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具有戰略性意義。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助手,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既是一個人的全面素質的不可或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學生成長發展載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心理路程兩千字匯編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我的心理路程兩千字
東流逝水,落葉紛飛。燕子去了,有再回來得時候;桃花謝了,有在開的時候,人生苦短,卻沒有重來的時候。窗外,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濕了我童年的回憶。
那年,太陽是綠色的,花朵是紅色的,我是快樂無憂的。唱著老師教的歌,吃著媽媽做的飯,玩著爸爸買的木偶。看到電視機里美美的女星,我想做一個女演員;看飛機飛的多高呀!我還要做一個飛行員;再瞧那些漂亮的衣服,我又想做一個服裝設計師……那時談到未來,我總是滔滔不絕,卻沒有一個具體的想法,畢竟我連未來的含義都不知道。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童年的時光就這樣悄悄的,慢慢的消逝。轉眼我已是一名初中生,進入了青春期。漸漸萌芽的心靈被那些美好夢幻的童話滿滿占據,再次說到未來,我希望遇到一位白馬王子。
就當“王子”將要我的水晶鞋摔得粉碎時;當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時,爸爸告訴我:人生行進的過程中,得到和失去是交互進行的,有了苦惱的包圍,才有解脫的快意;有了困難的阻礙,才有突破的喜悅。對于今天的不足,明天是否有個計劃,安排呢?對于現在的不足,未來是否有目標的去努力奮斗呢?爸爸的一番話叫醒了我的童話夢,讓我回到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安于現狀不求上進的人嗎?不,我從來都不是!所以對于未來,我初次有了一個概念。
匆匆的數著葉落的次數和飄飛的過程,日歷一頁一頁從時間扉頁上悄然滑過。就在天氣逐漸轉涼,送走夏天的時候,我踏入了幼專的校園。道路兩旁,彩旗飄飄,迎接新同學的到來。面對新的環境和朋友,我突然感到彷徨和無助,就像溫室里的花朵從未經歷困難憂慮,有朝一日需要自己獨立面對霜和雨露。
第一堂課上歡樂活躍的琴聲,柔美優雅的舞姿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極大的興趣壓過了我的彷徨和害怕,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每日慢慢碌碌卻不知疲累。因為一次秦主任的談話,讓我心中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我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就這么簡單的目標,卻需要很大的努力!開始我并沒有信心能成功,可當我的努力變成一張張肯定的證書時,我信心滿滿!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回頭看看,我的心路歷程漸漸改變,漸漸豐富,走的或完美或缺憾,我相信,在以后我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憑我自己的努力,未來,我行!
【篇二】我的心理路程兩千字
大學是人一生中最為關鍵的階段。在入學的之前就有人教導:你就應當對大學四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規劃。為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為了在畢業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學習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興趣培養、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事。只要做好了這七點,大學生臨到畢業時的最大收獲就絕不會是“對什么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而應當是“對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這七點,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快樂的畢業生。但是我沒有做到,雖然來到這個學校很意外,但是畢竟是來了我不得不不接受這個現實。心理畢竟有著那么一層陰影。我還是不喜歡這個城市和這個學校,我不喜歡這里干燥少雨的氣候,我不喜歡這里菜全是辣椒……..但是我還是已經在這里呆了兩年。
雖然這個學校在寶雞還是一個挺不錯的學校但不是我所喜歡的,我更喜歡工業類的學校已經相關的專業,所以在對于一個崇拜理科的人來說,這所文科院校是很有打擊性的。雖然我學是比較可以的金融專業,但心里還是很難受的。
