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能吃能睡,長命百歲。
【第2句】:【光棍點到為算】(諺)對精明人說話,不必細說,意思點到即可。指精明人心有靈犀,一點就明。 也作“光棍一點就透,傻子棒打不回”。
【第3句】:【哪個貓兒不吃腥】釋義:比喻人有貪財、好色之欲。例句:婆惜道:“可知哩!常言道:‘公人見錢,如蠅子見血。’他使人送金子與你,你豈有推了轉去的?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哪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
【第4句】:【說到哪里,做到哪里】說話兌現。成語:言行一致。趙樹 理《三里灣》:“我這人說到哪里,要做到哪里!現在先向大 家表明一下!”
【第5句】:鼻尖上落馬蜂——明擺的威脅
【第6句】:【煮夾生飯】(慣)夾生飯:半生不熟的米飯。比喻做開頭沒做好、以后也很難做好的事情。也比喻繼續做先前沒有做好的事情。
【第7句】:【雁飛不到處,人被名利牽】(諺)大雁都飛不到的地方,人卻為追逐名利而敢冒險前往。指名利對人極有誘惑力。
【第8句】:【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諺)膽小的人怕的是膽大的人,膽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連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沒人敢惹的。
【第9句】:媽媽見我本來正文案笑笑的,突然繃著臉不吭聲了,就說:“你呀,真是一會兒骨朵兒,一會兒蓮花。”(河南·孟縣)
【第10句】:【不到西天不識佛】(諺)西天:傳說中阿彌陀佛所居的國土。佛:佛祖。指不到西天去朝拜,就不認識佛祖的形象。比喻不親歷其境就不知事情的真相。也比喻不使出強硬手段對方就不知道厲害。 也作“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
【第11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諺)既是親親熱熱的一家人,就不會說出不是一家人的冷漠話。多指彼此關系親密得如同一家人,就不可說見外話。
【第12句】:【吃官飯放私駱駝】(慣)比喻拿著公家的工資,背地里做自己的事情。
【第13句】:【羊羔知道跪乳,烏鴉知道反哺】見“烏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第14句】:吃著雞,抓著鴨——貪得無厭;貪心不足
【第15句】:黃河的石頭——經過大風浪的
【第16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慣)比喻說話沒有條理,做事不按章法或次序,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比喻這事干一點兒,那事也干一點兒,什么事都干。 也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東一榔頭,西一棍子。 東一榔頭,西一杠子。
【第17句】:【兔子不吃窩邊草】釋義:兔子不去吃自己窩旁邊的草。比喻人不在家門口或當地干壞事,不去侵犯周圍人的利益。參見“老鷹不吃窩下草”、“猛虎不吃傍窩食”。例句:洪大哥,我不是來追趕你的。自古道:“兔子不吃窩邊草?!?/p>
【第18句】:“大毛”常偷偷摸摸,誰知他的兒子才十來歲,手腳也不干凈了。鄰居們說:“這真是啥山照啥影,啥葫蘆出啥種;老鼠溜屋檐,輩輩往下傳哩!”(河南·新野)
【第19句】:【枕著烙餅挨餓】(慣)比喻放著有利條件不去利用,卻受著窘迫。 也作“頭枕著烙餅挨餓”。
【第20句】:【一個紅臉,一個白臉】(慣)一個做惡人,一個充好人。比喻兩人串通一氣,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壞事。
【第21句】:【沒有金剛鉆,不敢攬瓷器活】修補瓷器,須用鉆石打眼。 此語意為:沒有把握,不說大話。類似的:沒有蘆葦葉,不敢 包粽子/沒有指甲,不攬蒜剝。王蒙《相見時難》:“俗話說, 沒有金剛鉆,就不敢攬瓷器活兒,我看中了,我娶定了,一切 條件由你!”
【第22句】: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第23句】:馬不停蹄,鞭不停揮——老趕
【第24句】:【照方吃炒肉】(慣)比喻按慣例行事。
【第25句】:【浪子回頭金不換】此俗語形容調皮搗亂的孩子一般都聰明,一旦改邪歸正,肯定是好樣的。它源自北宋時期?!袄俗印痹从谝粋€人名,北宋才子李邦彥。李邦彥是北宋大臣,才華出眾,性情豪爽,風流瀟灑,一表人才,寫起文章來思路敏捷,文筆精巧。他生長在民間,熟悉庸俗猥瑣的事情,待人接物也有一套辦法,善于應對,反應也快。他善于唱曲逗樂,常把街頭巷尾流傳的俗語編綴成詞曲,供人們傳唱。他給自己取名為“李浪子”。李邦彥擔任宰相時,沒有什么建樹,只是阿諛奉承、巴結諂媚,占個官位而已。京城里的人都把他稱為“浪子宰相”。后來,人們就用“浪子”來指那些不務正業的游蕩子弟。當然,浪子一回頭,還愁不是良相,還怕不露才能,金銀不換嗎?
