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花生剝了殼——好賴算個仁】(歇)仁:花生仁兒,諧“人”。指好歹當個人來使用。
【第2句】:【和尚置梳篦】(慣)梳篦:梳子和篦子的合稱。和尚是光頭,不需要梳子。比喻做毫無用處的事情。
【第3句】:【往臟水坑子里邊爬】(慣)比喻人不走正道,往錯路上走。
【第4句】:【實打實】(慣)1指實實在在、腳踏實地。2指說的全是實話。
【第5句】:【妄想】梵語(vikalpa)的意譯。又作分別、妄想分別、虛妄分別、妄想顛倒。與“妄念”、“妄執”等語同義。即以虛妄顛倒之心,分別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執著,而無法對事物確切了解,遂產生謬誤。如《楞嚴經》卷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又如隋·慧遠《大乘義章》:“凡夫迷實之心,起諸法相,執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實,故曰妄想。”此詞后常用于泛指胡思亂想的人。如·白居易《飲后夜醒》詩:“直至曉來擾妄想,耳中如有管弦聲。”又如豐子愷《放生》:“但我立刻感覺到這種假想的可笑,就停止了妄想?!币嘀覆磺袑嶋H的或非份的想法。如宋·陸游《山園草木四絕句》之一:“少年妄想今除盡,但愛清樽浸晚霞。”又如朱自清《溫州的蹤跡》:“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文賢)
【第6句】: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第7句】:【掏心窩子】(慣)指說心里話,表達真實思想。
【第8句】:【有三家好親戚不算窮人】(諺)親戚在經濟上能相互幫助,有幾家好親戚的幫助,就不會貧窮。指不怕一人一家貧窮,怕的是周圍環境都一樣貧窮。
【第9句】: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
【第10句】:俗語沿用如:明代楊柔勝《玉環記·富童譖非》:“富童之言慣會無風起浪,如何聽得?”也作“無風作浪”。如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卻于‘她’字沒有諷過。答日,那是譯She的,并非無風作浪。”后多轉化為“無風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如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十三:“老話說得好:‘無風不起浪?!谒掷?,那個貨多得了工分,盛家里淑妹子出一天工,一分都撈不到手?!?/p>
【第11句】:【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事】這個俗語常用來怒斥無恥之徒。源出北宋歐陽修《歐陽文忠集·與高司諫書》:“昨日安道貶官,師魯待罪,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這段話說的是北宋宋仁宗年間,歐陽修卷入了一場政治革新與反革新的斗爭中去。當時,各地不斷發生農民起義,北方又有西夏入侵,朝廷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非常尖銳。擔任參政知事的范仲淹上書宋仁宗,提出革除弊政的十項措施,還指出宰相呂夷簡任意超格提拔官吏、濫用私人等情況。為此,他遭到以呂夷簡為首的保守派的攻擊和詆毀,并被降職處分,貶出京城。歐陽修等人卻同情范仲淹,為他鳴不平。 當時,有個叫高若納的諫官,不僅不主持公道,反而和呂夷簡一鼻孔出氣,伙同權奸誹謗賢士,認為范仲淹應該被斥逐。歐陽修對此十分憤怒,特地寫了一封信給高若納斥責他。信中說:“昨天,這個貶官,那個待罪,而你居然還有臉見眾官員,大模大樣地在朝中走進走出,并且稱是諫官,簡直是不知道人間有羞恥這回事了?!边@就是歐陽修的名篇《與高司諫書》。
【第12句】:【狗嘴吐不出象牙來】 釋義: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白臁庇肿鳌翱凇??!巴隆庇肿鳌疤汀薄ⅰ伴L”等。 例句:孫桂英用手撩著水潑馬鳳蘭,說:“狗嘴吐不出象牙來!一句正經的都沒有。你這一套都是跟馬主任學的吧?”
