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泥人不改土性】(諺)比喻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第2句】:【雞屎拌面——假鹵】(歇)鹵:用肉類、雞蛋、木耳等做湯加淀粉而成的濃汁,用來拌面條等食物,諧“魯”。指假裝愚鈍或糊涂。
【第3句】:閻王爺拉風箱——扇陰風
【第4句】:【吹冷風】(慣)比喻散布一些使人泄氣的冷冰冰的話。 也作“扇冷風”。
【第5句】:觀音菩薩坐轎——靠眾人抬舉
【第6句】:【陳谷子,爛芝麻】(慣)比喻年長日久、無關緊要的話語或事情。 也作陳芝麻,爛谷子。 陳年爛芝麻。
【第7句】:垃圾倒進糞坑里——同流合污
【第8句】:【好擱不如好散】(諺)擱:合在一起。在一起和和氣氣共事,不如分離時能保持不傷和氣。指在一起和氣共事容易,分離時能保持和氣很難。 也作“好合不如好散”。
【第9句】:上墳不帶燒紙——惹祖宗生氣
【第10句】:【提在水缸里】(慣)比喻擔驚受怕。
【第11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是長期形成的,由來已久。 劉紹棠《藏珍樓》:“春回大地,換了人間。但是,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的兩度春風還沒有 將堅冰完全融化。”
【第12句】:黃鼠狼不出洞門——死守臊窟窿
【第13句】:【三分匠人,七分主人】(諺)制造器物或施工建筑,三分靠匠工的技巧,七分靠主人的安排。指匠工制作要服從主家的意愿。也泛指協助者要遵從主事人的指使。
【第14句】:開刀不上麻藥——硬干
【第15句】:【孫子有理打太公】做事不能看人的身份,而要看有理沒 理。高云覽《小城春秋》:“誰叫你不務正業啊!孫子有理打 太公!你做什么叔叔!還不給我滾!”
【第16句】:【小年】中國民間稱臘月二十三為小年。這一天.民間有祭灶、掃塵、采辦年貨的習俗。祭灶,民間很早就有關于灶神的傳說。舊時,灶神每家必供,它同門神、井神、廁神、雷神一起成為五位家堂神,職責是保護家宅安寧,不讓閑神野鬼騷擾,稱為“五祀”。每到臘月二十四,灶君上天朝玉帝,前一天晚上,人們就在鍋臺邊擺上糖果、年糕等供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焚香膜拜。掃塵,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撣塵。掃塵的習俗源于堯舜時代的“掃年”——古代先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由于是迎接新的一年,又是清潔衛生、除疫滅病的良好習俗,所以流傳至今而不衰。小年以后,年味越來越濃。
【第17句】:【癩蛤蟆上腳面,不咬人膈應人】釋義:腳面:腳背。膈應:厭煩。比喻人行為讓人惡心、厭煩。“上腳面”又作“爬到腳背上”。例句:小瑩一甩辮子沖了過去:“癩蝓蟆上腳面,不咬人膈應人!”說完,唾了一口,扭頭走了。
【第18句】:班里有位同學不好好讀書,因為一點兒小事不順心就離家出走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有田不耕倉庫虛,有書不讀子孫愚。你可不要學那位同學啊!”(廣東·龍門)
【第19句】:寧練筋長一寸,不練肉厚一分。
【第20句】:【水米不打牙】(慣)指沒吃飯、沒喝水或沒飯吃。 也作水米不沾牙。 水米沒打牙。 水米沒沾牙。
【第21句】:【娘想兒,流水長;兒想娘,筷子長】(諺)母親想念兒女,像流水一樣長流不斷;兒女想念母親,卻像筷子那樣很短很短。指母親對兒女的情愛是永無休止的。
【第22句】:【人死留名,獸死留皮】見“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第23句】:【拿豬頭送錯了廟門】(慣)比喻巴結、投靠錯了人。
【第24句】:小學生看書——念念不忘
【第25句】:【拿人血染紅頂子】見“用人血染紅頂子”。
【第26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釋義:雖不是親身經歷,但也知道一些。例句: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這么大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
【第27句】:【大雁過頂想拔翎,泥像臉上刮層金】釋義:翎:鳥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長而硬的羽毛。比喻貪得無厭,設法榨取。例句:怪不得人說,越是有錢,越是大雁過頂想拔翎,泥像臉上刮層金呢。我看穿了你,快留下你的臭扇子扇你的臭汗吧!
