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驚開六葉連肝肺,唬壞三魂七魄心】(慣)形容極其害怕、震驚。
【第2句】:【鍋開著等下米】釋義:開:液體沸騰。比喻十分緊迫。例句:母親心疼女兒,說道:“過幾天再說吧吧,這也不是鍋開著等下米的事兒。”
【第3句】:【橫挑鼻子豎挑眼】(慣)形容很不滿意,百般挑剔。 也作“橫挑眼,直挑眼”。
【第4句】:舅舅想再買兩頭豬飼養,舅媽說:“緊了沒豆腐,慢了一鍋漿。咱今年粗糧少,過罷年再說吧!”(河南·郟縣)
【第5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膽大的胡作非為,吃多了以致 撐死;膽小的不敢越軌,沒吃的以致餓死。指一種無法紀狀 態,壞人得志,老實人吃虧。《北京日報》(1988,2,9):“過去 由于監督不力,確實存在‘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情況, 濫發被查到的倒霉,沒被查到的收益,致使有些單位存在僥 幸心理。”
【第6句】:天平沒砝碼——兩頭落空
【第7句】:一根鐵絲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彎。
【第8句】:【紅白喜事】中國民間稱結婚為“紅事”,埋人為“白事”,合稱“紅白喜事”。結婚叫紅喜事,還好理解,花轎是紅的,新娘穿紅的(白色婚紗是后來的外來婚俗),洞房內鋪的、蓋的全是紅的,室內外、院內外墻上貼的、門口掛的全是紅的,嫣然似紅海洋一樣,紅事忌白。然而,死了人叫“白喜事”不好理解。那么這又是什么緣由呢?所謂白喜事,有悲喜交加之意。首先,如果百歲老人死了,那是自然歸天,有人稱之為喜喪。另外,喪葬本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同時又要跟著“熱鬧”一番。這種自相矛盾的心態,在中國是有傳統的。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死了老婆,他沒有悲傷,相反,卻在地上鼓盆而歌。在莊子看來,自然界是最高的權威,一切都要聽從自然界的安排。人的一生沒有任何主動性,一切都是命定的。《莊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他喪妻鼓盆而歌,正是濃厚的宿命論的思想意識的反映。對喪事的喜慶活動,在中國許多民族中都存在過。例如,土家族跳喪舞。人死了以后,尤其是長輩去世后的第一個晚上,喪家就開始了這種跳喪舞的活動。被請的歌師傅一個人擊鼓領唱,另有兩個人幫和,邊歌邊舞,圍著棺材一跳就是一個晚上,借以給死者家屬減輕悲痛,解除憂悶,因此跳舞哀而不悲,傷而不痛。喪葬風俗中這種悲喜交加的現象,寄托了人們對生之眷戀與死之恐懼,這不可調和的矛盾,是“白喜事”的真正根由。
【第9句】:自習課上,幾個男生嘴唇上染了紅墨水。老師讓他們站起來,大家看后都哄堂大笑。可幾個平時和他們挺要好的同學卻說沒什么。老師說道:“真是禿兒護禿兒,瞎兒護瞎兒,蛤蚧保護疥蛤蟆呀!”(河北·滄州)
【第10句】:【炮彈打麻雀】不值得做小事情。類似的:高射炮打蚊子。 成語:大材小用、小題大作、得不償失。李英儒《野火春風斗 古城》:“現在叫我出出進進送人,這不是鋼材當木材用,起 重機吊搖籃,大炮打麻雀?”
