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拿人錢財,與人消災】見“得人錢財,與人消災”。
【第2句】:【活人不能叫尿憋死】(諺)指遇到問題總要設法解決,不能讓事情把人難住。 也作“活人哪能讓尿憋死”。
【第3句】:【惡作劇】“惡作劇”的意思是故意捉弄他人,使他人難堪的行為。 “惡作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代。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盜俠》:“僧始捫中處,徐日:‘郎君莫惡作劇’?!敝v的是唐德宗建中初年,有個叫韋生的人搬家到汝州,在搬家途中遇到一個僧人。韋生與這個僧人交談甚歡,感覺非常投機。僧人問韋生:“我住的寺院就在前邊不遠的地方,到我那里坐坐,怎么樣?”韋生爽快答應了。韋生跟著僧人走了十多里地,還沒有走到。他懷疑僧人是盜賊,就偷偷地從鞋子里取出彈弓,彈射僧人的腦袋。開始時僧人好像沒有感覺,韋生一連射了五次,他才摸著被射中的地方慢聲說道:“郎君莫惡作?。悴灰@樣開玩笑)。” 惡作劇之風一開,至今還有人變著法效仿,甚至還走出國門,專門設了一個“愚人節”。
【第4句】:【吃迷魂湯】(慣)迷魂湯:迷信指地府中使靈魂迷失本性的湯藥,比喻迷惑人的話語或行為。1比喻被假象或甜言蜜語所迷惑,頭腦不清醒。2泛指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吃迷魂藥。 吃迷藥。
【第5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眾人都有相同的認識。老舍《四世 同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不能怪你!你有個好心 腸!”
【第6句】:【 身入寶山不識寶】指認識不到事物的價值。類似的:身 在羊群不認羊。成語:熟視無睹。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 “你可真是身在寶地不識寶啊。我要是早知道早就來了?!?/p>
【第7句】:【心中有事入夢難】(諺)指心里有事困擾,人就很難睡著。
【第8句】:蚊子找蜘蛛——自投羅網
【第9句】:【無禁無忌,黃金鋪地】(諺)禁、忌:封建迷信認為犯忌諱的行為或話語。黃金鋪地:發大財。指對那些迷信禁忌的一套撇開不管,放開手腳,就能發財致富。
【第10句】:【給臉上貼金】見“往臉上貼金”。
【第11句】:看著弟弟的作文本,叔叔笑著說:“作文寫得倒不錯,但怎么像是石灰漿寫文章,盡是‘白字’啊!”(云南·昆明)
【第12句】:【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見“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13句】:大道上撿芝麻,小道上灑香水——大處不算小處算
【第14句】:有兩個婦女,人稱“尖薄溜能”。有一次,為一元錢發生了糾紛。媽媽說:“這兩個人是尖對尖,能對能,皂角刺對住葫蘆蜂?!保ê幽稀や来ǎ?/p>
【第15句】:拆東墻補西墻——湊合著過
【第16句】:背靠背睡覺——體貼人
【第17句】:【船過水無痕】事后不留痕跡。電視?。骸澳銈兊臒釕龠^去 了,船過水無痕,可能嗎?”
