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民行動起來,鐵鑄的寶座也不穩(wěn)。
【第2句】:【東家長,西家短】(慣)指議論人家的是非短長或談論別人的家事。
【第3句】:【八十年不下雨——好睛兒】(歇)晴:諧“情”。反話,意指沒有什么情分可說。
【第4句】:【一個蘿卜頂一個坑】 釋義:比喻一個人有一份工作,各有專職。也比喻錢物每人一份,不多不少。 還比喻工作踏實,一步一個腳窩?!翱印庇肿鳌案C”。 例句:留下的都一個蘿卜頂一個坑,兵是精的,將是強的。
【第5句】:【量體裁衣,看菜吃飯】見“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第6句】:【花綢子上繡牡丹——錦上添花】(歇)比喻好上加好。
【第7句】:【貓兒扳甑子——給狗趕了膳】(歇)甑子:蒸米飯等的炊具,形似木桶,有屜無底。膳:飯食。比喻自己得來的成果被人奪走。
【第8句】:【餓死不吃偷來食,凍死不穿搶來衣】 釋義:寧死也不做盜賊。 例句:“想不到你竟干出這種缺德事。俗話說:‘餓死不吃偷來食,凍死不穿搶來衣。’你這樣做,對得起黨嗎?……”
【第9句】:【裝龍似龍,裝虎似虎】(慣)指善于模仿或表演,裝扮什么像什么。
【第10句】:【啞子做夢——說不得】(歇)指無法說或不能說。
【第11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釋義:比喻行動另有用意,別有企圖。語出歐陽修《醉翁亭記》。 例句:看上去他很是悠閑自得,可仔細端詳,就可從他那流動的眼神中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沉浸在這聲色之樂,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好像另有,心事。
【第12句】:【貓奸狗忠】(諺)貓是誰家有吃就往誰家跑,狗無論主人多么窮苦,絕不離開。指貓性奸猾,狗性忠誠。 也作“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第13句】:丑婆娘好搽粉。
【第14句】:【受人之托,必當終人之事】(諺)指受到別人的委托,一定要盡心盡力,把事情辦好。 也作受人之托,必當忠人之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受人之托當終事。
【第15句】:【一個富貴心,兩只體面眼】(慣)體面眼:指勢利眼。心里只向著富人,眼里只看得起有地位的人。形容人非常勢利。
【第16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諺)三九:冬至節(jié)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的一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三伏:夏至節(jié)后的頭伏、二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指練習武功,貴在堅持,冷不避三九,熱不避三伏。 也作冷練三九,熱練三伏。 熱練三伏,冷練三九。
【第17句】:【三明治】“三明治”是“進口”貨,它來自英國,意思是“夾肉面包”,它是以人命名的食品。 “三明治”原來是大不列顛王國侯爵的封號,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約翰·蒙泰古是一個喜愛玩紙牌的貴族老爺,他一天到晚沉湎于紙牌之中,玩得廢寢忘食。有一天,已到了吃飯時間,他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好牌,就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腸和面包片拿來,隨手將肉和香腸夾在兩片面包之間,一邊吃一邊玩紙牌。以后,這種用兩片面包夾肉或香腸的吃法就流傳開了,并以這位爵爺?shù)姆馓杹砻?/p>
【第18句】:【刀砍的不如旋的圓】 釋義:旋:用車床切削或用刀子轉(zhuǎn)著圈地削。用刀砍的不如用旋子旋的圓。比喻方法不同,效果不一樣,好壞分明。也指不會說話,或胡編瞎話,說不圓全。 例句: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刀砍的不如楦(旋)的圓。我看老遲私心太重了,這樣的黨員給墾荒隊掌舵,弄得不好,非把船開得翻個兒不可。
【第19句】:【賣后悔藥】(慣)比喻事后懊悔。
