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但是我?guī)椭麄兊哪康?,并不是要感動他們,而是我本來就?yīng)該這么做,我只是在實踐佛法的精神,而實踐佛法的結(jié)果,往往會感動他人。
【第2句】:用心地感受逆境,它是一筆財富,經(jīng)歷了它,會讓我們精神富有,終生享用。逆境礪煉心志,教會我們體味真誠,體味人生。讓我們心存感恩,在人生的道路上風(fēng)雨兼程。
【第3句】:【心靈禪語】煩惱的心情,懲罰的是自己,不開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處理了,上蒼只眷顧那些堅強的人,不放棄信仰的人,快樂只圍繞那些知足的人。
【第4句】:【禪心佛語】佛法是輪回暗夜里的唯一明燈。它能解決內(nèi)心的煩惱,喚醒我們沉睡的佛性。
【第5句】: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每一個現(xiàn)在,都是我們以后的回憶。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認真過好每個今天。
【第6句】:益人終自益,害人終害己。往往世上事,畢竟便可見。任君使盡千般計,直至無常不清心。一切外物,為我所用,非我所有,只是一場因緣而已。
【第7句】:【佛心禪語】修行人還沒有修成正果,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自己沒有做好,沒有資格說別人,充其量是五十步笑百步,何必呢?
【第8句】:從社會看,家庭親情、天倫之樂的享受是愈來愈淡薄了。老年人既得不到子孫的照顧,而年輕人也忘失了孝道的義務(wù),彼此之間感情愈見淡薄。
【第9句】:感恩是要從對待每一個人,做每一件事做起。感恩要落實到具體的人、事身上,才是實實在在的。心如虛空,就能夠包容一切。還有什么東西能夠把虛空擠破呢?
【第10句】:【禪語人生】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只有播種,才能有收獲;只有嘗試過,才能品味的人生。
【第11句】:法師對信眾,最好不遠不近。譬如地球距離太陽即是不近不遠,所以適宜生存人居。過近則日光暴烈炙烤;過遠則日照不足,陰冷酷寒:皆不宜生命生長。
【第12句】:【佛心禪語】做人四自重:行為,一舉一動要自重;講話,一言一行要自重;處世,一事一物要自重;做人,一時一刻要自重。
【第13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幸福來自于內(nèi)心,真正的幸福不能以金錢、權(quán)力、勞耀以及征服來衡量。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價值;不是認識多少人,而是在離開人世時,有多少人認識了他。
【第15句】:【佛家禪語】行善的果報是幸福與快樂,作惡的果報是憂慮與痛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果報是不可以用來相互交換的。
【第16句】:我們?nèi)裟馨岩磺泄ぷ鳌⒁磺懈冻觯颊J為是自己的本分事,這就做到了謙虛的修養(yǎng)功夫。
【第17句】:一顆懂得感恩的心,其實就是莫大的幸福和人生的智慧。感恩這人世的缺憾,使我們警覺不至于墮落。感恩這都市的污染,使我們有追求明凈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無知的花樹,使我們深刻地認清白我。
【第18句】:【禪語人生】智是一種能力,是一種認識,但是與世俗的認識能力完全不同,它是不需要經(jīng)過推理的一種很直接的智慧。
【第19句】:人們往往無法固守曾經(jīng)熾熱的愛,這恰恰說明了愛之難,也說明了愛不僅是最絢爛的那一刻。
【第20句】:心素如簡,淡雅一世,一杯香茗體悟人生的得失,榮辱,苦樂,炎涼。茶苦如生命,茶香如愛情,茶淡如清風(fēng),一杯清茶,三味一生,驀然回首中感悟。
【第21句】:越是無風(fēng)靜定的燈光,越能顯發(fā)靈明的光芒。禪定與般若亦是一樣,越是甚深禪定,越能激發(fā)出般若智慧。
【第22句】:如果成了口頭禪,那就好象別人請你吃東西的時候總說我不要不愛吃一樣,時間長了,肯定沒肉吃。
【第23句】:【佛心禪語】愛國守法是信仰的一部份,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就是一個教徒終生信仰、追求奮斗的根本。今天我們所講的愛國,當(dāng)然是愛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社會主義中國。
【第24句】:利不討嫌獲利須憑真本事,名非可憎揚名當(dāng)靠硬功夫。同是肚皮飽者不知饑者苦;一般面目得時休笑失時人。一世追求雄心終可成偉業(yè),幾經(jīng)奮斗壯志定能建殊功。
【第25句】:【禪心佛語】吃齋是活著吃虧,因為未能滿足美食欲,不能享口福;可是若不吃齋,吃了很多肉,死后便要到地府算帳。我是憑良心向你講真話,大家不要貪口欲,貪享受,死后就不會上大當(dāng)。
【第26句】:【禪語人生】我曾凝視山川,但已不是凝視的山川,我曾凝望花草,但已不是凝望的花草,我曾凝思此身,我曾凝神此心,但已不是此身此心,更不是所凝的自己。
【第27句】:【禪心佛語】禪修令你專注與思考的力量更加敏銳。然后,慢慢地,你自己潛在意識的動機與機制變得清楚起來。你的直觀更銳利,思想的精確度也提高了,你逐漸拋開偏見與妄想,洞見事物的實相。
【第28句】:【禪心佛語】請珍惜你身邊默默愛你的人?;蛟S,有一天當(dāng)他真的離開了。你會發(fā)現(xiàn),離不開彼此的,是你,不是他。
