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小兒放紙炮——又愛又怕】(歇)小兒:小孩兒。形容心情復(fù)雜,又喜歡又害怕。
【第2句】:【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你也休說我的長,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險道神:迷信稱出殯時的開路神,身材細(xì)長。壽星老兒:民間傳說中長壽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點,不要互相嫌棄。
【第3句】:【風(fēng)水不便,客人背纖】(諺)背纖:人在岸邊用繩拉船前行。行船遇到逆風(fēng)或逆水,乘船的客人也只好下船背纖。借指事到無奈時,只好勞動尊客。
【第4句】:【求只求張良,拜只拜韓信】(諺)張良、韓信:西漢的開國元勛,張良為謀士,韓信為大將。指要想得到真正的幫助,不可隨意拜求平庸之輩,一定要拜求高手。
【第5句】:【到哪條河邊,喝哪條河的水】釋義:處在什么情況,采取什么樣的辦法。例句:馬國彪只好打斷她的哭聲,嬉皮笑臉地說:“翠花,到哪條河邊,喝哪條河的水。”
【第6句】:【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內(nèi)行人經(jīng)驗豐富。蔣子龍《喬 廠上任記》:“小杜,你今個算碰上辣的了,他就是咱們過 去的老廠長。“真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第7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見“疑則勿任,任則勿疑”。
【第8句】:【家私不論尊卑】釋義:家中財產(chǎn),不論尊卑,人人有份。例句:“自古道‘家私不論尊卑。’母親何不告官申理?原薄憑官府判斷,到無怨心。”
【第9句】:【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釋義:比喻哪里好到哪里去。例句:高富才神秘地說:“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人往高處走,咱朝山里搬。”
【第10句】:【打柴的不跟遛馬的走】(諺)遛馬:拉著馬散步,讓馬在緊張的奔馳之后舒緩筋骨。指打柴的和遛馬的根本走不到一起。比喻人窮富不同,不能相隨。
【第11句】:【背人偷酒吃——冷暖自家知】(歇)本指酒的冷熱自己知道,轉(zhuǎn)指各人的心事或處境,各人自己知道。
【第12句】:【兒孫、自有兒孫福】釋義:兒孫們的前程,由他們自己決定,長輩不必過分操心。例句:那火龍自知蘭公法大,難以抵擋,嘆日:“‘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后來子孫,福來由他去享,禍來由他去擋,我管他則甚?”
【第13句】:放學(xué)回到家,我把書包朝桌子上一放,就向外跑。媽媽連忙叫住我說:“你不要朝門外躥了,快去擔(dān)兩擔(dān)水,水缸里快旱死蛤蟆了。”(河南·林州)
【第14句】:【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借東西要守信用。明代《西游記》: “老孫可是那當(dāng)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第15句】:【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尺寸不已,遂成丈匹】(諺)絲:十分之一寸的長度單位。一絲一絲織成寸,一寸一寸織成尺;不斷積累,才成丈匹。 指成匹的布是由一絲一寸織成的。 泛指凡事必須注重由少到多的積累,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第16句】:【 有志不在年高】年紀(jì)大了,只要有志氣,仍能有所作為。 然《艷陽天》:“唉,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我現(xiàn)在 盤算的是出多少力,不是活多大年紀(jì)。”
【第17句】:【臉皮厚】(慣)指人不知羞恥。 也作臉皮三寸厚。 臉皮銅錢厚。
【第18句】:【像斷了線的風(fēng)箏】比喻,飄蕩不定,或關(guān)系斷絕,一去不 返。清代《鏡花緣》:“只覺身如蟬翼,悠悠揚揚,飄飄蕩蕩, 登時間不知不覺,倒像斷了線風(fēng)箏一般,落了下來。”
【第19句】:昨天我做了兩件好事,老師表揚了我。媽媽對我說:“今后還要努力,像雷鋒叔叔那樣,‘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陜西·岐山)
【第20句】:壁角里使?頭——挖墻腳(角)
【第21句】:老虎的頭發(fā)——沒有人敢理
【第22句】:【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慣)比喻原來是干什么的還干什么去,各人做自己該做的事。
