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鐵板釘鋼釘——硬到家】(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形容人性格極其剛強或態度十分強硬。
【第2句】:【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韓信,淮陰人,西漢劉邦手下的將 領。有一次劉邦問他能夠指揮多少軍隊作戰,他回答說: “臣多多而益善耳?!苯柚冈蕉嘣胶?。《續孽?;ā罚骸安灰?重在一人,我們應當乘時事危急,組織團體,集合人才。如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p>
【第3句】:【紅藍鉛筆兩頭挨削】釋義:比喻兩頭不討好,兩頭受指責。例句:動不動就把黑鍋一家伙捆在我的頭上,我成了你的替死鬼,紅藍鉛筆兩頭挨削,風箱里的老鼠前后受氣。
【第4句】:小明見又吃蘿卜菜,嘟著小嘴說:“不愛吃?!眿寢屝χf:“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保ê幽稀む囍荩?/p>
【第5句】:有兩個婦女,人稱“尖薄溜能”。有一次,為一元錢發生了糾紛。媽媽說:“這兩個人是尖對尖,能對能,皂角刺對住葫蘆蜂?!保ê幽稀や来ǎ?/p>
【第6句】:奶奶看電視,新聞報道說罪犯逃跑了,她便自言自語地說:“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壞人再逃,逃不過法網。”(廣東·龍門)
【第7句】:中午放學回來,我一進門就問媽媽什么飯?“米飯。”爸爸接過話說:“你媽媽一上班就是這個飯。鴨子不差食,差食不下蛋?!蔽衣犃斯笮Α#ê颖薄ば刑疲?/p>
【第8句】:挖耳勺掏灶炕——小摳
【第9句】:【賭近盜,奸近殺】賭錢輸了,容易淪為盜賊;男女通奸,遭 到報復,容易出人命?;蛘f:奸出人命賭出賊。明代《醒世 恒言》:“賭近盜兮奸近殺,古人說話不曾差。奸賭兩般都不 染,太平無事做人家?!?/p>
【第10句】:【抖起來了】(慣)指因有了錢或有了地位而得意起來。
【第11句】:【云里的日頭最毒,晚娘的拳頭最狠】見“晚娘的拳頭,云里的日頭”。
【第12句】:【話是開心的鑰匙】(諺)指有針對性的談話就像鑰匙一樣,能解開入思想上的疙瘩。 也作“話是開心斧”。
【第13句】:【黃花閨女】人們習慣地把沒有出嫁的女子稱為“黃花閨女”,它源自南北朝時期的宋武帝時代。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宮里玩累了,便躺臥在宮殿的檐下,當時正逢梅花盛開,一陣風過去,梅花片片飛落,有幾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額頭。梅花漬染,留下斑斑花痕,壽陽公主被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狀,都忍不住驚呼起來。從此,愛美的壽陽公主就常將梅花貼在前額。壽陽公主這種打扮被人稱為“梅花妝”。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采集其他黃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它“花黃”或“額花”。梅花妝在宮內普遍采用,不久便流傳到民間?!赌咎m辭》里的花木蘭,從軍返家以后,立即卸下戎裝,“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梅花妝已經普及到了平民百姓,風行南北朝。因為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采取這種妝飾的人一般都是少女,而等到她們出嫁以后,就要改變裝束,另作一番打扮。因此,人們便習慣地將未婚女子稱作“黃花閨女”,至今未變。
【第14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釋義:寧肯為正義去死,也不肯茍且偷生。例句:“歹徒!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崩项^子搖頭晃腦,口沫橫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無恥茍活,生不如死。”
【第15句】:【瞞人沒好事,好事不瞞人】(諺)正大光明的事不會瞞哄人,瞞哄人的事不會是正大光明的。指做好事光明正大,做壞事偷偷摸摸。
【第16句】:【 不幫和尚,不幫尼姑】謂不介入,保持中立。韓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網》:“得,我不幫尼姑,不幫和尚。你們兩家斗 法,別把我也扯進去。”
【第17句】:【哪里跌倒哪里爬】釋義: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難,爭取成功。例句:“養豬衛星”雖然丟了丑,可衛治國并沒泄了氣。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決心再放個“衛星”,以挽回面子。
【第18句】:【翻臉不認人】(慣)形容態度突然改變,不講一點兒情義或情面。 也作“翻臉不認親”。
