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扁擔橫在地上,不知道念個一】不認識字,沒念過書。相關 的:斗大的字不識一升/一個大字不識。成語:目不識丁。 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你一個莊稼人,扁擔橫在地上 都不知念個一,還添了個知識分子的毛病。”
【第2句】:【望山跑倒了馬/看山跑死馬】看到山峰,以為很近,實際上 很遠。明代《西游記》:“師父,還不到拜處哩。常言道:望山 走倒馬。離此鎮(zhèn)還有許遠,如何就拜!”
【第3句】:媽媽愛說愛笑,瀟灑樂觀;爸爸終日悶悶不樂,寡言少語。一天,奶奶勸爸爸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常喜常樂,勝吃良藥;遇難不愁,健康長壽!”(新疆·拜城)
【第4句】:【顧了翻鍋,忘了燒火】(慣)比喻顧此失彼。
【第5句】:【滿園葡萄一根藤】借指同根,同一系統(tǒng)。類似的:千朵桃 花一樹生/千枝萬葉一條根。語文圖書:“滿園葡萄一根藤, 一根藤就是主線。主次分清,多而不亂。”
【第6句】:【打狗不怕狗咬,殺豬不怕豬叫】釋義:比喻要干,就不要有顧忌。例句:打狗不怕狗咬,殺豬不怕豬叫,樹葉掉下來砸不著腦袋!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團結起來怎么能斗倒地主惡霸。
【第7句】:【君子成人之美】謂應幫助別人,成全別人。臺灣瓊瑤《月 朦朧鳥朦朧》:“又覺得自己做得好漂亮,好大方,好有風 度——君子成人之美!”
【第8句】:【當?shù)夭划斅?,買地不買河】(諺)當(dang):典賣。賣地時不能連路一起賣掉,買地時不能連河一起買回。指凡事都有個限制,不能任由自己的主觀意愿行事。
【第9句】:【官官相衛(wèi)】(諺)舊指當官的為了各自的私利,往往互相包庇、袒護。 也作“官官相護”。
【第10句】:【裝一佛像一佛】(慣)比喻裝什么人像什么人。
【第11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人不可輕信。姚雪 垠《李自成》:“走的好,走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無。萬一有一個料不到,連老本兒就賠上了。”
【第12句】:【沒本錢買賣——賺起賠不起】(歇)比喻事情不能失敗,只有努力取得成功。
【第13句】:【郎不郎,秀不秀】(慣)郎、秀:明初把人分為哥、畸、郎、官、秀五等,哥最下,郎居中,秀最上。既不是郎,也不是秀。形容人不倫不類,沒有出息。
【第14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釋義:意思是天地共鑒,天地作證。例句:他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新郎新娘拜天地!”
【第15句】:《百家姓》不念頭個字——開口就是錢
【第16句】:【擺陣勢】(慣)指拉開架勢,準備較量。
【第17句】:灶王爺伸手——穩(wěn)拿糖瓜兒
【第18句】:【好男不吃婚時飯,好女不穿嫁時衣】(諺)好男兒不吃結婚時的現(xiàn)成飯,好女子不穿出嫁時的現(xiàn)成衣。 指有志氣的青年,貴在能獨立生活,不靠祖業(yè),不享現(xiàn)成福。 也作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 女人不穿嫁時衣,男兒不吃分時飯。
【第19句】:【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釋義:比喻一天不如一天,事情向壞的方面發(fā)展。例句:風里雨里,酸甜苦辣,這些年總算熬過來了,孩子也大了,自己也老了,還有一身病,真像人家說的那樣: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
【第20句】:稻谷成熟了,我和弟弟到鄉(xiāng)下的姑姑家去幫著收打??吹降艿軟]有撿起落在田里的谷子,姑姑說:“記住,細收要細打,顆粒要還家!”(廣東·龍門)
【第21句】:字是門樓書是房。
【第22句】:夏不睡石,冬不困板。
【第23句】:有人在背后說媽媽的壞話,媽媽知道了很生氣。奶奶勸她:“一川石頭一川沙,等到一日大水發(fā),只剩石頭不見沙。天長日久了,誰好誰壞,大家會看清楚的?!保ǜ拭C·武威)
【第24句】:【屬黃花魚的——溜邊】(歇)黃花魚:學名黃魚,分大黃魚和小黃魚,在深海過冬,春天向沿岸洄游,產(chǎn)卵后在近海覓食。本指黃花魚喜歡在海邊游動,轉(zhuǎn)指人靠著邊兒行走,或遇事回避矛盾,躲在一旁。 也作“黃花魚——溜邊兒”。
