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爸爸帶我去商店買鞋,我穿上一雙試了試,太小。爸爸便對營業員阿姨說:“這雙鞋孩子穿著頂頭頂腦的,請再給換一雙吧!”(山東·長清)
【第2句】:【狗嘴里長不出象牙,雞窩里藏不住鳳凰】釋義: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不良環境中產生不出好人。例句:當時她聽胡杏講完。略一思索,就判斷道:“狗嘴里長不出象牙,雞窩里藏不住鳳凰。依我看,她是使黑心!”
【第3句】:黑烏鴉唱歌——引入討厭
【第4句】:【迷而知反,得道不遠】(諺)反:通“返”,返回,回頭。道:人生正道。迷失了正道知道回頭,就會很快尋著正路。指犯錯誤貴在及時改正。 也作“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第5句】:一窠猴子——都姓孫;沒有一個老實的
【第6句】:【一頭抹了,一頭脫了】(慣)形容兩頭落空,一無所獲。
【第7句】:谷糠榨油——難上加難
【第8句】:伏天的陣雨——來得猛,去得快
【第9句】:六月里貼對子——還差得遠
【第10句】:神婆子念咒——瞎說;瞎叨叨;胡叨叨
【第11句】:【溜須】“溜須”用以諷刺那些阿諛奉承之輩的卑劣行為,源自宋朝。宋真宗時,寇準為丞相,丁謂為參知政事。一次朝中宴會,寇準喝湯的時候,沒注意湯汁沾在了胡須上。丁謂正巧看見,趕緊過來替寇準擦拭,寇準毫不領情地說:“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須邪?!币馑际钦f,你身為國家大臣,不是來替我擦胡須的。當場把丁謂羞得滿臉通紅?!傲镯殹币辉~由此而來。所謂受辱后懷恨在心,決心找機會報復寇準。后來宋真宗患病不能上朝,丁謂就串通內侍誣告寇準陰謀擁立太子,把寇準貶出京城。當時,老百姓曾編成順口溜:“欲得天下寧,須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p>
【第12句】:【吃官飯】(慣)指在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工作,靠工資生活。
【第13句】:【身不動膀不搖】(慣)1形容什么活兒也不干。2形容面對大事非常鎮靜、從容。
【第14句】:媽媽心情特別好,給我買了一件新衣服。我趁媽媽高興的時候說:“媽媽,我的鞋破了,你再給我買雙新鞋吧!”媽媽說:“你啊,真是吃七股想八股,吃了驢尾巴還想驢屁股?!保ê幽稀で哧枺?/p>
【第15句】:【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仍舊是原有的情 況。雜文圖書:“因此,當‘第三者’取得了‘第二者’的身份 后,盡管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原先那 動人心魄的情感卻蕩然無存了。”
【第16句】:【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不可錯過機會。類似的:過了 這個節日,就怕種不上這個莊稼了/過了此船無好渡。反義 說:過了這個村,再找一個店。老舍《茶館》:“告訴你,過了 這個村可沒有這個店,耽誤了事可別怨我!快去快來!”
【第17句】:【哪邊炕熱往哪邊擠】(慣)指人鉆營取巧,哪兒有好處就往哪兒鉆。
【第18句】:【男兒當自強】(諺)指好男兒應努力奮進,自強不息。
【第19句】:檀香木做馬桶——屈材(才)
【第20句】:一位老太太被自行車撞倒了,路旁一個青年急忙過去扶她,沒想到這位老太太硬說是這青年撞她的。知情的人說:“真是好心無好報,點佛燈被佛告。”(四川·姿陽)
【第21句】:【 官出于民,民出于土】人民種地,繳納捐稅,養活官府。葉 紫《豐收》:“縣太爺自己也明白:官出于民,民出于土!種子 不設法,一年到了頭大家都撈不著好處的。”
【第22句】:有一次,李叔叔叫他兒子小舟做一件小事,小舟眉頭一皺,不愿干,走了。李叔叔說:“牛腦煮不爛,得多燒二斤炭?!保兾鳌ぞ高叄?/p>
【第23句】:【致富先治愚,治愚辦教育】(諺)要想致富,首先要改變愚昧無知的現狀;要消除愚昧,提倡科學文明,最根本的措施是振興教育。指振興教育是富國富民的基本措施。
【第24句】:【打啞謎】(慣)指不直接把意思說明白,故意讓對方猜。
【第25句】:【是癤子就得流膿】借指壞事總要暴露。類似的:膿包早 晚要破。浩然《艷陽天》:“他甚至于感到,只要政局不發生 一點兒變化,自己身上這個膿包早晚要破?!?/p>
【第26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慣)比喻說話沒有條理,做事不按章法或次序,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比喻這事干一點兒,那事也干一點兒,什么事都干。 也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東一榔頭,西一棍子。 東一榔頭,西一杠子。
【第27句】:“手當筆,地當紙,比你強的是老師?!蹦棠探洺8嬲]我,平時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能進步。(山東·滕州)
【第28句】:【人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釋義:話說清楚別人才能明白。例句:“三爺三嫂都是勞苦人民,一說就通!就是可惜呀,咱們說的還不夠;人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啊!”
