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當家才知柴米貴】(諺)當家:掌管家事。指人只有掌管了家事,才知道柴米油鹽等的價錢有多貴。 也泛指不承擔責任就不知道壓力的沉重。
【第2句】:【破天荒】(慣)相傳唐朝時湖北荊州每年送舉人去考進士,均未考中,時人稱作天荒;后來劉蛻考中了,稱為“破天荒”。比喻第一次發生的事或第一次做某事。
【第3句】:【時衰鬼弄人】謂人的運氣不好,不斷倒霉。明代《警世通 言》:“時衰鬼弄人,我要性命何用?”
【第4句】:【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眼前】遇到屈辱、失敗,要沉得住 氣,善于忍耐,等待時機報仇。不一定要立即報仇。沈從文 《長河》:“打什么仗?調什么兵?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 眼前?!?/p>
【第5句】:【怕狼怕虎別在山上住】 釋義:比喻既然怕這怕那就不要硬充好漢。 例句:怕狼怕虎別在山上住,怕死別活著。
【第6句】:【西葫蘆配南瓜】(慣)西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長圓筒形,為常見蔬菜。比喻情況差不多的兩個人結合在一起。也形容彼此不相上下,誰也不比誰強。
【第7句】:【揪尾巴】(慣)比喻抓住致命的要害或證據。 也作“揪尾巴根子”。
【第8句】:【眼見是實,耳聽為虛】(諺)親眼所見才能認定是真實的,聽人傳說是不可靠的。指凡事不可輕信人言,必須親眼審察,加以核實。 也作眼見方為是,傳言未必真。 眼見是實,耳聞是假。
【第9句】:【渾身是藝難遮冷,滿腹文章不療饑】(慣)指人雖有才華,卻不能養活自己。
【第10句】:【牛皮燈籠肚里亮】指心里明白。又指里頭好,外表看不 出。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哼,牛皮燈籠肚里亮,你心 里還不明白?”
【第11句】:【命該井里死,河里淹不煞】對死亡無法預料,也無法避免。 類似的:該死在溝里,死不到崖上。劉江《太行風云》:“你們 這些年輕人,總是不相信這個。人常說:命該井里死,河里 淹不煞,什么還不是由天定。”
【第12句】:【潑婦】“潑婦”是指生活中那些兇悍、蠻不講理的歸女。它源自哪里呢? 漢代名臣朱買臣,在家是個“妻管嚴”,他不想這樣狼狽地生活下去,準備外出找官做。妻子對他冷嘲熱諷,譏其朽木不可雕,并跟他鬧分手。朱買臣只好跟妻子分了手。豈料,這個朱買臣在外真的做了大官,騎著高頭大馬衣錦還鄉時,妻子后悔了,又來找他,要求和他復合。朱買臣拿起一盆水潑在馬前的地上,對妻子說:“如果你能把水都收回盆里,我就和你復合!”成語“覆水難收”也是由此而來。姓朱的惡老婆也就有了個“雅號”——潑婦,即像潑出水的婦人,不能再走回頭路了。這就是歷史上原裝的“潑婦”。 但“潑婦”的傳播卻與乾隆帝有關。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乾隆皇帝在一次下江南的行程中,路過古城鎮江之時,看到大市場口有兩個老婦在叫罵惡斗,極其不雅,不禁嘆道:“天下之潑,唯……之婦也?!被实垡怀隹?,“潑婦”一詞流傳也就更快了。
【第13句】:【人抬人高,水抬船高】(諺)人抬舉人,地位自然就升高,就像水漲高了,抬得船身也高一樣。指人要想有大作為,總離不開眾人的扶持與抬舉。 也作人抬人,無價寶;水抬水,萬丈高。 人抬人高,自尊自貴。
【第14句】: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證
【第15句】:【安詳】見《法華經·方便品》:“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彼濉ぜ亓x疏:“安詳者,示大人之相,欲明大法,故先示大人相。又安詳者,動寂無礙也。故論云:顯如來定力自在,無人驚動,故稱安詳?!碧拼Q基《法華經玄贊》:“安者徐也,詳者審也?!鸲ㄊ鈩?,入已,余人不能驚佛令從定起。非佛自出,余不能令出,故自從定起,又顯于定中入出縱任,得自在故。”后以安詳表示穩重,從容不迫,言語行動自如。如清·洪昇《長生殿·舞盤》:“安詳,徐開扇影露明妝。”又如:舉止安詳。(禹振聲)
