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爸爸想買臺彩電,妹妹急忙把積攢下來的買零食的錢交給爸爸。我不屑一顧地嘲笑道:“就你那點錢夠買什么?”爸爸嚴肅地說:“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沒有一分哪有百元??!”(河北·巨鹿)
【第2句】:鄰居家的皮皮看見我和姐姐都在認真寫作業,就也拿來作業寫。媽媽說:“真是三勤夾懶懶也勤,三懶夾勤勤也懶。”(湖南·瀏陽)
【第3句】:看人上菜碟——勢利眼
【第4句】:【呼之則來,揮之則散】(慣)一呼叫就來,一揮手就離開。形容隨意指使、差遣。 也作呼之即至,揮之即去。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第5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見“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
【第6句】:十二月天找楊梅一難上難
【第7句】:【保險】保險是集中分散的社會資金,補償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人身傷亡而造成的損失的方法。保險只與參保的人發生關系。那么,保險是怎么產生的呢?現代意義的保險,源于海上運輸。遠在公元前2000年,航行在地中海的商人在遭遇海難時,為了避免船只和貨物同歸于盡,便往往拋棄一部分貨物,損失由各方分攤,形成“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的海損共同分攤原則,成為海上保險的萌芽。最早的保險單,是熱那亞商人勒克維倫于1347年10月23日開立的承擔“圣克維拉”號船從熱那亞馬喬卡的航程保險單。后來,保險擴展到航運以外的領域。1676年成立的漢堡火害保險社是最早的專營保險組織。 18世紀后,保險業迅速發展,保險種類增加。到了19世紀保險進入現代時期,保險對象和范圍不僅包括傳統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而且擴展到生存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再保險等業務。最早在中國出現的保險機構,是英國商人于1805年在廣州開設的廣州保險公司。
【第8句】:【輕不得,重不得】(慣)輕了沒用,重了不行。形容怎么說、怎么做都不行,令人為難。
【第9句】:【鑼鼓聽聲,說話聽音】(諺)指聽話要善于聆聽話的弦外之音。 也作鑼鼓聽聲,聽話辨音。 鑼鼓聽音,說話聽聲。
【第10句】:天天練長跑,年老變年少。
【第11句】: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當。
【第12句】:【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諺)招安:勸招農民武裝向統治階級投降。 行在:專指封建帝王行幸所至的地方。舊指做官、發財都有捷徑可走。
【第13句】:【拿話當經念】(慣)比喻把他人說的話當作行為準則。
【第14句】:【緊行無好步】太快了辦不好事。緊,也說:快。明代《三 國演義》:“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 盡人事,聽天命盡力而為,碰運氣。臺灣瓊瑤《心有千 千結》:“以后的事,我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第15句】:【話不投機半句多】謂沒有共同語言,談不到一塊兒去。 海外於梨華《三人行》:“可是小傅這時真有話不投機半句多 的感覺,說著就要走。”
【第16句】:【天下老鴰一般黑】(諺)老鴰(gua):烏鴉。多比喻惡類本性相同,無論在什么地方都一樣作惡。 也作天下老鴉一樣黑。 天下烏鴉一般黑。
【第17句】:懸崖上勒馬——化險為夷;回頭是岸
【第18句】:老太太坐飛機——抖起來了
【第19句】:老竹做笛子——盡受氣
【第20句】:【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諺)東西必定自身先腐爛了,然后才生蛆蟲。比喻若內部先有弱點或腐敗,壞事或奸邪就容易發生滋長。
【第21句】:【男人要俏一錠墨,女人要俏三分白】(諺)一錠墨:像墨錠一樣通身黑衣。三分白:艷色裝束夾帶幾分白色。指在服裝上,男子要想俏美,就穿一身黑色;女子要想俏美,就帶幾分白色。
