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第2句】:【禪語人生】我每天都在數著你的笑,可是你連笑的時候,都好寂寞。他們說你的笑容,又漂亮又落拓。
【第3句】:只有解脫所有束縛,掃除所有名利的浮云,才能自由安心地徜徉在人生的天空下。
【第4句】: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65經
【第5句】:【佛心禪語】你若懂戒律,對一切佛法都能深入;你若不懂戒律,就像虛空中的云一樣,浮浮蕩蕩,一點根基也沒有。——宣化上人
【第6句】:【禪心佛語】水貴在靈活變通。它隨境而變,在天為云為霞,下落為雨為雪,入地滋潤萬物。它在云中飄蕩,在河中流動,在土中滲透。
【第7句】:【佛心禪語】第十六條:安逸舒適使人失去競爭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第8句】:【禪心佛語】去習性,化稟性,養天性。止宿命,消陰命,增長天命。修人心,養道心,達圣心。正行為,凈化心靈,回歸天性。——達此境界,可成圣人。
【第9句】:【禪心佛語】從出生那一刻起,將經歷的每一個見、聞、覺、知的境界,都拿來當作材料,一磚一瓦地搭建起了這座迷宮,并埋藏了每一個陷阱和隱患。
【第10句】:同樣是過一輩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氣力,才能滿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煩惱,便能安穩地終此一生。
【第11句】:當一件事情已成定局,無力挽回時,我們不妨隨性轉心,以歪就歪地偷著樂。有時生活中的美妙也往往都是發生在絕處盡頭,而峰回路轉!
【第12句】:【禪語人生】我們總是不斷的要求自己或是別人,就是為了達到完美,但完美卻始終如夢里花一樣美麗而又遙遠,絢爛而有夢幻,令人無法企及。
【第13句】:佛用慈悲和智慧救濟眾生,是悲智并用的完人。慈悲和智慧是一體兩面,不可分離,慈是濁世里的一盞明燈,照亮了道路,而智慧則是指南針,把持著正確的航向。
【第14句】:希望不是妄想,也不是奢望,而是對未知的欣喜渴盼,對人生的不息熱情。
【第15句】:如是之身,雖壽百年,亦歸磨滅。誰有智者于生死海而當愛樂?《大寶積經》卷五十五,佛為阿難說處胎會
【第16句】:【禪語人生】真正感恩的心,是依教奉行。感恩與慈悲的意念,平時就要養成。
【第17句】:【禪心佛語】人,既要有激情;又要有理性。開創一件事需要激情;成就一件事需要理性。寧可不辦事;不可辦傻事。不辦事,不是最好的狀況;辦傻事,卻是最壞的狀況。
【第18句】:人為了自私的感情,可能造成終身的遺憾,更會連累到愛他的親人也受到痛苦的煎熬。
【第19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現象很有趣,當你努力追求快樂時,總是得到痛苦;當你不再追求時,真正的快樂反而會不請自來。
【第20句】:【禪語人生】休息并非無所事事,夏日炎炎時躺在樹底下的草地,聽著潺潺的水聲,看著飄過的白云,亦非浪費時間。
【第21句】:【禪心佛語】是時候了。好好地做個凡人。不和別人吵架。不需任何解釋。不論是否愛過。不說臟話...一日三餐一個不能少。11點之前睡覺...其實這些,我都做不到。
【第22句】:【禪語人生】有人年齡不大生來老成,有人年近花甲從未長大;有人年少心情蒼老,有人年老精神煥發。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二十歲的朽木,也永遠有八十歲的常青樹。
【第23句】:只有真正從心靈深處將對事物的種種界定、分別、妄想掃除干凈,才能夠真正見到諸法實相。
【第24句】:對大多數現代人來說,物質雖是不可缺少的,但最亟須的還是良心。——凈慧
【第25句】:【禪語人生】相識容易相守難,不論在戀愛中,還是在婚姻中,相處時都要懂得理解和包容,更要懂得感恩。
【第26句】:【禪心佛語】個人的天性,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是它會永遠在乎你,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它永遠不會背叛你,永遠跟隨你。
【第27句】:我們整天為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所左右,為身外之物所煩擾,為名位所刺激,我們的心怎么凈得下來呢?煩惱自然時刻也不會遠離我們。——燃燈法師
【第28句】:布施——“施比受更有福”,欲做菩薩,要不斷地付出,不求回報。將心力、勞力、財力、物力,歡喜施舍,則人生幸福安樂。
【第29句】:【禪心佛語】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毫不破壞花瓣的美麗和芬芳一般,仁者隨緣而住,亦只是汲取智慧,而不迷失于他物之中。
【第30句】:【禪語人生】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第31句】:【禪語人生】在生活面前,有三件事情不能做:第一,不能用小聰明,會辜負很多善意;第二,不能用小心眼,將會錯過許多幸福;第三,不能用小固執,會讓煩惱占了心窩。
【第32句】:【禪心佛語】所謂菩提心、大悲心,就是指徹底地實現了自我否定之后而產生的一種無私無欲、悲智雙運的精神。
【第33句】:【禪心佛語】生活,就象一個無形的天平,站在上面的每個人都有可能走極端,但這最終都是為了尋找一個平衡的支點,使自己站的更穩,走的更好,活的更精彩。
【第34句】:【禪心佛語】當他的惡事已經完成,而別人還不曉得,或者惡名還未傳播出去時,我們盡力設法加以隱蔽,而且不去談論它,我們就有福了。
【第35句】:【禪心佛語】人生不像棋,因為它不會從新來過。人生不像迷,因為它太通俗易懂了。
【第36句】:【佛家禪語】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從拔除痛苦一開始。