【第13句】:超度《地藏經》稱: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惡業,死后又沒人為他追薦,其神識就可能投生到餓鬼、地獄等惡道中去。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內,以“善愿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于地獄等惡道而轉生人天等“善趣”,俗謂之“超度”。超度之俗大約始于梁武帝所創的盂蘭盆會。盂蘭盆系梵語Ullambana的音譯,意為救倒懸,即解救淪落地獄、餓鬼中的眾生的倒懸之苦。唐時民間已盛行“超度”。如唐代張鷥《朝野僉載》卷四載:“村人遂于陂中設齋超度?!背鹊木唧w內容包括念佛、誦經、營齋、做道場等。超度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說法,舉例如下:《黑籍冤魂》第二四回:“禁錮之于阿皮地獄,永永埋頭,不使再有超生之日?!庇秩纭督鹌棵吩~話》第二八回:“叫賊淫婦陰山背后永世不得超生?!庇秩纭敦ポd繁華夢》第十七回:“不如一發請幾名師傅和幾位禪師,開壇講經,超升作福?!苯褚嘁隇榫戎⒔饷摰纫狻Ee兩例:孫中山《行易知難》:“本大總統看到北方學界,都是在這樣的苦海之中,所以想要去超度他們?!庇秩纭犊谷崭柚{·今年到了新四軍》:“今年到了新四軍,百姓個個得超生?!?/p>
【第14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慣)指被敵軍圍困,孤立無援,陷處絕境。 也作內無糧草,外無援軍。 內無糧彈,外無援兵。 外無救援,內絕糧食。
【第15句】:【稻多打出米來,人多講出理來】(諺)指稻子多了,打出的米就多;人多了,辦法、道理也就容易出來了。
【第16句】:【哪塊黃土不埋人】見“何處黃土不埋人”。
【第17句】:【狗咬石匠——找的挨榔頭】(歇)榔頭:石匠干活用的錘子。比喻自找挨打,或自討苦吃。
【第18句】:【狗熊耍把戲——混充人形兒】(歇)譏諷或責罵惡人偽裝成好人,或下流的人偽裝成體面的人。
【第19句】:【兔子急了敢咬人】(諺)兔子是弱勢動物,但逼到窘急時,也敢咬人。 比喻善良溫順的人到了忍無可忍時,也敢于拼命反抗。 也作“兔子急了也咬人”。
【第20句】:讀書全靠自用功,先生不過引路人
【第21句】:【娶婦得公主,平地生公府】(諺)公主:皇帝的女兒。公府:官府。 娶來皇帝的女兒做妻子,就像平地里建起官署一樣。指突然間大富大貴,是喜,也是愁。 也作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 娶婦得公主,平地實公府。 娶婦得公主,無事招官府。
【第22句】:【三年護林人管樹,五年護林樹養人】(諺)栽樹育林,三年之內人要費神打理,五年之后,樹木長大成林,就能給人帶來利益。指栽樹育林初時辛苦,往后受益無窮。
【第23句】:【單方一味,氣煞名醫】(諺)單方:民間流傳的土藥方。指民間土方往往對一些疑難雜癥有奇特的療效,使名醫自愧不如。 也作單方氣死名醫。 單方治大病,草先生氣死名醫。
【第24句】:【既然當泥鰍,就不能怕泥糊眼睛】 釋義:既然干了某事就要干到底,不要有什么顧忌。 例句:咱們現在就正走在滑路上,慢了要摔跤,要快跟快跑。既然當了泥鰍,就不能怕泥糊眼睛。
【第25句】:【官無中人,不如歸田】(諺)中人:朝中有權勢的官員。歸田:回老家種莊稼。舊指當官沒有靠山,還不如回家種地去。 也作“仕無中人,不如歸田”。
【第26句】:帶刺的玫瑰都是芳香的
【第27句】:【睡不著覺埋怨枕頭】(慣)比喻自己有問題,卻責怪埋怨別人。
【第28句】:【吸煙】“吸煙”有害健康,現在全世界都在公共場所禁煙,有的國家還實行全面禁煙。那么,誰是吸煙的始作俑者呢? 吸煙,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在古代印第安人部落,吸煙是首領的特權,是一種高貴的象征。當時是用一種白蠟木做桿,大理石或紅塊滑石制成的卡梅特煙斗吸煙。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同時也發現了煙草。 據說西班牙、葡萄牙的水手們把吸煙的習慣帶回歐洲。但在很長時間里,煙草在歐洲都不為人們接受。后來,英國女王召見英國爵士雷利,并觀看了他的吸煙表演。如此一來,吸煙很快在英國流行起來,逐漸遍及歐洲,乃至流傳世界各地。中國的古裝戲有酒無煙,中國人吸煙是受歐洲吸煙習慣的傳染。
【第29句】:【趁熱好打鐵】 釋義:比喻做事要抓住時機。 例句:“趁熱好打鐵,把剩下的這些崗樓都他媽的一掃光吧!”
