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靠大樹草不沾霜】見“大樹之下,草不沾霜”。
【第2句】:寒流過了來暖流——冷潮熱風(冷嘲熱諷)
【第3句】:【哭嫁】很多地方流行“哭嫁”風俗,在結婚的大喜日子里,新娘為什么要哭呢?這里面有怎樣的講究,它的由來如何呢?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則關于“哭嫁”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后娘嫌棄前房留下的女兒,不是打就是罵。等到女兒16歲時,便給她隨便找了個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風俗當娘的只能對女兒說吉利話。可后娘偏偏說敗興話,哭道:“女兒啊,你蓬頭去,插花歸;空身去,抱兒歸……”她這一哭既遮蓋了她嫁女兒不置嫁妝的煞心,又自認為在大喜的日子一鬧一哭,今后這個女兒會一世晦氣,日后窮苦。女兒知道后娘起著歹心咒罵自己,可她也沒辦法,只得哭著空手上了花轎。后來她在婆家吃苦耐勞,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個大胖小子,日子越過越好。不久,后娘給自己的親生女兒找了個富貴人家,臨上轎前,母女倆有說有笑,說了一大堆吉利話。誰知女兒在家嬌生慣養,出嫁后故態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鬧得不可開交,不到一年,家也敗落下來。從此以后,人們就認為女兒出嫁時,還是哭比笑好。代表著越哭越發,越哭越富。為此,還編了許多“哭嫁歌”,如《閨聲哭》、《哭爹媽》、《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花轎到屋哭》等。此處僅錄《哭爹媽》幾句:月兒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父母養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一尺五寸把兒養,移干就濕苦非常。勞心費力成虛晃,枉自爹娘苦一場。
【第4句】:近視眼捉螞蚱——瞎撲打
【第5句】:【徒知其一,不知其二】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6句】:【迅雷不及掩耳】釋義:形容特別快,措手不及。例句:顯然,敵人為了迅雷不及掩耳地破壞他們的組織、破壞政治犯們堅持下來的絕食斗爭,要把他或者還有其他的同志突然弄走,
【第7句】:【賣后悔藥】(慣)比喻事后懊悔。
【第8句】:鴨子不尿尿——自有便道
【第9句】:【老鼠尾巴熬湯——油水不大】(歇)油水:本指所含的脂肪質,轉喻可以利己的好處。比喻可賺的錢不多,或可拿出的財物不多。 也作老鼠尾巴熬湯——沒什么油水。 老鼠尾巴——沒有多大油水。
【第10句】:【肚飽眼里饞】(慣)肚子已經吃不下了,可看著食物還想吃。形容人嘴饞貪吃。
【第11句】:弟弟望著掛歷上又大又紅的蘋果直流口水,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爸爸裝作遺憾的樣子對弟弟說:“只可惜腸子癢癢手難撓哇!”(河南·信陽)
【第12句】:盼月亮從西出——沒一點指望(瑤族)
【第13句】:【吃一塹,長一智】釋義:吃一次虧就會增長一些智慧。例句:“妹妹!”姐姐沉痛地說,“吃一塹,長一智。接受我的教訓吧,把姐姐作為前車之鑒吧!……”
【第14句】:一天到晚淡茶飯——不吃香
【第15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身,一·天的事情可從容做完,遲 起則時間緊迫,陷于忙亂。陳登科《赤龍與丹鳳》:“他伸手 一摸,軍帽忘記戴了,又跑回來找帽子。俗話說: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亂,越亂越無主張。”
