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媳婦到門前,還得個老牛錢】(諺)新媳婦迎到門前,還得耗費一條牛的價錢。指舊時娶媳婦花費很大,從提親到訂親直到完婚,花錢無數。
【第2句】:【管山的燒柴,管河的吃水】(諺)管山的有柴燒,管河的有水吃。指掌管哪一行業,就靠哪一行業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也作“管山吃山,管水吃水”。
【第3句】:隔壁的婆媳倆經常爭吵,奶奶勸她們:“一爭兩丑,一讓兩有。什么事不能好說好商量的,為啥非要撕破臉皮不可呢?”(廣東·龍門)
【第4句】:【不管兔子怎么叫,該種豆子還得種豆子】釋義:比喻不管別人怎么說,事情還是照樣做。“兔子”又作“野兔”。“豆子”又作“黃豆”。例句:育武拖著長腔不慌不忙地回答:“咱莊稼人有句俗話,不管兔子怎么叫,該種豆子還得種豆子。”
【第5句】:毒蛇牙齒馬蜂汁——全是毒
【第6句】:我學了一年的小提琴,盡管天天練習,卻始終沒有多大進步。星期天,我又在院子里苦練,鄰居王阿姨從門口走過,冷冷地說:“你呀,根本就是西瓜皮打鞋掌——不是那塊料,別在那兒捉起臭蟲放在自己腦殼上叮——自討苦吃了。”聽后,我不服氣地說:“你也別總是隔著門縫看扁人……”(河南·孟州)
【第7句】:谷子地里長玉茭[玉米]——突出
【第8句】:【出了籠的鳥,自己又進籠】釋義:比喻自己找罪受,再次失去自由。例句:你思量思量,紅霞是那號傻瓜不是?出了籠的烏,自己又進籠嗎?
【第9句】:【漏船偏遇頂頭風】見“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第10句】:【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此心愿,只是力量有限,辦不到。成 語:力不從心。海外陳若曦《向著太平洋彼岸》:“教授死的 死,病的病,剩下的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11句】:槐樹上要棗吃——強人所難
【第12句】:【狼到天邊不改性】釋義:比喻壞人本性不改。例句:狼到天邊不改性,會同我們一條心?十年來,我們的人怎么死的,我兩眼怎么瞎的?他們比狼還狠十分!
【第13句】:【人有見面之情】(諺)人和人見了面,往往會有化解怨恨、加深友誼的情分。指親自當面央人,要比轉托別人說情效果好。
【第14句】:【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諺)指要想使自己的技藝達到驚人的高度,就必須下一般人下不了的苦功夫才行。 也作“要練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第15句】:【再好的摔跤手,也敵不過人多】(諺)指再精明能干的人,也對付不了多數人的力量。
【第16句】:爸爸拉一袋麥子去磨面,袋子上面有個小窟窿,媽媽看見了,連忙拿針線去縫,還說:“粒米成籮,滴水成河,掉了多可惜!”(河南·鄧州)
【第17句】:【富從升合起,貧從不算來】(諺)合:一升等于十合。富裕是從一升一合積攢起來的,貧窮往往是因為過日子不會精打細算。指日常生活一要積累,二要算計。
【第18句】:【拜年】新春佳節,家人團聚,親朋好友互相走訪拜年,這是中國千百年來的節日傳統習慣。關于“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年”,每逢臘月三十晚,它便出來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后把大門關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后揚長而去,人們此時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風從此流傳至今。久而久之,增加了拜年的厚重含義。拜年可知尊長愛幼,此序不亂;拜年可使矛盾、“過節兒”一磕而消,提供和好的機會;拜年可使鄰里、親朋之間溝通信息,增強感情,和睦相處。拜年之意義諸多,所以,歷經千年而不衰。
【第19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諺)山再高,總有人走的路;水再深,總有渡人的船。指上山有山路,渡水有水路,世上沒有人走不通的路。
【第20句】:【哪邊炕熱往哪邊擠】(慣)指人鉆營取巧,哪兒有好處就往哪兒鉆。
【第21句】:【熟油拌苦菜——由人心頭愛】(歇)苦菜:~種宿根的野菜,有白色乳汁,莖葉嫩時可吃,略帶苦味。 用熟油拌著苦菜,味道很不入口,卻偏有人喜歡吃。指人的愛好不同,追求各異。 也作“熟油苦菜——各人心愛”。
【第22句】:手里捧著個刺猬——摞也摞不開,扔也扔不掉
【第23句】:放大鏡下看報紙——顯而易見
【第24句】:【不識字也看看招牌】應該仔細了解情況,認清對象。李準 《大河奔流》:“你別不識相。不識字也看看招牌。”
【第25句】:【見怪不怪,其怪自壞】(諺)見到怪異的現象,不覺得它怪異,這怪異就會自己消失。指怪異現象的產生,往往由于人認識上的錯覺,一旦恢復正常,怪異便不復存在。 也作“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第26句】:【雪白襪子往泥里踏】釋義:比喻品行端正的人卻跟思想行為不好的人混在一起。例句:“人怕沒臉,樹怕沒皮”,“人不要臉鬼都怕”,和她們哭鬧不等于把“雪白襪子往泥里踏”嗎?
