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打夾帳】(慣)指交易中,中間人暗地里索要財物。
【第2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釋義:寧肯為正義去死,也不肯茍且偷生。例句:“歹徒!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老頭子搖頭晃腦,口沫橫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無恥茍活,生不如死。”
【第3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慣)指有什么貢獻什么,每個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心意。 也作有力出力,有錢出錢。 有人的出入,有錢的出錢。
【第4句】:干池里的泥鰍——看你滑到哪里去
【第5句】:【拿著黃牛便當馬】(慣)比喻隨便拉人來替罪。也比喻拿不合格的來頂替。 也作“拿了黃牛當馬騎”。
【第6句】:百靈碰到鸚鵡——會唱的碰到會說的
【第7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釋義:屠刀:宰殺牲畜的刀。立地:立刻,馬上。原是佛教勸人悔改的話。比、喻改惡從善,做好人。“立地”又作“立刻”。例句:海蠻毫不畏縮,“你跟產:豐特務外逃,當然不是為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8句】:鴨絨被裹尸體——舒服死啦
【第9句】:【瘦豬哼哼,肥豬也哼哼】借指處境好的差的都不滿意。賈 平凹《廢都》:“而我和他在這些地方說不攏,他總罵我是瘦 豬吭吭,肥豬也吭吭。”
【第10句】:錢塘江的潮水——看漲
【第11句】:【一夜夫妻百夜恩】(諺)夫妻之間,哪怕只有一夜同床共枕的生活,恩情也是很深的。指夫妻感情不比其他,必須珍惜。 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義。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第12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今后仍有相逢的可能,應保持友好關 系。明代《醒世恒言》:“彼此睜眼一認,雖然隔了六年,面貌 依然。正是昔年還銀義士。正是: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 處不相逢。”
【第13句】:【千錢精神頭錢買】(慣)千錢:泛指很多錢。頭錢:一個錢,指錢少。 價值干錢的人才,被雇傭時只能得一個錢。指廉價出賣勞動力。
【第14句】:【賣慣了私鹽走慣了硝】(慣)比喻做慣了違法的事。
【第15句】:【救人如救火】(諺)救人之命,就像救火一樣刻不容緩。指救人是十萬火急的事,絲毫不能延遲。 也作“救命如救火”。
【第16句】:【禍不單行,福無雙至】見“福無雙至日,禍有并來時”。
【第17句】:【好戲耐看,好曲中聽】(諺)好戲讓人久看不厭,好曲子讓人百聽不煩。指優美的戲曲能給人提供高雅的藝術享受。
【第18句】:【夾心餅干兩頭咬】兩面不討好,兩頭受氣。香港唐人《金 陵春夢》:“我們所擔心的,乃是既得不到中央愛護,又得不 到民間諒解,到那時候做了一塊夾心餅干兩頭咬,豈不甚 慘?”
【第19句】:【三下五除二】(慣)原為珠算口訣。形容做事干脆利索。 也作“三下五去二”。
【第20句】:【楷模】是自然界實有的一種樹,俗稱“黃連木”,系落葉喬木,果實紅色,形為橢圓,其木質地柔韌,久藏不腐,亦不暴折,雕刻而成的器具玲瓏剔透,木紋如絲而不斷,名日“楷雕”,是一種很出名的工藝品。生長在孔子墓上的楷模傳說為其弟子子貢所植。清康熙年間遭雷擊焚死,后人遂將枯干圖像刻于石上,碑名“子貢手植楷”。又于石上建亭存碑,名日“楷亭”,碑與亭今都完好。但模樹很可能是古人假想出來的一種樹木。明人葉盛在《水東日記》中載:“……臨川吳文正公澄間日‘楷模二字假借乎?’日:‘取義也’。日:‘何以取木為義?’日:‘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葉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出淮南王安《草木譜》’。”這兒提到的模樹很神奇,其葉隨時令而變,因其各季色澤純正,“不染塵俗”,便為諸樹榜樣。后世以樹喻人,故把模范行為、榜樣作用以及為人師表的風范,稱為“模范”。兩種神奇的樹木合在一起,即為“楷模”。
【第21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諺)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適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貪圖安逸享樂;貪圖安逸享樂,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第22句】:【驢皮影子,由人耍】驢皮影子,指皮影戲中的人物,由演員 在幕后操縱。比喻傀儡。浩然《艷陽天》:“你哩,主任,主任 還是副的,屁味兒,掛牌子的,跑龍套的,驢皮影子,由著人 家耍。”
【第23句】:【往火坑里推】(慣)比喻使人遭受苦難,陷入悲慘的境地。 也作“向火坑里推”。
【第24句】:【只見得娶媳婦,見不得出喪】(慣)出喪:出殯。比喻只聽得進表揚,聽不進批評。
【第25句】:媽媽在草地上找到放風箏的兒子,批評他說:“眼看就要開學了,假期作業才做一點。上山不砍柴,到太陽落山刀柄甩斷也來不及啦!”(浙江·椒江)
【第26句】:器樂合奏——大吹大擂
【第27句】:【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幫忙要幫到底,不要半途而廢。 梁斌《紅旗譜》:“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你給俺搬進屋來 吧!”
