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一般指兩個或者多個人由于目的或者價值觀的差異,無法和別人達成一個共同的結論,而互相表達自己觀點的一個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各種爭論,通過爭論,可以明事理,現真相,得到真理。以下是爭論的近義詞介紹,歡迎閱讀。
爭論的近義詞
商量:
1.商決;計議;討論。 2.意見;辦法。 3商量
辯論:
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辯論
爭辯:
爭論,辯駁:有理何急爭辯|二人互相爭辯,孔明只袖爭辯
沖突:
①有矛盾;爭斗;爭執:兩人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了沖突沖突
計較:
①計算比較:斤斤~ㄧ他從不~個人的得失。 ②爭計較
商議:
1.商量討論。 2.猶建議。商議
議論:
1.謂評論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壞。亦指非議﹐議論
討論:
就某一問題進行商量或辯論:進行專題討論|討論工作討論
研究:
①鉆研;探求事物的性質、規律等:凡事須得研究,才研究
爭持:
1.爭相拿著;競相拿出。 2.爭斗﹑爭執而不相爭持
斗嘴:
(~兒)①爭吵:~嘔氣。 ②耍嘴皮子;互相開玩斗嘴
爭執:
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爭執不休|解決爭執。爭執
爭吵:
1.爭論吵鬧。爭吵
齟齬:
1.上下齒不相對應。 2.比喻不平正;參差不齊齟齬
相持:
1.雙方對立﹑爭持,互不相讓。 2.互相扶持﹑相持
斟酌:
①倒酒;注酒:騰酒車以斟酌。 ②倒酒不滿曰斟,斟酌
商酌:
商議,斟酌:特地邀各位共同商酌。商酌
爭辨:
1.爭論辯駁。爭辨
詳細解釋
爭辯討論;爭吵。
《戰國策·秦策五》:“秦王與中期爭論不勝。”
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及趙靈胡服,而季父爭論;商鞅變法,而甘龍交辯;雖**無算,而同異足觀。”
宋曾鞏 《撫州顏魯公祠堂記》:“代宗時與元載爭論是非,載欲有所壅蔽,公極論之,又輒斥。”
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岳壽已跟呂洞賓修仙去了,你等也不必爭論,各自回家去罷。”
清李漁《奈何天·伙醋》:“我心上氣不過,要走過去與他爭論一番。”
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二回:“于是彼此爭論,連日不決。”
明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并不爭論,歡歡喜喜的道:‘恁地,便不枉了人。老身就少賺幾貫錢,也是快活的。’”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一:“他也想起了昨兒下晚縣委的爭論,他是完全同意張政委的說法的。
爭論造句:
1、他使自己卷入了他們的爭論。
2、他們爭論乘火車旅行好還是坐飛機旅行好。
3、當時的爭論是圍繞著派誰去好這一問題而進行的。
4、這個建議必將引起一場爭論。
5、為什么要爭論這些?
6、但是這場爭論遠未結束。
7、他們對現在該做什么有爭論。
8、我知道那些爭論。
9、怎么看這關于公平的爭論?
10、他們爭論。
11、她們在王面前如此爭論。
12、難道和你的配偶就拿走他(或她的)車鑰匙進行爭論會比你可能阻止的災難更糟糕?
13、我卻記得我在研討會上爭論了有追溯效力的合法禁令問題。
14、你可以積極地和你的思想爭論。
15、但是現在的爭論將出在一個不平等的基礎上。
16、你今日如何看待這場爭論?
17、另一個則是爭論。
18、這樣說來爭論的雙方都是正確的。
19、改變了爭論你也就改變了這個國家。
20、由于我們考慮到無論這個術語是否是這樣的,他們都可能對它進行爭論,我們不是要判定這些報告的缺陷是否是實際缺陷。
21、但是他的結論是黑猩猩并不會那樣使用語言。對此,我也不想和他爭論。
22、但是這也突出了延續至今的隱私爭論:為了得到更好的推薦,你必須犧牲一點點你的隱私。
23、找出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爭論最容易發生和它們是怎樣結束的。
24、所以現在你們需要彼此分開并花些時間在爭論上反思。
25、我只是讓他們去調查一下他們所說的,所以如果你想討論你那些誤傳的爭論,你得節省點你的時間,因為這些誤傳人們是不會接受的。
26、讓別人去為小事情爭論不休,而不是你。
“爭辯的近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