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白紙上落黑字——改不了;黑白分明
【第2句】:【 逼著啞巴說話】忍無可忍,引起憤慨。逼著,也說:急得、 惹得。浩然《艷陽天》:“我這樣的話還多著哪,再這么逼著 啞巴說話,我全都給你們抖落出來!”
【第3句】:【吐壞水兒】(慣)比喻出壞點子,耍狡猾手段。
【第4句】:【雞屎拌面——假鹵】(歇)鹵:用肉類、雞蛋、木耳等做湯加淀粉而成的濃汁,用來拌面條等食物,諧“魯”。指假裝愚鈍或糊涂。
【第5句】:床底下舉斧頭——有力用不上
【第6句】:【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諺)龍是傳說中的神物,據說能根據不同情況變大變小;而只能大不能小的,則是俗蟲。比喻能屈能伸的是英雄,只能大不能小的是庸才。 也作能大能小是條龍。 能大能小是條龍,能上能下是英雄。
【第7句】:【親者痛,仇者快】(慣)指所做的事使親人痛心,仇人高興。
【第8句】:劉二嬸常為自己家過得不如別人而生氣,奶奶勸她:“窮沒根,富沒苗。一根竹竿十二節,說不定誰過到哪一節呢,還是想開點好哇!”(河南·長垣)
【第9句】:【強迫不成買賣,強求不成夫妻】(諺)買賣要愿買愿賣,不能強迫;婚姻要兩相情愿,不能強求。指使用強迫手段,任何事情都難以辦成。 也作“強迫不成買賣,捆綁不成夫妻”。
【第10句】:【澆花要澆根,教人要教心】(諺)1指澆花要澆到根上,枝葉才會茂盛,花朵才會鮮艷;教人要重在思想教育,思想開通學習才會自覺。 也作“教人教心,澆花澆根”。
【第11句】:【死人臭一里,活人臭千里】(諺)尸體發臭,只能臭一里遠;名聲臭了,卻能傳到千里之外。指人要是名聲敗壞,就不可收拾。
【第12句】:【穿釘鞋走泥路——步步落實】(歇)釘鞋:一種舊式雨鞋,鞋幫用桐油油過,鞋底釘有大帽釘。本指行走時腳步很穩,轉指做事扎實、穩妥。
【第13句】:【搞鬼把戲】(慣)指暗中使用陰險的手段或計策。 也作“搞鬼名堂”。
【第14句】:我看到媽媽做那么多的菜,伸手就要抓。媽媽急忙攔住說:“哎!你可是九寸九的嘴——不夠一吃(尺)喲!”(山東·蒼山)
【第15句】:【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諺)垂堂:靠近堂屋的檐下。擁有千金家財的人,不肯坐在屋檐下,以防屋瓦掉下砸傷身體。指財富多的人懂得自我保重。
【第16句】:【骨頭里榨油】(慣)比喻殘酷地剝削或敲詐勒索。
【第17句】:爸爸去集市上賣紅薯苗,為了使紅薯苗看起來更精神些,爸爸就在水里泡了泡。誰知只賣出一小部分,剩下的第二天都死了。媽媽埋怨說:“不走小路不硌腿,不貪便宜不吃虧。你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河南·修武)
【第18句】:黃金要從沙子里淘,駿馬要從馬群里找。
【第19句】:背水作戰——不留后路;沒有退路
【第20句】:【想象】“想象”詞典上的解釋為“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對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 顧名思義,“想象”就是對大象的想念。它源自《韓非子·解志》中記載:“人稀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戰國時候,由于氣候的變化,北方人已經很難見到活的大象了,人們只能看到死去大象的骨骼,于是人們就對著以前畫下來的大象的圖案意想過去的大象到底有多大,長什么樣,這就是想象。夏商時期,北方是有大象的,當時北方也是亞熱帶氣候,但到了戰國時期,氣候變得干旱,北方的大象就逐漸遷到南方,北方于是就看不到大象了。徐中舒先生在1930年發表了一篇題為《殷人服象及象之南遷》的論文,指出河南一帶是大象的產地,商人服象用于軍事也是當時的歷史事實。河南省簡稱“豫”,說明當時這個地方是以出產大象聞名的。河南一家出版社叫“大象出版社”,緊扣省名。對于曾經見過但后來又見不到的大象,人們自然特別想念。可見象在當時人們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以至于從想象大象引申為想象一切。
【第21句】:【樹欲靜而風不息】(諺)樹想安靜下來,可風總是不停息地刮動。比喻情勢的發展不能如人的心愿。 也作“樹欲靜而風不止”。