【第16句】:【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聽了等于沒聽?;蛘f:一個耳 朵聽,一個耳朵出/左耳朵聽,右耳朵冒/東耳朵進,西耳朵 出。成語:充耳不聞。老舍《正紅旗下》:“對這些消息,他高 興呢,就想一想;不高興呢,就由左耳朵進來,右耳朵出去。”
【第17句】:【天無絕人之路】(諺)老天不會讓人無路可走。指人在絕境中總能找到出路。為鼓勵人戰勝困難的常語。 也作天下沒有絕路。 天不絕人。
【第18句】:【情人眼里出西施】(諺)西施:春秋時期美女,后世美女的代稱。在情人的眼里,他所愛的女子美得就像西施一樣。指只要男子情有獨鐘,那他所愛的女子對他來說就是最美的。 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
【第19句】:【吃醋】“吃醋”借指男女關系上產生嫉妒情緒。源出兩處。 一處是明清筆記《在閣知新錄》:“世與妒婦比獅子……獅子曰食醋酪各一瓶。吃醋之說本比?!边@里是有文字記載的“吃醋”一詞的由來。 獅子吃醋不吃醋,權且不論。至于把妒婦比作獅子當是出自蘇軾的一首詩。據說,蘇東坡被貶黃州時,常和陳季常談天、飲酒,有時深夜不散,陳妻性悍而妒,宴客時如有歌女在座,她就用棍杖敲打墻壁,大吵大鬧,客人們只好掃興離座。蘇東坡為此寫了一首詩,詩云:“龍邱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币蜿惼扌樟呛訓|郡人,她吵鬧的樣子好像獅子吼叫,所以,東坡把這一現象寫作“河東獅吼”。既然妒婦吵鬧如獅,獅子又要天天吃醋,所以人們就把愛情生活上產生的嫉妒心理稱之為“吃醋”了。 另一處是民間還流傳著房夫人吃醋的故事。房玄齡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相,李世民為表彰他的功績,封他為梁王,還選了幾名美女送他為妾。房玄齡想到自己的夫人一定反對,便婉言謝絕了。李世民了解到其中的原因后,便派長孫皇后去勸說房夫人,結果無功而返。后來唐太宗親自出馬并威脅道:“你寧可不妒忌活著,還足寧可妒忌后死?”唐太宗邊說邊斟滿一杯毒酒。房夫人不假思索,接過毒酒一飲而盡。幸好,唐太宗只為嚇唬她,杯中并非真是毒酒,而是一種苦酒,也就是現在我們食用的醋。從此,女人的妒性就被稱為“吃醋”,從古至今沿用。
【第20句】:【割頭不過碗大個疤】見“砍了頭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第21句】:【 算盤一響,黃金萬兩】指經商發財。電視?。骸爸袊胝f: 算盤一響,黃金萬兩。要發財,就得做生意?!?/p>
【第22句】:【壞人不臭,好人不香】好壞不分?;蛘f:香的不香,臭的不 臭。張賢亮《土牢情話》:“在他手下都一律按政策規定享受 同樣的經濟待遇;只要是公民,都有公民權。這樣,搞得‘壞 人不臭,好人不香’,后一種人怨氣沖天?!?/p>
【第23句】:大嚼多噎,大走多蹶
【第24句】:【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劉備,三國時期蜀主。趙云在長 坂坡救了劉備的兒子阿斗,來見他時,他故意將阿斗摔在地 上,說,為了救你,差點喪了我一員大將。事出《三國演義》。 借指那些虛假的籠絡人心的行為。申躍中《掛紅燈》:“再 說,朱家歷來是見財眼開,他弄出來的化肥平價賣給你,為 什么?這是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哪!”
【第25句】:【葫蘆內賣出什么藥來】 釋義: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的果實,可以掏空做器皿,過去常用來裝藥。比喻不知人肚子里到底打算搞出什么名堂來。 例句:“你們都退去,只留朝云在此。”眾人領命,一齊都散,不留一人。元普便叫朝云閉上門,朝云正不知劉元普葫蘆內賣出什么藥來。
【第26句】:【翻老底】見“揭老底”。
【第27句】:【不怕虎生三只口,只怕人懷兩樣心】 釋義:比喻敵人或困難再大也不可怕,就怕自己內部不團結,有人三心二意。 例句:下午農會分大組召開的雇貧中農團結辟謠會上的熱烈情緒,一直保持著:“嗨,任它狗兒怎樣叫,不誤馬兒走大道!”“真的,不怕虎生三只口,只怕人懷兩樣心!”