【第29句】:坐著飛機放聲唱——高歌猛進
【第30句】:【新婚三天沒大小】見“洞房三天沒大小”。
【第31句】:大雪落在海里頭——看得見,摸不著
【第32句】:【屋怕不穩,人怕忘本】(諺)房屋怕的是不堅固而倒塌,人怕的是忘記根本而失去人的本性。指為人要有良心,不得忘本。
【第33句】:【倒抽了一口冷氣】(慣)形容突然受驚時極度驚訝、緊張或恐懼的心情。 也作倒抽了一口涼氣。 倒吸了一口涼氣。 倒抽一口氣。
【第34句】:【有其師必有其徒】(諺)指有什么樣的師傅,就會教導出什么樣的徒弟。 也作“有什么師傅,有什么徒弟”。
【第35句】:刀子對斧子——硬過硬
【第36句】:【能當天上一只鳥,不做官家一房小】(諺)小:小妾,小老婆。寧愿做只小鳥,在天空自由飛翔,也不愿做官宦人家的小妾。指舊時官宦人家的小妾地位低下,往往備受凌辱。
【第37句】:【放下一星火,能燒萬仞山】(諺)仞:一仞為八尺。投放一點火星,就能燒毀萬丈山林。比喻小小的失誤,會釀成無法估量的大禍。 也作“放著一星火,能燒萬頃山”。 頃:百畝為一頃。萬頃山:形容極寬闊的山林。
【第38句】:【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歇)《西游記》第二回描寫,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成七十二般變化,念個咒語,要變什么就變成什么。形容多變,難以預測。
【第39句】:【朝里無人莫做官】(諺)舊指朝廷里如果沒有后合作依靠,就不要去做官。
【第40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意即天地共鑒,天地作證,行為光明 磊落。類似的:天地為憑,日月為鑒。姚雪垠《李自成》:“上 有皇天,下有后土,我李自成倘若對這個案子不一秉至公, 天地不容!”
【第41句】:我們班來了個復讀生,是沒考上高中留下的,可現在仍不好好學習。老師生氣地說:“咳!真是山姜斷不了辣氣??!”(山東·文登)
【第42句】:【兩手提兩籃——左也籃來右也籃】(歇)籃:諧“難”。指左右為難。
【第43句】:【 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須作筆記,以加強記憶和理解。 語文圖書:“在積累知識過程中要勤于手抄筆錄,要手腦結 合,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有道理的?!?/p>
【第44句】:【往臉上貼金】(慣)比喻美化、夸耀自己或他人。 也作“給臉上貼金”。
【第45句】:【走獨木橋】見“過獨木橋”。
【第46句】:順坡推轱轆——滾得快
【第47句】:【青蛙要命蛇要飽】謂都要生存,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欲 望,不顧別人死活。相關的:蛇要吃飽,不知青蛙要命。陳 登科《赤龍與丹鳳》:“今天我要把話說清楚:青蛙要命蛇要 飽。他不為老家出力,誰又去為他賣命?”