【第28句】:【干姜有棗——越老越好】(歇)干、有:沒有實際意義,為增加音節的助詞。本指姜越老越辣,棗越老越甜;轉指人越老越有經驗,辦事越老到。
【第29句】:【尿不到一個壺里】(慣)比喻合不來,不能合作共事。
【第30句】:【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釋義:加倍報答恩情。例句:只有當他想到了在石灰窖的那個晚上,他的思緒才掀起狂瀾:“雁娘” 不就是她自己的投影嗎?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第31句】:阿波羅闖月球——開創人類新紀元
【第32句】:【井水不犯河水】“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井水不犯河水”源自我國先民的居住環境。我國古代先民最早是生活在河水旁邊,因此,長江、黃河孕育了勤勞善良的中華民族。臨河而居,汲水方便,而且河谷地區土壤相對肥沃。先民以游牧為主,生活地點基本上是因氣候或自然環境而定的,所以經常遷徙。井的發明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偉大深遠的影響。有了井之后,先民擺脫了依賴自然氣候的制約,以往僅僅居住在河谷,現在基本可以居住在任何地方了。而且有了井水,人們逐漸聚居在一起,可能出現城鎮,以至于出現大的城市。由傳統的游牧生活逐漸轉變為農耕生活,社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部落繼續崇尚游牧生活,沒有發展農耕,不打井,繼續逐水草而暫居。因此,有的歷史學者認為“河水”其實代指的就是游牧民族,是依賴于部落之間酋長的聯盟制度建立王朝的。而“井水”則代表的是定居,是農耕文明。歷史上游牧的少數民族經常侵擾中原的農耕民族,所以中國古代王朝一直邊患不斷。而以“井水”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則基本上不會主動侵擾“河水”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以,有“井水不犯河水”一說。
【第33句】:【戲法人人都會,各有巧妙不同】(諺)指人人都會變戲法,但巧拙不同,自然效果兩樣。常比喻處事。 也作戲法人人會變,各自巧妙不同。 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
【第34句】:頭發絲上刻仕女圖——入細入微
【第35句】:嘴巴上掛油瓶——油嘴滑舌
【第36句】:長江里的流水——川流不息;后浪推
【第37句】:洞庭湖的老麻雀——見過大風浪
【第38句】:關云長失荊州——大意
【第39句】:清晨的太陽——光芒萬丈;滿紅火
【第40句】:我從鍋臺邊走過,不小心把一個碗碰到地上打碎了。媽媽說:“你怎么走路還帶翅啊?”(山東·即墨)
【第41句】:【摳人碗底】(慣)碗底:剩飯。指靠給人干活為生。 也作摳人家飯碗底。 摳人家碗底。
【第42句】:燈草搓繩——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43句】:【看到繩子都是蛇】(慣)形容過分膽小謹慎。
【第44句】:【讓了甜桃,去尋酸棗】(慣)比喻把好的讓出去,卻去尋找差的。
【第45句】:【干柴烈火,龍王難救】(諺)龍王:主管興云降雨的神。指烈火一旦燒著干柴,火勢會越來越旺,誰也無法撲滅。
【第46句】:刮大風吃炒面——沒法開口;張不得嘴
【第47句】:【扁擔長的“一”字都認不得】(慣)指人不識字。
【第48句】:【粉刷的烏鴉——白不久】(歇)比喻偽裝難以持久。 也作“粉刷的烏鴉——白不長”。
【第49句】:學校里背書——不望(忘)本
【第50句】:【好貓不作聲】(諺)指善于捕捉老鼠的貓不出聲。常比喻有真才實學的人不張揚、不輕浮。
