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諺)百年:一輩子。做人不要做婦女,婦女一生的命運由別人操縱,苦樂不由自身。指舊時婦女被壓在最底層,受盡屈辱。 也作為人莫作婦人身,百般苦樂由他人。 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人定。 為人莫作婦人身,一生苦樂由他人。
【第2句】:【癡心女子負心漢】(諺)癡心:愛戀忠誠不變。負心漢:見新忘舊的男子。指在男女婚戀問題上,往往女子堅貞不移,男子違盟背約。 也作癡心女子,反面男兒。 癡心女子薄情郎。 癡心女兒負義郎。
【第3句】:【放魚入海,縱虎歸山】 釋義: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魚”又作“龍”。 例句:曹操下令軍中日:“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眾將可努力向前。”
【第4句】:【誰給你嘴上貼著封條】 釋義:沒有人不讓你說話。 例句:內當家急了,一骨碌爬起來,穿衣服,“你這人真是,誰給你嘴上貼封條咧!”
【第5句】:一根竹子撐不起一幢竹樓,千根竹子能夠搭起通天云梯;一滴水珠掀不起一個浪頭,千萬滴水珠能夠匯成滔天洪流。
【第6句】:【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樹枝】 釋義:五更:舊時將一夜分為甲、乙、丙、丁、戊五段,又稱“五鼓”、“五夜”。指半夜到五更時刮的西風,天明時會變成拔樹斷枝的颶風。 例句:老漢著急了:“你沒聽說‘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樹枝’嗎?趕快作準備吧,有天災了!”
【第7句】:【生在福中不知福】見“人在福中不知福”。
【第8句】:【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慣)1指懸掛在半空中。2形容事情沒有著落。3形容沒有靠山或根基。4指哪兒也靠不著。 也作上不著天,下不依地。 上不巴天,下不著地。 上不著天,下不挨地。
【第9句】:【這個一榔頭,那個一錘子】 釋義:比喻你一言,他一語,意見不統一。 例句:你還說民主管理指在巖上選組長,做計劃,籌資金。在船上還能這個—铘頭,那個一錘子,那不是野兔子拉犁,亂套了?
【第10句】:【青蛙跳井——撲咚】見“蛤蟆跳井——撲通”。
【第11句】:【人窮窮在債里,天冷冷在風里】(諺)指天冷時刮風,會助長氣候的寒冷;人窮時借債,會加深窮人的貧窮。
【第12句】:要知山中事,鄉間問老農.
【第13句】:【打尖】古時候,人們把在旅途中休息進食叫“打尖”,現在上歲數的人仍舊使用打尖一詞。 據考證,“打尖”系“打火”之誤。清代福格所撰《聽雨叢談》卷十一:“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皆不喻其字義,或日中途住宿之間,乃誤間而尖也。謹按《翠華巡幸》謂中頓日中火。謂途中之餐日打火,自是因火字而為尖也。”意思是中午飯叫中火,旅途中吃飯叫打火。誤將住宿之“間”而為“尖”也。“間”、尖”同音。因此,打尖包括旅途中住宿、休息、吃飯。如《水滸傳》中有:“你母子二位敢來打尖,叫莊客安排飯來。” 再如馬致遠《黃粱夢》云:“兀那打火的婆婆,央你做飯與我吃。行人貪道路,你快些兒。” “打尖”一詞,至今使用。
【第14句】:【打攛鼓兒】(慣)指在一旁攛掇、慫恿、幫腔。
【第15句】:【作筏子】見“扎筏子”。
【第16句】:【一扇籬笆——兩面倒的貨】(歇)一扇籬笆立不穩。比喻沒有主見,左右搖擺的人。
【第17句】:【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諺)馬屁:拍馬屁,即專門用甜言蜜語奉承討好人。舊指無論什么東西都有可能被人看穿厭棄,惟有奉承話是人人愛聽的。
【第18句】:【在家靠父母,出家靠朋友】(諺)指在家生活靠父母操心,出門辦事靠朋友幫忙照應。 也作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在家投爹娘,出門投朋友。
【第19句】:【沙鍋砸蒜——一錘子的買賣】(歇)本指沙鍋是用陶土和沙燒成的,質地很脆,用來砸蒜,一下子就碎;轉指不管結果如何,就全靠這一次行動。也指只干一次,就全壞了事。 也作“沙鍋搗蒜——一錘子的買賣”。
【第20句】:【黑貓不捉耗子,還有白貓】 釋義:比喻事情總會有人干的。 例句:我倒覺著對待工作不能心急,胖子不是一嘴吃的。春天必刮東風,伏天總要落雨,黑貓不捉耗子,還有白貓哩!
