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大家都已經吃飽了,可嫂嫂見盆里還有飯,就端起盆子拿著勺子,開玩笑地說:“快,快,每人勻點,寧肯撐著人,不能占著盆?!保◤V西·柳城)
【第2句】:【男大當婚,女大須嫁】(諺)婚:婚配,娶妻。嫁:出嫁。指到了婚嫁年齡,就必須男婚女嫁。 也作男大當娶,女大當聘。 女大當嫁,男大當婚。
【第3句】:晴天下雹子——冷不防
【第4句】:【糞坑里的攪屎棍——聞不得,舞不得】(歇)聞:諧“文”。舞:諧“武”。指既不能文,又不能武,哪一個行當都干不了。
【第5句】:哥哥眼看到了訂婚年齡,媽媽犯愁了。爸爸說:“咱的兒子長得標標致致的,能找不到對象?有這金镢頭,不愁沒有梨木把!孬的咱還不要哩!”(山東·單縣)
【第6句】:【殺私牛,賣私酒,不犯出,乃高手】(諺)舊時私自殺牛、販酒均屬違法,誰能不犯事,就算他走運。 指做了違禁、違法的事而沒有被查獲,只能算是僥幸,不可當作本事。
【第7句】:【拍賣】“拍賣”是一種特殊的買賣形式,一般以比較貴重、價高的物品為拍品,先定一底價,然后競價,最高者成交。 “拍賣”是古羅馬人首創的一種買賣方式,用以出售在戰爭年代俘獲的戰利品。具體的做法是:在拍賣的場地上插一柄長矛作為標志,有意者就會圍過來進行交易。因此,拍賣也有“矛下之交”的說法。后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拍賣成為貿易過程中的一種買賣方式。
【第8句】:【皇帝】“皇帝”是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號。 “皇帝”這個稱號始創于秦始皇。夏、商、周三代,既沒有“皇”,也沒有“帝”。夏朝稱“后”,商、周都稱“王”。春秋時期,諸侯無論爵位高低,通稱國君;后來,周王勢力衰落,諸侯兼并,齊、楚、燕、韓、趙、魏、秦都先后稱王,甚至中山小國也稱起王來。秦王贏政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紛爭的局面。但贏政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采上古帝位號,號日皇帝?!薄半蕖背蔀榛实圩苑Q的專用詞,也是由秦始皇開始的。歷史上雖然對秦始皇褒貶不一,但他確實是“千古一帝”。
【第9句】:【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釋義:韓信:西漢初年有名的將領,《史記·淮陰侯列傳》載,一次,劉邦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臣多多而益善耳。”益:更加,越……越。善:好。借指越多越好。例句:再說,二十幾個人,有什么好整頓的呢?“長袖善舞,多錢善賈”,谷部長一向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的人,哪里會把二十幾個人放在眼里?
【第10句】:【主多高,奴多大】(諺)指舊時主子的地位有多高,其手下的奴仆勢力就有多大。 也作“主人多大,奴婢多大”。
【第11句】:劉備對孔明——言聽計從
【第12句】:草原里的狍子——三五成群
【第13句】:【不撞南墻不回頭】我國房屋建筑以坐北朝南為最佳方 位,出門向南,故說“南墻”。遇到挫折,碰了壁,才會醒悟。 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看他那副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樣 子,再勸說下去亦是無濟于事的?!?/p>
【第14句】:【老虎嘴里討肉吃】謂要求對方放棄利益,做不到。成語: 與虎謀皮。茅盾《子夜》:“跟吳老三交涉,簡直是老虎嘴里 討肉吃!”
【第15句】:【老狗熊耍不了新把戲】比喻人老沒有能力創新。西方的 諺語中有相反的說法。老舍《離婚》:“我平日總以為事事有 辦法,敢情我已經是老狗熊了,耍不了新玩藝!”
