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個蘿卜頂一個坑】釋義:比喻一個人有一份工作,各有專職。也比喻錢物每人一份,不多不少。還比喻工作踏實,一步一個腳窩。“坑”又作“窩”。例句:留下的都一個蘿卜頂一個坑,兵是精的,將是強的。
【第2句】:【餓狼不吃獵人的羊】釋義:比喻對有特殊關系的人特殊對待。例句:漢族有一句話:“打狗還得看主人。”蒙古人也有一句諺語:“餓狼不吃獵人的羊。”他穆天飛這不有意往自己臉上撒尿,欺人太甚嗎?
【第3句】:【千年的房舍換百主,一番拆洗一番新】(諺)千年的老房是不斷更換主人的,經過修整,照樣和新房一樣。指房舍沒有定主,只要修整,自會舊貌換新顏。
【第4句】:【雞蛋往石頭上碰】強弱相差懸殊,肯定失敗。成語:以卵 擊石。清代《紅樓夢》:“他撒個嬌兒,太太也得讓他一二分, 二奶奶也不敢怎么。你們就這么大膽子小看他,可是雞蛋 往石頭上碰!”
【第5句】:【燒香得罪菩薩】對人好,反而落埋怨。類似的:燒香惹得 鬼叫。電視劇:“咱們做人啦,腳正不怕鞋歪,我這是燒香得 罪了菩薩。”
【第6句】:吃掛面不調鹽——有言(鹽)在先
【第7句】:【精明一世,糊涂一時】見“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第8句】:跳蚤脾氣——碰就跳
【第9句】:【一個鼓槌打不響】釋義:只有鼓槌沒有鼓是打不響的。比喻一個人支配不開,指揮不靈。例句:郭全海在農會里,光一個鼓槌打不響,心里越著急,越好上火,他跟一個小組長干了一仗。
【第10句】:【三禮拜六點鐘】(慣)三禮拜:指二十一日,是“昔”字。六點鐘:指酉時。昔、酉合為“醋”。吃醋的隱語。
【第11句】:【嚴婆不打笑面】(諺)嚴厲的婆婆不會打笑臉相迎的媳婦。指以和善的態度待人,能化解怨恨。
【第12句】:我整理了幾篇日記,讓姐姐幫我寄給報社寄去。誰知姐姐瞅了一眼說:“不行,不行,哪有你這種日記,東拉被子西扯氈,誰看啊!”我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陜西·成陽)
【第13句】:【大姑娘十八變】(諺)十八變:一說女子長到十八歲變化較大;一說由幼女到少女再到成年,面貌在不斷變化。指女孩子隨著年齡漸長,會越變越俊美。
【第14句】:【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釋義:洞庭山:有洞庭東山與洞庭西山,均在太湖中,屬江蘇省吳縣,盛產橘子。比喻忘本。例句:二喜瞅了他一眼道:“好良心!吃了桶子就忘了洞庭山了。”
【第15句】:【無心人說話,只怕有心人來聽】(諺)說話人是無心說的,聽話人卻是有心聽的。指無意中說的話,到有心人的耳里,卻當作了真實。
【第16句】:【近家無瘦地,遙田不富人】(諺)瘦地:貧瘠的土地。遙田:離家遠的田地。指離家近的土地管理方便,故而肥沃;離家遠的土地難以管理,故而薄收。
【第17句】:【常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歇)冷眼:冷淡、鄙視的眼光。橫行:本指螃蟹橫著爬行,轉指行為蠻橫,胡作非為。對橫行不法的人,從旁冷眼相看,總看得到他到頭的日子。指人末日將到,橫行不了幾時。
【第18句】:【燈靠油,人靠飯】(諺)指人靠飯食,才能維持生命,產生力氣;這和油燈靠油才能點燃照明是一個道理。
【第19句】:【敲竹杠】(慣)據說清代販賣鴉片的人常把鴉片藏在竹杠里,官員檢查時,敲打竹杠,聽聲音查虛實,若被查出,煙販子會向官員行賄。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勒索財物。也比喻尋找借口抬高價格。
【第20句】:【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見“躲脫不是禍,是禍躲不脫”。