【第30句】:本來面目指不加飾偽的真相。宋代蘇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常如故?!憋@示出詩人曠達而真率的性格?!氨緛砻婺俊痹嵌U家語,源于《壇經·行由品》,渭六祖惠能接受衣缽后,南行到大庾嶺,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聲明“我為法來,不為衣來”?;菽芟茸屗捌料⒅T緣,勿牛一念”。然后,惠能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第31句】:【八十年不下雨——好睛兒】(歇)晴:諧“情”。反話,意指沒有什么情分可說。
【第32句】:死去或被殺,稱為斷命根。如《敦煌變文匯錄·頻婆娑王變文》:“羅喉大臣近生要惡逆,謀奪國位。殺父王竟,尋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斷命根?!焙髞恚渍Z中稱極其重視的人或物為命根子。如《紅樓夢》第二回:“政老爺便大怒了,說:‘將來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悅。獨那史老太君還是命根一樣。”又如秦牧《花城·土地》:“呵,這寶貴的土地……而親自在上面播種五谷的勞動者才真正對它具有強烈的感情,把它當作命根子。”
【第33句】:【吃閉門羹】(慣)比喻前去拜訪卻被人拒之門外。
【第34句】:【秤砣雖小壓千斤】(諺)指桿秤上的秤砣雖然小,卻能壓住千斤的重量。比喻歲數小或身材矮的人往往很有智謀與才能,不可小覷。
【第35句】:【軍無糧自亂】(諺)指行軍打仗,最要緊的是保證糧草的供給。 也作“軍無糧草,不戰自亂”。
【第36句】:【小車不倒只管推】(諺)小車:獨輪手推車,農家用的舊式小型運輸工具。比喻做事貴在堅持,只要還有最后一分力氣,就要堅持到底。
【第37句】:【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諺)大喜中說的話,往往過后兌現不了;大怒中說的話,往往過火沒分寸。戒人在感情沖動時說話要有理智。
【第38句】:【如入寶山空手回】(慣)比喻本來可以有很大收獲,結果卻什么也沒得到。
【第39句】:【肚子里有貨】(慣)比喻人有學問或有主意。
【第40句】:人不可有傲態,但不可無傲骨
【第41句】:撒網要撒迎頭網,開船要開頂風船。
【第42句】:【一棍子打死】“一棍子打死”,源出于佛教禪宗,乃表現禪機的俗語?!对崎T錄》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師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卻,貴圖天下太平?!焙蟀l展為“一棍子打死”,比喻對犯錯誤的人不加分析,全盤否定。如秦牧《慧能和尚的偈語》:“也有粗暴批評,抓住個別的缺點就聲勢洶洶,一棍子打死的。”又如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要和風細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對采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辦法?!?(李君岡)
【第43句】:【墻上畫烙餅——能看不能吃】(歇)比喻心愛的東西,能看見或想得到卻到不了手。
【第44句】:【艄公多了打爛船】(諺)艄公多了,沒了專一的航行方向,船就會失事。比喻主事人一多,瞎亂指揮,就無法辦好事情。