【第18句】:【 藝多不壓身壓身】指成為負擔。技能多沒有壞處。壓, 也說:礙。姚雪垠《李自成》:“藝多不壓身。日后你們要是 不愿跟著老子打江山,可以到南京去跑馬賣解,餓不了肚 皮?!?/p>
【第19句】:【放煙幕】(慣)比喻散布虛假的信息或做出掩蓋真實意圖的行為,以蒙蔽他人。 也作放煙幕彈。 放煙霧。 散煙霧。
【第20句】:【螳臂當車——不知自量】(歇)螳臂:螳螂的前腿。當:阻擋,抵擋。指過高地估計自己,妄圖抗拒強大的力量或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也作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螳臂擋車——不自量力。
【第21句】:過完廟會一個多月,親戚們送的方便面便吃完了,可我還要吃。媽媽笑著說:“你可真是老母豬拱蘿卜窖——拱不完不抬頭??!”(河南·長葛)
【第22句】:【脖子里割癭袋——殺人的勾當】(歇)癭袋:指生長在頸部的一種囊狀瘤,包括甲狀腺腫大等。指危及生命的行為。
【第23句】:【風馬牛不相及】釋義:風:一說放逸,走失;一說獸類發情,彼此相誘。一說兩地相距很遠,牛馬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另一說馬與牛不同類,雄雌不致相誘。比喻彼此之間毫不相干?!跋嗉啊庇肿鳌跋喔伞薄@洌赫f了幾次,也鉆不到他的耳朵里去,什么抗日,什么工作,什么工人、農民,都是對牛彈琴,風馬牛不相及,他心上像長了茅茅草。
【第24句】:最近幾天,有人議論小王偷了人家的煤。小王說:“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管別人怎樣說,我連個寒戰都不打!”(河南·郟縣)
【第25句】:老鼠算卦——做賊心虛
【第26句】:【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慣)比喻不管好壞,只要到手就算數。 也作挑得籃里便是菜。 撿到筐里就是菜。 拾進籃子里就是菜。
【第27句】:大船載太陽——勉強度(渡)日
【第28句】:【水淺藏不住魚】釋義:比喻條件不好,無法躲藏。例句:我們這里就沒有這個條件,除了平原就是丘陵,丘陵雖說也有點用,到底水淺藏不住魚。
【第29句】:爸爸經常辦事還沒成功就瞎嚷嚷,媽媽說:“爸爸是屎沒出來屁一大串?!保ㄐ陆鞝柪眨?/p>
【第30句】:數九寒天,媽媽在打掃院子。我倚著門框問:“媽媽,你不冷???”媽媽說:“傻丫頭,不冷。凍死閑人,餓死饞人?!保ê颖薄で嗫h)
【第31句】:【人硬了傷錢,弓硬了傷弦】(諺)人過于剛強,會招災損錢,就如同弓過于強硬,容易拉斷弦一樣。指人固然不可軟弱,但也不可太強硬。
【第32句】:榫頭里的楔子——硬擠
【第33句】:【同行不揭短,揭短砸人碗】(諺)同行:同一行業的人。砸人碗:斷了人家謀生的路。指同行業的人不揭露對方的短處,也就是不破壞人家生財的門路。
【第34句】:東西耳朵南北聽——橫豎聽不進
【第35句】:【斷錢如斷血】(諺)生活中斷了錢財,就像人體斷了血一樣,難以存活。指錢財極為重要。
【第36句】:【肥豬撞門,送上門的財氣】釋義:比喻好處自己送上門來。例句:見鬼啦!哪有什么敵人出動?走!能打還鄉團,就不能打遭殃軍?來,正是肥豬撞門,送上門的財氣。
【第37句】:【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諺)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長在堂前,也會因為妨礙人行而惹人討厭。比喻好事做不到點子上,還不如不做的好。
【第38句】:鴨子趕駱駝——差得遠;差遠了
【第39句】:村里挖水渠,叔叔總是早去晚歸,拼命干活。嬸嬸勸他悠著點兒,說:“你這樣發狠,會搞垮身體的!”叔叔笑著說:“別擔心,井水挑不干,力氣用不完?!保ê稀び乐荩?/p>
【第40句】:看著同班同學都穿得非常漂亮,我也纏著讓媽媽給我買漂亮的衣服。媽媽則說:“人美不在穿,馬俊不在鞍?!保ê薄さそ冢?/p>
【第41句】:干草碰上火——下子烘(哄)起來了
【第42句】:【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諺)指經驗豐富的人著手辦事,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3句】:洋洋拿了別人的一枝鋼筆,爸爸批評他說:“從小偷棍子,長大敢撬門;針尖大的窟窿能透過斗大的風。你若再不懸崖勒馬,早晚要身背四兩麻繩進監獄!”(河南·郟縣)
