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地球的環境與我們的生存有著深深的聯系,地球是生命的搖籃,人類是地球的驕子。她給予我們生存所需的一切,離開她我們一刻也無法生存下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環境日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錦集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世界環境日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
1. 保護藍天碧水。
2. 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
3. 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4.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5. 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
6. 樹立大環境意識,保護生態環境。
7. 欣賞荒野、回歸自然
8. 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
9. 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10. 保護地球、珍惜資源
11. 保護地球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造福子孫后代。
12. 善待地球——保護地球從節約資源做起
13. 人人為環保、環保為人人
14. 人人關心環境質量 人人參與環境保護
15. 珍惜資源 永續利用
16. 保護環境光榮 污染環境可恥
17. 依靠科技進步 促進環境保護
18. 提高環境意識 保護美好家園
19. 合理利用資源 保護生態平衡 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20.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篇二】世界環境日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
1、節約水資源
洗澡盡量不盆浴,而是淋浴。擦洗法液或沐浴露時要關水龍頭,不然會把水浪費掉的。洗完后立刻關掉水龍頭。家中備幾個污水桶,將各種洗滌用水積攢起來用于沖洗廁所。
2、節約燃氣也很重要。怎樣才能節約呢?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先將做飯的準備工作(淘米洗菜等)做好,炒菜時,開始下鍋時火要大些,火焰要覆蓋鍋底;菜熟時就應及時調小火焰;盛菜時將或減到最小,直到第二道菜下鍋再將火焰調大。這樣既節約燃氣,又能減少空燒造成的油煙污染。
3、拒絕這些“白色垃圾”。
盡量不用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上街購物自備布袋或筐子,養成不用餐巾紙而用小手帕的習慣。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垃圾量,減輕垃圾處置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塑料制品的生產,節省大量的原料和電力、水資源。
這個工作比較難,因為已經用了幾年一次性紙杯、餐具,要再轉過來,不但需要我們作大量宣傳、認真執行,在外出時,可自己帶上飯盒、茶杯、水壺等用具,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4、珍惜紙張就是珍惜森林。
廢紙是我們生活中,浪費最嚴重的資源。平時使用后的紙張,報紙,書刊,建議都進行分類,用過一面的紙可以翻過來做草稿紙、便條紙,或自制成筆記本使用;過期的掛歷可以包書皮。
在打印機旁備一個廢紙儲存箱,可以重復利用的打印紙一定重復利用,不能再利用的各種廢紙一定要交給專業人員,按照可回收的價值,進行處理。
5、淘米水切勿隨意倒掉,可用來澆花、洗臉或洗碗,肥力、去污力溫和,又不污染水質。喝不了的面條湯、水餃湯也有一定的去油污作用,可用來洗刷碗筷。可減少洗潔精對水質的污染。
6、慎用清潔劑,減少水污染,拒絕含磷洗滌劑,只用無磷洗滌劑。若時間允許、體力允許,盡量手洗衣服,既節電又節水。
7、買車要買小排量的環保型汽車,外出時若行李不太重,在有公汽可乘的路段盡量不開車,若路途不太遠應提倡騎自行車或步行。
8、家中所有電器及辦公室的電器使用完要隨手關掉電源,不要讓電器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 空調溫度設定在24~28℃之間,買冰箱應買省電型的,看電視音量要適中。
9、多用可重復使用的耐用品
比如說,用可重復使用的容器裝冰箱里的食物,而盡量不用一次性的塑料保鮮膜;使用可換芯的圓珠筆,不用一次性的圓珠筆;出外游玩時自帶水壺,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旅游或出差時,自帶牙刷等衛生用具,不使用旅館每日更換的牙具等。
10、廢電池的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電池的地方愈來愈多。從電視機、VCD的遙控器,到學生們的隨身聽,處處都要用電池。隨之而來,就發生了電池的處置問題,建議把大家平時丟棄的廢電池一個個收集起來,最后送到有關工廠處置。
【篇三】世界環境日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
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氣降水中酸堿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這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酸雨對人類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會妨礙水中魚、蝦的成長,以致魚蝦減少或絕跡;酸雨還導致土壤酸化,破壞土壤的營養,使土壤貧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長,造成作物減產,危害森林的生長。此外,酸雨還腐蝕建筑材料,有關資料說明,近十幾年來,酸雨地區的一些古跡特別是石刻、石雕或銅塑像的損壞超過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已有三大酸雨區。中國華南酸雨區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森林銳減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
土地荒漠化
全球陸地面積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積29%。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經濟損失每年423億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億公頃,其中33億遭到荒漠化威脅。致使每年有600萬公頃的農田、900萬公頃的牧區失去生產力。人類文明的搖籃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變成荒漠。中國的黃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嚴重。
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的主要因子為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鉛等。大氣污染導致每年有30-70萬人因煙塵污染提前死亡,2500萬的兒童患慢性喉炎,400-700萬的農村婦女兒童受害。
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樣性公約》指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它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物種,同時,隨著生態環境條件的變化,也會使一些物種消失。所以說,生物多樣性是在不斷變化的。 近百年來,由于人口的急劇增加和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加之環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有關學者估計,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生物物種滅絕,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個,估計到21世紀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損失可達其總數的15%~30%。在中國,由于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對生物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生物多樣性所遭受的損失也非常嚴重,大約已有200個物種已經滅絕;估計約有5000種植物已處于瀕危狀態,這些約占中國高等植物總數的20%;大約還有398種脊椎動物也處在瀕危狀態,約占中國脊椎動物總數的7.7%左右。因此,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以及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活條件,同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上一篇:怪人
下一篇:精神病當選村主任|精神的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