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老肥豬上屠場——挨刀的貨
【第2句】:【沾手三分肥】(慣)比喻凡有錢物經手,都要從中撈取一部分私自享用。
【第3句】:仨月不梳洗——不顧臉面
【第4句】:【一滴水見大海/一粒沙見世界】指個別表現一般。成語:窺 豹一斑。海外梁容若《故鄉集》:“古人說:一粒沙里見世界。 在極細微極瑣碎的事物里,也仍然可以反映社會、批評人 生。”
【第5句】:【人小心不?。死闲牟焕稀坎徽撃晟倌昀?,均有中年人青 年人的心態。人小心不小,常用于褒義;人老心不老,常用 于貶義。海外張愛玲《傾城之戀》:“倒是我那個大女孩子機 靈些,別瞧她,人小心不小,真識大體!”
【第6句】:屬玫瑰的——刺兒多
【第7句】:【人不住手,馬不停蹄】一刻不停,繼續前進。又指忙碌。 住手,也說:歇腳。明代《西游記》:“師徒們人不住手,馬不 停蹄,又行了一日一夜,卻又天色晚矣?!?/p>
【第8句】:【不看僧面看佛面】釋義:僧:和尚。佛:佛教徒信仰的對象,一般指釋迦牟尼。即使不看和尚的面子,也要看佛的面子。意謂要講情面。例句:聽說那五落魄,云奶奶跟哥哥商量,要把他接來同住。她說:“不看僧面看佛面。不能讓街坊鄰居指咱脊梁骨,說咱不仗義。”
【第9句】:【拉到老虎當馬騎】(慣)比喻把危險的事情看得過于簡單了。
【第10句】:【地球照樣轉】一切事情照樣進行,沒有什么妨礙。海外 陳若曦《二胡》:“走了他們,沒有人在意,地球照樣轉?!?/p>
【第11句】:【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諺)對仇敵或丑類要是恨得不深,不是疾惡如仇,就算不得大丈夫。指真正的好男兒是愛憎分明的。
【第12句】:弟弟放學回來后哇哇大哭,說在路上被小同學欺負了。哥哥一聽,火冒三丈,馬上就要去尋那個小同學。媽媽讓他回來,并說:“干什么去?沒聽說過‘以大欺小不公道,以大幫小呱呱叫’?”(山西·平陸)
【第13句】:【窮日子難過,富家好當】見“富日子好過,窮家難當”。
【第14句】:【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釋義:跟知心好友一起喝酒。喝一干杯也嫌少;跟見解不同的人說話,半句也嫌多。例句:想起剛才進門時他們對飲歡杯的景象,看看現在這種令人難堪的冷場,正應上了“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句老話。
【第15句】:【急驚風遇見慢郎中】謂情況緊急,而行動遲緩。高云覽 《小城春秋》:“現在劍平巴眼等著燈滅了。老姚還不來,正 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
【第16句】:【無梁桶——枉提】(歇)梁:提把。本指沒有梁的桶,想提也提不起來;轉指話說了也是白說。
【第17句】:【吃白食】(慣)指吃喝不付錢或不付出勞動。多指游手好閑,靠敲詐勒索為生。
【第18句】:【撩虎須】見“捋虎須”。
【第19句】:【念完經打和尚】(慣)比喻事成之后,打擊有功勞的人。
【第20句】:【本錢易尋,伙計難討】(諺)伙計:商鋪里的店員。指開店做生意,本錢容易籌措,但要找合適可靠的伙計卻很難。
【第21句】:小弟弟成天到處亂跑,爬高上低的,誰說也不聽。上了幼兒園卻很守規矩,樂得奶奶打趣說:“男服學堂女服嫁,放牛娃服的是主人家。”(湖北·襄樊)
【第22句】:【七個不成,八個不就】(慣)形容怎樣做都不行,非常難辦。
【第23句】:【吃盡味道鹽好,走遍天下娘好】釋義:天下沒有人比親娘待自己更好的了。例句:“吃盡味道鹽好,走遍天下娘好”,看來還是其產黨好,我,我一家準備搬回雷坪來住。
【第24句】:【烏龜撞石板——硬碰硬】(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指以強硬的態度對待強硬的態度,針鋒相對。也指兩強相遇,互不相讓。 也作“烏龜碰石板——硬碰硬”。