【第16句】:【老表】“老表”是江西人的別稱,此稱從來沒有外傳或擴大地域,是江西人的“專利”。為什么稱江西人為“老表”呢?傳說朱元璋同元軍作戰,被打得大敗,而且身負重傷逃到江西康山地方,當地貧苦鄉民知道他是反對元朝的,就把他藏到山洞里,治傷供食,使朱元璋的傷口很快治愈。當要離別鄉親時,他非常感激,老鄉們好像未卜先知地對他說:“你要是將來當了皇帝,恐怕就不認得我們平民了!”朱元璋連忙回答說:“不會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們只管來找我。”老鄉們說:“皇宮大院的,我們去哪里找你?就算找到了,我們平民又哪里進得去?文案高興高興算了。”朱元璋卻一本正經地說:“你們就說是我朱元璋表親來找就行了。” 1368年,朱元璋真的當上了明朝開國皇帝。有一年,江南一帶發生了旱災,尤以江西為重。廣大農民每年還是分夏秋兩季向朝廷交納賦稅,并要按丁服“徭役”。貧苦鄉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想起了“朱老表”,于是,鄉民來到朝廷后,自稱是朱元璋的老表,獲準進了皇宮大院。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真的召見了他們,并詳細地聽了他們的意見和要求。結果.在這一年,朱元璋下令減免了他們的稅收。從此,“老表”便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詞。外人不知道就里,還以為“老表”是笑話江西人土氣呢。
【第17句】:【牛頭馬面】“牛頭馬面”比喻各種陰險丑惡的人。它源自佛教,傳說中閻王手下的兩個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面像馬。“牛頭馬面”是地獄的公差,讓人在陰間受上刀山下油鍋等刑罰的差事都是他們去做。牛頭最初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大無比,能排山倒海。阿傍在世時,因孝父母,死后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頭傳人中國后,由于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對稱、成雙,于是又配上了馬面。“牛頭馬面”可以說是土洋結合。
【第18句】:【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 釋義:鬼拍手:指楊樹。迷信認為,房前栽桑樹,房后栽柳樹,門口栽楊樹,不吉利。例句:這村子里有家地主叫海南亭,他討厭這兩棵大楊樹。因為過去有個J日說法:“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
【第19句】:【天方夜譚】“天方夜譚”是用來比喻虛妄荒誕的言論。它來自阿拉伯古代民間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內容富于神話色彩。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島國,國王仙魯熱爾勤政愛民,人民勤勞,國泰民安。后來,由于王后的荒淫,使原本性情溫和的國王變得殘暴成性,把對王后的怨恨移到所有女人身上,處心積慮地對女人進行報復。他每晚要娶一個“新娘”,但第二天一早便把她殺掉。連續三年,百姓們都過著惶恐不安的生活,無奈之下紛紛帶著女兒遠走他鄉。一天,沒能為國王找到女人的宰相回到家中,愁眉不展。賢淑美麗、聰明過人的宰相女兒舍哈拉查德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為拯救全國婦女的悲慘命運,她說服父親,主動進宮去做國王的“新娘”。舍哈拉查德進宮當晚就給國王講故事,一直講到第二天早晨還沒講完,但故事卻恰好講到最吸引人的地方。國王還想往下聽,于是決定讓她活下來,等故事講完了再殺她也不遲。就這樣,一夜接著一夜,舍哈拉查德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講,一共講了一千零一夜,終于用真情感動了國王。國王仙魯熱爾不但沒有把她殺掉,還立她為后。從此這些故事流傳下來,被稱為《一千零一夜》,成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拉伯文學作品。這部作品的中譯名又叫《天方夜譚》。這個叫法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天方”是“天房”的訛傳,因為我國對阿拉伯的舊稱為“天房”,指麥加的克爾白廟;一說我國在明末稱阿拉伯為“天方國”。夜間講故事就稱為“天方夜譚”。
【第20句】:堂妹在上幼兒園,挺能唱歌的。一天晚上,全家人要她唱幾首歌,她卻扭捏起來了。嬸嬸開玩笑說:“別客氣了,仨錢買個李子,誰不曉得你的底子;何必挽你上臺不上臺?”(江蘇·靖江)
【第21句】:叔叔領回工資后,大吃大喝的,不幾天就把錢揮霍掉了。奶奶數落他:“老鼠還有三天余糧呢!花錢可不能大手大腳的,要知道,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世窮。”(江蘇·江都)