【第20句】:【大紅袍】“大紅袍”是一種茶葉,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巖茶(烏龍茶)中的名貴珍品,產(chǎn)于福建崇安東南的武夷山。這里方圓六十公里,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巖巖有茶,茶以巖名,巖以茶顯,故名巖茶。 大紅袍和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shù)让泛戏Q“四大名樅”。說起“大紅袍”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生了一種怪病,整天沒有食欲,武夷山天心寺的老方丈聽說之后,命人泡了一碗茶給他喝,病一下子就好了。后來秀才考中了狀元,被御賜一件大紅袍,招為東床駙馬,專程來到武夷山謝恩。狀元到了天心寺后,方丈引著他從天心巖南下,來到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棵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 老方丈說,當年你犯厭食癥,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的。狀元聽了,先在石壁前擺下香燭貢品,對著三株樹行了三叩九拜大禮。然后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御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 后來,人們就把三株樹產(chǎn)的茶葉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上“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
【第21句】:【說漏了嘴】(慣)指無意中把隱瞞的事實透露出來。
【第22句】:【兔兒不吃窩邊草】(諺)兔子為了掩護自己,不吃窩旁的草。比喻惡人作案,不犯自己附近的人家,以便于自我保護。 也作兔子弗吃窠邊草。窠(ke):巢穴。 兔子不吃家邊草。 兔子不食窩旁草。
【第23句】:【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諺)刮目相待:拭亮眼睛,重新審視,重新評價。讀書人三天不見,就要另眼看待。指讀書人進步快,變化大,不可等閑視之。 也作“士三日不見,當刮目相待”。
【第24句】:【有錢難買老來瘦】見“干金難買老來瘦”。
【第25句】:【數(shù)面成親舊】(諺)數(shù)面:多次見面。親舊:親朋舊友。經(jīng)常接觸,互相交流,自會增進友誼,成為老朋友。指交情是從多接觸、多交流中產(chǎn)生的。
【第26句】:【解疙瘩】(慣)1比喻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2比喻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消除隔閡。 也作“解扣子”。
【第27句】:【潑婦】“潑婦”是指生活中那些兇悍、蠻不講理的歸女。它源自哪里呢? 漢代名臣朱買臣,在家是個“妻管嚴”,他不想這樣狼狽地生活下去,準備外出找官做。妻子對他冷嘲熱諷,譏其朽木不可雕,并跟他鬧分手。朱買臣只好跟妻子分了手。豈料,這個朱買臣在外真的做了大官,騎著高頭大馬衣錦還鄉(xiāng)時,妻子后悔了,又來找他,要求和他復合。朱買臣拿起一盆水潑在馬前的地上,對妻子說:“如果你能把水都收回盆里,我就和你復合!”成語“覆水難收”也是由此而來。姓朱的惡老婆也就有了個“雅號”——潑婦,即像潑出水的婦人,不能再走回頭路了。這就是歷史上原裝的“潑婦”。 但“潑婦”的傳播卻與乾隆帝有關。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乾隆皇帝在一次下江南的行程中,路過古城鎮(zhèn)江之時,看到大市場口有兩個老婦在叫罵惡斗,極其不雅,不禁嘆道:“天下之潑,唯……之婦也。”皇帝一出口,“潑婦”一詞流傳也就更快了。
【第28句】:【捧臭腳】“捧臭腳”與溜須拍馬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阿諛媚上之舉。 “捧臭腳”是怎么回事呢? 北宋時,大太監(jiān)李憲受到皇上寵愛,當上了永興路副都總管,聲勢顯赫。 其部將彭孫,原是綠林出身,想以李憲為靠山,于是私下來到李憲的府邸。 正巧,趕上了李憲要洗腳,彭孫抓住機會,來了個毛遂自薦,請求幫李憲洗。 李憲樂了,省得自己動手洗腳,也沒做什么客氣的表示。豈料,鞋襪一脫,一股臭氣撲面而來。彭孫顯示了真功夫,捧著李憲的腳,聳著鼻子,嘴里卻高呼:“太尉腳何香也!”李憲反應也快,就勢抬腳丫踹摩著彭孫的腦袋說:“奴諂我,不太甚乎!” 這件事傳到蘇東坡那里,把它記進了《東坡志林》和《仇池筆記》里。 蘇東坡是何等人也,他的文章不愁沒人看,這令人作嘔的“捧臭腳”的丑事,就流傳了下來。 在民間,“捧臭腳”還不算最丑,還有比“捧臭腳”更惡心的比喻,叫“舔屁股”??梢?,人們對阿諛奉承、拍馬溜須之人是多么的厭惡和鄙視。