【第25句】:鉆塔頂上點燈——高明
【第26句】:【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諺)指不識貨物的優劣真偽,最好的鑒別辦法是進行比較;經過比較,自然優劣分明。也泛指對人、對事、對物,有比較就有鑒別。
【第27句】:船底下放鞭炮——悶聲悶氣;悶聲不響
【第28句】:【張天師忘了咒一一符也不靈了】(歇)咒:迷信以為能除災或降災的密語。符:道士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聲稱能驅使鬼神給人帶來禍福。指辦法或手段不靈驗了。含譏諷意味。
【第29句】:【樹上十鳥,不如手握一只】見“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第30句】:【見縫就下蛆】(慣)比喻一有機會就搞破壞或做壞事。
【第31句】:捧著鮮花坐飛機——美上天了
【第32句】:【直一榔頭,橫一棒子】釋義:比喻橫加批評、指責。例句:可是彭工程師不同意,說這里是工地,不是試驗場;是說火話,放空炮。你聽聽,他直—榔頭,橫一棒子,真叫人火冒三丈。
【第33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慣)指抬高別人,貶低自己。也指過高地估計對方的力量,而對己方的力量估計不足,因而助長對方氣勢,使自己灰心喪氣。 也作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第34句】:【致富先治愚,治愚辦教育】(諺)要想致富,首先要改變愚昧無知的現狀;要消除愚昧,提倡科學文明,最根本的措施是振興教育。指振興教育是富國富民的基本措施。
【第35句】:【一根筷子吃面條——單挑】(歇)指自己單獨干或獨自一人生活。
【第36句】:【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諺)火車憑著車頭的帶動,。才能飛速前進。比喻堅強的、有能力的領導班子是帶領群眾走向勝利的關鍵。
【第37句】:【草綠色軍服】“草綠色的軍服”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20世紀初,英國人為了掠奪非洲南部的財富,派軍隊進攻非洲的布爾人。當時,布爾人的武器不如英國軍隊。為了戰勝數量比自己多出五倍的英軍,布爾人便根據非洲的山地特點,穿上草綠色的衣服,并把武器也涂上了與草木相似的顏色。他們悄悄地躲在叢林里,敵人簡直看不出叢林里有人。而當時的英軍卻穿著很顯眼的紅色軍服,暴露得十分清楚。由于英軍目標太明顯,布爾人老遠就可以用武器射擊,英軍被打死打傷七萬多人。后來,英國軍隊接受了這個教訓,將紅色軍服改為暗綠色。以后,各國的軍隊也相繼把軍服改成了黃色或草綠色。
【第38句】:【桃三杏四,梅子十二】(諺)指各種果樹從栽培到結果實,時間有長有短,桃三年,杏四年,梅子十二年。 也作桃三杏四梨五年。 桃三杏四梨五年,棗子當年便還錢。
【第39句】:【今天栽下樹,明天要果子】謂要求太急,做不到。相關的: 早上娶媳婦,晚上想抱娃。浩然《艷陽天》:“就算眼下稍微 少收入點,你得往遠看,你不能今天栽下樹,明天早起就要 果子,不給果子就砍樹。”
【第40句】:【千軍萬馬難過獨木橋】謂人多機會少,事情難辦。即所謂 瓶頸效應。《中國青年》(1981,23-24):“片面追求升學率 確實把中學生的路搞得越走越窄。正如有的同志說的:這 樣下去,簡直是驅趕著千軍萬馬去過獨木橋?!?/p>
【第41句】:【 逼著啞巴說話】忍無可忍,引起憤慨。逼著,也說:急得、 惹得。浩然《艷陽天》:“我這樣的話還多著哪,再這么逼著 啞巴說話,我全都給你們抖落出來!”