【第16句】:有一天,媽媽要給姥姥捎東西,姥姥不讓捎。姥姥說:“東西越捎越少,話越捎越多?!保ㄉ綎|·濟南)
【第17句】:【 有話說話,有理講理】好好講理,不要爭吵。浩然《艷陽 天》:“不要急,不要喊,咱們有話說話,有理講理?!?/p>
【第18句】:【囍】“囍”又稱雙喜。我國男女青年結婚時,有個習俗,都喜歡在新房內外乃至家具上貼著大紅“囍”字,以示吉利?,F在,更有甚者,結婚時將斗大的囍字貼于巷口兩側或住宅小區門口的兩側,以示隆重或迎親路標。說到這個“囍”字的來歷,傳說源自北宋宰相王安石。傳說王安石20歲那年進京趕考,路過馬家鎮時,剛好碰到馬員外之女出聯擇婿,在走馬燈上寫著“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的上聯。這時王安石正忙于趕考,未及細想,便上京去了。王安石在科場中順利通過筆試。面試時,主考官指著廳前的飛虎旗說:“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蓖醢彩挥X心里一亮,便以馬員外之女招婿的上聯作對。主考官見對得珠聯璧合,遂贊嘆不已??荚囃戤叄醢彩跉w途中喜氣洋洋,躊躇滿志。途經馬家鎮時,見那懸聯仍無人對出下聯。此時,王安石便把主考大人出的上聯作下聯以對。馬員外一看十分滿意,當下即以女相許,并擇吉日在馬府完婚。新婚之日,正當新郎新娘歡歡喜喜拜天地時,忽有探馬來報:“恭喜王大人金榜題名,明日請赴瓊林宴?!瘪R員外聽后高興萬分,遂命重開酒宴,以示慶賀。王安石雙喜臨門,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豪興大發,便在洞房雪白的墻上,并排而工整地書寫了兩個大紅的喜字。雙喜(囍)一出,更加喜慶,效果絕佳。從此,結婚貼紅“囍”字的習俗,就在民間流行開了。
【第19句】:人頭上長疥瘡——毛病
【第20句】:【哪個貓兒不吃腥】釋義:比喻人有貪財、好色之欲。例句:婆惜道:“可知哩!常言道:‘公人見錢,如蠅子見血。’他使人送金子與你,你豈有推了轉去的?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哪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
【第21句】:天黑了,全家人還在地里忙著。媽媽感嘆地說:“忙人無黑路啊!”(安徽·樅陽)
【第22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諺)哄:騙。哄地皮:種地懶耕作,不投入。 哄肚皮:土地不產糧,沒吃食。指種莊稼必須勤快,才能多收獲。
【第23句】:【退一步想,過十年看看】事情眼光要遠,不要爭一時的得 失。清代《兒女英雄傳》:“古語云:退一步想,過十年看。這 兩句話似淺而實深。”
【第24句】:【馬勺上的蒼蠅——混飯吃】(歇)混:本指摻雜,轉指茍且地生活。指從事某種職業是為了混日子。
【第25句】:鄰居家靠擺攤賣菜發了起來,爸爸說:“真是挑擔不如背菜籃,賣豬不如殺豬,看來要想賺錢,靠笨做還不行。”(江蘇·丹陽)
【第26句】:【河有九曲八彎,人有三回六轉】(諺)九曲八彎:形容彎彎曲曲。三回六轉:形容曲曲折折。指人生的道路和河水的流程一樣,曲折多變,絕非一條直線。
【第27句】:【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秀才會動嘴,兵會動刀,嘴沒有 刀厲害。借指遇到蠻不講理的人,無法對付。李存葆《山中 那十九座墳塋》:“這年頭,不單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兵 遇上秀才也得處處提防碰響‘政治地雷’?!?/p>
【第28句】:大火警報———鳴驚人
【第29句】:頭頂磨盤——不知輕重
【第30句】:【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釋義:才:文才,才華。/\斗:形容知識多,有才學,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备唬焊挥?。五車:五車書,形容書多。形容人非常有才華有學問。例句:話說大唐德宗年間,有一位進士,姓鐘,名馗,字正南,終南山人氏。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第31句】:【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到】來必定有麻煩。老舍《四世同 堂》:“她知道,胖菊子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這趟究竟 是為了什么?她咂摸不透?!?/p>
【第32句】:【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慣)1形容相貌丑陋。2形容人受到驚嚇、恐嚇后難看的樣子。3形容人行為不端,不務正業。4形容處在困境中或過著非人的生活。 也作“人不人,鬼不鬼”。
【第33句】:【來了龍叫它先抓我】謂出事由我負責?!缎≌f月報》 (1980,2):“要沒有啥大變動,天明就開火。天塌下來我頂 著。來了龍叫他先抓我。咱生就的拿鞭子打牛屁股的手, 誰還能奪下咱的鞭子?”