【第51句】:【碟大碗小,經常磕碰】家庭內部,難免發生爭吵。類似的: 鍋碗勺子,哪能不碰撞/鍋碗勺子常碰撞/勺子免不了碰鍋 臺。張賢亮《肖爾布拉克》:“有的家庭,你別看他們碟子碗 經常磕碰,要仔細觀察他們相互之間的眼睛神態,興許還是 有情有意的一對哩。”
【第52句】:【老郎疼婆娘,少郎講名堂】釋義:年輕的丈夫不知道疼愛妻子。例句:“唉唉,事到如今,只能顧一頭了。俗話說:‘老郎疼婆娘,少~B講名堂’。……”
【第53句】: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又奸(尖)又猾(滑)
【第54句】:【守身如執玉】釋義:愛自身的名譽如愛護璧玉一樣。例句:試看古圣先賢,守身如執玉,到臨死時候,還是一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光景。
【第55句】:【臘月生的孩子——凍手凍腳】(歇)凍:諧“動”。指動作不規矩(多指性騷擾)。
【第56句】:凳子翻個——四腳朝天
【第57句】:【 緊處加楔子】借指添麻煩,幫倒忙。賈平凹《廢都》:“你 哭什么呀,你真會緊處加楔子!天不早了,該回家去了。”
【第58句】: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第59句】:【身上有屎狗跟蹤】人有弱點,被壞人利用。韓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網》:“得了吧!自個兒臉丑,別怨鏡子。要不是 你身上有屎,狗會跟著你?”
【第60句】:【能挑千斤擔,不挑九百九】盡最大的努力。電臺廣播:“中 國體操隊的誓言是:能挑千斤擔,不挑九百九,為國爭光。”
【第61句】:【 是金子就會放光】有才能自會表現出來。反義說:放光 的不都是金子。《中國婦女》(1999,4):“女性的特點是,只 要是金子,在哪兒都發光,女人的韌性足以做到這一點。”
【第62句】:【靶場上的人頭——干等著挨打】(歇)指被動地等待挨對方整治。
【第63句】: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
【第64句】:眾人是桿秤,斤兩自分明。
【第65句】:【劉海】指少女或兒童垂在額前的整齊的短發。這一叫法,源出三說。一種說法是這種叫法來自一個人——劉海。他是五代時期的道士,本名操,字宗成。人道改名哲,字玄(元)英,一字昭遠,號海蟾子。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相傳是遼中進士,嘗事燕主劉守光,官至丞相。一天,有道人自稱正陽子來謁,海蟾待以賓禮。道人向他索取金錢十枚,雞蛋十個,以一錢間隔一蛋高高疊起,形似塔。劉蟾驚呼:“危哉!”道人日:“君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海蟾大悟,遂棄官隱于華山,終南山。劉海曾化名阿保,到蘇州富商貝宏文家當傭人。有一次,他在貝家打水時,從井里打出三條腿的大蟾蜍。他以彩繩系好,放在肩上,對人說,這只蟾蜍,逃跑了一年多,今天總算找到了。當街坊們擁來看熱鬧時,只見他肩負蟾蜍,向主人舉手致謝之后,便從庭院里冉冉升空而去。劉海這時已是一位白發老人,但在民間畫像中,他卻返老還童,成為一個豐滿可愛的胖小子。他前額垂著短發,騎在蟾上,手里舞著一串錢。人們覺得他的發式很美,少女和兒童就模仿他梳理這樣的發式。后來,將少女和兒童垂在前額的整齊的短發,稱為劉海。二說來自考古。河北省藁城市有個村叫“劉海莊”,村中有座“劉海寺”。2009年2月在村中挖出一塊明代嘉靖二十七年的新海寺(即劉海寺)石碑。2010年4月又在村里一眼村井里發現一塊石碑,上刻“漢朝劉海大仙”六個大字。那么,劉海怎么后來到了湖南?“家住常德武陵境,絲瓜井畔劉家門”,這是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中劉海的兩句唱詞。劉海莊世代相傳的劉海,做過宰相后遭奸臣陷害,被貶湖南,告老還鄉后回到藁城遁入空門,最后返老還童,得道成仙。