【第22句】:【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諺)舟:船。水能載著船航行,也能使船覆沒。比喻人民能擁戴君王,也能推翻君王的統治,民心的向背關乎國家安危。 也作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第23句】:【金磚掉在井里——早晚得撈上來】(歇)指財物遲早會得到。也比喻問題遲早會得到解決。
【第24句】:【處貧賤易,耐富責難】(諺)貧賤與富貴相比較,安心于貧賤生活比較容易,在富貴中能不驕奢淫逸則很難。指身處富貴而保持廉正的品質是難能可貴的。
【第25句】:【吐不出來咽不下去】(慣)形容人有顧慮,說話吞吞吐吐。
【第26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頭】釋義:比喻再好的偽裝也掩蓋不住壞的本質。例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頭!一點都不錯!”老馬這氣昂昂的態度,使我渾身都來了勁。
【第27句】:【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見“好馬不用鞭催”。
【第28句】:【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貪婪,自不量力。明代《警世通 言》:“古人說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當初貧困之日,低門 扳高,求之不得;如今掘藏發跡了,反嫌好道歉起來。”
【第29句】:【樹高不能撐著天】釋義:比喻本領再大也有個限度。例句:俗話說得好,樹高不能撐著天。孫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
【第30句】:【恨鐵不成鋼】(慣)比喻恨所期望的人不長進、不成材。 也作“恨木不成梁,恨鐵不成鋼”。
【第31句】:【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諺)饑餓時就顧不上飯食的精粗,寒冷時就顧不上衣服的貴賤,慌忙時就顧不上路途的安危,貧窮時就顧不上妻子的美惡。 指在人需求最急迫的時候,便談不到從容選擇。 也作饑不擇食,寒不擇衣。 饑不擇食,慌不擇路。
【第32句】:【七十二個心眼兒,九十六個轉軸兒】(慣)形容人心眼多,頭腦靈活。
【第33句】:某村有個姑娘,長得很漂亮。別人給她提親,一連說了好幾個她都不愿意,再也沒人給她說親了,結果只嫁給了條件很不好的一個人。人們說:“這就叫今天選,明天選,選一個窩窩罩住眼。”(河南·新野)
【第34句】:【餓不死的傷寒,吃不死的痢】見“吃不死的痢疾,餓不死的傷寒”。
【第35句】:圈里豬兒——有日數的
【第36句】:【大人不責小人過】(諺)指有修養有地位的大人物,不和下人計較。 也指寬宏大量的人,能寬恕下人的粗鄙行為。 也作大人不記小人過。 大人不見小人怪。 君子不記小人過。
【第37句】:挨了刀的皮球——沒氣了
【第38句】:大榔頭砸豆腐——篤定
【第39句】:【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讓人賠】釋義:比喻有了成績歸自己,出了差錯怪別人。例句:他覺得,作為一級黨的領導,遇有這種情況,必須給下邊承擔責任,下邊同志,往后才敢大膽工作。不能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讓人賠。
【第40句】:【樹老焦梢,人老貓腰】見“人老貓腰,樹老焦梢”。
【第41句】:【頭上有瘡瞞不過剃頭的】(諺)比喻任何事情無法瞞過知情人。
【第42句】:【千軍萬馬難過獨木橋】謂人多機會少,事情難辦。即所謂 瓶頸效應。《中國青年》(1981,23-24):“片面追求升學率 確實把中學生的路搞得越走越窄。正如有的同志說的:這 樣下去,簡直是驅趕著千軍萬馬去過獨木橋。”
【第43句】:半天云里裝喇叭——響(想)得高
【第44句】:【寺破僧丑,也看佛面】(諺)縱然看不上破爛的寺院和丑陋的和尚,也應該看在佛祖的面上照顧他們。 比喻瞧不起當事人,也應顧及與他有關的人的情面。
【第45句】:汽車司機扳輪胎——忽左忽右
【第46句】:火車廂里賽歌——高歌猛進
【第47句】:【豬鼻子插蔥,裝象】豬身似象而小,蔥如象牙。相、象諧 音,借指假裝正經。成語:裝模作樣。韓志君等《籬笆·女人 和狗》:“我這個人,知道自己的輕重,有五分氣力,決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兒。不像有的人鼻眼兒里插大蔥——硬裝象!”