【第25句】:【賊無歷底中道回】(諺)歷底:內(nèi)應。指賊行竊無內(nèi)應,無法下手,往往中途返回。
【第26句】:【吃酒不言公務事】釋義:聚飲時不談論公事。例句:今日奉屈,不過為昔臼之情,聚談聚談,古云:“吃酒不言公務事?!?非是為兄的攔阻賢弟之臼,因我?guī)は陆允侵伊x之將,恐有唐突,倒是愚兄的不是了。
【第27句】:【愛花花結果,愛柳柳成蔭】(諺)關愛花,花就會結出果實;關愛柳,柳就會長出綠蔭。比喻在哪方面花心思較多,就會在哪方面得到回報。
【第28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俗語現(xiàn)在用來比喻辦事情一切準備就緒,只欠一個條件或只等一個命令。它源自《三國演義》。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于建安十三年末,即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209年1月23日之間,正值冬季,按照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的常識,這個季節(jié)絕對不會有東風。但天有不測風云,裴松之注《三國志》說:“……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边@就告訴我們,赤壁之戰(zhàn),確實起了南風。當時,曹操與孫劉聯(lián)盟一個在江北,一個在江南,兩軍對峙。曹軍不習水戰(zhàn),船在江中不穩(wěn),一則暈船嘔吐,二則站不穩(wěn)不利作戰(zhàn)。龐統(tǒng)獻計“將船用鐵釘連接,如履平地”,實則為孫劉火燒戰(zhàn)船做準備。曹操不知是計,大喜,采納。周瑜與孔明不謀而合計劃采用火攻,一切準備妥當,只是東風不來。周瑜因此急火攻心,病倒不出??酌髑叭ヌ揭?,屏退左右,開出藥方,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敝荑た催^藥方,愁眉立展,病競痊愈。這才引出“諸葛亮借東風”這出好戲,創(chuàng)造了赤壁火燒戰(zhàn)船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
【第29句】:半空里點燈——有高招
【第30句】:【六部尚書】“尚書”是古代官職的稱謂,源自秦朝。據(jù)唐代,徐堅《初學記·諸曹尚書》介紹:這一稱呼來自秦代“諸曹尚書”?!安堋笔欠植块T辦事的意思。秦代沒有“六部”,中央行政機構為“九卿”分別執(zhí)掌。魏晉以后,實行行政部門改革,由尚書分曹治事,按照分工合并為“六曹”,“曹”漸變成后來的部?!安俊钡拈L官稱“尚書”。自隋唐時期開始,中央行政機構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自此,“六部”的名稱確定下來,一直到清朝沒有大的變化。 “六部”的名稱和分工如下:1.吏部:主管全國文職官吏的挑選、考查任免,調(diào)動,封勛。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組部、人事部。 2.戶部:主管全國戶籍、田畝、貨幣、賦稅、官員俸祿等。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農(nóng)業(yè)、財政、稅務、民政部門的職能。 3.禮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禮(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舉考試、接待外邦來賓。類似于現(xiàn)在的教育部、外交部禮賓司。 4.兵部:主管全國武職官員的選用和任免,以及兵籍、練兵、軍械、驛站、軍令等軍政大計。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防部。 5.刑部:主管全國的司法、行政、刑獄等。具有現(xiàn)在的司法部、公安部、檢察院、法院的職能。 6.工部:主管全國的屯田、水利、工程、營造、交通等。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水利部、建設部、交通部等職能部門。尚書是官名。“尚”即執(zhí)掌之義?!吧袝本褪歉鞑康恼氶L官,相當于現(xiàn)在的部長。副職稱“侍郎”。在六部之下設若干司,分掌本部某一方面的工作?!八尽钡拈L官稱“郎中”,副長官稱“員外郎”。
【第31句】:媽媽讓我買一瓶醬油,我卻買回來一瓶醋。媽媽說:“你呀,真是耳朵大,把心丟了。”(河北·唐山)
【第32句】:【耗子舔貓鼻梁骨】釋義:比喻自己送死。例句:郭鬼子膽大包天,要跟我比量比量,真他媽是耗子舔貓鼻梁骨,我張作霖從前清打到民國,多大的陣勢沒見過!