【第28句】:【—腳踢出去/一腳踢開】斷然拋棄。張潔《無字》:“這種男 人就是跪在腳底下求我,我也會把他一腳踢開。”
【第29句】:【店家不打隔夜錢,船家不賒過河錢】(諺)店家:旅店店主。船家:駕船擺渡的船主。指住店的要先交店錢,坐船的要先交船錢;店家和船家不賒賬。
【第30句】:【橫插一杠子】釋義:比喻橫加干涉。例句:我起先跟老崔不錯,本來說好要跟他結婚的,沒想到郭三麻子橫插一杠子。三麻子在那邊是個隊長,誰惹得起呀!
【第31句】:菜籽里的黃豆——數它大
【第32句】:草帽戴在膝蓋上——不對頭
【第33句】:【一只蠓蟲兒飛過去,也能分出公母】(慣)蠓蟲兒:昆蟲,體小翅短。 公母:雄雌。形容人眼力極好。
【第34句】:【狗熊的舅舅——猩猩】(歇)猩猩:諧“惺惺”。形容聰明。也指聰明的人。
【第35句】:【官不打送禮之人】(諺)當官的不會責打向他送禮物、表殷勤的人。 指給人好處就不會受到非議或責難。 也作“官家不打送禮的”。
【第36句】:【給人送肉,不如教人養豬】(諺)指教會別人養豬比給人送一塊肉強,因為這能從根本上使人解決吃肉的問題。比喻幫人要從根本上幫。
【第37句】:放學后沒寫作業,我就玩去了。爸爸說:“剛教訓過你,你小子真是屬老鼠的,爪子一落地就忘了!”(安徽·嘉山)
【第38句】:【打保票】(慣)保票:舊時為他人的行為或財力作保證而寫的字據,也叫保單、包票。指對事情的成功有絕對把握。 也作打包票。 打保單。
【第39句】:學戲不懂意,等于活爛泥。
【第40句】:【火鍋】在當今的飲食活動中,火鍋是最受人們青睞的飲食之一.最知名的火鍋當屬重慶火鍋。其實,火鍋并不是近代人的創舉,火鍋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不過那時不叫火鍋,而是叫溫鼎(翻譯成現代語其實就是火鍋)。它最早出現在商代晚期,西周時得到發展。它們均屬于小型鼎,有著使用方便、易于移動、邊煮邊食、可涮可食的特點。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各地的溫鼎器型相差較大,有方形的,有圓形的,還有帶托盤的。從火膛的位置看,有內置式和外置式兩種。盡管這些溫鼎造型各有特色,但其功能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于筵席間加熱食物。因為筵席是席地而宴,用當時的鼎加熱食物,會燒壞筵席,所以,發明了溫鼎,炭火不直接暴露在外,放在筵席上不會造成什么火光之災。商周時代的溫鼎應該說是當代火鍋的鼻祖,經過幾千年的變遷,材料與外形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其功能本質卻沒有變,仍保留著原始的構造。拿出土的溫鼎來涮羊肉,一樣味美可口。但那是文物,價值昂貴,使不得。
【第41句】:【猢猻入布袋】(慣)猢猻:猴子。 比喻行動不自由,受約束。
【第42句】:【 養熟的鳥也會飛走】指限制不了行動自由。汪曾祺《大淖 記事》:“這種事在大淖這個地方也不值得大驚小怪。養熟 的鳥還有飛走的時候呢,何況一個人!”
