎詞是:“快樂的巴郎,在煙火繚繞的街市上,大聲放歌。
苦難沒有冷了他的熱心,聲譽不能改善他的信念。
一個人最樸素的惻隱,在人群中激蕩起向善的漣漪”。
還有很多,他們都感動著我。
但要說是現場,讓我感動最深的是謝曉軍夫婦的孩子:現場敬一丹問這個孩子“在學校時你怎么稱呼你的母親”孩子答到:“在學校時叫老師,放假時叫媽媽”。
敬一丹又問:“是媽媽要求的嗎
”孩子說不是。
她又說:我的同伴們都是孤兒,如果我管我的媽媽叫媽媽,他們會很傷心的 就是這簡單的一個回答,他讓我震撼啦,一個孩子不稱自己的母親為媽媽卻是為了不讓他的同伴們傷心。
這是何等的珍貴
有怎能不讓我感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