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學藝終身福,是藝不虧人。
【第2句】:【瓶內(nèi)釃茶——濃者在后】(歇)釃(shi)茶:往杯子或碗里倒茶。 濃:濃重,濃烈。比喻好的、程度高的在后面。
【第3句】:【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諺)指出門要看天色陰晴冷熱變化,及時作好相應安排;進門要察顏觀色判斷情況,以便見機行事。
【第4句】:【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一俗語意思是說金錢萬能,只要有錢,什么事都能辦到。這一俗語源出東漢。 東漢時,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解決了寫字難題,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從此,造紙生意興隆起來,蔡倫更富有了。傳說蔡倫的嫂子慧娘看了眼紅,急忙叫丈夫蔡莫去跟小叔子學造紙。蔡莫急于賺錢,不等學完就匆忙回家辦紙坊。由于紙的質(zhì)量太差,賣不出去。蔡莫望著滿屋的紙,一籌莫展。 還是慧娘有辦法,她跟丈夫嘰咕了-番,就裝死過去,讓丈夫用棺材把她收殮起來。待街坊鄰居趕來看時,蔡莫便一邊燒紙一邊哭。忽聽慧娘在棺材里大叫:“快把門開開,我回來了!”眾人嚇了一跳,壯著膽子把棺材打開,只見慧娘一下子坐起來了,油腔滑調(diào)地唱道:“陰間錢能行四海,紙在陰間做買賣;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陽間來。”接著,她又說道:“剛才我足鬼,現(xiàn)在我是人,我到了陰間,閻E叫我推磨受苦。丈夫給我送來了錢,小鬼們?yōu)榈玫綆讉€錢,都爭著替我推磨,這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呀!我把丈夫送給我的錢都交給了閻王,閻王就放我回來了?!?鄉(xiāng)親們聽了慧娘的話,信以為真,紛紛拿錢向蔡莫買紙錢,為死去的親人贖罪。于是,蔡莫的紙很快賣完了。從此,“有錢能使鬼推磨”成了人們形容金錢萬能的一句俗語。
【第5句】:【螞蟻進磨盤——條條是道】(歇)磨盤:磨的底盤。道:本指磨的底盤里條形的溝槽,轉指道路。 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第6句】:好菜全憑炒,好畫全憑裱。
【第7句】:【馬好還得鞍子配】見“好馬須得配好鞍”。
【第8句】:【武大郎捉奸——有心無力】(歇)指有心去做,但能力不行。
【第9句】:【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諺)比喻不是意氣相投的有緣人,不會聚集到一起。 也作“不是一路人,不進一家門”。
【第10句】: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第11句】:【柴米夫妻,酒肉朋友】(諺)有柴有米,夫妻間才能安然度日;有酒有肉,朋友間自可你來我往。指人際關系,必須有物質(zhì)條件作基礎才能建立。 也作“酒肉朋友,柴米夫妻”。
【第12句】:【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諺)嫫(m。)母:古時有名的丑女。西施: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后為美女的代稱。嫫母雖丑,也還有她的美點;西施雖美,也還有她的丑處。指美與丑都不是絕對的。
【第13句】: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第14句】:【財是富之苗,錢是人之膽】(諺)苗:植物根苗。指有了財物,才能致富;有了金錢,才有膽量。指人發(fā)財致富憑的是擁有財物,膽大氣粗憑的是擁有金錢。 也作“錢為人之膽”。
【第15句】:【人心換人心】 釋義:相互以真誠之心相待。 例句:那是人心!人心換人心,那是自己的心換來的。T市誰不知道他蔣岐山是夠朋友、肯幫忙的人?