【第22句】:擺上相上士,不怕馬來將。
【第23句】:沙土崗子發洪水——泥沙俱下
【第24句】:生吞蜈蚣——撓心
【第25句】:毛毛蟲弓腰——以曲(屈)求伸
【第26句】:【說得出,做得到】說話做事有決心,厲害。成語:雷厲風 行。臺灣瓊瑤《人在天涯》:“朱丹荔說得出,做得到,當天, 她就住進了一家女子公寓。”
【第27句】: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第28句】:【打掉了牙齒往肚子里咽——有苦難言】(歇)指心里有隱痛,難以啟齒。
【第29句】:【小米加步槍】(慣)指較差的后勤供應和落后的武器裝備。
【第30句】:我弟弟很淘氣,每天總是爬高上低??赡棠炭偸钦f:“小孩是寧讓跳墻,別讓臥羊。一像羊臥在那里,就是生病了。”(河南·沁陽)
【第31句】:【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尺寸不已,遂成丈匹】(諺)絲:十分之一寸的長度單位。一絲一絲織成寸,一寸一寸織成尺;不斷積累,才成丈匹。 指成匹的布是由一絲一寸織成的。 泛指凡事必須注重由少到多的積累,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第32句】:【給個臉,還想往鼻子上抓撓】(慣)形容人得寸進尺,越來越放肆。
【第33句】:兩個縣長摔跤——官倒
【第34句】:爸爸給“希望工程”捐了五百元錢,媽媽知道后沖著爸爸說:“這么大的事也不和我言語一聲,好讓我也光榮光榮,兩口子之間,咋還三伏天戴手套——保守(手)呢?”(安徽·肥西)
【第35句】:【染缸里拉不出白布】釋義:說明人處在不良的環境中,必然受到不良的影響。例句:“染缸里拉不出白布!”河邊相會時,火把大發雷霆,“不許你跟楊吉利蹬渾水?!?/p>
【第36句】:我家包包子時,奶奶準備往包子餡里放姜。我說:“奶奶,我不愛吃姜,不要放了?!睜敔斦f:“還是放些好,經常吃些蔥姜蒜,少給醫生找麻煩?!保ê幽稀ば锣l)
【第37句】:這天上午,我把自己寫的一幅很好的毛筆字拿給爸爸看,爸爸說:“學得多,知識增多;寫得多,筆下生花?!保ò不铡らL豐)
【第38句】:【瘦狗莫踢,病馬莫騎】(諺)瘦弱的狗不可踢它,有病的馬不可騎它。比喻對于病弱衰老的人,只應當憐憫救助,絕不可歧視凌辱。
【第39句】:【人怕敬,鬼怕送】(諺)人怕敬:你敬他,他也會敬重你。鬼怕送:你燒錢化紙送走它,它也就不好意思再纏你。指對人對鬼,都以善意相待為是。
【第40句】:【瞌困撞著枕頭——正是貨】(歇)瞌困:瞌睡。是貨:諧“適合”。指正合心意。 也作“瞌睡碰枕頭——對路”。
【第41句】:【指到哪兒打到哪兒】(慣)比喻對某人言聽計從。
【第42句】:【居之一歲,種之以谷;十歲,樹之以木;百歲,來之以德】(諺)指作一年打算的,要種谷物,當年就可受益;作十年打算的,要栽樹木,十年樹不可成材;作百年打算的,要修養德行,這是百年大計。
【第43句】:老牛筋——難啃
【第44句】:斜棱眼看手表——觀點不正
【第45句】:騎自行車下坡——不踩(睬)
【第46句】:【調過來葫蘆,翻過去又是瓢】釋義:比喻反復無常,變來變去。例句:你鄭科長原來怎么說的?調過來葫蘆,翻過去又是瓢!吃著咱們種的糧粒兒,你還為不為民作主?
【第47句】:【一推六二五】(慣)本是一句珠算口訣“一退六二五”,“退”諧“推”。 指把責任推卸得干干凈凈。 也作“一退六二五”。
【第48句】:【剃頭挑子一頭熱】這條俗語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情一方愿意,另一方冷淡,也叫“一廂情愿”。為什么這么說呢?在過去,不僅有固定的理發店,還有走街串巷的流動理發師。所謂“剃頭挑子一頭熱”,是因為當時剃頭的工具全部用扁擔挑著。一頭是紅漆長方凳,供顧客坐著理發用,是涼的一頭。凳腿間夾置三個小抽屜:最上一個是放錢的,錢從凳面上開的小長方孔里塞進去的,就好像公交車上的投幣箱一樣。第二第三個抽屜分別放置圍布、刀、剪之類工具。另一頭是個高長圓籠,里面底部放一小火爐,是熱的一頭。上面放置一個大沿的黃銅盆.水總是保持著一定的熱度,供顧客洗頭。圓籠下邊三條腿,其中一條腿向上延伸成旗桿,桿兒上掛鋼刀布和手巾。如今,這種挑著擔子剃頭的已經很難見到了。故而,民間有句歇后語“剃頭挑子——一頭熱”現在還常用,如一方熱戀,另一方冷淡,被人稱為“剃頭挑子——一頭熱”。也就是單戀了。
【第49句】:頭頂橄欖核,腳踩西瓜皮——又奸(尖)又猾(滑)