【第21句】:【不做網的蜘蛛捉不到蟲】(諺)比喻人付出辛勤的勞動自然就有收獲。也比喻要想逮住對手,必須做好周密的安排。
【第22句】:【強龍壓不過地頭蛇】這一俗語比喻即使是強有力者,也難以對付盤踞當地的惡勢力。此典出自《西游記》第四十五回。孫悟空、沙僧、豬八戒一行,歷經千辛萬苦,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一天,路過車遲國,本要進見國王倒換關文,卻與國王的假國師發生了沖突。正當國王疑惑的時候,忽然殿前來了三四十名鄉佬,朝上磕頭道:“萬歲,今年整個春夏都無雨,莊稼受旱,特來啟奏,請哪位國師爺爺祈一場甘雨,普濟黎民。”國王應允,并對悟空說:“你今遠來,冒犯國師,如你敢與國師賭勝求雨,勝了,饒你罪名,倒換關文,放你西去;不勝,就將汝等沙場典刑。”悟空笑著答應了。那位假國師原是虎力大仙,準備登壇求雨。孫悟空說道:“你也太自以為是了,對我這個遠方僧人一點也不謙讓,不過也難怪,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虎力大仙搶先一步,祈雨去了。孫悟空隨后施展威力,讓虎力大仙一敗涂地。而他自己倒是祈來了瓢潑大雨,為當地老百姓解除了燃眉之急。 “強龍不壓地頭蛇”,話雖那么說,只要正義在手,神龍沒有斗不過地頭蛇的。
【第23句】:【拿柳條當棒槌】(慣)比喻輕信別人,把別人隨便文案的話當成真的。
【第24句】:秀才的書箱——里面有文章
【第25句】:【水不來,先壘壩】釋義:比喻事先做好防范工作。例句:那年搞清查,要不是我妹子從招待所里探聽點消息,你能做到水不來先壘壩?
【第26句】:勒緊褲帶拉二胡——餓(惡)作樂
【第27句】:【胡說八道】“胡說八道”指那些沒有根據的或沒有道理的話。這一俗語的來歷與胡人有關。我國自先秦時起,就把北方邊地和西域各民族稱為“胡人”,后來這種稱呼也擴大到外國人。東晉之后,不斷有胡人人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權。由于當時他們的文化比較落后,加之風俗習慣也不一樣,說話辦事迥異于漢民族所尊奉的孔孟之道,不講究禮法典制,也沒有中原人的規矩,尤其是對他們直言無忌的講話非常反感,稱其為“胡說”。至遲在南宋明代就有“胡說”這個詞了。朱熹《朱文公集·答柯國材》中就有“不知當時如何敢胡說”的記載。所謂“八道”,即八正道,又稱八圣道,為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類。要想達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就需要采用八種方法和途徑修行,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就是八正道的主要內容。佛教傳人中國后,印度和西域來傳經的僧人沒有幾個高僧,對佛教教義理解的不深不透,講解佛經經常出錯誤,中原漢人懂梵文的人又很少,就是聽他們講錯了也不知道,于是出現了亂說佛經的現象。這樣講解的佛經當然會有很多錯誤,有些簡直是無稽之談。從而認為胡人講解的佛法八圣道是“胡說八道”,是毫無根據地亂說一氣,以后就不再輕信胡人講解佛經。“唐僧取經”便是例證。
【第28句】:【打虎不死必傷人】釋義:比喻不徹底消滅壞人,必定反受其害。例句:對李油罐這樣的人,一棒子打不死就干脆別動他,打虎不死必傷人!
【第29句】:船老大坐后艄——見風使舵
【第30句】:杜十娘沉百寶箱——人財兩空
【第31句】:色盲學畫——不分青紅皂白
【第32句】:【吃燈草,放個輕巧屁】燈草柔而輕。指說話沒有分量,不 負責任,說風涼話。類似的:燈草灰過秤。陳登科《淮河邊 上的兒女》:“你都是吃燈草,放的輕巧屁,那不要條件啦,我 怎么行呢!”
