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心去意難留】心已不在此,難以回心轉意。清代《儒林外 史》:“親家,我仔細想來,我這小女要殉節的真切,倒也由著 他行罷。自古心去意難留。”
【第2句】:【說一千,道一萬,不如拿眼看一看】(諺)聽別人說千道萬,終究是聽來的,不如自己親眼過目,才是真切的。指耳聞不如目見,聽得再多也不如目睹可靠。
【第3句】:【眼睛一眨,母雞變鴨】變化迅速,一時弄不明白原因。戴 厚英《人啊人》:“眼睛一眨,母雞變鴨。他的問題變成了我 的問題。”
【第4句】:【拿著皮肉往外人身上貼】(慣)比喻把好處白白送給外人。
【第5句】:【甜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要講究方式,要與 人為善,不要傷害人。類似的:好話三句暖人心。明代《金 瓶梅》:“你去到后邊,把惡氣兒揣到懷里,將出好氣兒來,看 怎的與他下個禮,賠了不是兒罷。你我既在檐底下,怎敢不 低頭。常言道:甜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第6句】:放學回到家,我把書包朝桌子上一放,就向外跑。媽媽連忙叫住我說:“你不要朝門外躥了,快去擔兩擔水,水缸里快旱死蛤蟆了。”(河南·林州)
【第7句】:【不暗不聾,不成姑公】(諺)喑(yIn):啞。姑公:婆婆與公公。指不會裝聾作啞,就當不了公婆。也泛指當家人就得要裝得糊涂些。 也作不癡不聾,不做家翁。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第8句】:前浪;無窮無盡;一瀉千里
【第9句】:拔不倒子坐車——充人
【第10句】:【老鼠舐貓鼻梁子】(慣)比喻做十分冒險的事情。 也作“老鼠啃貓鼻子”。
【第11句】:大年三十盼月亮——癡心妄想
【第12句】:芋頭葉子當鈸打——不堪一擊
【第13句】:過了冬至種小麥——趕不上節氣
【第14句】:吃進狼嘴的羊肉——吐不出來
【第15句】:【吃了砒霜藥老虎】(慣)砒霜:無機化合物,白色粉末(有時略帶黃色或紅色),有劇毒。為毒死老虎,自己先吃砒霜中毒,再讓老虎吃自己的死尸中毒。比喻做事太愚蠢,得不償失。
【第16句】:【打屁股】(慣)比喻嚴厲地懲處或批評。
【第17句】:【買賣不成仁義在】見“交易不成仁義在”。
【第18句】:【送佛送到西天】(諺)西天:佛教指佛祖所居的圣地。要送佛祖,就必須送到西天。比喻幫人要幫到底。 也作送佛送到西天,幫人幫到周全。 送人送到家,救人救到底。
【第19句】:【打關節】(慣)指采用賄賂的手段買通官員或其他關鍵人物。也指做疏通工作,掃清辦事中的障礙。 也作通關節。 買關節。
【第20句】:【光吃炒豆不炸鍋】(慣)比喻光得好處,不付出代價。
【第21句】:【攙上八兩水,不信漲不出半斤分量來】(諺)八兩: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摻進半斤水,自然會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獲多少。
【第22句】:【玉不琢,不成器】釋義:玉不經過雕琢,不會成為器物。比喻人不經過教育、學習,不會成材。例句:“是你不懂道理!”玉姑惱了,“玉不琢,不成器;幼不學,老何為?”