【第48句】:【吹胡子瞪眼】(慣)形容人發脾氣時怒氣沖沖的樣子。也形容人虛張聲勢,故意裝出嚇人的樣二也作吹胡子瞪眼睛。 吹胡子,瞪眼珠。
【第49句】:韓信拜帥——有用武之地
【第50句】:罐里捉王八——沒跑;跑不了;手到擒來
【第51句】:【鍋里有米,碗里有飯】釋義:比喻集體富裕了,個人也會富裕,個人依靠集體。例句:富裕了大家有,社辦窮了大家也有份兒!“大河沒水小河干。”“鍋里有米,碗里有飯。”大家的事,就和大家商量么。
【第52句】:【戰斗環境出英雄,艱苦條件出智慧】(諺)指一個人的智謀、膽量,都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
【第53句】:打黑牛,驚黃牛,嚇得白牛吐舌頭。(甘肅·鎮原)
【第54句】:盤里魚兒甕中鱉——跑到哪里去
【第55句】:人多辦法多,螞蟻能把泰山拖。
【第56句】: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第57句】:【大閨女上花轎——半推半就】(歇)形容心里愿意,表面上假裝推辭。
【第58句】:【趁我十年運,有病早來醫】在形勢好的時候,及早辦理。 清代《十二樓》:“俗語道得好:趁我十年運,有病早來醫。焉 知我得意一生,沒有個倒運的日子?”
【第59句】:【上眼皮只看見下眼皮】(慣)形容目光短淺,胸無大志。
【第60句】: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叫一位同學背前一天學過的數學概念,那位同學說沒記住。老師聽了生氣地說:“你呀!什么都沒記(系)住,就腰里系著個褲腰帶。”(寧夏·隆德)
【第61句】:生活在人民之中,仿佛睡在幸福的搖籃里。
【第62句】:【肥田不如瘦水】(諺)肥沃的田地,也比不上有一股不含肥料的清水。指種莊稼,水比肥料更為可貴,更為有用。
【第63句】:我常常羨慕有的同學,在父母面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媽媽卻說:“這有什么好?慣子不會孝,肥田收癟稻。”(安徽·定遠)
【第64句】:【啞子嘗黃柏——昧苦自家知】(歇)黃柏:落葉喬木,樹皮味苦,可入藥。指自己的苦處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第65句】:我問爸爸媽媽我長得怎么沒有別人好看,爸爸說:“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河南·信陽)
【第66句】:【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主觀客觀條件均極為不利,面 臨危險。臺灣李敖《啟發你的小故事》:“三十四年來,已經 面目全非,已經陷入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世界。”
【第67句】:三歲小孩貼對聯——不知上下
【第68句】:高價買來低價賣——盡做賠本事
【第69句】:爸爸平時經常幫助鄉鄰,和許多人交上了朋友。爺爺常對我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墻。你可得好好向你爸爸學習啊!”(浙江·紹興)
【第70句】:【畫鬼容易畫人難】原指作畫,泛指藝術作品要真實反映 情況不容易。或說:畫鬼魅易,畫狗馬難。清代《閑情偶 寄》:“昔人云:畫鬼魅易,畫狗馬難。以鬼魅無形,畫之不 似,難于稽考。狗馬為人所習見,一筆稍乖,是人得以指 摘。”
【第71句】:【一個單子吃藥】(慣)單子:指藥方。按照同一個藥方吃藥,患的是一樣的病。比喻處境相同。
【第72句】:【穿小鞋】“穿小鞋”是比喻暗中給人刁難或暗中打擊報復。“穿小鞋”源自一個民間傳說。在古代,確實有“小鞋”,不過,它是一種愚昧的民俗。小鞋是因為女子從小纏足后形成的小腳,稱為“三寸金蓮”,鞋子必然是小鞋才合腳。相傳,古代女孩子出嫁,由娘家把女孩鞋樣送到婆家,由婆家按鞋樣做成鞋子,再送回來讓新娘子上轎時穿。傳說宋朝有個叫巧玉的姑娘,她后母要把她嫁給又丑又啞的娘家侄子,巧玉不依,后母想整治她。適逢有人給巧玉介紹了一個滿意的男人。后母背地里剪了個很小的鞋樣給男方送去,由男方制作一雙迎娶的新鞋。出嫁那天,巧玉上轎要穿新鞋,可這怎么也穿不上,一氣之下,便懸梁自盡了。從那時起,人們便將這種背地里刁難人打擊報復的行為或使壞點子整人的行為叫做“穿小鞋”。
【第73句】:【一輩子不出嫁是個老閨女】指保守,沒有長進。或說:閨 女不出門,到老不成人。成語:因循守舊。柳青《種谷記》: “你不練習,一輩子不出嫁是個老閨女。”
【第74句】:【黃忠人老心不老】(慣)比喻人雖然老了,志氣卻沒有衰退。
【第75句】:我和同桌為一件小事吵了架,去找老師評理。老師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倆是針尖對刀刃,有理五八,沒理四十,一個不服另一個,都該做自我批評了。”(內蒙古·開魯)
【第76句】:【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釋義:長期生活在外,最后總希望回到家鄉。例句:“常言道,樹高干丈,葉落歸根。這小廝怕養不大;若還長大了,少不得尋根問蒂,怕不認我做外公么?”