【第16句】:【晴天要備陰天傘,飽時要備饑時糧】 釋義:比喻有備無患,也指防患于未然。也說“暖備寒衣睛備傘”。 例句:“俗話說,晴天要備陰天傘,飽時要備饑時糧?!?/p>
【第17句】:【半老徐娘】“半老徐娘,風韻猶存”。典出唐·李延壽《南史,元徐妃》。 “徐娘”歷史上真有其人,她的名字叫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蕭繹的妃子。蕭繹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多情之人,他喜歡的是“媛女”,就是“美少女”,所以,當徐昭佩為蕭繹生下一男一女后,大概發(fā)胖變丑,不再光顧。她試圖挽回皇帝對她的愛,競走極端給丈夫下了劑“猛藥”——蕭繹是歷史上有名的獨眼皇帝,對自己瞎眼的事很忌諱。徐昭佩對自己的獨眼龍老公,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竟別出心裁地弄出一種“半面妝”來對付他。 你不是一只眼嗎,我只在半面臉上化妝。蕭繹明知徐昭佩的刻薄用意,當場拂袖而去,更加不來了。 徐昭佩深宮寂寞,芳華虛度,這時她已經(jīng)年近不惑了。她終于按捺不住,找到一位眉清目秀、舉止風雅的美少年暨季江。由于蕭繹眼睛不好,又喜歡讀書,所以常令左右侍臣輪流讀給他聽,暨季江就是其中之一。 一開始二人還是偷偷摸摸,后來索性公開來往。暨季江膽子也大,不但敢給皇上戴“綠帽子”,有人問他感受如何,他就說:“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尚多情。”意思是說柏直這個地方的狗,老了還能狩獵;溧陽這個地方的馬,老了卻還有神韻;徐妃,雖然老了卻仍然多情。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便此而來。當然,徐昭佩淫性不改,落得個被皇上踢死的可悲下場。
【第18句】:【把心提到嗓子眼兒上了】(慣)形容非常擔心或害怕。 也作“把心提到了嗓子口”。
【第19句】:【遠路無輕擔】見“百步無輕擔”。
【第20句】:【好漢爭氣,賴漢爭食】(諺)好漢爭的是一口氣,賴漢爭的是嘴里食。指好男兒在功名事業(yè)上拼搏,奮力向上;賴漢子只謀填飽肚子,毫無出息。
【第21句】:【窗戶眼兒吹喇叭——鳴聲在外】(歇)鳴:諧“名”。指人的名聲在外面,廣為人知。
【第22句】:【會讓路的不是癡漢】(諺)走路時,能主動給人讓路的,絕不是癡呆的表現(xiàn)。比喻見機行事的人,聰明機靈。
【第23句】:【大炮不靠吹,火車不靠推】 釋義:比喻說大話、吹牛皮沒有用。 例句:大炮不靠吹,火車不靠推。不能光憑嘴皮硬,真要動手,看你敢不敢!
【第24句】:【爭氣不爭財】(諺)指做事只求爭口氣,即使在錢財上受損也愿意。
【第25句】:【薪水】“薪水”在古代指俸祿,在現(xiàn)在指工資。那么,古今的收人為什么叫薪水呢? 東漢以前,一般俸祿都發(fā)放實物(糧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貨幣形式(金銀或錢幣)將俸祿發(fā)給官員。古代官員俸祿的名稱不止一種,如“月給”、“月薪”、“月錢”、“月費”等。 而最早將俸祿稱為“薪水”的是在魏晉六朝時?!段簳けR昶傳》中記載:“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計?!边@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開支的費用。而明代將俸祿稱為“柴薪銀”,意思是幫助官員解決柴米油鹽這些日常開支的費用。現(xiàn)代人們常把工資稱為薪水,如長工資叫“提薪”。
【第26句】:【吃槍藥】(慣)比喻人火氣大,無端地沖人發(fā)脾氣。
【第27句】:【抖威風】(慣)指在人前故意顯示讓人敬畏的氣派或氣勢。
【第28句】:【為人最怕老來貧】(諺)指人生最怕的是年老時貧困,無法生活。
【第29句】:【窮家愛雞,富家愛狗】(諺)窮人家愛養(yǎng)雞,因為雞能下蛋,蛋可換來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須品;富人家愛養(yǎng)狗,因為狗能看門,起到防偷防盜的功用。指舊時人們養(yǎng)雞養(yǎng)狗,各有所圖。