【第21句】:【事要多知,酒要少吃】(諺)指事理要知道得越多越好,以增添識辨是非的能力,飲酒卻是越少越好,以免傷身滋事。
【第22句】:【懷揣金剛鉆,敢攬破瓷碗】(諺)金剛鉆:用金剛石做的鉆頭,能鉆透瓷器。指有了金剛鉆,才敢承攬補修瓷器活。比喻有某方面的本領,才敢承擔某方面的任務。
【第23句】:【能叫掙死牛,不叫打住車】(諺)在坎坷的坡路上,寧可把牛累死,也不能讓車打住不前進。比喻人寧可心力交瘁,付出生命,也不能使事業中途而廢。
【第24句】:【屙到人頭上拿尿洗】(慣)比喻欺人太甚。
【第25句】:【孝重千斤,日減一斤】(諺)指父母死后守孝三年,孝心重千斤,一天減少一斤,三年千日,漸漸就會消失,沒了孝心。也泛指凡事時間一長,就會逐漸淡化,以至消失。
【第26句】:【眼皮也不眨一下】(慣)形容人滿不在乎的樣子。 也作“眼也不眨”。
【第27句】:食不多言,寢不多語。
【第28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慣)舊時說書的套話,指事情有兩個線索,先說其中的一個。
【第29句】:【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見“各有各的牢籠計,各有各的跳墻法”。
【第30句】:【理怕來回想】(諺)指來回多想,道理才能確立,真理才會出現。
【第31句】:【閉塞眼睛捉麻雀】 釋義:盲目行動或自己欺騙自己。 例句:他深深地理解:熟悉情況,掌握材料,是人民解放事業,是我們共產黨的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之一。“閉塞眼睛捉麻雀”,結果往往家雀捉不到,還要碰破頭。
【第32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釋義:癩蛤蟆,極丑陋;天鵝,極美好。比喻美丑懸殊,不相配。再說癩蛤蟆跳不高,根本吃不上天鵝肉。也比喻空想,癡心妄想。 例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第33句】:【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釋義:沉魚落雁:魚見了沉入水底,雁見了降落沙洲。閉月羞花:月亮見了躲藏起來,花兒見了感到害羞。形容女子容貌特別美麗。 例句: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日大喬,次日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心中向往已久,欲得之而無門。
【第34句】:【偏心眼】(慣)指不公正,偏袒某一方。
【第35句】:【揭不開鍋】(慣)形容家里非常窮,經常挨餓。
【第36句】:【酒令】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 酒令由來已久,開始時是為了維護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又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現在有滴一滴罰三杯之說。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于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實行酒令的主要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 最能活躍氣氛的是猜拳行令,俗稱劃拳。劃法是兩人同時伸出手指并各說一個范圍為十以內的數,并附加吉利語,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手指的和相等,誰就算贏,輸方喝酒。劃拳時所喊數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且代表數字所用吉祥語也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一字有一條龍,一心敬,獨占一;二字有哥倆好,兩相好,多以“哥倆好”開局,所以不計輸贏;三字有三星照,三結義,桃園三;四字有四喜財,四鴻喜,四喜;五字有五魁首(意為古人苦讀《詩》、《書》、《易》、《禮》、《春秋》五部經典著作,以求功名,奪得魁首);六字有六六六,六六順;七字有七個巧,七巧;八字有八大仙,八仙;九字有九連環,九重天;十字有滿堂紅,全來到,十全十美。
