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瓜地里的草人——樣子貨
【第2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釋義:拈(nian):揀起。形容人懶怕動。例句:馮金保又說大姐成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偷米換燒餅吃。
【第3句】:【開會馬拉松,發言長而空】馬拉松,原指長距離賽跑。借 指會議時間拖得太長,不解決實際問題。《人民日報》 (1991,12,29):“最近,江蘇省南通市領導對開會發言實行 限時發言的新招,有效的整治了開會馬拉松,發言長而空的 會風。”
【第4句】:【鳥靠翅膀獸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諺)鳥靠翅膀飛翔,獸靠四肢奔跑,人靠智慧謀生,魚靠尾巴游動。指人和動物都要憑著自身的特有條件謀求生存。
【第5句】:海龍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第6句】:三九天穿裙子——又美麗又凍(動)人
【第7句】:【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讓,避免事態進一步激化。王蒙 《失態的季節》:“他下定決心,要采取死豬政策,打不還手, 罵不還口,睡覺要緊,天明了再說。”
【第8句】:【 豬羊奔入屠宰家】謂送死,找死。或說:肥豬往屠夫家 跑。明代《警世通言》:“這婦人不去則罷,這一去,好似豬羊 奔屠宰之家,一步步來尋死路。” 撞在搶口上遇到危險。類似的:碰到刀頭上。圖書: “趙某這次來局里,其實是來探探虛實,沒想到正撞在搶口 上。”
【第9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釋義:比喻一個人本事再大也敵不過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還架不住一群狼呢。
【第10句】:我和爸爸都喜歡看電視劇《天下糧倉》,于是,我們約定晚上一起看。晚飯后,我想先小睡一會兒,便告訴爸爸等開演了就叫醒我。可是,我睡得太香了,任爸爸怎樣叫也不想出被窩。第二天,爸爸對我說:“說到要做到,做人才可靠;說到做不到,等于放空炮。以后,你的言行要一致啊!”(河南·林州)
【第11句】:貓哭耗子——假慈悲
【第12句】:【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見“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13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釋義: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例句:對我這一代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你們年輕一代應該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第14句】:【瘸子擔水——一步一步來】(歇)本指一步一步穩健地行走,轉指做事按部就班,不急于求成。
【第15句】:【黃花魚,溜邊兒】指回避問題,繞著走。浩然《艷陽天》: “我得把話說在頭邊:如今我攤上真事兒了,你可不能黃花 魚溜邊兒.呀!”
【第16句】:【鴨子浮水——面上不動暗里在動】(歇)浮水:在水里游。指表面上不露聲色,卻在暗中行動。
【第17句】:【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一心只為得利,不管別人恥 笑。明代《石點頭》:“因為這些榜樣,所以見了錢財,性命不 顧,縱然被人恥笑鄙薄,也略無慚色。笑罵由他笑罵,好官 我自為之,這兩句便是行實。”
【第18句】:【氣可鼓不可泄】釋義:只可鼓勵,不可泄氣。例句:濮陽蓀揚起眉毛,拔高嗓門說:“氣可鼓不可泄!智珠呀,實跟你說吧,只要明兒個晚上他們到了‘萃華樓’,你就看我的吧……”
【第19句】:爸爸在路上碰見兩個小學生譏笑一位老爺爺,就對他們說:“你們憑啥笑他?他食鹽多過你們食米,食油多過你們食水,走橋多過你們走路。你們要尊敬老人才對啊!”(廣東·化州)
【第20句】:【 踩一頭,翹一頭】踩下這一頭,那一頭翹起來,如同蹺蹺 板。表示照顧不過來。成語:顧此失彼。清代《紅樓夢》: “論家事,這里是踩一頭兒翹一頭兒的,連珍大爺還彈壓不 住。”
【第21句】:【邪不干正】(諺)干:沖犯。指邪氣敵不過正氣。 也作邪不勝正,妖不勝德。 邪不壓正,假不敵真。 邪不壓正,正能克邪。
【第22句】:【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只看到有利的一面,看不到有 害的一面。或說:只見強盜吃肉,不見強盜受罪。反義說: 只見賊挨打,不見賊吃肉。賈平凹《廢都》:“當市長倒這么 辛苦!咱是看見賊娃子挨打哩,卻沒看見賊娃子怎么吃 哩!”