【第28句】:【掛幌子】(慣)原指在店鋪門外懸掛所賣商品的標志,比喻某種跡象顯露在外表上。
【第29句】:【地獄】這個概念是隨佛教傳入中國,而為民間所熟知的。在梵文中,“地獄”有兩種名稱。一是“泥梨”(niraya),意為“無有”,即沒有喜樂;一是“捺洛迦”(naraka),意為“苦具”,即不得自在?!暗鬲z”這個詞是按漢語習慣意譯的。“地”有“底下”的意思,“獄”有“拘困”的意思;在六道輪回中,地獄最下劣、最慘苦,列為“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之首。據說,造五逆十惡的人,死后將受地獄報應。地獄名目很多,如阿鼻地獄、十八地獄、火車地獄、八大地獄……今山西蒲縣柏山寺保存有唐代塑造的“十八地獄”,其中有閻羅、鬼卒,還有刀山、鑊湯、鐵床、鐵磨等,形象逼真,陰森可怖。(李明權)
【第30句】:不因一事,不長一智禪宗用語,說明人的智慧因閱歷而增加。佛教既主張萬法唯心,也極重視實踐的驗證。《續傳燈錄》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長一智?!堵摕魰肪硎耍骸袄馅w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為戲論。
【第31句】:【受人滴水之恩,應以涌泉相報】見“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第32句】:圓滿天臺宗稱為“圓教”,立有圓融、圓滿二義。依天臺宗所說,十界j千一切法,條然具足,稱為“網滿”。《輔行記》卷二之一說:“圓名圓融圓滿義,又圓者全也?!薄端慕虄x》卷一說:“圓以不偏為義?!薄度A嚴經》卷五五說:“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又說:“顯現自在力,演說圓滿經。”此外,一次佛事、法會順利結束,也稱為“圓滿”。后多用以形容事情完滿無缺,十分美滿。隋煬帝《與釋智頻書》:“功德圓滿,使致荊巫。”《南史·梁武帝紀》:“有神光,圓滿壇上,朱黃白雜色。”《宋史·天竺困傳》:“福壽圓滿,壽命延長?!?/p>
【第33句】:【虎不離山,龍不離淵】見“龍不離海,虎不離山”。
【第34句】:所以義有“雁塔題詩”之說。唐代杜甫、岑參等大詩人賞唱和題詩于塔上,至今仍傳為美談。
【第35句】:【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公有人管】(諺)道路不平,自會有人鏟平它;處事不公,自會有人理論它。指凡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事,總會受到公眾的干涉與譴責。 也作路不平眾人踩,理不順大家擺。 路不平有人鏟,理不平有人管。 路不平要踩,事不公要管。
【第36句】: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于物長精神
【第37句】:【你有你的千里眼,我有我的順風耳】 釋義:比喻各有各的本領。 例句:但事后一想,又笑了起來:“你有你的千里眼,我有我的順風耳;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這次算個平局。”
【第38句】:【咽不下這口氣】(慣)比喻不能忍受別人的欺侮或冤枉。 也作咽不下這口窩囊氣。 咽不下這口屈氣。
【第39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諺)師傅:傳道授業的人。修行:學業、技藝的進取與長進。指師傅只起著引導作用,學業或技藝上的鉆研與提高,還得靠學子自身的努力。 也作師傅領進門,學藝在個人。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
【第40句】:【實際】在佛教中,“實際”一詞與法性、真如、實相、法界、涅槃等含義基本相同,指唯一絕對,常住不變的本體。實際無所不容,無處不在,一切現象都是實際的顯現,故亦名“實際?!薄!洞笾嵌日摗肪砣^:“實際者,如先說,法性名為實,入處名為際。”隋·慧遠《大乘義章》卷一解釋:“實際者,理體不虛,目之為實;實之畔齊,故稱為際。”“際”猶邊際,在實際中指特定的范疇而言,用法與法界之“界”相同。北魏《中岳嵩陽寺碑》云:“化息雙林,終歸實際?!贝颂帉嶋H當指涅槃而言。后來,實際成了俗語中一個常用的多義詞。有時指事實,即客觀存在的事物,如丁玲《一九三零年春上海》:“她只耽于一些幻想的美夢里,她不愿接觸實際?!庇袝r指具體的,事實的,如魯迅《致內山嘉吉》:“在中國,版畫雖有實際應用,但所謂創作版畫尚無所知?!庇袝r也指實踐,如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李明權)
【第41句】:休言我能勝人,勝過我者不少
【第42句】:【歪嘴和尚念經】(慣)比喻水平低或心術不正的人歪曲上級指示或文件精神。
【第43句】:【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后用作中國的代稱。九州一詞起源于何處,最早見于金文《叔夷鐘銘》,說中國的疆域有九州。具體指哪幾州,眾說紛紜。一種采用《禹貢》的說法,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后,把天下分成九州,劃分的情況是: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寧);兗州(今河北、河南、山東交界部分);青州(今山東、遼寧東部);徐州(今山東南部、江蘇和安徽北部);荊州(今兩湖及江西西部);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梁州(今陜西南部和四川);雍州(今陜西北部、中部和甘肅及其以西地方);揚州(今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東部)。 “九州”只是傳說中的行政區域而已,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既然它已在我國的文化史中沉淀下來,人們便以它泛指中國了。
【第44句】:【擋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無法禁止人講話。類似的: 簸箕大的手,掩不住眾人口。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 “擋得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誰愛說啥讓他說去。我就 不信,舌頭嚼爛了能當肉吃!”