劉海得道成仙返老還童后,喜歡把額前的頭發留下來,就成了今天女孩梳的劉海頭,稱作“劉海兒”或“劉海兒發”。這也得到了考古的證實。東漢末年,為躲避戰火,劉海寺里的一個瘋僧將劉海寺里70厘米高的劉海銅像砸下來,帶到山西,現在存放在五臺山上,新中國成立后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這尊劉海銅像可以看出,我們所謂的“劉海兒”發型也正源于劉海額前的頭發式樣得來。三說來自武則天。據傳,武則天當了皇帝后,曾破獲了一個策劃宮廷政變的集團。在審查謀逆者的名單中,武則天發現有上官婉兒的名字,立即將上官婉兒召來施以黥刑(在臉上刺印)。后發現是上官婉兒為了救她而臥底叛亂者中,救了她的命,深悔錯怪了上官婉兒。怎奈皇帝之言是金口,黥刑照舊執行,不過行刑改用朱砂在額前刺梅,婉兒變得更好看了。但終究是個恥辱——罪犯的標記,聰明的婉兒便從額頂梳下一縷青絲,剛好蓋住那個朱砂記。宮中嬪妃們看了,覺得競比頭發全部向后梳要秀美得多,于是紛紛仿效,并稱之為“劉海兒”,后又傳人民間。
【第66句】:鴨子吃糠殼——白歡喜;空歡喜;空喜一場
【第67句】:【家有萬石糧,不如生個好兒郎】(諺)家里財物積聚再多,也比不上生個有作為的后代。指積存錢財,不如注重子女才能的培養。
【第68句】:曹營的關老爺——人在曹營心在漢
【第69句】:【天方夜譚】“天方夜譚”是用來比喻虛妄荒誕的言論。它來自阿拉伯古代民間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內容富于神話色彩。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島國,國王仙魯熱爾勤政愛民,人民勤勞,國泰民安。后來,由于王后的荒淫,使原本性情溫和的國王變得殘暴成性,把對王后的怨恨移到所有女人身上,處心積慮地對女人進行報復。他每晚要娶一個“新娘”,但第二天一早便把她殺掉。連續三年,百姓們都過著惶恐不安的生活,無奈之下紛紛帶著女兒遠走他鄉。一天,沒能為國王找到女人的宰相回到家中,愁眉不展。賢淑美麗、聰明過人的宰相女兒舍哈拉查德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為拯救全國婦女的悲慘命運,她說服父親,主動進宮去做國王的“新娘”。舍哈拉查德進宮當晚就給國王講故事,一直講到第二天早晨還沒講完,但故事卻恰好講到最吸引人的地方。國王還想往下聽,于是決定讓她活下來,等故事講完了再殺她也不遲。就這樣,一夜接著一夜,舍哈拉查德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講,一共講了一千零一夜,終于用真情感動了國王。國王仙魯熱爾不但沒有把她殺掉,還立她為后。從此這些故事流傳下來,被稱為《一千零一夜》,成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拉伯文學作品。這部作品的中譯名又叫《天方夜譚》。這個叫法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天方”是“天房”的訛傳,因為我國對阿拉伯的舊稱為“天房”,指麥加的克爾白廟;一說我國在明末稱阿拉伯為“天方國”。夜間講故事就稱為“天方夜譚”。
【第70句】:要練功,不放松;要練武,不怕苦。
【第71句】:棺材出了[指出殯后]才討挽歌錢——晚了:遲了
【第72句】:【山有山主,水有水霸】釋義:比喻各個地方都有稱霸者把持。例句:“這三河鎮舊社會是啥樣?”姚春心酸地說,“真不敢想。”“山有山主,水有水霸。三湯五虎震山河,三河災難多。”
【第73句】:吃了蒙汗藥——動彈不得
【第74句】:【年年防旱,夜夜防賊】(諺)農村年年都可能發生旱災,住屋夜夜都可能發生偷盜。指人要經常提高警惕,加強防范。
【第75句】:【驢糞球,外面光】指外表還可以,內里很糟。浩然《艷陽 天》:“人家主人專意要這樣。人家不圖驢糞球子外面光,圖 的是缸里點燈里頭亮。蕎麥面的肉包子,別看皮黑,一兜 肉!”
