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園瓜,就一個熟的】只有一個成熟、出眾。成語:出類拔 萃。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你咋知道我沒照顧?就 你有情,別人都沒意?一園瓜,就你一個熟透了!”
【第2句】:【犯牛脖子】(慣)牛脖子:即牛脾氣,執拗倔強的脾氣。指表現出倔強、不服氣的樣子。 也作犯牛脖子脾氣。 犯牛脾氣。
【第3句】:我做事,常常是事沒辦成反倒惹出麻煩來。媽媽批評我:“你呀,真是吃一碗,拉一炕,還甩了一窗臺子。”(河北·藁城)
【第4句】:我和媽媽走親戚,看著媽媽走得并不快,可我總是跟不上。媽媽笑著說:“緊走趕不上慢不歇呀,孩子。”(河南·尉氏)
【第5句】:【不分青紅皂白】皂,黑色。謂不分是非曲直。分,也說: 管、問。魯迅《彷徨》:“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 巴。”
【第6句】:【能人背后有能人】(諺)能人:才能出眾、技藝超群的人。指能人之上,還有更了不起的能人。誡人不可自滿。 也作能人之上有能人。 能人之外有能人。 能人背后有能人,好漢背后有好漢。
【第7句】:【 萬事不由人】事情不能由人的主觀愿望決定。浩然《艷 陽天》:“世道變了,萬事不由人呀,也不能光按著老理兒辦 事情。”
【第8句】:【天下無有不散的筵席】(諺)再好的宴席,總會有散的時候。比喻人生有聚就有散,不必為散傷情。
【第9句】:【 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正確,不怕別人議論指責。古華 《相思樹女子客家》:“好在觀音姐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店之 主,她注意著。”
【第10句】:【螞蚱打噴嚏,滿嘴莊稼氣】釋義:比喻沒有文化,說話土氣。例句:“就得是這樣,不能像高翔他們一樣,螞蚱打噴嚏,滿嘴的莊稼氣,講起話來,像數白花菜一樣。”
【第11句】:【—鍬挖不出井來】做事要有步驟,不可能一蹴而就。類 似的:一斧子砍不倒大樹。周立波《暴風驟雨》:“隨便干啥, 都不能一下子就干好的。不是一撅就挖出個井來,得慢慢 挖,不能心急。”
【第12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諺)鼾睡:呼呼大睡。在自己的臥床旁邊,哪容得別人呼呼大睡。比喻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不容許有異己的力量存在。 也作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第13句】:沙鍋里煮驢頭——腦袋瓜早軟了,嘴巴骨還挺硬
【第14句】:【閑茶悶酒無聊】煙飲茶喝酒抽煙,常常為了消閑解悶。 戴厚英《人啊人》:“都學會了抽煙,閑茶悶酒無聊煙。都覺 得無聊嗎?”
【第15句】:我有好吃和不太愛洗澡的毛病。媽媽說:“修吃不修身,虱婆叮項頸。”(湖南·城步)
【第16句】:【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什么也沒撈著,一無所獲,希望落空。 成語:鏡花水月。浩然《山水情》:“可別是我害了單相思,最 后鬧個竹籃打水一場空呀!”
【第17句】:【死板】“死板”指一個人做事不靈活,不知變通。它源于古代鑄錢技術。錢糧臺是古代官府鑄造錢幣的地方,那時的錢都是銅水、銀水倒進一個一個的模子鑄造出來的。而這種造錢的模子,每板都是六十四枚。這種鑄錢技術始于宋代,清代翟灝的《通俗編》里面講到宋代規定鑄錢的時候,每一模板是六十四文,這說明定制“板板六十四”的模子始于宋代。為防止盜版貪污錢,規定“板板六卜四”不得變更。而最早解釋這一俗語的是清代范寅所著的《越諺·數目之諺》:“板板六十四,鑄錢定例也,喻不活。”不活,即死也,這是“死板”一詞的直接來源。
【第18句】:【肚子里裝著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撓心】(歇)百爪:二十五只耗子共一百個爪子。形容人心煩意亂,心神不定。
【第19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釋義:朱:朱砂,紅色的顏料。赤:紅色。比喻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例句:馬專員也笑道:“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也學會我們這套八股濫調了!”