【第45句】:降魔指釋迦牟尼成道的八個過程之一。釋迦牟尼成道前夕,端坐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思維正理。此時,有個欲界的天魔,名叫魔波旬,先派了三個魔女用種種媚態去迷惑釋迦。釋迦用神通力,讓三個魔女都變成了面皺發白的老嫗。天魔憤怒,親自率領魔軍進行威嚇。釋迦不為所動,義正辭嚴。
【第46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一詞語一般是指夫妻從小一起長大,恩愛有加。典出李白《長干行》。 大詩人李白喜游覽,唐開寶十四年,28歲的李白第二次來到南京。一天,他同朋友在長干橋一帶游覽,突然聽到一曲委婉幽怨的西曲歌,他被深深地感動了。一代詩仙,幽情迸發,揮筆而就《長干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長干行》是樂府詩,寫的是一個居住在南京長干里的年輕女子,思念在遠方做生意的丈夫的離愁別緒,情感真切,表達細膩。特別是詩的前六句描寫的意境非常好,清純無瑕的童年記憶,親密無間的戲耍場景,仿佛就在眼前,讓人回味悠長,妙不可言。青梅、竹馬既是兒時的玩物,又是純真童趣升華的媒介,為未來的愛情做好鋪墊。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典出詩仙之手,既浪漫,又真切。
【第47句】:【姜是老的辣】 釋義:姜:生姜,味辣。姜越老味越辣。比喻人越老經驗越豐富,辦事越老練。 例句:他常說:“姜是老的辣。松柏是老的硬,人老吃成鹽多,骨頭比年輕人棒。”
【第48句】:【山高遮不住太陽,水大漫不過船去】 釋義:比喻高的上頭還有高的;也比喻邪不侵正,真理不可戰勝。 例句:老劉婆:“小蘭!山高遮不住太陽,水大漫不過船去,胳膊還能扭過大腿啦:不是二嬸排擠你,你真做得太過分了?!?/p>
【第49句】:【臉上帶笑,袖里藏刀】(慣)指表面上和善,內心狠毒。
【第50句】:【沙鍋砸蒜——一錘子的買賣】(歇)本指沙鍋是用陶土和沙燒成的,質地很脆,用來砸蒜,一下子就碎;轉指不管結果如何,就全靠這一次行動。也指只干一次,就全壞了事。 也作“沙鍋搗蒜——一錘子的買賣”。
【第51句】:【苦行】古印度有不少宗教徒風行禁欲苦行。如佛經上提到的“六師外道”中的尼乾子外道亦稱“苦行外道”。當時實施苦行的內容有:裸體、拔發、涂灰、自餓、投淵、赴火、自墜、寂默、雞犬戒、臥冢間等,佛教斥為“無義苦行”。佛教既反對縱欲,也反對無意義的苦行,而提倡不偏不倚的“中道”。釋迦牟尼成道前,曾在著名的苦行林中作了六年苦行,結果形體枯瘦,并未獲得覺悟和解脫,最后毅然放棄了苦行生涯?!夺屖衔饔蛴洝分^:“尼連水南注,恒水,水西有佛樹,佛與此苦行,日食糜六年。”即指此事。當然,適當的“苦行”,包括生活儉約、勤于勞作等,可以抑止放逸、貪欲和名利心等,也是值得贊許的。南傳佛教提倡的“頭陀行”,即僧人行腳乞食,便是一例。又如《高僧傳·曇無竭》載:“幼為沙彌,便修苦行,持戒誦經。”勤苦或舍身為人的僧人稱為“苦行僧”或“苦行頭陀”。宋·洪邁《夷間乙志·法慧燃目》記載:“紹興五年大旱……苦行頭陀潘法慧者,默禱于佛,乞焚右目以施。即取鐵彈投諸火,煅令通紅,置眼中,燃香其上。香焰才起,行云滿空,大雨傾注,闔境沾足?!贝送猓鹚聦J聞谧鞯膬羧耍ㄎ闯黾艺撸┮卜Q“苦行”。如《景德傳燈錄·豐干》:“本寺廚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苯褚嘁浴翱嘈猩北扔魃罴捌淝蹇嗟娜?。如:他為了事業,四十多歲還不成家,放棄了一切娛樂,足不出戶,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李明權)
【第52句】: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