【第42句】:【十畝地里長了一棵莊稼——獨根獨苗兒】(歇)比喻獨生子。
【第43句】:【五官】“五官”本是人臉部的眼、耳、口、鼻、眉五個器官。如醫院有“五官科”,馬季的相聲“五官爭功”人們還記憶猶新。那么,“五官”是怎么來的呢?相傳,黃帝戰蚩尤后,定都涿鹿城(今河北),并開始了治世大業。他封馴服七種野獸、大敗蚩尤的馬師皇為牧政官,管理衣食住行和馴服六畜;封在戰場上救死扶傷和采集治創良藥的炎帝為醫政官,管理醫藥和治疾;封理財有方的嫘祖為財政官,專管國家的經濟和出納;封屢立戰功的力牧大將軍為軍政官;封聯系各部落有功的伏羲氏為行政官。后來,在朝任職的這五位官員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因而得到了黃帝的嘉獎。黃帝說:“多虧五官的臣子相助,方使得我臉上增了光彩呀!”從此,人們便稱臉上的口、鼻、眼、眉、耳為“五官”。
【第44句】:【漏風信】見“露風聲”。
【第45句】:地頭的韭菜——去了一茬又一茬
【第46句】:【狼叼來喂狗】(慣)比喻得來的東西又被別人搶走了。 也作“狼叼來的肉喂了狗”。
【第47句】:爛泥塘邊的蚊子一嗡嗡起哄
【第48句】:花木蘭從軍——冒名頂替
【第49句】:【不敢越雷池一步】(慣)雷池:古雷水自今湖北省黃梅縣界東流,經今安徽省宿松縣,至望江縣東南,水積成池,稱雷池。語本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币馑际莿駵貚傇溃灰竭^雷池向東。指不敢超越一定的界線或范圍。
【第50句】:【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釋義:要盡量幫助別人,原諒別人。例句: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說得好: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操心怎似存心好,爭氣何如忍氣高!”
【第51句】:【弄花一年,看花十日】(諺)指養花護花,得用全年工夫,等花盛開時供人觀賞,只不過十來天。泛指凡美好的事物,為之付出的代價總是高昂的。
【第52句】:【滿園果子,只有一個紅】比喻只有一個出眾的。類似的: 滿園花草一棵紅。成語:一枝獨秀。明代《三寶太監西洋 記》:“到了今日,正叫做滿園果子,只看得他兩個人紅哩!”
【第53句】:【寧吃對蝦一口,不吃雜魚半簍】(諺)對蝦:肉味鮮美,是我國的特產之一,市場上常成對出售,故稱。 寧可品嘗一口對蝦,也不吃成堆的雜魚。指食品寧可少而鮮,不要多而雜。
【第54句】:【路子寬】(慣)比喻門路多、關系廣。 也作路子野。 路子廣。
【第55句】:錯貼的門神——反了臉(翻了臉)
【第56句】:爸爸把買好的化肥又賣了,說當時化肥好買。誰知到用化肥時,卻怎么也買不到。媽媽說:“你這是賣了兒招女婿。”(河北·大城)
【第57句】:【破人生意,如殺人父母】(諺)破壞別人即將做成的生意,如同謀殺他父母一樣使他不幸。指別人做買賣,只可促成,不可破壞。
【第58句】:一同學考試不及格,他爸爸耐心地教育他:“春不種,秋無望。平時不認真學習,成績怎么會好呢?”(江蘇·興化)
【第59句】:我參加了數學興趣小組,自以為學得差不多了,媽媽說:“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還有聰明人在前頭等著呢,你可別太自大了?!保ê幽稀づR潁)
【第60句】:【四兩棉花八把弓——細細彈】(歇)弓:彈棉花的繃弓兒。彈:諧“談”。指仔細地傾談。 也作“四兩棉花八張弓——細細地彈”。
【第61句】:耗子吃米湯——糊嘴巴
【第62句】:【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錘】見“好馬不用鞭催”。
