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在寫《我的家鄉(xiāng)》的作文時,問爺爺家鄉(xiāng)以前的情況。奶奶在一旁插話說:“小亮子人小心路大,倒刨樹清根地問不完了。”(江蘇·鹽城)
【第2句】:【養(yǎng)不教,父之過】(諺)對孩子只知生養(yǎng)而不知管教,這是做父親的過錯。指對后代除了生養(yǎng),還要教育。 也作“養(yǎng)子不教父之過”。
【第3句】:棉花槌打驢——不痛不癢
【第4句】:斑鳩下蛋———對
【第5句】:【景泰藍】“景泰藍”是一種瓷銅結(jié)合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工藝品。制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制胎,接著工藝師在上面作畫,再用銅絲在銅胎上粘出圖案花紋,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鑲嵌在圖案中,最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燒結(jié),磨光鍍金而成。所以又叫“銅胎掐絲琺瑯”。掐絲琺瑯器是從國外傳人中國的,由中國的能工巧匠們在技藝上加以改良,尤以銅胎掐絲琺瑯的制作工藝最為精湛,發(fā)展成為今天所說的景泰藍。那么,“景泰藍”的名稱是怎么來的呢?明代景泰年間的掐絲琺瑯獨領(lǐng)風(fēng)騷,因初創(chuàng)時只有藍色,因此得名景泰藍。現(xiàn)在的景泰藍工藝大有提高,增加了科技含量,造型精美絕倫,已成為饋贈國內(nèi)外友人的最佳禮品r。
【第6句】:腦袋上刷糨糊——糊涂透頂
【第7句】:【丟去東洋大海】(慣)東西扔到大海里,消失得無影無蹤。比喻東西白扔了,再也回不來。也比喻徹底忘掉。 也作丟到東洋大海。 拋在東洋大海里。
【第8句】:【指著明白的,說糊涂的】(慣)指心里明白,卻裝作糊涂。
【第9句】:老鴰站樹梢——呱呱叫
【第10句】:【旦角】“旦角”指戲劇里女性角色,有正旦(青衣)、老旦、花旦、武旦等區(qū)別。在京劇界有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尚、程、荀。那么旦角是怎么來的呢?西漢桓寬的《鹽鐵論》里,就提到“今民間……奇蟲胡妲戲娼舞像。” 方以智在《通雅》中釋為:“胡妲,即漢飾女伎,今之裝旦也。”可見在漢代,已出現(xiàn)了旦角演員,盡管當(dāng)時還沒有完整形態(tài)的戲劇。胡妲,在“妲”之前冠一“胡”字,為我們點明了它的淵源所自。原來我國歷史上,習(xí)慣把來自西域的各種事物冠以“胡”字。比如胡笳、胡琴、胡桃、胡床等,舉不勝舉。胡妲的“妲”字,任半塘先生作了正確的詮釋,他在《唐戲弄》里指出:“可能乃用一漢字足以表示女性者,以錄胡語之音。”(可能是用一個足以表示女性的漢字,來記錄胡語之音),由于是音譯,就不必拘于某字。所以唐人敦煌寫本又作“黑旦”,宋人《樂府混成集》又寫作“笪”和“旦”。至于“旦”(或“黑旦”、“笪”)在胡語中的本義,《燕樂考源》作了解釋:“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調(diào)。以華言譯之,‘旦’者則謂韻也。其聲亦應(yīng)黃鐘、太蔟、林鐘、南呂、姑洗。”可見五旦就是五音,與宮、商、角、徵、羽相當(dāng),本是西域兄弟民族的音樂術(shù)語。漢以后,隨著西域藝術(shù)的內(nèi)傳,“胡妲”被作為表演歌舞的女性的代稱。“胡妲主歌而胡旋主舞”。《唐書禮樂志》說:“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轉(zhuǎn)如風(fēng)。”主歌主舞應(yīng)和現(xiàn)在的歌伴舞差不多。而伴隨著戲曲的興起,旦則演變?yōu)槌ず苤氐呐堑拇Q。如宋代時有“裝旦”。元朝是我國戲曲大發(fā)展時期,雜劇中已出現(xiàn)了正旦、小旦、搽旦等各類旦角角色,為現(xiàn)在齊全的旦角名稱打下了基礎(chǔ)。
【第11句】:跳上舞臺湊熱鬧——逢場作戲