【第23句】:旱了很長時間,終于下雨了。爺爺說:“這下該有指望了,都跟前些日子一樣,連井里的塵土都有二寸深了,非吃風屙沫不可。”(河北·邢臺)
【第24句】:天上裂縫——日月難過
【第25句】:四兩棉條子——紡一紡(訪一訪)
【第26句】:八吊錢算命——難摸那一吊(調)
【第27句】:頭痛抓腳跟——弄錯了地方
【第28句】:【比死人多出一口氣】(慣)形容人無能,不起作用。 也作比死人多半口氣。 比石頭人多一口氣。
【第29句】:叔叔老愛吹他本領高,爸爸一聽就不耐煩,說:“你吃一個豆子,屙兩個豆瓣,也叫本事?”(河南·湯陰)
【第30句】:【躲脫不是禍,是禍躲不脫】(諺)能逃脫的,就不算是災禍;真的災禍是無法逃脫的。舊指災禍是命中注定而無法逃脫的。 也作“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
【第31句】:船上人上岸——不(步)行
【第32句】:【人多心不齊】眾人意見不一,或沒有組織起來。西戎《一 個年輕人》:“可是咱社里人多心不齊,在哪塊地上試驗,總 得看看人家主家愿意不愿意。”
【第33句】:【縮著脖子】(慣)喻做人老實、謹慎、膽小。
【第34句】:【漏船偏遇頂頭風】見“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第35句】:【戴高帽】“戴高帽”比喻對人說恭維的話。那么,“戴高帽”從何而來呢?先從“高帽”說起。古代皇帝、高官們戴的帽子叫冠。太子、王侯戴七寸高的遠游冠;宮廷儒生們戴前面七寸后面三寸的進賢冠。可見帽子代表了人們的身份和等級。后來,雖各朝代規定不同,但帽子的高低大小尺寸,裝飾華麗與否,多與等級相關。那么,“戴高帽”又是怎么回事呢?據《北史》記載:宗道暉喜好戴高帽,穿大木屐。州官來上任時,他戴高帽穿大木屐去拜見,自言學識可與三公比。后來,人們對妄自尊大或喜歡別人稱贊自己叫做“好戴高帽”;而以吹捧、恭維別人叫做“給人戴高帽”。清代俞樾寫過一段笑話:一位京都小官到外地做官,出任前他去向他的老師告別。老師囑咐說:“外地的官不好當,要處處當心啊!”此人說:“不怕,我已備了百頂高帽,逢人贈送一頂,應當不至于意見不合而鬧矛盾吧?” 老師生氣地說:“吾等之人以正直之理待人,怎能用這種庸俗手段?”此人趕忙進言道:“天下如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屈指有幾?”老師聽后,點頭贊同道:“你的話,確也不無道理。你還是有些見識。”此人告別出門,嘆道:“高帽只剩九十九頂了。”
【第36句】:【爛泥搖樁,越搖越深】(諺)在爛泥里搖動木樁,越搖動木樁陷得越深。比喻做事陷入困境,越掙扎越陷得深,終至于不能自拔。
【第37句】:【得了便宜賣乖】得了好處,還說自己不想要。得,也說: 討。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真是名利雙收,得了便宜 賣了乖,再也沒有這么美的事了。”
【第38句】:姥姥一家人在給蘋果樹施肥,我小舅總是比別人干得慢。外公嫌他不下勁,說:“什么東西都可以吝嗇,可不能吝嗇力氣;東西用完沒有了,力氣用完還長呢!”(河南·商丘)
【第39句】:【有錯拿的,沒錯放的】既已捉住,就不會輕易放走,須得仔 細查究。相關的:只有錯捉,沒有錯放。老舍《離婚》:“有錯 拿沒錯放的,小趙一句話可以叫他出來,一句話也可以叫他 死。隨張大哥的便。”
【第40句】:換湯不換藥——還是那一套
【第41句】:【事緩則圓】(諺)緩:舒緩,從容。 圓:圓滿。指遇事不可急于求成,要從容舒緩,才能得到圓滿的結果。
【第42句】:【單打一】(慣)指在一個時期內,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或只接觸某一方面的事,而不管其他方面。
【第43句】:【亂點鴛鴦譜】(慣)《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描寫,喬太守不了解情況,憑自己的主觀錯判了三對姻緣,歪打正著,成全了三對美滿夫妻。比喻胡亂為人搭配婚姻。也指不根據情況瞎安排事情。 也作“亂點鴛鴦”。
【第44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釋義:容:打扮。士人為深知自己、賞識自己的人效命,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打扮。例句:此后,只有清風明月來作伴了,有個不孤單、寂寞的么?“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怡紅院還為誰涂紅抹翠呢?
【第45句】:我平時淘氣,穿衣穿鞋都很費。媽媽生氣地說:“你這個費韁繩的驢,我啥時候才能把你拾掇好?”(陜西·延長)
【第46句】:【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釋義:不能靠父母的余蔭過日子。比喻自己要有志氣,不依靠別人。例句:小姐道:“‘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依孩兒的意思,總是自掙的功名好,靠著祖、父,只算做不成器!”
【第47句】:【打破頭用扇子扇】遇到危難,不在乎。或說:打破腦袋不 怕用扇子煽/腦袋破了用扇子扇。成語:處之泰然。孫犁 《風云初記》:“至于將來的事,他早已想通:腦袋破了用扇子 煽,就只當是萬貫家財叫兒子糟了,管不了那么許多!”