【第20句】:【瑞雪兆豐年】冬季大雪,能凍死害蟲,又為田中增加水 分,有利農業。蘇童《妻妾成群》:“好大的雪,瑞雪兆豐年 吶。”
【第21句】:【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歇)龍王:傳說中掌管興風降雨、統領水族的神。指不認識自家人,或自己人之間發生誤會。
【第22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諺)尺比寸長,但要和丈比,它就短了;寸比尺短,但要和分比,它就長了。比喻人和事物的優勢都不是絕對的,有所長,也就必定有所短。
【第23句】:【偷食貓兒性不改】釋義:比喻惡性難改。例句:常言道:偷食貓兒性不改。他在外邊放蕩慣了,看在家中,猶如牢獄一般,哪里坐立得住。
【第24句】:奶奶常說我是“長不管,短不管,三餐只會捧大碗”。(四川·達縣)
【第25句】:人民行動起來,鐵鑄的寶座也不穩。
【第26句】:襯衫上的第三個扣子——貼皮貼肉不貼心
【第27句】:【 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指沒法說。又指無能。馬尾巴, 也說:麻繩,頭發絲。類似的:罐子打掉鼻,別提工/送飯罐 打了耳朵,不能提/破鞋提不起。張賢亮《河的子孫》:“還反 啥哩,過去的事,馬尾穿豆腐,不能提啦。”
【第28句】:【是這鳥,叫這聲】(諺)什么樣的鳥會叫什么樣的聲音。指鳥的種類各異,叫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 多比喻哪個層次上的人,會說哪個層次上的話。
【第29句】:【吐不出來咽不下去】(慣)形容人有顧慮,說話吞吞吐吐。
【第30句】:【 賣瓜的不說瓜苦】不說自己的缺點,不說對自己不利的 話。類似的:賣酒的不說酒薄。劉云若《(舊巷斜陽)自敘》: “幽默雜志、論語社都有一條社章,是‘不說自己的文章不 好’。這是對的,賣瓜的誰肯說瓜苦呢?”
【第31句】:【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諺)執法嚴正,國情自然和諧;官員清廉,人民自然安樂。指執法嚴正和官員清廉,是社會安定、人民安樂的決定因素。 也作法正天須順,官清民自安。 官清民自安,法正天心順。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第32句】:【火冒三丈高火】兼指火焰、怒火。形容發怒,發脾氣。 成語:大發雷霆。劉紹棠《鷓鴣天》:“關青梅見他的態度輕 狂傲慢,火冒三丈高,跳起腳來破口大罵。”
【第33句】:【好鞋不踩臭狗屎】釋義:比喻品行端正的人不招惹思想行為不好的人,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例句:不過,話得往深處說,壞人盡管搖頭擺尾地得意,好人還得做好人!咱們得忍著點,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屎,你明白我的話吧?
【第34句】:【 神不安,鬼不安】神鬼不安,人更不安。形容被擾亂,不 得安寧。成語:雞犬不寧。陳登科《淮河邊上的兒女》:“你 天到莊上來胡攪,攪得神不安人不安,把人都攪死啦。”
【第35句】:門縫里看大街——眼光狹窄
【第36句】:【踩窩子】(慣)比喻探查底細。
【第37句】:【太公釣渭水——走老運】(歇)太公:商末周初的太公望呂尚,字子牙,俗稱姜太公。相傳姜子牙八十歲時在渭河邊釣魚,遇到周文王,得到重用,后輔助文王取得了天下。指老年人交了好運。
【第38句】:【前有車,后有轍】(諺)前邊有車行過,后邊就有車轍。比喻前人取得了經驗教訓,后人就有了可以遵循的榜樣。 也作“前邊有車,后邊有轍”。
【第39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原為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一句話, 今多指另有用意,別有企圖。茅盾《虹》:“但是來聽講的,只 有幾個學生,而且他們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還不是借此出 來看看夜市罷了。”
【第40句】:【芝麻摔八瓣】形容極小。電視劇:“芝麻摔八瓣的官,你 真有癮呀?”