【第34句】:三月天的布谷鳥——催耕忙
【第35句】:【病不瞞醫】(諺)指病人對醫生不隱瞞真實病情,以便醫生對癥下藥。
【第36句】:夜里開火車——前頭(途)光明
【第37句】:【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撞鐘,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敷衍了事。謂不求上進,自甘落后?!侗本┤請蟆?1985,1, 14):“其實,見人受重獎眼紅,也不全是什么壞毛病,至少比 那種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見別人受重獎連眼珠子都不 眨一下的人要好得多?!?/p>
【第38句】:【人黃有病,天黃有風】(諺)指人的面色發黃,是有病的癥狀;天色發黃,是起風的預兆。
【第39句】:【唱紅臉】(慣)比喻扮演或充當好人。與“唱白臉”相對。
【第40句】:裹腳老太婆的腳趾頭——窩囊一輩子
【第41句】:【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諺)大喜中說的話,往往過后兌現不了;大怒中說的話,往往過火沒分寸。戒人在感情沖動時說話要有理智。
【第42句】:【嘴上有門,肚里有牙】(慣)比喻肚里有坑害人的主意,嘴上一點兒也不露出來。
【第43句】:當哥哥的有一道數學題做不出來,就請他妹妹來幫忙,他妹妹倒很快做出來了。他媽媽指著他的鼻子說:“你真是繡花枕頭,一肚子草。哥不如妹,大不如小?!保ńK·邗江)
【第44句】:【上坡騾子下坡馬】(諺)指騾子有蠻力,拉車上坡,彪悍得勁;馬腿蹄靈便,騎馬下坡,平穩飛快。常比喻人做事風風火火,強猛而有魄勢。
【第45句】:草里的斑鳩——不知春秋
【第46句】:【熱鍋上的螞蟻】釋義:形容焦急不安,慌亂不寧。例句:瑞宣在院中走來走去,像個熱鍋上的螞蟻。
【第47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釋義:至察:過于苛察瑣細。徒:同類,同伙。水過于清了,水中不會有魚;人太苛察了,就沒有人與他交往。例句:我這個人就很嚴肅,毛主席批評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第48句】:包米秸子當笛兒吹——沒眼兒
【第49句】:【賊捉賊,鼠捕鼠】(諺)讓賊去捉拿賊,讓鼠去捕捉鼠,這樣更容易見功。比喻只有深入到事物內部,才能研究并掌握其活動規律。
【第50句】:【屙到人頭上拿尿洗】(慣)比喻欺人太甚。
【第51句】:三爺家來了位年輕的外地人,在三爺面前“之乎者也”地賣弄。鄰居大叔說:“也不打聽打聽三爺是干啥的,他可真是圣人門前賣字畫,佛爺手心兒里瞎逞能。不知天高地厚,只有臉皮扎不透?!备绺缯f那叫“班門弄斧,雷門擊鼓”。(河南·南陽)
【第52句】:【單面鼓一面鑼】釋義:比喻獨自發號施令。例句:你徐某得意,一人號令大家聽令。喜歡單面鼓一面鑼。
【第53句】:【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諺)好馬奔跑起來不會停蹄,好牛拉起犁來不會歇步。比喻勤勞的人終生不會中止為社會作奉獻。
【第54句】:【對待失意人,別說得意事】(諺)面對事不遂心或者倒運的人,不要談說稱心如意的事。指說話要看對象,不要觸及別人的痛處,惹人生厭。
【第55句】:【死人頭上無對證】人死無法講話,無法證實。成語:死無 對證。陳登科《赤龍與丹鳳》:“死人頭上無對證啊!一個 人,兩個人還好說;上百人,上千人,全村人都往你頭上一 歪,事情就難辦了?!?/p>
【第56句】:【趕人不要趕上】(諺)指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人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 也作趕人不過百步。 拉弓不可拉滿,趕人不可趕上。
【第57句】:離水的胖頭魚——干張大嘴
【第58句】:【砧板上的肉——隨人砍,隨人剁】(歇)比喻人陷入困境,不能自主,任人擺布。
【第59句】:【哪塊黃土都能落腳,哪棵樹上都能搭窩】(諺)落腳:安家落戶。搭窩:像鳥一樣筑巢歇息。指任何地方都可謀求生活的出路,不必死守在一個地方受困。