【第45句】:【胡子老兒吹燈——把人燎了】(歇)胡子老兒:長有長胡須的老人。燎:(毛發)挨近了火被燒焦,諧“了”,本指完畢、結束,轉指人死亡。指人死了。
【第46句】:【丑話說在頭里】不必假客氣,先把話說清楚,免得以后抵 賴。成語:有言在先。劉紹棠《擺渡口》:“咱丑話說在頭里, 河錢得多加。這一趟半里開外,實在夠累?!?/p>
【第47句】:【人無笑臉休開店】(諺)指開店做生意,必須做到笑臉迎顧客,和氣待來人。
【第48句】:裝香燃香供佛,表示皈信虔誠(參見“香花供養“條)。寺院中有僧人專司此事,稱為“香燈師”。燃香并安插在香爐上,謂之“裝香”。如《景德傳燈錄·地藏和尚》:“打開殿門,裝香換水?!比缭鷱垏e《薛仁貴》第四折:“快裝香來,待我親自接待去?!庇秩缭逗虾股馈返谒恼郏骸皬埩x,裝香來!”
【第49句】:【—分錢,一分貨】原指貨物與價錢相當,等價交換。引申 為:不含糊,不吃虧。類似的:一分行情一分貨。老舍《駱駝 祥子》:“他不再希望他們的善心多賞幾個了,一分錢一分 貨,得先講清楚了再拿出力氣來?!?/p>
【第50句】:不踏進深山,不能得寶;不鉆進書本,不能獲益
【第51句】:虎瘦雄心在,人窮志不短。
【第52句】:【八月十五睛,正月十五看龍燈】 釋義:八月十五:中秋節。正月十五:元宵節。謂中秋日晴,元宵節就無雨雪,可以看燈了。 例句:諺語不是說:“八月十五睛,正月十五看龍燈?!笨磥?,來年的元宵節就可以把龍燈看個夠了!
【第53句】:墻靠基礎堅,身強靠鍛煉
【第54句】:【緊身莊稼,消停生意】(諺)緊身:緊趕時間,不容緩慢。消停:從容不迫,節奏放緩。指莊稼活兒節令性很強,稍有遲緩,就會誤種誤收;做生意貴在從容招徠,越急越難成交。 也作“緊趁莊稼,消停買賣”。
【第55句】:【一人擺渡,眾人過河】一人為大家謀福利。白?!秹ɑ?曲》:“那還不好嗎?一人擺渡,眾人過河,功德無量哩?!?/p>
【第56句】:有了勤勞兩只手,走遍天下不愁無
【第57句】:【如墜五里霧中】辨不清方向,迷迷糊糊。臺灣林語堂《京 華煙云》:“不過她覺得自己如墮入五里霧中,莫名究竟,她 想事情確是蹊蹺,無法相信?!?/p>
【第58句】:【藝高人膽大】(諺)藝:武藝。指武藝高強的人往往膽量就大。 也作藝高膽大,氣壯心明。 藝高人膽大,英雄出少年。
【第59句】:【 渾身都是嘴】形容會說話。浩然《艷陽天》:“你們為什么 不講話呀?人背后渾身上下都是嘴,動真格的了,舌頭都讓 狗咬去了!”