【第48句】:兒童節這天,學校要舉行講故事比賽。由于我平時沒抓緊練習,沒記牢,心里很急,就求媽媽中午不休息陪我練講故事。媽媽說:“你呀,真是水到屋檐才開溝?!保◤V西·貴港)
【第49句】:【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子】絕對保密。成語:秘而不宣。 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你小聲些!這事兒可得保守秘 密;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子,誰也不能給知道?!?/p>
【第50句】:木匠打鐵——改行
【第51句】:蜜蜂叮在玻璃上——看到光明,沒有出路
【第52句】:死馬當作活馬醫——妄想;想盡一切辦法
【第53句】: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愛王八——氣味相投
【第54句】:【貧賤夫妻百事哀】釋義:[唐]元稹詩句,指貧賤夫妻事事困難。例句:雖然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倒也還能不斷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55句】:【怠慢親爹,不能怠慢遠客】(諺)寧可慢待了自己的親爹,也不能慢待了遠方來的客人。指遠方來客難得,應予禮待。
【第56句】:王八背兩面鼓——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第57句】:飯熟揭鍋蓋——氣沖沖
【第58句】:媽媽讓我干活,我沒干,弟弟忙去告我的狀。媽媽聽后說:“你不要講他了,你們都是一個師傅的徒弟。”(安徽·金寨)
【第59句】:【小賬不可大算】(諺)小賬:零星開支的賬目。大算:總起來計算。 指小賬如果單宗看,為數不多;但日積月累,總起來計算,數字就會大得驚人。
【第60句】:鋼水倒進模子里——定型了
【第61句】:【 黃泥巴落在褲檔里,不是屎來也是屎】謂處境令人懷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說不清楚。類似的:黃鼠狼站在 雞棚上,不是偷雞也是偷雞。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們支持淫亂,我們現在是黃泥巴落在褲襠 里,不是屎來也是屎?!?/p>
【第62句】:【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佐】釋義:佐:助。好鳥看好樹木棲身,賢能的臣子選擇明君效勞。例句: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佐。聞說唐君德勝堯舜,欽文敬武,天下紛紛以有德而伐無德,以有仁而伐無仁。如今望二位大人注意也。
【第63句】:【好漢不吃眼前虧】見“光棍不吃眼前虧”。
【第64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釋義:焉:哪里。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長到哪兒去呢?比喻失去了生存的基礎,無法存在?!捌ぶ淮妗庇肿鳌捌で也淮妗薄@洌骸捌ぶ淮?,毛將焉附”?真要是侵略者的陰謀得逞,全國淪陷,整個民族滅亡了,你這個老爺還給誰當?
【第65句】:連天的陰雨——少睛(情)
【第66句】:【眼經不如手經,手經不如常舞弄】(諺)用眼看過,不如用手經過;用手經過,不如反反復復習練。指學習技藝,重在不厭其煩地實踐。
【第67句】:【鋪的草,蓋的草,有個老伴就是好】(諺)即使窮到下鋪草、上蓋草的程度,只要有個老伴相依為命,彼此體貼照應,就會感到十分滿足。指老年人最難得的是有個老伴。
【第68句】:【風馬牛不相及】釋義:風:一說放逸,走失;一說獸類發情,彼此相誘。一說兩地相距很遠,牛馬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另一說馬與牛不同類,雄雌不致相誘。比喻彼此之間毫不相干。“相及”又作“相干”。例句:說了幾次,也鉆不到他的耳朵里去,什么抗日,什么工作,什么工人、農民,都是對牛彈琴,風馬牛不相及,他心上像長了茅茅草。
【第69句】:【蛤蟆跳井——撲通】(歇)撲通:擬聲詞,形容蛤蟆跳入井小時發出的聲音,諧“不懂”。指不明白或不懂事。 也作青蛙跳井——撲咚。 蜞螞兒跳水——噗嗵。蜞螞兒:方言,青蛙。
【第70句】:人急跳窗戶——不是門
【第71句】:【會家不忙,忙家不會】(諺)會家:會做的人,懂行的人。指從容應對的必是行家,慌手慌腳的必是外行。 也作會者不忙,忙者不會。 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第72句】:【砍一枝,損百株】(諺)砍傷一根樹枝,會使百株樹受損。比喻傷害一人,會連累相關的許多人。 也作砍一枝,損百枝。 砍一斧,震百枝。
