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歪鍋配偏灶——一套配一套】(歇)指有突出缺點或毛病的人搭配在一起。多指男女婚配。含譏諷意味。
【第2句】:【一年二年,與佛齊肩;三年四年,佛在一邊】
【第3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見“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4句】:【真佛面前不燒假香】(諺)比喻在知情或懂行的人面前不得編造謊言。
【第5句】:【鐵不磨要銹,水不流要臭】(諺)鐵要打磨,才不會生銹;水要流動,才不會發臭。比喻人要經常運動身體,才能保持健康。
【第6句】:【羨人吃飯,不如趕緊淘米】(諺)羨:羨慕,眼熱。指想望不如立刻動手實干。
【第7句】:【摸著石頭過河】(慣)試探著做事情。形容做事謹慎、穩妥。
【第8句】:【舍不得香餌,就釣不來金蟾】(諺)金蟾(chan):俗稱金蛤蟆。指要想釣上金蛤蟆,就要舍得下香餌。比喻舍不得下大本錢,就得不到大利益。
【第9句】:【玉波去四點,依舊是王皮】
【第10句】:【好漢無錢到處難】(諺)指錢財重要,任何人都離不了。
【第11句】:【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第12句】:【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第13句】:【更上一層樓】(慣)比喻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一步。
【第14句】:【窮家愛雞,富家愛狗】
【第15句】:【蚊蟲遭扇打,只為嘴傷人】
【第16句】:【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見“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17句】:【能當天上一只鳥,不做官家一房小】
【第18句】:【不聽老人言,禍患在眼前】
【第19句】:【小子不吃十年閑飯】見“男孩子不吃十年閑飯”。
【第20句】:【鼓對鼓,鑼對鑼】
【第21句】:【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22句】:【光打雷,不下雨】
【第23句】:【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第24句】:【一桿秤,又打得起多重】
【第25句】:【君子報仇,直待三年;小人報仇,只在眼前】
【第26句】:【小米加步槍】(慣)指較差的后勤供應和落后的武器裝備。
【第27句】:【七月的天,孩子的臉】(諺)指七月天忽晴忽陰、忽熱忽冷,就像小孩的臉一樣哭笑無常。
【第28句】:【罐里養王八——越來越活】(歇)本指越來越有活力,轉指活動越來越厲害,越來越不像話。常含責罵或譏諷意味。
【第29句】:【羊羔知道跪乳,烏鴉知道反哺】見“烏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第30句】:【討便宜處失便宜】(諺)討別人的便宜,結果往往是被別人占了便宜,自己反倒吃了虧。誡人不可有貪占便宜的念頭和行為。
【第31句】:【好馬須得配好鞍】(諺)指有了好馬,還得有好鞍搭配。泛指事物的主體好了,還得有好的陪襯才顯得諧調。 也作“馬好還得鞍子配”。
【第32句】:【一句好話三分暖】見“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言出唇六月寒”。
【第33句】:【摟草打兔子——捎帶】(歇)指做某件事時順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摟草打兔子——捎帶手”。
【第34句】:【牛蹄子——兩半兒】(歇)半:諧“瓣”。牛的蹄形為兩瓣兒。指彼此分開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兩瓣。 牛蹄子——兩掰。
【第35句】:【不信好人言,吃虧在眼前】(諺)好人:指正直、無私且有遠見的人。 指不接受好心人的忠告,必定會遭逢倒霉的事。
【第36句】:【一個籬笆三棵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第37句】:【捉住和尚要辮子】(慣)比喻強人所難,無理取鬧。
【第38句】:【誰養孩子誰當娘,誰種土地誰收糧】
【第39句】:【勢大仗權,腰粗仗錢】
【第40句】:【貓老不逼鼠】(諺)逼:威懾。指貓老了,對老鼠就失去威懾力。比喻人到老年,就不再像青壯年時期那樣有威勢,有作為。
【第41句】:【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慣)比喻人甘心落后,無論用軟的還是硬的辦法都不能使其上進。
【第42句】:【未出籠先別現爪】(諺)野獸還沒有從籠中被放出,就不要先顯示自己的利爪。比喻有利的時機未到,不要過早地暴露自己的實力。
【第43句】:【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第44句】:【移樹無時,莫教樹知】
【第45句】:【無事而戚,謂之不祥】
【第46句】:【變戲法】(慣)本指表演魔術,比喻耍弄騙人的手段。
【第47句】:【東場搬到西場,也要三日飯糧】
【第48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
【第49句】:【高梁稈子架秋千,太軟】
【第50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第51句】:【上進。不為別的,只為爭一口氣。 指不服輸或不甘落后。 也作“不蒸饅頭爭口氣”。
【第52句】:【林大哥——木木的】(歇)“林”字由兩個“木”組成。形容人遲鈍、死板。
【第53句】:【橋歸橋,路歸路】(慣)比喻二者互不相干。也比喻事情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 也作“橋是橋,路是路”。