【第60句】:【英雄何論出身低】見“好漢不怕出身低”。
【第61句】:一個勢孤倆力大,三人能叫河搬家。
【第62句】:【因果】佛教用以說明一切事物聯系、影響和生滅變化的基本理論之一。釋迦牟尼曾駁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無因有果、有因無果、無因無果等說法。宋·知禮《妙宗鈔》謂:“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鄙钚乓蚬欠鸾掏降幕拘拍?。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均從因緣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顗《摩訶止觀》卷五之下謂:“招果為因,克獲為果。”因又稱因緣,果又稱果報。因和果輾轉相生,謂之因果報應。佛教的因果說通于過去、現在和未來,謂之“三世因果”?!耙炎鞑皇?,未作不得”(《瑜伽師地論》卷三八)是因果說的主要特點。隨著佛教的弘傳,因果報應之說深入民間。如宋·錢明逸《南部新書》序謂:“忠鯁節義,可以勸臣子;因果報應,可以警愚俗?!庇秩绨徒稹渡瘛す怼と恕罚骸八^因果報應在這里能夠有什么樣的說明呢?”今廣泛運用因果一詞,泛指原因和結果及其內在聯系。如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經驗,不但懂得現狀,而且明白因果?!保ɡ蠲鳈啵?/p>
【第63句】:【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釋義:指接受禮物,深感過意不去。 例句:“既然這樣,只好全部收下。這實在是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第64句】:【做官把印丟了】指丟了最重要的東西。周立波《山鄉巨 變》:“好家伙,你好警醒呵,做官的把印都丟了?!?/p>
【第65句】:【誰當皇上,給誰納糧】不論是誰掌權,都得服從。蕭軍《八 月的鄉村》:“反正我們老百姓誰當皇上給誰納貢唄;種誰地 給誰納租唄?!?/p>
【第66句】:【小賬不可大算】(諺)小賬:零星開支的賬目。大算:總起來計算。 指小賬如果單宗看,為數不多;但日積月累,總起來計算,數字就會大得驚人。
【第67句】:【一根篙竿壓倒一船人】(慣)篙竿:撐船用的竹竿。比喻所說的一番話傷害了眾人。
【第68句】:得未曾有佛教指甚為稀有難遇的盛事,即前所未有。原是經中常見的套語,如《楞嚴經》卷一:“法筵請眾,得未曾有?!碧拼f齊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何寶塔之莊嚴,得未曾有?!币沧鳌暗梦磭L有”,宋代蘇軾《與郭功甫書》之一:“昨辱寵臨,久不聞語,殊出意表,蓋所謂得未嘗有也?!?/p>
【第69句】: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
【第70句】:【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慣)不管對方有理沒理,都打一頓。指不問是非曲直,有理的沒理的都一樣懲處。 也作“有理沒理三扁擔”。
【第71句】:愛情的火焰,需要不斷添加忠誠的干柴
【第72句】:【人叫人千聲不應,貨叫人點首而來】(諺)點首:點頭。商場中,賣貨人任你千百聲吆喝,也吆喝不來顧客;但只要貨物好,信譽高,顧客就會主動前來。指貨物銷路好,全憑貨真價實有信譽。
【第73句】:【滿飯好吃,滿話難說】(諺)滿話:說話過頭,不留余地。指人說話要謙虛謹慎,留有余地。 也作“滿飯好吃,滿話說不得”。
【第74句】:【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原為佛教徒的用語。借指:做好事 做壞事都會有報應。明代《醒世恒言》:“善有善報,惡有惡 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那天公算善惡個個記得明白。 古往今來,曾放過哪個?”
【第75句】:如清代余懷《板橋雜記·雅游》:“教坊梨園單傳法部,乃威武南巡所遺也。”
【第76句】:【漏眼不藏絲】有目共睹,沒有營私舞弊。明代《金瓶梅》: “你兩親家都在此,漏眼不藏絲,有話當面說,省得俺媒人們 架謊?!?/p>
【第77句】:歷史靠自己書寫,命運靠自己掌握
【第78句】:【金銀不露臉】見“財不露白”。
【第79句】:【有冤沒處訴,有苦沒處說】(慣)指冤屈或苦惱無處申雪、訴說。 也作有冤無處申。 有苦沒處說。
【第80句】:【烏云遮不住太陽】 釋義:比喻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 例句:常言說:烏云遮不住太陽;咱這集體日子就是太陽,什么也遮不住它!