【第27句】:鄰居劉嬸的兒子小強,一玩起來就是一身泥一身土的。你聽,劉嬸又在說他了:“瞧你這孩子,都快玩成土地爺了。”(河北·邯鄲)
【第28句】:狗吃主人心肝一忘恩負義
【第29句】:豹子馬——凈是點子
【第30句】:【老米飯捏不成團】釋義:借指感情不睦的人聚不到一塊。例句:“我跟他今生不得聯合,我跟他‘老米飯捏不成團’,我看見他就來氣!”
【第31句】:表姐為了考入理想的大學,終日埋頭苦讀,可一次測驗的失敗讓她失去了信心。舅媽心疼地說:“眼前苦,往后甜,凡事都要往前看。既然努力了,就會有收獲的。”(廣東·龍門)
【第32句】:【 兵無糧草自散】極言軍隊給養的重要。也指做事要有物 質基礎。姚雪垠《李自成》:“俗話說,兵沒糧草自散。難道 能讓弟兄們餓著肚子散伙么?”
【第33句】:七月里的荷花——時鮮
【第34句】:【水手水手,三十六行懂透】釋義:作為水手,要對船上各行都精通。例句:“水手水手,三十六行懂透。”這是因為船行大海之中,五面靠天,一面靠水,凡事無法求人;船上有三十六行的工具,水手也有三十六行的手藝。
【第35句】:老鼠偷秤砣——盜鐵(倒貼)
【第36句】:【當面鼓,背后鑼】(慣)指當面說的是一套,背后做的是另一套。
【第37句】:【蘿卜快了不洗泥】釋義:比喻產品暢銷就不講求質量。例句:錢字當頭,是最容易出現蘿卜快了不洗泥、偷工減料的質量問題。
【第38句】:【沒肚皮攬泄藥】(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餓得肚子都癟了,還要用泄藥。比喻多此一舉。
【第39句】:【扯葫蘆倒秧】(慣)比喻東拉西扯地說些無聊的話。
【第40句】:扁擔無釘——兩頭失塌;兩頭滑脫;兩頭耍滑
【第41句】:【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諺)指十五夜晚的月亮是最圓的,但過了十五卻是一夜比一夜虧缺。泛指世間的一切事物,最圓滿的時候,也就是走向衰落的開始。
【第42句】:【神仙也有打盹時】(諺)打盹(dun):打瞌睡。神仙也有迷糊的時候。比喻即使是精明不過的人,也免不了有疏忽、失算的時候。
【第43句】:鴨群里闖進一只鵝——就你脖子長
【第44句】:【要星星不給月亮】(慣)要什么就給什么,比喻對所愛的人過分地嬌寵。多指對孩子溺愛。 也作要星星不敢給月亮。 要仨不能給倆。
【第45句】:【病好打太醫】將恩人當仇人。成語:恩將仇報。汪幸福 《浪跡臺灣島》:“狗婆子,過河丟拐杖,病好打太醫。過去, 你男人為升官想方設法巴結我。今天,我浪跡到這里,你卻 忘恩負義拒我于門外,做了幾天和尚,連肉味也忘了。”
【第46句】:表姐找了個對象,沒過幾天,又吹了。媽媽說她是“東山看著西山高,不知哪山有柴燒”。(山西·長治)
【第47句】:鄰家的大伯辦了個養雞場,雞蛋卻舍不得吃一個。村里人議論說:“竹匠用的漏底筐,木匠睡的缺腿床;賣鞋老婆赤腳走,賣鹽老漢喝淡湯。”(河南·鎮平)
【第48句】:表弟為姥姥掃地,掃了一半就不掃了。姥姥說:“你這孩子,起床,起得不早;吃飯,吃得不飽。叫人拿你沒辦法。”(河南·博愛)
【第49句】:【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第50句】:大林和小林鬧翻了臉,大林氣呼呼地對小林說:“往后啊,你走你的陽光道,俺過俺的獨木橋;咱是小禿跟著月亮走,誰也不沾誰的光。”(河南·唐河)