【第44句】:爸爸拉一袋麥子去磨面,袋子上面有個小窟窿,媽媽看見了,連忙拿針線去縫,還說:“粒米成籮,滴水成河,掉了多可惜!”(河南·鄧州)
【第45句】:【拿了雞毛當令箭】(慣)令箭:古時軍中發布命令時用作憑據的東西,形狀似箭。本指假借名義,發號施令。比喻把別人不重要的話當作命令來執行。 也作拿著雞毛當令箭。 雞毛當了令箭。 拾到雞毛當令箭。
【第46句】:【唱雙簧】(慣)雙簧:曲藝的一種,一人在前表演動作,另一人躲在他后面說唱。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一人公開出面,一人幕后指揮。
【第47句】: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撈不到;
【第48句】:玻璃耗子琉璃貓,鐵鑄公雞銅羊羔———毛不拔
【第49句】:急雨打在水缸里——亂了點
【第50句】:上級來檢查工作,談起成績,學校領導說自己如何如何治校有方;談到問題,卻說是教師如何如何不聽話。朱老師氣憤地說:“這就是,取了經是唐僧的,闖了禍是孫悟空的!”噎得學校領導啞口無言。(江西·都昌)
【第51句】:【七條腸子,八個肝花】(慣)肝花:肝。形容人多心不齊。
【第52句】:【雜種】“雜種”是罵人的話。它起初是指東漢到北朝時的少數民族混血兒,并非罵人之語,如同現在的混血兒一樣。后來逐漸轉為罵人的話兒。如南梁人庾肩吾《亂后行經吳御亭詩》有“雜種亂軒轅”之語;杜甫詩也有“雜種雖高壘”之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老百姓看來,“種類禽獸也,禽獸交配,多不避親,且產生雜種。”用以罵人,解恨,既狠且傷。
【第53句】:【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諺)規矩:圓規和曲尺,木工畫圓形和畫方形的工具。指木工不憑借圓規和曲尺,就畫不好圓形和方形。比喻為人做事,沒有法規的制約,就難入正軌。 也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第54句】:腳打拍子不跳舞——原地踏步
【第55句】:【寒天不凍勤織女,饑荒不餓苦耕人】(諺)指人只要勤苦勞動就不怕受饑受寒受災荒。
【第56句】:人家叫往東不敢往西——傀儡
【第57句】:一網打盡天下魚——想得到辦不到
【第58句】:【伏天吃西瓜,藥物不用抓】(諺)伏天: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熱天吃西瓜,可以解暑去病。 指西瓜不僅能消暑解渴,而且有益于健康。
【第59句】:【砧板上的肉——隨人砍,隨人剁】(歇)比喻人陷入困境,不能自主,任人擺布。
【第60句】:【朽木不可雕也】此語常用以比喻人沒有出息,不堪造就,如扶不起來的阿斗。典出《論語·公冶長》:春秋時,孔子的學生宰予喜歡白天睡大覺。有一次,孔子發現后生氣地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一樣的墻壁無法粉刷。對于宰予這樣的學生,也就沒有必要再去責備了!” 宰予也夠倒霉的,別人說他幾句也就過去了,偏偏打瞌睡叫老師撞見了,落了個“青史留名”。
【第61句】:【蔫牛不下磨,快牛門前臥】(諺)蔫(nian)牛:慢慢騰騰不起性的牛。同樣拉磨,蔫牛拉得慢,下不了套;快牛早早拉完,臥在門前歇息。比喻干活利落的人,總顯得輕松;干活不起性的人,什么時候都顯得忙碌。 也作“快牛門前臥,蔫牛不下套”。
【第62句】:扯鈴扯到半空中——空響(想)
【第63句】:【扯下水】見“拉下水”。
【第64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慣)對所看到聽到的事情就像沒看見聽見一樣。指對某些事情或別人說的話漠不關心。
【第65句】:驢頭插龍角——四不像
【第66句】:【 知進不知退】只知道前進不知道后退,謂貪多務得,看不 到困難和危險。清代《儒林外史》:“馬純上知進而不知退, 直是一條小小的亢龍。”按:“亢龍”出自《易經·乾卦》:“亢龍 有悔”,謂盛極必衰。
【第67句】:玻璃鏡上的人兒——有影無蹤
【第68句】:小明想出風頭,到朋友家借了輛摩托,剛騎到馬路上就摔倒了,結果傷了腿。鄰居大媽說:“看來風頭、霉頭兩隔壁??!”(浙江·溫州)