【第37句】:【殺雞給猴看】“殺雞給猴看”是人們經常使用的俗語,用來比喻懲罰一個人恐嚇和警醒其他人。 它源自一種說法,據說猴子怕見血,因此馴猴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使猴子馴服。也有說法稱雞是陽氣很重的動物,所以雞血對于猴子的震懾作用最強。這種說法歸根到底恐怕還是猴子很有靈性,看到殺雞就能反省自己的行為。馴猴人把猴子帶到家,家畜之中殺雞最為合算,殺匹馬教馴猴子恐怕劃不來。殺雞給猴看,自然而然。 “殺雞給猴看”的例子很多,最典型最著名的要算孫武了。明代通俗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載:“伍子胥向吳王闔閭推薦孫武,吳王有些懷疑他的能力,就讓他訓練150名宮女,并挑選兩名寵愛的妃子擔任隊長。這些女子只覺得操練很有趣,嬉皮笑臉,打鬧成性。孫武三令五申不見效果,一怒之下下令將兩名隊長就地正法。即使吳王出面說情,他也不為所動。之后,其余宮女在震懾之下一舉操練成功。”孫武這招也深得“殺雞駭猴”的精髓,一舉成名。
【第38句】:【掩耳盜鈴——哄人】(歇)掩耳盜鈴:捂住耳朵去偷鈴鐺。指自欺欺人。
【第39句】:【墻倒眾人推】(諺)比喻人一旦失勢,人們就會趁機加以打擊。 也作墻倒眾人推,鼓破亂人捶。 墻倒一齊推,破鼓萬人捶。
【第40句】:【鳥貴有翼,人貴有志】(諺)翼:翅膀。指鳥兒可貴的是有翅膀,可以自由飛翔;人可貴的是有志氣有智慧,能夠創建事業。
【第41句】:【豆鼠子眼睛,只看出二尺去】 釋義:形容人目光短淺。 例句:你真他媽豆鼠子眼睛,只看出二尺去。蒙古人船上的那個姓楊的就夠你對付的。你制不住他,什么槍炮啦,漁船啦,都是竹籃子打水!
【第42句】:【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收】 釋義:處暑時還沒有下雨,莊稼縱然結了籽實也無收成。指干旱難以成孰。 例句:處暑日宜雨。諺云:“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收。”
【第43句】:【雞屎拌面——假鹵】(歇)鹵:用肉類、雞蛋、木耳等做湯加淀粉而成的濃汁,用來拌面條等食物,諧“魯”。指假裝愚鈍或糊涂。
【第44句】:【拉黑牛】(慣)指賣主讓同伙裝成顧客,假裝購買其貨物,誘騙顧客上當。
【第45句】:【星期】“星期”已經和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聯系得非常緊密,調節著我們的生活節律。那么,星期是怎么來的呢?原來,“星期”是從國外引進的。 星期這一名稱的由來,可追溯到古代的“七曜”。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聯系起來,稱為七曜,曜,即耀,七曜就是七顆明亮的星。公元前七世紀,巴比倫人即以“七曜”記日,七天為一周,依次名為日曜(星期日)、月曜(星期一)、火曜(是期二)、水曜(星期三)、木曜(星期四)、金曜(星期五)、土曜(星期六)。并把這些星視為“星神”輪流值班,每個星神值一日,所以“星期”就是星神值班的日期。 八世紀時,摩尼教徒從中亞康居國將七曜記日法傳人我國。我國稱星期為“曜日”,即日曜日(星期日)、月曜日(星期一)、火曜日(星期二)、水曜日(星期三)、木曜日(星期四)、金曜日(星期五)、土曜日(星期六)。 漸漸的,和人們的生活日益緊密,特別是近代工業的發展,和國外聯系越來越廣泛,用星期安排工作、生活已成習慣。