【第51句】:【三十晚上咽了氣——活不到大年初一】(歇)指活不長久,即將死亡。
【第52句】:【鱷魚的眼淚】鱷魚在吃捕捉到的食物時,要流眼淚。流 淚是在排泄其體內的鹽溶液,原為生理現象。指壞人假裝 慈悲。張潔《無字》:“吳為從來沒有看到過他的眼淚。即便 是鱷魚,也還有‘鱷魚的眼淚’一說,而胡秉宸哪怕是‘鱷魚 的眼淚’也不會有,更不要說不是‘鱷魚的眼淚’。”
【第53句】:【觀景不如聽景】(諺)親歷其境地觀看景物,比不上聽人介紹景物。 指聽景能誘人心向往之,為觀景所不及。 也作“看景不如聽景”。
【第54句】:【情人眼里出西施】(諺)西施:春秋時期美女,后世美女的代稱。在情人的眼里,他所愛的女子美得就像西施一樣。指只要男子情有獨鐘,那他所愛的女子對他來說就是最美的。 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
【第55句】:【吃拳何似打拳時】(諺)出拳打人雖然痛快一時,遭人拳打卻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時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第56句】:【蛇大窟窿粗】(諺)窟窿:指蛇藏身的洞。蛇要是大了,它藏身的洞自然就粗。比喻家大業大收入多的人家,經濟開銷自然就大。 也作蛇粗窟窿大。 蛇大眼兒大。眼兒:指蛇洞。
【第57句】:【客木匠——一鋸】(歇)客:寄居,諧“怯”。鋸:諧“句”。指人口舌笨拙,不善言辭,見面只有一句話。
【第58句】:【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釋義:比喻猜不透別人的心思。例句:萬丈深潭終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休將心腹事,說與結交知!自后無情日,反成大是非。
【第59句】:【愁一愁,白了頭;笑一笑,十年少】(諺)指頭發早白,是由愁郁引起的;歡笑能使人變得年輕。
【第60句】:一只公雞四兩力,四只公雞舂米吃。
【第61句】:某村兄弟二人,老大不怎么樣,老二倒挺能干。其父母給他們操辦婚事也先小后大。老大生氣地說:“你們說是大麥先熟還是小麥先熟?”他母親說:“你說是小麥好吃還是大麥好吃?”(河南·登封)
【第62句】:【肥豬拱廟門——自來】(歇)指自己送上門來。
【第63句】:【好伙計勤算賬】(諺)伙計:商場中合伙經商的人。合作者關系處得再好,也要經常結算賬目。指在錢財上必須做到賬目公開,有透明度。
【第64句】:【摸不著門兒】(慣)比喻弄不清情況,不知究竟。
【第65句】:【擺譜】“擺譜”指擺門面、擺架子、擺氣派。是常見的一種社會現象。那么,“擺譜”是怎么來的呢? 18世紀,清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史上稱之為“康乾盛世”。和平局面的出現,再加上清朝實行“攤丁人畝”政策,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增加,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口已首次超過四億,相當于解放初期的人口數量。人口的增加,造成了耕地面積的相對縮小,當時京師一帶地區情況更是突出,再加上人為因素,清朝統治階層八旗貴族在京郊跑馬圈地,搶占良田,因此,人們不得不開始向人口稀少的東北和西北移民。這些從北京一帶出來的移民,到達目的地后建立起了村落,安家落戶,繁衍后代。由于老輩家都有家譜,于是大伙坐到一塊,將各自家的家譜擺開,看看誰家的譜大,從而確立起不同家族在村里的地位。這就是“擺譜”。看來本義的擺譜和現代意義上的擺譜有相近之處,都是貪大。不過原意淡出,只剩鋪張和顯擺了。