【第69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意思是群策群力才能出智慧。這句俗語是怎么來的呢?大體有以下三種說法。一是源于“草船借箭”。赤壁大戰時,周瑜要諸葛亮三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想出了草船借箭的主意。命人在船的兩邊插上草人,然后圍以布幔,以便駛進曹營受箭。此事被三個皮匠出身的東吳士兵看出破綻。他們對諸葛亮說:“這些草人容易被人識破,而且箭射到上面容易滑落,不如給草人穿上皮盔皮甲,幾乎可以亂真,可保萬無一失?!敝T葛亮聞言感慨:“真乃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照計而行,果然大獲成功。此事在東吳傳開,遂有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之說。二是源于皮影戲藝人。我國古代就有皮影戲,用燈光照射以獸皮制成的人物來表演戲劇,并配以唱腔。這些皮影人物多由皮匠制作,也常由皮匠操作表演。常演出的劇目是三國劇目。老藝人一手可操控二到三個皮影人物,被稱為“把式”。而三個新手只能操控一個皮影人物,而且是像諸葛亮等動作較少的文官。于是,就有了“一個老把式,推挑三結義;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一俗語了。三是源于江南水鄉的“豬革梁”。舊時為了使鞋子結實耐穿,皮匠們便在鞋面上鑲制兩條豬皮豎梁,又結實又好看。技術差的人一人難以完成這個活兒,往往需要別人幫著做。于是人們譏諷這些技術差的是“三個臭皮匠,湊個豬草梁”。豬革梁是諸葛亮的諧音,以訛傳訛,就變成了“三個臭皮匠,湊個諸葛亮”。以上這些說法,多有演繹附會之嫌。但,它卻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個精美有趣的故事,同時很有啟發意義。
【第70句】:小林氣喘吁吁地跑來告訴正在學習的安安說:“快去看?。∧沁呌腥嗽诖蚣?。”安安連頭也不抬,低語道:“那邊火燒山,和我啥相干?”(湖南·東安)
【第71句】:【砍倒大樹有柴燒】(諺)比喻朝著大的經濟目標下手,自然就能得到很多利益。
【第72句】:【貧無本,富無根】(諺)本:根。 窮也沒個窮根,富也沒個富根。指窮富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窮人勤奮也可致富,富人驕惰也可變窮。
【第73句】:【 好一塊羊肉,落在狗嘴里】好東西被糟蹋了,可惜。明代 《水滸》:“自從武大郎娶得那個婦人之后,清河縣里有幾個 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里薅惱。那武大是個懦弱的 本分人,被這一班人不時間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 在狗嘴里!”
【第74句】:【哭嫁】很多地方流行“哭嫁”風俗,在結婚的大喜日子里,新娘為什么要哭呢?這里面有怎樣的講究,它的由來如何呢?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則關于“哭嫁”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后娘嫌棄前房留下的女兒,不是打就是罵。等到女兒16歲時,便給她隨便找了個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風俗當娘的只能對女兒說吉利話。可后娘偏偏說敗興話,哭道:“女兒啊,你蓬頭去,插花歸;空身去,抱兒歸……”她這一哭既遮蓋了她嫁女兒不置嫁妝的煞心,又自認為在大喜的日子一鬧一哭,今后這個女兒會一世晦氣,日后窮苦。女兒知道后娘起著歹心咒罵自己,可她也沒辦法,只得哭著空手上了花轎。后來她在婆家吃苦耐勞,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個大胖小子,日子越過越好。不久,后娘給自己的親生女兒找了個富貴人家,臨上轎前,母女倆有說有笑,說了一大堆吉利話。誰知女兒在家嬌生慣養,出嫁后故態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鬧得不可開交,不到一年,家也敗落下來。從此以后,人們就認為女兒出嫁時,還是哭比笑好。代表著越哭越發,越哭越富。為此,還編了許多“哭嫁歌”,如《閨聲哭》、《哭爹媽》、《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花轎到屋哭》等。此處僅錄《哭爹媽》幾句:月兒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父母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一尺五寸把兒養,移干就濕苦非常。勞心費力成虛晃,枉自爹娘苦一場。