【第46句】:【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歇)口氣:本指口里呼出的氣,轉指說話的氣勢。指人說話的口氣不小。常含譏諷意味。
【第47句】: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48句】:【凍死迎風站,餓死不折腰】 釋義:窮要窮得有骨氣。 例句:我家從老爺爺那輩,傳下來兩句話:“凍死迎風站,餓死不折腰。”窮要窮個骨頭硬,直個兒。
【第49句】:【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幫兇的人。“狗腿子”一詞源于一則傳說。 從前,有個為富不仁的財主,他的腿斷了。一個奴才為討好主子歡心,主動要求截下自己的腿,為主人接腿。主人問:“你自己的腿怎么辦呢?”奴才說:“我可以接上一條狗腿。”主人又問:“那狗的腿又怎么辦呢?”奴才又說:“給它用泥巴捏上一條。” 所以,狗在撒尿時,總要把一條腿翹起來,是怕把那條用泥捏的腿讓尿給沖掉了。 這就是“狗腿子”的來歷。幽默諷刺之深,入木三分。
【第50句】:【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諺)身后:人死之后。人身后的聲名再盛,也不如生前得到一杯酒的享受。指生前享受雖少,但實惠;死后揚名千古,無意義。
【第51句】:身子是干活的本錢。
【第52句】:【衣莫若新,人莫若故】(諺)衣服要新的,朋友要舊的。指衣服總是新的好,友情總是舊的好。 也作衣不厭新,人不厭故。 衣是新的好,人是舊的好。 衣裳是新的好,人總是舊的好。
【第53句】:【大路講話,草窩有人】見“路上說話,草里有人”。
【第54句】:【兒婚高堂抹花臉】北方滹沱河一帶有個習俗,兒子結婚那天,新娘抬進門來,娘家送親的人也進了門。公公、婆婆笑得合不攏嘴,這時好開玩笑的同輩嫂妹,乘其不備,將預先準備好的鍋底子灰、顏料之類的東西向他們的臉上抹去,頓時,兩人變成了一對大花臉,觀者無不哈哈大笑,喜氣充滿了整個院落。 這一習俗的由來,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宋朝的時候,井陘官道旁有一個小村,一戶人家過喜事,新郎在門口不停地迎接來賀喜的賓客。忽見一老頭在門口蹲著,便請他進去吃喜酒。老頭連連搖頭:“你請我是小事,先去準備口棺材吧。”這可把新郎給氣壞了:“好啊,我好心好意請你吃飯,你卻叫我備棺材,真是喪門星臨門,你趕快給我滾!” 二人的爭吵,被人傳給了新郎的父親,他一聽頓時感到老頭來的不凡,趕緊上前賠禮:“大哥,小孩子不懂事,孩子的話千萬別放在心上。”老頭說:“誰給你們定的日子,今天是十五,最厲害的黑道日,甭看你現在沒事,惡鬼已經纏身,明天恐怕……。”他一聽臉霎時變得蠟白,乞求道:“大哥,可有法救回我這條老命?”老頭接著說:“我沒有辦法,不過,有一個人可救你命,也算你命大碰巧了,他一會兒就路過這里。”“誰?”新郎急不可耐地問道。 “包黑子。”說罷,老頭不見了。有人說那老頭就是喜神。 過了不多一會,果真包大人坐著八抬大轎來了,父子倆跪在地上攔住了去路。當包拯知道情況后,差點笑出聲來:“我又不是學生死簿的鬼官,怎能救你?”“貪官怕你,惡鬼能不怕?”“是嗎,惡鬼怕我?”包公想了想,沖著身邊的馬漢喚道:“硯墨來。”包公接過硯臺,將墨汁倒在手中,向新郎父親臉上抹去,笑道:“這回,我看惡鬼還敢不敢纏你?” 他回去后,果真沒有出事,活到了九十九歲。這件事傳出去以后,結婚的人家紛紛效仿,形成了今天的兒子結婚父母被“抹花臉”的習俗。 傳說歸傳說,高堂抹黑臉確有作用,新娘娘家的人初來乍到,不用問人就知道誰是公公、婆婆。
【第55句】:【蘆席夾囤——隨方就圓】(歇)蘆席:用蘆篾編成的席子,一般為方形。囤:用席子等圍成的盛糧用具,圓形。本指用方形的東西去遷就圓的,轉喻順應當時的情勢或按照別人的意志說話、做事。
【第56句】:【捅馬蜂窩】(慣)比喻惹禍,冒犯難對付的人。 也作“捅蜂窩”。
【第57句】:【死者復生,生者不愧】(諺)指為人處世要誠實,對得起活人,也對得起死人,即使死去的人活轉來,也經得住死者的對質。