【第22句】:【不騎馬,不摔跤;不打水,不掉筲】(諺)筲(sha。):水桶。指不騎馬就不會從馬背上摔下來,不打水就不會把桶掉到水里。指凡干事情總不免會出差錯。
【第23句】:媽媽是教師,她每天很早就往學校趕,晚上總是天黑了才回家。爸爸心疼地說:“你每天是兩頭黑洞洞,中間緊繃繃,要注意身體啊!”(江蘇·海安)
【第24句】:【 家家賣私酒,不犯是高手】誰都營私舞弊,沒有被抓住,就 算是手段高。清代《憐香伴》:“俗話說得好,家家賣酸酒,不 犯是高手。全要做得干凈。”
【第25句】:雞毛當令箭——大驚小怪;假傳將令;輕事重報;小題大做
【第26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原為毛澤東題詞,謂不怕任何困難。 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我隊應去,要準備死幾個 人,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第27句】:吃罷黃連勸兒媳——苦口婆心
【第28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謂小而全,有代表性。古華《芙蓉 鎮》:“鎮革委會下設派出所、廣播站,還有幾科幾辦。叫做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第29句】:舞臺上拜天地——痛快一時
【第30句】:前幾天學校進行了一次考試,我的成績不錯。回家后,媽媽夸獎我說:“你可真是磚頭砌墻,后來居上。看你每天努力學習,還真有效。這叫‘一天學一招,十天成一套’!”聽著這話,我的心里樂開了花。(廣東·龍門)
【第31句】:【拆穿西洋鏡】西洋鏡即洋片,通過放大鏡看畫片,貌似真 實。指揭露真相,揭穿騙局。鏡,也說:景。香港唐人《金陵 春夢》:“剛才我們分析得很清楚了,拆穿西洋鏡,也沒有什 么奧妙。”
【第32句】:【河水不犯井水】釋義:犯:侵犯,干擾。比喻互不相干。例句:我從中作保,今天你倆河水不犯井水,互不相擾,各奔東西不行?
【第33句】:【表壯不如里壯】(諺)外表強大,不如內里壯實。常專指丈夫有才干,不如妻子善理家。 也作“里壯強如表壯”。
【第34句】:【時辰】“時辰”是什么意思,是中國古人的計時單位。原來,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2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個時辰,共有12個時辰。12時辰用地支12個代號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時辰簡稱子時或子牌,相當于今23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整。余類推,也就是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2個小時。
【第35句】:【近山雨多,沿海風多】釋義:山區雨水多,沿海—帶大風多。比喻各有特點,應區別對待。例句:田永懷也直搖頭:“近山雨多,沿海風多,可這個鬼地方怎么這么多霧?簡直像個迷魂陣。看著都叫人心里發悶,航行就更難了。”
【第36句】:丑婆娘好搽粉。
【第37句】:月亮底下曬谷子——白費工夫;不頂用
【第38句】:【 跳下黃河洗不清】黃河水夾帶泥沙,渾濁。借指無法分 辯,洗刷不掉誤解。老舍《駱駝祥子》:“他不但不肯去偷了, 而且還怕別人進去了。真要在這一夜里丟了東西,自己跳 下黃河里也洗不清!”
【第39句】:表叔是個廚師,吃得膀大腰圓。可每次我到他家總說在鍋上忙,菜沒吃好,酒沒喝足。媽媽笑著說:“是啊,餓死的廚子八百斤,灶房坐個大肉墩。”(河南·內鄉)
【第40句】:【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見“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41句】:【 上得山多終遇虎】借指容易遇到危險。臺灣李敖《傳統 下的獨白》:“上得山多終遇虎,最后什么下場自不消說。”
【第42句】:【裝龍似龍,裝虎似虎】裝什么人像什么人,或干什么像什 么。張賢亮《河的子孫》:“你呀,裝龍是龍,裝虎是虎,裝個 獅子能舞,嘴皮子就是活,要不怎么能當干部呢?”