【第26句】:【 季節不等人】農業種植要順應季節,不能拖延??滤{《瀏 河十八灣》:“三個人把地開出來,搞的多了,紅薯都種不完, 季節又不等人,急得要死!”
【第27句】:【 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指要質量好的,不要次的。 成語:寧缺毋濫。張賢亮《綠化樹》:“我是寧吃仙桃一口,不 吃爛梨半筐。要吃,就燜干飯!”
【第28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釋義:比喻人的個性不同。例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就像天底下沒有相同的樹子,也沒有一模一樣的人。
【第29句】:螃蟹斷腿——橫行不了
【第30句】:【刀尖上過日子】釋義:比喻在危險境況下生活,日子難熬。例句:杏花!現在咱們是刀尖上過日子??!你想的多么便宜呀!
【第31句】:【鼻子長,礙了嘴】拉不開情面,不好說話。劉澍德《橋》: “不錯,他開了工錢,可是別人割地開七千,他給大家開五 千,鼻子長,礙了嘴,大家誰也不好意思爭?!?/p>
【第32句】:麥秸裝枕頭——草包
【第33句】:【開倒車】(慣)比喻逆潮流而動,向后倒退。
【第34句】:【還債容易還情難】(諺)情:人情。指人際間的情誼比錢財更寶貴。
【第35句】:【 甕里走不了鱉】意即出不了范圍,容易得到?;蛘f:罐兒 里王八跑不了。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這全怪我睡了 覺,不要緊,甕里的王八,他跑不了。包在我身上,非抓回來 不可?!?/p>
【第36句】:【橫挑鼻子豎挑眼】鼻子豎著長卻從橫的方面挑毛??;眼 睛橫著長,卻從豎的方面挑毛病,謂成心挑毛病,或過于苛 求。成語:吹毛求疵。老舍《龍須溝》:“他在外面受了累回 來,我的罪過可大啦!他橫挑鼻子豎挑眼,倒好像他立下了 汗馬功勞,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對!”
【第37句】:【丟飯碗】(慣)比喻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職業。
【第38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眾人都有相同的認識。老舍《四世 同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不能怪你!你有個好心 腸!”
【第39句】:【學好千日不足,學歹一日有余】(諺)人要學好,長期努力還嫌不夠;要學壞,用不了一天就會壞到底。指人學壞容易學好難,要時刻嚴防自己滑向邪路。
【第40句】:萬人萬雙手,拖著泰山走。
【第41句】:【贊人陷人皆是口,推人扶人皆是手】(諺)同是一張口,能贊揚人,也能陷害人;同是一只手,能扶助人,也能推倒入。指人應該多做扶助人和贊揚人的事,少做陷害人和損傷人的事。
【第42句】:【墻頭上跑馬——轉身難】(歇)本指很難轉過身子,轉指陷入困境,很難回頭另尋出路。
【第43句】:四川馬——小秧兒(身軀不大)
【第44句】:妹妹吃飯很快,這次又是狼吞虎咽的,媽媽生氣地說:“少吃香來慢吃香,定時定量身體強。都說過你多少次了,還不記得改?”(廣東·龍門)
【第45句】:【拉不開栓】(慣)指非常緊張、忙碌,難以應付。
【第46句】:【江深還有個底,海大還有個邊】釋義:比喻總有盡頭。例句:她也不敢再問,自己坐在一邊直打唉聲:“江深還有個底,海大還有個邊,唉,這可得什么年月才是個頭?。 ?/p>
【第47句】:【陰曹地府】“陰曹地府”是古代封建社會里講迷信的人認為是死人的去處,鬼魂的世界。它源自道教。按照道教的說法,陰曹地府共有兩處:一處叫“酆都城”,亦叫“平都山”。晉葛洪《神仙傳》載:東漢時代的陰長生,三國時代的王方平先后在平都山修煉成仙,后人把陰、王讀為陰王,以訛傳訛變成了“陰間之王”或“幽冥之王”。后來逐漸演變,遂以酆都為“陰曹地府”。另一處叫“羅酆山”,據說在北方癸地,山高2600里,其上其下,并有鬼神宮室。道教稱“酆都大帝”是主宰幽冥地府之神。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稱“酆都北陰大帝”居神次之第七位,并說其為炎帝大庭氏,諱慶申,為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
【第48句】:【 瞎子摸黑路】難上難謂更加困難。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瞎子摸黑路難上難,窮漢就怕鬧荒年。”
【第49句】:鄰居王奶奶,總愛燒香拜佛祈求過好日子。我奶奶說:“求上帝不如求自己,靠佛祖不如靠雙手。”(河南·焦作)
【第50句】:【明人重炮,清人重馬】(諺)明朝人打仗,重視用炮轟;清朝人打仗,重視用騎兵。指傳統、習慣不同,則各自利用自己的特長與優勢。