【第29句】:【大樹底下好乘涼】(諺)指樹大遮蔭大,人們就可以在樹蔭下乘涼消暑。喻指依靠有權(quán)有勢或有錢的人作靠山,就容易發(fā)跡,或辦事方便。 也作“大樹底下好遮蔭”。
【第30句】:【春秋】“春秋”本意是春天和秋天。其實在古代,春秋也指季節(jié),但并非和現(xiàn)在一樣,古代所說的春秋,本指一年。中國商代及西周前期的相當長時期,一年只分春秋兩季,沒有冬夏,所以,春秋就是一年。而一個個的春秋就成為歷史了,引申義即歷史。 說起作為歷史含義的春秋,它的起源與孔子有關。古代,朝廷設有不少史官,史官又分成左史官和右史官。右史官負責詳細記載帝王的談話言論,例如《尚書》即這類著作,可以說是帝王的文案。左史官則負責記載國家之事,他們把重要大事記人“策”中,小事寫在“簡”里。魯國的那部《春秋》就是策和簡合編而成的一套編年史。據(jù)說,《春秋》是由孔子親自修訂的。后世則把《春秋》記載的這段歷史時期稱為“春秋時代”了。這部《春秋》影響很大,如果閱讀《春秋》,可能會覺得概括而簡單,猶如一份大事記,不過,它對研究古代歷史有重要學術(shù)價值。后來出現(xiàn)左丘明的《左傳》、公羊高的《公羊傳》、谷梁赤的《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即為解說極其概括簡約的《春秋》而作,“傳”即解說之意?!洞呵铩返膶懽鞣椒ㄟ€被后人稱為“春秋筆法”,成為后世效法的典范。
【第31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諺)士人為賞識自己的人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女子為鐘情于自己的人裝飾打扮。指人生難逢知己,所以會竭誠報效。
【第32句】:【一淵不兩蛟】(諺)淵:深潭。 蛟:蛟龍。一潭深水中,不能同時容得兩條蛟龍。比喻在同一處地域里,不能同時并立兩個實力相當?shù)娜宋锘蚣瘓F。
【第33句】:【春己卯風樹頭空,夏己卯風禾頭空,秋己卯風水里空,冬己卯風欄里空】 釋義:春季己卯日起風,樹上無花葉;夏季己卯日起風,不結(jié)禾實;秋季己卯日起風,水中無魚蝦;冬季己卯日起風,欄里無六畜。謂四季己卯日起風,預兆無所收獲。 例句:春己卯風樹頭空,夏己卯風禾頭空,秋己卯風水里空,冬已卯風欄里空,古人總結(jié)的自然規(guī)律,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
【第34句】:【不分青紅皂白】 釋義: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論曲直。 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巴……”
【第35句】:【泥牛入?!罒o消息】(歇)本為佛教語,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卻小我。后指人一去不復還,沒有音信。也指東西沒有下落。 也作泥牛入?!粺o消息。 泥牛入?!翢o消息。 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第36句】:【寧跟叫花子娘,不跟做官的爹】(諺)寧可跟著討飯的娘,也不跟做官的爹。指親娘對孩子知冷知熱,最為關心。 也作“寧舍做官的爹,不舍叫街的娘”。叫街:沿街乞討。
【第37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諺)花謝了,還有再開的時候;人老了,卻永遠無法再變年少。指少年時代是黃金時代,要及時努力進取,不可虛度時光。 也作花有重開日,人無返少期。 人無再少年,花有重開日。
【第38句】:【全福人】結(jié)婚前請“全福人”幫忙,結(jié)婚時請全福人操持是結(jié)婚時的一種風俗。所謂“全福人”,一般指此人自己的父母健在,老公及公公婆婆也健在,她自己還需要兒女雙全。這是為什么呢?它來源于要借“全福人”的福,非全福人不能到跟前。 縫被子需要全福人幫忙,被子的四角要放上紅棗、桂圓、花生、蓮子,寓意早生貴子;新娘子吃的餃子、長壽面需要全福人來做;結(jié)婚這天,娶親太太需要由全福人來充當;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并由全福人喂沒有煮熟的餃子,邊喂邊問:“生不生?”新娘定要回答:“生。”(生孩子與水餃生同音);睡前要由全福人給新人鋪好被褥,放上栗子、花生、棗,意為“早立子,花搭著生?!敝链?,全福人的任務圓滿完成。
【第39句】:【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諺)教育媳婦,要在她剛過門的時候;教育孩子,要在他剛生下的時候。指施教貴在及早。 也作“教兒嬰孩,教婦初來”。
【第40句】:【看著魚兒下罩】 釋義:比喻看準了再下手。 例句:小梅又安頓給崔骨碌:“聽說張金龍常到你們這兒來,要是有機會,把這個鐵桿漢奸—塊兒抓住,那就更好了。反正看著魚兒下罩,你瞧著辦吧!”