【第75句】:【比死人多出一口氣】(慣)形容人無能,不起作用。 也作比死人多半口氣。 比石頭人多一口氣。
【第76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諺)從儉樸進入奢侈容易,從奢侈變為儉樸卻很難。指人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性后就很難改變。
【第77句】:河里沒魚市上見——不愁見不到
【第78句】:【掌印把子】(慣)比喻掌握政權。
【第79句】:媽媽又催爸爸去要王叔叔欠的錢了。“急啥呢?人不死,債不爛?!卑职植痪o不慢地說,“他現在不也是駝背上山——前(錢)緊嗎?”(吉林·前郭)
【第80句】:到了懸崖不勒馬——死路一條
【第81句】:【禿子當和尚——將就材料兒】(歇)指拿條件類似的人或物勉強充數。有時用作謙語,指勉強湊合著。有時含責罵意。 也作禿子作和尚——將就著。 禿子跑到和尚廟——硬充數。
【第82句】:【一頭撞倒南墻】(慣)形容入固執、認死理,碰了釘子或遭到失敗也不回頭。也形容人立場堅定不動搖。
【第83句】:【打腫臉充胖子】要面子,硬充好漢。類似的:鼓著腮幫去 充胖。巴金《談(秋)》:“他寧肯有病裝健康人,打腫臉充胖 子,不讓任何一個人知道真實情況?!?當面鼓,背后鑼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耍兩面派。類似 的:人前一面鼓,人后一面鑼。汪幸?!独僳E臺灣島》:“商人 那種人前一面鼓,人后一面鑼的本領,自然運用得嫻熟自 如?!?/p>
【第84句】:【牛鼻子穿環——讓人家牽著走】(歇)指自己沒主見,完全聽從別人。也指受制于人,只能任人擺布。 也作“牛穿鼻子——任人牽”。
【第85句】:我大伯五十多歲了,還要練舉石鎖,結果沒舉起石鎖,反閃了腰。大娘說:“甭不服老,沒有那么大的荷葉,就別包那么大的粽子。”(河北·南皮)
【第86句】:燈里缺油——干熬
【第87句】:【粉刷的烏鴉——白不久】(歇)比喻偽裝難以持久。 也作“粉刷的烏鴉——白不長”。
【第88句】:白蟻鉆過的料——壞透了
【第89句】:【過河丟拐棍,病好打太醫】(慣)太醫:皇家的醫生。比喻事成之后便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第90句】:【瘦駱駝強似象】釋義:比喻富貴人家即使衰敗了,也比一般人家有錢有勢。也比喻某種勢力雖已衰落下來,但也不能小看。例句:常言道:“瘦駱駝強似象?!惫饐T外今日雖然顛沛,還有些余房剩產,變賣得金銀若干。
【第91句】:【胳膊斷了往袖子里藏】發生了事情,不外傳,自己處理。 清代《紅樓夢》:“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斷了往袖子里 藏!”
【第92句】:【 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候自有辦法克服困難,不必預先 擔憂。類似的:路走到盡頭會轉彎。葉辛《蹉跎歲月》:“事 情總算跑妥了!我早說過,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有辦法的?!?/p>
【第93句】:舅舅是我們家的故事大王,講的故事非常動聽。有一天我問媽媽:“舅舅為啥那樣會講故事啊?”媽媽說:“舅舅吃進去根扁擔,屙出來個籮筐——全靠在肚子里編呢!”我覺得媽媽這句話真有意思?。ㄖ貞c·巫山)
【第94句】:綁倒的肥豬——只等死
【第95句】:【無過亂門】(諺)不要走近禍亂的地方。指人必須時刻保持安全感,凡是禍亂是非之地,一定要遠遠避開。
【第96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第97句】:我家喂了八只母雞,有四只黧花雞,四只白雞,每天收蛋時都是白皮蛋較少。我問媽媽:“白母雞怎么沒有花母雞下的蛋多呢?”媽媽笑笑說:“黑一千,黧一萬,就數白雞不下蛋?!保ê幽稀矗?/p>
【第98句】:核桃樹旁種棉花——軟硬兼施
【第99句】:【風過草抬頭】指情況又恢復原狀,反彈。電視新聞:“我 們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發生風過草抬頭的現象?!?/p>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