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寧分?jǐn)?shù)斗,莫增一口】(諺)寧可分出幾斗糧食送人,也不愿平添一口人吃飯。指增添人口吃飯,是極大的經(jīng)濟(jì)負(fù)擔(dān)。 也作寧出一斗,莫進(jìn)一口。 寧贈一斗,莫增一口。 寧出一斗,莫增一口。
【第2句】:【看西洋景】(慣)西洋景:也叫西洋鏡,舊時民間文娛活動的一種裝置,許多畫片左右推動,周而復(fù)始,觀眾從透鏡中看放大的畫面,畫片多為西洋畫。比喻去看新奇或意想不到的東西。
【第3句】:驢子跟馬跑——蹩斷腳;落在后頭
【第4句】:放下笛子拿二胡——能吹會拉
【第5句】:【黃鱔泥鰍不一樣長】二者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論。或 說:黃鱔折了一截,還比泥鰍長/泥鰍不能拉了與黃鱔比。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那不同啦,有區(qū)別的,黃鱔泥鰍不 一樣長吧。”
【第6句】:【舍不得白米抓不著雞】(諺)舍得撒出一把白米,才能把雞逮住。 指不肯付出代價,就不會有相應(yīng)的收獲。 也作“舍不得米,提不來雞”。
【第7句】:【猴不鉆圈多敲鑼】釋義:比喻加緊引誘人上圈套。“敲鑼”又作“篩幾遍鑼”。篩:敲。例句:丁世宗很有把握地說:“猴不鉆圈多敲鑼。謬德俊那小子是個汽油桶,只要把蓋揭開了,點火就炸。”
【第8句】:【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見“喊天天不應(yīng),呼地地?zé)o門”。
【第9句】:【眼淚是女人的武器】婦女流淚,容易讓人心軟,可以保護(hù) 自己,避免傷害。香港劉以鬯《酒徒》:“眼淚是女人的武器, 我想。它可以使軟心腸的男人跌入陷阱。”
【第10句】:狗打哈欠——不喘人氣;出出臭氣;妄張臭嘴;一張臭口
【第11句】:【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爵祿,何處買青春】(諺)駿馬、美人、爵祿,都可用金錢買到,惟獨(dú)人的青春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 指青春是人生最可寶貴的。
【第12句】:【四季豆油鹽不進(jìn)】油鹽,有言,諧音。意即不聽話,頑固。 成語:充耳不聞。文稿:“這幫四季豆油鹽不進(jìn)的家伙,我看 干脆,崩了算啦。”
【第13句】:外婆看看天上的鯉魚鱗似的云朵,又看看地上曬著的谷子,高興地自言自語起來:“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廣西·河池)
【第14句】:【有個葉便添梗】(慣)比喻敘事時隨意夸大渲染,增添內(nèi)容。
【第15句】:【阿諛人人喜,直言人人嫌】(諺)阿諛(eyu):用好聽的話奉承人。 直言:不回避事實的真話。阿諛奉承的話對人有損,但人愛聽;直來直去的話對人有益,但人嫌惡。指喜阿諛、嫌直言,是一種不良的世態(tài)。
【第16句】:奶奶叫叔叔起床買菜,叫了好幾遍,只聽叔叔答應(yīng),卻不見叔叔出來。奶奶急了,進(jìn)屋一看,見叔叔還在床上躺著,便生氣地說:“你真是嘴行千里,腚不挪窩!”(山東·臨沂)
【第17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頭】釋義:比喻再好的偽裝也掩蓋不住壞的本質(zhì)。例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頭!一點都不錯!”老馬這氣昂昂的態(tài)度,使我渾身都來了勁。
【第18句】:【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諺)要是完全按照官法行事,就得處處挨打;要是完全按照佛法行事,就得時時挨餓。指不能死守成法,應(yīng)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第19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難免有缺點,不可能十全十美。 語序亦可換置。類似的:瓜無滾圓,人無十全。周克芹《許 茂和他的女兒們》:“只是,正像人們常說的那樣:瓜無個個 圓,人無樣樣全。老成厚道的農(nóng)村實干家羅祖華,對于為人 處世方面的學(xué)問簡直少得可憐。”