【第11句】:藤蘿爬上葡萄架——糾纏不清
【第12句】:【千里眼】喻指人眼光敏銳、看得遠。“千里眼”在古代只能是個幻想或夸張比喻之詞,現在則變成了現實,天文望遠鏡能觀測到無數個星球。那么,“千里眼”源自哪里呢?據《魏書。楊播傳》記載,北魏光州刺史楊逸體恤百姓,為政清廉,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他廣設耳目對下屬進行監督,下屬因公外出時都自帶干糧,再也不敢到處吃請了。他們都說楊逸仿佛長著千里眼,縱使躲進密室收受賄賂,也會被他知道的。
【第13句】:蒼蠅跟屎殼郎做朋友——臭味相投
【第14句】:我總是說家務活好干,可就是不動手去做。媽媽批評我:“你是螞蟻啃磨扇兒,盡(勁)在嘴上。”(河南·南陽)
【第15句】:【解鈴還得系鈴人】據《指月錄》記載,法眼和尚提出一個 問題:虎頸上的金鈴誰能解下來?有個泰欽和尚說,掛鈴的 人能解下來。借指出了事情,應由當事人自己去解決。成 語:解鈴系鈴。錢鐘書《圍城》:“這都是汪太太生出來的事, 解鈴還須系鈴人,我明天去找他。”
【第16句】:【偷食貓兒性不改】釋義:比喻惡性難改。例句:常言道:偷食貓兒性不改。他在外邊放蕩慣了,看在家中,猶如牢獄一般,哪里坐立得住。
【第17句】:【鐵打房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歇)繡針:繡花針。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辦成。多指世上無難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鐵打的房梁磨成繡花針——工到自然成”。
【第18句】:【雞也飛了蛋也打了】(慣)雞飛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兩頭落了空。
【第19句】:【使的憨錢.治的莊田】(諺)憨錢:大注的銀錢。只要舍得花大價錢,就能買到上等的莊田。指要想置好產業,就不可吝惜錢財。
【第20句】:【舍得珍珠換瑪瑙】(諺)珍珠、瑪瑙:兩種珍奇的寶物。用此一寶物,才能換彼一寶物。指要想獲得高規格的人與物,必須舍得付出同等價值的代價。
【第21句】:【一條道兒跑到黑】不改變主意,堅持到底。類似的:一條 胡同走到底。張賢亮《河的子孫》:“可是,事情已經做下了, 只能一條道兒跑到黑。”
【第22句】:【要就掏出心來,要就拿出刀來】謂愛憎分明。古華《金葉木 蘭》:“我們瑤家自來弱小,但很少向惡人低頭。有旬老話 講:要就掏出心來,要就拿出刀來!”
【第23句】:【水豆腐——不經打】(歇)打:本指拍打,轉指打擊。形容虛弱,經不住打擊。
【第24句】:【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諺)漫天:喻極高。就地:喻極低。交易場中,賣方可以把物價要得很高,買方可以把價錢還得極低。指買賣當中的討價還價,有著極大的幅度。 也作漫天開價,就地還錢。 滿天討價,落地還錢。
【第25句】:【爭著不足,讓著有余】(諺)相互爭奪,既傷感情,又損財物;相互謙讓,既有情義,又物盡其用。指與人相處應相互體諒,謙讓和氣。
【第26句】:【佛是金裝,人是衣裳】(諺)佛像是靠金粉來裝飾的,人是靠衣裳穿戴來裝扮的。指人的服飾對儀容關系很大。 也作佛要金裝,人要衣裳。 人靠衣裝,神靠金裝。
【第27句】:猴兒戴紗帽——瘟官一個
【第28句】:【出一身冷汗】形容人驚恐。王安憶《文革軼事》:“有時 候,這些畫面還會出現在她的夢境里,真的一樣,她不由驚 出一身冷汗。”
【第29句】:小剛自己的作業都沒有完成,還告妹妹小蘭的狀。媽媽說:“自己都是四尺八,拿著五尺量人家,管住你自己就行了。”(河南·內鄉)
【第30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釋義:佛:佛教修行圓滿的人。放下手里的屠刀,馬上就能成佛。原為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后用來比喻壞人停止作惡,也會變成好人。例句:佛家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好好改造,政府會對你進行寬大處理的。
【第31句】:【早知水淹人,何必偏下水】(諺)比喻早知道后果嚴重,當初就不該貿然行事。
【第32句】:茶杯里的胖大海——自大;自我膨脹
【第33句】:【殺人一萬,自損三千】(諺)兩軍對戰,即使打了勝仗,殺死敵方一萬人,己方也得損傷三干。指打仗就得有犧牲,縱然是戰勝的一方,也免不了要付出傷亡代價。 也作殺人一千,自損八百。 殺人三干,自損八百。
【第34句】:一百個人相罵——多嘴多舌
【第35句】:【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指職業收入倒掛的現象,腦力勞 動收入不如體力勞動收入多。雜文圖書:“民謠已經說了, 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
【第36句】:【官官相衛】(諺)舊指當官的為了各自的私利,往往互相包庇、袒護。 也作“官官相護”。
【第37句】:【 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候自有辦法克服困難,不必預先 擔憂。類似的:路走到盡頭會轉彎。葉辛《蹉跎歲月》:“事 情總算跑妥了!我早說過,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有辦法的。”
【第38句】:爸爸讓哥哥去噴農藥,哥哥說:“我不會。”爸爸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當師傅了。”(河南·內鄉)
【第39句】:小公雞站大梁——冠(官)不大,架子不小
【第40句】:【發空頭支票】見“開空頭支票”。
【第41句】:【肥漢相博——落得一聲兒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氣。也指勞而無功。
【第42句】:小侄兒剛三歲就開始罵人,爺爺讓叔叔好好管教管教。叔叔說,他還小,長大懂事后自然就沒事了。爺爺說:“除草要趁早,教兒要從小。”(山西·平陸)
【第43句】:【急用賣得堂前地】(諺)堂前地:正屋前面的地。人在急用時,就連堂屋前的地也舍得賣掉。指人到窘困不得已時,任什么都舍得割愛。
【第44句】:【王媽媽賣了磨——推不的了】(歇)王媽媽:泛指老婆婆。推:本指推磨,轉指推托、推卸。指事情、責任等推卸不掉了。也指事情沒有指望了。
【第45句】:【哪座廟沒有屈死的鬼】釋義:比喻到處都有含冤而死的人。例句:“趕上了這個天狗吃日頭的年月,小人得勢,奸臣當道,哪座廟沒有屈死的鬼?包龍圖進了牛棚,你到哪個衙門遞狀紙?”
