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見“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2句】:星期天,我們學校全體師生上山栽樹。爺爺聽后,捋著胡須高興地說:“栽上一棵樹,修個小水庫;栽上一片林,等于修個水庫群。”(河南·汝陽)
【第3句】:老虎吃爆豆——略崩脆(說話干脆)
【第4句】:【斧頭再鋒利,剖不開頭發絲】釋義:比喻本事再大,也有對付不了的難題。例句:真是斧頭再鋒利,剖不開頭發絲;共產黨再厲害,也改變不了千年萬代的老規矩!
【第5句】:【人生一盤棋】釋義:指人的一生像一盤棋一樣變化莫測。例句:唉!人生一盤棋,得得失失,真不易拿穩啊!
【第6句】:【給力】“給力”一詞,意思是很有幫助、很有作用,很得力。在實際使用中也可以加一個否定前綴,如“不給力”,表示某事件或某個人帶給自己一種很失望的感覺。 “給力”原屬網絡語言,最早出現于日本搞笑動漫《西游記·旅程的終點》。它從網絡到社會應用是在2010年11月10日,一向以嚴肅和嚴謹著稱的《人民日報》竟以《江蘇給力“文化強省”》為頭版頭條標題,立刻引發如潮熱議。文章介紹了江蘇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華麗轉變。如此給力的標題,被細心的網友發現并截圖發布在微博上后,引發了強力圍觀,網友們紛紛大呼“標題給力”,與年輕人接軌。網友們笑了,正規媒體開始接納網絡語言。自此,“給力”一詞頻繁出現,并被人們接受。
【第7句】:八只缸七只蓋——蓋來蓋去蓋不滿
【第8句】:【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表面上親熱,暗地里陷害。清 代《紅樓夢》:“一輩子不見他才好呢!嘴甜心苦,兩面三刀, 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占 全了。”
【第9句】:【天有陰晴,地有旱澇】情況在不斷變化,有好有壞。劉紹 棠《漁火》:“天有陰晴,地有旱澇,也該我們時來運轉,你走 背字兒了。”
【第10句】:【隔著皮兒看不透瓤兒】(諺)瓤(rang):皮或殼里包著的東西。指隔著表層看不透內里。比喻人或事物的內情與本質不容易了解清楚。 也作“隔著皮看不見瓤”。
【第11句】:【見廟就燒香,見佛就叩頭】(慣)比喻到處求人幫忙,不放過可利用的機會。 也作“見著廟門就燒香”。
【第12句】:離開人民找不到幸福,愛祖國才有好生活。
【第13句】:百貨店里的買賣——挑挑揀揀
【第14句】:饞貓見了腥味——沒有不沾的
【第15句】:【男兒有淚不輕彈/英雄有淚不輕彈】男子應該剛強,不輕易 流淚。不,也說:莫。古華《姐姐寨》:“男兒有淚不輕彈,只 未到傷心處。盤滿牛這時低聲哭泣了起來。”
【第16句】:【新米粥,醬蘿卜,郎中先生見了哭】(諺)郎中:中醫醫生。新米熬的粥,有營養,易消化;醬腌的蘿卜,化食利胃。指常吃新米粥和醬蘿卜,身體康健不生病,就不必去找醫生。
【第17句】:【 想過河又怕濕了腳】做事有顧慮,怕不利。類似的:又想 過河,又怕脫褲子。姚雪垠《李自成》:“經過這一夜暢談,特 別是自成已經流零出挽留之意以后,他知道他要么就入伙, 要么就斷然拒絕,不容他想下水又怕濕了腳。”
【第18句】:【鼻子穿索子】(慣)索子:繩子。 比喻被人牽制,聽命于人。
【第19句】:【給臉上抹黑】見“往臉上抹黑”。
【第20句】:【東場搬到西場,也要三日飯糧】(諺)從東邊場地搬家到西邊場地,也得要耗費幾天的飯糧。指凡搬動一次,總得有不少的耗費。勸人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
【第21句】:【兩節甘蔗不能一口咬】釋義:比喻有計劃按步驟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例句:馬遠甫望著他們的背影,自己跟自己說:“那不好。要干也得一個一個來,兩節甘蔗不能一口咬呀!”