【第48句】:臘月里遇著狼——冷不防
【第49句】:【 不打不相識/不打不成交】經過斗爭而后認識,和好。錢 鐘書《圍城》:“咱們不打不相識,以后相處的日子正長,要好 好交個朋友。”
【第50句】:壁畫上的耕牛——不中用
【第51句】:【家私不論尊卑】釋義:家中財產,不論尊卑,人人有份。例句:“自古道‘家私不論尊卑。’母親何不告官申理?原薄憑官府判斷,到無怨心。”
【第52句】:【—花引來萬花開】發生了好的影響。成語:發揚光大。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光有英雄事跡而沒有哺育英 雄的經驗,好比收獲了莊稼而沒有留下種子,既不能一花引 來萬花開,更不能體現園丁的辛勤。”
【第53句】:【小財不去,大財不來】(諺)舍不得投入少量的錢財,就沒有大量錢財的到手。指要想有大的收獲,必須先付出一定的代價。 也作小財不出,大財不進。 小錢不出,大錢不入。
【第54句】:【 不見真佛不燒香】認準了有用的人,再去求他。電影《紅 色娘子軍》:“南某闖蕩半生,這份家業,得來不易!不見真 佛,我是不能燒香啊!”
【第55句】:洪水沖了老鼠洞——窩子全完
【第56句】:【有的說,沒的道】(慣)有根據的說,沒有根據的也出去說。指人不負責任,喜歡亂說。
【第57句】:【老母豬銜著象牙筷子——裝煞也是殺材】(歇)銜:用嘴含著。 煞:用在動詞后面,表示程度深。 殺材:該殺的料。指裝得再好,也沒有好下場。常含責罵意。
【第58句】:【砌墻千朝,拆屋一日】釋義:借指建設困難,毀壞容易。例句:毛頭星君狠狠心,吩咐把花廳拆去。俗話說,砌墻干朝,拆屋一日。瓦木匠七手八腳,一霎時,一座楠木花廳就墻坍壁倒,屋頂翻身。
【第59句】:唐三藏的扁擔——擔經(驚)
【第60句】:【懷里揣著兔子】釋義:形容心跳不已,十分驚慌。例句:怪不得這幾天救濟糧沒人敢要了,怪不得老鄉突然對我們“客氣”起來……原來鄉親們懷里還揣著兔子哩!
【第61句】:【天無絕人之路】謂總有辦法可想。朱自清《背影》:“事已 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第62句】:【野馬上了籠頭】(慣)籠頭:用皮條或繩子做成的套在騾馬等牲畜頭上的東西,用來系韁繩。比喻不受約束的人受到了限制。
【第63句】:【 怕跌跤,先躺倒】形容沒有信心,預先認輸。或說:怕打 倒,先臥倒。秦兆陽《說媒》:“不如干脆把樹花嫁給本村一 個窮癟了的老實光棍漢,鬧平分時他可以當防空洞,平分以 后他可以幫助她家干活,女兒也有了終身依靠,正是一舉三 得。這正像俗話說的:怕摔跤先躺倒。”
【第64句】:天漸漸冷了,可我卻不愿穿毛褲。媽媽又氣又急地說:“人冷腿,狗冷嘴,將來凍出個毛病可怎么得了?”(山西·太原)
【第65句】:【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就打不長眼的】機靈人會取巧,不機 靈的則倒霉。袁靜《淮上人家》:“走吧。不打勤,不打懶,就 打不長眼。小心點!”
【第66句】:樹葉子掉到河里——隨波逐流
【第67句】:【英雄只怕病來磨】見“好漢就怕病來磨”。
【第68句】:【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釋義:形容膽小怕事。例句:“不行!誰都像你這樣膽小,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你!”
