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龍居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諺)戲:戲弄。指龍一旦離開大海落入淺水灘,就要遭受蝦的戲弄;虎一旦離開深山跑到平川地,就會遭受狗的欺侮。比喻強者失勢,會受小人的凌辱。 也作龍離滄海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龍游溝壑遭蝦戲,鳳入牢籠受鳥欺。
【第2句】:【吃飽了撐的】 釋義:謂吃飽了飯不干正經事,愛管閑事。 例句:小曼聽了也生氣地哼了一聲說:“說這話的人是吃飽了撐的,閑著沒有事放屁辣臊。人們愿意好,誰也管不著,偏要好!一塊活一塊死,非好一輩子不行呢!”
【第3句】:【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俗語是指善于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成功。尤其是在科學實驗中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能打退堂鼓,要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據說農藥“六六六”就是因為失敗666次后而研制成功的。 據考證,它源于鯀禹治水的神話故事?!渡胶=洝ず冉洝分姓f鯀偷了天地的息壤(可以生長的土)來堵擋洪水,沒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殺死了鯀,但他雖死猶生?!稓w藏·啟筮》云:“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是以出禹?!边@幾句話是說“禹是從鯀肚子里出來的。他的父親死后三年尸體不腐,最終剖腹產生出兒子禹?!边@正說明了這個失敗的英雄壯志未酬,精神不滅,他把不屈的奮斗精神傳給了下一代——禹。而禹就是在總結上一代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經過艱苦不屈的奮斗,“三過家門而不入”,用疏導的方法制服了洪水,獲得了成功。鯀失敗了,而鯀生出了禹,禹成功了。后人正是根據鯀禹治水神話中“失敗生出了成功”這一傳說,總結出“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俗語。
【第4句】:【客大壓店,店大壓客】見“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第5句】:【萬事留人情,后來好相見】見“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見”。
【第6句】:【雷聲大,雨點小】(慣)形容光說大話,沒有行動。 也作雷聲甚大,雨點全無。 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第7句】:【不知道天高地厚】 釋義:不了解客現實際情況,對自己估計過高。 例句:不過,潘秀婭——這位一會兒便要坐著出租小轎車來的新娘子,絕不是那種不知道天高地厚、貪心不足的人。
【第8句】:【生米成了熟飯】(慣)比喻已成事實或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也作生米已煮成了熟飯。 生米做成了熟飯。 生米燜熟了飯。
【第9句】:【百煉才成鋼】 釋義: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成為有用人才或杰出人物。 例句:他十分樂觀地想:身上掉肉、眼睛熬紅沒有什么了不起。常言說,烈火識真金,百煉才成鋼嘛!
【第10句】:【好馬不用鞭催】(諺)好馬上路,會自覺奔馳,不需主人用鞭催趕。 比喻有高度自覺性的人,做事認真負責,用不著別人指使督促。 也作好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槌。 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
【第11句】:【光棍不吃眼前虧】(諺)光棍:識時務、頭腦清醒的人。指聰明人能夠審時度勢,不使自己在處境不利的情況下吃虧受辱。 也作好漢不吃眼前虧。 明人不吃眼前虧。
【第12句】:【善者不來,來者不善】見“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第13句】:【槐花黃,舉子忙】(諺)槐花黃:槐花在農歷七月開放。舉子:科舉時代應試的讀書人。指農歷七月正是舉子忙于應試的時節。
【第14句】:【猛犬不吠,吠犬不猛】 釋義:比喻有心計的人,不顯露自己。 例句:小峰,要替你爸爸報仇不要掛在嘴上,要記在心里。“猛犬不吠,吠犬不猛”,你知道嗎?
【第15句】:【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諺)龍是傳說中的神物,據說能根據不同情況變大變??;而只能大不能小的,則是俗蟲。比喻能屈能伸的是英雄,只能大不能小的是庸才。 也作能大能小是條龍。 能大能小是條龍,能上能下是英雄。
【第16句】:沒錢時挨餓,有錢時耀闊.