【第53句】:【人非草木,豈能無情】 釋義:人都是有感情的。 例句:“人非草木,豈能無情?我和他從小耳鬢廝磨長大的,彼此情性,彼此都曉得。”
【第54句】:【猛虎不吃回頭食】見“老虎不吃回頭食”。
【第55句】:【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見】(諺)凡做事要給人多留情面,以便日后再見面時好相處。指待人處事要寬厚,為日后留有余地。 也作凡事留人情,后來好相會。 萬事留人情,后來好相見。
【第56句】:【外行看熱鬧,行家看門道】見“行家看門道,力把看熱鬧”。
【第57句】:【官憑文書私憑約】(諺)文書:公文。約:契約。官府辦事憑的是公文,私下交易憑的是契約。泛指凡事憑的是證據。 也作官憑印信,私憑票約。 官憑文引,私憑要約。文引:文書。要約:契約。 官憑印璽,私憑文約。
【第58句】:【大富由命,小富由勤】(諺)指發大財要靠有好的命運,好的機遇;能過上小康生活則憑的是自身的勤勞苦干。 也作“大富由天,小富由人”。
【第59句】:【炒冷飯】 釋義:比喻辦事、說話重復過去的老一套,沒有新內容。 例句:苦已經吃過了,現在生活蠻好了。講良心話,阿英生活好,現在我的生活也不錯,訴過去的苦派啥用場呢?還不是炒冷飯。
【第60句】:海之寬填不下愛,天之大裝不滿情
【第61句】:【公羊換母羊,換藥又換湯】 釋義:比喻徹底更換或改變。 例句:蘆金鼎呲著牙,心懷叵測地笑道:“這叫公羊換母羊、換藥又換湯! 哈哈!”
【第62句】:【騎在虎上不怕虎】 釋義:既然干了某事,就只有干到底,決不能中途停止。 例句:“他說我在書記面前告了他的狀,就算我告了他。騎在虎上不怕虎,看他能把我怎么樣!告訴他,我等著他報復哩!”
【第63句】:如梁啟超《新羅馬·隱農》:“時勢造英雄,休惱公,穿楊百步終須中,調么鳳,馴毒龍,雙肩重?!睆堈褲h《絕句十二首和先君韻》:“讀書養性兼耕種,吾道猶堪制毒龍?!标愐恪读鲋小吩姡骸鞍賾痱尫怩?,T-辛制毒龍。”
【第64句】:【稱上四兩棉花——紡一紡】(歇)紡:諧“訪”。指走訪、了解一下。 也作“買四兩棉花——紡一紡”。
【第65句】:【長生豬】佛教把“殺生”列為第一重戒,主張以慈悲的精神保護、拯救人和一切動物的生命,謂之“護生”?!白o生”被認為是功德無量的。釋迦牟尼在前世,曾有“舍身飼虎”的壯舉。過去,有些寺院中豢養“長生豬”、“長生?!?,以示佛門慈悲之意,好生之德?!短綇V記》卷一百引唐·牛肅《紀聞》:“唐開元十八年,京菩提寺有長生豬,體柔肥碩,在寺十余年,其歲豬死,僧焚之,火既燼,灰中得舍利百余粒?!庇秩缜濉ぜo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載:一豬見鄰翁“輒嗔目狂吼,奔突欲噬”。鄰翁怒極,打算買下這頭豬殺了吃,忽然猛?。哼@大概就是佛門所說的“夙冤”吧!鄰翁便以高價買下這頭豬,再把它送到寺院中作為“長生豬”。后來,鄰翁再去見這頭豬,豬竟俯首貼耳,作親昵狀。此外又有“長生?!?。宋·洪邁《夷堅丙志·長生牛》謂,宋代紹興年間曾下令禁屠,將牛牽入佛寺作“長生牛”,養數年方死。(李明權)
【第66句】:【光聽拉拉蛄叫,就別種地了】(諺)拉拉蛄:即螻蛄,昆蟲,生活在泥土中,晝伏夜出,專吃農作物嫩莖。指拉拉蛄是農作物的大害蟲,可農民不會聽到拉拉蛄的叫聲就不種莊稼。比喻不能因為有人議論指責,就不敢做事。 也作若怕螻蛄咬,就不用科田了。 盡聽拉拉蛄叫,別種莊稼了。
【第67句】: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知識是取不盡的寶藏
【第68句】:【前有車,后有轍】 釋義:前面有車走過,后面便留下車轍印痕。比喻前人的經驗教訓,后人可作為借鑒。 例句:萬一碰上鬼子偽軍跟他在一塊兒,也是一樣辦法,反正跑不了就光榮犧牲。前有車,后有轍,雙喜就是我的榜樣!