【第20句】:【壽比南山】“壽比南山”比喻人的壽命像南山一樣長久,用作對老年人的祝頌。“壽比南山”源出《詩經(jīng)·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詩經(jīng),民間詩歌居多,一般沒有作者姓名,又是屬于文學(xué)作品,至于是指哪座南山,無可考據(jù)。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指西安南邊的終南山;一說是指山東益都縣的云門山。《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上說是指終南山。然而,云門山的遺跡較多,因其在城南,故亦稱南山。在山東云門山北崖上,鐫刻著一個巨大的“壽”字,字高【第7句】:5米,寬【第3句】:7米,氣勢磅礴,蒼秀崢嶸,遠(yuǎn)遠(yuǎn)望去,此字上刺青天,下屹大地,宛若巨匾,和云門山山體融為一體,雄渾奇?zhèn)ィ瑱M絕寰宇。據(jù)史料稱,此“壽”字出自明嘉靖年間衡王府管家周全的手筆。 1981年,益都縣文物局首次拓下這個書法與雕刻技術(shù)雙絕的“壽”字。拓字時,以60米白布代紙,15公斤雞蛋清調(diào)【第3句】:5公斤朱砂為墨,分段拓下了這個“壽”字。在益都縣縣城里,自古有“壽比南山”的說法。人們提到老人長壽時,總是說“壽比云門山”。
【第21句】:爸爸總是愛批評我飯前不洗手,而他自己也有這個毛病。媽媽說:“我看你是烏鴉落在豬身上,不知道自己也黑。”(河南·正陽)
【第22句】:【搞一言堂】(慣)一言堂:舊時店鋪中掛的匾額,上面寫著“一言堂”三個字,以表示不二價。指領(lǐng)導(dǎo)干部作風(fēng)不民主,一個人說了算,聽不進(jìn)群眾意見。
【第23句】:【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釋義:餃子最好吃,躺著休息最舒服。“不過”又作“不如”。“倒著”又作“躺著”。例句:周海亮開高嗓門說:“隨你們說出天來,我還是要吃餃子,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這是幾千年的老古語,還有個錯?”
【第24句】:拿著鑰匙滿街跑——當(dāng)家不管事
【第25句】:小亮不愛吃給他蒸的白饃,卻總愛吃大人的窩窩頭,奶奶說:“你真是驢吃賤草。”(河北·磁縣)
【第26句】:人家都在種麥子,可爸爸卻像沒事人似的。媽媽催他,他卻說:“三個月不同點,三個月同收。慌個啥哩?”(四川·達(dá)縣)
【第27句】:【神怕敬,鬼怕送】(諺)舊指神怕對它敬奉,受到敬奉便不好降災(zāi);鬼怕對它祝送,得到祝送便不能作祟。比喻對邪惡的人,消極的態(tài)度便是敬而遠(yuǎn)之。
【第28句】:【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諺)樹:栽種,培植。指作一年打算的,最好種谷,當(dāng)年就可收益;作十年打算的,最好栽樹,十年就可成材。
【第29句】:干榆木疙瘩一一不開竅
【第30句】:【經(jīng)驗大似學(xué)問】實際經(jīng)驗,跟書上的理論一樣,都很重 要。李準(zhǔn)《黃河?xùn)|流去》:“這還值得寫書?不過人家常說 經(jīng)驗大似學(xué)問’,孔夫子會作書,未必會抓黃鱔。”
【第31句】:【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諺)娘:寡婦。就像天要下雨一樣,寡婦決意要嫁人,是誰也阻攔不住的。多泛指鐵了心要干某事的人很難勸阻。 也作“天要下雨娘要嫁”。
【第32句】:【直巷趕狗,回頭一口】(諺)直巷:沒出路的死巷。將狗趕到死胡同,狗無處逃,只得咬人奪路。比喻壞人沒了出路,就會死命頑抗。
【第33句】:【菜碟子舀水——一眼看穿了底】(歇)形容事情很明顯,一眼就能看清楚。 也作“菜碟子舀水——一眼看到底”。
【第34句】:【吃百家飯,穿眾手衣】(慣)指在衣食上依靠大家撫養(yǎng)照料。
【第35句】:地平線——天壤之別