【第81句】:防意如城《法句譬喻經》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水狗,饑行求食,便欲啖龜。龜乃縮其頭尾及與四足,藏于甲中,遂不能啖。于是道人問沙門日:“此龜有護命之鎧,水狗不能加害?!鄙抽T答云:“吾念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即說頌曰:“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币馑际牵菏廊诵扌兄畷r,也要像這只烏龜那樣,把眼、耳、鼻、舌、身、意收藏起來,不受外物誘惑,如同關閉城門一樣封閉心扉,要嚴格防范各種魔的誘惑,運用大智慧能戰勝諸魔,就能獲得解脫。“防意如城”與守口如瓶類似,指的是遏止私欲,如守城防敵一般。宋代朱熹《敬齋箴》:“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屬屬,罔敢或輕?!彼未苊堋豆镄岭s識別集下·守口如瓶》:“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p>
【第82句】: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83句】: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
【第84句】:見人之過易,見己之過難
【第85句】:【有賣的,有買的】謂互相需要,事情總能辦成?;蛘f:有 丟的,有拾的/有丟的,有揀的。王統照《山雨》:“你真是個 雛子,有賣的就有買的,沒有銷路我自己還吸得下?”
【第86句】:【描不成,畫不就】(慣)形容容貌美麗非凡,難以描繪。
【第87句】:【王老五】今天的社會環境中,“鉆石王老五”的說法隨處可見。它的意思為值得追求的單身漢。“鉆石”比喻富有、有魅力,那么,“王老五”為什么是指單身漢呢? “王老五”原來是一個方言俗語,且由來已久?!巴趵衔濉笔腔浾Z方言,意為光棍、單身漢。廣東民間曾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王老五本有其人,是一個王姓窮人,在家里排行老五。他平時老實巴交,因為貧困,一輩子沒有娶妻。后來當地人就用“王老五”來謔稱大齡單身男子。 北方地區開始知道“王老五”一詞,和20世紀30年代流行的一部黑白電影故事片《王老五》有關。這部影片導演兼編劇為廣東潮山的蔡楚生,“王老五”是其家鄉方言,電影的男主角名叫王老五,家境貧寒,35歲仍未娶妻成家,一直單戀著潑辣的鄰居窮姑娘。后因他仗義助人的舉動感動了姑娘,終于博得了她的芳心,兩人結為連理。電影中的同名插曲《王老五》一度成為當時的流行歌曲,歌中唱道:王老五呀王老五,說你命苦真命苦,白白活了三十五,衣裳破了沒人補,可憐可憐王老五,天天害得相思苦。 隨著這部電影的放映和插曲的流傳,“王老五”也成了人們習見的一個慣用語。 隨著時代的推移,“王老五”的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原來,王老五多為窮人,現在,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也可稱“王老五”,名日“鉆石王老五”,成了不少女孩子追逐的目標。大齡未婚女子也可稱“王老五”,如2003年《商務周刊》評選出成功男性心目中最欣賞的十大“女鉆石王老五”,其實就是女光棍。
【第88句】:【二百五】俗語中常用“二百五”形容有些傻氣、言行莽撞的人。它源出多頭。 一說來自懸賞緝兇。戰國時期,身披六國相印的蘇秦被人暗殺了。齊王非常憤怒,要給蘇秦報仇雪恨,可一時又拿不住兇手。于是想出一妙計,使人將蘇秦的首級懸于城門,出告示云:“蘇秦是個大內奸,謀刺者乃為齊國除了一大害,當賞黃金千兩!”告示一出,立馬有四條漢子到宮中聲稱:“我等殺了大奸蘇秦。”齊王問有何憑據。各人都慌編了一套理由,急于領賞。齊王說:“果勇士也,千兩黃金你們如何使得?”眾答:“我們算過了,四人平分,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斬了!” 二說來自銀兩。舊時銀子五百兩為一封,二百五為半封,諧音“半瘋”,故而對于不通事理、言行魯莽的人稱為“二百五”。 三說來自古幣銅錢。宋元時期,市井言某人裝瘋賣傻日“半吊子”。原來古時的銅錢中間有孔,為了便于攜帶和交易常用繩子串起來,一千個銅錢為一串,俗稱“一吊”,也叫“一成”。不滿一千者稱不夠成。凡滿五百個為“半吊”,也稱“半成”。后遂用“半吊子”或“半成”來形容那些智力發育不全、一知半解卻又裝懂的人。后來,又因五百的一半是二百五,二百五還不如“半吊子”,連“半成”都夠不上,人們便干脆把“不夠成”的人由“半吊子”又戲稱為“二百五”。 