【第23句】:【哪個人前不說人】謂議論人是普遍情況,不必介意。或 說:誰人背后沒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茹志鵑《她從那條 路上來》:“你肚里有小毛毛,不好哭的,想開一點,哪一個沒 有過錯。古話說: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不要 在意。”
【第24句】:【男左女右】在中國有一個傳統習慣,那就是男左女右。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男左女右現象比比皆是。如夫妻結婚照,戴結婚戒指,死了親人戴黑紗,上廁所等。更奇怪的是得了偏癱大多數也是男左女右。這種習慣是怎么來的呢?這種現象由來已久。孔子時代的《逸周書·武順》:“天道尚左,日月西移。”自然規律崇尚左邊,以左為上。太陽月亮都要向右移動。中國傳統社會以男性為主,男人自然要占據左邊的位置了。清代馬輔古雜史《繹史》引用《五運歷年記》也說:“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髭為星辰。”盤古開辟天地,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頭發胡子化為星辰。我們祖先由此規定日神為伏羲,月神為女媧。一為陽,一為陰。從新疆阿斯塔那古墓中的浮雕伏羲女媧圖看,伏羲在左,女媧在右,可見古人已把男左女右的位置確定好了。另外還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與尊左的傳統觀念有關。從朝廷來看,古代王位面南而坐,東為左,西為右。古人以東為首,以西為次。因而大禮中的儀制要充分體現以左為尊。比如,古代文官地位高于武官,皇上朝議,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在后宮里,東宮為正為大,西宮為偏為從。皇帝祖宗牌位的太廟,也要建在皇宮的東側。朝廷如此,民間亦然。再一種說法與古人的哲學有關。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宇宙中通貫事物和人事的兩個對立面就是陰陽。自然界中的事物有大小、上下、左右、里外、冷熱等等。古人將其歸類為:大、上、左、外、熱為陽;小、下、右、里、冷為陰。陽者則剛,陰者柔弱。男人性情剛強暴烈,屬陽于左;女人性情柔弱平緩,屬陰于右,由此分出男左女右。還有一種說法與古代中醫醫學有關。早在戰國時期,醫學家們按照男女生理特點差異,將男女性格分屬陽陰。因而在中醫診脈時,男子取氣分脈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脈于右手。有的古醫書上這樣寫著:“急診將死,將口鼻開,看其舌下處有黑筋三股,男左女右,刺出蛛血一點即愈。”這些理論是否真的管用,我們暫且不管,但卻為男左女右制造了根據。其實,“男左女右”的位置并非不能改變。古代降職為避難堪稱為“左遷”,功勞之大無人能比稱“無出其右”就是崇尚右。所以不必把男左女右過于當真,特別是在社會地位上要講究男女平等。
【第25句】:【自作孽,不可活】佛家認為作孽要遭報應。指做壞事毀 了自己。清代《鏡花緣》:“若任性妄為,致遭天譴,那是自作 孽,不可活,就怨不得人了。”
【第26句】:【木不鉆不透,人不激不發】(諺)木材不鉆就穿不透孔,人不經受激勵就難以奮發圖強。指人的奮發向上,往往需要客觀上的激勵。
【第27句】:火柴棍搭橋——難過
【第28句】:大年三十盼月亮——癡心妄想
【第29句】:【晚晌火燒云,明早曬殺人】(諺)火燒云:云朵火紅,像燒著了一樣。 指如果傍晚時分西邊天空云朵火紅,那就預兆第二天是個大晴天。 也作晚霞燒山尖,明個大晴天。 晚霞滿天要放晴,
【第30句】:【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諺)要名:博取美名。忠厚的人不會誹謗別人以求自利,仁慈的人不會危害別人以求美名。 指忠厚仁慈者絕不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 也作“厚者不損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軀以要名”。
【第31句】:【貓見了魚——真想求葷】(歇)葷:諧“婚”。指真的想求婚。
【第32句】:【上山打柴,過河脫鞋】(諺)上到山上就打柴,要過河水就脫鞋。比喻到什么環境,就要有對新環境的適應力。也比喻遇到什么情況,就要采取什么措施,不可拘泥。
【第33句】:學藝終身福,是藝不虧人。
【第34句】:【一只病雞帶壞一籠】個別連累整體。類似的:一條牛拉屎 連累一欄/一頭壞驢帶壞一圈馬。成語:害群之馬。清代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個合了我們廣東人一句話:一 個小雞不好,帶壞一籠了。”
【第35句】:【金簪兒掉在井里】出不去這個范圍。清代《紅樓夢》:“你 忙什么?金簪兒掉在井里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連這句 俗語難道也不明白?”