【第66句】:頭發絲上刻仕女圖——入細入微
【第67句】:【笛子吹走了調,并不比木魚好聽】釋義:比喻好話說過頭并不好,要實事求是。例句:亂捧場沒啥意思。笛子吹走了調,并不比木魚好聽。表揚也要注意分寸。
【第68句】:光棍遇著無皮柴——對光棍
【第69句】:【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鼓勵人做事要大膽。明代 《警世通言》:“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俺趙某一生 見義必為,萬夫不懼。”
【第70句】:判官的女兒——鬼丫頭
【第71句】:【順風找牛,頂風找馬】(諺)大風天里,牛要是走失了,順著風向去找;馬要是走失了,逆著風向去找。 指牛性喜走順風,馬性喜走逆風。
【第72句】:【唱高調】(慣)比喻說不切實際、實現不了或根本不打箅去實踐的漂亮話。
【第73句】:赤腳踩鋼絲——鋌而走險
【第74句】:【古墓里搖鈴——和哄死尸】(歇)和哄:哄騙。死尸:死人。古墓里搖鈴欺騙死尸。指騙人。
【第75句】:【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諺)家雀:麻雀。比喻生活能力再差的人,也總會設法活下去。 也作老天爺餓不死沒眼的家雀。 老天爺餓不死瞎眼雀。
【第76句】:【撓頭不知癢處】(慣)形容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第77句】:【有腿沒褲子】(慣)形容人非常窮困。
【第78句】:【攪渾水】(慣)比喻故意把事情搞亂。 也作“攪混水”。
【第79句】:【放鴿子】“放鴿子”比喻說話不算數、違約和欺詐行為。自古以來,鴿子展示于人的都是吉祥和平的意義,鴿子還寓意誠信,飛鴿傳書就是人們利用信鴿的準確和精準的特性來傳遞信息。可這代表誠信的鴿子怎么會被人們用“放鴿子”來比喻不遵守諾言,帶有欺騙的含義呢?它源自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放鴿子”是誘拐名貴鴿子的行為。偷竊者訓練出一種專用的“誘鴿”,混到別人放飛的鴿群中,誘騙鴿群迷失方向,把它們引回到偷竊者的鴿籠中。另一種說法是相傳古時候有兩個人,他們本來是很好的朋友。二人約定了某月某日,其中一個人要給另一人飛鴿傳信,但到了約定的日子,等信的人卻等來了一只沒有攜帶信的鴿子。他就質問他的朋友:“你怎么只放鴿子不寫信,不履行諾言,說話不算數呀!”“放鴿子”一詞作為“爽約”的意思就這樣流傳下來。
【第80句】:【打免的不嫌兔多,吃魚的不怕魚腥】釋義:比喻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嫌多、嫌不好。例句:以前,咱是避著他們走;往后,就得迎著他們走,不然,到哪搭去弄槍?打兔的不嫌兔多,吃魚的不怕魚腥,瞅準了,得下手時就下手,槍不就到了咱的手里么?