【第69句】:【安心】禪宗有一則著名的牚故:慧可(后為二祖)對初祖達摩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边_摩說:“將心來,與汝安?!被劭沙烈髁季?,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便說:“我與汝安心竟?!笔乱姟段鍩魰肪硪?。以“了不可得”為“安心”之法,正是達摩“祖師禪”的本色。達摩還傳授過一種“壁觀”的安心法:“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保ㄒ姟抖U源諸詮集都序》卷二)俗以安心指心情安定,情緒穩定。如管樺《將軍河》第二一章:“果然,他的笑容使小伙子安心了?!庇钟泄室?、存心的意義。如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好孩子,你聽媽媽的話,媽媽還能安心害了你嗎?”(李明權)
【第70句】:【干屎抹不到身上】(諺)干了的臭屎,無法抹到別人的身上。比喻人若是行為端正,則任憑邪惡小人惡言中傷,栽贓陷害,都不能損壞其名譽。
【第71句】:【訂婚戒指】世界上第一個把戒指用作訂婚信物的人是奧地利王麥士米尼。 1477年,麥士米尼在一次公開場合認識了一位叫做瑪麗的公主。她的美麗容貌和優雅的舉止使麥士米尼為之傾倒。麥士米尼雖然知道瑪麗早已許婚當時的法國王儲,但是為了贏得她的愛情,他命人專門打造了一枚珍貴的鉆石戒指,送給瑪麗。面對這只精雕細刻、閃閃發光的鉆戒和麥士米尼的熱烈追求,瑪麗終于改變了初衷,與麥士米尼幸福地結合了。從此,以鉆石戒指作為訂婚信物,便成了西方人士的一種傳統。西風東漸,我國小青年訂婚也是必送戒指。
【第72句】:【孤犢觸乳,驕子罵母】(諺)犢(du):小牛。獨生的牛犢吃奶時會頂撞母牛的乳房,嬌寵的兒子會辱罵自己的娘親。指嬌生慣養的后代不會孝順父母。
【第73句】:【騎馬隨鞍,入鄉隨鄉】見“到鄉隨鄉,騎馬隨鞍”。
【第74句】:寧叫錢吃虧,不叫人吃虧。
【第75句】:【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件一件做】 釋義:事情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做,不能急躁。 例句:曾作金、高則冬那幫混蛋,只給我們留下這么個爛攤子,你又有什么辦法呢?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件一件做哇!
【第76句】:【斷橋】杭州西湖美名揚天下,到過西湖的人都要到“斷橋”一游,結果“斷橋不斷”。 關于斷橋的得名眾說紛紜:有人說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斷,故稱斷橋;有人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斷橋。還有人說是冬日雪霽,古石橋上陽面冰雪消融,陰面依然玉砌銀鋪,從葛嶺遠眺,橋與堤似斷非斷,故名“斷橋殘雪”。 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橋畔住著一對以釀酒為生的段姓夫婦,他們將西湖上的小木橋改造成為一座高高的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 從此游西湖的人再也不怕路滑橋斷了。鄉親父老為紀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后來,因“段”與“斷”同音,久而久之又被稱為“斷橋”。
【第77句】:【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諺)鏟草如果不連根除掉,來春草根發芽,又會長出野草。比喻除惡若不徹底,后患無窮。 也作斬草不除根,逢春又發芽。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第78句】:【張天師著鬼迷——無法可使】(歇)法:本指法術,轉指辦法。指毫無辦法。
【第79句】:【歪鍋配偏灶——一套配一套】(歇)指有突出缺點或毛病的人搭配在一起。多指男女婚配。含譏諷意味。
【第80句】:【鼠有鼠洞,蛇有蛇路】見“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第81句】:【貂惜皮毛象護牙】 釋義:貂:一種動物,皮毛珍貴。比喻各自珍惜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例句:他略頓了頓,又進一步開導說:“貂惜皮毛象護牙。咱們呢,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站穩腳跟,不被沖垮,保住烏紗帽?!?/p>
【第82句】:【心病難醫】佛家認為,“四百四病”(一切眾?。┙砸浴靶牟 睘橹??!靶牟 本褪峭霟乐?。正如《翻譯名義集》卷七所說:“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由心憶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薄靶牟‰y醫”出于禪語,見《景德傳燈錄》卷二九:“若與空王為弟子,莫教心病最難醫?!焙筠D化為“心病還須心上醫”,謂思想意識上的病很難用藥物去治愈。如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這的是心病,還從心上醫。”又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司戶不遂其愿,成了相思之病,自古說得好:心病還須心上醫。眼見得不是盼奴來,醫藥怎得見效?”(李明權)