【第50句】:寫文章怕落筆——肚里沒貨
【第51句】:飛機里伸出個巴掌來一高手
【第52句】:桃花潭水深干尺——無與倫比
【第53句】:姐姐在房里哭哭啼啼,媽媽問她為什么,姐姐說不為什么。媽媽說:“做夢是心中想,打噴嚏是鼻子癢。人不傷心不掉淚,你到底為什么難過?”(甘肅·武威)
【第54句】:【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釋義:對橫行霸道的人冷眼相對。例句:曾有一個笑話,道是一個老翁有三子,臨死時分付道:“你們倘有所愿,實對我說。我死后求之上帝?!币蛔拥溃骸拔以腹俑咔鄻淞??!币蛔拥溃骸拔以柑镞B萬頃?!蹦┮蛔拥溃骸拔覠o所愿,愿換大眼睛一對?!?老翁大駭道:“要此何干?”其子道:“等我撐開了大眼,看他們富的富,貴的貴?!贝穗m是一個笑話,正合著古人云:“長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55句】:玉器店里的珍品——精雕細刻
【第56句】:【家丑不可外揚】(諺)家丑:家庭內部發生的見不得人的丑事。指家丑不要向外張揚。也泛指人們對于內部的丑事往往盡力遮掩,不向外界宣播。 也作家丑不可外談。 家丑不可外傳。
【第57句】:【忍痛割愛】“忍痛割愛”現在指情愿將自己心愛之物或關系密切之人轉讓他人。體現此人高風亮節以大局為重。這里“割愛”是本詞的中心。然而,它的原意并非心愛之物,也非關系密切之人,而是“貪欲”之可憎之事。它源自佛教。在佛教中,“愛”是貪欲的別名,“愛”位列“貪、嗔、癡”三毒之首。愛可生愛,也可生憎,愛的欲深,則憎怨也可能愈大。有“愛”便有“嗔”愛嗔相激,增長惑亂,生諸煩惱,因此,必欲割之而后快。《楞伽經》指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諸患,皆從愛起。”愛實為生死輪回中的“惑因”。《大智度論》卷二八說:“斷諸愛系,直趨涅槃?!薄洞蟀隳鶚劷浭琛肪淼谖逵小吧蠟樗兹瞬粐@出家割愛難”,所以說,佛教所說的“割愛”是指棄絕紅塵俗念,斷念出家的意思。后演變成“忍痛割愛”之今義。
【第58句】:【把鼻子氣歪了】(慣)形容人特別生氣。
【第59句】:三十年的老陳賬——還翻它干什么
【第60句】:一口棺材睡兩人——死對頭
【第61句】:【磕閑牙】(慣)指說沒用的閑話。 也作“拉閑篇兒”。
【第62句】:相逢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第63句】:耗子見了貓——魂飛魄散;難逃;怕得要命
【第64句】:茶杯里放塊糖——壽命不長
【第65句】:外婆看看天上的鯉魚鱗似的云朵,又看看地上曬著的谷子,高興地自言自語起來:“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廣西·河池)
【第66句】:親鄰互助山成玉,父子同心土變金。
【第67句】:【貪財不要命】(慣)指把錢財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第68句】:【紅燒鯉魚吃中段】選擇有利的,選擇所需要的。成語:斷 章取義。李英儒《上一代人》:“谷媽媽紅燒鯉魚吃中段,單 捉住這一句話,引申著說:可光有兒子,終歸還缺一面呵!”
【第69句】:我吃飯的時候直掉米粒,媽媽說:“你下巴上有洞啊,怎么一個勁兒漏飯?”(河北·新樂)
【第70句】:每次寫作業的時候,我總要請爸爸幫我想問題。外婆說:“刀子不磨要鈍,腦袋不用要笨,自己的作業應該自己完成。”(四川·廣元)
【第71句】:鞭子敲耳朵——打聽
【第72句】:投機商人的信條——唯利是圖
【第73句】:【青眼】“青眼”是對人喜愛或重視的一種表情,跟“白眼”相對。此典源于《晉書·阮籍傳》。阮籍是魏晉時期的大才子,他博覽群書,尤愛《老》、《莊》,是魏晉文人的典型代表。他放蕩不羈,不遵守禮法,與人相處,情投意合的,青眼相迎;對講究禮法的,就投以白眼(斜視以白眼珠相待)。他母親去世時,嵇喜按照虛偽的禮俗前來吊喪,阮籍討厭,于是白眼相視,弄得嵇喜悻悻而歸。嵇喜的弟弟嵇康(與阮籍知名度同樣的大才子)聞聽此事后,便抱著琴去拜見阮籍,阮籍非常高興,以青眼正視。一來文人喜歡琴棋書畫,二來阮籍不拘禮法,白事喜辦,悲中找樂,嵇康投其所好,阮籍自然高興。自此,人們用“青眼”(也有用青睞、垂青)表示對人的喜愛或器重。
【第74句】:珠穆朗瑪峰——獨高天下
【第75句】:【樹要尋根】指尋找根源。成語:刨根問底。馬烽西戎 《呂梁英雄傳》:“再說刨樹要尋根哩!小白臉憑誰抖威風? 還不是憑的小隊長?”