【第36句】:【天有不測風云】此語比喻人有難以預料的災禍。它典出《元曲選,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小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好像現在的“躲貓貓”。沒過多久,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便引用了此語。《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周瑜與曹操大戰于三江口。諸葛亮和周瑜英雄所見略同,采用火攻。一切準備就緒,但冬季少有東南風,周瑜發愁病倒。諸葛亮去探望他,他又不想說實話,只說:“人有旦夕禍福,誰又能保證不生病呢?”而諸葛亮卻故意神秘地說:“天有不測風云,人又怎么能料得定呢?” 周瑜覺得諸葛亮言外有意,便連忙問有何藥方可治他的病,諸葛亮寫了十六個字遞給周瑜。這十六個字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看了,眼前一亮,病競好了。這才引出好戲“借東風”。看來,到明代“天有不測風云”一語已經比較流行。
【第37句】:【 借債還債,窟窿還在】還了舊債欠新債,指困難沒有徹底 解決。相關的:拉新賬,還舊賬。清代《歧路燈》:“此時不肯 當賣原好,若再揭(貸)起來,每日出起利息來,將來搭了市 房,怕還不夠哩。那才是揭債還債,窟窿常在。”
【第38句】:【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諺)樵:木柴。糴(df):買入(谷物)。 古時交通不便,商人不從百里之外販木柴,不從千里之外販糧食。指不長途販運無利可圖的粗重貨物。
【第39句】:【智賽隨何,機強陸賈】(慣)隨何、陸賈:二人均為漢高祖劉邦的謀士、說客。形容人聰明而善謀略,靈活而善機變。
【第40句】:拖拉機追火箭——天差地遠
【第41句】:奶奶晚飯吃得很少,我感到疑惑不解。奶奶笑著說:“少吃一口,舒坦一宿。我是想長壽啊!”(河北·唐山)
【第42句】:【驢唇不對馬嘴】這個俗語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它最早的出處是宋《五燈會元》卷十五:“驢唇馬嘴夸我解問,十轉五轉話繞你從朝問到夜。”這里的“驢唇馬嘴”本意是指眾人紛紛詢問,形容人多嘴雜的意思。后來演化出“驢唇不對馬嘴”,用來表示兩不相干的事物。其實,從生物學的角度講,驢唇是可以對馬嘴的.因為它們是同科動物,猶如獅虎和狼犬一樣,獅虎配生下獅虎獸,狼犬配生下狼狗,驢和馬配生下騾子。所以,“驢唇”對“馬嘴”沒有什么稀奇,倒是驢唇對上其他動物的嘴,那就稀奇了。不過,這也證明了中國的詞匯是豐富多彩的。
【第43句】:【 從天上放下云梯】遇到高升的機會。申躍中《掛紅燈》: “對于他自己,雖然不能說是從天上放下了云梯,但也算有 了步步向上的臺階了。”
【第44句】:珠穆朗瑪峰——獨高天下
【第45句】:錐子沾香油——又尖(奸)又滑
【第46句】:鴨腳上掛銅鈴——響當當;當當響
【第47句】:【馬上】“馬上”一詞是形容時間很短的意思。“馬上”最初的含義就是在馬背上,多指征戰武功,古代有馬上得天下一說,并說開國皇帝是馬上皇帝。 “馬上”指時間短,源自元朝。元朝由蒙古族建立,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以狩獵為生,蒙古騎兵素以作戰征討勇猛、行動迅速著稱,可能由于這個原因,“馬上”就有了表示速度快、時間短的含義。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爺,有的馬上就說了罷!”明唐順之《請游兵疏》:“命下之后,即便馬上差人赍文星馳付山西保定二巡撫處。”用的都是這個意思。后來,“馬上”一詞就被大家所接受,并轉化為表示時間極短的含義了。
【第48句】:【娶個媳婦,過繼出個兒】(諺)過繼:把自己的親生子給別人做兒子。指兒子娶了媳婦就疏遠了父母,等于把兒子過繼給了別人。
【第49句】:【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較能夠看出好壞。馬烽《劉 胡蘭傳》:“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你看你做的這是什么 東西!”
【第50句】:楚河漢界———清二楚
【第51句】:偷雞不成蝕把米——得不償失;劃不來
【第52句】:【豬八戒擺手兒——不伺猴】(歇)豬八戒:《西游記》中人物,原是天界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誤投豬胎,變成豬的模樣,后與孫悟空、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成為孫悟空的師弟。猴:即孫悟空,原是花果山上的猴王,諧“候”。指甩手不干。
【第53句】:【米谷里免不了有秕糠,沙子里有時也有黃金】(諺)秕(bi):空的或不飽滿的顆粒。谷米中免不了夾雜著秕糠,沙子里也常會夾雜著金粒。指事物不可能完全純凈。也比喻對人不可一概而論。
【第54句】:【十里沒真信】(諺)信:信息,傳言。即使相隔十里,傳來的信息也是很不可靠的。指傳播的消息往往失真。 也作十里無真言。真言:真實的信息。 十里無真信。
【第55句】:【躲了雷公,遇了霹靂】釋義:雷公:神話傳說中的雷神。比喻躲過了一場打擊,又遇到另一場打擊。例句:蒯公又想道:“天下舉子像鮮于‘先輩’的,諒也非止一人,我不中鮮于同,又中了別的老兒,可不是‘射了雷公,遇了霹靂’!”