【第60句】:【足球】“足球”,在當今世界體育運功項目中觀眾最多、影響最大,足球球星的榮譽和知名度最高??上?,中國足球的水平卻讓國人失望。然而,足球原來起源于中國。 1958年7月,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的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國。中國古代的蹴鞠就是現代足球的雛形。當時蹴鞠活功水平世界領先,高俅就是當時的“國腳”,在與高句麗的比賽中,一人連進三球,轉敗為勝,受到宋徽宗的稱贊,高俅因此“踢而優則仕”,可惜是個奸臣。那么,現代足球何時誕生的呢?人們公認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蘭足球協會成立之日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現代足球傳人我國,是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最初是由英國人帶人香港,190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國現代足球運動的第一個組織——南華足球隊。1910~1948年,舊中國舉行的七屆全國運動會,足球均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01913~1934年間,我國共參加過十屆遠東運動會,獲得八次足球比賽的冠軍??磥恚皇侵袊说乃刭|問題,而是人為的思想觀念因素,思想問題不解決,足球水平不可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不過,經過堅持不懈的奮斗,趕超世界水平是大有可能的。
【第61句】:【鴉浴風,鵲浴雨,八哥兒洗浴斷風雨】(諺)?。壶B兒在天空飛翔。 指烏鴉在空中飛翔,是將要起風的征兆;喜鵲在空中飛翔,是天要下雨的征兆;八哥兒在空中飛翔,是無風無雨的征兆。
【第62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見“行行出狀元”。
【第63句】:【東道主】“東道主”一詞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家。“東道主”一詞最早見于左丘明的《左傳》一書中的《燭之武退秦師》。魯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秦晉聯軍包圍了鄭國國都,鄭國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老臣燭之武赴秦,私下會見了秦穆公,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巧妙地游說秦穆公:“秦晉聯軍攻打鄭國,鄭國必亡,但鄭國亡了,似乎對貴國也沒有什么好處。從地理位置上講,秦國和鄭國之間隔著晉國,貴國要越過晉國來控制鄭國的土地,恐怕也難以做到吧?到頭來得到好處的還是晉國。晉國的實力增加一分,就等于秦國的實力削弱一分??!”秦穆公聽后,覺得燭之武說得有理。燭之武進一步分析說:“如果你能把鄭國留下,讓它作為你們東方道路上的主人,您的使者來往經過鄭國,鄭國可以供給財物,這對您有什么不好呢?”秦穆公終于被說服了,不但跟鄭國簽了和約,還派了部分秦軍留守鄭國。晉國無奈只得退兵了。鄭國的一場危機得到了化解。因為秦國在西,鄭國在東,所以鄭國對秦國自稱“東道主”,從此,“東道主”就成了主人的代稱。
【第64句】:【擰成一股繩】釋義:比喻團結一心。例句:只要咱們大家擰成一股繩,按著黨的話好好干,有啥困難都能克服。
【第65句】:【打人一拳,防人一腳】(諺)打人家一拳,要防人家一腳。指向人進擊要防人反撲。 也作“打出一拳去,謹防一腳來”。
【第66句】:吊好了膘的公駝——銳不可當
【第67句】:【跳在黃河也洗不清】(慣)比喻受了冤屈,盡了最大努力也無法辯白,洗雪不清。 也作跳到黃河洗不清。 跳進大河也洗不清。 跳到天河里也洗不清。
【第68句】:【大海禁不起瓢兒舀】只減少,不增加,總會有窮盡的時候。 李英儒《還我河山》:“只要埋頭下工夫,大海擱不住勺子舀, 一萬重山也有爬到頭的時候。”