【第33句】:【護家之狗,盜賊所惡】(諺)惡:憎惡。指盜賊最憎惡忠實護家的狗。比喻陰謀作惡的奸詐之徒,最忌恨忠貞正直之士。
【第34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蹦敲矗裁词恰案⊥馈保扛⊥朗欠鸾逃谜Z.浮屠,也叫“浮圖”、“休屠”。起初,佛教徒被稱為“浮屠”,佛教被稱為“浮屠道”。后來,稱“佛塔”也叫“浮屠”?,F(xiàn)在大家說到浮屠,一般都只指佛塔了。佛塔的層數(shù)一般為單數(shù),如五、七、九、十三級等,其中以七級為最多,因此有“七級浮屠”的普遍說法。佛塔原來是用來埋葬有德高僧的身骨或藏佛經(jīng)的,所以,造塔的功德很大。但是,為死去的人造塔,畢竟不如救活人一命更有意義,因此有俗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在鼓勵大家去挽救癡迷不化的眾生,讓他們得度?!段饔斡洝返诎耸鼐陀幸痪洌骸熬热艘幻瑒僭炱呒壐⊥?。快去救他下來,強似取經(jīng)拜佛?!边@句話道出了佛的終極目的,佛即救人。從大處說,普度眾生。
【第35句】: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第36句】:【兵悚悚一個,將悚悚一窩】悚,無能。借指領導不力,連累 全體。類似的:主將無謀,累死千軍。社會學圖書:“行伍中 有一句俏皮話,道是兵悚悚一個,將悚悚一窩,誠為古今經(jīng) 驗之談。從某種意義講,核心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決定 著整個班子的水平和性質(zhì)?!?/p>
【第37句】:【惹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38句】:【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諺)招安:勸招農(nóng)民武裝向統(tǒng)治階級投降。 行在:專指封建帝王行幸所至的地方。舊指做官、發(fā)財都有捷徑可走。
【第39句】:【一雞死后一雞鳴】(諺)一只聲音洪亮的公雞死后,另一只公雞才能接替鳴啼。比喻占著崗位的人離開了,其他人才能補上來。
【第40句】:老虎長翅膀——能飛能闖
【第41句】:趙云救阿斗——拼老命
【第42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身,一·天的事情可從容做完,遲 起則時間緊迫,陷于忙亂。陳登科《赤龍與丹鳳》:“他伸手 一摸,軍帽忘記戴了,又跑回來找帽子。俗話說: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亂,越亂越無主張?!?/p>
【第43句】:【管勺的管不了燒火】(諺)做飯時,掌勺的專管掌勺,不能同時又管燒火。指人只能專務自己職權內(nèi)的事,不能啥事都管。
【第44句】:【三月里的桃花——紅不了多久】(歇)本指桃花紅不了多長時間,轉(zhuǎn)指走紅運的好日子不會長了。
【第45句】:【飛不上天,入不了地】(慣)比喻跑不掉。 也作“飛不上天,鉆不進地”。
【第46句】:布娃娃的眼睛——有眼無珠
【第47句】:【糞堆上長出靈芝草】在條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姚雪垠 《李自成》:“咱馬家祖宗八代沒出過排場人,輪到你撈到印 把子,這叫做糞堆上生棵靈芝草,老鴰窩里出鳳凰。’