我高考分數挺高的,卻與我報的專業失之交臂,我感到很心痛。但是我又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我在內心計劃到了學校后要好好學習,多看書,努力以后能夠考研,考我所喜歡的專業。
話雖然是這樣說,但做并不是這樣。到了學校過后才知道,后悔是種什么樣的滋味。在學校我不是努力加油,而是放任自己,并最終導致了很不惡劣的后果。我的考試不及格,我的興趣全部滅絕,我的人緣也是差得要命..問題還有很多。我想為什么我就成了這樣?我覺得這與我進入大學前的思想準備不足和主觀放任有很大關系。 首先在進入大學之前,我知道的關于大學就是一種很自由的環境。我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開心的去玩,去曠課,去戀愛,而學習是很遙遠的事情。在整個暑假我是全部在玩,根本沒看書或者做什么有意義的事情。
而上了大學,則很不適應大學的情況,我對大學的期望過高,所以很失望,我看見周圍的人的一些行徑讓我感到很難過,大學生怎么就是這樣子了?但是我連逃避都做不到,我只能夠接受周圍的現實。在開學后不久,雖然大家還不知曉根系,但是我已經喪失了我的底牌!于是以后在自我的更改就很難了。我改變自我可以,但是改變不了大家的看法。所以活是很辛苦的。
我自己嘗試著在這種苦悶當中去改變自己,我想我獲得一些東西。就像換個角度就如同換片天地一樣,感覺好多了。我在自己郁悶的時候,去圖書館看書或者上網,而上網并不像以前的那樣是沉迷,現在是娛樂和學習;我也經常去打球,而打球也不再是以前那樣的是為打球而打球;當我上課的時候,不再是過分的主觀去學習,而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學習,學習的是知識的思想,而不是它的內容,而課后的復習也不再是盲目;與周圍的同學,雖然在心理上還上不齒他們的某些為人和做的事情,但是已經不再憤怒,不再和他們計較,因為我知道,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達到我的目的,我不用從正面攻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追求的已經不是很單純的知識或者實物,我渴望自己能夠獲得精髓,我想我應該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我加強對自己的道德約束,努力培養自己擁有高尚情操。我即使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也不能做一個有害的人。我從小事做起,通過小的事情來慢慢培養自己。我在停水的時候關上所有開著的水龍頭,在水箱壞了的時候,自己爬上去修理水箱,在晚上的時候督促宿舍的同學關上不用的電器,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盡力的幫助他們…雖然我很渺小但我希望能夠幫助別人,幫助自己。雖然我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巨人,但我已習慣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而且為自己是一個平凡而有節操的人感到的自豪!
我接著來分析一下,我的心理變化。首先從性格上來講,性格可以說是自己對待事物的態度:對待集體和社會的態度、對待工作學習的態度、待自己的態度。性格實質上是一種態度!我來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變化。在以前我膽汁型的,但是我最近的測試告訴我:我現在是多血和黏液型的。這種轉變可以說是很明顯的。因為在生活的過程中我知道,我已經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所以人對待事物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由憤世嫉俗邊得相對寬容和柔和,甚至有點退縮和怯懦。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改變是很難正好符合自己的需要的,改變就已經是一種勝利。而改變得十分好則又是一個勝利。當然我的這種改變也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有人說自己老了,沒有了銳氣。我想銳氣是自己的心態產生的,當自己的心很累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什么銳氣。不是銳氣的喪失導致人老去,而是人的老去導致銳氣的喪失。銳氣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我們需要它就像需要水一樣。銳氣的激情是力量的源泉。