【第12句】:【二月二,龍?zhí)ь^】“二月二,龍?zhí)ь^”是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二月二”是華夏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從漢代就開始了,那時,二月二又稱青龍節(jié)、春龍節(jié)。 “二月二,龍?zhí)ь^”源自古老的天文學(xué)。人們曾經(jīng)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星辰的位置,據(jù)此判斷季節(jié)。其中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每到二月初的黃昏,角宿一星和二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xiàn),類似龍的雙角,東方在五色為青,故稱“青龍?zhí)ь^”。雖為驚蟄節(jié)令,其時,興云播雨的龍,卻還在睡懶覺,故此,或供饗以六畜犧牲,討好哄之;或以木桿敲擊房梁,驚而擾之。種種招數(shù),皆為呼喚龍的醒來。北方滹沱河一帶有個習(xí)俗叫“二月二,通地氣兒”。在二月二日早晨,人架龍而動:那耕地的犁杖,一對扶手,若龍角高翹;雪亮的犁刃,呈龍頭之形;犁尖下新土似浪涌,攪動煙霧氤氳,叫做“二月二,通地氣兒”。二月二,在民間是個重大節(jié)日,傳說之多,民謠之多,是其他節(jié)日不可比擬的: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龍?zhí)ь^,孩子大人要剃頭;二月二,龍?zhí)ь^,天子耕地臣趕牛;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二月二,敲鍋底,燒陳菜,吃陳米;二月二,龍?zhí)ь^,人抬腳……
【第13句】:苻堅逃到八公山——草木皆兵
【第14句】:【近不過夫妻,親不過父母】(諺)世間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最親近,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最真切。指論親近數(shù)夫妻,論恩情數(shù)父母。 也作至親不過爹娘,至近不過夫妻。 最親不過父母,最近不過夫妻。
【第15句】:【不登高山,不現(xiàn)平地】(諺)不登上陡峭的高山,就顯不出平坦的大地。比喻凡事不經(jīng)過比較,就看不出巨大的差別來。
【第16句】:【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諺)分外:格外,特別。仇人相遇,彼此看得格外真切。指仇人之間特別痛恨,一見面誰也不肯放過誰。 也作仇人見仇人,分外眼睛明。 仇人見仇人,眼里起紅云。
【第17句】:【有嘴說人,無嘴說自己】(慣)指光會指責(zé)別人,不說自己的不是。
【第18句】:積木搭高樓——推就倒;一碰就倒
【第19句】:桅桿做了頂門杠——大材小用
【第20句】:【官憑印,虎憑山,女人憑的是男子漢】(諺)指官員憑借印信,行使職權(quán);老虎憑借山林,施展雄威;婦女依靠丈夫,才能過好日子。
【第21句】:【 呆子幫忙,越幫越忙】指不會幫忙,幫倒忙。張賢亮《男人 的風(fēng)格》:“你我,都使我想起了我老家的一句土話,叫郭呆 子幫忙,越幫越忙。”
【第22句】:【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婚】釋義:沒有媒人說合成不了婚事。例句:“小姐,俗話說,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婚嘛”
【第23句】:【亮牌子】(慣)比喻明確告訴人自己是干什么的。
【第24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慣)舊時說書的套話,指事情有兩個線索,先說其中的一個。
【第25句】:【百藝百窮,九十九藝空】釋義:百藝:各種技藝。窮:尋根窮底。百種技藝都想學(xué),九十九種落空。比喻學(xué)不專一,必?zé)o所成。例句:百藝百窮,九十九藝空。言多則不精也。鄙語雖小,比喻大。
【第26句】:我們家來了個客人,可我不認識。客人點著我的鼻尖說:“這小鬼,沒見過我吧?我們兩家可是扒攏筷子能吃飯的人呢!”(湖南·株洲)
【第27句】:草上露水瓦上霜——見不得陽光;見不得太陽
【第28句】:【細米干柴不漏房】(慣)吃的是細米,燒的是干柴,住的是不漏雨的房子。形容家庭生活富裕。