【第29句】:【佛心禪語】我寧愿過著艱苦樸素的日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幸福與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第30句】:【禪心佛語】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nèi)心,你放不下。
【第31句】:【禪心佛語】達真堪布:慈悲沒有自他之分,是平等的;智慧也沒有自他之分,也是平等的。慈悲和智慧是雙運的,不二的。缺乏智慧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缺乏慈悲的智慧也不是真正的智慧。
【第32句】:瞋恚即實際,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大寶積經(jīng)》卷二十九,文殊師利普門會
【第33句】:【禪心佛語】若要完成佛性的覺悟,就要把一切眾生都當(dāng)成菩薩,永遠不要看眾生的過失,心的頻率與諸佛相同,自然就是佛。
【第34句】:佛教并不否認名與利。你有好的德行,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貢獻,這樣的人一定“名稱普聞”。
【第35句】:【禪心佛語】就事論事,這是用人的原則;通情達理,這是處世的原則;榮辱與共,這是交友的原則;生死無懼,這是做人的原則。
【第36句】:這個春天,行者工作間隙順手拍了一些家鄉(xiāng)的照片,將自己眼中的美通過鏡頭傳遞給一切熱愛春天的人,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春天的事,內(nèi)心也是一片春意盎然,仿佛年輪倒轉(zhuǎn),生命重新充滿朝氣。
【第37句】:得意者趣于浮言,悟理者趣于文字。法過言語文字,何向數(shù)句中求?是以發(fā)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亦獲得魚而忘筌,得兔忘蹄也?!洞笾槎U師文案》
【第38句】:【禪心佛語】人間沒有永恒的黑夜,世界沒有永恒的冬天;不論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論什么時候結(jié)束,重要的是結(jié)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第39句】:聞雞起舞,躍馬請纓。我無能為,只好請雷。屋滿遷室,路迂改途。無辯息謗,無爭止怨。梧桐葉落,天下知秋。勿妒人有,莫笑人無。勿攻人短,莫矜己長。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物極必反,數(shù)窮則變。
【第40句】:【禪心佛語】佛陀的意思是:無需老師的指導(dǎo)而自己覺悟了四圣諦,也能夠教導(dǎo)其他眾生覺悟的人。
【第41句】:【禪心佛語】佛法的因果講三世,以過去生種的因,導(dǎo)致現(xiàn)在生的結(jié)果;現(xiàn)在生種的因,招感未來生的結(jié)果。
【第42句】:【禪心佛語】圣人看到空性,花擺在這個地方,它不是每天在變,它是每一秒鐘都在變,變化,每一秒鐘都在變化,每一秒鐘都在變化。
【第43句】: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利欲之心人皆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這當(dāng)然是正常的,問題是要能進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
【第44句】:【禪語人生】要學(xué)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復(fù)雜的事情盡量簡單處理,千萬不要把簡單的事復(fù)雜化。掌握辦事效率是一門學(xué)問,控制好節(jié)奏很重要。
【第45句】:【禪語人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
【第46句】:真正的慈悲不只是愛你所愛的人,還要去寬恕、愛護你的仇敵;真正的智慧不僅是頭腦的聰明,而是用寬厚的胸懷來面對一切禍福,是一種愛人如己的智慧。
【第47句】:【禪心佛語】善良是心理養(yǎng)生營養(yǎng)素,寬容是心理養(yǎng)生調(diào)節(jié)閥,樂觀是心理養(yǎng)生不老丹,淡泊是心理養(yǎng)生免疫劑。
【第48句】:我們應(yīng)該從本身做起,第一要學(xué)“能吃虧,肯上當(dāng)”,雖然吃虧上當(dāng),也絕不糊涂,那才是真實的智慧與德行。
【第49句】:一般人由于面對的是事業(yè)、領(lǐng)導(dǎo)、管理。等,缺少能夠讓人培養(yǎng)慈悲的環(huán)境,所以容易心浮氣躁,多瞋易怒。
【第50句】:【禪心佛語】當(dāng)你手中抓住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si執(zhí)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第51句】:【禪語人生】珍惜生命的人,都會感受到生命中每一種情景出現(xiàn)全是唯一的一次,生命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重復(fù)出現(xiàn)的。
【第52句】:【佛心禪語】《和平年代》里的話:當(dāng)幻想和現(xiàn)實面對時,總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擊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腳下。
【第53句】: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禪定。當(dāng)我們依這樣的禪定而有了覺性時,內(nèi)心就不會再有迷惑。而這個沒有迷惑的心,就會有智慧如實地看待各種事物,這就是所謂的覺悟。