【第22句】:鏡花水月——虛像
【第23句】:【打出來的鐵,煉出來的鋼】(諺)比喻人的堅強意志、出眾才干,都是從艱苦的打磨中培養出來的。
【第24句】:【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諺)博士:古時指茶坊、酒坊的侍應,此處指從中介紹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舊指男女同桌品茶飲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當。 也作“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風流:此指男女間的色情。
【第25句】:【勿謂尺五,后且不補】(諺)不要認為裂縫只有一尺五寸,要是任其發展下去,就會無法彌補。比喻微小的問題不及時解決,釀成大禍就后悔不及。
【第26句】:【大海哭孩臉,一天變三變】(諺)哭孩臉:動不動就哭的小孩的臉。 指大海的水面變化莫測,一會兒風平浪靜,一會兒風浪掀天。 也作“大海孩兒面,一朝變三變”。
【第27句】:【老鴉占了鳳凰巢】(慣)比喻卑賤的人霸占了高貴人的位置。
【第28句】:聽見風就是雨——瞎猜
【第29句】:【自騎馬自喝道】(慣)自己騎馬,自己吆喝著開道。比喻自己給自己壯聲威。
【第30句】:【誰當皇上,給誰納糧】不論是誰掌權,都得服從。蕭軍《八 月的鄉村》:“反正我們老百姓誰當皇上給誰納貢唄;種誰地 給誰納租唄。”
【第31句】:【言語傳情不如手】(諺)用手指彈奏出的音樂,比語言更能傳達豐富的感情。指演奏器樂最能傳情。
【第32句】:【讓禮一寸,得禮一尺】(諺)對別人有一寸的禮讓,就會得到別人十倍的回報。指待人處事,你能尊重人,人自然會尊重你,而且是更加尊重。
【第33句】:【若要安樂,不脫不著】(諺)如果想要康寧,最好在春夏之際、秋冬之交,不要加減衣服。指乍暖乍寒季節,加減衣服容易生病。
【第34句】:小叔要當新郎了,可他不愿意大操大辦自己的婚事。同院的王阿姨來到我家,向奶奶打聽小叔什么時候辦喜事,奶奶不告訴她。王阿姨著急地說:“就告訴我一人吧,我不會告訴別人!”奶奶說:“壇口好扎,人口難塞。我就不告訴你了。”(河南·固始)
【第35句】:死馬當作活馬醫——妄想;想盡一切辦法
【第36句】:【隔行如隔山】釋義:比喻行業不同,互不了解。例句:參謀長雖然是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們取聯絡便不如小喜,況且小喜又是與秘書長那個系統有關系的,因此參謀長便得讓他幾分。
【第37句】:【吝嗇】“吝嗇”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吝嗇”一詞,最遲見于漢朝。《三國志·魏書·曹洪傳》云:“初,洪家富而吝嗇。”史書記載,當屬正源。關于這個詞的來歷,民間還有一段趣聞:傳說很久以前,有兩位先生,一個名叫吝先生,一個名叫嗇先生。吝先生有一回到城里辦事,在半路上碰到了嗇先生。兩人一路上有說有笑,談得十分投機,于是便結為朋友。分手時,他們相約中秋節到烏有山子虛亭(子虛、烏有是漢朝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兩個虛構的人物)飲酒賞月,定好了由吝先生攜酒,嗇先生備菜。但兩人都很小氣,不肯輕易花一分錢。中秋節到了,兩人如約來到烏有山上的子虛亭,但彼此都是一雙空手而來,他們大眼瞪小眼地互相對視了一會兒,忍不住哈哈大笑。兩人謙讓一番在亭子里坐下之后,吝先生首先站起來打破僵局。只見他一只手彎曲著佯做舉杯狀,另一只手遙指高空,朗聲說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請嗇先生開懷暢飲。”嗇先生也不甘示弱,隨即伸出兩個手指做筷子,指著荷塘深情地說:“池中游魚魚是菜,請吝先生大飽口福。”兩人觥籌交錯,互敬互讓,好不高興。吝先生脖子一仰,嘴里咂得滋滋作響,連聲稱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遜色三分!”嗇先生也把手指送入口中,連聲稱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無與倫比!”過往的行人看到兩個人如癡如呆的舉動,無不捧腹大笑。其中一位過客認識吝嗇二人,便走上前打趣道:“今天兩位仁兄賞月,喝的是吝嗇酒,吃的是吝嗇菜,活著是吝嗇人,死了是吝嗇鬼。”從此,“吝嗇”一詞便傳揚開來。
【第38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頭】釋義:比喻再好的偽裝也掩蓋不住壞的本質。例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頭!一點都不錯!”老馬這氣昂昂的態度,使我渾身都來了勁。
【第39句】:【挨打不說痛,挨罵不知羞】形容人窩囊,受欺侮而不能反 抗。西戎《兩澗之間》:“他老婆罵他沒出息,說他是挨了打 不說痛,挨了罵不知羞,其實她對呂煥玉的評判,并沒有抓 住本質。”
【第40句】:星期天,弟弟和伙伴們玩得正高興。媽媽說他:“就知道玩!人要臉,樹要皮;窗戶要紙炕要席;學生就該要成績!還不學習去!”(河南·虞城)
【第41句】:【靠著大河有水吃】釋義:比喻依靠有錢有勢的人有利可圖。例句:砂鍋子說:“靠著大樹好乘涼,靠著大河有水吃,有你這個老人在,也算輪不著我挨餓了,可是也叫人怪不好意思的!”