【第19句】:【陰溝里翻船】(慣)陰溝:地下的排水溝。比喻在不該出事的地方遭到挫折或失敗。
【第20句】:吃午飯時,媽媽說:“你的嘴爛是因為內火太大。油炸花生米火氣大,就不要吃了?!蔽疫B聲答應:“好,好!”午飯后,我背上書包上學,臨走時,順手抓了一把花生米,結果,被媽媽看見了。她數叨我說:“你呀,能叫眼流膿,不讓嘴受窮。”(河南·南陽)
【第21句】:【有同行的貨,沒有同行的利】(諺)同行(hang):同一行業。賣出同樣的商品,得到的利潤卻不相同。指經商中全靠個人的智慧和管理能力。
【第22句】:【吃飯不知道饑飽,睡覺不知道顛倒】(慣)形容人不知好歹,不懂事。
【第23句】:水到屋邊帆到瓦——水漲船高
【第24句】:黃連樹下唱小曲一一苦中取樂
【第25句】:我在學英語,爸爸也跟著念。奶奶聽了笑著說:“你這是關東驢子學馬叫,學不像來惹人笑。”(黑龍江·蘿北)
【第26句】:【自古紅顏多薄命】見“紅顏多薄命”。
【第27句】:夜壺不叫夜壺——臭水瓶(平)
【第28句】:【吃蔥吃蒜不吃姜】(慣)姜:諧“將”,用話語刺激人(使人沖動之下做出原先不愿或不敢做的事)。 指頭腦保持冷靜,無論別人怎么激將,自己也不上當。
【第29句】:船艙里生小雞——漂?。ǚ酰?/p>
【第30句】:我掃地的時候,總是不想彎腰。媽媽說:“看你的腰,直得像吃了扁擔一樣?!保◤V西·宣州)
【第31句】:【牛耕田,馬吃谷】(慣)谷:谷物。 受累的不享福,享福的不受累。比喻分配不公。 也作“牛耕田.馬食谷”。
【第32句】:【客去主人安】(諺)指赴宴的賓客及時離去,主人家才得安歇。
【第33句】:杏和麥,如果不熟,總不熟;要熟,很快就都熟了。于是人們總說:“杏熟一天,麥熟一晌。”(河南·靈寶)
【第34句】:【才說了嘴就打了嘴】(慣)說嘴:自夸,自我吹噓。剛夸了口就出丑了。 也作“說嘴打嘴”。
【第35句】:【爭氣發家,斗氣受窮】(諺)斗氣:憋著一股氣與人比排場比闊氣。指爭氣能使人奮斗成才,振興家業;斗氣卻會使人奢侈腐糜,錢財耗盡。
【第36句】:【正擔好挑,偏擔兒難挨】(諺)指扁擔兩頭重量一樣的容易挑,兩頭輕重不一的難挑。也泛指正位的負擔容易承受,歪邪的壓力不好擔當。
【第37句】:十五只小船出海一七顛八倒
【第38句】:小姑要嫁人了,直嫌爺爺給她置辦的嫁妝少。爺爺的態度很堅決,說:“陪不盡的閨女,辦不盡的年。你甭挑剔了,就這了!”(江蘇·贛榆)
【第39句】:人生舞臺上扮演搖籃角色的人——老師
【第40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見“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
【第41句】:【重陽節】“重陽節”指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老人節。它源自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九日登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令家人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叭缪?,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袷廊司湃盏歉唢嬀?,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边@段記載生動地描述了重陽節的起源。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被沿襲至今。究其原因,在中國人心中,“九”為大數,是個特別的數字,在古代《素文》中就有“天地之數,始于一,終于九”之說,認為“凡數指其極者,皆得稱之為九”。在中國文化中也特別看重“九”。如:九宵、九洲、九重天、九九歸一等,好像與九有關的都被附上了神秘的色彩。古代帝王常把自己同九聯系在一起,稱為“九五”之尊。在《易經》中,“六”被定為陰數,“九”被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稱之為“重陽”。古代人們認為這是個大吉大利、值得慶賀的日子。于是把九月九日定為重陽節。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中又是最大的,包含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正因為此,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又定為“老人節”。
【第42句】:放麥假了,小強問爸爸:“咱家的麥啥時收?”小強爸笑著說:“麥熟一晌,蠶老一時,快了?!薄耙畸滍斎锪ǎ劭傻每齑蚩焓瞻?!”小強媽接過話茬兒,認真地說。(河南·太康)
【第43句】:大家都已經吃飽了,可嫂嫂見盆里還有飯,就端起盆子拿著勺子,開玩笑地說:“快,快,每人勻點,寧肯撐著人,不能占著盆?!保◤V西·柳城)
【第44句】:【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原指開路,也指克服困難,創造條 件。蘇叔陽《左鄰右舍》:“打這兒起,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了,憑什么不高興??!”