【第23句】:【一女不吃兩家茶】(諺)吃茶:舊時訂婚,男方須給女方送茶葉,故以“吃茶”比喻訂婚。指一個女子不能同時許配兩家。
【第24句】:【鐵不磨要銹,水不流要臭】(諺)鐵要打磨,才不會生銹;水要流動,才不會發(fā)臭。比喻人要經(jīng)常運動身體,才能保持健康。
【第25句】:大口碗配個小蓋子——合不攏;合不到一塊
【第26句】:【三寸不爛之舌】(慣)形容人能言善辯。 也作三寸不爛舌。 三寸不爛之舌,兩行伶俐之齒。
【第27句】:【豆芽子長一房高,也是嫩菜】釋義:譏諷人的話,表示對人輕蔑,看不起。“嫩菜”又作“菜貨”。例句:你這個人雖高,豆芽子長一房高。也是嫩菜;這個人雖小,她去站崗放哨也起點作用。
【第28句】:【繡花針對鐵梁,大小各自有用場】釋義:比喻不論大小,各有各的用處、作用。例句:你看的不對,繡花針對鐵梁,大小各自有用場。可別瞧不起小燕。
【第29句】:鄰居張嬸來家里還錢,奶奶客氣地推辭了一下,沒想到張嬸把錢揣進(jìn)懷里就走了。過后,奶奶尷尬地說:“虛意思碰見熱沾皮,客氣話被聽成了圣旨法律,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呀!”(河南·汝陽)
【第30句】:掃把寫字——大劃(話)
【第31句】:【屋漏又遭連夜雨】倒霉的事碰到一起了。明代《古今小 說》:“舟中一應(yīng)行李,盡被劫去,光剩個身子。正是:屋漏更 遭連夜雨,船遲又被打頭風(fēng)。”
【第32句】:【挨打不說痛,挨罵不知羞】形容人窩囊,受欺侮而不能反 抗。西戎《兩澗之間》:“他老婆罵他沒出息,說他是挨了打 不說痛,挨了罵不知羞,其實她對呂煥玉的評判,并沒有抓 住本質(zhì)。”
【第33句】:【揀了芝麻,丟掉西瓜】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第34句】:看戲挑媳婦——頭滿意
【第35句】:【捏一把汗】(慣)手心里攥了一把汗。形容人非常緊張或害怕。 也作捏兩把汗。 拿著一把汗。
【第36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慣)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第37句】:【小菜園里的韭菜,你算哪一蔸】釋義:蔸:量詞,相當(dāng)于“棵”或“叢”。比喻小人物,根本數(shù)不著。例句:呸!小菜園里的韭菜,你算哪一蔸?敢來教訓(xùn)我?敢來拉我做壞事?
【第38句】:獵狗攆兔子——緊追不放
【第39句】:【 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勇于克服困難,不爭名利。浩 然《艷陽天》:“不論從年紀(jì)、經(jīng)驗上說,都是您呀!見困難就 上,有主意就出,遇責(zé)任就負(fù),這才是真正愛集體的好社 員。”
【第40句】:【說到哪里,做到哪里】說話兌現(xiàn)。成語:言行一致。趙樹 理《三里灣》:“我這人說到哪里,要做到哪里!現(xiàn)在先向大 家表明一下!”
【第41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為人光明磊落,敢作敢當(dāng),無須改名 換姓,躲避隱藏。古華《浮屠嶺》:“想過了,我行不改名,坐 不改姓,到時候壞了事,左不過我一人去領(lǐng)罪,坐牢,決不牽 連旁的叔伯、老表!”
【第42句】:【閻王好作,小鬼難當(dāng)】指頭領(lǐng)清閑,手下人勞累。老舍《我 這一輩子》:“巡警一天到晚在街面上,不論怎樣抹稀泥,多 少能說會道,見機而作,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既不給官面 上惹麻煩,又讓大家都過得去;真的假的吧,這總得算點本 事。而作警官的呢,就連這點本事似乎也不必有。閻王好 作,小鬼難當(dāng),誠然!”
【第43句】:【有錢難買自主張】強調(diào)遇事要有主見。或說:千主張,萬 主張,黃金難買自主張。清代《說岳全傳》:“眾位哥哥,自古 道:教的言語不會說,有錢難買自主張。大丈夫隨機應(yīng)變, 著什么忙?”
【第44句】:【氣兒不打一處來】極為生氣。或說:火兒不打一處冒。 老舍《四世同堂》:“胖菊子恰好由外面走進(jìn)來,一眼看到曉 荷,她的氣兒不打一處來。”
【第45句】:樹樁上的鳥兒一一早晚要飛;遲早要飛
【第46句】:抬棺材上陣——拼命
【第47句】:【掛在壁上的團(tuán)魚——四腳無靠】(歇)團(tuán)魚:鱉。比喻人陷入困境,難以擺脫。
【第48句】:【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釋義:比喻人態(tài)度堅決或脾氣執(zhí)拗。例句:馬友良又一手扳住他脖梗說:“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看后面!這要拍上電影,準(zhǔn)不錯吧!”