【第54句】:【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例不出來】
【第55句】:【兔子尾巴,長不了】
【第56句】:【鉆腦袋不顧屁股】見“顧頭不顧尾”。
【第57句】:【甜哥哥蜜姐姐】(慣)形容用甜言蜜語討好對方。
【第58句】:【深山出俊鷂,十字街頭出餓殍】
【第59句】:【不登高山,不現平地】
【第60句】:【人多為強,狗多為王】(諺)狗要是成了群,就會橫行,連惡狼也不敢惹。比喻人馬多了,就會形成一個強大的群體,稱王稱霸。
【第61句】:【讓了甜桃,去尋酸李】 釋義:比喻把好的讓給別人,自己去找差的。 例句:“讓了甜桃,去尋酸李。奴將你這定盤星兒錯認了。”
【第62句】:【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諺)氣力小,就不要承受重的負荷;說話沒威望,就不要去規勸別人。指做事要量力而行,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第63句】:【趨名者于朝,趨利者于市】
【第64句】:【只要槳花齊,不怕浪花急】(諺)槳花:用槳劃船時濺起的水花。劃船時只要大家動作一致,水浪再猛也不怕。比喻齊心協力,就能克服困難。
【第65句】:【二姑娘頑老雕——架不住】(歇)頑:通“玩”。架:招架,支持。 指吃不住,吃不消。
【第66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第67句】:【佛口說善言,毒蛇在心田】(慣)心田:人的內心世界。比喻口頭上慈悲,心里卻很歹毒。
【第68句】:【無禁無忌,黃金鋪地】
【第69句】:【錢可以買到伙伴,但買不到朋友】
【第70句】:【娼不笑人娼,盜不罵人盜】(諺)娼:妓女。比喻從事低賤行業的人,不會鄙視同行者。
【第71句】:【家寬出少年】(諺)寬:經濟寬裕。指家庭經濟富裕的人,不受困苦的折磨,即使年歲大,也會顯得年輕。
【第72句】:【打啞謎】(慣)指不直接把意思說明白,故意讓對方猜。
【第73句】:【關公舞大刀——拿得起,放得下】(歇)本指關公武藝高強,轉以形容人技藝好,干活麻利。
【第74句】:【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淺】(歇)扎猛子:方言,游泳時頭朝下鉆到水里。本指不知水深淺的程度,轉喻人說話、做事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第75句】:【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歇)譏諷人本事不大,派頭卻不小。 也作“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
【第76句】:【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諺)朝:朝廷,泛指官場。舊指爭奪名譽地位,要在官場;爭奪財富利潤,要在商場。
【第77句】:【瘦狗莫踢,病馬莫騎】(諺)瘦弱的狗不可踢它,有病的馬不可騎它。比喻對于病弱衰老的人,只應當憐憫救助,絕不可歧視凌辱。
【第78句】:【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
【第79句】:【六月里蚊子——叮死了】(歇)叮:諧“釘”。指眼睛死死釘住想要的東西。
【第80句】:【雞來迎雞,狗來迎狗】
【第81句】:【北人乘馬,南人乘舟】見“南人駕船,北人乘馬”。
【第82句】:【吃了燈草灰兒——說得輕巧】(歇)燈草:燈心草莖部的中間一段,質地很輕,可做油燈的燈芯。 譏諷人把事情說得過于輕巧。
【第83句】:【光吃進,不吐出】
【第84句】:【夫妻無隔宿之仇】(諺)隔宿:隔夜。指夫妻之間即使發生沖突,也很快便會消除,彼此不會記仇。 也作夫婦之恨不隔宿。 夫妻沒有隔宿怨。
【第85句】:【是親三分向,是火熱如炭】
【第86句】:【開口告人難上難】(諺)告人:求人。指張嘴求人是非常為難的事。 也作“開口求人難”。
【第87句】:【只有錯拿,沒有錯放】(諺)指案件中往往捉人比較隨便,而放人特別謹慎。
【第88句】:【東說向東,西說向西】
【第89句】:【愛之深,妒之切】(諺)愛得越深,嫉妒心就越強。專指男女間越是愛情濃烈,排他的意念就越重。
【第90句】:【不登高山,不現平地】(諺)不登上陡峭的高山,就顯不出平坦的大地。比喻凡事不經過比較,就看不出巨大的差別來。
【第91句】:【人前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第92句】:【能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見“寧吃過頭飯,莫說過頭話”。
【第93句】:【吃回虧,領回教】
【第94句】:【藥不對癥,參茸亦毒】參茸:人參和鹿茸,中藥里最有滋補功能的兩味藥物。指用藥如果和病癥不相投,再名貴的藥物也會對身體有損害。
【第95句】:【鳥為食死,人為財亡】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第96句】:【脊梁骨里冒涼氣】(慣)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渾身發冷。 也作脊梁溝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涼氣。
【第97句】:【病鬼碰著閻羅王】(慣)閻羅王:佛教稱掌管地獄的神,也稱閻羅、閻王、閻王爺。指必死無疑,沒有生的希望。
【第98句】:【百年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諺)修:修行。指能同舟共濟乃至做成夫妻皆因前世有緣。
【第99句】:【拍馬屁】(慣)舊時稱贊馬好時常拍馬的屁股。比喻極力討好、奉承人。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快進來收藏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