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滿分議論文
現如今,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福建高考滿分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前段時間鬧得轟轟烈烈的“虎媽”、“鷹爸”事件想必仍記憶猶新。他們培養出的孩子各個品學兼優,才華橫溢,教育方式引來一批人追捧。但冷靜思考之,才發現這不過是教育的“懶政”。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可厚非,但虎媽鷹爸們卻把孩子們當成了他們達到某種目標的工具;制定各種高強度的學習方案,規定凌晨5點起床、晚上12點才睡覺的嚴苛作息,成績必須得到全優……但試問,這些孩子了一摞高過自己的證書,他們的童年還剩什么呢?
漫畫向我們展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一種是分分必爭純粹以分數至上為目標,另一種卻是注重于孩子的點滴進步。我為后者擊節叫好!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故父母要擔當起人生導師的責任,在孩子的人生各方面為他們點亮明燈。而不是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羨慕的`成績優異生,成為自己口中驕傲的談資。這種父母無疑是自私的,無疑是最懶怠、最沒有用心關注孩子成長的。
千年的儒家文化為何能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想那便是孔老夫子的那一句“因材施教”化為春風沐陽,化為每個人心田里的一絲希望。孔子弟子三千,情形各異的人不勝枚舉,但他卻能以諄諄教誨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后輩。反觀某些家長,抱怨自己孩子難管,將孩子的失誤責任推向學校、老師,不免過于失職。三千弟子都能成長有素,何況一個孩子呢?
再者,教育絕不能粗暴行事。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才是教育應有的生態。家長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拒絕往規則、制度里框住孩子,要靈活變通,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采取適當的教育方式,講求“精準教育”,也不要在語言上抱怨責備孩子,惡語傷人三分寒,暖語人間四月天。多給予他們鼓勵、支持,不但要善于做一個“批判者”,也要善于做一個“建設者”。
成長的塑造不單是由學識堆砌而成的。無知膚淺如“北大炫證女”,憑自己聰慧頭腦與努力在大學內考過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證件,但目的卻是將證件鋪在床上顯示自己很有本事的照片,來嘩眾取寵,奪人眼球。你能說這是教育的成功范例嗎?過多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已使他們迷失方向,讓原本純潔的求學心染上了“利欲色彩”。所以,父母更多的應該讓孩子學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因為那些公序良俗遠比冷冰冰的知識重要。
莫讓孩子成為機器,讓他們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深入社會的人。莫讓“懶政”使孩子走向深淵!
上一篇:消防演練活動方案
下一篇:借錢合同(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