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澆冷水】見“潑冷水”。
【第2句】:【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諺)指求助于別人,必須求那以濟人為樂、慷慨大度的豪杰之士;救濟別人,必須是在他處境窘困、急需救助的關鍵時刻。 也作求人須求大丈夫,救人須救急時無。 求人須求英雄漢,濟人須濟急時無。
【第3句】:【狼上狗不上】比喻不齊心,行動不一致。姚雪垠《李自 成》:“官軍雖說人多,一到打起硬仗時,狼上狗不上,有幾個 真心賣命的?”
【第4句】:媽媽又做面條,弟弟一看便說:“又是面條,我不吃。”媽媽說:“芝麻稈喂驢——吃不吃讓到。”(河南·泌陽)
【第5句】:鄰居占了我家的地盤,爸爸要去評理。大姑勸道:“算了吧,家有千尺碼,外有百桿秤,大伙兒心里都有數,咱也別再不依不饒的了!”(四川·成都)
【第6句】:西施戴花——美上加美
【第7句】:菜瓜打驢——兩下都去了
【第8句】:爸爸見我無事可做,就要我幫鄰居李奶奶提水,我有些不情愿。爸爸說:“去吧,牛系在樁上也是老,做點好事還能留個名呢!”(江蘇-興化)
【第9句】:張果老騎毛驢——背道而馳;往后看
【第10句】:【當祖宗供起來奉為至尊】祖宗,也說:祖宗牌位。張潔 《沉重的翅膀》:“把大慶那六條當祖宗供起來,然后按這六 條驗收,那么我的廠子生產上不去,工人沒飯吃,你大慶包 不包?”
【第11句】:【家家賣私酒,不犯是好手】(諺)私酒:違反法規、私下售賣的酒。 好手:手段高明的人。家家都賣私酒,只要不被抓住就是好手。舊指人不怕違法,就怕做違法事卻沒有不讓人發現的高明手段。
【第12句】:【虎不離山,龍不離淵】見“龍不離海,虎不離山”。
【第13句】:【戰斗環境出英雄,艱苦條件出智慧】(諺)指一個人的智謀、膽量,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
【第14句】:奶奶晚飯吃得很少,我感到疑惑不解。奶奶笑著說:“少吃一口,舒坦一宿。我是想長壽啊!”(河北·唐山)
【第15句】:出勁長勁,歇著沒勁。
【第16句】:【提傀儡兒上戲場——少一口氣兒】(歇)傀儡兒:木偶戲里的木頭人。本指傀儡是死的,沒有氣兒;轉指人缺少志氣,沒有出息。
【第17句】:【狼心兔子膽】(慣)比喻心腸狠毒,膽子卻很小。
【第18句】:【好漢就怕病來磨】(諺)即便是身強體壯的英雄好漢,也抵抗不過疾病的折磨。指疾病對人的生命極具殺傷力。 也作英雄只怕病來磨。 硬漢子怕病磨。
【第19句】:【韭菜包點心——好長餡】(歇)整根韭菜做點心餡,餡太長了。 餡:諧“限”。指限定的范圍很大。
【第20句】:看我急著要去買福利獎券,爸爸攔住說:“摸獎這事是百年難得歲交春,不要癡雞想把奶喝!”媽媽在一旁接過話茬兒道:“沒準雨點兒滴在禿頭上,能碰巧,你去買幾張。”(江蘇·海安)
【第21句】:【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釋義:借指有辦法對付對方。例句:“俗語說:‘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紅軍要來,總有他們的辦法。”
【第22句】:鐵板上的鉚釘——沒跑
【第23句】:【作筏子】見“扎筏子”。
【第24句】:【自作孽,不可活】佛家認為作孽要遭報應。指做壞事毀 了自己。清代《鏡花緣》:“若任性妄為,致遭天譴,那是自作 孽,不可活,就怨不得人了。”
【第25句】:媽媽見爸爸什么事都不想做,就說:“身上的懶筋都快有柱子那么粗了。”(江西·吉安)
【第26句】:【無記名投票】現在,我國選舉制度規定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選舉。本來是將寫好的選票輕輕放入投票箱內,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來,“無記名投票”是舶來品,出自意大利語“球”。公元五世紀,古希臘、羅馬在選舉時,人們用“球”代替選票進行投票。投票時選民將小球投入一個特別的箱內,并事先約定球分兩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對。 1884年后,美國也采取這種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時也用蠶豆或玉米粒代替。這種選舉方式,自然要投。后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無記名投票。如今又產生了電子表決器,仍舊叫投票表決。
【第27句】:亮亮好逞強,有時把比他大的哥哥姐姐也不放在眼里。院里的奶奶說:“你呀,別不知天高地厚的,別人順腳撈撈,反腳敲敲,就夠你受的了!”(安徽·太湖)
【第28句】:我看書時,一會兒去拿餅干吃,一會兒又去吃蘋果。爸爸說:“你尖尖壇子站不穩,屁股尖尖坐不住。”我聽了趕緊認真看書,不再跑東跑西了。(江蘇·如東)
【第29句】:【賴象嗑瓜子——眼飽肚中饑】(歇)指所追求的人或物,眼睛能看見卻得不到滿足。
【第30句】:奶奶聽說慣偷王五的兒子在學校偷人家的鋼筆,就說:“唉!根不正,秧不正,結個葫蘆扭著腚啊!”(河南·南召)
【第31句】:【淮陰將兵——多多益善】見“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32句】:喜鵲落頭上——紅運到了