【第58句】:【萬夫不當之勇】(慣)萬夫:萬人,泛指眾多的人。當:抵擋,阻擋。形容人武藝高強,極其勇猛。
【第59句】:【太上老君叫蛇咬——法盡了】(歇)太上老君:也叫老君爺,道教對始祖老子的尊稱,傳說他神通廣大,法術無邊。法:本指法術、法力,轉指辦法。指辦法用盡了。 也作“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
【第60句】:【憨人自有憨福】見“呆子有呆福”。
【第61句】:【不將辛苦意,難得世人財】 釋義:不合辛茹苦,就難賺到錢財。 例句:“你看不會做買賣,那老爹托你么?常言‘不將辛苦意.難得世人財’。”
【第62句】:【八寸三分帽子話】(慣)直徑為八寸三分的帽子很大,人人都能戴上。比喻不著邊際的套話。
【第63句】: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第64句】:字是黑狗,越描越丑。
【第65句】:【放野馬】(慣)比喻不受管束,自由行動。
【第66句】:【獨虎架不住群狼】(諺)指單獨的一只虎,招架不了一群狼的攻擊。 比喻再強悍的人,也對付不了群體的圍攻。 也作獨虎怕群狼。 一虎難敵群狼。
【第67句】:【棰楚之下,何求不得】(諺)棰楚:杖擊鞭打。指靠嚴刑逼供可以使之屈打成招。
【第68句】:【大亂住城,小亂住鄉】(諺)指世道荒亂不安定時,大局動蕩避在城里比較安全,局部騷動避在鄉里比較安定。 也作“大亂避城,小亂避鄉”。
【第69句】:【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諺)嫫(m。)母:古時有名的丑女。西施: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后為美女的代稱。嫫母雖丑,也還有她的美點;西施雖美,也還有她的丑處。指美與丑都不是絕對的。
【第70句】:【本命年】人都有屬相(也叫生肖),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 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種動物代表卜二地支來記人的出生年,而形成12種屬相,每個屬相代表一年。如1951年是兔年,那么出生在這一年的人,其屬相便是兔。“本命年”的意思就是人的屬相年。如果你屬兔,那么,1951年、1963年等每隔十二年都是屬兔的本命年。 其他屬相也是這么推算。
【第71句】:【去年的皇歷看不得】見“隔年的黃歷不管用”。
【第72句】:【惡言傷心,惡行傷身】(諺)惡毒的話會傷害人心,惡毒的行為會傷害人體。指惡言惡行是野蠻的,是文明社會絕不容許的。
【第73句】:【卜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慣)出世:降生,佛教認為世界每經歷一小劫,才有一佛降生。升天:死去。 1形容歷時極久或非常難得。2形容折騰得死去活來。 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生天:指死。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涅槃:佛教用語,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佛或高僧死去的代稱。
【第74句】:【人不親土親,河不親水親】 釋義:同鄉人親切,好說話,好辦事。 例句:“俗話說,人不親土親,河不親水親,都是鄰家鄰舍,一出門就見面,胳膊肘折了總要袖子蓋,事情已經做到了這步田地,大家商量著辦吧,怎么著好怎么著來。”
【第75句】:【肥田不如瘦水】(諺)肥沃的田地,也比不上有一股不含肥料的清水。指種莊稼,水比肥料更為可貴,更為有用。
【第76句】:【讓圓就圓,讓扁就扁】(慣)形容非常聽話,讓怎么樣就怎么樣。也形容人軟弱,由人欺負。
【第77句】:【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諺)指人世間最難得的是知心知己的人。 也作萬兩黃金容易得,一個知己也難求。 萬兩黃金容易得,人間知己最難求。