【第49句】:【土塊擦屁股——迷了門】(歇)門:本指肛門,轉(zhuǎn)指門路。形容人迷迷糊糊,不知所措。
【第50句】:【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釋義:順應(yīng)發(fā)展趨勢的就昌盛,違抗發(fā)展趨勢的就滅亡,比喻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例句:古人語:“順頁天者昌,逆天者亡。”你若還是不改正,我可就沒辦法了。
【第51句】:【如入寶山空手回】(慣)比喻本來可以有很大收獲,結(jié)果卻什么也沒得到。
【第52句】:【如墜五里霧中】辨不清方向,迷迷糊糊。臺灣林語堂《京 華煙云》:“不過她覺得自己如墮入五里霧中,莫名究竟,她 想事情確是蹊蹺,無法相信。”
【第53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
【第54句】:【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做事沒有恒心,或不能持久。成語: 一曝十寒。清代《紅樓夢》:“薛蟠因此也假說來上學(xué),不過 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白送些束脩與賈代儒。”
【第55句】:麻線上扯電燈——搞錯了路線
【第56句】:不要虛胖,但求實壯。
【第57句】:塞翁失馬——安知福禍
【第58句】:寫字不在行——出格
【第59句】:【發(fā)現(xiàn)新大陸】原指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借指有了新的發(fā) 現(xiàn)。王蒙《相見時難》:“杜艷叫了起來,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 大陸。”
【第60句】:【前有虎后有豹】(慣)形容處境十分危險。
【第61句】:烏鴉唱畫眉調(diào)——聽來不對勁
【第62句】:【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諺)指做生意要根據(jù)自己的資本實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領(lǐng),傲多大事情。
【第63句】:拔節(jié)的高粱——步步高
【第64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釋義:只有在生死關(guān)頭才能顯出交情的真假或深淺。例句:“自古道得好:‘一死一生,乃見交情。’若非今日我是死的,你是活的,怎知你為同年之情淡薄如此!”
【第65句】:烏龜跟著兔子跑——望塵莫及
【第66句】:鐵罐頭撞上玻璃瓶——有口無心、空發(fā)聲
【第67句】:【打倒了虎豹,還有豺狼】釋義:比喻敵人沒有徹底消滅。例句:誰知打倒了虎豹,還有豺狼,就應(yīng)了你那年在黃風(fēng)口說的話了,奴隸主階級就是不甘心滅亡哪!
【第68句】:爛網(wǎng)打魚———無所獲
【第69句】:【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朋友越多越好,可以得到眾多的幫 助。相關(guān)的:交一個朋友開一條路,得罪一個朋友堵一道 墻。李準(zhǔn)《黃河?xùn)|流去》:“在西安住了不到一個月.左鄰右 舍,老鄉(xiāng)朋友認(rèn)識了一大堆。用她的話說就是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第70句】:【小報告】人們把告黑狀等目的不純的報告稱為“小報告”。這種“小報告”在明朝首次被制度化,由見不得人登上了“大雅之堂”。上奏折參奏朝野大事,是大臣行使自己職責(zé)的一部分。唐代時規(guī)定,由“下之所以達(dá)上的”官文書有“表、狀、箋、啟、辭、牒”等六種形式。到明代時,朱元璋通過改革,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形式——密疏。就是皇帝特許大臣之間寫秘密奏折,報告大臣的言行。密疏突出“密”,其內(nèi)容一定屬于機密事宜,一般只需要皇帝本人知曉就可以了,所以它是除了大臣向皇帝所上的正常奏章表議之外的一種非正式文書,即秘密奏章,具有保密性強、無正式地位和非制度參與等特點,類似于現(xiàn)在的小報告。從洪武時期實行密奏形式,永樂之后逐漸制度化,到明朝后期,密疏言事范圍更加廣泛。密疏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hù)專制皇權(quán),突出了它的政治功能。在前朝不登大雅之堂的密疏(小報告),被朱元璋首次肯定并大力推行,使得皇帝又多了一條控制官員的信息渠道。但同時也為心術(shù)不正的大臣提供了陷害他人的機會和條件。被人暗算了,還不知道是誰。
【第71句】:【人怕齊心,虎怕成群】(諺)虎成了群,任何強力都無法對抗;人齊了心,任何困難都不在話下。指眾人同心合力,世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第72句】:【賤陀螺——不打不轉(zhuǎn)】(歇)陀螺:海螺形玩具,木制,玩時用繩子或布條纏繞后用力抽開,使直立旋轉(zhuǎn),越抽打轉(zhuǎn)得越快。本指陀螺不抽打就不轉(zhuǎn),轉(zhuǎn)喻不施加壓力或不來硬的就不聽從。
【第73句】:【一鋤頭是動土,兩鋤頭也是動土】不論做多少次,反正事情 性質(zhì)都是一樣。清代《十二樓》:“那也顧他不得,一鋤頭也 是動土,兩鋤頭也是動土,有心行一番霸道,不怕他不依。”
【第74句】:期中考試臨近了,我才忙著翻書。媽媽說:“你這是臨上轎現(xiàn)穿耳朵眼,早干什么去了?”(河南·西華)
【第75句】:【 雞一嘴,鴨一嘴】原指雞鴨爭食,借指說話亂插嘴。老舍 《牛天賜傳》:“有你什么事?雞一嘴鴨一嘴的!做你的事 去!”