【第43句】:【肩膀頭兒不齊不是親戚】(諺)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親戚。 指貧富、社會地位相差太大的雙方,不會結成真正的親戚關系。
【第44句】:【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謂做事要有把握,不能冒險。 清代《三俠五義》:“咱們與其涉險,莫若繞遠。俗語說得好: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小弟意欲從五峰嶺的山后上去, 大約再無妨礙。”
【第45句】:【續弦】“續弦”是男子喪偶再娶的意思,后妻對原妻的父母稱為“續閨女”。那么為什么再娶稱為“續弦”呢?古代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夫妻婚配叫“琴瑟和弦”,還用“琴瑟和諧”、“琴瑟相調”來比喻夫妻情篤、融洽。弦在琴上,如果弦斷了,就彈奏不出美妙的曲子,所以,男子喪妻稱為“斷弦”,再娶自然就是“續弦”了。用琴瑟比喻夫妻,這大概與《詩經》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詩句有關。“琴瑟友之”,用琴瑟打動淑女的芳心,琴瑟是婚姻的媒介,再娶當然還是離不開琴瑟,正扣續弦之意。之所以用琴瑟來喻指夫妻和諧,因為琴與瑟兩種樂器被古人視為雅樂正聲的代表,常在古代禮儀中合奏,琴不離瑟,瑟不離琴,正喻夫妻和諧。
【第46句】:【此一時,彼一時】見“彼一時,此一時”。
【第47句】:【家看女,村看男,露貧顯富是孩子的臉】(諺)指家庭是否和睦、興旺,從女人身上可以看出;村莊是否有生氣,從男人的精神面貌上可以看出;家道是貧是富,從孩子的面顏上可以看出。
【第48句】:【真人面前說不得假話】(諺)真人:明察一切的人。指在閱歷豐富、深諳世情的人面前,只可實話實說,說假話是無用的。 也作真人面前不說鬼話。 真人面前莫打誆語。 真人面前莫說假,假人面前莫說真。
【第49句】:【打蛇隨棍上打蛇,蛇緣棍而上】指乘勢而入,或招惹事 情。香港梁鳳儀《西風逐晚霞》:“這么一說,義律就像廣東 俗語所謂的‘打蛇隨棍上’,立即回了另一紙照會。”
【第50句】:【老馬蹄下不迷路】釋義:老馬認識道,不迷路。比喻情況熟悉、經驗豐富的人心中有數,不會被迷惑。例句:嗯,老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這樣看來,我們明天去,只怕是名為赴宴,實為斗智。
【第51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釋義: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就擔憂,在天下人安樂之后才安樂。比喻吃苦在前,享樂在后。、例句:劉志丹再也忍不下去,他常聽爺爺說,人生在世,應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第52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諺)色:女子的美色。以年輕美貌求取寵幸的女子,好日子是不會長久的。指憑著美色取寵,等到年逝色衰,就會被拋棄,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第53句】:【別人騎馬我騎驢,后面還有拉車的】意即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或說:人家騎馬我騎驢,后邊還有步行的。韓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網》:“別人騎馬咱騎驢,后面還有拉車的。咋 不濟,咱也鬧個中等兒啊!”
【第54句】:【三打不回頭,四打連身轉】(慣)形容人反應遲鈍,懦弱膽小。 也作三答不回頭,四答和身轉。 三推不上肩,四推和身轉。
【第55句】:【渾身是刀,沒一把是快的】(慣)形容人掌握的東西雖多,卻沒有一樣是精通的。
【第56句】:【吃藥不瞞郎中】(諺)郎中:醫生。指求醫治病,必須訴以真情,不得隱瞞病情。比喻請求別人辦事,必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不可造假。
【第57句】:我家的小鬧鐘不走了,媽媽在它的背面擰了幾下,笑著對我說:“你呀,和它一樣,每天都需要上發條。”(河南·內鄉)
【第58句】:【東場搬到西場,也要三日飯糧】(諺)從東邊場地搬家到西邊場地,也得要耗費幾天的飯糧。指凡搬動一次,總得有不少的耗費。勸人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
【第59句】:【三分毛利吃飽飯,七分毛利餓死人】(諺)毛利:本錢除過所得利潤。指做買賣薄利多銷周轉快,自然受益多;牟利太重,沒了顧主,就沒錢賺。
【第60句】:【四喜丸子】“四喜丸子”是婚宴上的必備菜。相傳,四喜丸子創制于唐朝年間。有一年朝廷開科考試,各地學子紛紛涌進京城,其中就有張九齡。發榜當日,衣著寒酸的張九齡居然中得頭榜,人們深感意外。皇帝因賞識其才智,便將他招為駙馬。當時正值張九齡家鄉遭水災,父母背井離鄉,杳無音訊。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正巧得知父母下落,便派人接至京城。喜上加喜,張九齡高興之余,便叫廚師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慶賀。菜端上來一看,四個炸透蒸熟并澆以湯汁的大丸子。張九齡問其寓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訂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合家團圓。”張九齡聽后開懷大笑,連連稱許,說道:“‘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干脆叫它‘四喜丸’吧。”這“四喜丸子”一傳就是一千多年。
【第61句】:【衣莫若新,人莫若故】(諺)衣服要新的,朋友要舊的。指衣服總是新的好,友情總是舊的好。 也作衣不厭新,人不厭故。 衣是新的好,人是舊的好。 衣裳是新的好,人總是舊的好。
【第62句】:【肩膀頭子扛著一張嘴】(慣)指只知道吃。
【第63句】:貓額上畫王字——虎頭虎腦
【第64句】:鄰居張某因偷竊被公安局抓去了。爺爺搖搖頭說:“上個月他叔叔因打架被抓去了,現在他又被抓,真是‘塘敗出泥鰍,家敗出毛猴’啊!”(安徽·阜陽)
【第65句】:我跟媽媽學著套被子,可棉絮比被單大了一圈兒,怎么也套不好。媽媽說:“棉絮沒娘,越拽越長。”(河北·臨西)
【第66句】:【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釋義:劉阿斗:三國蜀后主劉禪,小名阿斗。劉禪不思進取,庸祿無為,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未能振興蜀漢。比喻沒有出息,沒有作為的人。例句:皮金狗還想推脫,皮二媽開口了:“狗伢,大伙這是瞧得起你,你別做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不許作怪了!”