【第48句】:【擇日不如撞日】(諺)選擇吉日不如碰上的日子好。指事不宜遲,要抓住時機,不必專選吉日。 也作“擇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
【第49句】:【春凳折了靠背兒——沒的倚了】(歇)春凳:一種有靠背、寬而長的凳子。比喻失去了依靠或依仗的條件。
【第50句】:【犯口舌】(慣)指雙方爭吵或辯論。
【第51句】:【老鼠鉆到風箱里——兩頭受氣】(歇)受氣:本指受氣流的擠壓,轉(zhuǎn)指遭受指責、欺壓。指兩方面都受到指責或遭到欺壓。 也作老鼠落在風箱里——兩頭受氣。 老鼠入風箱——兩頭受氣。 耗子鉆風箱——兩頭受氣。
【第52句】:【打虎不倒被虎咬】(諺)比喻制伏不了強敵,定會遭到強敵的反撲,后患無窮。 也作打虎不著,反被虎傷。 打虎不死,遺患無窮。 打虎不死反傷人。
【第53句】:我偷花了家里五元錢,爸爸知道了問我,我支支吾吾。爺爺在一旁說:“大膽說吧,別鯉魚喝水,吞吞吐吐的?!保ㄉ轿鳌て疥懀?/p>
【第54句】:別人學習時,小葉不學習;別人睡覺哩,她又嚷著要看書。奶奶說她是“好吃剩菜”,還說她“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是趕晚集的好手”。(河南·郟縣)
【第55句】:【屎殼郎推車——滾蛋】(歇)屎殼郎常把糞滾成球形,然后雄雌分工,一前一后地把糞球滾到僻靜處貯存。本指屎殼郎滾著糞球,轉(zhuǎn)以責令人離開或走開。 也作屎殼郎搬家——滾蛋。 屎殼郎搬家——滾球。
【第56句】:【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諺)指人如果不存心傷害老虎,老虎也就不會無端傷害人。借指存心害人的人,往往招來別人對自己報復性的傷害。 也作人無害虎心,虎無傷人意。 人無傷虎心,虎無殺人意。 人無傷虎意,虎無殺人心。
【第57句】:【尖底甕兒——一撞便倒】(歇)本指尖底的甕不穩(wěn),撞一下就倒;轉(zhuǎn)以形容立足不穩(wěn)或虛弱不堪,禁不住碰撞。
【第58句】:【人托人,接上天】(諺)人們辦事一個轉(zhuǎn)托一個,能夠一直接通最上層。指人情轉(zhuǎn)托可以打通各種人際關系,直到頂層。
【第59句】:張果老賣壽星——以(倚)老賣老
【第60句】:【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鄰】(諺)英雄好漢能保住周圍村莊的安定,一條好狗會護住周圍鄰居不遭偷盜。指是好男兒就要做好一方的保護神。 也作“好狗護三鄰,好漢護三村”。
【第61句】:老太婆不騎馬——怕栽跟頭
【第62句】:【沒骨頭的傘——支撐不開】(歇)本指張不開傘,轉(zhuǎn)喻人軟弱,打不開或支撐不了局面。
【第63句】:手榴彈炸臭蟲——得不償失
【第64句】:【破家值萬貫】釋義:說明置家不容易,舍不得離開。例句:“大哥,破家值萬貫,你還是鎖上門,我們娘兒倆就坐在房檐下。”
【第65句】:因為馬虎,我又把作業(yè)寫得一塌糊涂。爸爸說:“這孩子,什么時候才會有長進!”媽媽說:“生就的蒜臼長不成缸,隨他去吧?!保ê幽稀っ辖颍?/p>