【第43句】:【假馬賣了個真馬的價兒】(慣)比喻把差的當好的來用。
【第44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無所畏懼,向困難挑戰。成語: 知難而進。香港梁鳳儀《千堆雪》:“既認為美國電腦業走下 坡,好幾間電腦公司都正捉襟見肘,密謀營救之法,你們何 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第45句】:【扯葫蘆倒秧】(慣)比喻東拉西扯地說些無聊的話。
【第46句】:大水沖過龍王廟———家人不認一家人
【第47句】:【 黃泥巴落在褲檔里,不是屎來也是屎】謂處境令人懷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說不清楚。類似的:黃鼠狼站在 雞棚上,不是偷雞也是偷雞。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們支持淫亂,我們現在是黃泥巴落在褲襠 里,不是屎來也是屎。”
【第48句】:【身不動膀不搖】(慣)1形容什么活兒也不干。2形容面對大事非常鎮靜、從容。
【第49句】:辣椒粉吹進鼻孔里——嗆(犟)得很
【第50句】:【春雨貴如油】(諺)指春天的雨水,對農田就如膏油一樣貴重。
【第51句】:【驢不知自丑,猴不嫌臉瘦】(諺)比喻人總缺乏自知之明,看不到自身的錯誤和短處。
【第52句】:【不磨不難不成人】(諺)不經受磨難,就很難成為有用的人才。指磨難是成就人才的有效途徑。
【第53句】:【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說擒虎別人不相信,借指難以 啟齒。明代《警世通言》:“不信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 一連奔走六日,并無銖兩,一雙空手,羞見芳卿,故此這幾日 不敢進院。”
【第54句】:【扁擔無釘兩頭塌】兩頭落空。或說:扁擔沒扎,兩頭打 塌。周立波《山鄉巨變》:“那邊擋駕,這邊又不能轉去,落得 個扁擔沒扎,兩頭失塌。”
【第55句】:先吃黃連后吃蜜——先苦后甜
【第56句】:【慢走跌不倒,小心錯不了】(諺)走路步子放緩點,就不會被絆倒;做事從容謹慎,就不會出差錯。指做事出錯,往往都由于粗疏大意。
【第57句】:裁衣不用剪刀——胡扯
【第58句】:【重陽濕漉漉,穰草千錢束】釋義:漉漉:水漸漸滲下的樣子。穰草:田禾秸稈。謂重陽這天雨淋淋,一束秸稈值干錢。謂遭災年柴草昂貴。例句:重九日晴,則冬至、元旦、上元、清明四日皆睛;雨則皆雨,又主灶荒。……“重陽濕漉漉,穰草千錢束。”
【第59句】:【河狹水急,人急計生】(諺)河身狹窄,水流就必定湍急;同一道理,人到急處,為形勢所迫,就會生出奇計來。指情勢危急時會逼出應急的奇謀。 也作“河狹水緊,人急計生”。緊:湍急。
【第60句】:【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諺)虧心事:愧對良心、違背正理的事。指平時為人做事正道直行,光明磊落,即使半夜有人敲門,也會心情坦然,毫不驚恐。 也作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門。
【第61句】:樓頂上看人——把人看低了
【第62句】:【一不沾親,二不帶故】(慣)故:朋友。指既不是親戚,又不是朋友,沒有親友關系。
【第63句】:【名堂】人們對搞花樣、名目或故弄玄虛的人,喜歡說他們搞名堂。那么,“名堂”一詞是怎么來的呢?“名堂”由“明堂”演化而來。原來,上古帝王舉行盛典的場所稱“明堂”。漢武帝、武則天都提出要造選明堂。據說,武則天建成了明堂,被她的一個男寵一把火燒了。河北農村也有“立明堂”的習俗,不過用途與皇帝所建的明堂截然不同。遇到親人客死異鄉,尸骨無存,其親屬就在墳地內建一假墳,內埋死者牌位,叫“立明堂”。不論是建造假墳頭,還是掩埋死者牌位,都有一套迷信程序,都會有神秘色彩,故俗語常說:“搞什么鬼名堂!”即由此而來。“明”、“名”同音,如今便演化為“名堂”了。
【第64句】:【放野馬】(慣)比喻不受管束,自由行動。
【第65句】:拉纖的喊號子———股勁
【第66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慣)1形容人處世圓滑。2形容人能隨機應變。 也作見什么人說什么話。 見一種人說一種話。
【第67句】:【遠憑衣裳近憑人】(諺)指從一個人的衣著、相貌上可以觀察出一個人的修養素質。
【第68句】:【拋在東洋大海里】見“丟去東洋大海”。
【第69句】:【先小人,后君子】先講明了,按規矩辦事,才能講友好,講 禮貌。老舍《四世同堂》:“我們先講好了診費吧?先小人后 君子!”