【第29句】:【強龍不壓地頭蛇】(諺)地頭蛇:地方上有權(quán)勢、有影響的團伙。指外來勢力再大,也難敵地方上有影響的團伙。也指盤踞在地方上的惡勢力是難惹的。 也作強龍難敵地頭蛇。 強龍壓不住地頭蛇。 強龍斗不過地頭蛇。
【第30句】:【寧死一咳,不死一該】(諺)咳:嘆詞,表示可惜。該:活該,認為該當(dāng)如此。指人死有兩種結(jié)局:好人死了人們表示惋惜,壞人死了人們認為活該。人們應(yīng)該爭取前者,避免后者。
【第31句】:搬起碾子砸磨盤——石打石(實打?qū)崳?/p>
【第32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釋義:佛:佛教修行圓滿的人。放下手里的屠刀,馬上就能成佛。原為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后用來比喻壞人停止作惡,也會變成好人。例句:佛家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好好改造,政府會對你進行寬大處理的。
【第33句】:家里來了客人,媽媽急著出去買菜。她沒走前門,抄近路走堆了許多垃圾的后門,結(jié)果黑暗中摔傷了腿。外婆說:“寧繞十步遠,不走一步險。”(安徽·界首)
【第34句】:小剛一邊擰玉米棒,一邊講故事,講到有趣時,不知不覺停下了手中的活兒。媽媽說:“怎么不擰了?口中講古,手里搖櫓嘛!”(重慶·巫山)
【第35句】:【大恩不言謝】(諺)大恩大德,不能用普通的謝禮來報答。指人有大恩于我,只能銘記在心,終生不忘。
【第36句】:【開小差】(慣)原指軍人擅自離開部隊。比喻思想不集中或未經(jīng)同意擅離崗位。
【第37句】:【只有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諺)比喻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有權(quán)有錢時,阿諛奉承者多;貧窮困境中,伸出援助之手者少。 也作“只有錦上添花,誰來雪中送炭”。
【第38句】:【一支香插兩個香爐】釋義:比喻一個人繼承兩家財產(chǎn)。例句:他兄弟只剩下一個女孩子,一支香插兩個香爐,美玉要繼承兩家的產(chǎn)業(yè),她嫁給陳家,這一百五十畝地就是陳家的了,不是福自天來,財神進宅嗎?
【第39句】:【法律無靈,錢神作祟】(諺)靈:靈驗。作祟:搗鬼,作怪。法律失去了作用,那是金錢在作怪。指執(zhí)法人員如果接受賄賂,執(zhí)行法律就不會公正。
【第40句】:【狂風(fēng)不竟日,暴雨不終朝】(諺)竟日:整整一天。終朝(zha。):從早到晚。狂風(fēng)暴雨雖然猛烈,但不會持續(xù)一整天。比喻苦難的日子不會長久。也比喻人力量越猛,越不能持久。
【第41句】:【拿魚先拿頭,刨樹要刨根】(諺)捉魚要抓緊魚頭,魚就無法溜走;刨樹要從根刨起,樹才能徹底挖掉。比喻做事必須抓住要害,解決問題必須抓住根本。
【第42句】:【房東】“房東”義為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主人,與“房客”相對。那么,為什么叫房東不叫房西?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以東為上、為大,所以,東房就是上房。中國的老式房屋,一般都是一座南朝向的主屋,主屋的前面兩側(cè)再造東西向的廂房。主屋的東首房間就是上房,而上房定是主人或家中最有權(quán)威人的住房。上房晚輩和下人都不能住,就更不要說出租或借給外人住了。所謂的房東就是住在東首上房的人。可見,房東、東家都表示主人的意思。至于為何以東為主,在《禮記》中的《曲禮篇》記載:“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客若降等,就主人之階。主人固辭,然后客復(fù)就西階。”這句話說的是,有關(guān)主客之間禮儀的規(guī)定。從文中可以看到,“東”位就是代表主人。我們平常所說的“做東”、“東道主”中也包含了這個意思。
【第43句】:盡管小華的學(xué)習(xí)成績很差,可他仍不知道努力。老師說他:“燒紅的鐵片都要落到腳背上了,還不醒!”(四川·富順)
【第44句】:公雞對著麥克風(fēng)叫——鳴(名)聲不低
【第45句】:【惡狗咬人不露牙】釋義:比喻壞人陰險、毒辣。例句:馬之悅橫她一眼:“噓!惡狗咬人還不露牙哪!嗆他幾句,傷不了筋,動不了骨,啃那個癢癢干什么!”