【第41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子】(諺)比喻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下,或惡劣的國際環(huán)境中,總是強凌弱,大欺小。 也作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青泥。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稀泥。
【第42句】:【要打看娘面】(諺)要責打孩子,也要給孩子母親留些情面。指母親的情面重。也指采取行動要照顧到方方面面。
【第43句】:【解鈴須用系鈴人】(諺)要解下老虎項下的鈴鐺,還得請那位系上鈴鐺的人才行。比喻問題是由誰引起,還得讓誰去解決。 也作“解鈴仍著系鈴人”。
【第44句】:【出污泥而不染】(慣)比喻在污濁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生活,卻不沾染壞習氣,保持著高尚純潔的品質(zhì)。
【第45句】:【炕上養(yǎng)虎,家中養(yǎng)盜】(慣)比喻養(yǎng)育與自己為敵的壞人。
【第46句】:【畫鬼容易畫人難】 釋義:鬼容易畫,人難畫。鬼本來不存在,畫鬼無所謂像不像,所以容易畫;人則不容易畫得像,所以難畫。 例句:羅聘笑道:“先生過獎了,俗話說‘畫鬼容易畫人難’,我畫鬼不過信手涂來!”
【第47句】:【雞蛋里尋骨頭】 釋義: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例句:那李鳳娘本是一片忤逆不孝之心,正是要雞蛋里尋出骨頭之人,聽了此話,一發(fā)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第48句】: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硬如鐵。
【第49句】:【破鞋,提不起來】 釋義:比喻事情十分棘手,或事態(tài)非常糟糕,沒法說起。也指事情不要再提。 例句:(老山頭)怔了一刻,把手在膝蓋上一拍,嘆了口氣說:“咳!破鞋,提不起來了!”馮貴堂問:“怎么?拉不過李霜泗來?”老山頭搖搖頭說:“他不來?!?/p>
【第50句】:【油梭子發(fā)白——短煉】(歇)油梭子:油渣。短:缺少。煉:本指煉油,轉(zhuǎn)指磨煉。指人缺乏實際鍛煉。
【第51句】:【一個鼓槌打不響】 釋義:只有鼓槌沒有鼓是打不響的。比喻一個人支配不開,指揮不靈。 例句:郭全海在農(nóng)會里,光一個鼓槌打不響,心里越著急,越好上火,他跟一個小組長干了一仗。
【第52句】:【一槌打雙鼓】 釋義:比喻一語雙關。 例句:鳳梨見石生道出心意了,一槌打雙鼓說:“日蘭中午會做出好香好香的飯菜,送到田頭給你吃的?!?/p>
【第53句】:【揀有頭發(fā)的揪】(慣)頭發(fā):比喻把柄、短處。比喻挑有把柄的或軟弱的欺負。 也作“揀有頭發(fā)的抓”。
【第54句】:【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諺)指人在春天容易困倦,在秋涼時容易疲乏,在炎熱的夏天容易瞌睡,在寒冬的季節(jié)又容易貪睡不起。
【第55句】:【近水樓臺先得月】 釋義:靠近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先得到好處。 例句:鳳琴真有這樣的鐘愛之情,為什么不單獨寄信給他?摻在大家的信中,那些整天守在場子里的瘋姑娘們,安能不來個“近水樓臺先得月”,把給他的信拆開呢?