【第30句】:【羊毛出在羊身上】(諺)羊毛是從羊身上剪來的。比喻用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虧了本對自己無損失。
【第31句】:【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諺)比喻凡是對立的雙方,不是這一方占上風,就是那一方占上風,總有個高低勝負之分。
【第32句】:【換腦筋】(慣)1指離開原來的環(huán)境,使思想放松。2比喻改變舊的思想意識。3比喻用他人的思想觀念代替自己的。
【第33句】:【茶喝多了養(yǎng)性,酒喝多了傷身】(諺)茶是清淡的,多喝能養(yǎng)性;酒是濃烈的,多喝要傷身。指經(jīng)常喝茶有益,過量喝酒有害。
【第34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釋義:善:做好。利:鋒利,精良。器:器具,工具。工匠要做好活,必須事先把工具磨鋒利。比喻要想做好工作,事先一定要把所用的工具準備好。 例句:常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笨梢姽ぞ咧瘢ぷ餍Ч谴笥嘘P系了。
【第35句】:【稱上四兩棉花——紡一紡】(歇)紡:諧“訪”。指走訪、了解一下。 也作“買四兩棉花——紡一紡”。
【第36句】:【沒有腳底風,刮不倒人】(諺)腳底風:從腳下卷起的旋風。比喻要搞垮對方,必須先從收買他身邊的人入手。
【第37句】:【忍痛割愛】“忍痛割愛”現(xiàn)在指情愿將自己心愛之物或關系密切之人轉讓他人。體現(xiàn)此人高風亮節(jié)以大局為重。這里“割愛”是本詞的中心。然而,它的原意并非心愛之物,也非關系密切之人,而是“貪欲”之可憎之事。它源自佛教。 在佛教中,“愛”是貪欲的別名,“愛”位列“貪、嗔、癡”三毒之首。 愛可生愛,也可生憎,愛的欲深,則憎怨也可能愈大。有“愛”便有“嗔”愛嗔相激,增長惑亂,生諸煩惱,因此,必欲割之而后快?!独阗そ?jīng)》指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諸患,皆從愛起?!睈蹖崬樯垒喕刂械摹盎笠颉?。《大智度論》卷二八說:“斷諸愛系,直趨涅槃?!薄洞蟀隳鶚劷?jīng)疏》卷第五有“上為俗人不嘆出家割愛難”,所以說,佛教所說的“割愛”是指棄絕紅塵俗念,斷念出家的意思。后演變成“忍痛割愛”之今義。
【第38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第39句】:【狗窩里落不下剩饅頭】(諺)比喻好吃懶做、揮霍成性的人,不會有積蓄。
【第40句】:【吃人飯拉狗屎】(慣)吃的是人飯,做的不是人事。斥人做盡壞事。 也作“吃人飯不拉人屎”。
【第41句】:【君子之交淡和水】此語出自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币馑际蔷又坏缜逅∪酥惶鹑缑谰啤>与m淡但似親人,小人雖甘但必情深。此論甚高。 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情卻濃,歷史上舉不勝舉,最負盛名的是唐代大將薛仁貴,少時貧窮,其后從軍,能征善戰(zhàn),東征高麗,破敵二十余萬,因功升右領軍中郎將??傉略辏?68年),再征高麗,又獲全勝,被封為平陽郡公。其時文武大臣帶著重禮前來祝賀,同時也有普通百姓夾在其中。對于那些大臣們形形色色的禮品,薛仁貴一概婉言謝絕,只收了平民王茂生的“兩壇美酒”。不料打開酒壇,卻無酒香,啟封的執(zhí)事官不解其意,因為壇中裝的根本不是美酒,而是無色無味的清水!執(zhí)事官趕緊稟報薛仁貴,他只是微微笑了笑,當場喝了三碗清水。在場的大臣們感到茫然,經(jīng)薛仁貴解釋才知端底。 原來,薛仁貴貧時飯量很大,常常遭遇斷炊之危,幸得王茂生接濟,這才活下命來??梢哉f沒有這位善良的大哥幫忙,就沒有薛仁貴的今日。現(xiàn)在謝絕眾大臣的厚禮,只收下王茂生的清水,一來提醒牢記當時的窘境,告誡自己不可忘本。二來知道茂生大哥家境仍很貧寒,沒錢買什么厚禮,就是這碗清水也是一番心意。眾大臣聽后感慨不已,方才見識了何為君子之交。此后,薛仁貴不改平民本色,他的部下紛紛仿效,朝野上下傳為佳話。
【第42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釣。