【第76句】:【轉不過彎來】(慣)比喻想不通,思想上轉變不過來。 也作轉不過磨盤來。 轉不過軸來。
【第77句】:武大郎玩鴨子——不知是什么烏
【第78句】:高梁稈當頂門杠——經不起推敲
【第79句】:【虎落平川被犬欺】釋義:借指失去有利條件,有本領的人也無法發揮作用。例句:馬名騅山窮水盡,長嘆一聲,說:“想不到虎落平川被犬欺,你們打算把我怎么發落?”
【第80句】:【財是富之苗,錢是人之膽】(諺)苗:植物根苗。指有了財物,才能致富;有了金錢,才有膽量。指人發財致富憑的是擁有財物,膽大氣粗憑的是擁有金錢。 也作“錢為人之膽”。
【第81句】:家有一老,強似活寶。
【第82句】:【豬鼻子插蔥,裝象】豬身似象而小,蔥如象牙。相、象諧 音,借指假裝正經。成語:裝模作樣。韓志君等《籬笆·女人 和狗》:“我這個人,知道自己的輕重,有五分氣力,決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兒。不像有的人鼻眼兒里插大蔥——硬裝象!”
【第83句】:【歪嘴葫蘆拐把瓢,品種不好莫怪苗】(諺)葫蘆鋸成兩半,就是兩個舀水的瓢;葫蘆如果歪嘴了,鋸開的瓢必定是拐把。泛指農作物必須選好種子;種子不好,就很難有好收成。
【第84句】:【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慣)從前的人沒有做過,以后的人也做不出來。形容成就卓越,空前絕后。 也作“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第85句】:【白晝老鼠,不敢見人】釋義:比喻膽小怕人。例句:金枝嘲弄地說:“當鄉長那陣子倒頂威風,膽子也大,如今卻成了白晝老鼠,不敢見人,連徐文盛都比不上。”
【第86句】:【人老惜子,貓老吃子】見“貓老吃子,人老惜子”。
【第87句】:【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臨時突擊,稍事彌補。香港唐人《金 陵春夢》:“免不了大忙特忙,為他準備資料,臨陣磨槍,不 快也光。”
【第88句】:【 丫鬟拿鑰匙,當家做不了主】指有職無權。或說:使喚丫 頭帶鑰匙,當家做不了主。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我 知道,你沒錢。在你們家你是、f鬟帶鑰匙,像是當家的,可 啥事也做不了主。”
【第89句】:【破題兒第一遭】破題,八股文開頭兩句。借指開端,首 次。類似的:開宗明義第一回。《傅雷家書》:“像這樣不打 草稿隨手翻譯,在我還是破題兒第一遭。”
【第90句】:【孩子嘴里討實話】(諺)從小孩嘴里能討出真情實話。指小孩天真無邪,不會藏真,不會弄假。 也作孩子嘴里無瞎話。 小孩嘴里掏實話。
【第91句】:【打關節】(慣)指采用賄賂的手段買通官員或其他關鍵人物。也指做疏通工作,掃清辦事中的障礙。 也作通關節。 買關節。
【第92句】:生長在花園里的花朵是美麗的,生活在祖國土地上的人民是自豪的。
【第93句】:【過河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歇)卒子:象棋棋子之一,過河后,按規則能向前或橫著走一步,但不能退。指某事只能繼續做下去,不能退縮走回頭路。 也作過河的卒子——只能進,無法退。 過河的卒子——沒法退。
【第94句】:口含糍粑——難開腔
【第95句】:【啞子做夢——說不得】(歇)指無法說或不能說。
【第96句】:吃點心抹醬油——不對味;不是味兒
【第97句】:挖了眼睛的判官——瞎鬼
【第98句】:腳上的泡兒——自己走出來的
【第99句】:【背后有眼睛/后腦勺長眼】指人的感覺敏銳。茅盾《霜葉 紅似二月花》:“阿巧,你得記住我背后也有眼睛,你得安分 些。”
上一篇:積極向上的文案點贊率超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