【第41句】:海豹的眼睛——又明又亮
【第42句】:【唱紅臉】(慣)比喻扮演或充當好人。與“唱白臉”相對。
【第43句】:【七夕】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俗稱“七夕”,民間傳說這是每年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的時刻。牛郎和織女的原型是天空中隔著銀河相望的兩顆星。以現在的觀點看,牛郎星屬于天鷹座,是天空中第十二亮星,織女星屬于天琴座,是天空中第五亮星。牛郎織女不愧為夜空中的一對閃耀伴侶,引得地上眾生仰頭觀望。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早在東漢之前就已經有了雛形,后來演繹成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相傳,天上的仙女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孫女,她能用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美麗的云彩。勤勞善良的人間男子牛郎,自幼父母雙亡,跟隨哥嫂度日。哥嫂對他十分刻薄,與他分家時只給他一頭老牛。一天,織女和諸仙女到人間游戲,在小河中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織女也愛上了牛郎,于是織女沒有回天庭而是嫁給了牛郎,并生了一雙兒女。王母娘娘知道后,勃然大怒,派人趁牛郎不在家時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后在老牛的幫助下,披上牛皮用扁擔挑了兩個小孩去追織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用金簪在天空一劃,劃出了一條波浪滾滾的銀河,硬生生將牛郎和織女隔開。不過二人的忠貞愛情還是感動了上蒼,王母娘娘也只得同意他們每年七月初七可以相會。這天,會有無數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為他們搭一座鵲橋,讓他們相會。據說,七月初七這天,在地上看不見喜鵲。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深入人心,因此,現代人將“七夕”視為中國的情人節。
【第44句】:【把煮熟的鴨子鬧飛了】釋義:比喻把到手或即將到手的好處丟掉了。“鬧”又作“弄”。例句:這一來倒不好了!別的都是小事,老爺那個天性,倘然這一翻臉,要眼睜睜兒地把只煮熟了的鴨子給鬧飛了,那么怎么好?
【第45句】:【千里長棚——沒個不散的筵席】(歇)長棚:舊時送人上路時為設宴餞行而搭建的棚子;富貴人家辦婚喪等事,也常搭設很長的棚子,宴請賓客。本指筵席總有完了的時候;轉喻人有聚就有散,不可能永遠聚在一起。 也作千里長篷——也沒個不散的筵席。 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
【第46句】:【水火不留情】釋義:水災、火災殘酷無情,給人造成的損失大。例句:飼養員笑嘻嘻地說:“沒事兒。我活這么大年歲了,還不知道水火不留情?你就放心吧!”