【第66句】:【鵲橋】人們常用“鵲橋”來比喻夫妻相會。那么,“鵲橋”是個什么樣子的橋呢?民間傳說玉帝之七女思凡下界,與耕種為生的牛郎相遇,遂結為夫妻,男耕女織,過著平靜恩愛的生活,人們以“牛郎”、“織女”稱呼他們,牛郎織女生育一男一女。這種平靜的生活突遇變故,天庭派神兵把織女抓到上界,牛郎見狀,用扁擔挑起一雙兒女,飛上天界,眼看就要追七織女,玉帝下令在他們二人之間劃出一道天河(即銀河),使他們只能隔河相望。他們的恩愛感天動地,地上的喜鵲于每年七月初七為他們在天河上搭成鵲橋,他們才得相會。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流傳著七月初七見不到喜鵲的傳說。故“鵲橋”喻指男女結合、夫妻相聚的紐帶或橋梁。故又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
【第67句】:沒長腳后跟——站不住
【第68句】:舊車斷了軸——破爛不堪
【第69句】:【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諺)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換來半斤,這是公平的交換。指只要誠懇待人,自會換取人們的信任。 也作“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第70句】:【急驚風遇見慢郎中】謂情況緊急,而行動遲緩。高云覽 《小城春秋》:“現(xiàn)在劍平巴眼等著燈滅了。老姚還不來,正 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p>
【第71句】:【物聚于所好】(諺)好:愛好,偏愛。東西往往聚集在對它有喜好的人那里。比喻人們總會聚合到所偏愛的東西那里。
【第72句】:【陰一套陽一套】(慣)指人耍兩面派,當面和背后不一樣。
【第73句】:【偷的鑼兒敲不得】(諺)比喻做下見不得人的事,不敢在人前露相,只能偷偷摸摸,遮遮掩掩。 也作“偷來的鑼鼓敲打不得”。
【第74句】:【出恭】“出恭”是人廁的雅稱?!肮А笔亲鹁粗?,這么一個高雅的詞兒怎么會和入廁扯在一起呢?這要從明代科舉考試說起。明代科舉考試的考場,設有“出恭人敬”牌,以防止士子擅離座位,有事經(jīng)批準,領“出恭入敬”牌后方可出入。同時考試時間頗長,人總會有三急要出出人人,凡出去方便者,也要申領“出恭入敬”牌,托于胸前,按指定地點去解決,迅速交牌回位。此牌寫得清楚,要出入恭敬,意思是輕去輕回,不得喧嘩,保持試場安靜,以防影響他人考試。因考生上廁所時必須領此牌,故后世習稱大小便為“出恭”,并謂大便為“大恭”,小便為“小恭”,連放屁也稱“虛恭”,可見讀書人真能整詞。
【第75句】:【婚紗】現(xiàn)在,結婚典禮上新娘都要穿白色的婚紗,這是對傳統(tǒng)觀念和禮俗的徹底顛覆。在以前,結婚時新娘要穿一身紅,頭上蒙頭紅,身上紅衣服,腳下紅繡鞋,白色是結婚的大忌。人們稱結婚是紅事,埋人是白事。中國古代本沒有婚紗,顯然,婚紗是外來的?;榧喥鹪从跉W洲的服飾習慣。新娘所穿的連衣裙款式,下擺曳地的白紗禮服,原來是天主教的典禮服。在古代歐洲一些政教合一的國家,人們結婚必須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師的祈禱和祝福,這樣才算合法婚姻。新娘穿白紗禮服是向神主表示虔誠與純潔。中國新娘穿婚紗,不拜神主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是中西結合式的婚典。
【第76句】:【要的般般有,才是買賣】(諺)顧客進了商店,要什么貨物就有什么貨物,這才算是做買賣。指貨物齊全,生意才能興隆。
【第77句】:【里壯強如表壯】見“表壯不如里壯”。
【第78句】:蝦子落鍋——死了還是紅的
【第79句】:【桑樹上脫枝柳樹上報】(慣)比喻把罪名加到不相干的人身上。