而在我對工作和學習的態度的轉變上可以歸結為一句話“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雖然我還是不能做得很好,但我知道掌握主動的重要性,把自己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使我做的不夠好,但未來是我的。納粹德國某集中營的一位幸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后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我已經不能決定我的現在,但我可以決定我的將來!積極主動是對自己的一切負責,勇敢面對人生。不要把不確定的或困難的事情一味擱置起來。我是一個害羞而且內向的人,經常用拖的辦法解決問題,在等待中喪失了自己的機會,像在自己的感情問題上。但是,我認識到,不去解決也是一種解決,不做決定也是一個決定,有些決定將使我面前的機會喪失殆盡。對于這種消極、膽怯的作風,我已經付出代價的。我覺得自己的現在是自己的過去決定的,自己的將來是自己的現在決定的。與其去咒罵過去的罪惡和后悔自己的過去,不如認真的對待自己的現在。這是對自己負責的辦法,也可以避免以后再為現在后悔。努力不僅在戰術上,更重要是在戰略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很久以前在公交車上,我聽見一個人在說“這么大的人,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當時真是“聽者有心”啊。給我的感觸很大。
在對自己的態度上,變化應該是最大。因為我逐漸的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水平和價值(當然這其中可能還是被高估或低估),我不再強求自己去做到什么。當自己不再苛求自己的時候或者放棄不實際的計劃以后,感覺是很輕松的。我雖然放棄不切實際的計劃,但是加強了對自己情操的陶冶,不再干什么無聊的事情。同時也逐漸的培養自己的興趣,像歷史和哲學方面的書籍我看了很多。而在自我的控制力和自我調節上,我已經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以及個人感情和情緒。調節不是讓自己停止,而是讓自己繼續力量去做得更好一點。我在看不進書的時候,不再感到郁悶和煩躁,我會耐心的去活動一番,然后再回去學習。當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或讓人憤怒的事情,我不再表現得很明顯,我會讓這些事情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不再為很多事情而煩惱是很難得,如果我們很多人能夠做到,我們大家也可以生活得更開心更幸福,可惜的是我們很多人做不到。很多人不是表現得很激烈,要不就是在心中郁結,甚至記仇,最后下毒手。其實,很多事情是本應很小的,我們沒必要那樣看重它。像名譽,像金錢,我們是它的主人,我們不是它們的奴隸!追求自己的夢想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一個為自己而活的人最渴望的事情。但是很多時候,我的生活不是為自己而存在,甚至是為了別人活著。我“為”自己的父母去上大學,去考試,很多事情得考慮自己的父母,我有沒有為自己想過,我為誰而活?為自己還是為父母?如果說父母是為我,那么我是不是更應該為我們而活?當然這絕對不是告訴我要自私自利,忘記自己的父母,我的意思我的理想是我自己的,我不能讓別人來干擾我。同樣對于這個社會,我是沒有力量去改變它的,但是我渴望著我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可有通過不直接的影響來做到。我可以影響別人,可以傳播的自己的思想通過影響一些人,而改變這個世界。
大學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我第一次能夠自己決定我該干什么!這是一個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去學習的地方,也是我接受系統的教育的地方,思想將會在這里成熟,未來在這里展開自己的翅膀。
【篇三】我的心理路程兩千字
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天,我們就注定要在這個世界上演一場精彩的演出。每個人都在一點一滴的長大、一點一滴的成長。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的生命留下一點空間,來思索。。
如今回憶過去,似乎還是小學童年是最美好的時光,如今的社會在進步、在發展、在創新,新的生活被新人所上演,如今在日益發達今天,信息化開始逐漸被人們所認可,手機、電腦、游戲機似乎已成為每個青少年必備的一樣設備,我出生在農村,小時候玩的東西與現在小孩玩的東西簡直天壤之別,所受的教育也不同,下面來為大家講講我的故事。
小學階段在我七歲的時候步入小學一年級,記得第一天去上學的時候,爸爸媽媽一起送我去的,當時很害怕很害羞不喜歡其他的小朋友,所以我就變得比較孤立,直到有一天他得出現改變了我的性格,他是我童年時的好伙伴好盆友,現在也是。記得當年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鍋包肉,最喜歡玩的是籃球,當時爸爸告訴我如果你能考班級前三名就滿足我,似乎小時候總是那么的天真,竟把這個當成了學習的動力,每天都很認真,認真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時的成績確實不錯,至少進前三名了,爸爸也如期完成了他的承諾,這是我小時候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一次。。
上一篇:父親追悼會邀請函四篇
下一篇:社區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