【第67句】:【戳穿西洋鏡】(慣)西洋鏡:也叫西洋景,民間文娛活動的一種裝置,可上下或左右推動若干畫片,觀者從透鏡中看放大的畫面,畫片多為西洋畫。比喻揭穿假象或謊言。 也作戳破西洋鏡。 拆穿西洋鏡。
【第68句】:【一個吹笛,一個捏眼】(慣)比喻相互配合。
【第69句】:【和尚哭丈母——多攬這層閑】(歇)攬:兜攬,拉到自己身上。和尚不結婚,沒有岳母。指多管閑事。
【第70句】:【小舢板去撞大船】釋義:小舢板:用槳劃的小船。比喻以弱試強。例句:他們要同陳魷刺作對,也不想一想,小舢板好去撞大船?
【第71句】:【赤腳的趕鹿,著靴的吃肉】(諺)赤腳的:光著腳板的窮苦人。著靴的:穿著官靴的權勢者。指窮苦人辛辛苦苦勞作,權勢者則坐享其成。 也作“赤腳攆兔,穿靴吃肉”。
【第72句】:【羊上狼不上,馬跳猴不跳】釋義:比喻你動他不動,行動不協調。例句:“咱們打仗一靠官帶,二靠弟兄們敢拼。要是大家氣不順,羊上狼不上,馬跳猴不跳,這仗永遠也打不勝。”
【第73句】:【逮著旋風就是鬼】(慣)旋風:螺旋狀運動的風。比喻聽到一點風聲,就信以為真。
【第74句】:【豆芽不可做柱,丫頭不可做主】釋義:丫頭做不了一家之主,就像豆芽做不得柱子一樣。比喻女子擔當不了大任。
【第75句】:狗怕棍子牛怕鞭———物降一物
【第76句】:【親的掰不開,疏的貼不上】(諺)掰(bal):用手分開。關系親密的,掰也掰不開;關系疏遠的,靠也靠不攏。指人際關系的親與疏是自然形成的,勉強不得。 也作“親的疏不開,疏的親不攏”。
【第77句】:【不是撐船手,休來弄竹竿】(諺)竹竿:撐船的篙多使用長竹竿。不會撐船,就不要去擺弄篙竿。指不是行內人,就不要強裝內行。也指凡事與己無關的,不要硬插手。 也作“不是撐船手,莫去摸篙桿”。
【第78句】:【聽傳言,失江山】(諺)傳言: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江山:國家大業。指輕信流言蜚語,會失掉江山。多泛指輕易相信傳言,必定會誤大事。 也作聽傳言,失落江山。 聽信閑言,失落江山。
【第79句】:【北辰三夜,無雨大怪】釋義:指半夜三更北天閃電定有大雨。例句:夏秋之間,夜睛而見遠電,俗謂之熱閃。在南,主久睛。在北,主便雨。……北閃俗謂之北辰閃,主雨立至。諺云:“北辰三夜,無雨大怪”,言必有大風雨也。
【第80句】: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她說:“花開在春天,學習在少年。”(廣東·新會)
【第81句】:【三個人里頭有諸葛亮】釋義:比喻人多,必然有智慧出眾的人才。例句:李江國喊:“老虎,說話呀!三個人里頭有諸葛亮,大伙一討論,就把這理弄明白了,說話呀,老虎!”