【第46句】:【馬尾串豆腐——提不起來】(歇)提:雙關,本指拿起,轉指說起或扶持。指不愿意、不值得或不能說起某事。也指人素質或條件差,扶持或提攜不起來。 也作馬尾串豆腐——提也不能提。 馬尾巴綁豆腐——提不起來。
【第47句】:【嘉年華】“嘉年華”這個詞現在使用頻率很高,什么汽車嘉年華、房產嘉年華,還有以“嘉年華”命名的大型娛樂場所和活動等等。那么,“嘉年華”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呢? “嘉年華”源于《圣經》中的一個故事:有一個魔鬼把耶穌困在曠野里,四十天沒給耶穌吃東西。耶穌雖然饑餓,卻沒有接受魔鬼的誘惑。后來,為了紀念耶穌在這四十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們就把每年復活節前的四十天時問作為齋戒及懺悔的日子。這四十天中,人們不能食肉,不能娛樂。所以在齋戒期開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內,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游行等聯歡活動,縱情歡樂,以應付抵消即將來臨的沉悶。這就是傳統的狂歡節,成為西方社會的一個重要節日。嘉年華最初譯名是“狂歡節”,“狂歡節”這個意譯,比較直觀,容易理解。后來,狂歡節傳到香港,有人又將它改譯為“嘉年華”。但是,相對于“狂歡節”而言,“嘉年華”無論聽起來還是看起來都顯得優雅文氣,似乎與熱烈狂放的氣氛不符。不過,事實也如此,狂歡節到香港后,已經變得比較文雅溫和,與巴西式的狂歡節殊途異趣,大不相同了。 “嘉年華”是西風東漸的產物。
【第48句】:【借棍子打狼】利用一個打擊另一個。成語:借刀殺人。 張賢亮《男人的風格》:“西北人有句土話:借棍子打狼。有 人是借你這根棍子打我這只老狼。”
【第49句】:【胖子也不是一口兒吃的】(諺)比喻事物的形成要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不能盲目冒進,急于求成。
【第50句】:【多個人,多個膽】(諺)多添一個人,就增多一分膽量。指人多勢壯,膽量就大。 也作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冤家多一條河。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把刀。 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對頭少堵墻。
【第51句】:【把煮熟的鴨子鬧飛了】釋義:比喻把到手或即將到手的好處丟掉了。“鬧”又作“弄”。例句:這一來倒不好了!別的都是小事,老爺那個天性,倘然這一翻臉,要眼睜睜兒地把只煮熟了的鴨子給鬧飛了,那么怎么好?