【第78句】:【門前結起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諺)門前拴著高頭大馬,有錢有勢,不是親戚的也會來認親戚。 舊指人情勢利,攀高結貴,只要有錢有勢,人人都會來奉承。 也作門前扣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戧著討飯棍,骨肉之親不上門。 門前縛仔高頭馬,不來親者也來親;門前掛著破簾子,嫡親娘舅陌路人。
【第79句】:【數核桃打棗】(慣)比喻責罵這個,訓斥那個。
【第80句】:【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慣)指心事重重,卻默默無語。
【第81句】:【說老婆舌頭】(慣)指翻閑話,搬弄是非。
【第82句】:【能書不擇筆】(諺)書:書法。指書法高手不在乎毛筆的優劣,憑的是他寫字的功力。
【第83句】:【門里出身,自會三分】(諺)門里:專業行當。從一個專業行當里出身的,耳濡目染,經見多了,對本行的技藝,自然就懂得一些。指環境會對人產生影響。 也作“門里出生,自帶三分”。
【第84句】:【賣鹽的做雕鑾匠——咸人兒】(歇)雕鑾匠:為門窗雕花或雕刻圖畫的藝人。成:諧“閑”。指閑著不做事或無事可做的人。
【第85句】:【大河漲水小河滿】(諺)指大河和小河利害相關連,大河水漲了,小河的水自然就滿。比喻局部和整體關系密切,大利益制約著小利益。 也作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沒水小河干。 大河漲水,小河不干。 大河沒水,小河也得干。
【第86句】:【一錢不落虛空地】(慣)指一文錢也不白花。
【第87句】:【笨鳥兒先飛】 釋義:比喻能力低下,比別人先走一步。“笨烏”又作“笨雀”。 例句:錢要少花,力氣要多賣。笨鳥兒先飛,兩條腿勤快些。
【第88句】:【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 釋義:比喻人態度堅決或脾氣執拗。 例句:馬友良又一手扳住他脖梗說:“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看后面!這要拍上電影,準不錯吧!”
【第89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見“是真難假,是假難真”。
【第90句】:【青菜豆腐保平安】(諺)指青菜和豆腐既富有營養,又不增多脂肪,常吃能保持身體健康。
【第91句】:【老不以筋骨為能】(諺)指人到了老年,筋骨弱化,不能再憑力氣逞能。 也作老不以筋骨為力。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
【第92句】:【桑木扁擔——寧折不彎】(歇)桑木質地堅硬,做成的扁擔即使被壓斷了也不會彎曲。形容人性格剛強,寧死也不屈服。
【第93句】:【酒怕牛肉飯怕魚】(諺)指最好的下酒菜是牛肉,最好的就飯菜是魚肉。
【第94句】:船穩不怕風大,有理通行天下。
【第95句】:【丑不丑一合手,親不親當鄉人】 釋義:當鄉人:同一鄉里的人。指同鄉人總是有情誼的。 例句:咱算是他鄉遇故知,我就是馮大狗,論鄉親輩你還得叫我哥哥。來,丑不丑一合手,親不親當鄉人!
【第96句】:【一跺腳四街亂顫】(慣)形容人勢力大,威風八面,稱霸一方。
【第97句】:【吃白食】(慣)指吃喝不付錢或不付出勞動。多指游手好閑,靠敲詐勒索為生。
【第98句】:【老貓不在家,耗子上房笆】 釋義:房笆:鋪在房椽子上面的葦箔(b。)、秫秸等。比喻沒有人管束了,便任意胡來。 例句:牛大嬸:“對!‘帥不離位’真不假,看你們這‘老貓不在家,耗子上房笆’了。”
【第99句】:【灌迷魂湯】(慣)迷魂湯:迷信指在陰間使靈魂迷失本性的湯藥,比喻迷惑人的話語。指用甜言蜜語迷惑人,使人受騙。 也作“灌迷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