【第36句】:【不食人間煙火】(慣)煙火:指煙火食,即熟食。道家修煉主張絕粒卻谷,不食人間煙火食。1形容人清高不俗,或逃避現(xiàn)實。2指詩詞或書畫作品意境超凡脫俗。
【第37句】:【討飯怕狗咬,秀才怕歲考】(諺)歲考:清代各省學(xué)政對所屬府、州、縣學(xué)生員舉行的考試。指秀才們怕的是歲考,就像討飯的乞丐怕狗咬一樣。
【第38句】:兄弟合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變金。
【第39句】:耍戲法的敲鑼——耍變了
【第40句】:【柴多入灶塞死火】(諺)灶里有柴才能燒火做飯,但如果灶膛里塞入的柴太多,就會把火塞滅。比喻用人過濫,反會把事情辦糟。
【第41句】:【小洞不堵,大洞吃苦】(諺)比喻問題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一旦造成大的禍患,就會無法收拾,后悔不及。 也作小洞不補(bǔ),大窟窿難堵。 小孔不堵,大孔冤苦。 小眼不補(bǔ),大來叫苦。
【第42句】:【無根的浮萍,長不成棟梁之材】釋義: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池塘、河渠中。比喻浮在表面、沒有根底的人,不會有大的作為。例句:他又想到自己前一段工作,所遇到重重困難,屢次碰壁,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沒有在群眾中扎下根去。無根的浮萍,長不成棟梁之材。
【第43句】:【哀樂】“哀樂”在功能上如同古代的挽歌,都是哀悼亡者。但又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挽歌重上層社會,而哀樂則是為悼念去世的革命者和普通百姓的哀歌。它源自革命圣地延安。二十世紀(jì)四十年代初,延安的音樂工作者安波、馬呵、時樂蒙等同志深人民間采風(fēng),在安塞地區(qū)搜集到了這支陜北民樂商調(diào)式哀樂。不久,在陜北人民公祭劉志丹同志的大會上,首次唱了由安波同志記譜和填詞的挽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此曲傳到了晉察冀解放區(qū),作為挽歌形式使用過。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任軍樂團(tuán)團(tuán)長、指揮羅浪同志為了禮儀的需要(國家需要有莊嚴(yán)的哀樂),把此曲配置了和聲作為軍樂隊的禮儀曲使用,這樣.這支哀樂被沿用下來。
【第44句】:楚霸王打天下——有勇無謀
【第45句】:【鼻子穿索子】(慣)索子:繩子。 比喻被人牽制,聽命于人。
【第46句】:【偷風(fēng)不偷月,偷雨不偷雪】(諺)小偷行竊,往住在有風(fēng)的時候,而不在有月的時候;往住在下雨的時候,而不在下雪的時候。指風(fēng)、雨對小偷能起掩護(hù)作用,月、雪則容易使其暴露行跡。 也作偷雨不偷雪,偷風(fēng)不偷月。 偷風(fēng)莫偷雪,偷雨莫偷月。
【第47句】:熟戲要當(dāng)三分生,練成要加三分功。
【第48句】:【有雞子叫天明,沒有雞子叫天也要明】(諺)天明不靠雄雞報曉。比喻離開了某個人,事情照樣進(jìn)行。
【第49句】:【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諺)陂:地面不平坦。沒有平地,就不存在陡坡;沒有前往,就不存在回返。 指事物總是對立而又統(tǒng)一的。也指有所施就必有所報。
【第50句】:【頭剃了一半,再疼也要剃光】(諺)泛指事情進(jìn)行到中途,不管有多少困難,也必須堅持到底。
【第51句】:小強(qiáng)每次考試總是70來分,媽媽說他是“不騎馬,不騎牛,騎個毛驢在中游”。(河北·玉田)
【第52句】:【飛到九霄云外】(慣)形容跑得很遠(yuǎn)或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53句】:【 騎馬吃豆包】露餡兒餡兒掉在路上,路、露諧音,借指露 出破綻。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咱們回去,可別‘騎馬 吃豆包——露餡兒’!”