【第33句】:毒蛇牙齒馬蜂汁——全是毒
【第34句】:爺爺要澆花時,一會兒叫奶奶去幫忙拿水壺,一會兒又吩咐奶奶去放水。奶奶不耐煩地說:“你呀,吹簫還讓別人幫你捺眼,自己凈圖省事!”(安徽·宣州)
【第35句】:【 紅口白牙跑舌頭】謂好好的人卻昧良心胡說八道。或 說:滿嘴跑舌頭/舌頭跑出了牙關。成語:信口雌黃、信口開 河。劉紹棠《蒲柳人家》:“什么鐵嘴?你紅口白牙跑舌頭, 馬勺兒上的蒼蠅混飯吃。”
【第36句】:鍛煉是健康的基礎,衛生是健康的保證。
【第37句】:【山雨欲來風滿樓】釋義:山雨到來之前,滿樓都是呼嘯的大風。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一派緊張情勢。這是許渾《咸陽城東樓》詩句。例句: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好像解放軍解放石家莊的戰斗馬上就要打響了。
【第38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預防意外事件發生。諶容《人到 中年》:“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任何意外的情況都是可 能發生的。”
【第39句】:【 事實勝于雄辯】事實最有說服力。臺灣朱秀娟《女強 人》:“你很喜歡辯論是吧?不要來說服我。事實勝于雄 辯。”
【第40句】:先吃黃連后吃蜜——先苦后甜
【第41句】:【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諺)煩悶苦惱并沒有找上門來,都是人自尋自找的。指一切煩惱都是人自身行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觀。
【第42句】:【伸著腦袋讓人彈】謂不會處理事情,老是被動,吃虧。浩 然《艷陽天》:“他有什么謀略,光會伸著腦袋讓人彈。”
【第43句】: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當。
【第44句】:喇喇蛄(螻蛄)穿大衫——硬稱土紳士
【第45句】:急水灘頭紅翅魚——經過風險
【第46句】:因為馬虎,我又把作業寫得一塌糊涂。爸爸說:“這孩子,什么時候才會有長進!”媽媽說:“生就的蒜臼長不成缸,隨他去吧。”(河南·孟津)
【第47句】:【 心提到嗓子眼兒】里擔驚受怕。王朔《私人律師》:“我這 可是第一次干這種勾當,我的心都快從嗓子眼兒里跳出來 了。”
【第48句】:【打如意算盤】(慣)比喻考慮問題不顧客觀情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第49句】:【臘月里的花子賽如馬】釋義:花子:乞丐。窮人冬天因衣單怕冷要不停地動,像馬一樣,總干活。例句:老套子說:“咳!冷死人了,拾把柴禾都伸不出手去!”老驢頭說:“臘月里的花子賽如馬嘛!”
【第50句】:【不下高梁本,得不著老酒喝】釋義:高梁的子實可用來釀酒。比喻不付出—定代價,就實現不了預期的目標。例句:還是那句老話,不下高梁本,得不著老酒喝。他明知道請春杉上他家去,多少得破費一點。嗑把瓜子也是錢,喝口水也得費柴禾。可他想到長遠利益還是下了“請帖”。
【第51句】:【秧好稻好,娘好囡好】見“娘好囡好,秧好稻好”。
【第52句】:【瓦片尚有翻身日】(諺)扔掉的瓦片,也還有拾起來再用的時候。比喻背時的人不必喪氣,總會有境遇好轉的一天。
【第53句】:小叔和姑姑又在為看電視爭論不休,奶奶在外面一邊乘涼一邊說:“小偷逮個賊,誰也別說誰。出來涼快一個,不就啥事也沒有了?”(河南·南召)