【第17句】:【一把屎一把尿】(慣)形容撫養孩子十分辛勞。 也作一把尿一把屎。 屎一把,尿一把。
【第18句】:【龜走龜路,鱉走鱉路】 釋義:比喻各走各的門路。 例句:張刀柱一個人在房里左思右想,想起了一個補救的辦法;“對,找朱局長去。兒子搶了頭功,我去搶個二功吧!他報告團長,我報告局長,龜走龜路,鱉走鱉路。”
【第19句】:【斷錢如斷血】(諺)生活中斷了錢財,就像人體斷了血一樣,難以存活。指錢財極為重要。
【第20句】:【戴高帽子】(慣)比喻對人說恭維、吹捧的話。 也作“頂高帽子”。
【第21句】:【有了好騎手,駑馬也生翼】(諺)駑馬:跑不快的馬。翼:鳥類的翅膀。指騎手高明,駑馬也會跑得像插上翅膀一樣快。也泛指有了杰出的人才,就會創造奇跡。
【第22句】:【東海鰲魚脫釣鉤——再不回頭】(歇)鰲魚:傳說中生活在大海里的大龜或大鱉。本指鰲魚脫鉤后再也不返回,轉指人一去再也不回來。
【第23句】:【鋼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鋼】 釋義:淬火:把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后浸入冷卻劑急速冷卻,以增加硬度。比喻好上加好,剛強更加剛強。 例句:你別看日子不多,他長的出息可真不少!這條硬漢子,一進入革命隊伍的行列,真好似鋼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鋼!
【第24句】:【可望而不可即】(慣)即:靠近,接觸。指能望見但得不到或不能靠近。 也作可想而不可及。 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
【第25句】:【萬萬歲】在古代,天子或皇帝稱為“萬歲”,諸侯或親王稱為千歲,“萬萬歲”稱誰呢?太上皇?顯然不是?!叭f萬歲”不過是對皇上的阿諛奉承之詞。那么,它是怎么來的呢? “萬萬歲”一詞,出現于唐朝。相傳武則天稱帝后,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眾學士搜腸刮肚,對答了幾十句,武則天都不滿意,甚覺掃興。這時一位慣于拍馬屁的學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答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則天聽了十分滿意,推為杰作。從此,“萬萬歲”一詞就流傳于朝野,歷朝歷代如此。
【第26句】:【洞庭湖的麻雀——見過大風浪的】(歇)洞庭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比喻人見過世面,經歷過大的風浪。
【第27句】:【白眼、青眼】“白眼”,眼睛向上看或向旁邊看,露出白眼珠,是看不起人的一種表情;“青眼”,眼睛正著看,黑色的眼珠在中間(青即黑),是對人喜愛或重視的一種表情。源出《晉書·阮籍傳》。《晉書·阮籍傳》記載:晉代阮籍狂傲不羈,見到凡夫俗子,便翻白眼看人;見到高雅之士,便垂青眼相待。有一天,嵇康的哥哥嵇喜去看他,他翻白眼以視,瞧不起嵇喜,嵇喜很不高興地離開了。嵇康也是當時名士,聽說哥哥遭冷遇后,便帶著酒,拿著琴去拜訪,阮籍用青眼見他,很是熱情,二人相聚甚洽。以后,“青眼”表示對人的喜愛、看重?!按骨唷币彩菑那嘌垩葑兌鴣淼模€有“青目”、“青眸”。“白眼”則相反。 “白眼”、“青眼”之語很快流行。唐白居易《春雪過皇甫家》:“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詩談笑自將來。”化用其典。楊炯《祭汾陽公文》:“郭有道之青目兮,蔡中郎之下迎?!币彩腔闷涞?。 今“垂青”一詞用得多,“白眼”用得亦多。
【第28句】:【有本不愁利】(諺)要做生意,只要有本錢,就不愁求不到利。指要想謀取到利,本錢是基礎。