【第51句】:綠豆掉進芝麻里——總覺得自己大
【第52句】:【人多講出理,田多長出米】(諺)人多了,集思廣益,就能爭辯出真理,就像種地多了打的米糧就多一樣。
【第53句】:我和妹妹穿的布鞋都是奶奶用碎布拼湊著做出的。她說:“這叫有破布沒破鞋,只要你心靈手巧,就能變廢為寶?!保ê幽稀つ详枺?/p>
【第54句】:【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見“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第55句】:【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諺)好馬奔跑起來不會停蹄,好牛拉起犁來不會歇步。比喻勤勞的人終生不會中止為社會作奉獻。
【第56句】: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第57句】:【拿客氣當福氣】客氣是禮貌,福氣是指享福的命運。不 懂謙讓,反覺得是應該的。王安憶《文革軼事》:“張思蕊命 好,從來都是把客氣當福氣,你夸海口,她照單全收,你怕連 個退路都沒有了?!?/p>
【第58句】:布告貼在樓頂上——天知道
【第59句】:【年三十看皇歷——好日子過完了】(歇)好日子:本指吉利的日子,轉指美好的日子。指好日子就要結束了。
【第60句】:【瞎子撲螞蚱——有你也抓不住】(歇)指不了解情況,辦不成事。
【第61句】:【黃袍加身】“黃袍加身”成了通過政變當上皇帝的代名詞,含有貶義,有名不正、不夠光彩的意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用以諷刺盤踞一方的“土皇帝”當政的說法。那么,“黃袍加身”是怎么回事呢?完全是一出趙匡胤自編自導的政變把戲。公元960年,后周接到邊境緊急戰報:北漢國主和遼國聯合出兵,進犯后周邊境。幼主周恭帝(只有七歲)命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前往應敵。趙匡胤立刻調兵遣將,和弟弟趙匡義、親信謀士趙普一同帶領大軍從汴京出發。大軍開出京城四十里,到了陳橋驛,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在陳橋驛宿營時,一些將領聚集在一起議論說:“皇七年紀那么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會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擁立趙點檢做皇帝吧!” 這種意見很快傳遍全營,將士們一齊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趙匡胤起床后,見外邊集聚著這么多將士,還沒來得及問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的一件黃袍,披在他的身上,大伙跪地高呼“萬歲!” 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審騎等人做內應,沒費多大勁就控制了京城。將領們把大臣范質、王溥等叫到趙匡胤的住處。趙匡胤一見他們的面,就裝出為難的樣子說:“世宗對我恩重如山,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看怎么辦才好?”范質等吞吞吐吐不知該怎么回答好。這時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喊道:“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范質、王溥等嚇得趕快給趙匡胤下跪。周恭帝被迫讓位,趙匡胤即皇帝位,國號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這一事件史稱“陳橋兵變”。
【第62句】:【孫猴子頭上的金箍——戴上去容易取下來難】(歇)金箍:金屬制成的箍。指參與某事容易脫身難。
【第63句】:【重孫有理告太公】(諺)重孫:孫子的兒子。太公:曾祖父。只要占著理,重孫也可狀告太公。指理是判斷是非的標準,有理不在輩分大小。
【第64句】:【八十歲的老頭學吹打——上氣不接下氣】(歇)吹打: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演奏。形容人氣力不支。
【第65句】:爺爺在門前移栽了一棵蘋果樹,可是,過了幾天,這棵蘋果樹的葉子卻慢慢枯萎了。我說:“爺爺,蘋果樹咋死啦?”爺爺嘆了一口氣說:“唉,樹挪死,人挪活?。 保ê幽稀ひ链ǎ?/p>
【第66句】:【看景不如聽景】見“觀景不如聽景”。
【第67句】:【三個人里頭有諸葛亮】釋義:比喻人多,必然有智慧出眾的人才。例句:李江國喊:“老虎,說話呀!三個人里頭有諸葛亮,大伙一討論,就把這理弄明白了,說話呀,老虎!”