【第37句】:【禪心佛語】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你處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第38句】:【禪心佛語】讓動物受苦是完全缺乏慈悲的表現,對動物慈悲并不是因為人是萬物之靈,而是人必須跟所有的生物共患難。
【第39句】:【禪心佛語】貪瞋癡的念頭就是「苦」。因而佛陀只教導「苦」的生起、「苦」的原因及「苦」的止滅。
【第40句】:【佛心禪語】不把石頭搬在別人要過的路上,更不把腳伸在盲者要過的途中。
【第41句】:人生在世,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當高則高當低則低,當強則強蘭弱即弱,進退有據、高低有時、強弱有度,才是生存之道。
【第42句】:【禪心佛語】居于此地,安于此地,居于此時,樂于此時,因緣于今世的,不要急著要去趕到來世,也不要急著要跨回前世。
【第43句】:【禪語人生】聞事不喜不驚者,可以當大事。聽謗不怒不怨者,可以處煩囂。遇難不避不畏者,可以擔重任。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舉大略。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第44句】:【禪心佛語】女人獨立自由,是指不要把幸福寄托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只是做好自己。我們可以外表很柔情似水,而內心一定要強大。
【第45句】:自性本來不生也,本來不生即是本來不動。生滅即指無明,意謂自性中本無無明,說有無明,由于妄見耳。
【第46句】: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思想是無形無相的。也就是說,人有形的肉體有相的行為是受制于無形無相的思想。疾病也是同樣的道理。
【第47句】:【佛語摘抄精選】以清凈心為善業根,以不善心為惡業根。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心地觀經》卷四)
【第48句】:一切惡友、諸煩惱業,即是菩薩道莊嚴伴。《優婆塞戒經》卷二,義菩薩心堅固品
【第49句】:方向稍有偏差,意念便會分歧,力量因而渙散,距離目標也就越來越遠了。
【第50句】:【佛心禪語】※你越要,它離你越遠;你越不要,它離你越近;你真要的時候都不來,你真不要的時候什么都來。
【第51句】:八風不動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第52句】:因為過于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于是對死亡既沒有作好任何準備,對來生也毫無把握正確的方向。
【第53句】:【禪心佛語】凡夫經常有分別心,有特別親愛的人,就有特別討厭的人,無法由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學佛者要訓練自己,以對最親愛之人的心,去對待討厭的人。
【第54句】:人若對自己有疑,就容易墮落沉淪,迷失人生的方向;若對他人有疑,就很難與人廣結善緣,共同成就有意義的事業。
【第55句】:【禪心佛語】每個人的八識田中皆有一畝地,下善種,下惡種皆是自己的念頭。
【第56句】:【禪心佛語】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凈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第57句】:【禪心佛語】人生要結交兩種人:一,良師,二,益友。練就兩項本領:一,做事讓人感動,二,說話讓人喜歡。
【第58句】: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唯善是求。(宋)圓悟克勤禪師(《禪林寶訓》卷二)
【第59句】:【佛心禪語】沒有貪欲,真佛現前。摒棄貪欲,你會生活得坦然,沒有干擾,沒有麻煩,也沒有外來的禍害,快樂的心情永遠伴隨自己,在自在寧靜的生活中盡享天年。
【第60句】:如果你折射太陽的光輝,它便燦爛無比,哪怕在一瞬間,露珠會變成水蒸氣。
【第61句】:節欲戒嗔,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治家法;隨順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第62句】:【佛心禪語】※放下不是放棄,輕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隨緣不是隨便,不執著不是不認真。
【第63句】:【禪語人生】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第64句】:若彼求法者,于師生輕毀,則謗諸如來,常得諸苦惱。(古印度)馬鳴《事師法五十頌》
【第65句】:葬在大海里的,不只有魚,還有誓言。飛在天空上的,不只有鳥,還有自由。
【第66句】:菩提心者,即是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大寶積經》卷三十六,菩薩藏會
【第67句】:【禪語人生】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礙,去除執著偏見、分別妄想,所有的煩惱才會云開霧散。
【第68句】:【禪心佛語】欺騙絕不是件好事,如果你聰明到將自己也騙了,那又如何呢?你只不過成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犧牲者罷了。
【第69句】:【佛心禪語】東陽鞠了一躬,返回寢室后,專心致志地用心參究這個公案。一陣輕妙的音樂從窗口飄入。“啊,有了,”他叫道,“我會了。”