【第69句】:鬼門關止步——出生入死
【第70句】:【感冒】“感冒”也叫傷風,是一種傳染性呼吸道疾病,多發生在冬春季節。它看似是個現代醫學流行詞,其實古已有之,它源自宋代。宋代的最高學府是太學,隸屬于國子監,負責招收官民子弟學習經典。太學有嚴格的考核升級制度和管理規定,凡是太學生有特殊情況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請假薄上登記。這個請假薄的封皮上,常按慣例寫上“感風”二字,因此被稱為“感風”簿?!案酗L”是醫學詞,感風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風寒的侵襲,造成身體不適。太學生畢業后通常會成為學者或官員,因此“感風”這個請假的理由也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官場。例如,宋時的館閣有規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員值宿,也就是值夜班,這是個很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員們常以“感風”、“感冒”、“傷風”為由請假。到了清代,“感冒”更受官員們的青睞,是官員請假時最常用的托辭。再后來,感冒被大眾廣泛認可,成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稱。
【第71句】:妹妹長得慢,比同齡人矮了一截,總是悶悶不樂的。媽媽安慰她說:“柳樹早發芽,但是不結果;棗樹晚長葉,果實卻墜滿枝頭。你個子比別人矮.可不能因此而短了志氣??!”(河北·深州)
【第72句】:【之乎者也】“之乎者也”原來是古代漢語文言文的四個虛詞助語(有時做代詞用),四個字連在一起詞義就發生了變化,有了新義,用以諷刺那些咬文嚼字無助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形,或形容文理不通半文半白的話或一般含有識刺意味。它源自哪里呢?將“之乎者也”撮合到一塊,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一大發明。據宋代僧人《湘山野錄》載:宋太祖趙匡胤巡游朱雀門,見門額上寫著“朱雀之四個大字,便問陪同他出游的宰相趙普道:“為何不只寫‘朱雀門’,加‘之’字做什么?”趙普解釋道:“‘之’是助語氣的?!碧娲笮Φ溃褐跽咭?,助得甚事?” 自此以后,便產生了一個新詞語,而且使用頻率頗高,如《紅樓夢》中有:“石頭說:更可厭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不大近情,自相矛盾。” 有,魯迅《孔乙己》云:“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爆F實生活當中也常用到,如:某人好轉(音Zhuai)兩句古文,張口之乎者也,酸溜溜的。
【第73句】:【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慣)比喻冒再大的風險也不在乎。 也作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第74句】:【名堂】人們對搞花樣、名目或故弄玄虛的人,喜歡說他們搞名堂。那么,“名堂”一詞是怎么來的呢?“名堂”由“明堂”演化而來。原來,上古帝王舉行盛典的場所稱“明堂”。漢武帝、武則天都提出要造選明堂。據說,武則天建成了明堂,被她的一個男寵一把火燒了。河北農村也有“立明堂”的習俗,不過用途與皇帝所建的明堂截然不同。遇到親人客死異鄉,尸骨無存,其親屬就在墳地內建一假墳,內埋死者牌位,叫“立明堂”。不論是建造假墳頭,還是掩埋死者牌位,都有一套迷信程序,都會有神秘色彩,故俗語常說:“搞什么鬼名堂!”即由此而來?!懊鳌?、“名”同音,如今便演化為“名堂”了。
【第75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最好趕快離開。語出《南史》:“檀公 三十六計,走為上。”明代《水滸》:“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若不快走時,更待什么!”