【第29句】:【平地一聲雷】(慣)比喻突然發生一件震動人心的大事。 也作平地一聲驚雷。 平地起雷。
【第30句】:【十七十八無丑女】(諺)女子長到十七八歲,正值青春妙齡,即使是長相丑的,也會顯得很美。指十七八歲的少女沒有一個是丑的。
【第31句】:【水流千里,終歸大?!浚ㄖV)比喻事物千變萬化,總要歸結到根本上。也比喻人奔走千里萬里,最終總要回歸故土。 也作水流千轉歸大海。 水流千遭歸大海,樹老葉落要歸根。
【第32句】:【龍歸滄海,虎入深山】(慣)比喻有才能的人找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或地方。 也作龍歸大海,虎進深山。 老虎入山,蛟龍下海。 虎進深山,龍歸大海。
【第33句】:【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諺)藏家鼠:暗藏在內部的耗子。指不怕外面來的惡狼,就怕暗藏的家鼠。比喻內部的奸人要比公開的敵人更危險。
【第34句】:【有彎彎田就有彎彎路,有渾渾水才養渾渾魚】(諺)渾渾:渾濁不清。比喻出現什么問題,就要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第35句】:【送佛送到西天】(諺)西天:佛教指佛祖所居的圣地。要送佛祖,就必須送到西天。比喻幫人要幫到底。 也作送佛送到西天,幫人幫到周全。 送人送到家,救人救到底。
【第36句】:【拜天地】在民間的結婚典禮上,一對新人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人洞房”。那么,拜天地是怎么回事呢? 拜天地的習俗,來源于民間神話。相傳,女媧造人的時候,開始只造了俊俏的后生,這后生雖說有吃有穿,逍遙自在,但孤孤單單一個人,總覺得很悶,所以常唉聲嘆氣。一天晚上,小伙子望著天空圓圓的月亮,自言自語地對月亮說:“月老月老你細聽,給我找個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領你情。”他剛說完,忽然月亮一閃,一個白眉長須老人領著一個姑娘飄悠悠地來到小伙子面前,對小伙子說:“我又讓女媧造了一個女的,給你領來。你們先認識一下,一會兒,我給你們辦喜事?!闭f完,老人就不見了。小伙子見姑娘臉腮緋紅,像月季一般,不禁喜上眉梢,愁容云消霧散。姑娘見小伙子眼睛明亮,誠實坦白,也覺得情投意合。二人四目相對,一見鐘情。正在這時,長須老人領著兩個白發白須的老人站在兩人面前,指著兩個老人說:“這是天公和土地,你們以后的生活都離不開他倆。現在,我給你們辦喜事,首先,給養育你們的天公、土地拜三拜。”小伙子和姑娘對“天地”拜了三拜。隨后,月下老人笑著說:“我給你們牽紅線,你們還得給我拜拜哩!”于是小伙子和姑娘又對著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剛拜完,三位老人就不見了。從此以后,人們在結婚時必須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父母。習俗遂成,“拜天地”一詞也隨之出現了?,F在稍有不同,媒人不拜了,換成了夫妻對拜。
【第37句】:【背靠大樹好乘涼】 釋義:比喻借別人的勢力做靠山,有庇護,有依靠。 例句:自然,背靠大樹好乘涼。可是自己沒有一點實力,這個涼是乘不好的。
【第38句】:【狗咬耗子——多管閑事】(歇)指人管了不該管的事情。常含責罵意。 也作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狗抓老鼠—一多管閑事。 狗捉老鼠——多管閑事。
【第39句】:【打蛇先打頭】(諺)打蛇要先打它的頭部。比喻打擊敵人,要先打他的首腦機關。也比喻除惡要先除首惡。 也作打蛇打頭,擒賊擒王。 打蛇要打頭,擒賊要擒王。
【第40句】:伶俐人一撥三轉,糊涂人棒打不回.
