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稅收感言
這學期我們創新班共同開設了這門課程—稅法與稅務會計。
對于會計,我們并不陌生,因為在本學年上學期,我們就已經學習了會計基礎。
說實話,我對會計或是稅法并不感興趣,甚至有時還很厭惡,因為,我感覺會計或稅法中有相當的理論知識不僅需要死記,還要針對不同實際情況而相應理解應用。
另外,做會計憑證更是一項繁雜、辛苦的工程。
不過,身在這個社會,我們不得不去做很多的我們不喜歡的事情。
我深知稅法與會計在這個經濟社會的重要性,所以從一開始我就強迫自己努力、認真去學習這門課程。
在學習稅法與稅務會計這門課程的過程中,從知識方面,首先,我對會計的一些基礎知識進行了溫習與鞏固,并且加強深化了以前沒學好的一些知識,諸如:記會計憑證時的一些細節問題,一些會計科目,如何做丁字賬戶,如何登記日記賬等。
其次,我對稅法的一些基礎知識有了一定了解。
知道了稅法分為哪幾種,各稅款征收制度,稅務會計核算,增值稅發票開具等。
這些都是一些實用的基本知識,我們以后一定會用得到的。
在課程中,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很多課本以外的東西,擴寬了我們的知識面。
老師在傳教過程中,穿插了很多自己以前的個人經歷或一些相關案例,讓我們更清晰的理解稅、法的關系及一些客觀聯系。
真的,每次我對老師舉的案例都非常感興趣,老師一般都是例舉一些反面(即違法)例子給我們,我一向獨鐘于別人的失敗經歷、教訓,因為成功的經驗千千萬萬個,而失敗的經驗就那么幾個,通過學習別人的一些
了解稅務局的感想
稅務局內設機構一般有辦公室、黨委、人事科、基層指導科、流轉稅科、所得稅科、財產與行為稅科、征管科、發票管理所、信息中心、稽查局、社保費征收管理局基層指導科最簡單,一般都沒什么事,就是負責干部培訓
稅務檢查后還要寫感想報告怎么寫啊
先定個調子,帶個高帽給稅務,然后就列一下出現的問題,接著分析產生的原因,再寫解決的方案,然后再保證一下不會出現這些問題,最后感謝工作人員 就行了
求:稅務學習考察心得體會
學習酉陽縣“重招商、講實干、嚴獎懲”經驗強力推進社會經濟又快又好發展——赴酉陽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縣地方稅務局局長 肖咸禮)12月20日至21日,我參加了縣委政府組織的酉陽學習考察黨政代表團,到酉陽縣的四大進行了實地考察學習。
一、三點體會(一)酉陽人重招商。
首先,酉陽人深刻認識到了招商引資的戰略意義 ,把招商引資當作借力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全縣堅持內外并舉,強勢推進招商引資全民創業,廣納天下客商,廣聚天下財源,讓更多企業走進酉陽。
其次,酉陽人把招商引資全民創業看作是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的現實需要。
沖破大山思維的束縛,敞開山門,喚醒沉睡的資源,向“擺手舞”要效益,向酉水河要財富。
第三,酉陽人把招商引資當作激發發展激情的重要途徑。
“動起來”、“快起來”、“跑起來”,激活創業沖動,努力營造競相發展氛圍。
第四,徹底破除了招商引資的思想障礙。
在沒有局外人,人人都是責任人,招商引資人人有責。
在酉陽沒有與發展無關的部門,沒有與發展無關的個人,在發展經濟上只有運動員,只當實干家,不當空談者,講實干,重實效。
把招商引資全民創業作為發展經濟的第一抓手,把招商引資作為發揮才智的第一舞臺,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強勢推進,全力突破。
同時,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舉措,一以貫之地堅持,堅定不移地執行。
(二)酉陽人講實干。
首先,當地干部群眾發揚晚上當作白天干、雨天當作晴天干、假日當作平日干、兩人事情一天干、兩天事情一天干的“五干”作風,在不到一年時間里成功建成小壩全民創業園、板溪輕工業園、龍江工業園、現代物流園四個。
其次,酉陽為了發展,縣直各經濟主管部門和各鄉鎮成立了相應招商機構,明確招商人員,落實招商責任。
縣“四大家”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帶頭招商,各鄉鎮、部門主要領導都是招商責任人場。
明確招商人員必須掌握全縣現行的招商政策、資源分布、項目儲備情況,了解全縣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吃透國家支持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的優惠政策。
組建了四大招商集團、12個招商指揮部、28個招商分團和若干招商小分隊,在京、滬、渝、粵及溫州、青島、廈門7個招商分局駐點招商。
僅2009年1-10月酉陽縣就簽約項目527個,協議引資1
【第90句】:25億元,動工260個,到位資金
【第22句】:88億元。
(三)酉陽人重獎懲。
首先,酉陽縣委、縣政府制訂了科學的招商工作考核辦法,嚴格按照出臺的有關規定進行考核獎懲,并將招商引資全民創業工作納入年終綜合考核,加大督查巡察力度,形成考核。
其次,縣委、政府建立行政效能投訴機制,建立最嚴厲的問責制度,對工作不力、成效不明顯的單位和個人通報批評,并在年終考核時不得評優;對招商引資全民創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單位表彰獎勵,對招商引資全民創業實績突出的個人提拔重用。