【第45句】:【 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氣,就能改變窮困的狀況。 李準《龍馬精神》:“常言說:不怕人窮,就怕志短。咱們是窮 隊,可是我們看到他和長水幾個沒明沒夜往前領著干,心里 總覺得有個依靠?!?/p>
【第46句】:【秤砣雖小壓千斤】我國的秤是利用杠桿原理制成的,調 節秤砣的位置,能與不同的重量保持平衡。謂不很顯眼,但 很重要。馬烽《劉胡蘭傳》:“歲數小怕什么,只要能干。秤 砣雖小,還能壓千斤哩!”
【第47句】:【抱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歇)元寶:舊時較大的金銀錠,銀的一般重五十兩,金的重五兩或十兩。指愛財勝過愛性命。譏諷人極其吝嗇。 也作“揣著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
【第48句】:鯊魚把兒請貓代管——不保險
【第49句】:靶子上看箭——看結果
【第50句】:【賣菜的不摻水,買菜的撅著嘴】只看表面,甘心受騙。或 說:賣菜的不摻水,買菜的不喜歡。李準《黃河東流去》:“賣 菜不使水,買菜撅著嘴,賣青菜全憑一個干凈鮮嫩。你不放 水,他占了便宜還不高興,你把菜偷偷灑上水,賺了錢他還 舒坦?!?/p>
【第51句】:【解開悶葫蘆】見“打破悶葫蘆”。
【第52句】:【一個模子鑄的】(慣)模子:用壓制或澆注的方法使材料成為一定形狀的I具。形容東西或人物一模一樣。 也作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 一個模子里磕出來的。
【第53句】:【家不和,被人欺】(諺)家庭成員之間要是不和睦,就會招來外人的欺辱。指家庭和睦,是自立自強、不受外辱的基礎。也泛指一個團體、一個邦國,要不受外侮,內部必須團結。 也作家不和,外人欺。 家不和,防鄰欺。
【第54句】:【七個頭,八個膽】(慣)形容人膽子非常大。
【第55句】:【一個要補鍋,一個鍋要補】(慣)比喻兩人想法合拍。
【第56句】:【三個鼻孔,多出一口】氣意即多嘴多舌,沒有必要說話。 劉云若《紅杏出墻記》:“我這是三個鼻孔,多出一口氣。本 來礙不著咱們,管他呢。”
【第57句】:【苦水里泡大】(慣)比喻從小就在貧窮、艱難中生活并長大。
【第58句】:【寧跟叫花子娘,不跟做官的爹】(諺)寧可跟著討飯的娘,也不跟做官的爹。指親娘對孩子知冷知熱,最為關心。 也作“寧舍做官的爹,不舍叫街的娘”。叫街:沿街乞討。
【第59句】:【山杏核——苦仁兒】(歇)山杏核里的仁味苦。仁:諧“人”。指窮苦人或苦命人。 也作“杏核子——仁兒苦”。
【第60句】:【三十年前人尋病,三十年后病尋人】(諺)指人的前半輩子不知愛護身體,一味恃強蠻干而種下病根;后半輩子體質開始衰弱,原來潛伏的疾病就都逐漸出現。
【第61句】:【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找話】(歇)指本來無話可說,硬要找些話來說。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見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搭拉話”。搭拉:方言,閑談,閑扯。
【第62句】:【掉書袋】(慣)指愛引經據典,賣弄才學。 也作“調書擔”。
【第63句】:【放虎容易擒虎難】釋義:比喻敵人一旦放走,再不易抓獲?!叭菀住庇肿鳌皻w山”。“擒”又作“捉”。例句:你怎么把龍濤放了?俗話說,放虎容易擒虎難。他們一走,你拿什么救爹呢?
【第64句】:【根深葉茂,本固枝榮】(諺)指樹根扎得深,樹葉才能茂盛;樹根扎得牢,樹枝才能繁榮。比喻有了牢固的基礎,才能有大的成就與發展。 也作“根深才會葉茂”。
【第65句】:【慢櫓搖船捉醉魚】(慣)櫓:人力搖的使船前進的工具,比槳長而大。醉魚:比喻喝醉酒的人。指慢慢地把人灌醉后再下手。也指從容施計,穩步達到目的。
【第66句】:【死蛟龍,不如活老鼠】(諺)蛟龍:傳說中能興風作浪的神異動物。蛟龍只要一死,就連一只活著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間的一切貴在新生有活力。也專指文藝作品貴在活潑有生氣。
【第67句】:楠木當柴燒——不識貨
【第68句】:【吃著碗里,望著鍋里】釋義:形容不滿足,太貪心。例句:“那薛老大也是吃著碗里瞧著鍋里的?!?/p>
【第69句】:【人無利己,誰肯早起】(諺)人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誰肯摸黑趕早下苦辛。舊指只有在名和利的驅使下,人才會辛勤拼搏。 也作人不利己,誰肯早起。 人無利息,誰肯早起。
【第70句】:鋼珠落玉盤——當當晌;響當當
【第71句】:燈草搓繩——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72句】:金脖子青蛙——好頸(景)不長
【第73句】:【會家不難,難家不會】見“難家不會,會家不難”。
【第74句】: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
【第75句】:過完廟會一個多月,親戚們送的方便面便吃完了,可我還要吃。媽媽笑著說:“你可真是老母豬拱蘿卜窖——拱不完不抬頭??!”(河南·長葛)
【第76句】:豆腐耳朵——愛聽讒言
【第77句】:【 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看待他人有成見。葉辛《蹉跎歲月》: “他們不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第78句】:【 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嫌人多嘴,說話不合適。李曉 明等《平原槍聲》:“是聽人家的,還是聽你的?少說兩句也 不會把你當啞巴賣了!”