【第56句】:【藕種到蔗園里去了】釋義:比喻問題搞兩岔了,鬧了誤會。例句:雨官說:“我們也是這樣猜。不然他不會連夜和你們一起來挑。”十絕哥說:“你們猜什么呢?”“挑走的第二天就查倉,總是挑到倉庫里去的。”十絕哥故意哈哈大笑起來:“你把藕種到蔗園里去了。”
【第57句】:鸚鵡的嘴巴——會說不會做
【第58句】:【好過的年,難過的春】(諺)農歷大年是容易過的,但整個春天是難熬的。指春天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窮人沒糧又沒錢,難以度日。
【第59句】:松香拔毛——根不留
【第60句】:聽媽媽說,他們單位有人收養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沒過一個月,這孩子拿了家里五十元錢跑了。在一旁聽話的人插了一句:“真是飯碗下面養惡蛇啊!”(湖南·保靖)
【第61句】:【鉆腦袋不顧屁股】見“顧頭不顧尾”。
【第62句】:【周身是刀沒一把利】(慣)比喻滿腦子的主意、點子,卻沒有一個能頂用。也比喻所學的知識多而雜,沒有一門是精通的。
【第63句】:【貴人多忘事】身份高貴的人記不住小事情。用于恭維或 諷刺,現多用于開玩笑。清代《紅樓夢》:“你老是貴人多忘 事了,哪里還記得我們?”
【第64句】:【折斷一枝荷,爛掉一窩藕】(諺)表面上只是折斷了一枝荷花,實際還毀了水下的一窩藕。比喻造成的損失表面上不大,實際卻是巨大的,只是人們看不見罷了。
【第65句】:黃瓜熬白菜——色貨
【第66句】:【拉住黃牛當馬騎】(慣)比喻讓能力差的人擔當重任。
【第67句】:【越渴越給鹽吃】助長事態惡化。《天怒》:“有哪些會牽涉 到我呢?他畢竟給我當過兩年秘書啊,真是越渴越給鹽 吃。”
【第68句】:鄉下的姨婆,孤單一人,村里老少常去看望她,幫助她。老人對我們說:“雖然你們不常回來,呵只要人間真情在,天里天外都有愛!”(貴州·遵義)
【第69句】:【見錢眼就鉆】(慣)比喻利用各科機會撈取錢財。
【第70句】:【 方的不來來圓的】變換手法。菡子《糾紛》:“你別看樓志 清就這么‘熊’掉了,他的鬼點子可多呢!方的不來來圓的, 硬的不來來軟的。”
【第71句】:飛機上放炮仗——天花亂墜
【第72句】:【不知人間有羞恥事】(慣)指人厚顏無恥。 也作“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第73句】:【量大福大】(諺)度量大的人,福分自然就大。指度量和福分是相連的,量大容人,福分就大;度量狹窄,只能自找苦吃。 也作“有大量者,必有大福”。
【第74句】:【三天兩頭歇】經常中斷,停止。歇,亦可換用其他動詞, 意思也隨著改變,如:忙、跑。茅盾《子夜》:“然而目前天津 八介大廠倒有七個停工,剩下一家也三天兩頭歇!” /虱多不癢,債多不愁借指事多解決不了,只好由它去。 臺灣梁實秋《雅舍小品三集》:“即使命不該絕,明天還有明 天的事,事越積越多,越多越懶得去做。虱多不癢,債多不 愁,那是自我解嘲!”