【第46句】:【愛吃棗兒湯】(慣)舊指婦女貪愛風(fēng)月。
【第47句】:【四季豆油鹽不進】油鹽,有言,諧音。意即不聽話,頑固。 成語:充耳不聞。文稿:“這幫四季豆油鹽不進的家伙,我看 干脆,崩了算啦。”
【第48句】:【抱粗腿】(慣)指攀附有錢有勢的人。
【第49句】:我和媽媽這幾天花錢如流水,爸爸提醒道:“我在東溝摸魚,你們在西溝扔。咱們還得節(jié)儉點啊!”(江蘇·通州)
【第50句】:【面善心不善】(慣)指人外表看上去和善,內(nèi)心卻狠毒。
【第51句】:【啞巴見面——沒說的】(歇)指無話可說或不說話。也用來稱贊人或事物完美,沒什么可指責(zé)、挑剔的。
【第52句】:爸爸見我總和小剛一起,打趣說:“你們倆真是秤桿離不了秤砣。”(山東·臨的)
【第53句】:【吃拳何似打拳時】(諺)出拳打人雖然痛快一時,遭人拳打卻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時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第54句】:【女大自巧,狗大自咬】(諺)指女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就心靈手巧,就和狗長大自然會吠叫一樣。
【第55句】:【對著鏡子作揖】恭維自己。或說:對著穿衣鏡作揖.自己 恭維自己。類似的:鞭炮店失火,恭維自己。成語:自我吹 噓。《小說月報》(1980,4):“大家對韓老頭的印象不錯:佩 服他有一手捕蛇、醫(yī)蛇傷的高藝絕招,尊敬他慷慨助人的善 良心地,偏愛他特別有趣的對著鏡子作揖——自己恭維自 己的精神嗜好。”
【第56句】:【伸著腦袋讓人彈】謂不會處理事情,老是被動,吃虧。浩 然《艷陽天》:“他有什么謀略,光會伸著腦袋讓人彈。”
【第57句】:臘月里遇著狼——冷不防
【第58句】:【越說腳小越扶墻】把恭維話當(dāng)真,以為自己真不錯。類 似的:越扶越醉。賈平凹《廢都》:“得了得了,說你腳小,別 扶了墻走。”
【第59句】:樺樹皮一一扒一層,又一層
【第60句】:【龍配龍,鳳配鳳,鵓鴣對鵓鴣,烏鴉對烏鴉】(諺)龍要找龍配對,鳳要找鳳配對,鵓鴣只能配鵓鴣,烏鴉只能配烏鴉。比喻男女婚配,要講究門當(dāng)戶對。
【第61句】:【鐵樹也有硬蟲攢】(諺)即使是鐵樹,也會有硬蟲鉆得進。指再堅硬的東西也有蟲能咬。
【第62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慣)對所看到聽到的事情就像沒看見聽見一樣。指對某些事情或別人說的話漠不關(guān)心。
【第63句】:【吃一次虧,長一次見識】釋義:從失敗中吸取教訓(xùn)。例句:“吃一次虧,長一次見識,把人都教能啦。”
【第64句】:【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諺)只要是故鄉(xiāng)人就親,只要是故鄉(xiāng)水就甜。指人們的鄉(xiāng)土感情總是很濃的。 也作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甜不甜,家鄉(xiāng)水。 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第65句】:雨后山洪——沖勁大
【第66句】:【光打雷,不下雨】釋義:只有聲勢,沒有實際行動。例句:天天開會,說要減輕農(nóng)民的負擔(dān),可是,光打雷,不下雨,我們這個村里呀,去年、前年的賣糧錢還沒給全呢!
【第67句】:千斤擔(dān)子眾人挑。
【第68句】:【柳樹上開花——沒結(jié)果】(歇)柳樹開黃綠色的花,結(jié)蒴果;從蒴果中分裂出的種子很小,外面有白色絨毛,隨風(fēng)飄散,像一團團白色的花朵,人們誤以為柳樹只開花不結(jié)果。結(jié)果:本指結(jié)果實,轉(zhuǎn)指結(jié)局。多指事情沒有好的結(jié)果。
【第69句】:逮魚的不帶網(wǎng)——全憑手摸
【第70句】:石頭砌墻——好的一面在外頭
【第71句】:【變戲法的瞞不過打鑼的】(諺)打鑼的是變戲法的合伙人,變戲法的一舉一動,打鑼的最清楚。指凡瞞人的事情,總哄不過知情者。
【第72句】:【吃甘蔗上山——一步比一步高,一節(jié)比一節(jié)甜】(歇)本指離地面越來越高,味道越來越甘甜;轉(zhuǎn)指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甜蜜。
【第73句】:【 一人拼命,萬夫莫當(dāng)】人把生死置之度外,則能勇猛異常, 不可抵擋。或說:一人拼命,眾人莫敵。清代《紅樓夢》:“地 下的人雖多,哪里擋得住。自古說的:一人拼命,萬夫莫 當(dāng)。”
【第74句】:草上露水瓦上霜——不久長
【第75句】:【脊梁朝天臉朝土】見“臉朝黃土背朝天”。
【第76句】:【山高怕慢上】(諺)山再高,只要有耐性慢慢向上爬,終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借指在巨大的困難面前,最可貴的是有耐力,能持久,信心足。
【第77句】:【膠粘著胯】(慣)譏諷人走不動或行動遲緩。
【第78句】:狗皮膏藥補漁網(wǎng)——干孔百瘡
【第79句】:【有雞天也亮,沒雞天也明】釋義:比喻不管少了誰,事情照樣辦。例句:“你走,你走,走就走唄;一句話說到底:有雞天也亮,沒雞天也明!”