【第56句】:【老表】“老表”是江西人的別稱,此稱從來沒有外傳或擴大地域,是江西人的“專利”。為什么稱江西人為“老表”呢? 傳說朱元璋同元軍作戰(zhàn),被打得大敗,而且身負重傷逃到江西康山地方,當?shù)刎毧噜l(xiāng)民知道他是反對元朝的,就把他藏到山洞里,治傷供食,使朱元璋的傷口很快治愈。當要離別鄉(xiāng)親時,他非常感激,老鄉(xiāng)們好像未卜先知地對他說:“你要是將來當了皇帝,恐怕就不認得我們平民了!”朱元璋連忙回答說:“不會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們只管來找我?!崩相l(xiāng)們說:“皇宮大院的,我們?nèi)ツ睦镎夷悖烤退阏业搅?,我們平民又哪里進得去?文案高興高興算了?!敝煸皡s一本正經(jīng)地說:“你們就說是我朱元璋表親來找就行了。” 1368年,朱元璋真的當上了明朝開國皇帝。有一年,江南一帶發(fā)生了旱災,尤以江西為重。廣大農(nóng)民每年還是分夏秋兩季向朝廷交納賦稅,并要按丁服“徭役”。貧苦鄉(xiāng)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想起了“朱老表”,于是,鄉(xiāng)民來到朝廷后,自稱是朱元璋的老表,獲準進了皇宮大院。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真的召見了他們,并詳細地聽了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結(jié)果.在這一年,朱元璋下令減免了他們的稅收。從此,“老表”便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詞。外人不知道就里,還以為“老表”是笑話江西人土氣呢。
【第57句】:【吃個雞蛋還得挑四棱的】(慣)棱:棱角。形容過分挑剔苛求。
【第58句】:【不以成敗論英雄】 釋義:不以成功或失敗來評論英雄人物的得失。 例句:“梵梵,古人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我最佩服越王勾踐,當了夫差的階下囚,仍不失其志,臥薪嘗膽,終成復國之大業(yè)?!?/p>
【第59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諺)行軍打仗,沒有固定的陣勢,就像水的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一樣。指打仗要隨機應變,不能死守教條。
【第60句】:【鋸了嘴的葫蘆】 釋義:葫蘆本不響,鋸了“嘴”就更不會響了。比喻說不出話或無話可說。 例句:至于他爺爺及方必開兩個,到了此時,都變成“鋸了嘴的葫蘆”,只有執(zhí)壺斟酒,舉箸讓菜,并無可以插得嘴的地方,所以也只好默默無言。
【第61句】:【坐堂醫(yī)】在我國,中藥店大多稱“堂”,如“同仁堂”、“樂仁堂”、“同德堂”等,“同仁堂”的藥全國馳名。在藥鋪候診的醫(yī)生叫“坐堂醫(yī)生”,這是怎么回事呢? “坐堂醫(yī)”源于醫(yī)圣張仲景。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名醫(yī),他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等疫病流行,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身為太守仍孜孜不倦地鉆研祖國醫(yī)學,為民治病。尤其是公然打破官府的清規(guī)戒律,坐在辦公的大堂上行醫(yī),為病人診脈開方,辦公行醫(yī)兩不誤,還常在自己的名前冠以“坐堂行醫(yī)”四字。后人寫詩贊頌他“官隨民愿守長沙,心涵胞于千萬家。興亡盛衰同禍福,坐堂行醫(yī)惠無涯?!睘榱思o念張仲景崇高的醫(yī)德和高超的醫(yī)術(shù),后來許多中藥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藥鋪里診病的醫(yī)師稱為“坐堂醫(yī)”。這種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第62句】:【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釋義:比喻人人痛恨,群起而攻。 例句:現(xiàn)在不同了,滿韃子已經(jīng)搖搖欲墜。尤其從鐵路風潮發(fā)生,就像“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第63句】:【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 釋義:借指有辦法對付對方。 例句:“俗語說:‘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t軍要來,總有他們的辦法。”