【第54句】:【禪心佛語】書讓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繽紛;書讓你在浩瀚海洋中盡情暢游;書點燃希望,讓你在無窮無盡的人生漫漫路上永遠不會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樣將你這只小船送道路的終極。
【第55句】:對青少年,要關(guān)心不要擔(dān)心,要誘導(dǎo)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quán)威。(當(dāng)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56句】:【禪心佛語】適合某人穿的鞋,可能會讓另一個穿來痛苦不堪;生活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良方。每個人都有他自成一格的生活模式。
【第57句】:現(xiàn)代人自我意識過度膨脹,缺乏自覺,只是把自己的心一味的向著外側(cè),卻忘了覺悟出真正的自己?!?梅原諦愚禪師
【第58句】:一理通,萬理徹。如能了徹真理,知道路在哪里、自己在做什么,一切明明白白、清清朗朗,就能把握自己。最怕的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才會彷徨、苦惱。
【第59句】:佛說,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你郁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
【第60句】:【禪語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母親,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對我們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愛、那么的細心呵護。
【第61句】:很多人常把慈悲掛在口上,但要如何發(fā)揮慈悲的功能呢?在“慈”字的前面多加一個“用”字;“悲”字前面多加一個“施”字,所以是“用慈施悲”。
【第62句】:【靜心禪語解煩惱】恒秋:不要認為生活傷害了誰,誰的誰,誰和誰,誰又是誰的誰,誰經(jīng)歷得多,誰憂傷的多,都是行走在路上的誰,到頭來誰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寬闊。
【第63句】:【禪心佛語】人類的悲劇,就是想延長自己的壽命。我們往往只憧憬地平線那端的神奇玫瑰園,而忘了去欣賞今天窗外正在盛開的玫瑰花。
【第64句】:【禪心佛語】親友相交,貴在知心。善良的親戚,道義的朋友,應(yīng)該是有福同享、患難與共的。真正的好朋友,可以分享你的喜悅,也能支援你的困境,也就是當(dāng)你有需要的時候,他隨時都會伸出友誼之手。
【第65句】:如果你不相信,從明天開始,你可以改變一下自己臉上的表情,你會發(fā)現(xiàn)以另一種視角看世界,看身邊的人,以寬容的心來容納這個世界,不抱怨,不憤懣,世界會變得格外不同。
【第66句】:不爭不諍避爭不爭,犯而不慢,惡來善待,是謂梵志。《法句經(jīng)》卷下,梵志品勝者更增怨,負者臥不安,勝負二俱舍,是得安隱眠?!峨s阿含經(jīng)》卷四十二,第1152經(jīng)
【第67句】:【禪心佛語】若明白了如來大意,則只要保養(yǎng),隨時隨處,無不是道。若不明白如來大意,則是懵懵修行,隨時隨處皆有墮坑落塹之虞。修行必須無我,以此身心奉塵剎。
【第68句】:【禪心佛語】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寬。
【第69句】:【心靈禪語】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人生要想改變命運,必須要從自我身、口、意的行為改造做起。也就是要從“因”上去探究,如果凡事只在“果”報上計較、追求,那是無濟于事的,也是最無知的行為。
【第70句】: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境界高者像一面鏡子,時刻自我觀照、不斷自省,又像一支蠟燭,燃燒自己,澤被四方,更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得大自在。
【第71句】:【禪語人生】緣來的時候,學(xué)會珍惜,緣去的時候,學(xué)會放手,唯其如此,你才給了別人重生的機會,你也才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做新的選擇。
【第72句】:【禪語人生】這時你就該尊重別人,因別人有著良好的素養(yǎng)。懂得尊重他人,就懂得尊重自己。
【第73句】:【禪語人生】因為你我無始以來,被七情六欲所迷,從朝至暮,總是在聲色之中過日子,所以沉淪苦海。
【第74句】:【佛心禪語】我們應(yīng)該珍惜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同時,不應(yīng)該貪執(zhí)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珍惜自己擁有的人常常會幸福,貪執(zhí)不屬于自己東西的人,往往會煩惱。
【第75句】:【佛心禪語】不需要為掙不盡的財富焦頭爛額。也不會為柴米油鹽而憂愁。不爭,自然從容;不計較,所以常快樂。
【第76句】:任何時候,都要做簡潔的自我,寬容對待生活,珍愛自己與身邊的每一個人。唯有如此,才可以擁有一顆干凈的琉璃心??v是不經(jīng)意覆滿時光塵埃,也涇渭分明。