【第70句】:中午,媽媽一邊忙著做飯,一邊叫正在看電視的哥哥去翻翻房頂曬著的麥子。哥哥正看在興頭上,不耐煩地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媽,吃了飯再說吧!”媽媽聽了生氣地說:“你這孩子,餓了喘,飽了懶,不飽不餓又不想動彈,快去!”(河南·社旗)
【第71句】:老鱉吞秤砣——好狠的王八,鐵打的心
【第72句】:【船到江心補漏遲】(諺)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補,已經無濟于事。借指凡事必須預先防范,已經造成的錯誤臨時補救便來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補漏遲,懸崖勒馬才收騎。 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馬到崖頭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73句】:【抓著葫蘆當瓢打】釋義:比喻不弄清是非曲直,責罰錯了對象。例句:人家周王村霍家寨的人都在那里,怎么是我帶頭起哄?冤有頭,債有主,我抓著葫蘆當瓢打,昧了良心瞎了眼!
【第74句】:口袋里冒煙——燒包
【第75句】:【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拼個你死我活。葉紫《豐收》:“今朝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老子一定要看看你這個雜種的本事!”
【第76句】:【 老虎戴念珠,假充善人】虎要吃人,佛教主張不殺生,比喻 偽善者。或說:虎要戴佛珠,定是假行善。浩然《山水情》: “算了吧!別老虎戴念珠,假充善人了。你是從這條道兒上 走過來的,還想讓我嘗嘗滋味?你也太不夠意思啦!”
【第77句】:【茶是茶,飯是飯】(慣)形容飲食很講究,達到了一定的標準。
【第78句】:金鑄的鞋模——好樣子
【第79句】:【關起門當皇上】(慣)比喻在一個小范圍內稱雄或在家里擺譜兒。 也作關著大門做皇帝。 關起門來稱帝。
【第80句】:【拴著的馴馬拉五百,沒籠頭的野馬馱三千】(諺)馴馬:馴服的家馬。籠頭:用皮條編成的戴在騾馬頭上的套具。指家馬負重力小,野馬負重力大。比喻死守家門沒出息,出外闖蕩長才干。
【第81句】:拿著草帽當鍋蓋——盡是出氣眼;亂扣
【第82句】:剛吃黃連又吃蜜——苦盡甘來
【第83句】:牛郎織女哭梁祝——同病相憐
【第84句】:【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富】釋義:人得了額外收入才能富起來。例句:懶蟲瞇著眼,打量楚世杰的表情,嬉皮笑臉地說:“常言道,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富呀!”
【第85句】:爛了腳丫子一該歇了
【第86句】:【女大不由娘】(諺)指女兒長大了,自有主見,很多事就不聽母親的了。 也作女大不由娘作主。 女大不由母,兒大不由父。
【第87句】:鄰居兩口子打架,媽媽去勸:“罵不是好口,打不是好手。你們不能好好文案嗎?”(河南·商丘)
【第88句】:【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見“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第89句】:【 見廟就燒香,見神就磕頭】到處尋求援助。諶容《人到中 年》:“我拿了它去找衛生部去,見廟就燒香,見神就磕頭。 求爺爺,告奶奶,也要把這張狀子遞上去。”
【第90句】:【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釋義:比喻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例句: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薛蓮到連隊的第一天,就不知道羞恥地逢人亂吹:“我爸爸在我生日時,從新疆帶回一朵雪蓮花!……”
【第91句】:【肚子里長牙】(慣)比喻心中暗暗立下大志。
【第92句】:太陽就要落山了,表哥卻要帶我去釣魚。我感到奇怪,就問:“怎么這會兒還去釣魚?”“哎,‘早釣太陽紅,晚釣雞歇籠’嘛!”(陜西·長安)
【第93句】:高山流水——少知音
【第94句】:【冰炭不同爐】(諺)冰和炭不能同放在一個火爐里。比喻對立的雙方不能和平共處。
【第95句】:刀尖上走路——玄乎
【第96句】:爸爸總提防我結交品質不好的同學。他說:“學壞沒有種,就怕別人拱。”(安徽·臨泉)
【第97句】:【癩蛤蟆剝皮眼不閉,黑甲魚剖腹心不死】釋義:比喻不甘心失敗。例句:“敵人是‘癩蛤蟆剝皮眼不閉,黑甲魚剖腹心不死’,我們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
【第98句】:【千日吃了千升米】(慣)比喻住的日子已多,花銷很大。
【第99句】:【把心掏出來】(慣)指對人一片赤誠。
上一篇:說到心坎的文案句句精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