【第43句】:【熱鍋上的螞蟻】 釋義:形容焦急不安,慌亂不寧。 例句:瑞宣在院中走來走去,像個熱鍋上的螞蟻。
【第44句】:【神仙眼睛看得寬,看不到自家鼻子尖】(諺)比喻即使是有才智的人,也往往很難看清自身的缺點。
【第45句】:【三寸不爛之舌】(慣)形容人能言善辯。 也作三寸不爛舌。 三寸不爛之舌,兩行伶俐之齒。
【第46句】:【上賊船】(慣)1指受人蒙蔽,上了當。2比喻自愿加入壞人的團伙,一起干壞事。
【第47句】:【不食人間煙火】(慣)煙火:指煙火食,即熟食。道家修煉主張絕粒卻谷,不食人間煙火食。1形容人清高不俗,或逃避現(xiàn)實。2指詩詞或書畫作品意境超凡脫俗。
【第48句】:【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 釋義:什么忌諱都沒有。 例句:一年四時八節(jié),這個年節(jié)頂大,正是“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歡樂的辰光。
【第49句】:【四菜一湯】“四菜一湯”當前是指全民或集體企、事業(yè)單位用公款招待賓客的菜肴規(guī)格,以防止用公款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產(chǎn)生腐敗現(xiàn)象。實際上,“四菜一湯”并非現(xiàn)在的創(chuàng)造,古已有之,且出發(fā)點和舉措也是防止官員腐敗,它源出朱元璋。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廿八年(即公元1368年)當上明朝第一位皇帝后,全國范圍內(nèi)遇上天災,糧食歉收,加上戰(zhàn)爭帶來的創(chuàng)傷,百姓生活非常困苦。那些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卻終日花天酒地,大吃大喝,百姓極為不滿。出身貧苦的朱元璋對此非常惱火。他下決心要整治一下這種腐敗現(xiàn)象。 一天,適逢馬皇后生日,朱元璋趁眾大臣朝賀之機,設宴答謝文武百官,當十桌客人的席位坐齊后,傳令侍女上菜。第一道菜為紅燒蘿卜,朱元璋對群臣說:“蘿卜百藥之本,民諺就有‘蘿卜進了城,藥店都得停’之說,請眾卿品嘗。”第二道是炒韭菜,朱元璋又說:“韭菜剪而復生,有蓬勃的生命力,四季常青,象征著長治久安。”然后是兩道青菜,朱元璋提醒眾臣道:“為官要清正廉明,兩袖清風。”寓意明白。緊接著朱元璋指著最后一道蔥花豆腐湯說:“只有清廉,大明江山才能傳萬代?!毖绾?,朱元璋問侄子朱濤,“這次你的賀禮是什么?”朱濤說:“……翠珠兩串,玉鐲一雙,金佛八座……”朱元璋又問:“你年奉多少?此物何來?”朱濤不語,太祖喝令:“拿下!”眾大臣見皇上先拿自己的親侄子開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斂聲屏氣。此時,朱元璋當眾宣布:“各位所送來賀禮一律用于賑濟災民,各位大臣從政務須潔身自律,多為百姓著想,凡今后祝壽待客,只能是四菜一湯,誰若違犯,嚴懲不貸。”從此,四菜一湯形成了規(guī)定,并由宮內(nèi)傳到宮外,從官方傳到民間,從古傳到今。
【第50句】:【吃柿子單揀軟的捏】 釋義:比喻專找軟弱的欺侮。 例句:段雨國大眼一瞪:“吃柿子單揀軟的捏,你就看我好欺侮!面對上帝起誓,誰扔的誰是烏龜?shù)?!?/p>
【第51句】:【黃泉路上沒老少】(諺)黃泉:黃土下的泉水;人死埋葬地下,故以黃泉代指人死。死亡的路上,是不分年老年少的。指人死不在歲數(shù),年輕人往往死在年老人的前頭。 也作“生死路上沒老少”。
【第52句】:【寧管千軍,莫管一夫】(諺)寧可管理干軍萬馬,也不管理一個散漫成性的人。指有組織有紀律的群體好管理,散漫成性的人最難治。
【第53句】:【虎伏深山聽風嘯,龍臥淺灘等海潮】(慣)比喻有野心的人潛伏起來等待時機到來。
【第54句】:【吹冷風】(慣)比喻散布一些使人泄氣的冷冰冰的話。 也作“扇冷風”。
【第55句】:【老鼠睡貓窩——送來一口肉】(歇)比喻送到嘴邊來的好東西。
【第56句】:【大丈夫膝下有黃金】(諺)男子漢的雙膝像黃金一樣貴重,絕不能輕易折膝向人下跪。指不恰當?shù)南鹿蛴腥枞烁褡饑馈?也作“男兒膝下有黃金”。
【第57句】:【一人一把土,堆起萬丈山】(諺)一個人掬起一把土,就能堆起一座高山。指積零就能成整,積少就能成多。也指一項大事業(yè),要靠眾人協(xié)力才能成功。