【第68句】:我放學回家,看到院子里一群老母雞正“咯嗒咯嗒”地叫,就順手抓了把新打的麥子去喂它們,不料它們都不吃。媽媽打趣說:“雞子生來命就窮,不吃新麥它吃蟲?!保ê幽稀ぢ挂兀?/p>
【第69句】:【提在水缸里】(慣)比喻擔驚受怕。
【第70句】:鬼遇張天師——無法可使;有法難使
【第71句】:拴繩子養海帶——根子不在下面
【第72句】:【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人被逼得過分,就會不顧一切地反 抗。清代《紅樓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鉆古怪 的丫頭,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不但 生事,而且我還沒趣?!?/p>
【第73句】:【戲子穿上龍袍,成不了皇上】冒充沒有用,不可能成功。 馬烽《劉胡蘭傳》:“好人誰去她家?穿得闊要怎?唱戲的穿 上龍袍,也成不了真皇帝!”
【第74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自己人不應該見外。李準《老兵新 傳》:“這個叫魚幫水、水幫魚,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感謝什 么!”
【第75句】:【打白賴】(慣)指抵賴,耍賴。
【第76句】:【出洋相】(慣)1指在人前出丑,鬧笑話。2指故意做出丑態,引人發笑。
【第77句】:【有錢三尺壽,窮命活不夠】(諺)三尺壽:形容壽命不長。指富人過著奢侈淫逸的生活,想多活偏短命;窮人過著勞苦節儉的生活,無享受偏命長。
【第78句】:【雞飛蛋打一場空】釋義:比喻兩頭落空,毫無所得。例句:隊長,謝滿豐卻不同意,說就怕新渠修不成,老渠也扔了,落個雞飛蛋打一場空。
【第79句】:【子孫不如我,要錢干什么;子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諺)子孫后代不肖,給他們留財產干什么;子孫后代比自己強,給他們留財產又有什么必要。指子孫后代不論好壞,祖輩父輩都沒有必要留財產給他們。
【第80句】:行軍遇伏兵——出師不利
【第81句】:小尼姑看嫁妝——今世無緣
【第82句】: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第83句】:【這手來,那手去】(慣)1指錢僅僅從手中過一下,并不花用。2指花錢沒有節制,掙多少花多少。 3指日子不富裕,沒有積蓄。
【第84句】:瓦屋蓋蒿草——匿屋(物)
【第85句】:【力大壓百藝】(諺)百藝:各種各樣的武術競技。指在武術比賽中,只要力氣大,就可戰勝其他對手,壓倒一切人。
【第86句】:【鉆進悶葫蘆里】釋義:比喻沉悶起來。例句:他喝了一口茶,瞅著錢萬利的滿臉愁容,說:“怎么,唉聲嘆氣的,又鉆進悶葫蘆里去了?”
【第87句】:【路子寬】(慣)比喻門路多、關系廣。 也作路子野。 路子廣。
【第88句】:昆侖山前搭戲臺——背景高
【第89句】:拖拉機轉彎——卷土重來
【第90句】:【越渴越給鹽吃】助長事態惡化?!短炫罚骸坝心男可?到我呢?他畢竟給我當過兩年秘書啊,真是越渴越給鹽 吃?!?/p>
【第91句】:【瓦罐不離井上破】瓦罐打水,早晚會在井沿上碰破。借 指早晚會出事,難以避免。張賢亮《河的子孫》:“你呢,瓦罐 不離井口破,只要來得回數多,老這么下去,非出事不行?!?/p>
【第92句】:【閑茶悶酒無聊】煙飲茶喝酒抽煙,常常為了消閑解悶。 戴厚英《人啊人》:“都學會了抽煙,閑茶悶酒無聊煙。都覺 得無聊嗎?”
【第93句】:半夜吃柿子——揀軟的捏
【第94句】:飛機上做夢——天知道;天曉得
【第95句】:剖開墨魚肚——黑心腸
【第96句】:【有理也要讓三分】見“得理讓三分”。
【第97句】:【舍命陪君子】(慣)1指為了朋友可以舍棄性命或做任何事。2指拼出性命和對方較量。
【第98句】:【吃瓜子吃出個臭蟲來——啥仁都有】見“嗑瓜子兒嗑出個臭蟲來——什么仁兒都有”。
【第99句】:我寫字大小不均勻,爸爸指著我的本子生氣地說:“這些字大的大來小的小,真是騎著毛驢牽著鳥。”(甘肅·蘭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