【第73句】:【拿著銀碗討飯吃】(慣)比喻自己有極好的條件不知利用,卻伸手乞求別人施舍。 也作“捧著金碗討飯吃”。
【第74句】:山泉多的地方河流總是澎湃,群眾多的地方智慧將在那里產生。
【第75句】:【 眼不瞎也能算到這一卦】算卦者多為瞎子。謂容易估計。 柳青《創業史》:“我眼不瞎也能算到這一卦哩!我從根就沒 指望今年再借。”
【第76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第77句】:早睡早起,賽過人參補身體。
【第78句】:【麻布袋上繡花——底子太差】(歇)底子:本指花紋圖案的襯托面,轉指基礎。指基礎太差或品質太次。 也作“破麻袋繡花——底子差”。
【第79句】:媽媽給我炒了一盤蘿卜菜,我說我不愛吃蘿卜。媽媽說:“多吃蘿卜,少進藥鋪?!边€有一次,媽媽給我炒了一盤蒜苗,我說蒜味不好聞,不想吃。媽媽說:“多吃大蒜,少進醫院?!保ê幽稀と曛荩?/p>
【第80句】:【無例不可興,有例不可廢】(諺)沒有先例的,不可隨便去做;有了先例的,不可隨便廢止。原指舊時衙門辦案,以有無先例為依據;后泛指做事要遵循先例。 也作“無例不興,有例不廢”。
【第81句】:【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人的地位變化,可以看出發誼的真 假。明代《石點頭》:“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吾兄垂念故人, 足征高誼?!?/p>
【第82句】:打長途電話——遙相呼應
【第83句】:劉備遇孔明——如魚得水
【第84句】:砍柴人下山——兩頭擔薪(心)
【第85句】:【打著燈籠沒地方找】(慣)形容非常好,非常難得。 也作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打著燈籠都難找。
【第86句】:【開口告人難上難】(諺)告人:求人。指張嘴求人是非常為難的事。 也作“開口求人難”。
【第87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諺)形形色色:各式各樣。指人多了,什么樣的人都有。也指人群中自有出色的人才。 也作人上一百,五顏六色。 人上一百,五藝俱全。五藝:各種技藝。 人上一百,生奇出怪。
【第88句】:早晨,我穿好短衣短褲,準備到地里去拾麥子,媽媽卻叫我穿長衣長褲。我說:“麥熟天還穿那么厚?”媽媽說:“莊稼佬兒,不離襖兒。三伏天還凍壞剛出生的小娃娃,寒著呢!”(河南·中牟)
【第89句】:奶奶買菜回家,沒看見小叔,嘆氣說:“這孩子,真是晴天無影子,雨天無腳印啊!”(湖南·長沙)
【第90句】:李阿姨的兒子和她頂嘴,李阿姨氣呼呼地坐在床上生悶氣。李叔叔勸道:“消消氣吧,哪個牛犢不抵母呢?”(湖北·丹江口)
【第91句】:螞蟥鉆進牛鼻孔——難解脫
【第92句】:【插杠子】釋義:兩人抬東西,第三人拿杠子插進去。比喻事情有局外人插手干擾。例句:再說家,仍是我當,不許你亂插杠子。
【第93句】:十個銅板少一文——九文(久聞)
【第94句】:玻璃瓶里插蠟燭——心里亮;肚里明
【第95句】:大榔頭砸豆腐——篤定
【第96句】:【外君子而內小人】(慣)比喻外表上像個品行端正的人,實際上是個人格卑鄙的人。
【第97句】:【小白臉】“小白臉”專指膚白貌美的年輕男子。 “小白臉”源自三國時期的何晏。三國時期,魏國有個美男子叫何晏,皮膚白皙。魏明帝懷疑何晏如此白皙是不是搽了粉,就想驗證一下。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魏明帝請何晏吃了一頓飯。他給何晏上了一碗熱湯面,何晏吃得汗流滿面,不斷地用袖子擦拭汗水,擦過之后,臉色反而顯得更加潔白。魏明帝這才相信何晏確實是天生的白皙皮膚。后人就把何晏稱為“粉郎”,意思是抹粉的郎君,用現在的話就是“小白臉”。宋代柳永有一首詞:“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本褪堑涑鋈龂侮?。久而久之,“粉郎”就成了“小白臉”。
【第98句】:【三分吃藥,七分調理】(諺)調理:調養與護理。要治好病,三分憑藥治,七分靠調理。指對病人來說,調理比藥物治療更重要。 也作三分醫治,七分調養。 三分治病七分養。 三分藥,七分養。
【第99句】:鄰家兩位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兒子養大,可兒子成家后就再也不孝敬他們了。媽媽憤憤不平又無可奈何地說:“唉,可真是只有瓜連(憐)子,沒有子連(憐)瓜啊!”(河南·鄧縣)
上一篇:京發現最火的佛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