【第75句】:【桃李滿天下】(慣)桃李:比喻所教的學生。形容培養出來的人才很多,遍布各地。
【第76句】:河灘上的鵝卵石——越滾越滑
【第77句】:【千里姻緣一線牽】釋義:舊謂月下老人能將遠隔千里的有緣男女用紅線連起來,結為夫妻。例句:“我的兒,你們女孩兒家哪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絲,把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哪怕隔著海呢,若有姻緣的,終究有機會作成夫婦。”
【第78句】:哈巴狗見了主人——俯首帖耳;搖尾乞憐
【第79句】:【三只手】“三只手”是小偷的代稱。這一稱呼怎樣來的呢? “三只手”是個外來詞。古羅馬有位劇作家叫普圖斯,據說它寫過一百多部喜劇,如《一壇金子》、《孿生兄弟》等。這些作品曾在羅馬舞臺上風行一時,風格幽默,情節生動。“三只手”便和《一壇金子》有關。劇中的老爸吝嗇鬼尤克里奧丟了一壇金子,他懷疑是家里的奴才拿了,便要奴才伸出手來給他看有沒有拿黃金。看了一只,沒有,又看一只,還是沒有,最后要奴才給他看“第三只手”。從此“三只手”便成了小偷的代稱。
【第80句】:【五湖四海都行船】釋義:比喻哪里都可以去,在哪里都有行動的自由。例句:“你剛才說得好,五湖四海都行船,咱們各走陽關道,你憑啥仗勢欺人?
【第81句】:【 今日有酒今日醉】只顧眼前一時的痛快,不顧其他。原 為唐人羅隱的詩句。日,也說:朝、天、夕。成語:及時行樂。 王安憶《文革軼事》:“她們都是很能抓住機會的孩子,并且 今朝有酒今朝醉。”
【第82句】:【鬧戲還在后頭】見“好戲還在后頭”。
【第83句】:【囊里盛錐——尖者自出】(歇)囊:口袋。本指錐子的尖端部分自會鉆出來,轉喻有才能的人自然會顯露頭角。 也作“囊里盛錐——自出尖”。
【第84句】:叔叔成天大吃大喝的,就是不愿意干活。爸爸對他說:“找點活干吧,行走三分利,坐吃山也空啊!”(湖北·鐘祥)
【第85句】:大慶的深井——油水多
【第86句】:【扯下水】見“拉下水”。
【第87句】:【 只管耕耘,不問收獲】只是努力工作,無過高要求。中杰 英《在地震的廢墟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無論什么樣的 災難降臨也不罷手,像一個苦行僧那樣虔誠。”
【第88句】:【船頭怕鬼,船尾怕賊】(慣)形容膽小怕事,顧慮重重。
【第89句】:【過一天,算一天】混日子。類似的:拖一天,是兩晌。成 語:得過且過。巴金《寒夜》:“你不要老想這些事,在這個年 頭誰不是過一天算一天,能夠活下去就算好的了。”
【第90句】: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不懷好意;沒安好心;沒有什么好心眼
【第91句】:【砍了頭也只有碗口大的疤】(諺)指世上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即使被砍頭,也只不過在頭頸上留塊大傷疤而已。 也作砍了腦袋去,不過碗大個疤。 腦袋砍了碗大個疤。 割頭不過碗大個疤。
【第92句】:【八哥嘴巴毒蛇心】(慣)形容人說得好聽,而心腸卻非常狠毒。
【第93句】:【 好人在家里嘆氣,惡人在臺上唱戲】好人受欺負,壞人得 志。臺灣李敖《為黑吃黑舉一個例》:“相對的,所謂一般的 好人,他們反倒是沒有力量應付失敗,就泄氣了、就丟下武 器跑了。所以,局面最后總是‘好人在家里嘆氣,惡人在臺 上唱戲’。”
【第94句】:【 郎不郎,秀不秀】郎官(宮中武官)不像郎官,秀才不像秀 才,意即不文不武,不像樣子。成語:不三不四。明代《醒世 恒言》:“郎不郎時秀不秀,長衣一領遮前后。畏寒畏暑畏風 波,養成嬌怯難生受。”
【第95句】: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第96句】:【擺龍門陣】我國西南部四川省等地方言,“擺龍門陣”就是聊天或講故事的同義語。 “龍門陣”原本是古代打仗布陣的一種比較復雜的陣法。此陣模仿龍的活動方式,有龍頭、龍身、龍尾,攻其任何一個部位都有其余部分來接應,變化無窮.高深莫測。所以,“擺龍門陣”這一俗語借指故弄玄虛,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人們平時交談,說:“你那兩下子我還不知道,收起你的‘龍門陣’吧。”后引申為比喻人們聊天或講故事的內容千變萬化,進而成為四川方言,指聊天講故事。
【第97句】:【惡人先告狀】做了壞事,反搶先誣賴別人。歐陽山《高干 大》:“總之,他實行了一句俗話:惡人先告狀。他逢人便說, 一口咬定是合作社把人治死。”
【第98句】:【常常坐首席,漸漸入祠堂】(諺)首席:宴席上的首位。祠堂:死后排列靈位的廟堂。指人年事已高,在宴席上常坐首位,就意味著死期快到了。
【第99句】:【中吃不中看】(慣)中:適于。好吃不好看。比喻人有本事,但長相不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