【第63句】:【鵲橋】人們常用“鵲橋”來比喻夫妻相會。那么,“鵲橋”是個什么樣子的橋呢?民間傳說玉帝之七女思凡下界,與耕種為生的牛郎相遇,遂結為夫妻,男耕女織,過著平靜恩愛的生活,人們以“牛郎”、“織女”稱呼他們,牛郎織女生育一男一女。這種平靜的生活突遇變故,天庭派神兵把織女抓到上界,牛郎見狀,用扁擔挑起一雙兒女,飛上天界,眼看就要追七織女,玉帝下令在他們二人之間劃出一道天河(即銀河),使他們只能隔河相望。他們的恩愛感天動地,地上的喜鵲于每年七月初七為他們在天河上搭成鵲橋,他們才得相會。直到現在,人們還流傳著七月初七見不到喜鵲的傳說。故“鵲橋”喻指男女結合、夫妻相聚的紐帶或橋梁。故又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第64句】:三眼槍打兔子——沒有準兒
【第65句】:偷嘴貓兒——性難改
【第66句】:【雞多不下蛋】釋義:人多了,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反而干不好事情。例句:“人多瞎搗亂,雞多不下蛋,生產搞不好,這回虧算吃上了?!?/p>
【第67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68句】:爸爸在果園里修剪果樹,剪下了很多樹枝,用拖拉機往家里拉了兩趟,卸在我家院外。我和一群小伙伴一起把樹枝朝院內搬,很快就搬完了。奶奶笑著說:“真是輕來輕去能搬山?。 保ㄉ綎|·臨沭)
【第69句】:【拔一根寒毛比腰粗】(慣)拔出一根汗毛來也比人家腰粗壯。比喻錢多勢力大,不同一般。 也作“拔一根毫毛比腰桿兒粗”。
【第70句】:山豬嘴里的齙牙——包不住
【第71句】:彩云和白云談情——吹就散(苗族)
【第72句】:老母豬鼻子里插蔥——裝象
【第73句】:獅子張嘴——大開口
【第74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諺)指要想給別人加上罪名,不愁找不到借口。
【第75句】:【駙馬】“駙馬”是皇帝的女婿。這一稱謂是怎么來的呢?歷來眾說紛紜,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相傳,楚漢相爭時,每當兩軍交戰時,劉邦便會專門坐在一輛由兩人駕馭的馬車上指揮戰斗。馬車上共有三個座位,劉邦坐在后面的位置,前面設兩個座位,為車夫所坐,分為“正馬”與“副馬”,一正一副,輪流駕駛馬車,儼然現在的火車司機,一正一副。有一日,劉邦與項羽激戰,劉邦大敗,落荒而逃,項羽乘勝追擊。此時,劉邦左右只剩下了兩個車夫和十幾名將士。不料,正馬被亂箭射死,在這危急關頭,副馬頓生一計,他把自己的紅袍脫下,與劉邦的黃袍對換了一下,讓劉邦從馬車上跳下來,自己繼續揮舞馬鞭,趕車向前方奔去。項羽的人馬都把穿黃袍的當做劉邦,拼命追趕,當趕上馬車時,車上已空無一人,只留下一件黃袍。原來副馬早已跳車逃跑了。后來劉邦當了皇帝,把此事一直記在心上,為了報答副馬的救命之恩,便四處張貼皇榜尋找副馬。找到后,官封都尉,劉邦還將小女兒許配于他,人稱“副馬都尉”,后因“副馬”一詞不雅,人們便將其改成“駙馬都尉”。自此,駙馬便成了歷代皇婿的代稱了。其二,據歷史記載,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駙馬都尉本是漢代官職,是皇帝的近衛侍從官之一。這個官職從漢武帝時開始設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擔任。史書記載,真正將公主的丈夫專稱為“駙馬”是魏晉以后。曹魏時的何晏,因為與公主結婚,所以憑借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駙馬都尉一職。還有晉代注《左傳》的杜預娶司馬昭的妹妹高陸公主為妻,是司馬懿的女婿。后來司馬炎稱帝,追尊司馬懿為晉宣帝,授杜預為駙馬。東晉的劉惔、桓溫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駙馬。從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以封號,一律稱“駙馬”,自然也就不再是官職了,而成了皇帝女婿的代稱。
【第76句】:鵝頭裝在鴨頸上——不像樣
【第77句】:玩把戲的絕技——耍花招
【第78句】:【山前有路你不走,飛蛾撲火自來投】釋義:比喻不走光明大道,自尋死路。例句:他冷笑一聲說:“我沒有把你一棍子夯死,就夠便宜的了,你竟敢闖山門,這可真是山前有路你不走,飛蛾撲火自來投!”