【第47句】:【老虎也有打盹兒的時候】釋義:比喻本事再大的人有時也會疏忽。例句:她時時留意著,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終于有一天,老頭出門鎖沒有鎖死,叫她拔開了。
【第48句】:【倒抽一口冷氣】冷不防受到意外的打擊。馬烽西戎《呂 梁英雄傳》:“雷石柱一聽,驚得倒,抽了一口氣,心‘通通通’ 跳起來。”
【第49句】:【裝門面】(慣)比喻為使外表好看而進行粉飾或點綴。
【第50句】:經市中醫院劉醫生兩天的精心治療,爸爸康復出院了。姐姐對他說:“藥對方,一口湯;不對方,一水缸。爸,要是您仍在江湖游醫那里醫治,只怕再過十天,病情也不見得會有好轉呢!”(浙江·紹興)
【第51句】:老鼠背上生瘡一發不大
【第52句】:【又要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慣)婊子:妓女。牌坊:舊時用來表彰忠孝節義的人物而修建的像牌樓的建筑物,這里指貞節牌坊。比喻既要做壞事,又想落個好名聲。
【第53句】:【聽三不聽四】(慣)指聽人說話沒聽全,不明其意。
【第54句】:八哥兒的嘴——跟著人說話
【第55句】:字是門樓書是房。
【第56句】:【惜衣有衣,惜食有食】(諺)愛惜衣服,就不會缺衣服穿;愛惜糧食,就不會缺糧食吃。指對財物能愛惜就會有積蓄,有積蓄就不會受困。 也作惜衣得衣,惜食得食。 惜衣有衣穿,惜食有食吃。
【第57句】:【寧看賊挨打,不看賊吃耍】(諺)指看賊挨打受罰可以儆戒自己,而看賊用偷來的錢吃喝玩樂,則容易受邪惡的引誘。
【第58句】:雞蛋里挑骨頭——吹毛求疵
【第59句】:【馬路】“馬路”一詞本出于中國,結果被外國人搶注了商標。早在戰國時代,我國就出現了“馬路”一詞。《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衛靈公聽到動亂的消息,坐上馬車,從閱門進入國都,到達王官,裝載了寶物由寓室出來,“褚師子申遇公于馬路之衢,遂從”。就是褚師子申在馬路的_f.字路口遇到靈公,就跟隨著靈公一起去了。從卜文看,“馬路”是指由馬拉著車子所行駛的大路。自古以來,馬路多是公路,這就是“馬路”的最早出處,可惜卻沒有流傳下來。相反,“馬路”一詞卻成了舶來品。據說,英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明了用碎石鋪路,在英國格蘭沼澤地區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現代意義上的公路,為世界交通運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英國人為了紀念馬路的發明者而把“公路”叫做“馬路”,并風靡世界。
【第60句】:【千般易學,一竅難通】(諺)指各種各樣的本事都容易學,但要達到精熟的程度卻很難。
【第61句】:【 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過分,反而害了自己。成語:弄巧 成拙。王蒙《失態的季節》:“我們當時就議論,錢文前途是 遠大的,只是方向的問題,方向對了,當然愈聰明愈好了,方 向不對,那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第62句】:【百將易得,一帥難求】(諺)將:能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帥:指揮三軍的最高統帥。將與帥相比,帥極難尋得。
【第63句】:電話局的話務員——耳聽八方
【第64句】:龍龍不愛學習,偏偏和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玩得火熱。媽媽嘆息說:“唉,臭菩薩離不開臭豬頭!”(湖南·武岡)
【第65句】:【棉花耳朵風車心】(慣)形容人耳軟心活,沒有主見,容易聽信他人。
【第66句】:貍貓蹲在懸崖上——混充老虎
【第67句】:《百家姓》不念頭個字——開口就是錢
【第68句】:今年雨水偏多,地里、水溝里忽然有好多小魚,我問媽媽這是怎么回事。媽媽說:“千年草籽,萬年魚子。”(河南·內鄉)