【第54句】:學(xué)校的禮堂蓋了兩個月了還沒竣工。我問爸爸:“蓋房子怎么這么慢?”爸爸說:“孩子,不容易啊!拆屋一陣風(fēng),起屋動千工。”(江蘇·靖江)
【第55句】:螞蚱扯了一條腿——照樣蹦
【第56句】:【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諺)只喝酒不吃菜肴就容易醉倒。
【第57句】:【長袖善舞,多錢善賈】(諺)賈(gu):經(jīng)商。指衣袖長了,舞姿就顯得美妙;錢財多了,經(jīng)商周轉(zhuǎn)起來就靈便。指資金雄厚是商業(yè)發(fā)展的基礎(chǔ)。也泛指財物豐裕,一切事情都好辦。 也作“長袂善舞,多資善賈”。袂(mei):衣袖。
【第58句】:鍛煉是靈丹,衛(wèi)生是妙藥。
【第59句】:【不知葫蘆里賣甚么藥】(慣)舊時方士賣藥把藥裝在葫蘆里。指不了解內(nèi)情,不清楚對方的意圖。 也作不曉得葫蘆里賣的甚么藥。 不知道葫蘆里裝著什么藥。
【第60句】:“你看,三斤半!”“那是三斤半嗎?秤錘都快砸著腳了。”商販與買主在爭執(zhí)著。(注:買主的意思是秤桿壓得太低,秤錘要滑掉了,當(dāng)然是說沒給夠分量了。)(河南·洛陽)
【第61句】:【八字兒沒有一撇】“八”字先寫一撇,后寫一捺。沒寫一 撇,也就沒寫一捺,什么都沒有。又:以往的習(xí)俗,認(rèn)為根據(jù) 人的生辰八字可以算命,或推斷婚配。此語表示:尚無準(zhǔn) 備,還不具備條件。老舍《四世同堂》:“雖說救錢先生的事 兒八字還沒有一撇兒,可他總算有了指望。”
【第62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慣)1形容詩文富于變化,跌宕起伏有氣勢。2比喻問題層出不窮,一個尚未解決,另一個又出來了。 也作一波未了,一波已起。 一浪未平,又起一浪。
【第63句】:六月里的雷陣雨——來得猛,去得快
【第64句】:【擠油水】(慣)比喻靠施加壓力來得到好處或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第65句】:【拉不下臉來】(慣)指不好意思,難為情,或礙于情面。 也作拉不開臉來。 拉不下臉皮。
【第66句】:【不知道天高地厚】釋義:不了解客現(xiàn)實際情況,對自己估計過高。例句:不過,潘秀婭——這位一會兒便要坐著出租小轎車來的新娘子,絕不是那種不知道天高地厚、貪心不足的人。
【第67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諺)衙:公府衙門。當(dāng)官一任三年,任滿隨即調(diào)離,故不修衙門;旅客隨住隨走,任憑旅店破舊,也絕不維修。 指臨時應(yīng)付的差事,不會作長遠(yuǎn)打算。
【第68句】:【教奢易,教儉難】(諺)指教人奢侈浪費(fèi)容易,教人儉樸節(jié)約卻很難。
【第69句】:鄰居家的孩子又聰明又懂事,干什么事都像模像樣,根本不需要老師和家長費(fèi)心。媽媽看著調(diào)皮的我說:“人家燒了哪門子高香,得了這么好的娃兒!真是成材料的樹不用修,發(fā)權(quán)樹苗多費(fèi)勁。”(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70句】:【沒玻璃的眼鏡框子,再也蓋不住爛眼邊兒了】釋義:比喻真相掩蓋不住了。例句:往回想也罷,往遠(yuǎn)看也罷,越想越清楚,越看越透亮;沒玻璃的眼鏡框子,再也蓋不住爛眼邊兒了!
【第71句】:發(fā)犟勁的驢子一人拉也不往前
【第72句】:【有理不在高聲】(諺)理由充足自然就能說服人,不在于聲音大、嗓門高。指辯勝對方靠的是擺事實、講道理,不能憑氣勢壓人。
【第73句】:我從小就不喜歡活動,身體虛弱,聽到上體育課,就不提勁兒。有一次在體育課上,才跑了四百米,就差一點兒暈了過去。媽媽知道了,勸我說:“絲不織不成網(wǎng),體不煉不強(qiáng)壯,以后要經(jīng)常活動,加強(qiáng)鍛煉。”(廣東·龍門)
【第74句】:【小腳一雙,眼淚一缸】(諺)小腳:舊禮教摧殘婦女,女孩從七、八歲時起纏足,折斷趾骨,彎成三寸小腳。女子纏就一雙小腳,眼淚就得流滿一缸。指纏足是非常痛苦的。 也作“小腳一雙淚一缸”。
【第75句】:【騎驢看唱本,走著瞧】謂看情況如何,以后再看結(jié)果。馬 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打量你們這些毛賊也成不了器!二 老爺沒有工夫和你們磨牙。騎驢看唱本,咱走著瞧!”
【第76句】:【打開天窗說亮話】(慣)天窗:開在房頂上用來采光的裝置,似窗。 比喻有話明講,不隱諱。 也作“推開天窗說亮話”。
【第77句】:我和爸爸都喜歡看電視劇《天下糧倉》,于是,我們約定晚上一起看。晚飯后,我想先小睡一會兒,便告訴爸爸等開演了就叫醒我。可是,我睡得太香了,任爸爸怎樣叫也不想出被窩。第二天,爸爸對我說:“說到要做到,做人才可靠;說到做不到,等于放空炮。以后,你的言行要一致啊!”(河南·林州)
【第78句】:【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釋義:挎籃的:指挎著籃子討飯的人。即乞丐。比喻壞人專門欺壓窮人。例句:天保沒好氣地答道:“安定!‘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一點不假!我這沒逃跑的也還活著。”
【第79句】:【 好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好話可以公開說,用不著私下 嘀咕。王蒙《活動變?nèi)诵巍罚骸拔液臀夷铩⒔悖l也不背誰。好 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
【第80句】:【 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天知道,即無人知道,沒有公 道。京劇《女起解》:“你說你公道,我說我公道,公道不公 道,只有天知道!”