第三,酉陽從縣級領導到各部門各鄉鎮主要領導、一般干部職工都有招商指標。
各部門各鄉鎮每半月向分管領導匯報招商任務的完成情況,每月向縣委、政府、人大、四大班子領導匯報招商引資工作進展情況,完不成任務的主要領導離崗招商,分管領導脫產招商。
縣委縣政府嚴格督查考核,確保招商引資任務全面完成。
二、三點認識(一)堅決破除招商引資的思想障礙。
首先,克服事不關己思想。
全縣上下一定要克服招商引資是縣委、縣政府的事,是經濟主管部門的事,是領導的事,不是自己的事的思想,竭盡全力招商引資。
其次,克服等待觀望思想。
一千個空想不如一個行動,招商引資全民創業貴在實干,重在實效。
一定要克服等待觀望思想,立即行動起來參與招商工作。
第三,克服思想招商引資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舉措,一以貫之地堅持,堅定不移地執行。
在對待具體項目上,必須有堅韌不拔、執著努力的精神,緊緊跟蹤、抓住不放;必須舍得花時間、舍得花精力,不達目的不罷休、不抓到手不松勁;必須沉得下心、靜得住氣,不怕困難、不怕挫折,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抓到底,直到成功。
(二)堅決執行招商引資稅收優惠政策。
學會“算大帳不算小帳,算遠帳不算近帳,算活帳不算死帳。
”堅決避免“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等錯誤做法,將有利于我縣經濟發展,與稅收法律法規和縣情相合的具體稅收優惠政策,充分應用到經濟發展中去,兌現納稅人,讓在我縣投資辦企業的納稅人得到實惠。
大力培育和涵養我縣地方稅源,促進我縣經濟走出發展滯后的困境。
給企業提供一些“金點子”,優化豐都經濟機構,走上“以農為本,以旅游興縣,以工業強縣”的富民興豐之路。
(三)盡心竭力地做好招商引資服務工作。
把服務全縣招商引資工作作為職能轉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處理服務與稅收征管的關系,樹立陽光,法制,誠信的納稅服務模式。
讓全體職工牢牢地樹立“人人、時時、事事都是發展環境”的觀念,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開展“四當好”、“四有聲”、“五個一樣”、“六個一點”的文明服務活動。
“四當好”即為納稅人提供稅收政策,當好宣傳員;協助納稅人搞好財務管理,當好信息員;為納稅人解決疑難問題,當好辦事員;為納稅人辦理稅收事宜,當好服務員。
“四有聲”即:納稅人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反映問題有回聲。
“五個一樣”即:效益困難戶一樣對待;大戶小戶一樣周到;生人熟人一樣熱情;忙時閑時一樣耐心;表揚批評一樣接受。
“六個一點”即:禮貌多一點;動作快一點;效率高一點;理由少一點;說話輕一點;微笑多一點。
切實為招商引資工作提供優質服務。
三、三點建議(一)切實轉變觀念,突出招商引資工作的重點。
招商引資能否有突破,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關鍵。
要樹立全民招商、人人都是投資者的觀念;要樹立抓大放小觀念,既抓好企業招商,又扶持小企業引資;要樹立換位思考觀念,站在投資者角度去思考問題,幫助客商解決實際問題。
(二)不斷改進方法,努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在招商方法上,堅持“五個結合”,即主陣地招商與分層次招商相結合;走出去招商與請進來招商相結合;網上招商與傳統方式招商相結合;直接招商與間接招商相結合;自己組團招商與隨團招商相結合。
在運作主體上,突出層層招商、人人招商,以我縣中小企業、工業園區和各鄉鎮優勢產業為主;突出以外引外,以引導投資企業增資擴股和發展新項目裂變效應為主;突出項目跟蹤,以提高項目落實率和資金到賬率為主。
在投資方向上,要處理好三個關系:處理好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的關系,處理好引資和引智的關系,處理好引進外資與調整結構的關系。
在招商重點上,要結合豐都實際,重點引入工礦業、林農產品加工業等方面的項目,以資源優勢發展工業。
同時,以存量換增量,利用外資改造老企業,盤活存量資產。
(三)堅決杜絕空談,切實增強招商引資的成效。
首先縣委政府要強化招商力量,明確招商思路,優化招商方式,明確招商重點,創優招商載體,落實招商任務。
積極營造寬松守信的政策環境。
對國家、市上已出臺的優惠政策要堅決貫徹到位。
對縣委、縣政府出臺的招商創業優惠政策,要不折不扣地兌現到位。
做到說話算數,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要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一個地區的開放意識以及辦事效率、工作作風等服務環境,是引進外商、留住外商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們要著力構建項目審批、項目建設、項目投產三大服務體系,為外商提供全方位服務。
要營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
對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嚴禁亂罰款、亂攤派、亂集資行為,嚴厲打擊地霸、行霸等惡劣行徑,堅決制止強買強賣、強行裝卸等不法行為,努力在全縣形成來豐投資“行政辦事零成本”。