【第54句】:【可遇而不可求】意為只能碰運氣,碰機會。張潔《無字》: “一切都是機遇,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第55句】:鴨子眇棚——鬧翻天
【第56句】:【拉弓不可拉滿,趕人不可趕上】見“趕人不要趕上”。
【第57句】:【不怕外來盜,就怕地面賊】(諺)外來盜:從外地竄來的盜賊。地面賊:熟悉情況的本地盜賊。指本地盜賊熟悉情況,容易作案。
【第58句】:【吃獨食】(慣)比喻獨自占有本該與大家一起分享的好處。 也作“吃獨份兒”。
【第59句】:【貓兒扳甑子——給狗趕了膳】(歇)甑子:蒸米飯等的炊具,形似木桶,有屜無底。膳:飯食。比喻自己得來的成果被人奪走。
【第60句】:【強扭的瓜不甜】(諺)比喻用高壓手段強迫人去做事情,不會有美滿的效果。多用在男女婚姻上。 也作強扭的瓜兒不香甜,強迫的婚事不和美。 強擰的瓜不甜,強拔的苗不長。
【第61句】:怒畫竹,喜畫蘭,不喜不怒畫牡丹。
【第62句】:【既然當泥鰍,就不能怕泥糊眼睛】釋義:既然干了某事就要干到底,不要有什么顧忌。例句:咱們現在就正走在滑路上,慢了要摔跤,要快跟快跑。既然當了泥鰍,就不能怕泥糊眼睛。
【第63句】:老鼠爬冰凌——又尖(奸)叉滑
【第64句】:【急驚風遇見慢郎中】謂情況緊急,而行動遲緩。高云覽 《小城春秋》:“現在劍平巴眼等著燈滅了。老姚還不來,正 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
【第65句】:春天的柳絮一一隨風飄揚
【第66句】:【吃不了兜著走】(慣)指一旦出了事,要承擔全部后果。 也作吃不了包著走。 吃不了兜著跑。 吃不了兜著。
【第67句】:【 樹葉掉下來怕砸破腦袋】形容膽小怕事,或把事情看得太 嚴重。類似的:聽見樹葉響,就低頭轉彎/黃葉飛來怕打頭。 王朔《編輯部的故事》:“還單純。本來膽就小,樹葉掉下了 怕砸頭。”
【第68句】:【 狗攆鴨子,刮刮叫】鴨子被追發出叫聲。刮刮叫,又指好 得很。《敵后武工隊》:“绱鞋不用錐子,針(真)好;狗攆鴨 子,刮刮叫。比我強一百倍。”
【第69句】:【海里無風三尺浪】釋義:海浪總是很大的,即使無風天也有三尺高的浪。例句:“你倆去?”齊師傅吃驚地說,“這行船走海可不是打哈哈呀!俗話說,海里無風三尺浪。又是個黑夜,險乎啊!”
【第70句】:晚上,我見爺爺又在讀那本發黃的《紅樓夢》,就不解地問:“爺爺,這本書你不是早已看過了嗎?”“是啊。”爺爺樂呵呵地說,“好鐵要經三回爐,好書要經百回讀,好文章百讀不厭哩!”(浙江·紹興)
【第71句】:勺筒敲了底——兩頭進水
【第72句】:【人心都是朝上長】釋義:比喻人都希望日子過得蒸蒸日上。例句:元他娘說,“人心都是朝上長,我看你是朝下長。”老全說:“后悔莫及,說甚。”
【第73句】:小康來找我弟弟玩,我弟弟對媽媽說:“我不和小康玩,小康是個壞孩子。”媽媽說:“但你是好孩子,小康可以和你玩啊!”弟弟說:“對啊!”于是就和小康出去玩了。(河北·新樂)
【第74句】:【心病從來無藥醫】(諺)心病:精神上、心理上的病癥。指心病自古以來就沒有藥物能治療。
【第75句】:【打油的錢不買醋】(諺)原指錢款專用。比喻做事應該專一。
【第76句】:山鷂子站在崖頭上——高瞻遠矚
【第77句】:爸爸干活不小心,手劃破了點皮,又是吃藥又是抹藥。媽媽看見了說:“你真是猴子屁股當瘡治。”(甘肅·臨夏)
【第78句】:柴禾垛上拉屎——狗嘎雜種
【第79句】:【對著和尚罵賊禿】說話誤傷了對方或別人。類似的:拿 著和尚當禿子打。魯迅《彷徨》:“你簡直是在對著和尚罵賊 禿了。我就沒給錢,我那時恰恰身邊沒有帶著。”
【第80句】:【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諺)指希望中的多數,不如實際據有的少數。 也作“樹上十鳥,不如手握一只”。
