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既在佛會下,都是有緣人】(諺)原指佛教徒聚會在佛門下,都是有緣分的,泛指人與人能相聚一處,就是有緣分。
【第2句】:【金錢墊香爐——各抱一條腿兒】(歇)香爐:供神佛時燃香用的器具,底有三條腿。比喻各自選定投靠的人。
【第3句】:【弓弦拉得太緊】事情做到極限,或做得過了頭,適得其 反。類似的:力大使翻了船。羅廣斌等《紅巖》:“我不喜歡 你這種怪脾氣,老是無休止地干,弓弦拉得太緊,也會斷 的。”
【第4句】:三個手指頭撿田螺——十拿九穩
【第5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諺)馮唐:漢文帝時名臣。李廣:漢武帝時名將。指文帝以年老為由不重用名臣馮唐,武帝因李廣非皇親而不予其爵位。泛指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賞識,不被重用。
【第6句】:【指桑樹,罵槐樹】釋義: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也作“指冬瓜,說槐樹”。 “指冬瓜,罵葫蘆”、“指桑罵槐”。例句:八月里哥兒死了,他每日在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
【第7句】:鵝吃草,鴨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第8句】:【一打三分低】打架粗野,互相都降低了人品。明代《西游 記》:“不用打!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你們都跟我 來。”
【第9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釋義:相互牽連,榮辱與共。例句:“《紅樓夢》里有句話:‘—榮俱榮,—損俱損’,反正我是跟定了。”
【第10句】:驚險小說——危言聳聽
【第11句】:【—個巴掌拍不響】發生糾紛,雙方都有責任。又指力量 孤單,沒有配合。成語:孤掌難鳴。清代《紅樓夢》:“一個巴 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
【第12句】:老鼠背上生瘡一發不大
【第13句】:【官不大,僚不小】(慣)形容人職位雖不高,卻裝腔作勢,官氣十足。 也作“官兒不大,架子不小”。
【第14句】:葫蘆里賣藥——不知啥名堂
【第15句】:【打開場鑼鼓】(慣)原指戲曲開場前敲一陣聚眾鑼鼓。比喻在進行某活動之前造聲勢。 也作“敲開場鑼鼓”。
【第16句】:【傷筋動骨一百天】(諺)指凡是筋骨折損的病痛,治養沒有一百天,就無法康復。 也作傷筋斷骨一百天。 傷筋害骨一百天。
【第17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諺)指有道德修養的人通過正道取得錢財。
【第18句】:【接香火】(慣)指有了子孫后代。 也作“接續香煙”。
【第19句】:【 只打蒼蠅,不打老虎】欺軟怕硬。特指職位低的人違法犯 罪,受到查處,對于地位高的人違法犯罪,卻不敢過問。《天 怒》:“你是反貪局的干部,雖然只打蒼蠅,不打老虎,但有你 們這樣一個機關,那些貪官污吏不能不收斂點,要不他們怎 么會對你下毒手呢!”
【第20句】:【射冷箭】見“放冷箭”。
【第21句】:姥姥一家人在給蘋果樹施肥,我小舅總是比別人干得慢。外公嫌他不下勁,說:“什么東西都可以吝嗇,可不能吝嗇力氣;東西用完沒有了,力氣用完還長呢!”(河南·商丘)
【第22句】:【水漂的瓜菜,風落的梨子】釋義:比喻失勢,振作不起來。例句:素寒這才說:“他們既編造小集團,你我自然是主要成員,可我不是為自己難過。我是水漂的瓜菜,風落的梨子,算個什么呢!可嘆你南征北戰多年,負傷回來,靠自己勞動生活,不要公家補助,一心為集體,一心斗地主,還落這種下場。”
【第23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慣)比喻對某人的底細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舉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第24句】:山鷂子站在崖頭上——高瞻遠矚
【第25句】:【糊涂一時,不能糊涂一世】應吸取教訓,不能永遠糊涂。 柳青《種谷記》:“像他那樣的人,沒有自愿往絕路上走的,糊 涂一時,不能糊涂一輩子。”
【第26句】:【柴多入灶塞死火】(諺)灶里有柴才能燒火做飯,但如果灶膛里塞入的柴太多,就會把火塞滅。比喻用人過濫,反會把事情辦糟。
【第27句】:【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諺)一朝:一旦。一旦執掌大權,即可發號施令。指不掌權則已,只要權力到手,就要充分施展職權的威力。
【第28句】:【人有良心,狗不吃屎】謂人沒有良心,什么事都做得出。 《民國通俗演義》:“人有良心,狗不吃屎,現在的人,哪里還 有什么信義!”