【第76句】:【老婆當軍——充數兒】(歇)當軍:當兵。指用不符合要求的人或物勉強湊數。 也作“老婆當軍——沒的充數”。
【第77句】:【吃飽了一家不饑,鎖住門不怕餓死板凳】釋義:指家里只有獨身一人。為光棍漢的諧謔語。例句:他只是一身一口,沒有家眷。他常好說兩旬開心話,說是:“吃飽了一家不饑,鎖住門不怕餓死板凳?!?/p>
【第78句】:【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事沒有恒心,或不能持久。成語: 一曝十寒。清代《紅樓夢》:“薛蟠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 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白送些束脩與賈代儒?!?/p>
【第79句】:【天有陰睛,月有圓缺】釋義:比喻人生之路,有時平坦幸運,有時坎坷倒霉。例句:我安慰他說:“‘天有陰晴,月有圓缺’。碰上這種東西。算咱們倒霉?!?/p>
【第80句】:【道路不平有人踩】(諺)道路不平坦,自有人會把它踩平。比喻遇列不公平的事情,自有人抱打不平,上前干預。
【第81句】:【文不文,武不武】(慣)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形容人沒有一點兒本事。 也作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 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捉刀。
【第82句】:佛面刮金子——刻薄;無中生有
【第83句】:【箭在弦上——不能不發】(歇)比喻情勢緊迫,不能不做某事。 也作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84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釋義:原指下棋。比喻當事人有切身利益,容易執著一端:旁觀者置身事外,能比較全面、清醒地觀察問題,判斷是非。例句:“從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姐姐細想;這寶硯雕弓豈不是天生地設的兩樁紅定?”
【第85句】:【摻沙子】(慣)比喻安插新人,以改變原來的人員組成。
【第86句】:【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歇)譏諷人本事不大,派頭卻不小。 也作“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
【第87句】:小紅參加了中考,鄰居王大媽說:“這回小紅考重點高中可是甕中捉鱉——十拿九穩的了?!笨尚〖t卻謙虛地說:“大媽,您過獎了。我這也是麻袋上繡花——基礎太差呀!咱粗瓷大碗的咋能雕出個細花來?”(山西·臨猗)
【第88句】:鄰居大叔在外做生意,由于心術不正,惹得一身是禍,不敢回家。村里人說:“人好不用乖,心好不必齋。為人心不正,一生惹禍害。他是自作自受??!”(河北·石家莊)
【第89句】:【能者多勞】(諺)指能干的人總比別人多勞苦。 也作能者多勞,智者多憂。 巧者多勞拙者閑。
【第90句】:腳踩西瓜皮,手抓兩把泥——能滑就滑,能溜就溜
【第91句】:麥克風前吹喇叭——里外響(想)
【第92句】:【不怕年災,就怕連災】(諺)年災:當年農作物遭受災害。連災:接連數年遭災害。指一年遭災,災情雖重容易渡過;接連數年遭災就難以活命。
【第93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般)
【第94句】:【死無葬身之地】(慣)死了連埋葬的地方都沒有。形容下場很悲慘。 常用作賭咒發誓語。 也作死無藏身之地。 死無葬身之所。
【第95句】:大年三十要賬——催命鬼
【第96句】:【賊吃賊,越吃越肥】(諺)指賊偷賊,比偷盜其他人得到的更多。
【第97句】:蚊子找蜘蛛——自投羅網
【第98句】:【 蒼蠅想咬人】謂小人物逞能,想欺負人。類似的:屎殼螂 想螫人。成語:自不量力。李準《大河奔流》:“嘿!沒見個 蒼蠅還想蜇人!你是哪個山坳里蹦出來的!還想來赤揚崗 當人物頭!”
【第99句】:【看人要看心,聽話要聽音】(諺)看人要看到他的內心,聽話要聽出他的話外之音。指看人或聽話不要停留在表面現象上。 也作“看人看心,聽話聽音”。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句句觸碰心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