【第79句】:鼻孔喝水——夠戧
【第80句】:出了土的陶俑——總算見了天日
【第81句】:【吉人自有天相】(諺)吉人:善良的人。相:扶持,幫助。舊指善良的人,遇有危難自有老天佑護。
【第82句】:【 畫下圈子叫人鉆】設下圈套,讓人上當。馬烽西戎《呂梁 英雄傳》:“民主維持,放屁!還不是他們畫下圈圈叫我們人 鉆!”
【第83句】:【道路不平有人踩】(諺)道路不平坦,自有人會把它踩平。比喻遇列不公平的事情,自有人抱打不平,上前干預。
【第84句】:【 渾身都是嘴】形容會說話。浩然《艷陽天》:“你們為什么 不講話呀?人背后渾身上下都是嘴,動真格的了,舌頭都讓 狗咬去了!”
【第85句】:放馬后炮——有啥用
【第86句】:【急中有失】(諺)指人在匆忙中,往往頭腦不冷靜,考慮不周到,出現失誤。
【第87句】:扁擔兩頭掛籮筐——成雙成對
【第88句】:【里外不是人】(慣)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89句】:夾在磨扇里——上下受壓
【第90句】:【好得伙穿一條褲子都嫌肥】(慣)形容關系非常密切,不分你我。 也作好得穿一條褲子還嫌肥。 好得穿一條褲子。
【第91句】:刀尖上耍雜技——硬逞能;瞎逞能
【第92句】:【方丈】人們都知道,寺院住持叫“方丈”,那么,“方丈”的稱呼是怎么來的呢? “方丈”原來指禪林寺院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洞筇莆饔蚯蠓ǜ呱畟鳌分姓f,印度那爛陀寺的僧房,寬皆方丈許,故叫做“方丈之室”。唐代以后,由于方丈往往足禪林正寢,寺院住持的住所,故稱寺主日“方丈”。原指僧房的“方丈”轉而指住持的居室,最后直接稱住持本人,從而變成一種職務的稱渭了,俗稱“方丈”或“方丈和尚”。方丈在一寺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所有的高階干事都由方丈任命,另外,他可與所有的高職僧會談,可解聘能力不足的干事,方丈有權處罰犯戒者,也能頒布新規。方丈還可以決定寺院的經費使用。當然,方丈所要負的責任也很繁重,他要領導僧眾修行,要給寺眾們講經開示。
【第93句】:【 真金不怕火煉】謂經得起考驗。西戎《糾紛》:“我說你們 呀,不要管人們說長道短的,只要把活兒做好,任務完成,擺 出成績來,叫他們盡管說,真金不怕火煉,到那陣,叫他們想 挑毛病也沒嘴說了!”
【第94句】:【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來】釋義:茶壺肚大嘴小,餃子在里面倒不出來。比喻人嘴笨不善表達;或有難言苦衷,不好開口。例句:周丑孩給眾人講,兩手比畫著,脖子都急紅了,嘴里卻結結巴巴地說不出來。張有義笑著說:“哎呀周教官,你可是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來。還是叫馬教官吧!”
【第95句】:【 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勇于克服困難,不爭名利。浩 然《艷陽天》:“不論從年紀、經驗上說,都是您呀!見困難就 上,有主意就出,遇責任就負,這才是真正愛集體的好社 員。”
【第96句】:岳飛背上刻字——精忠報國
【第97句】:街上賣笛子——自吹
【第98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第99句】:【家無生活計,不怕斗量金】釋義:如果沒有謀生的辦法,即使有斗量黃金的家業也無濟于事。例句:“‘家無生活計,不怕斗量金。’我如今又不做官了,無處掙錢,作何生意以為糊口之計?”
上一篇:歇后語,絕對值得收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