【第42句】:【男兒膝下有黃金】黃金貴重,男子漢不應該輕易下跪屈 服。劉云若《小揚州志》:“知道除了再作進一步賠禮更無別 法,便也顧不得男兒膝下有黃金,雙膝一屈跪在她面前。”
【第43句】:【吸西北風】見“喝西北風”。
【第44句】:【長處掏,短處捏】(慣)形容人貪婪吝嗇,處處占便宜。
【第45句】:【窮家富路】見“貧家富路”。
【第46句】:【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諺)指草叢深了,各種蟲子都有;樹林大了,什么鳥兒都有。比喻社會是廣闊博大的,什么樣的人都有。
【第47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
【第48句】:【福從此起,禍從此起】(諺)福是從這兒起的,禍也是從這兒起。指福與禍從來都是相倚相伏的。
【第49句】:趙國的和氏璧——價值連城
【第50句】:哈巴狗逮耗子——像貓又沒貓的本事
【第51句】:【廚師的高帽】廚師戴白色的高帽是世界通行的習俗,顯得清潔衛生、別致。它源自希臘。最初,它只是一種作為區別他人的一種標志,沒有行業色彩。中世紀的希臘,戰亂頻繁,城里人往往逃人修道院避難。據說有一次幾個著名的廚師逃進修道院,他們換上黑衣黑帽,打扮得跟修道士一樣。日子一長,他們覺得應該把自己與修道士區別開來,于是將修道士戴的黑色高帽改為白色。從此,廚師們戴的白色高帽便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
【第52句】:【雞蛋殼兒里發面——沒有大發頭兒】(歇)發頭兒:本指發酵程度,轉指發達、發展程度。指沒有大的發展前途。 也作“雞蛋殼兒發面——沒多大發頭兒”。
【第53句】:【打鴨子上架】見“趕鴨子上架”。
【第54句】:【馬奶奶見了馮奶奶——差兩點】(歇)“馬”字比“馮”字少兩點。點:本指漢字的筆畫“點”,轉為量詞,表示少量。指還有一些差距。
【第55句】:我平時做作業的時候很認真,可是一到考試就會因馬虎而出小錯誤,所以總得不到滿分。媽媽常說:“你是夜明珠,背后里放光。”(江西·景德鎮)
【第56句】:【一個汗珠摔八瓣兒】見“汗珠摔八瓣兒”。
【第57句】:【芝麻摔八瓣】形容極小。電視劇:“芝麻摔八瓣的官,你 真有癮呀?”
【第58句】:【野雞戴皮帽兒——充鷹】(歇)比喻冒充大人物。含譏諷意味。
【第59句】:【黃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起早睡晚,忙碌。明代《西游 記》:“越不停當!但說要了田,就要養馬當差,納糧辦草,黃 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好倒弄殺人也!”
【第60句】:打拳不溜腿,終是冒失鬼。
【第61句】:背后作揖——空頭人情
【第62句】:放羊的拾柴禾——捎帶
【第63句】:【膝蓋上掛掌——離蹄差遠】(歇)掛掌:在馬、驢、騾子的蹄子下釘上蹄釘,使其耐磨。蹄:諧“題”。 指所說的離話題或目標相差很遠。
【第64句】:【山多高,水多高】釋義:地下水和山一樣高。例句:俗話說,“山多高,水多高”。洞頂的石縫里有泉水滴下來,不快不慢,約摸半分鐘就有一大滴,洞底下有個小盆口大的水灣,承接著上邊滴下來的水。
【第65句】:老怕冬冷,少怕秋涼。
【第66句】: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覺要像彎月亮。
【第67句】:兒子多次勸爹媽要孝敬爺爺,可他們就是不聽。兒子氣呼呼地說:“跟著啥人學啥人,比著葫蘆還畫不出瓢?當心將來你們是我的榜樣。”這招兒還真靈,從此父母對老人百般地敬愛。(河南·鄲城)
【第68句】:【老貓喝燒酒——夠嗆】(歇)本指嗆得十分厲害,轉指夠受的。
【第69句】:【撞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70句】:【打鐵要趁熱,治病要趁早】(諺)泛指辦事要抓緊時機,及時采取行動。 也作“趁熱打鐵,趁早治病”。
【第71句】:【鬼迷心竅】(慣)比喻受入迷惑或受邪念驅使,頭腦迷糊不清醒,以至做出蠢事。
【第72句】:吃過響飯搭早車——趕不上趟
【第73句】:【吃回虧,領回教】(諺)指人吃虧上當,總由于沒有經驗,吃一次虧就接受一次教訓。
【第74句】:【物有偶然,事有湊巧】見“事有湊巧,物有偶然”。
【第75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諺)師傅:傳道授業的人。修行:學業、技藝的進取與長進。指師傅只起著引導作用,學業或技藝上的鉆研與提高,還得靠學子自身的努力。 也作師傅領進門,學藝在個人。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