【第33句】:【馬大哈】“馬大哈”常用來指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辦事草率、丟三落四、經常出錯之人。它源自20世紀50年代,由天津市相聲界藝人創造的趣語。相聲段子《買猴》50年代的時候曾風靡全國。故事說一位干部以不負責任馬虎草率出名,他的大名就叫“馬大哈”。他寫了一個報告,本來要通知“到(天津市)東北角買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飛筆疾書,競寫成“到東北買猴兒五十只”了。而馬大啥的領導們也是同樣馬虎草率的官僚主義,內容看也不看便揮筆批準。馬大哈的同事和下屬又習慣于盲從,問也不問紛紛出差執行任務,結果鬧出了令人捧腹不已的大堆笑話。比如:他們為了去采購猴子,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各地接洽者雖然驚奇于天津采購員的離奇“購貨單”,卻仍然到處幫助他們捉拿猴子交貨;猴子從四面八方運回后,群猴出籠,又大鬧了百貨公司,趣聞笑話接連不斷。這段相聲的作者是何遲,表演者是相聲大師馬三立。一經演出,“馬大哈”一詞迅速傳遍全國。可見,相聲的藝術魅力不亞于戲曲。《西廂記》中的“紅娘”成了媒人的代稱,而《買猴》中的“馬大哈”則成了馬馬虎虎的同義詞。
【第34句】:【泰斗】人們常用“泰斗”來比喻那些眾人所敬仰的人。如說魯迅是中國文壇泰斗,牛頓是美國科學泰斗。“泰斗”原意是泰山和北斗。 “泰”即泰山,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曾多次到這里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更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斗”即北斗星。它屬大熊座七顆明亮的星,都排列在北天,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古人把它們聯系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斗身;玉衡、開陽、搖光組成斗柄。北斗七星常用來辨別方向,定季節: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泰山,古人認為是高山的代表;北斗星能用來辨別方向,在眾星中又是最亮的。因此,古人把兩者聯系起來,用來比喻為眾人所尊崇的偉大人物。那么,此比喻源自何處?出自《新唐書·韓愈傳》:“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就是說韓愈是被稱為“泰斗”的第一個人,他當之無愧,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可見,只有學問和威望極高的人才能被稱為“泰斗”。
【第35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釋義:雞狗的叫聲都能聽到,人們卻直到老死也不互相來往。這是老子的話,《老子》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現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單位之間,地區之間互不聯系,互不通氣。例句:黨委各委員之間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這對于取得共同的語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這樣做,而是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結果彼此之間就缺乏共同的語言。
【第36句】:跪著養豬——看在錢份上
【第37句】:【紅皮蘿卜白心子】釋義:比喻假裝進步,表里不一。例句:誰他媽的要紅皮蘿卜白心子,可別怪我二光不講交情。
【第38句】:【財動人心】(諺)錢財能打動人心,使人改變主意。
【第39句】:這學期的期末考試我是全班第一名,回家后,我得意地把成績單拿給媽媽看。媽媽見我如此驕傲,語重心長地說:“碟子外面有盆,盆外面有缸,別太得意了!”(安徽·繁昌)
【第40句】:【冤仇可解不可結】(諺)只可化解冤仇,不能結下冤仇。指冤仇化解了,就能構成人際間的和諧;冤仇結下了,就會沒完沒了,永無寧日。 也作冤仇宜解不宜結。 冤宜解,不宜結。
【第41句】:【旺火沒濕柴】見“火大無濕柴”。
【第42句】:小軍學習很馬虎,作業也常常是抄襲別人的。爸爸知道后,嚴厲地說:“地不可不種,心不可不用。再這樣下去,當心你的腦子要生銹!”(廣西·南寧)
【第43句】:【樹密多收果,梢頭結大瓜】釋義:種樹多果實就多,蔓梢上也會結大瓜。例句:婆日:“花有重開日,天時也;人無再少年,人道也。且樹密多收果,梢頭結大瓜。”
【第44句】:【百日床前無孝子】(諺)百日:指日久天長。指人長期臥病在床,服侍的子女再有耐心,也會產生厭煩情緒而照顧不周。 也作常病無孝子。 久病床前沒孝子。
【第45句】:【將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46句】:【話不傳六耳】(諺)六耳:一人兩耳,六耳是三個人。指機密的話只可你知我知,不可傳到第三者的耳里。
【第47句】:一個月下了二十九天雨——少晴(情)
【第48句】:在學校,有的同學做作業雖然很快,但出錯也多,老師總會說:“吃得快哽得多,寫得快錯得多。”(四川·遂寧)
【第49句】:【 —佛出世,二佛涅槃】佛教稱修行得道而后死亡,叫涅槃。 意即“死去活來”,謂情況達到極限。香港唐人《金陵春 夢》:“只是苦了幾個重要干部,正忙得一佛出世,二佛涅 槃。”
【第50句】:【雞啄米】(慣)1形容連連點頭、叩頭或打瞌睡的樣子。2形容干活的速度非常快。
【第51句】:小鬼叫門——要命
【第52句】:豬鼻予插蔥——裝象(相)
【第53句】:【好花自有人采采】睬諧音,指好人自有人理睬,自然會 受到歡迎。《小說月報》(1982,2):“是稀泥抹不上墻,是好 花自有人采。五年以后再看吧,看俺留在大李莊不?”