【第83句】:【大樹大蔭涼,小樹小照蔭】 釋義:大樹蔭涼也大,小樹蔭涼也小。比喻家業大花費大,家業小花費小。 例句:別看每月我拿幾百塊薪水,其實,一撒手就光了;有時還要寅吃卯糧,借債過日子。這么說,你也許不相信。要知道大樹大蔭涼,小樹小照蔭。我只是個空架子罷了,哪比得上你殷實。
【第84句】:【敲竹杠】(慣)據說清代販賣鴉片的人常把鴉片藏在竹杠里,官員檢查時,敲打竹杠,聽聲音查虛實,若被查出,煙販子會向官員行賄。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勒索財物。也比喻尋找借口抬高價格。
【第85句】:【知其一,不知其二】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86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釋義:一個人把守關口,一萬個人也攻不開。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萬夫莫開”又作“萬人難敵”。 例句:這個巖洞地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即使敵人發現了白大姐藏在洞內,她有短槍,敵人也是干瞪眼沒得辦法。
【第87句】:【既捅馬蜂窩,就不怕挨蜂蜇】 釋義:比喻既敢碰硬,就無所畏懼。 例句:李堅決心很大:“既捅馬蜂窩,就不怕挨蜂蜇。當年包公敢鍘駙馬陳世美,我們還怕這些地頭蛇!”
【第88句】:【勤生財,儉治家】(諺)勤苦就能創收,這是生財之道;儉省就會有積蓄,這是治家之方。指勤與儉是生財治家的法寶,兩者不可缺一。
【第89句】:刻薄成家,終無久享。
【第90句】:【吃了螢火蟲——肚子里明】(歇)螢火蟲:昆蟲,腹部末端有發光器,能發帶綠色的光。本指心里明亮,轉指心里明白。
【第91句】:【女大十八變/黃毛丫頭十八變】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會變得 美麗好看。海外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你那副神情又來 了。黃毛丫頭十八變,你哪一天變得像個女孩子就好了。”
【第92句】:學醫費人,學書費紙。
【第93句】: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第94句】:逍遙自在意指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段鍩魰肪硎溯d妙普自祭文有“四十二臘,逍遙自在,逢人則喜,見佛不拜”之語。《紅樓夢》第四十六回:“平兒聽說,照樣傳給婆子們,便逍遙自在的園子里來。”《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趁著那斜月殘星,護送著一行人,逍遙自在的,競自投東去了?!保▍⒁姟白杂勺栽凇睏l)菩薩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圣者。在“j乘”中,菩薩高于羅漢而次于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征。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逼兴_,乃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度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斗ㄈA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代白居易《送守實上人游江南》詩:“無妨菩薩是船師?!贝瑤?,是“凡夫”身。此外,“薩埵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圣者。
【第95句】:【說書的嘴,唱戲的腿】(諺)指說書的人,憑著過硬的嘴功;唱戲的人,憑著過硬的腿功。也泛指各個行業的人,都有自己獨到的專業功夫。
【第96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第97句】:【易求者田地,難得者兄弟】(諺)勸人重兄弟之情,輕財產之利。
【第98句】:【患難見朋友】(諺)人處在患難之中,才能見識真正的朋友。指身處富貴結交的朋友不可靠,只有患難與共的生死之交最見真情。 也作患難識朋友。 患難結知己。
【第99句】: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閉口時須閉口: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真的太走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