【第29句】:【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謂能夠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 清代《紅樓夢》:“老老說哪里話?俗語說得好,與人方便,自 己方便。不過用我一句話,又費不著我什么事。” 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盡量幫助別人,原諒別 人。明代《西游記》:“徒弟!常言說得好:遇方便時行方便, 得饒人處且饒人。操心怎似存心好,爭氣何如忍氣高!”
【第30句】:【常抱的娃娃不會走】(諺)比喻對年輕人不敢大膽任用,只會妨害他們的成長。
【第31句】:【撞大運】(慣)比喻抱著僥幸心理去碰好運氣。也比喻走運。
【第32句】:前幾天學校進行了一次考試,我的成績不錯。回家后,媽媽夸獎我說:“你可真是磚頭砌墻,后來居上。看你每天努力學習,還真有效。這叫‘一天學一招,十天成一套’!”聽著這話,我的心里樂開了花。(廣東·龍門)
【第33句】:【君子一言,快馬一鞭】(諺)指重然諾、講信用的人,一言出口,必定實行,絕不中途反悔,就像快馬上道,只需一鞭便不再停蹄一樣。
【第34句】:田鼠走親戚——土來(里)土氣
【第35句】:【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釋義:挎籃的:指挎著籃子討飯的人。即乞丐。比喻壞人專門欺壓窮人。例句:天保沒好氣地答道:“安定!‘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一點不假!我這沒逃跑的也還活著。”
【第36句】:【一支筆難寫兩件事】釋義:一支筆不能同時記述兩件事,得分頭寫。例句:書中交代,一支筆難寫兩件事。怎么柴、杜二位班頭會被人鎖上呢?這其中有一段隱情。
【第37句】:【胡蘿卜就燒酒——仗個干脆】(歇)仗:講求。干:諧“甘”。本指又甜又脆,轉以形容說話或做事干脆利索。 也作“胡蘿卜就酒——嘎嘣脆”。 嘎嘣:擬牙齒咬胡蘿卜時發出的聲音。
【第38句】:我一邊寫作業,一邊聽收音機。媽媽看見了,笑著說:“你真是吃著烤鴨還要摸烤鵝。”(河北·滄州)
【第39句】:草帽當鈸打——沒有音
【第40句】:【太華之下,白骨狼藉】(諺)太華:西岳華山。白骨狼藉:遍地都是死人的白骨。上華山原為求藥避世,卻多有死在山下的。指華山不易攀登,十分兇險。
【第41句】:【升西天】見“上西天”。
【第42句】:頭發絲吊大鐘——千鈞一發
【第43句】:驢糞蛋滾白糖——表面甜
【第44句】:靈堂上唱大戲——有哭有樂
【第45句】:【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幫忙要幫到底,不要半途而廢。 梁斌《紅旗譜》:“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你給俺搬進屋來 吧!”
【第46句】:西山日頭倒流水——凈是怪事兒
【第47句】:【窮家難舍】(諺)指家雖貧窮,但曾長居久住,總舍不得離開。也指故鄉即使是窮山僻壤,但因土生土長在那里,也會與那里難分難舍。 也作窮家難舍,熱土難離。熱土:住久了的鄉土。 窮家難舍,故土難離。故土:故鄉。 窮家難離,熟土難舍。
【第48句】:二叔家批下來個二胎指標。前天,二嬸又生了個小妹妹。大爺不高興地說:“唉,十個如花女,趕不上一個跛腳漢。”大奶說:“十個武大郎,比不上一個穆桂英,你是老思想!”(河南·內鄉)
【第49句】:【滿屋老鼠跑,必定有窟窿】借指事情有漏洞,有問題。《春 風得意》:“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滿屋老鼠跑,必定有 窟窿。要是沒人吃馬屁,拍馬的也就失業了。”
【第50句】:【求爺爺告奶奶】(慣)形容到處低三下四地向人求助。 也作求爹爹告奶奶。 求爹爹拜奶奶。
【第51句】:【兩節甘蔗不能一口咬】釋義:比喻有計劃按步驟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例句:馬遠甫望著他們的背影,自己跟自己說:“那不好。要干也得一個一個來,兩節甘蔗不能一口咬呀!”
【第52句】:【三頭對六面】(慣)指三方當面對證。
【第53句】:【 小戲當大戲唱】小事當大事做,小事也認真做,不馬虎。 類似的:小戲法,大排場。柳青《創業史》:“說他們小戲當大 戲唱,不叫農業社,也要和燈塔社比賽!”