【第41句】:【蟛蜞裹餛飩——里戳出】(歇)蟛蜞:蟹的一種,體小,可食用。戳出:蟛蜞做餛飩餡,它的殼、足等會把皮戳破。指在內部搞破壞。
【第42句】:【狼叼來喂狗】(慣)比喻得來的東西又被別人搶走了。 也作“狼叼來的肉喂了狗”。
【第43句】:【見世面】見“經風雨,見世面”。
【第44句】:【合唱一臺戲】(慣)比喻勾結在一起做某事。
【第45句】:【告人死罪得死罪】(諺)誣告別人犯死罪的,自身就得判死刑。指平白無故誣陷別人,在法律上就要承擔相應的罪名。 也作“告人徒得徒,告人死得死”。 徒:古代五刑之一,即徒刑。
【第46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釋義:極言蘇州、杭州可與天堂相媲美。 例句:江南真是個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像我們這地獄世界。
【第47句】:【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先】(諺)過橋時必須下馬步行,渡小時不可爭先恐后地上下船。泛指在出門上路時要特別注重安全。 也作逢橋須下馬,有路莫登舟。 臨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
【第48句】:【簾子做的——要卷上去就卷上去,要放下來就放下來】(歇)形容態度、臉色等變化無常,想變就變。
【第49句】:【煮夾生飯】(慣)夾生飯:半生不熟的米飯。比喻做開頭沒做好、以后也很難做好的事情。也比喻繼續做先前沒有做好的事情。
【第50句】:【待字閨中】“待字閨中”是指到了婚嫁年齡,但還沒有出嫁的女子。 “閨”,女子的臥室。 “待字閨中”源自《禮記·曲禮上》:“女子待嫁,笄而字?!薄绑恰笔侵袊糯映赡陼r舉行的禮儀。周代禮俗,女子年過十五,如已許嫁,便得舉行笄禮,將發辮盤至頭頂,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屬。如年過二十而未許嫁,也得舉行笄禮。女子在成年禮上通常會取字。 “待字閨中”這個詞的出現不會早于宋代。宋以后,一般家里有子女出生,必定請當地的秀才或者精通民間五術的人,來家里給孩子排出“生辰八字”,然后寫到紅紙上,收藏起來待用。這種排“八字”的做法在古代被稱為“子平術”。這個“子平術”是宋代人徐子平在前人的基礎上完善發展而成的,推算年、月、日等占卜方式,俗稱“合八字”。不論男女,到談婚論嫁時,請命師合一下“八字”。因此,當家里有未嫁的女孩,于是就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來合,如“八字”合不上,就不能結婚。故“待字閨中”,這里的“字”就解釋為“生辰八字”。古人覺得,將要結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存得非常好才可以,因此結婚后才可以公開“生辰八字”。 所以“待字閨中”也就是尚未聘娶的意思。
【第51句】:【叫人不蝕本,舌上打個滾】(諺)蝕本:賠本。稱呼人是很容易的事,損失不了什么,只不過動動舌頭就是了。指見面向人打招呼,既不受損失,又能有益于人際交往。 也作“喊人不費本,舌頭打個滾”。 喊人:稱呼人。
【第52句】:【窮家出嬌子】(諺)指窮人家沒什么大的家產,便把孩子看作寶,更易寵溺孩子。 也作“窮漢養嬌子”。
【第53句】:【喝洋墨水】(慣)比喻上過大學或出國留過學。
【第54句】:【山字摞山字——請出】見“兩個山字落在一塊兒——請出”。
【第55句】:【船頭坐得穩,不怕浪來顛】(諺)指只要穩坐船頭,就不怕風浪顛簸。比喻只要自身為人正派穩重,就不怕任何閑言碎語。
【第56句】:【河狹水緊,人急計生】 釋義:在緊急的時候,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例句:自古道:河狹水緊,人急計生。這不,我們已逃出了虎口,來到江頭了嗎!
【第57句】:【瘦駱駝強似象】(諺)駱駝再瘦,負重遠行,頂個大象。比喻富家衰落,家底也比平常人家厚實。也比喻世家破敗,威勢也還不可輕視。 也作瘦駱駝尚有千斤肉。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58句】:【敗家容易興家難】(諺)敗壞家業是很容易的,創建與振興家業卻是艱難的事。
【第59句】:【說風涼話】(慣)指站在一旁冷言冷語或諷刺挖苦別人。 也作“講風涼話”。
【第60句】:【人望幸福樹望春】(諺)比喻人總希望過上幸福生活,享受人生。