【第58句】:【青草發(fā)芽不離舊根】 釋義:比喻走老路,按老辦法干。 例句:兄妹倆唾沫說干,余家富全然不聽,忽而跳下床來比手畫腳說理,忽而又上床去躺著嘮叨:“百樣雀烏百樣音,我青草發(fā)芽不離舊根?!?/p>
【第59句】:【字三寫,魚成魯,帝成虎】見“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
【第60句】:【談天】“談天”一詞,也作聊天,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小到家事,大到國事,無所不聊。 那么,“談天”一詞源出哪里呢?最早見于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孟荀列傳》:“鄒衍之述,迂大而宏辯……故齊人頌日:‘談天衍’。”戰(zhàn)國末期,齊國的哲學家、陰陽學家鄒衍曾經(jīng)游歷許多諸侯國,針對各國的現(xiàn)狀,他常常發(fā)表大膽的言論,并寫了不少文章。但他的文章具有主論很高且不通常理的特點,其研究方法是從小事物一直推衍到漫無邊際。人們聽了都忍不住拍手叫絕,但真正要推行他的理論卻是感到非常困難。后來齊國的人都稱鄒衍為“談天衍”?!妒酚洝芳庖齽⑾颉秳e錄》說:“鄒衍之所言……盡言天事,故日‘談天’?!边@就明確指出“談天”的初義和出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就把隨便的閑談稱作“談天”或“聊天”了。
【第61句】:【當面是人,背后是鬼】(慣)指人前裝好人,背地里干壞事。 也作“當面做人,背后做鬼”。
【第62句】:【拉硬套】(慣)指干重活或承擔重要的工作。
【第63句】:【蛤蟆蝎子屎殼郎,各人覺著各人強】(諺)蛤蟆、蝎子和屎殼郎,全都是有毒或有害的昆蟲,可它們各自還覺得它們了不起。比喻素質(zhì)低劣的人往往還盲目自大。
【第64句】:【檀木雕的菩薩——靈是不靈,就是穩(wěn)】(歇)檀木:青檀的木材,質(zhì)地堅硬。靈:本指靈驗,轉指機靈。 指人雖不機靈,但辦事穩(wěn)當可靠。
【第65句】:【侮人還自侮,說人還自說】(諺)指輕慢別人、非議別人的人到頭來總要自食其果。
【第66句】:【肚臍上長茵子——心花兒都開了】(歇)茵子:茵陳蒿,別稱茵陳,多年生草本,秋季開黃花。指開心,高興。
【第67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釋義:壞人終究是會受到應得的懲罰的。 例句:“劉邁克在‘文化大革命’中欠了我一筆賬,今天我才出了口惡氣!”“這就叫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第68句】:【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慣)形容男女雙方品貌相當,十分般配。 也作天生一對,地產(chǎn)一雙。 天生一對,地成一雙。
【第69句】:【見臺階就下】(慣)比喻及時尋找機會擺脫困境。
【第70句】:【夜眠清早起,更有早行人】(諺)黑夜打早起身趕路,可路上還有比自己起身更早的人。指自己行動快,還有比自己更快的。也指人前有人,凡事不可自滿自足。 也作夜眠清早起,還有不眠人。 夜眠清早起,路上又有早行人。
【第71句】:【算總帳】(慣)指把過去所有的錯誤、罪行加在一起清算。
【第72句】:【燒香引鬼來】(慣)1比喻好心幫人卻惹出麻煩來。2比喻做某件事引起其他人的懷疑。 也作燒紙引了鬼來。燒紙:舊時燒紙錢送鬼。 燒香招來了鬼。 燒香逗得鬼上門。
【第73句】:【人怕丟臉,樹怕剝皮】(諺)人要是丟失了臉面,就無法在人前立足;樹要是被剝了皮,就斷了根和梢的脈絡,無法存活。指人活臉面,絕不可做丟臉面的事。 也作人怕沒臉,樹怕沒皮。 人怕傷面,樹怕剝皮。
【第74句】:【戲臺上出大恭——唱不成】(歇)出大恭:排泄大便。本指唱不成戲,轉指辦不成事情。
【第75句】:【花又不損,蜜又得成】(慣)比喻既沒有受到損失,又得到了好處。
【第76句】:【南風腰里壯,北風兩頭尖】(諺)原指南風刮來,兩頭勢弱,中間勢猛;北風刮來,兩頭勢猛,中間勢弱。借指任何事物總是有起有落,有強弱變化,不會一成不變。
【第77句】:【六月里的梨疙疸,有點酸】 釋義:梨疙疸:指未成熟的梨。形容人迂腐,扭捏作態(tài)。 例句:咱說你這個人呀,可是個好人,就是六月里的梨疙疸,有點酸。