【第54句】:爸爸把豬娃賒給鄰村一個人,媽媽擔心人家賴著不給錢。爸爸說:“討價還價是買賣,賒賬賴賬兩不怪(yipinjuzi.com)。不能怕賴賬就不敢做買賣。”(河南·輝縣)
【第55句】:【早晨栽下樹,到晚要乘涼】(慣)比喻急于得利。
【第56句】:被打敗的公雞——垂頭喪氣
【第57句】:踩著梯子吃星星——離天遠
【第58句】:【關公放屁——不知臉紅】(歇)關公: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面如重棗,是一個紅臉漢子。臉紅:本指臉面發紅,轉指害臊、羞恥。 指人不知羞恥。常含責罵意。 也作“關老爺放屁——不知道臉紅”。
【第59句】:玉皇大帝吃稀飯——裝窮
【第60句】:【借酒澆愁愁更愁】(諺)澆:澆滅。要用飲酒來消愁只能更加憂愁。
【第61句】:沙土崗子發洪水——泥沙俱下
【第62句】:【弓上弦,刀出鞘】(慣)鞘:裝刀劍的套子。箭搭上弦,刀拔出鞘。 指拉開架式,準備廝殺。
【第63句】:【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諺)索:繩索。比喻人在某方面受過大的驚嚇,再遇到類似情況就不由得心驚膽顫。 也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帶子。 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一回蛇咬腳,十年怕踩草。
【第64句】:張叔叔家養著一條狗,夜里不論左鄰右舍有什么動靜它都叫。李嬸夸它是一只好狗,說“好漢顧三村,好狗顧三鄰”。(河北·永年)
【第65句】:活魚丟在沙灘上——干蹦跶
【第66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指不會傷害自己。清代《蕩寇志》: “怎么,外感證好吃這種大補藥?算來快刀不削自己的柄, 一準是他昏了開錯的,須接位高明先生來評評看。”
【第67句】:【 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技藝要經常練習。不堅持練習,感 到手生,容易荒廢。類似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清代《紅樓夢》:“我在揚州,也聽得講究過,也曾學過,只是 不弄了,就沒有了,這果真是三日不彈,手生荊棘。”
【第68句】:叔叔想調動工作,整天跑事不在家。奶奶說:“嫁一處不如守一處,不要跑了。”叔叔卻說:“樹挪死,人挪活,換換環境有什么不好?”(河南·內鄉)
【第69句】:戲臺上拜天地——假夫妻
【第70句】:重打鼓來重開張——從頭來
【第71句】: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
【第72句】:死豬不怕開水燙——豁出去了
【第73句】:【把貓說成虎】釋義:比喻夸大事實,把小的說成大的。例句:我還以為什么大事呢,這么點上不了大秤的小貨頭,不值得抬著扁擔稱斤兩,別把貓說成虎,自己嚇自己,你嚴厲批評他,如果不聽,扣發他的獎金。
【第74句】:【鴇兒愛鈔,姐兒愛俏】(諺)鴇兒:老鴇,舊時妓院的老板娘。姐兒:也稱小娘,妓女。指老鴇愛的是錢財,妓女愛的是俊美男子。 也作小娘愛俏,鴇兒愛鈔。 妓愛俏,媽愛鈔。媽:老鴇。
【第75句】:奶奶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很不滿,說是普通老百姓辦個事真難,不送禮辦不成事,送禮又不知道該送給誰,真是“拿著豬頭,摸不著廟門”。(河南·滎陽)
【第76句】:別看表妹干活不咋樣,吃東西可不含糊。她媽媽說她:“你干啥不像啥,吃啥不剩啥,難道不能改改?”(河北·盧龍)
【第77句】:【張天師被鬼迷】(慣)張天師:東漢張道陵創立道派,認為符水咒法能驅鬼治病,被盾世尊為“天師”,其后裔繼承道法,受封號為“張天師”;民間也泛指能降鬼的人。比喻有本領的人被入迷惑,頭腦不清醒。 也作張天師吃鬼迷了。 張天師著鬼迷。 張天師教鬼給迷住了。
【第78句】:【吝嗇】“吝嗇”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吝嗇”一詞,最遲見于漢朝。《三國志·魏書·曹洪傳》云:“初,洪家富而吝嗇。”史書記載,當屬正源。關于這個詞的來歷,民間還有一段趣聞:傳說很久以前,有兩位先生,一個名叫吝先生,一個名叫嗇先生。吝先生有一回到城里辦事,在半路上碰到了嗇先生。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談得十分投機,于是便結為朋友。分手時,他們相約中秋節到烏有山子虛亭(子虛、烏有是漢朝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兩個虛構的人物)飲酒賞月,定好了由吝先生攜酒,嗇先生備菜。