【第61句】:【六部尚書】“尚書”是古代官職的稱謂,源自秦朝。據唐代,徐堅《初學記·諸曹尚書》介紹:這一稱呼來自秦代“諸曹尚書”?!安堋笔欠植块T辦事的意思。秦代沒有“六部”,中央行政機構為“九卿”分別執掌。魏晉以后,實行行政部門改革,由尚書分曹治事,按照分工合并為“六曹”,“曹”漸變成后來的部?!安俊钡拈L官稱“尚書”。自隋唐時期開始,中央行政機構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自此,“六部”的名稱確定下來,一直到清朝沒有大的變化。 “六部”的名稱和分工如下:1.吏部:主管全國文職官吏的挑選、考查任免,調動,封勛。大致相當于現在的中組部、人事部。 2.戶部:主管全國戶籍、田畝、貨幣、賦稅、官員俸祿等。大致相當于現在的農業、財政、稅務、民政部門的職能。 3.禮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禮(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舉考試、接待外邦來賓。類似于現在的教育部、外交部禮賓司。 4.兵部:主管全國武職官員的選用和任免,以及兵籍、練兵、軍械、驛站、軍令等軍政大計。相當于現在的國防部。 5.刑部:主管全國的司法、行政、刑獄等。具有現在的司法部、公安部、檢察院、法院的職能。 6.工部:主管全國的屯田、水利、工程、營造、交通等。大致相當于現在的水利部、建設部、交通部等職能部門。 尚書是官名。“尚”即執掌之義。“尚書”就是各部的正職長官,相當于現在的部長。副職稱“侍郎”。在六部之下設若干司,分掌本部某一方面的工作?!八尽钡拈L官稱“郎中”,副長官稱“員外郎”。
【第62句】:【關門養虎,虎大傷人】(諺)關住門養老虎,養大的老虎會吃了主人。比喻庇護縱容邪惡小人,反要被小人所暗算。
【第63句】:【太陽從西邊出來】見“日頭打西出來”。
【第64句】:【千招會,不如一招熟】(諺)武術招數練得再多,也不如有一招是獨到精熟的好。指練功不在招數多,而在有精到的絕招。
【第65句】:【黃柏汁里泡過的——苦不堪言】(歇)苦:本指味苦,轉指痛苦。指生活苦得不能用言語形容。
【第66句】:【墻里說話墻外聽】(諺)人在墻里說話,須防墻外有人竊聽。指人說話,特別是說秘密的話,要處處留神,謹防走漏消息。 也作墻里說話,墻外有人。 墻里人說話,墻外有人聽。 墻里說話墻外聽,道邊說話草棵聽。
【第67句】:【海上風多舟難行,世上官多不太平】(諺)海上的風多了,船只就難以行駛;世上的官多了,百姓就不得安寧。指官多騷擾就多,掣肘更多,使社會不能太平。
【第68句】:【揀日不如撞日】(諺)撞日:碰巧遇上吉日。指與其挑個好日子辦事,不如現在就辦。
【第69句】:【打了和尚滿寺羞】(諺)打了一個和尚,滿寺院都蒙受了羞辱。指一人受辱,群體都不光彩。也借指枝節問題上處理失當,就會影響全局的聲譽。
【第70句】:【錯認定盤星】(慣)定盤星:秤桿或戥子上標志重量為零(起算點)的星兒。指對事情判斷錯誤。
【第71句】:【不騎馬,不摔跤;不打水,不掉筲】(諺)筲(sha。):水桶。指不騎馬就不會從馬背上摔下來,不打水就不會把桶掉到水里。指凡干事情總不免會出差錯。
【第72句】:【橫挑鼻子豎挑眼】 釋義:挑:挑剔,找毛病。比喻百般挑剔。 例句:這樣一來,冷鐵冰的很多行為,都不受胡區干的喜歡,他覺著有冷鐵冰這么個說直理又認死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人,給工作帶來許多麻煩。
【第73句】:【話傳三遍假變真,藥方子抄三遍吃死人】(諺)傳言流傳多遍,假的也能傳成真的;藥方抄來寫去,容易把藥名弄錯,吃死病人。指謬誤流傳,害人不淺。
【第74句】:【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諺)比喻不是意氣相投的有緣人,不會聚集到一起。 也作“不是一路人,不進一家門”。
【第75句】:【酒好不怕巷子深】(諺)只要酒的質量好,哪怕酒店設在偏僻的深巷里,買主都會主動找上門。指只要貨好,就不怕沒買主。也指只要作品的品位高,就不愁沒有賞識的人。 也作酒香不怕巷子深。 好酒不怕巷子深。
【第76句】:【圣人門前賣字畫】(慣)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
【第77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釋義:不自量力,反而傷害了自己。 例句:“你說怪不怪?決算表都填了,又翻攤!”“從來都沒聽說過這樣踩假水的?!薄八@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78句】:【給人送肉,不如教人養豬】(諺)指教會別人養豬比給人送一塊肉強,因為這能從根本上使人解決吃肉的問題。比喻幫人要從根本上幫。