【第80句】:【狗尿苔長在金鑾殿上——生到好地方】(歇)狗尿苔:一種生長在潮濕地方的真菌,有黏液,有臭味,不能食,被人鄙視。指人生長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
【第81句】:【聽見拉拉蛄叫不敢種地】(慣)拉拉蛄:螻蛄的通稱,昆蟲,背部茶褐色,前足發(fā)達,適于掘土,生活在泥土里,晝伏夜出,吃農(nóng)作物嫩莖。 形容人膽子小,聽到一點閑話,就不敢做事情了。 也作聽拉拉蛄叫,就甭種地了。 聽螻蛄叫就不種地了?
【第82句】:真書如立,行書如引,草書如走。
【第83句】:【百歲光陰如過客】(諺)過客:過路的客人。指人生短暫。
【第84句】:【舌頭比刀子厲害】(慣)指人嘴厲害,說話不讓人。
【第85句】:【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諺)淵:深潭。羨:思慕,希望得到。 站在水潭邊心想著潭里肥美的魚,不如趕快回去織起網(wǎng)來捕捉它。 指任何美好的空想都不如動手實干。
【第86句】:人嘴兩張皮——各說各有理
【第87句】:【望山跑倒了馬/看山跑死馬】看到山峰,以為很近,實際上 很遠。明代《西游記》:“師父,還不到拜處哩。常言道:望山 走倒馬。離此鎮(zhèn)還有許遠,如何就拜!”
【第88句】:匡衡鑿壁——借光
【第89句】:獵著兔子跑了馬——得不償失
【第90句】:白銀子扔人——銀(人)打人
【第91句】:【打鴨子上架】見“趕鴨子上架”。
【第92句】:【閻王爺嘴上拔胡子】(慣)比喻自己找死。
【第93句】:【領(lǐng)袖】“領(lǐng)袖”現(xiàn)在指國家、政治團體、群眾組織等的領(lǐng)導(dǎo)人。如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領(lǐng)袖”的本義是衣領(lǐng)和袖口。衣領(lǐng)和袖口在衣飾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將“領(lǐng)”和“袖”合并在一起使用的最早見于《后漢書》,《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中就有“蒼頭衣綠耩,領(lǐng)袖正白”的描寫。第一次將領(lǐng)袖用來形容人的是《晉書·魏舒?zhèn)鳌罚渲袑懙溃骸拔菏嫣锰茫酥I(lǐng)袖也。”意思是說魏舒儀表堂堂,氣魄非凡,如同衣服的領(lǐng)和袖,具有卓越地位,堪稱世人之表率。后來,人們逐漸將同一類人中的突出者稱為“領(lǐng)袖”。現(xiàn)在,專用于指國家、政治團體、群眾組織的最高領(lǐng)導(dǎo)人。
【第94句】:【各人腳下都有一條路】(諺)每個人的腳下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借指人的生命歷程,要靠自我選擇,自我奮進。
【第95句】:【否極生泰】(諺)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兩個卦名,否是兇卦,泰是吉卦。否和泰是對立統(tǒng)一的,可以互相轉(zhuǎn)化。指事情壞到極點時,就會轉(zhuǎn)好。 也作否極早生泰。 否極泰來,泰極否生。
【第96句】:【和稀泥】(慣)比喻無原則地調(diào)解糾紛或解決矛盾。 也作“抹稀泥”。
【第97句】:【公門里面好修行】在官府任職,有條件行善做好事。或 說:身在公門好修行。清代《儒林外史》:“自古道:公門里好 修行。你們服侍太爺,凡事不可壞了太爺?shù)那迕惨魅?保得各人的身家性命。”
【第98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間習(xí)俗,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送 灶,灶王爺上天要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情況,人們希望他能 說些好話,別說壞話。此是廚房中為灶王爺貼的對聯(lián)。借 指說好話,匯報好的情況。電視劇《共和國往事》:“絕對沒 有的事,您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千萬別匯報。”
【第99句】:【虎伏深山聽風(fēng)嘯,龍臥淺灘等海潮】(慣)比喻有野心的人潛伏起來等待時機到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