【第64句】: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第65句】:【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諺)指舊時窮人生活非常艱苦,新衣服穿上三年,變舊了再穿三年,破了加上補丁又可穿三年。
【第66句】:【馬在軟地上打前失,人在好話里栽跟頭】(諺)打前失:前蹄閃失。 栽跟頭:跌跤受損。指馬跑在軟地面上容易失蹄,人處在恭維話中容易受騙吃虧。
【第67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慣)指了解事情不全面,只了解一個方面,不了解另一方面。 也作知其一,不知其二。 徒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68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慣)任何時候都不改變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無所畏懼,對事情敢于負責任。 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行不更名,住不改姓。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第69句】:【郵票齒】孔現(xiàn)在寄信時,將買來的連在一起的幾張郵票用手一撕,所需的郵票就會順著齒孔掉下來,且郵票不僅不受影響,反而因齒孔部位的半邊齒印排列整齊而更加美觀,使用起來很方便。那么,它是誰發(fā)明的呢? 1848年,倫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來了一個記者,他一面飲酒,一邊撰寫當天的通訊稿件。當他把寫好的稿件塞人信封,準備貼上郵票時,卻找不到裁郵票的剪刀。迫于無奈,他從衣襟里取下一枚小別針,在兩枚郵票的空隙處用別針尖刺了一連串均勻的小孔,然后輕輕撕開,竟然十分整齊美觀。做者無意,觀者有心。坐在記者對面的亞瑟·亨利,心中暗想,假如能發(fā)明一種打孔機,在每枚郵票的四邊都打上小孔,那么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結(jié)果他真的發(fā)明了打孔機,自此,齒孔郵票問世。
【第70句】:【淺水藏不得蛟龍】(諺)蛟龍:傳說中龍的一種,能在海洋里興風作浪。淺水中無法藏住蛟龍。比喻條件差、地方小,留不住有大才的人。 也作“淺水里面難養(yǎng)龍”。
【第71句】:【患難朋友,艱苦夫妻】(諺)患難中建立起來的友誼最堅實,艱苦中打磨過來的夫妻最恩愛。指好朋友貴在經(jīng)過患難的考驗,好夫妻貴在走過艱苦的歷程。
【第72句】:【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諺)溺愛:無原則、無節(jié)制地偏愛。指對人溺愛,就不能明察;貪婪財色,就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第73句】:【人多一技有益,物裕一備有用】(諺)人多掌握一種技能,總是有好處的;器物能多準備一件,總有用得著的。指人的本事不嫌多,物的備件不可少。
【第74句】:【當面鑼,對面鼓】 釋義:當面把話講清楚。 例句:“找文房四寶來!”何大學問大喊,“咱們當面鑼,對面鼓;白紙黑字,立下文書。”
【第75句】:【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諺)膽小的人怕的是膽大的人,膽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連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沒人敢惹的。
【第76句】:枕頭不選對, 越睡人越累。
【第77句】:【假大空】(慣)指虛假、夸大、空洞的內(nèi)容。
【第78句】:【家雀跟著檐蝙蝠飛——干熬夜眼】(歇)家雀:麻雀。檐蝙蝠:即蝙蝠,哺乳動物,頭部和身子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zhì)的膜,以蚊蛾等昆蟲為食,夜間在空中飛翔。指白熬時光,毫無所得。
【第79句】:【脫了毛的牙刷——有板有眼】(歇)本指牙刷脫了毛后露出板子和小洞,轉(zhuǎn)喻說話、做事有條不紊,合乎章法。
【第80句】:【花開花落節(jié)氣定,時來運轉(zhuǎn)命安排】 釋義:迷信認為,人的運氣好壞都是命運安排的。 例句:只要你不死心眼,聽我們的話,總是有法子對付的。俗話說:“花開花落節(jié)氣定,時來運轉(zhuǎn)命安排。”我們總不會老倒霉下去嘛!