【第52句】:【踩窩子】(慣)比喻探查底細。
【第53句】:【刀斧雖利,不加無罪之人】見“鋼刀雖快,不斬無罪之人”。
【第54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慣)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第55句】:【心寬出少年】(諺)心胸開闊,能使人保持年輕。指人樂觀豁達,無憂無慮,就不易衰老。
【第56句】:菜園里長狗尿苔(一種有毒的真菌)——不是好苗頭
【第57句】:【小心沒大差】(諺)指做事小心謹慎,縱然出現失誤,也不會有大的差錯。 也作小心無大錯。 小心不為過。
【第58句】:我纏著媽媽買橘子吃,媽媽很不高興地說:“今天要吃這樣,明天要吃那樣,你真是一個小饞貓。”爺爺在一旁插話說:“這就叫‘生根的要肥,長口的要吃’。”(湖南·沅江)
【第59句】:耗子不留隔夜糧——好吃
【第60句】:【王八看綠豆——對了眼】(歇)綠豆:這里指綠豆的種子。王八的眼睛與綠豆相似,轉指合乎自己的眼光。指品行不好的人彼此情投意合。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王八看綠豆——對上眼兒。 王八瞅綠豆——對上眼兒。
【第61句】:落水得到救生圈——有了希望
【第62句】:十二月天找楊梅一難上難
【第63句】:獨輪車子容易倒。
【第64句】:【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為什么會用“九頭鳥”來形容湖北人呢?這得追溯到明朝的張居正,并且需要首先弄明白“九頭鳥”是什么樣的鳥類。九頭鳥是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本來有十個頭,日夜嗚叫,人們厭惡它的聲音,遂驅趕獵殺,后來天狗也來助戰,咬下了它的一個頭,于是就剩下九個頭了。它晝伏夜出,畏懼火光,血滴誰家,誰家遭殃。因此在最早的傳說中,九頭鳥是不祥之物。那么九頭鳥又是怎么跟湖北佬聯系起來呢?這得從張居正說起。張居正,字叔大,少名白圭,號太岳,湖北江陵人,明神宗時官至內閣首輔。在位期間,推行了一條鞭法,改革了稅賦制度,使得明朝的財政收入有所改善,并且任用賢臣,在加強北方邊防和整飭東南沿海地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深得神宗皇帝的信任,成為皇帝面前的“大紅人”,紅的時間長了也就免不了遭人嫉妒。據說當時有九大御史聯合參奏陷害張居正,結果,他不僅未被參倒,九大御史反被一一整肅,都被打人大牢。因此民間便生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謠,用來諷刺九大御史再厲害,也抵不過湖北出身的張居正一人。就這樣,將“九頭鳥”按到湖北人的頭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九頭鳥”的含義也跟著發生了質的變化,如今的九頭鳥已成了頭腦靈活、聰明多智、敢拼敢搏的代名詞,象征著湖北人的智慧和優良品質。偶有貶損之意,形容湖北人狡猾的一面。
【第65句】:【心不在肝上】(慣)指心不在焉。
【第66句】:我上學、做事,老是磨磨蹭蹭的。媽媽批評我:“你什么時候才能改掉這慢性子?廚房都失火了,還要在里邊喝三碗熱粥。”(廣西·恭城)
【第67句】:飯熟揭鍋蓋——氣沖沖
【第68句】:【潑出的水,收不回;咽下的米,吐不出】釋義:比喻事情已做了,不可挽回。例句:有的說:“潑出的水,收不回;咽下的米,吐不出。接受教訓,互相監督,今后別犯這樣的錯誤就是了。”
【第69句】:【出門看天氣,買賣看行情】(諺)行情:市面上商品的一般價格。指出門行遠路,要注意天氣變化;經商做買賣,要把握市場行情。
【第70句】:土地爺打城隍——管得寬
【第71句】:【救人須救徹】(諺)救助人,必須做到完全徹底地使之渡過難關。 指救助人要負責到底,不能單憑一時的激情。 也作“救人救到底”。
【第72句】:【只顧羊卵子,不顧羊性命】(慣)為了取得公羊的睪丸,不惜把羊殺死。形容人生活奢侈,貪婪殘忍。 也比喻為了眼前利益,不惜損害長遠利益。
【第73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
【第74句】:屬推土機的——嘴利心硬
【第75句】:【雞鳴狗盜】“雞鳴狗盜”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低下卑微的行為。它源自戰國時期的《孟子》一書。《孟子》中記載了個“雞鳴狗盜”的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被秦昭王扣留在秦國,孟嘗君派人去見秦王的愛姬,請她幫忙。這個愛姬說她想要孟嘗君的銀色狐皮袍子。孟嘗君有一件銀色狐皮袍子,價值千金,天下無雙,可是到秦國時已經把它獻給秦昭王了,哪兒還能要回來呢。正當孟嘗君愁眉不展的時候,他的一個門客說:“我有辦法。”當天晚上,這個門客從狗洞潛入秦宮,“汪汪”學了幾聲狗叫,蒙蔽了守衛,偷出了皮袍子,將它獻給了愛姬,孟嘗君才得以釋放。孟嘗君怕秦王反悔,就更名改姓,連夜逃跑。半夜,他們到了函谷關,只見城門緊閉。要等到雞叫的時候才能開關放行。大家正發愁,有個門客捏著鼻子學起了公雞打鳴,緊跟著,關里的公雞全都打起鳴來。守關的人聽見雞叫就開了城門,孟嘗君順利出關,終得脫險,逃回了齊國。后來人們使用“雞鳴狗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低下卑微的行為。直到現在,“雞鳴狗叫”仍舊被人們引用。原來“半夜雞叫”不是周扒皮的發明,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
【第76句】:木偶談戀愛——呆頭呆腦
【第77句】:【 腳下起泡是自己走的】意即事情是自己造成的,得由自己 負責。成語:咎由自取。康濯《東方紅》:“常言說,腳上的 泡,自己走的;身上的瘡,自己惹的!農業社自己要沒毛病, 他誰敢放毒(污蔑)?”