【第76句】:蒼蠅頭上頂綠豆殼——什么人戴什么帽
【第77句】:【春鰱夏鯉,吃了不悔】(諺)指春天的鰱魚,夏天的鯉魚,正是肥美鮮嫩的時候,應時品嘗,是極好的享受。
【第78句】:【好話不背人】(諺)指光明正大的話,不會避著人說。 也作好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 好話不瞞人,瞞人無好話。
【第79句】:【柳樹上開花——沒結果】(歇)柳樹開黃綠色的花,結蒴果;從蒴果中分裂出的種子很小,外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飄散,像一團團白色的花朵,人們誤以為柳樹只開花不結果。結果:本指結果實,轉指結局。多指事情沒有好的結果。
【第80句】:【人受一口氣,佛受一爐香】(諺)人活著求的是氣順,就像佛要的是人們給它上香、對它敬重一樣。指人不能忍受的是對自己的無禮和壓制。 也作人爭一口氣,佛爭一股香。 人爭一口氣,神爭一爐香。 佛爭一爐香,人爭一口氣。
【第81句】:水田的黃鱔——沒見過江河
【第82句】:【只要種子落地,到頭會有收成】(諺)指只要把種子播在土地上,遲早會有收獲的。
【第83句】:滾水潑螞蟻—— 一窩死
【第84句】:【青山不老,綠水長存】(諺)指青山綠水永葆常態。常借指友誼定長存,后會必有期。 也作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青山不倒,綠水長流。
【第85句】:【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 |釋義:意指要講情面,不要揭發別人的短處。例句:“大奶,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我是你家小老婆,誰人不知?也不該為一個使女子,便無情無義地罵我!”
【第86句】:【撩虎須】見“捋虎須”。
【第87句】:井水流河里——深遠
【第88句】:【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諺)指求助于別人,必須求那以濟人為樂、慷慨大度的豪杰之士;救濟別人,必須是在他處境窘困、急需救助的關鍵時刻。 也作求人須求大丈夫,救人須救急時無。 求人須求英雄漢,濟人須濟急時無。
【第89句】:【欽差大臣滿天飛】(慣)欽差大臣:也叫欽差,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到外地處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現多用來比喻上級機關派來的、掌有大權的官員。諷刺上級派到下級單位檢查工作、發號施令的人太多。
【第90句】:剜肉補瘡——顧此失彼
【第91句】:【扳倒了醋缸/打翻了醋罐】醋味酸,形容嫉妒心情,稱吃 醋。成語:爭風吃醋。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他知道剛 才大廳上那場吵鬧,又是趙老頭的姨太太樊銀花打翻了醋 罐,可還不知道吵鬧的對象是誰。”
【第92句】:貓被老虎攆上樹——多虧留了一手
【第93句】:【氣可鼓不可泄】釋義:只可鼓勵,不可泄氣。例句:濮陽蓀揚起眉毛,拔高嗓門說:“氣可鼓不可泄!智珠呀,實跟你說吧,只要明兒個晚上他們到了‘萃華樓’,你就看我的吧……”
【第94句】:【遇著善人便燒香,遇著惡人便使槍】(諺)指對人要愛憎分明,善惡分清,不能是非混淆,敵友不辨。
【第95句】:哥哥沒把手洗干凈就去拿饃,我說:“看你不講衛生?!眿寢屝χf:“大哥別說二哥,禿子別說老明;螞蚱咬蛐蛐——一塊地里的蟲?!保ò不铡だ粒?/p>
【第96句】:【兩虎相斗,必有一傷】釋義:比喻兩個強者爭斗,必然有一方受到傷害。例句:玄德急止之日:“不可!吾今提兵取川,全仗汝二人之力。今兩虎相斗,必有一傷。須誤了我的大事。吾與你二人勸解,休得爭論。”
【第97句】:出水的蝦子一活蹦亂跳
【第98句】:【棗核兒兩頭尖】比例為中間大兩頭小。老舍《駱駝祥 子》:“窮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棗核兒兩頭尖:幼小的 時候能不餓死,萬幸;到老了能不餓死,很難。只有中間的 一段,年輕力壯,不怕饑飽勞碌,還能像個人兒似的。”
【第99句】:我們家來了個客人,可我不認識。客人點著我的鼻尖說:“這小鬼,沒見過我吧?我們兩家可是扒攏筷子能吃飯的人呢!”(湖南·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