其次,縣委、政府要強化考核獎懲,嚴格按照出臺的有關規定進行考核獎懲,建立最嚴厲的問責制度,對工作不力、成效不明顯的單位和個人通報批評,并在年終考核時不得評優,甚至換崗。
(四)加快經濟發展,著力夯實全縣稅源基礎。
稅收來源于經濟,離開了經濟的發展,稅收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豐都作為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山區小縣,逐步建立新老稅源交替、大小稅源并舉、支柱稅源多元化的多層次稅源結構體系,是確保地方稅收與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基礎。
因此,要樹立“圍繞稅收抓經濟,抓好經濟促稅收”的大稅收理念,強化效益財源意識,把發展經濟、培植稅源、優化經濟結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要繼續加大招商力度,不斷營造招商氛圍,全面提高招商水平,以加快豐都經濟的發展,開辟新興稅源。
(五)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拓展稅源增長渠道。
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現代農業,在進一步降低農業比重的基礎上,適度提高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
而第三產業是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是有效增加地方稅源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我縣第三產業稅收收入的比重雖有所上升,但總體發展水平不高。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縣應重點以交通和港口碼頭建設、物流、旅游休閑等服務產業和配套項目為主,促進產業結構和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充分利用現有的水上運輸和未來幾年即將建成的鐵路、高速公路交通優勢,加快發展以港口碼頭和陸上運輸為主的物流產業。
其次,豐都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發展前景廣闊,要憑借良好的區位條件,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構建精品旅游,推出特色旅游,打造品牌旅游。
同時,運用市場機制,充分整合旅游資源,用旅游資源帶動住宿、餐飲、娛樂等服務業的發展,使資源優勢成為地方稅收新的增長點,并形成我縣經濟優勢和財源優勢。
(六)突出發展工業,努力做大全縣稅收總量。
工業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在發展和優化地方稅源結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工業化達到一定程度,第三產業才會有質的飛躍和提高,從而間接地為地方稅收的增加創造條件。
近年來,豐都縣委、縣政府創新地推出了“興工強縣”的發展戰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縣工業企業有了發展起色。
但縣委、縣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工業招商引資力度,以我縣目前正在建設的“一區四園”為平臺,大力引導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聚,真正把工業園區建成我縣的“板塊財源”;重點扶持和幫助現有的龍頭型企業和民營型企業,促其做大、做強、做優,提高其綜合競爭能力和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圍繞農產品深度加工、特色資源開發,提高工業產業層次,不斷增強工業競爭力;充分利用仙家豆腐乳、豐都榨菜、包鸞竹席等地方特色產業優勢,支持傳統特色產業的發展。
(七)推進房地產業,強力保持稅收穩定增長。
近幾年來,房地產業已成為豐都經濟的一大亮點和地方稅收增長的主要來源。
目前,我縣城鎮化水平還很低, 隨著城市化戰略的加速推進以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將為房地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盡管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地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我縣仍處于一個發展的上升階段。
當前,應加大對房地產業的扶持和監管力度,進一步規范房地產開發行為,繼續保持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良好發展勢頭,促進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上一篇:2024年最火的搞笑文案
下一篇:司法局黨員微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