【第69句】:【一錢不落虛空地】(慣)指一文錢也不白花。
【第70句】:【梁山上的軍師——吳用】(歇)吳用:《水滸傳》中人物,綽號智多星,梁山起義軍的軍師。吳:諧“無”。指沒有用處。
【第71句】:【死店活人開】(諺)店是死的,開店的人是活的。指會做生意的人,會把生意做得很活、很興旺。也泛指凡事貴在靈活處理,不死守成規。
【第72句】:壁上的春牛——離(犁)不得
【第73句】:【蘇杭不到枉為人】(諺)蘇杭:蘇州和杭州。不到蘇州和杭州游覽一回,就算白活了一世。指蘇杭景物優美,甲于天下,不可不去游覽。
【第74句】:【越熱越出汗,越冷越打戰】(諺)打戰:顫抖。越熱得出汗就越熱,越冷得打戰就越冷。比喻有錢的就越有錢,貧窮的就越貧窮,或走紅的就越走紅,倒霉的就越倒霉。
【第75句】:木偶做戲——受人牽連
【第76句】:【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諺)賣油的娘子有的是油,梳頭時卻只用水而不用油。指窮人為了生計極度節省。也指放下自家的物質優勢,卻求助于別人的微小援助。 也作賣鹽的喝淡湯。 賣鞋的赤腳跑。 賣油娘子水梳頭,賣肉兒郎啃骨頭。
【第77句】:【豬八戒撞上羅剎女——甘拜下風】(歇)羅剎女:《西游記》中人物,即鐵扇公主,牛魔王的妻子。 《西游記》中描寫,唐僧取經途中受阻火焰山,向羅剎女借芭蕉扇滅火,羅剎女不借,打斗時,豬八戒不敵羅剎女。指心甘情愿地承認不如別人。
【第78句】:大炮打群狼——轟而散
【第79句】:【碰釘子】(慣)比喻遭人拒絕、斥責或遭受失敗、挫折。
【第80句】:【黑夜也有人行走】在逆境中奮斗。歌劇《劉三姐》:“‘妹 莫憂,黑夜也有人行走。“妹不憂,浪大也有打魚舟。”
【第81句】:【飽暖生閑事,饑寒發盜心】釋義:生活富裕就會發生不正當的事,饑寒交迫就會產生盜竊的想法。例句:日間與人講拳論棒,甚是有興;夜來孤身自眠,未免有些寂寞。正是:飽暖生閑事,饑寒發盜心。
【第82句】:布袋里裝牛角——內中有彎
【第83句】: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第84句】:火車離軌——寸步難行
【第85句】:諸葛亮諸葛謹——各事其主
【第86句】:黃鼠狼問雞卦一兇多雞(吉)少
【第87句】:老貓爬屋檐——輩輩往下傳
【第88句】:南天門搭戲臺——唱高調
【第89句】:【陽溝里翻船】(慣)陽溝:露在地面上的排水溝。比喻在不該出問題的地方出了問題。
【第90句】:螃蟹斷腿——橫行不了
【第91句】:【逢人減壽,見衣加錢】(諺)見了人,要把人家的歲數說得小點;見了人家穿的衣服,要把衣價抬得高點。舊指與人交往要善于取悅對方。 也作“逢人減歲,遇貨加錢”。
【第92句】:【撞大運】(慣)比喻抱著僥幸心理去碰好運氣。也比喻走運。
【第93句】:村里的二牛總是虐待自己的父母。鄰居李大爺說:“房檐水,照窩窩地滴就是哩。待他自個老了,兒女們十有八九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張嬸也在一旁插言道:“這叫上梁不正,下梁會歪,看樣樣兒,都看會了。”(甘肅·平涼)
【第94句】:【買了個母雞不下蛋——莫不吃了不成】(歇)莫不:莫非,表示反問語氣。本指若買了只不能生蛋的母雞,即使殺了也無濟于事;轉指婦女即使不會生養,也無人可奈何。
【第95句】:白菜熬豆腐——誰也不沾誰
【第96句】:【氣兒不打一處來】極為生氣。或說:火兒不打一處冒。 老舍《四世同堂》:“胖菊子恰好由外面走進來,一眼看到曉 荷,她的氣兒不打一處來。”
【第97句】:【車走車路,馬走馬路】(諺)車和馬各走各的路,互不碰撞。比喻人事上各行其是,互不相干。也比喻做事各有各的門路。
【第98句】:【辦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諺)東:東家,主人。辦事如果不按照主人的意旨去做,即使盡心竭力,也沒功勞。指做事必須依照主人的意愿。
【第99句】:旱地蛤蜊——死不張嘴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值得你反復品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