【第77句】:【呼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見“喊天天不應,呼地地無門”。
【第78句】:【不可同日而語】(慣)不能放在同一時間來談論。指差距太大,無法相提并論。
【第79句】:家里幾個人在一起說閑話,大家談起某家本來不富裕,結果牛又死了的事,爸爸感慨地說:“真是黃鼠狼光咬病鴨子啊!”(河南·郾城)
【第80句】:【伯樂一顧,馬價十倍】(諺)伯樂:春秋時秦人,善相馬。指只要伯樂對某一匹馬看上一眼,這馬的價錢就會提高十倍。也借指經威望高的人推薦,其人的地位就會大為改觀。
【第81句】:【不要氣,只要記】(諺)指無論發生什么事,不必生氣,只要記取經驗教訓即可。
【第82句】:【話到舌尖留半句】(諺)話到出口時,應有所保留,不可和盤托出。 指說話不宜毫無遮攔,必須慎重思索,嚴加控制。 也作“話到嘴邊留三分”。
【第83句】:【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慣)比喻人不知輕重,不識好歹。 也作“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
【第84句】:茶館的火剪——倒霉(搗煤)
【第85句】:“船沉一個洞,缸裂一條縫,許多大錯誤都是由芝麻粒大的小錯誤引起的。”聽了媽媽的告誡,我再也不敢對自己常犯的小錯誤“睜只眼閉只眼”了。(廣西·扶綏)
【第86句】:【鵝蛋子——又圓又滑】(歇)本指鵝蛋外形圓、表面滑,轉以形容人圓滑。
【第87句】:【沒絲都有寸】(慣)絲:諧“私”。 指多少有些瓜葛、交情。
【第88句】:【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釋義:對橫行霸道的人冷眼相對。例句:曾有一個笑話,道是一個老翁有三子,臨死時分付道:“你們倘有所愿,實對我說。我死后求之上帝。”一子道:“我愿官高青樹林。”一子道:“我愿田連萬頃。”末一子道:“我無所愿,愿換大眼睛一對。” 老翁大駭道:“要此何干?”其子道:“等我撐開了大眼,看他們富的富,貴的貴。”此雖是一個笑話,正合著古人云:“長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89句】:【有飯大家吃,無飯大家餓】(慣)比喻同甘共苦。
【第90句】:【萬頃地,獨根苗】(慣)獨根苗:比喻獨生子。指家里財產很多,卻后繼乏人,只有獨子一人,非常嬌貴。
【第91句】:人家吃飯你借碗——不看時候
【第92句】:爸爸在廚房一邊喝酒一邊抽煙,我在喝小香檳。媽媽見了說:“真是烏龜不脫殼,一輩有一個。”(湖北·鐘祥)
【第93句】:【人不親行親】(諺)行(hang):行業。指同一行業的人,在情感上總是相親的。
【第94句】:拔腳花貍貓——溜了
【第95句】:【沒病攬傷寒】(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傷寒: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指沒病找病。比喻沒事找事,自討苦吃。
【第96句】:【臺上握手,臺下踢腳】(慣)比喻耍兩面手法,表面裝得友好,暗地里害人。
【第97句】:一同學考試不及格,他爸爸耐心地教育他:“春不種,秋無望。平時不認真學習,成績怎么會好呢?”(江蘇·興化)
【第98句】:獨臂做餃子———手包辦
【第99句】:【神仙眼睛看得寬,看不到自家鼻子尖】(諺)比喻即使是有才智的人,也往往很難看清自身的缺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