【第54句】:做夢抓大印——官迷心竅
【第55句】:【兩姑之間難為婦】(諺)兩姑:婆婆和小姑(丈夫的妹妹)。指媳婦夾在婆婆和小姑之間,左右為難。 比喻夾在兩個地位相當的上司或輩分高的人之間,關系不好處理。
【第56句】:【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尊】(諺)道行高,龍虎也會被降伏;品德好,鬼神也會對之尊敬。指品德高尚的人,能得到人們普遍的敬重。
【第57句】:【渾身是鐵能打幾個釘】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馬烽西 戎《呂梁英雄傳》:“剩下雷石柱一個人,就讓他渾身是鐵,也 打不成幾個釘子呀!”
【第58句】:【名字后頭帶個長,說話放屁】比人響指當了官就盛氣凌人, 有人奉承。戴厚英《人啊人》:“自打他名字后頭帶個長,說 話放屁比人響,那些拍馬屁的就圍住了他。”
【第59句】:【吃江水,說海話】釋義:比喻口氣大,凈說不著邊際的大話。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說海話,口氣那么大,也不怕閃了舌頭。”
【第60句】:鄰村的一個惡人在外面挨打了。張老師說:“在家不打人,出門人不打。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他這也是要飯的拿塊饃,自尋的。”(河南·郟縣)
【第61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諺)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會像金,靠近玉的就會像玉。猶言近朱者赤。比喻經常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會很好。
【第62句】:【瘸驢配破磨】(慣)比喻有缺陷的兩個人正好相配。 也作“破磨對瘸驢”。
【第63句】:【出頭的椽子先爛】椽子,梁上的木條下端外露構成屋檐。 謂出頭有危險。類似的:出林筍子先折斷/出水船兒先爛 底。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再說,提出來了,通不過也 是白費,誰心里也在琢磨著:出頭的椽子先爛咧。”
【第64句】:【劈柴看柴勢】(諺)指要劈開木柴,先得看清木柴的紋理走勢。比喻著手做事或解決問題,必須首先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審時度勢,注重方法。 也作“劈柴要看紋理”。
【第65句】:【扣帽子】釋義:比喻不經調查研究輕率地給人加上罪名。例句:體蘭!你可別給我扣帽子!我沒說瞧不起婦女。
【第66句】:【柳樹開花沒結果】柳絮沒有果實。借指事情沒有結果, 沒有好收場。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他說命太苦,頭 一回說親說了個你,鬧了一回子,誰知道柳樹上開花:沒結 果。”
【第67句】:【走殺金剛坐殺佛】(慣)殺:表示程度深。金剛:佛教稱佛的侍從力士,因手拿金剛杵得名。佛寺中塑的金剛是立像,佛是坐像。比喻苦樂不均。
【第68句】:【大丈夫能屈能伸】(諺)指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漢既能受得了委屈,忍辱負重,也能在得志時施展抱負才華。勸人暫作退讓之話。
【第69句】:【吊胃口】(慣)本指用好吃的食物引起人的食欲,比喻使人產生興趣或欲望。
【第70句】:樺樹皮一一扒一層,又一層
【第71句】:【大廟不收,小廟不留】(慣)形容孤苦無依,無人收留。 也作“大廟不收,小廟不要”。
【第72句】:【不成器】(慣)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比喻沒出息,不成材。
【第73句】:《動物學》的索引——目中無人
【第74句】:【喝了蜜——嘴甜】(歇)嘴:本指嘴巴,轉指說話。甜:本指味道甜美,轉指使人感到愉快、舒適。指人嘴上說得動聽。常含譏諷意味。
【第75句】:【晌鼓不用重錘】見“好鼓不用重錘敲”。
【第76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釋義:指人要有進取心,要追求進步。也指官職地位、生活水平等的提高。例句:“……要是農村富起來,手工匠人將來歸到工廠,變成正經八百的工人階級,誰不樂意,誰愿意一輩子抱風箱掄錘。人往高處走,水往低下流!爹,對不?”