但兩人都很小氣,不肯輕易花一分錢。中秋節到了,兩人如約來到烏有山上的子虛亭,但彼此都是一雙空手而來,他們大眼瞪小眼地互相對視了一會兒,忍不住哈哈大笑。兩人謙讓一番在亭子里坐下之后,吝先生首先站起來打破僵局。只見他一只手彎曲著佯做舉杯狀,另一只手遙指高空,朗聲說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請嗇先生開懷暢飲。”嗇先生也不甘示弱,隨即伸出兩個手指做筷子,指著荷塘深情地說:“池中游魚魚是菜,請吝先生大飽口福。”兩人觥籌交錯,互敬互讓,好不高興。吝先生脖子一仰,嘴里咂得滋滋作響,連聲稱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遜色三分!”嗇先生也把手指送入口中,連聲稱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無與倫比!”過往的行人看到兩個人如癡如呆的舉動,無不捧腹大笑。其中一位過客認識吝嗇二人,便走上前打趣道:“今天兩位仁兄賞月,喝的是吝嗇酒,吃的是吝嗇菜,活著是吝嗇人,死了是吝嗇鬼。”從此,“吝嗇”一詞便傳揚開來。
【第79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慣)1形容知識豐富,通曉古今。
【第80句】:黃金要從沙子里淘,駿馬要從馬群里找。
【第81句】:【袖扣】西服的袖口上各綴有一排扣子,看似沒有實際用處,純屬裝飾。其實不然,它的來歷是大有作用的。在十八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非常重視部隊的軍容。但由于士兵們常常用袖子擦臉,甚至擦鼻涕,制服的袖子往往很臟。于是,他下令在所有士兵的袖口上釘上金屬扣子,來改變士兵用袖子當手巾擦臉的習慣。命令發出后,整個部隊的儀表果然變得整潔多了。沒想到這樣一來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不僅改變了部隊士兵的不良習慣,還起到了裝飾作用,顯得更瀟灑。從此,這種服裝很快流行開來。
【第82句】:妹妹這一段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大家剛一表揚她,她就驕傲起來。叔叔對她說:“不踏實的人,猶如水上的浮萍;貪虛榮的人,猶如曇花一現。你剛有點進步,可不能驕傲啊!”(河南·鄭州)
【第83句】:算盤掖在褲腰上——肚里凈打小九九
【第84句】:【打棍子】(慣)指羅織罪名陷害人,打擊人。
【第85句】:【 老雞不上灶,小雞不亂跳】比喻長輩帶壞晚輩。類似的: 大狗爬墻,小狗照樣。成語:上行下效。韓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網》:“老雞不上灶,小雞不亂跳。我實話說,你們家銅 鎖、香草,也包括棗花,都是叫你給拐帶壞的。”
【第86句】:【草活一秋,人活一世】(諺)草只活一季,人只活一世。人的生命實際上和草一樣,短暫而脆弱。指人應該珍惜生命,不可虛度。 也作“人生一世,草長一秋”。
【第87句】:【丟錢是買主,說話是閑人】(諺)指付錢的才是買主,品評貨物優劣的往往是看客。也泛指凡是辦實事的,總會拿出實際行動。
【第88句】:自鳴鐘的擺——左右搖擺
【第89句】:【穿一條褲子】(慣)1比喻互相勾結、包庇。2形容二者親密無間。 也作“合穿一條褲子”。
【第90句】:【百姓斗不過官,凡人斗不過仙】(諺)官員有權有勢,仙人有法有術,一般人不是對手。舊指普通百姓地位低下,招惹不起有錢有勢的人家。
【第91句】:【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諺)指不識貨物的優劣真偽,最好的鑒別辦法是進行比較;經過比較,自然優劣分明。也泛指對人、對事、對物,有比較就有鑒別。
【第92句】:【窩里狗,往里咬】借指內哄。西戎《兩澗之間》:“你就是 窩子里的狗,專會往里咬!”
【第93句】:【重打鼓,另開張】(慣)比喻從頭干起或作新的打算。 也作重打鑼鼓另開張。 另打鑼鼓重開張。
【第94句】:【茶不思,飯不想】(慣)不想喝茶,也不想吃飯。形容十分憂慮、思念或悲傷。
【第95句】:【牛頭高,馬頭高】(慣)比喻二人爭高低,誰也不讓誰。
【第96句】:【出污泥而不染】(慣)比喻在污濁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卻不沾染壞習氣,保持著高尚純潔的品質。
【第97句】:荷葉包粽子一寬大有余
【第98句】:吃飽的綿羊羔——要多安分有多安分
【第99句】:【人與人不同,花有十樣紅】人各有各的性格特點。文學圖 書:“有人統計過,《紅樓夢》里寫了有名有姓的有四百多個。 俗話說:人與人不同,花有十樣紅。這些人物各有各的性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