【第78句】:【金盆雖破值錢寶,分量不曾減分毫】(諺)指金鑄的盆子縱然打破,也仍是值錢的寶,因為黃金的分量一點兒也沒減少。常比喻品行高尚的人雖然一時失勢,但無損于他的聲望。
【第79句】:【哭嫁】很多地方流行“哭嫁”風俗,在結婚的大喜日子里,新娘為什么要哭呢?這里面有怎樣的講究,它的由來如何呢?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則關于“哭嫁”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后娘嫌棄前房留下的女兒,不是打就是罵。等到女兒16歲時,便給她隨便找了個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風俗當娘的只能對女兒說吉利話??珊竽锲f敗興話,哭道:“女兒啊,你蓬頭去,插花歸;空身去,抱兒歸……”她這一哭既遮蓋了她嫁女兒不置嫁妝的煞心,又自認為在大喜的日子一鬧一哭,今后這個女兒會一世晦氣,日后窮苦。女兒知道后娘起著歹心咒罵自己,可她也沒辦法,只得哭著空手上了花轎。 后來她在婆家吃苦耐勞,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個大胖小子,日子越過越好。不久,后娘給自己的親生女兒找了個富貴人家,臨上轎前,母女倆有說有笑,說了一大堆吉利話。誰知女兒在家嬌生慣養(yǎng),出嫁后故態(tài)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鬧得不可開交,不到一年,家也敗落下來。 從此以后,人們就認為女兒出嫁時,還是哭比笑好。代表著越哭越發(fā),越哭越富。為此,還編了許多“哭嫁歌”,如《閨聲哭》、《哭爹媽》、《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花轎到屋哭》等。此處僅錄《哭爹媽》幾句:月兒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 父母養(yǎng)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 一尺五寸把兒養(yǎng),移干就濕苦非常。 勞心費力成虛晃,枉自爹娘苦一場。
【第80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諺)行善的,自有好的報應;作惡的,必有惡的懲罰。原為佛教輪回報應的說法,后流傳為勸善懲惡之誡語。 也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不報,時辰不到。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第81句】:【勤能補拙,儉可養(yǎng)廉】(諺)勤勞能彌補自己笨拙的缺點,儉樸能培養(yǎng)自己廉潔的品德。指勤和儉不僅可以使人擺脫貧困,更可以培養(yǎng)人的美德。 也作“勤能致富,儉能養(yǎng)廉”。
【第82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慣)指雖然沒有成績,卻也付出了辛苦,多少做了些工作。 也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
【第83句】:【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諺)聽別人講說的次數(shù)再多,也不如自己親手做一遍效果好。指一切真知,都必須經(jīng)過實踐方為可靠。 也作“眼過干遍,不如手過一遍”。
【第84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 釋義;比喻虛心好學,多向人請教,學到的知識就多。 例句:俗話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蓖髢海阋⒁怆S時隨地向認字的人們學習,多認些老師。
【第85句】:【山高高不過太陽】 釋義:比喻壓不過長輩或強者。 例句:原來這賈蕓最伶俐乖巧,聽寶玉這樣說,便笑道:“俗語說的,‘搖車里的爺爺,拄拐的孫孫’。雖然歲數(shù)大,山高高不過太陽。自從我父親沒了,這幾年也無人照管教導。如若寶叔不嫌侄兒蠢笨,認作兒子,就是我的造化了?!?/p>