【第69句】:學校大掃除,我忘了帶勞動工具,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拿。媽媽看我慌張的樣子,笑著說:“你呀,真像八十歲的老婆婆穿襪子,老是一二五——丟三落四的。這可怎么行?”(湖南·郴州)
【第70句】:心里頭結冰塊——涼透了
【第71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沒有指望
【第72句】:【賣什么吆喝什么】做什么事情,說相應的話。老舍《離 婚》:“老李已經把他心中的那點‘詩意’要在她的身上具體 化了,她像門外小販似的,賣什么吆喝什么,把他的夢打 碎。”
【第73句】:【醉死也不認酒錢】(慣)比喻在事實面前死不認錯或死不認賬。
【第74句】:一到星期天,李奶奶的兒子就帶著孫子孫女們回來團聚。別人都說李奶奶真有福氣,李奶奶卻皺著眉頭說:“有啥福氣?他們回來就像鬼子進村一樣大吃大喝,真是忙死老爹累死娘。”(河南·魯山)
【第75句】:快過年了,我嚷著要買新衣服,爸爸批評我說:“鳥美比羽毛,人美比學習。”(寧夏·西吉)
【第76句】:王大叔家這幾天正蓋房子,恰巧村里要放電影。王大叔對家里人說:“咱這幾天正焦著麥,炸著豆,晚上誰也不許看電影!”(山東·寧陽)
【第77句】:【大姑小姑,氣破肚肚】(諺)大姑小姑:丈夫的姐姐和妹妹。媳婦和大姑、小姑相處,常常受氣。指姑嫂之間的關系很不容易和諧。
【第78句】:【糠菜半年糧】(慣)指生活貧寒,一年中有半年吃糠咽菜。
【第79句】:【到手的肥鵝又飛了】得而復失。類似的:到嘴的肥肉讓鷹 叼走了/到口的肥肉吐出來。劉云若《小揚州志》:“謝度芝 見到手的肥鵝又要飛去,怎肯坐失時機,就趕著,1道:大爺 回來,我同您說句話。”
【第80句】:【私憑文書官憑印】(諺)民間的房產地產發生糾紛,是以文契字據為根據的;官場中的公事交往,是以官印為根據的。指公事私事全靠實據,不憑口說。 也作“私憑文契官憑印”。
【第81句】:老鼠吃高梁——順稈兒往上爬
【第82句】:老肥豬上屠場——挨刀的貨
【第83句】:【險中的船兒行得快】(諺)船行到風浪險惡的河段時,劃船人的精力更集中,行動更一致,船行得反而快。指艱難險阻能激勵人奮勇向前,去奪取勝利。
【第84句】:【窮媳婦知米貴】(諺)指窮家婦女最懂得儉省節約。
【第85句】:【老虎頭上拍蒼蠅】(慣)比喻冒險去觸犯有權勢、有地位的人或勢力。 也作老虎頭上撲蒼蠅。 老虎頭上抓毛兒。
【第86句】:人”,哥哥說她“要風度不要溫度”,媽媽說她“要俏不穿棉,凍死也不嫌”。(山東·沂水)
【第87句】:【哪壺不開提哪壺】專揀不好辦的事說。趙樹理《三里 灣》:“你小子真是茶館里不要了的伙計一一哪一壺不開你 偏要提哪一壺!我費盡一切心機來對付你,都為的是怕你 要分家,你怎么就偏提出這個來?”
【第88句】:公共廁所丟炸彈——激起公糞(憤)
【第89句】:不知為什么,李叔叔這幾天滿臉的不高興,說起話來火藥味十足。爸爸說:“這人是怎么搞的,像是人人借了他的米,還給他糠似的!”(安徽·宣州)
【第90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釋義:雞狗的叫聲都能聽到,人們卻直到老死也不互相來往。這是老子的話,《老子》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現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單位之間,地區之間互不聯系,互不通氣。例句:黨委各委員之間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這對于取得共同的語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這樣做,而是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結果彼此之間就缺乏共同的語言。
【第91句】:【泥牛入海——永無消息】(歇)本為佛教語,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卻小我。后指人一去不復還,沒有音信。也指東西沒有下落。 也作泥牛入海——一無消息。 泥牛入海——毫無消息。 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第92句】:【先下米,先吃飯】(諺)做飯時,誰先往鍋里下米,誰就先吃上飯。比喻做事啟動早的,自然就有早成功的希望。
【第93句】:【人來投主,鳥來投林】見“鳥來投林,人來投主”。
【第94句】:板上釘釘——變不了;沒跑;實實在在;穩打穩扎
【第95句】:【身上有屎狗跟蹤】人有弱點,被壞人利用。韓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網》:“得了吧!自個兒臉丑,別怨鏡子。要不是 你身上有屎,狗會跟著你?”
【第96句】:【不知道哪頭炕熱】北方農村居民睡炕,冬季炕要加熱。 謂對他好,對他親熱,他不知道。又指不知好壞。成語:不 識好歹。孫犁《風云初記》:“吃的拿的都是從我們這里出, 你那上級,連四兩煙葉兒,我看也沒給你稱過。怎么你這么 向他們,到底是哪頭炕熱呀?”
【第97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釋義:一個人把守關口,一萬個人也攻不開。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萬夫莫開”又作“萬人難敵”。例句:這個巖洞地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即使敵人發現了白大姐藏在洞內,她有短槍,敵人也是干瞪眼沒得辦法。
【第98句】: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第99句】:紅娘牽線——成人之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