【第81句】:【指到哪兒打到哪兒】(慣)比喻對某人言聽計從。
【第82句】:【林子大了,什么鳥兒沒有】情況復雜,什么人都有。浩然 《艷陽天》:“十個指頭伸出來還不能一般齊哪,林子大了,什 么鳥兒沒有?這種人總歸是一個半個,成不了大氣候,您別 往心上放就是了。”
【第83句】:南極壽星,太上老君——各有千秋
【第84句】:【躲在后邊搖鵝毛扇子】釋義:比喻在背后操縱、出主意。例句:潘漢饕道:“不管什么人,我要把躲在后邊搖鵝毛扇子的人,統統抓起來。不在紀家村殺他幾個,我就不姓潘了。關照宋小犬帶路,即刻行動。”
【第85句】:【舍不得牛犢,套不住老虎】(諺)牛犢:小牛。舍得拿牛犢作誘餌,才能套住老虎。借指要敢冒險,敢付出代價,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第86句】:【墳柏】現在,在皇家陵墓或烈士陵園等墓地,都生長著高大的柏樹或一簇簇側柏。在農村的田野里很少能看到柏樹了,其實,在過去,家家戶戶的祖墳之上都生長著茂盛的柏樹,人們稱之為“墳柏”。緣何在墳地上種柏樹呢?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的《蜀相》一詩道出了墳墓周圍種柏樹的由來。史書記載,公元234年,當時正值三國鼎立,蜀國丞相諸葛亮率兵伐魏,六出岐山,在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渭水對峙,病死軍中。諸葛亮以身殉職,遺體葬在定軍山。后主劉禪親自下詔,在墓地種五十四株柏樹,象征諸葛亮終年五十四歲,以表彰他的赫赫戰功及示其永垂不朽。那些墳柏在這里生長了1700多年,至今仍有二卜二棵活著。后來,人們仿效此法,于是墳柏相繼在民間流傳開來。
【第87句】:【身無掛體衣,家無隔宿糧】(慣)形容缺衣少食,十分困難。
【第88句】:【教師爺不打把勢——誰也摸不清誰的底】(歇)教師爺:舊時稱武術教官。打把勢:練武術。指互不了解對方的底細。
【第89句】:【等人易得久,嗔人易得丑】(諺)嗔(chen):怒目而視。指等候人不見來時,最容易感到時間過得太慢;對某人憎惡時,總覺得他的面貌長桕特別難看。 也作等人易久,嗔人易丑。 嫌人易丑,等人易久。嫌:厭惡。
【第90句】:【浮萍尚有相逢日,人豈全無見面時】(諺)浮萍:浮在水面上的草本植物。浮萍有時還會漂流到一處,人難道分別后就沒有再見面的機會?指人分別后定會重逢。
【第91句】:有人說小寶那么瘦,肯定是有病。小寶媽說:“瓜好不在大小,健康不在胖瘦。我兒子的身體好著呢!”(廣東·龍川)
【第92句】:【破罐子破摔】摔電是破,不摔也是破。謂反正好不了,不 值得愛惜。成語:自暴自棄。周立波《暴風驟雨》:“娘們走 道以后,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子破摔,不 想學好了。”
【第93句】:春江水暖——鴨先知
【第94句】:我家來了幾位客人。媽媽讓我先把肉切好,并囑咐我說:“記住,橫牛斜豬豎切雞。”(山東·招遠)
【第95句】:二奶和小嬸吵架時,互不相讓,各說各的理。奶奶無可奈何地說:“真不知道是驢不走,還是磨不轉。”(河南·鄲城)
【第96句】:【屬螞蚱的——不按著不屙屎】(歇)螞蚱:蝗蟲。比喻不采取強硬手段就不接受指令。常含責罵意。
【第97句】:【唯食忘憂】(諺)指人很難排除憂愁煩惱,只有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暫時忘掉。 也作“唯食可以忘憂”。
【第98句】:奶奶說,人年輕的時候應該艱苦奮斗,攢下錢財,老了走不動的時候,即使沒有兒女贍養也不至于受罪,說是“禾怕霜降風,人怕老來窮”。(廣西·平南)
【第99句】:清晨,我被爸爸叫醒了。我揉著蒙嚨的睡眼,問道:“起這么早,干啥?”爸爸笑著說:“去跑步,呼吸新鮮空氣啊!墻堅靠地基,身強靠鍛煉。你身體差,要多鍛煉才成。快起來吧!”(廣東·龍門)
上一篇:百家號文章火爆的諺語俗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