【第77句】:從湖南到河南——南上南(難上難)
【第78句】:【人托人,接上天】(諺)人們辦事一個轉托一個,能夠一直接通最上層。指人情轉托可以打通各種人際關系,直到頂層。
【第79句】:【牛蹄子——兩半兒】(歇)半:諧“瓣”。牛的蹄形為兩瓣兒。指彼此分開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兩瓣。 牛蹄子——兩掰。
【第80句】:【開眼界】(慣)指見到從未見過的事物,增長見識。
【第81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情越少越好。意即怕麻煩,不愿負 責任。海外陳若曦《二胡》:“祖父絕口不提孫子要出國的愿 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不希望牽扯到自己身上。”
【第82句】:【紫禁城】一提起“紫禁城”,人們立刻想到皇宮,沒錯,紫禁城就是皇宮的舊城。 “紫禁城”這個名字跟中國古代哲學和天文學有關,其中也蘊涵著象天法地、敬天法地的傳統義化內涵。古人認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于是紫禁城按照天宮的格式來建造。古人把恒星分為三垣,周圍環繞著二十八宿,其中紫微垣(北極星)正處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為皇宮也是人間的“正中”,體現了帝王的至尊、皇權的至尊。紫禁城的乾清官,位于宮城之中,是皇帝生活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們辦理朝政與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自然等級森嚴,平民百姓也就無法進入,故而成了他們的禁區,便用紫禁城的“禁”字來強調皇宮的無比尊嚴,這就是“紫禁城”的含義。
【第83句】:【好吃的菜,不撂筷人】人喜歡吃好的,沒有例外。謂人人 向往好事。申躍中《掛紅燈》:“朱青又勸他喝酒,吃菜。常 言道:好吃的菜,不撂筷。”
【第84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謂只要沾點邊,就算有正式關系。浩 然《艷陽天》:“別胡思亂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 席,吃,也擾了,不吃,也擾了;我看你還是領頭快沖,一沖, 麥子就算到手,別的事兒,咬著白面饅頭再說!”
【第85句】:【瘦驢屙硬屎】(慣)比喻內里軟弱、空虛,卻偏要裝得很有實力、很厲害。
【第86句】:【見了火的蠟——軟了】(歇)本指蠟熔化后變軟,轉指人遇到強手,態度由硬變軟。
【第87句】:【按牛頭吃不得草】強制無效。明代《石點頭》:“眾友不知 文子一諾無辭,一發不忿,畢竟按牛頭吃不得草,無可奈 何。”
【第88句】:大海里的浪濤——波瀾壯闊
【第89句】:火柴盒做棺材——成(盛)不了人
【第90句】:【砍倒大樹,不怕枝葉不死】釋義:比喻為首的打倒了,隨從爪牙也自然垮臺。例句:張景祥反對老孫頭的話,“大伙先斗韓老六,砍倒大樹,還怕枝葉不死?”
【第91句】:高樹上的鳥兒——瞧不起低窩
【第92句】:【與其欠錢,不如賣田】(諺)欠錢:借債。賣田:變賣財產。寧愿變賣家業,也不去借債欠人錢。指借債付息,殊不可取。
【第93句】:【快馬丕用鞭催,響鼓不用重捶】比喻人能干,自覺,無須督 促。此兩句亦可分開使用。金近邁《歐陽海之歌》:“快馬不 用鞭催,響鼓不用重捶,像歐陽海這樣的戰士,只要道理上 明白了,改正起來一定很快。”
【第94句】:小池塘里撒漁網——網打盡
【第95句】:扭著脖子想問題——盡是歪道理
【第96句】:【八哥嘴巴毒蛇心】釋義:比喻嘴上說得好聽,心地狠毒。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裝來調解講和,但正是讓敵人跟來殺我們。
【第97句】:【扁擔挑水——平肩人】(歇)本指挑小時扁擔平放在肩,轉指雙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
【第98句】:病人擲鐵球——強掙扎
【第99句】:【牙齒打掉朝肚里悶】見“打落牙齒向肚中咽”。
上一篇:佛語禪心的文案,很潮很個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