【第78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第79句】:跳蚤的臉——能有多大的面子
【第80句】:【青天白日說鬼話】(慣)比喻無中生有。
【第81句】:火箭加油——快上加快;飛快
【第82句】:【壓不住定盤星】(慣)定盤星:秤桿上的第一顆星,為秤錘和秤盤成平衡狀態時的懸點。比喻鎮不住人。
【第83句】:跪著養豬——看在錢份上
【第84句】:山頭上的草——根子硬
【第85句】:【干金難買回頭看】釋義:做事時回頭看看或回顧一下自己的經歷會大有好處。例句:“你們看,我這秧行不齊,秧根插得深淺不勻。……”“干金難買回頭看,你這一看看得好!”
【第86句】:【賣不了的秫秸——戳那兒了】(歇)秫秸:去掉穗的高梁稈。戳:本指豎立放置,轉指站。形容人受到冷遇,晾在那兒或愣在那兒。
【第87句】:【敲邊鼓】(慣)1比喻從旁幫腔助勢。2比喻有話不直說,拐彎抹角。 也作“打邊鼓”。
【第88句】: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謀生法
【第89句】:王麻子的剪刀——招牌響亮
【第90句】:【活人眼里伸拳頭】(慣)比喻太欺負人了。
【第91句】:【 沒三頓飽飯,有三頓飽氣】謂凈生氣,過不了好日子。西 戎《賴大嫂》:“唉,著實年歲大了,要是年輕二十年,我也得 和你離婚。跟上你,整天沒三頓飽飯,有三頓飽氣。”
【第92句】:【玉波去四點,依舊是王皮】(諺)玉字去一點,還是王字;波字去三點,還是皮字。指表面上略有變化,但本質上還是不變。
【第93句】:拿鍋蓋戴頭上——亂扣帽子
【第94句】:【三過家門而不入】(慣)傳說夏朝大禹為了治水,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形容一心為公而不考慮個人利益。
【第95句】:【 蝎子尾巴,有毒】也不多指危害有限,不可怕。柳青《創業 史》:“那白占魁再過二十年還是個普通社員。蝎子的尾巴, 有點毒水,也不多!”
【第96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諺)光陰:時光。光陰逝去一寸,就像耗去一寸黃金一樣可惜。指時光非常寶貴,必須格外珍惜。 也作“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第97句】:【有錢買馬,沒錢買鞍】有錢買馬,不肯花錢買鞍,可沒鞍配 不了套。能夠花大錢,舍不得花小錢,而小的方面也不可忽 視。類似的:有錢買條牛,沒錢買犁頭/買得起馬,配不起 鞍。清代《醒世姻緣傳》:“你看這有錢買馬、沒錢買鞍的事 么?有本開鋪子,倒沒有櫥柜了。”
【第98句】:【讓了甜桃,去尋酸李】釋義:比喻把好的讓給別人,自己去找差的。例句:“讓了甜桃,去尋酸李。奴將你這定盤星兒錯認了。”
【第99句】:【東廟里燒香,西廟里許愿】(慣)許愿:迷信的人祈求神佛保佑時許下某種酬謝。比喻到處許愿,求人幫助。 也作東廟里拜佛,西廟里燒香。 東廟里打齋,西寺里修供。 打齋:念經做法事。修供:向神佛敬獻供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