【第79句】:喜鵲落頭上——紅運到了
【第80句】:【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釋義:比喻環境復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這幾天俺才琢磨出個理兒來: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林子密了,什么鳥都有,天下大了,什么人都有,哪能都長師傅你一樣的心腸。
【第81句】:【扣在篩子底下的麻雀——只是撲楞沒有法子】(歇)撲楞:張開翅膀用力抖動。形容陷入絕境,再掙扎也無法脫身。 也作“扣在篩子下邊的麻雀——干撲棱沒辦法”。
【第82句】:【好鞋不踩臭狗屎】釋義:比喻品行端正的人不招惹思想行為不好的人,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例句:不過,話得往深處說,壞人盡管搖頭擺尾地得意,好人還得做好人!咱們得忍著點,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屎,你明白我的話吧?
【第83句】:黃瓜打驢——剩半截兒
【第84句】:牛吃筍子——胸有成竹
【第85句】:【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對事情沒有否定的根據,也沒有肯 定的根據。信,也說:聽。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風水先 生的話我本來也不怎么認真,可是,雖不可全信,亦不可不 信。”
【第86句】:【 拆東墻,補西壁】挪用這個,補充那個,臨時應付。類似 的:撕衣衫補褲子。西戎《蓋馬棚》:“為了護社投資,把一輛 新買的飛鴿自行車也賣了,鬧起個小小的粉坊。這么拆東 墻補西墻的鬧了幾個月?!?/p>
【第87句】:石沉大?!獰o影無蹤;杳無音信;有去無回
【第88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釋義:指重陽這天陰沉下雨,這一年就有好收成。例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九月九日是雨歸路日,有雨主來年熟。
【第89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見“是真難假,是假難真”。
【第90句】:慈禧手下的光緒帝——有職無權
【第91句】:【天落饅頭,也要起早去拾】(諺)指機緣再好,也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92句】:蠶寶寶吃桑葉——胃口越來越大
【第93句】:【干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東,東家,雇主。意即干活必須 符合東家的目的,才是有效勞動?;蛘f:木匠不隨東,累死 也無功?!侗本┤請蟆?1984,5,24):“事事不由東,累死也無 功。這個東就是市場信息、用戶的需求?!?/p>
【第94句】:【人將禮樂為先】(諺)禮樂:禮節和音樂。指待人處世,要有禮貌,講文明。 也作人將禮樂為先,樹將花果為圓。 人將禮儀為先,樹將枝葉為圓。
【第95句】:哈巴狗見了主人——俯首帖耳;搖尾乞憐
【第96句】:【會讓路的不是癡漢】(諺)走路時,能主動給人讓路的,絕不是癡呆的表現。比喻見機行事的人,聰明機靈。
【第97句】:【新米粥,醬蘿卜,郎中先生見了哭】(諺)郎中:中醫醫生。新米熬的粥,有營養,易消化;醬腌的蘿卜,化食利胃。指常吃新米粥和醬蘿卜,身體康健不生病,就不必去找醫生。
【第98句】:【看著星星想月亮】(慣)譏諷人貪心不足。
【第99句】:【好馬不吃回頭草】(諺)比喻有志氣的人一旦認定了方向,便一意向前,絕不中途反悔,走回頭路。 也作好馬不吃回頭草,好漢不買后悔藥。 好漢不走回頭路,好馬不吃回頭草。
上一篇:很經典俗語,讓人不由沉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