【第86句】:【官不打送禮之人】(諺)當官的不會責打向他送禮物、表殷勤的人。 指給人好處就不會受到非議或責難。 也作“官家不打送禮的”。
【第87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 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 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應該軍法從事?!?/p>
【第88句】:【靠山吃山,靠山養(yǎng)山】(諺)靠著山區(qū)居住,就要憑山區(qū)的資源養(yǎng)活自家;靠山區(qū)資源養(yǎng)活,就必須愛護與建設山區(qū)。指在什么環(huán)境就靠什么生活,靠什么生活就必須在這方有所投入。 也作靠山吃山,吃山養(yǎng)山。 靠山吃山要養(yǎng)山,造林成林要護林。
【第89句】:【朝內(nèi)無奸,干戈不動】(諺)奸:奸佞。干戈:古代兵器,代指戰(zhàn)爭。 朝廷內(nèi)部沒有奸黨,就不會引起事端,發(fā)生戰(zhàn)爭。指奸賊是禍亂之根。
【第90句】:【有心打石石成磚,無心打石石原原】(諺)原原:原樣。一心一意打石,就能打成長方磚形;三心二意打石,石還是原樣。比喻做事決心堅定,就能成功;信心不足勢必半途而廢。
【第91句】:【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諺)指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終歸躲不過去。
【第92句】:【信忌紅字】書信沒有用紅筆來寫的,這是為什么呢?人們歷來有個說法,叫“丹書不祥”。所以,人們忌用紅筆寫信,認為收到紅筆寫的信很不吉利。 其實,這不能算迷信,而是有深刻的文化歷史背景。 所謂“丹書”,在三種情況下使用。第一是古代統(tǒng)治者為了便于自己的統(tǒng)治,托言天命,捏造所謂的“天書”,用丹筆書寫,故稱“丹書”。第二是帝王頒發(fā)給功臣的一種證件,也用紅筆書寫。從文物中可以找到皇帝書寫的文件許多是用寶貴的朱砂寫成的。第三是古代用朱筆記錄罪犯徒隸的名籍。原來,古代罪人名冊要用紅筆書寫。直到現(xiàn)在處以極刑的罪犯名字都要用紅筆打叉或在名字下面畫杠,這種做法是古代處理罪犯的遺跡。 以上三種情況,都對老百姓的心理產(chǎn)生了影響?;噬霞偻刑烀?,寫的文書稱丹書,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誰敢模仿冒犯,這是其一。罪犯的名冊用紅筆來寫,處斬死刑犯人要把罪犯的名字打上紅叉,老百姓對死看做是不吉利的事,何況被打上紅叉處斬的死囚犯呢,更是避之不及,這是其二。以上兩種原因產(chǎn)生了對老百姓的心理影響,因此,人們忌用紅筆寫信是有道理的。
【第93句】:【有錢不買張口貨】(諺)張口貨:張口吃白飯的人。指有錢人不會買一個只吃飯不干活的人。
【第94句】:【嚴霜偏打洼處草】 釋義:本來已經(jīng)處在困境當中,卻偏偏又遇上了不幸。 例句:俗話說,“嚴霜偏打洼處草?!边@一年春天,大榆樹上已經(jīng)長滿了黃綠色的樹葉子了。劉春田的老娘得了重病,兩口子又急又疼,取借無門。
【第95句】:【幡桿燈籠,照遠不照近】 釋義:幡桿:垂直懸掛一種窄長旗子的旗桿。比喻做事照顧遠客,不照顧近親近鄰。 例句:他心里倒是挺高興的,可是還有點埋怨侄兒不照顧他,就嘰嘰咕咕道:“阿堅這孩子真是個幡桿燈籠,照遠不照近!”
【第96句】:【家鄉(xiāng)的山坡不嫌陡】(諺)故鄉(xiāng)的山坡再陡也不會嫌棄。指人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不會因條件差而改變。
【第97句】:【經(jīng)風雨,見世面】(慣)比喻經(jīng)歷各種磨難、考驗,增長知識才干。 也作“經(jīng)風浪,見世面”。
【第98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99句】:【父子不和家不旺,鄰里不和是非多】(諺)父子之間不和睦,家庭就難興旺;鄰里之間不和睦,就會經(jīng)常發(fā)生口舌。指無論家庭或令口里,相處總以和為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