四說來自官員儀仗。唐朝長安的京兆尹權勢很大,出巡時有龐大的儀仗隊伍。在最前開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著一根長竿趕開路人。后來,喝道伍佰增為兩員,但長安百姓并沒有以兩個伍佰稱他們,反而說他們是共稱“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稱為“二百五”,又因他們每人手中持一長竿,所以又稱他們為“二桿子”。今天,“二百五”與“二桿子”都是莽撞、無禮、粗魯之人的代名詞。 五說來自賭博。舊時賭具“牌九”中有“二板”(四個點)和“么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的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 所以,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二百五”。
【第89句】:【老子英雄兒好漢】父子兩代都是英雄。又指父親是英 雄,兒子必然是好漢。表示血統高貴,或職業相承。梁斌 《紅旗譜》:“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你和你們老人家精神 頭兒一模一樣?!?/p>
【第90句】:【擺譜】“擺譜”指擺門面、擺架子、擺氣派。是常見的一種社會現象。 那么,“擺譜”是怎么來的呢? 18世紀,清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史上稱之為“康乾盛世”。和平局面的出現,再加上清朝實行“攤丁人畝”政策,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增加,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口已首次超過四億,相當于解放初期的人口數量。人口的增加,造成了耕地面積的相對縮小,當時京師一帶地區情況更是突出,再加上人為因素,清朝統治階層八旗貴族在京郊跑馬圈地,搶占良田,因此,人們不得不開始向人口稀少的東北和西北移民。 這些從北京一帶出來的移民,到達目的地后建立起了村落,安家落戶,繁衍后代。由于老輩家都有家譜,于是大伙坐到一塊,將各自家的家譜擺開,看看誰家的譜大,從而確立起不同家族在村里的地位。這就是“擺譜”。 看來本義的擺譜和現代意義上的擺譜有相近之處,都是貪大。不過原意淡出,只剩鋪張和顯擺了。
【第91句】:【新安茅廁香三天】(諺)茅廁:茅房,廁所。新砌好的茅房總能保持三天沒臭味。比喻素質差的人或事物,開頭還好,往后就一天不如一天。 也作新開茅廁三天香。 新砌茅廁三天新。
【第92句】:【跌倒不疼,爬起來疼】(諺)人往住在跌倒時不覺疼痛,爬起身來才感到疼痛。比喻人在受到屈辱之后,痛定思痛,會越想越覺得氣惱。
【第93句】:【大伙心齊,泰山能移】(諺)泰山:我國五大名山之一,在山東省。 只要大家心齊,團結一致,就連泰山也能搬掉。指團結起來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也作“人心齊,泰山移”。
【第94句】:【娘想兒,流水長;兒想娘,筷子長】(諺)母親想念兒女,像流水一樣長流不斷;兒女想念母親,卻像筷子那樣很短很短。指母親對兒女的情愛是永無休止的。
【第95句】:【人心不同,若其面焉】(諺)若:像。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容千差萬別一樣。指人心和人面相類,干人千面孔,千人干心機,絕不可強求一致。 也作人心不同,譬若其面。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心不同如其面。
【第96句】:【財上分明大丈夫】(諺)大丈夫:指有志氣或有作為的男子。在對待錢財上,收支合理,賬目公開,光明正大,毫無隱私,這才是大丈夫的行為表現。
【第97句】:如梁啟超《新羅馬·隱農》:“時勢造英雄,休惱公,穿楊百步終須中,調么鳳,馴毒龍,雙肩重。”張昭漢《絕句十二首和先君韻》:“讀書養性兼耕種,吾道猶堪制毒龍?!标愐恪读鲋小吩姡骸鞍賾痱尫怩梗琓-辛制毒龍?!?/p>
【第98句】:擒龍不怕浪濤涌,打虎不怕虎途兇
【第99句】:【飯{咼吊起來當鐘打】 釋義:形容鍋空著,沒有飯吃。 例句:從前咱打會走路那天起,就下田翻泥巴:起半夜,爬五更,一年累到頭,未了還是飯鍋吊起來當鐘打,家無一顆糧。
上一篇:UC頭條文章最新的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