【第79句】:好菜全憑炒,好畫全憑裱。
【第80句】:【痢痢頭上拍蒼蠅——來一個著一個】(歇)著:打中。指來一個就勾搭或籠絡住一個。也指來者不拒,統統接納。
【第81句】:【盤纏】現在上點歲數的人還把出門時所帶的路費叫做“盤纏”。為什么把路費稱為“盤纏”呢?原來這與古代錢幣有關。古錢是中間有孔的金屬硬幣,多是銅錢。人們常用繩索將一千個銅錢穿成串再吊起來,穿錢的繩索叫“貫”,所以,一千錢又叫一吊錢或一貫錢。如有出戲劇就叫《十五貫》。古時既沒有旅行支票,又沒有信用卡,就算紙幣也是后來才有的。于是,人們在出遠門辦事、探親之時,只能帶上笨重的成串銅錢。把銅錢盤起來纏繞在腰間,古人衣裳又肥又大,不露山,不露水,既方便又安全,因此,古人將這又“盤”又“纏”的路費叫做“盤纏”了。
【第82句】:【敲竹杠】(慣)據說清代販賣鴉片的人常把鴉片藏在竹杠里,官員檢查時,敲打竹杠,聽聲音查虛實,若被查出,煙販子會向官員行賄。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勒索財物。也比喻尋找借口抬高價格。
【第83句】:【給個棒槌認作針】(慣)別人給個棒槌,就拿它當作針了。針:諧“真”。形容人老實厚道,別人隨便文案就信以為真了。也形容做事過于認真。 也作給個棒槌就當針(真)。 給個棒槌就認針(真)。 給個棒槌當針認。
【第84句】:【有錢難買幼時貧】(諺)人生最難得的是幼年時家境貧窮。指幼時貧窮,能夠養成艱苦奮斗、拼搏向上的習性,給長大創建事業奠定基礎。
【第85句】:【黃連樹上搭苦瓜棚——苦作一堆】(歇)苦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長圓形,有苦味。指受苦人與受苦人聚在一起。
【第86句】:【茄子大一個星宿】(慣)星宿:我國古時指星座,共有二十八宿。像茄子那樣大的一個星座。比喻大小是個人物。
【第87句】:【家里無賊賊不來】(諺)家里如果沒內賊,外賊是進不來的。指外賊行竊,往往離不開家賊作內應。也泛指外界壞人作亂,總有內奸幫襯。
【第88句】:【放龍入海,縱虎歸山】(慣)比喻把強敵放走,留下禍根。
【第89句】:【人不憑嘴,狗不憑尾】(諺)人好不好,不是看他嘴頭上如何說道;狗好不好,不是看它見了人尾巴搖得歡不歡。指看人要看他的實際行動。
【第90句】:【不知馬王爺長幾只眼】(慣)馬王爺:迷信稱掌管馬房的神,長有三只眼。指愚人不知道馬王爺有三只眼。比喻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訓,就不知道對方的厲害。 也作“不知道馬王爺三只眼”。
【第91句】:【瓜子兒里嗑出個臭蟲來——算個什么仁兒】(歇)仁:諧“人”。指某人不是什么好人。常含責罵意。
【第92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諺)指做事不能急躁,沒耐心的人是什么事情也難做得成的。
【第93句】:【劈開兩片頂陽骨,傾下一盆冰雪來】見“分開八片頂陽骨,傾下半桶冰雪水”。
【第94句】:【鐵公雞——一毛不拔】(歇)本指鐵鑄的公雞身上沒毛可拔,轉以形容人非常吝嗇。
【第95句】:【撞到老虎窩里】(慣)比喻闖進極危險的境地。
【第96句】:【枕著烙餅挨餓】(慣)比喻放著有利條件不去利用,卻受著窘迫。 也作“頭枕著烙餅挨餓”。
【第97句】:【人生能有幾回搏】(諺)搏:拼搏。指人的生命有限,機遇不多,應該積極拼搏,成就事業。
【第98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釋義:甲:居第一位。陽朔:縣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漓江流經境內,風景秀麗,在桂林山水中居首位。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位;陽朔的山水又居桂林第一位。 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惫鹆秩耸呛軔劭湟@兩句話的。到過桂林而且游過陽朔,我自己也能承認,這兩句話并不算夸張。
【第99句】:【官官相衛】(諺)舊指當官的為了各自的私利,往往互相包庇、袒護。 也作“官官相護”。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做人做事不要太過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