【第81句】:【響鼓偏用重槌敲】(諺)響度很大的鼓,偏要用重槌敲打,才能發(fā)出更亮的響聲。比喻對德才兼優(yōu)的青年,更應加強教育,以造就成出類拔萃的人才。 也作響鼓還須重錘敲。 響鼓離不開重槌。
【第82句】:【狗急要跳墻】 釋義:比喻人在情勢危急時會冒險蠻干。 例句:李青山答道:“咱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主動權(quán)。不守,狗急要跳墻,常炯,各方面得多留心啊?!?/p>
【第83句】:【讓人三分不吃虧】(諺)指待人接物常存忍讓之心,對自己是有益的。
【第84句】:【你有你的千里眼,我有我的順風耳】 釋義:比喻各有各的本領。 例句:但事后一想,又笑了起來:“你有你的千里眼,我有我的順風耳;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這次算個平局?!?/p>
【第85句】:【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 釋義:救人就要救徹底,使人完全脫離災難或危險。比喻幫助人要幫到底。 例句:“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你給俺搬進屋來吧!”
【第86句】:【鴉窩里出鳳凰】(慣)比喻貧寒人家或條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
【第87句】:【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諺)指人沒有傷害老虎的心思,但老虎卻是存心要吃人的。常比喻善人無意傷惡人,惡人卻是存心要害善人的。 也作人無傷虎意,虎有吃人心。 人沒傷虎心,虎有傷人意。
【第88句】:【一腦門子官司】(慣)形容人氣不順,想吵架。
【第89句】:【跑龍?zhí)住浚☉T)原指傳統(tǒng)戲曲中扮演±兵或隨從的角色。比喻擔當無關緊要的責任或做些無足輕重的事情。
【第90句】:【張?zhí)鞄熗酥湟灰环膊混`了】(歇)咒:迷信以為能除災或降災的密語。符:道士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聲稱能驅(qū)使鬼神給人帶來禍福。指辦法或手段不靈驗了。含譏諷意味。
【第91句】:【男不跟女斗】(諺)指男強女弱,以強欺弱,不是男子漢的做派。一說,舊時男尊女卑,以尊斗卑,有失男子漢的尊嚴。
【第92句】:【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此俗語意思明白,無需解釋,流傳極廣。典出宋代道原《是德傳燈錄-卷十二·壽州紹宗禪師》:“‘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此俗語源出一處,流卻很多,早被古人引用。如,《水滸傳》: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居都知道了,只瞞武大一個不知。 再如,評書說道:趙匡胤年輕時喜歡打抱不平,行俠仗義,是個好管閑事的祖宗,闖沒頭禍的太歲。一日,趙匡胤救了被強盜搶走的京娘,并護送回家,京娘父母喜出望外,殺豬設宴款待趙公子。其兄與父私下商議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妹子被強人劫去,今日跟這漢子回來,人無利己,誰肯起早,想必他與妹妹早有私情。妹子經(jīng)了許多風波,又有誰聘她?不如招這漢子為婿。誰知親沒結(jié)成,氣跑了趙匡胤,京娘為證清白自縊而死。
【第93句】:【肚皮貼著脊梁骨】(慣)肚子里沒有一點食物,癟癟的。形容非常饑餓。 也作“肚皮餓得貼脊梁”。
【第94句】:行為不正經(jīng),舌頭短三分。
【第95句】:【悲傷憂愁,不如握緊拳頭】(諺)悲觀愁苦無濟于事,不如堅決奮斗,謀求出路。指消極忍受,不如積極拼搏。
【第96句】:【不怕人老,只怕心老】 釋義:不怕年紀老,只怕意志衰退。 例句:“這是一種悲觀情緒,要不得!俗話說:不怕人老,只怕心老?!?/p>
【第97句】:【人不辭路,虎不辭山】(諺)人不能離開道路,就像虎不能離開山岡。指人總要上路,上路總要靠別人幫助。
【第98句】:【挨上染坊盡點子,挨上鐵匠盡眼子】(諺)挨近染坊,衣服上不免沾上顏料的斑點;挨近鐵匠,衣服上不免有被火星燒出的許多小孔。 指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下,就會受到什么影響。
【第99句】:【城狐不灌,社鼠不熏】(諺)城墻上的狐貍窩不可用水灌,不然會毀壞城墻;社廟的老鼠洞不可用火熏,不然會燒毀社廟。指邪惡有所憑借便難以清除,常借指帝王左右的佞臣無法鏟除。
上一篇:哲理的文案,簡短走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