【第82句】:【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歇)本指鏡子里面、鏡子外面都不像人的模樣;轉指做事里外或兩個方面都沒有落下好,到處遭人埋怨。 也作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夠人。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落人。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像人。
【第83句】:【解鈴還需系鈴人】這一俗語比喻由誰引起的問題,仍由誰去解決。 “解鈴還需系鈴人”源自一句佛語。南唐時期,在金陵(南京)的清涼山上有一座寺院,院中有一位泰欽法燈禪師,據說他性格豪放,狂傲不羈,寺內的其他僧人都不喜歡他,唯獨寺院住持法眼禪師對他十分器重。一天,法眼在談禪之余,向眾和尚提出一個問題:“猛虎頸上系著一顆金鈴,誰能把它解下來?”大家想來想去都沒有正確回答上來。這時泰欽禪師正好從外面回來,法眼便請他回答。眾和尚都幸災樂禍地等著看笑話,可泰欽禪師卻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個把金鈴系上去的人,能把它解下來。”法眼很滿意,眾僧也都驚呆了。法眼對大家說:“汝輩輕覷不得!”眾和尚也恍然大悟,都欽佩他的智慧,從此便不敢再輕視他了。
【第84句】:柏油路上開汽車——穩穩當當
【第85句】:【走麥城】(慣)《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大將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殺害。比喻英雄人物遭到失敗。 也泛指失敗。
【第86句】:【癩蛤蟆上腳面,不咬人膈應人】釋義:腳面:腳背。膈應:厭煩。比喻人行為讓人惡心、厭煩。“上腳面”又作“爬到腳背上”。例句:小瑩一甩辮子沖了過去:“癩蝓蟆上腳面,不咬人膈應人!”說完,唾了一口,扭頭走了。
【第87句】:【一瓶子不足半瓶子晃】見“滿壺全不響,半壺響叮當”。
【第88句】:蚊子說成大象——夸大其詞
【第89句】:【吹牛不打草稿】說大話露出破綻。臺灣瓊瑤《月朦朧鳥 朦朧》:“雪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成千成萬的 蝴蝶?你真是吹牛不打草稿。”
【第90句】:【舌頭底下壓死人】謂造謠中傷,能害死人。成語:人言可 畏。明代《金瓶梅》:“娘也少聽韓回子老婆說話,他兩個為 孩子好不嚷亂。常言道:要好不能夠,要歹登時就一篇。房 倒壓不殺人,舌頭倒壓殺人。”
【第91句】:【東明西暗,等不到撐傘】(諺)天空東方發亮,西方陰暗,這時候,來不及撐開傘,大雨就到了。指東明西暗是暴雨即將到來的征兆。
【第92句】:我解纜,你推船——順水人情
【第93句】:吃完晚飯,我想出去玩,媽媽不讓。她說:“天黑了,媽媽找不到你,心里會像著火一樣。”(山東·魯南)
【第94句】:【秤砣雖小壓千斤】(諺)指桿秤上的秤砣雖然小,卻能壓住千斤的重量。比喻歲數小或身材矮的人往往很有智謀與才能,不可小覷。
【第95句】:【匹夫】“匹夫”通常作普通的人、平常的人來解釋,常言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什么稱普通的平民百姓為匹夫呢?它起源于春秋時期。匹,原是數量單位,古代四丈為一匹。又說兩丈為一端,二端為兩,每兩就成一匹,長四丈。兩而成匹,是相合的意思,按照這個意思,夫婦兩者也相合,故作匹夫、匹婦。由于古代只有貴族、富人才可能實行一夫多妻的制度,如《論語·正義》:“士大夫以上,則有妻媵;庶人無妾媵,惟夫妻相匹。其名既定,雖單,亦通謂之匹夫匹婦。”這就是“匹夫”的出處。因此,實行一夫一妻的人也就是代表著地位低下和貧苦,所以,在封建社會里,便把沒有地位的平民百姓叫做“匹夫”、“匹婦”。段玉裁注《說文》中說:“雖其半,亦得云匹……猶人言匹夫也。”就是說匹夫、匹婦拆離開來單獨也可使用。以后,匹夫便不光指男子,而泛指平民百姓。需要指出的是,匹夫本是貧富和不平等的產物,帶有歧視百姓的意味。如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稱為“匹夫之輩”、“匹夫之勇”,這就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背道而馳。
【第96句】:【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諺)比喻人總是缺乏自知之明,或總是為自己護短。 也作馬不嫌臉長,羊不嫌角彎。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
【第97句】:【夸海口】(慣)指話說得很大,漫無邊際。
【第98句】:【親戚有遠近,朋友有薄厚】(諺)親戚中有遠親近親的分別,朋友中有交情淺交情深的分別。指同樣都是親戚朋友,總有遠近厚薄之分,不可一概而論。 也作“親戚有厚薄,朋友有遠近”。
【第99句】:【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慣)形容用了最大的力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