【第81句】:【久旱遇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諺)甘雨:對農(nóng)作物有利的雨水。故知:老友。指在異鄉(xiāng)遇上了老友,如同旱久得甘雨。
【第82句】:【惡狗咬人不露牙】釋義:比喻壞人陰險、毒辣。例句:馬之悅橫她一眼:“噓!惡狗咬人還不露牙哪!嗆他幾句,傷不了筋,動不了骨,啃那個癢癢干什么!”
【第83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釋義:項莊:項羽部下的武將。沛公:劉邦。《史記·項羽本紀(jì)》記載,項羽和劉邦在鴻門會見,酒宴上,范增讓項莊舞劍助興,企圖乘機(jī)殺死劉邦。劉邦的謀臣張良見事危急,就對樊噲說:“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比喻某種言論行動表面上正當(dāng)好聽,其實別有用心,另有企圖。例句:照我看,打郭批方不是終了,恐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第84句】:【破籃裝泥鰍——走的走,溜的溜】(歇)本指泥鰍裝在破籃子里會滑溜走,轉(zhuǎn)指入悄悄地走散、離開。
【第85句】:耗子掉進(jìn)書箱里——咬文嚼字
【第86句】:【不行春風(fēng),難得秋雨】(諺)沒有和順的春風(fēng),就難得及時的秋雨。 比喻給別人以方便,也就會得到別人相應(yīng)的回報。 也作“不行清風(fēng),難下細(xì)雨”。
【第87句】:【自己塞了自己的嘴】(慣)指說話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第88句】:說出的話牛都踩不爛——梆硬
【第89句】:【離了張屠戶,吃不了連毛豬】釋義:意謂沒有內(nèi)行人,也難不住。例句:“老弟,少了老子這張嘴怕還不行哩。”“你走嘛,離了張屠戶,吃不了連毛豬。”
【第90句】:【同病相憐,同憂相救】(諺)患同樣疾病的,互相之間最能體貼;有同樣愁煩的,互相之間自會救助。 指有同一不幸命運(yùn)的人之間,最容易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也作“同疾相憐,同憂相救”。
【第91句】:【 裝在壇子里/罩在壇子里】形容閉塞,不了解情況。類似 的:蒙在鼓里/坐在井里。成語:閉目塞聽。清代《兒女英雄 傳》:“自從去年見了他們,算是叫他們把我裝在壇子里,直 到今日才掏出來。”
【第92句】:【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幫兇的人。“狗腿子”一詞源于一則傳說。從前,有個為富不仁的財主,他的腿斷了。一個奴才為討好主子歡心,主動要求截下自己的腿,為主人接腿。主人問:“你自己的腿怎么辦呢?”奴才說:“我可以接上一條狗腿。”主人又問:“那狗的腿又怎么辦呢?”奴才又說:“給它用泥巴捏上一條。” 所以,狗在撒尿時,總要把一條腿翹起來,是怕把那條用泥捏的腿讓尿給沖掉了。這就是“狗腿子”的來歷。幽默諷刺之深,入木三分。
【第93句】:【笨鴨子上不了架】釋義:比喻沒有能力,辦不成事。例句:小梅也愁蹙蹙地說:“誰說不是呀!咱們兩個笨鴨子上不了架;受了一回子訓(xùn),就裝了一肚子小米飯,回去怎么見人哪?”
【第94句】: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第95句】:重錘打在鋼板上——落地有聲
【第96句】:【直腸子沒彎兒】人直爽,不會用心眼兒。類似的:一根腸 子通到底。浩然《艷陽天》:“我這個人直腸子沒彎兒,有什 么講什么。”
【第97句】:【肚子里長牙】(慣)比喻心中暗暗立下大志。
【第98句】:【燒香的走錯了廟門兒】(慣)比喻求人幫忙找錯了對象或看錯了人。也比喻辦事馬虎。 也作燒香投錯廟門兒。 燒香投差廟門,殺人認(rèn)錯冤家。
【第99句】:【獵狗的鼻子藥農(nóng)的眼】(諺)獵狗的鼻子最靈,任何異味一嗅便知;藥農(nóng)的眼睛最亮,在紛繁的草叢中一眼能認(rèn)出要找的草藥。指具有專業(yè)技能的專門人才是無可替代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