【第76句】:高空跳傘——落千丈
【第77句】:【桂冠】在各種各樣的比賽中奪得第一名的人,常常被人們稱為奪得“桂冠”。“桂冠”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呢?它是個舶來品,源自古希臘。古希臘人認(rèn)為月桂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神木,他們用月桂樹的枝葉編成冠,授給在祭祀太陽神阿波羅的節(jié)日賽跑中的勝利者。戴桂冠者有極高的榮譽。后來,人們用月桂樹的枝葉編成冠冕,獻(xiàn)給最有才華的詩人和各種比賽中的勝利者,成為一種慣例,流傳下來。特別是古希臘又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fā)祥地,奧運會的勝利者也會得到一頂“桂冠”,于是“桂冠”一詞隨著奧運會傳向世界。大家對2004年第28屆雅典奧運會記憶猶新,在那屆奧運會上,獲獎?wù)叱玫浇稹y、銅獎牌外,發(fā)獎官員還將桂枝編的花冠戴在他們頭上。無獨有偶,在中國還有一個和“桂冠”詞義相近的詞,叫“折桂”,也來自一個和桂樹有關(guān)的美麗神話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稱科舉考試登科為“蟾宮折桂”,又引申為各種考試與比賽的第一名叫“折桂”。“桂冠”和“折桂”,這兩者同義不同源,一個為“西”,一個為“中”,中西合璧,珠聯(lián)璧合。
【第78句】:禿子打傘——無法無天
【第79句】:【爭一日之短長】(慣)短長:指勝敗、對錯、高低等。比喻決出一時的勝敗、對錯。
【第80句】:橡皮擦子一有錯就改
【第81句】:【滾水燙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歇)螃蟹:也叫毛蟹,生長在淡水里。橫行:本指螃蟹橫著爬行,轉(zhuǎn)指倚仗惡勢力做壞事。比喻某種惡勢力橫行霸道的日子不會長久。
【第82句】:【使的憨錢.治的莊田】(諺)憨錢:大注的銀錢。只要舍得花大價錢,就能買到上等的莊田。指要想置好產(chǎn)業(yè),就不可吝惜錢財。
【第83句】:記住背后是強大的祖國,即使單獨一人也無比勇敢。
【第84句】: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愛王八——氣味相投
【第85句】:大船漏水——有進(jìn)無出;有去無回
【第86句】:【把吐出來的苦水再喝進(jìn)去】(慣)比喻重新受苦受難。
【第87句】:【豆腐掉到灰窩里——吹不得,打不得】(歇)形容事情難辦,輕不得,重不得。 也作豆腐掉在灰窩——吹撣不得。 豆腐掉進(jìn)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
【第88句】:【鐵路巡警——你管不著這一段】(歇)巡警:舊時指警察。指各有各的管轄范圍,互不干涉。也指不該管的管不著。 也作鐵路警察擺手——管不著這一段。 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第89句】:在異國做皇帝,不如在家鄉(xiāng)耕地。
【第90句】:小表妹穿的衣服十分合身,也很整潔,上身和下身衣服的顏色搭配得也很好看。頭上扎著羊角辮,辮梢上用紅綢布系了兩個蝴蝶結(jié),顯得特別有精神。大人們見她常說:“真是孩子往哪兒走,帶著媽媽兩只手。”(山東·臨沂)
【第91句】:【背著牛頭不認(rèn)贓】(慣)偷來的牛頭就背在身上,卻不承認(rèn)。比喻干了壞事就是不認(rèn)賬。
【第92句】:晴天下雹子——冷不防
【第93句】:老鱉找螃蟹——各有所愛
【第94句】:【到手的泥鰍又溜了】釋義:比喻捉到又逃走了。例句:“快,大家都快跟上,莫讓到手的泥鰍又溜了。”廖守道這時也來了勁,他從一個解放軍戰(zhàn)士手里,奪過了一支火把,帶頭走向開闊地。
【第95句】:【身上有屎狗跟蹤】(諺)狗愛吃屎,只要人身上沾了屎,狗就會跟著來。比喻人自身行為不正,就會招來邪惡分子。
【第96句】:【叫化子比神仙】(慣)指二者相差太大。
【第97句】:鄰居家的婆媳吵架,只是因為媳婦的一句話。奶奶勸架時說:“誰家的嘴皮不磨牙,說錯了就改,何必吵架呢?”(湖北·鐘祥)
【第98句】:亡國奴不如喪家犬。
【第99句】:東郭先生救狼——好心得不到好報
上一篇:字字珠璣句句箴言簡短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