【第70句】:【禪語人生】我們不要想得到什么,而是時刻要想著丟掉什么——丟掉無明、煩惱、貪嗔癡。我們無所求,最后會得到一切——得到我們本有的清凈光明、自在安樂。
【第71句】:佛陀告訴了我們一個“美容妙方”:不悲念過去之事,不掛懷未來之事,安享眼前的生活,皮膚的顏色就會光潔潤澤。
【第72句】:【圣經文案】311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7)
【第73句】:佛教微博經典:人多時,管住嘴。話多、錯多、是非多,自找麻煩;人少時,管住心!妄念、妄想、痛苦多,自找煩惱。
【第74句】:嘴巴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惡,有時候,用嘴巴所作之惡可能造成很壞的影響,給他人帶來很大的傷害。
【第75句】:【禪語人生】真的很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做-才是擁有。
【第76句】:【禪心佛語】所有的修行不離皈依,皈依是修行的開始,皈依是修行的過程,皈依是修行的結果。
【第77句】:什么是生活禪?從物質到精神,就是生活禪;從迷失到覺悟,就是生活禪;從染污到凈化,就是生活禪;從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禪。
【第78句】:心一寬,天地就大。天地一大,眼界就闊,神思就遠,游太極,接八荒,一無所礙;無障無礙,自在騰挪,任憑馳騁,何事不成?欲得快意人生,寬心為第一要務。
【第79句】:【禪語人生】一句良言,好比一顆優良的樹,其根底是深固的,其枝條是高聳入云。一句惡言,恰似一顆惡劣的樹,從大地上連根拔去,絕沒有一點安定。
【第80句】:慧命所以能千古綿延不息,是來自“六和敬”——“戒同、見同、行同”和敬,無有乖諍;“身慈、口慈、意慈”和敬,常與一切眾生樂。
【第81句】:【禪語人生】孝養父母是每個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因為,我們曾被她們辛勤哺育,深恩無比。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第82句】: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沒有水,人和動物無法生存;沒有水,花草樹木無法生長、發芽、結果。人、動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萬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
【第83句】: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下身心見乾坤。——《凈宗要義》
【第84句】:生活在人間,若能保有一分清明的智慧,自然就不會被癡迷的感情所束縛。
【第85句】:修行一定要經得起磨練,將混亂的心磨練成靜心,使自己在動的境界中不動心。
【第86句】:【佛心禪語】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傘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做你的依靠?
【第87句】:【佛學大師經典文案】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寬自解怎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失敗?佛日:此事不遠不關他人,正是我身自作自受。——《佛說佛名經》
【第88句】:【禪心佛語】每個人在生活里存在,活了過去,面對未來,每個人對生活的責任,就在于承擔生命的質量,拓寬心地的寬度,還有一件事情,大事化小。
【第89句】:【禪心佛語】氣不和時少說話,有言必失;心不順時莫做事,做事必敗。
【第90句】:當一切變成黑暗時,后面的來路,與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見,如同前世與來生,都摸不著。我們要做的是什么?唯有看腳下,看今生!
【第91句】:【禪語人生】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無住心來處世,用菩提心契佛心。
【第92句】:【禪心佛語】第三種由因緣和合生起的苦,卻是第一圣諦中最重要、最具哲理的一面。
【第93句】:【禪心佛語】人生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每一種選擇,同時也意味著放棄。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一個十字路口,其實每一條路都沒有盡頭,因為我們永無回頭路可走。
【第94句】: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要十分都使盡,遠報兒孫近在身。
【第95句】:人生最踏實的事,是今日此時有多少力量就盡快付出——利益人群、造福社會。
【第96句】:福報才是人間最穩定的財富所謂流水不腐,即讓自己所“擁有”的產生價值,才能讓我們從“擁有”的有限向“用有”的無限轉化。
【第97句】:【佛心禪語】做人貴在三慎:慎微,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慎隱,在無人知曉情況下,不做虧心事。慎恒,鍥而不舍,始終保持高遠的志向。
【第98句】:【佛心禪語】「存在」的第一個事實是無常。凡是存在的東西,都要經過生住異滅的輪回。
【第99句】:人活著就是一種心態,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時間,來看待身邊的人或事,善始善終,在卑微時,安貧樂道,慷慨大度;在顯赫時,不嬌不狂,瀟灑人生。
上一篇:犀利現實的早安正能量早安心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