【第81句】:【千死萬死,不過一死】(諺)千種死法,萬種死法,無非就是要了這條命。指人到走投無路、萬般無奈時,只有一死了之。 也作干死萬死,終須一死。 干死萬死,左右一死。 千死萬死,總是一死。
【第82句】:【好賬不如無】(諺)好賬:別人不討還的債。借人家的債,即使人家不討還,也總歸是個負擔。指不負債是最輕松自在的。
【第83句】:【受不得人一個甜棗兒】聽見人家說好話,就心軟;得人一 點好處,就感激不盡。明代《金瓶梅》:“他是恁行貨子,受不 的人個甜棗兒就喜歡。嘴頭子雖利害,倒也沒什么心。” 死了不閉眼指放心不下,或不甘心。類似的:魚死不閉
【第84句】:【美食不中飽人餐】(諺)中:適合。指人在飽食之后,對再美好可口的食物也沒食欲。比喻道理雖好,當人不需要時,也就不會接受。
【第85句】:爸爸叫我把屋里那筐爛磚頭搬出去。我偷巧,想一下子完事,結果一步一歇,累得吭吭哧哧。媽媽見了說:“勤人挑三遭,懶人壓斷腰。”(四川·南充)
【第86句】:【輕傷不下火線】受傷不休息,堅持工作。李存葆《山中那 十九座墳塋》:“近幾天來,指導員連續表揚他,號召全連向 他學習,輕傷不下火線。”
【第87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諺)足赤:十足的純金。完人:完美無缺的人。世上沒有成色十足的純金,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指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對人不可求全責備。 也作金無足赤,人無十全。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第88句】:【羝羊觸藩——進退兩難】(歇)羝羊:公羊。藩:籬笆。語本《易·大壯》“羝羊觸藩,贏其角”。 贏:通“累”,纏繞。本指公羊角夾在籬笆縫里,進退不得,轉以形容處境困難,不能前進也不能后退。
【第89句】:【只比葫蘆多個嘴】(慣)形容人不愛說話。
【第90句】:韓信墓前一聲嘆——埋沒了英才
【第91句】:【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諺)在家中一切事都好辦,出門在外,隨時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困難。舊指出門在外,總不如在家方便。
【第92句】:【砂子地里放屁——不害你那口磣】(歇)砂:同“沙”。口磣:即牙磣,因食物中有沙子,嚼時硌牙。 指說話不知羞恥。含責罵意。
【第93句】:【爬得高,跌得腫】(諺)指向上爬得越高,跌下來必定傷得越重。比喻人追求名利的欲望越強烈,失敗起來就越慘重。也比喻權勢越大,所承擔的風險就越大。 也作爬得高,跌得重。 爬得越高,跌得越慘。 攀得高,跌得重。
【第94句】:既會殺豬又會做飯——多面手
【第95句】:【一張床上說不出兩樣話】(諺)能睡在一張床上的夫妻二人,心想的、嘴說的總都一致。指夫妻思維方式、是非觀念往往是相同的。
【第96句】:【火冒三丈高火】兼指火焰、怒火。形容發怒,發脾氣。 成語:大發雷霆。劉紹棠《鷓鴣天》:“關青梅見他的態度輕 狂傲慢,火冒三丈高,跳起腳來破口大罵。”
【第97句】:燈籠照火把——亮對亮
【第98句】:懷里揣鏡子——心里明
【第99句】:【一條魚,滿鍋腥】數量雖少,影響極壞。類似的:一塊臭 肉壞了滿鍋湯。張孟良《兒女風塵記》:“趕快把他打一頓弄 走吧,一條魚滿鍋腥,就數他能搗亂。”
上一篇:那些看一眼就驚艷的晚安小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