【第76句】:爸爸有時飯吃得少,就怪媽媽飯做多了;有時吃得多,又怪媽媽飯做少了。媽媽生氣地說:“你的肚子是橡皮肚,緊的時候吃不了,松的時候又填不滿,叫我怎么估計呢?”(四川·西昌)
【第77句】:屠夫送禮——提心吊膽
【第78句】:【打窩里炮】(慣)比喻內訌,自己人發生沖突和爭斗。
【第79句】:【兵無強弱,將有巧拙】釋義:兵:士兵、軍隊。軍隊無強弱之分,將領有智愚之別。指選擇帶兵的將領,要重在智略。例句:古語有之:“兵無強弱,將有巧拙。”故選將以智略為本,勇力為末。
【第80句】:【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諺)折(she)本:虧本。做生意的人,手段刻薄的,賺不到錢;待人忠厚的,虧不了本。指為人忠厚最終會得到好處。
【第81句】: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叫我們多跑幾圈,我們說:“已經淌汗了。”老師說:“淌不好汗,吃不好飯。”(江蘇·東海)
【第82句】:【白露身不露】釋義:“白露”時,不要再光膀子了。言天氣漸冷,赤身露體易著涼。例句:八月,秋興:諺云:“白露身不露”,言至是天氣乃肅,可以授衣耳。
【第83句】:【水流千里歸大海】釋義:比喻遲早要歸到某處去或要走某一條路。“千里”又作“干遭”、“千轉”。例句:莊稼人離不開土地家屋啊,這里藏藏,那里躲躲,像那沒娘的孩子。水流千里歸大海,樹葉落在樹底下,飄來飄去,還得飄回去,守著田園才能過日子。
【第84句】:【戲臺上出大恭——唱不成】(歇)出大恭:排泄大便。本指唱不成戲,轉指辦不成事情。
【第85句】:【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諺)凡人:塵世間的普通人。比喻上層人物爭權奪利,直接受害的是老百姓。 也作神仙打仗,百姓遭殃。 神仙打架,小鬼倒霉。
【第86句】:【亮底牌】(慣)比喻把別人不知道的底細公開出來。
【第87句】:【東海鰲魚脫釣鉤——再不回頭】(歇)鰲魚:傳說中生活在大海里的大龜或大鱉。本指鰲魚脫鉤后再也不返回,轉指人一去再也不回來。
【第88句】:冬天滾雪球——越滾越大
【第89句】:【過年娶新媳婦兒——雙喜臨門】(歇)指兩件喜事同時到來。
【第90句】:國際商船——外行(航)
【第91句】:隔年蠶作繭——無新絲(無心思)
【第92句】:【看不見自己的后腦勺】看不見自己的缺點。后腦勺,也 說:后頸窩、脖子后面的灰。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后 腦勺上長瘡,自己看不見以為別人也看不見,那才笑話咧。”
【第93句】:【緊行無好步】太快了辦不好事。緊,也說:快。明代《三 國演義》:“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 盡人事,聽天命盡力而為,碰運氣。臺灣瓊瑤《心有千 千結》:“以后的事,我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第94句】:【不撞南墻不回頭】我國房屋建筑以坐北朝南為最佳方 位,出門向南,故說“南墻”。遇到挫折,碰了壁,才會醒悟。 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看他那副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樣 子,再勸說下去亦是無濟于事的。”
【第95句】:穿沒底鞋——腳踏實地
【第96句】:【肺腑而能語,醫師面如土】(諺)而:如果。指人的內臟如果能說話,就可證實醫生的診斷是否正確,那會使醫生嚇得面如土色的。 泛指只要有事實作證,就容不得人信口亂說。
【第97句】:英雄永遠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富饒的寶藏永遠同大地在一起。
【第98句】:【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諺)嫫(m。)母:古時有名的丑女。西施: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后為美女的代稱。嫫母雖丑,也還有她的美點;西施雖美,也還有她的丑處。指美與丑都不是絕對的。
【第99句】:亂麻團纏皂角樹——理不出個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