【第77句】:【禪心佛語】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塵,人生在歷史上只是一剎那。在短暫的時間中,應(yīng)好好體會生命的美妙,而不是把光陰花在競長短、爭雌雄。
【第78句】:【禪語人生】原因或許是——寺院和僧團已經(jīng)為五斗米折了腰。如果是這樣,“為常住實際考慮”就成了對常住的損毀。因為這顯然違背了佛教的戒律精神。
【第79句】:【佛心禪語】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一次是無知,絆倒兩次是愚蠢,絆倒三次是無藥可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被一塊石頭絆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同一塊石頭多次絆倒。
【第80句】:解”,我們就能常保歡喜、快樂自在。當(dāng)我們具備善解的能力時,前面所提的忍讓、吞下、消化的功夫,就可備而不用了。
【第81句】:如以空拳誘小兒,示言有物令歡喜,開手拳空無所見,小兒于此復(fù)號啼。如是諸佛難思議,善巧調(diào)伏眾生類,了知法性無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間。《大寶積經(jīng)》卷九十,優(yōu)波離會
【第82句】:貪圖生活享受的人,生命力遠不如簡單生活的人強勁,在漫長的生涯競爭中,他們往往成為被自然淘汰的對象。有人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假設(shè)世界末日來臨,誰會先死掉?
【第83句】:【禪心佛語】貪瞋癡心深藏在我們感官的核心底層,而且當(dāng)我們沒有覺知時它就會流竄而出。
【第84句】:【禪語人生】正果——做自由的人,要有一顆平常心,自然處事,淡然為人,超然物外,方能泰然自若,坦然無懼。佛以無我之心來普度眾生,故,般若波羅蜜。
【第85句】:善良,是開在心上柔媚的花朵。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善良是靈魂的微笑,是對生命的感恩,以一顆善良的心看世界,就不會有傷害和薄涼。
【第86句】:勿輕言“挫折感、無力感”。縱然困難如石,也要鉆過去:更何況有時所謂的困難,可能只是如紙之薄。
【第87句】:【禪心佛語】貪心、嗔恨、愚癡、傲慢、懷疑這五毒煩惱,沒有認識它時,它就像大石頭一樣,壓在每個人的頭上。一旦認清了煩惱的本性是智慧,一切煩惱自然解脫,所有的石頭都會卸掉。
【第88句】:我們都是“發(fā)光體”,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會有不可限量的未來,那么任何艱難都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
【第89句】:真正的妙法是:以智慧流露出來的方法;真正的慈悲是:以智慧的力量去推動濟世志業(yè)的心愿。
【第90句】:若遇人欺我、謗我種種傷害于我,郁怒、反擊均無補于事,只一個不將其放在心上,即是最好的回應(yīng),亦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第91句】:假使每一個人都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看作是神圣的,我們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愛護它們,那么,我們?nèi)祟惿娴沫h(huán)境就會日趨完善。
【第92句】:【禪心佛語】生命是無常的,這給我們提供一個改造生命、解脫生命的機會;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變的東西了。
【第93句】:【禪心佛語】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chǔ),沒有這個基礎(chǔ),根本就沒有進入大乘法門。
【第94句】:【佛心禪語】不順就是沒有那么大的福報,把這個不順鎮(zhèn)得住,壓得下去,有福壓眾惡。
【第95句】:【禪心佛語】弱者依賴命運,勇者創(chuàng)造命運;庸者靜觀命運,智者改變命運。命運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運不是天意,而是人為。與其讓生命生銹,不如讓生命發(fā)光。
【第96句】:【禪文案】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種久違的感動。獨自旅行,不受羈絆,沒有約束。有一天,背上行囊,帶上自己,有多遠,走多遠。
【第97句】:【佛心禪語】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的時候,看到西藏的水那么清澈,就說供此水特別有功德。因為印度的水比較臟,他覺得西藏有這么好的水,又不用什么花費,供佛是多么好。
【第98句】:做到了“諸惡莫作”,心靈環(huán)境就得到了保護;做到了“眾善奉行”,精神的能源就得到了開發(fā)。
【第99句】:【佛心禪語】做人處事,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心胸豁達開朗的人,凡是看得高遠,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狹隘的人,則處處與人比較、計較,徒增煩腦,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上一篇:禪語人生境界的文案【520】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