【第80句】:我的鄰居有位老奶奶,年近六十,兩個兒子均已成家,弟兄兩人常因為嫌老人偏這家向那家而吵鬧不休。熱心的媽媽常去勸和兄弟倆:“天下老人偏小的,不偏小的偏好的?!保ê幽稀ち种荩?/p>
【第81句】:【人生地不熟】(慣)指到了一個新地方,對一切都很陌生。 也作“人生路不熟”。
【第82句】:【隱疾難為醫(yī)】(諺)指生于幽隱處的疾病難以治療。也指隱瞞真實病情就難以下藥。
【第83句】:一串銅錢九百九——不成吊(調(diào))
【第84句】:老牛拉著磨盤轉(zhuǎn)——個心眼
【第85句】:【 武可安邦,文能治國】具有很高的文武全才?!抖虝旱拇?秋》:“武可安邦,文能治國,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后,還 要多發(fā)揮他的作用呢?!?/p>
【第86句】:鴨子扎猛子——深入下層
【第87句】:【大雪紛紛兆豐年】釋義:大雪預兆明年是個豐收年。例句:自從入冬以來,三天一次小雪,五天一場大雪,一直沒有斷過,困得人們也不能出門。可是老年人卻說:“大雪紛紛兆豐年,來年必定豐收?!?/p>
【第88句】:【水里撈月亮】見“井底撈明月”。
【第89句】:【三百錢買了個瘟豬仔——死活不開口】(歇)錢:銅錢。瘟豬仔:得了急性傳染病的小豬。開口:本指張開口吃東西,轉(zhuǎn)指說話。指無論如何都不開口說話。
【第90句】:【瞞人沒好事,好事不瞞人】(諺)正大光明的事不會瞞哄人,瞞哄人的事不會是正大光明的。指做好事光明正大,做壞事偷偷摸摸。
【第91句】:狗舔貓鼻子——居心不良
【第92句】:有人求爸爸辦事,提了些禮物來,爸爸不肯收,那人丟下禮物飛也似的跑了。媽媽對爸爸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趕明兒你趕快還給他?!薄笆前。鋈司偷蒙碜诱_跟硬,做個堂堂正正的人。”爸爸也贊同地說。(江西·興國)
【第93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釋義:誰敢干誰就得利。多指壞人得便宜,好人吃虧。例句:懶蟲說:“你用不著害怕。這年頭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p>
【第94句】:【打饑荒】(慣)1指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與人糾纏不休。2指借債或欠債。
【第95句】:【若要俏,帶三分孝】(諺)俏:俊俏。孝:孝服為白色,故代指白色。 若要衣著打扮俏美,最好是在艷色服裝上配三分白色。指女性著白,能增添幾分姿色。 也作若要俏,添重孝。 若要俏,須戴三分風流孝。 若要俏,三分孝。
【第96句】:【翻了五昧瓶——酸、甜、苦、辣都有】見“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樣樣全”。
【第97句】:斜棱眼看手表——觀點不正
【第98句】:【給個棒槌認作針】(慣)別人給個棒槌,就拿它當作針了。針:諧“真”。形容人老實厚道,別人隨便文案就信以為真了。也形容做事過于認真。 也作給個棒槌就當針(真)。 給個棒槌就認針(真)。 給個棒槌當針認。
【第99句】:【事忙先落賬】(諺)落賬:下筆記好賬。指生意場中無論怎樣忙,必須先把出入的賬目記清。也泛指再忙也得把手頭的緊要事作個了結。
上一篇:經(jīng)典哲理文案摘抄,一段很現(xiàn)實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