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年代,朱德被人們奉若神明,他的名字總是和飛毛腿、千里眼、刀槍不入等概念相聯。朱德一生身經百戰,然而他不僅大難不死,而且身無片傷,這是子彈有眼?還是蒼天保佑?
朱德神話的誕生
1916年,朱德在納溪戰役中,率領部隊浴血奮戰四十多個日日夜夜,他采取出奇制勝、以少勝多、猛攻急追、速戰速決的戰術,打得北洋軍潰不成軍,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赫赫有名的滇軍就是在這次戰役中開始出名的,朱德的名字從此威震敵膽,人們都說:滇軍的“四大金剛,朱德第一?!碑敃r瀘州、敘府一帶流傳著一首民謠:“黃拒蓋,廖毛瑟。金朱支隊惹不得?!薄包S拒蓋”指的是護國軍黃永忠支隊,他們用的是老式拒蓋槍。“廖毛瑟”,指是的護國軍廖月江支隊,用的是毛瑟槍?!敖鹬熘ш牎敝甘堑慕饾h鼎支隊和朱德支隊,戰斗力最強,能征慣戰,是惹不得的。這首歌謠直到今天仍在人民群眾中傳誦。
同年,朱德帶領部隊轉移到永寧河的山地里。一次他率領部隊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斗,朱德一團人被打得只剩下六個連。他們躲進了一個山窩,四面都被敵人包圍著。士兵們跑得疲憊不堪,在山坎上發現了一間茅草房,趕緊到里面打算休息一會兒。朱德坐在一個墻角處。突然,一顆炮彈打進房子里來,一聲巨響之后,房子在火光中坍塌了。
房子里的士兵無一生還,只有朱德幸免于難。朱德顧不上彈去身上的灰土,向外一看,發現有十幾個營的敵軍向這個地方圍攻上來。再看一眼地形,置身盆地,內有山谷、密林、田地,地形錯綜復雜。朱德當機立斷把部隊帶進了一個山溝里隱蔽起來,等待黑夜突圍。他們沒有消極等待天黑,而是派人喬裝改扮,戴上斗笠,裝成農民去假裝捉魚,悄悄地把稻田里的水放干,準備夜間好走路。天黑后,朱德帶領士兵出了山溝,踏著曬干的田地突圍了出去。
1930年1月,紅軍為了保存實力,從永新城撤出,上了七溪嶺,敵人以為紅軍勢單力薄,向七溪嶺發起猛攻。朱德身先士卒,在望月亭手提機關槍帶頭沖鋒,號召戰士們奮勇殺敵,一定要一鼓作氣,壓倒敵人。只見他舉著一面大旗,下命令說:“人在陣地在,子彈打光了就上刺刀,用梭鏢,堅決把敵人打下去!”然后,一躍而起,冒著雨點兒一樣的子彈帶頭沖向敵人。經過一場激戰,紅軍取得了勝利。這時,大家才發現朱德的軍帽上被子彈打了兩個窟窿,大家真是后怕??伤麉s非常樂觀地說:“有窟窿的帽子,戴在頭上正好透點熱氣呢!”
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有一次在土城,朱德到彭雪楓部隊里開會,部署第二天的戰斗任務,回途經過一道山嶺,正走著,一個衛士突然發現前面有敵情,朱德用望遠鏡一看,果然黑壓壓一片敵軍,這時他身邊只有一個排,恰好紅五師及時趕到,于是展開火力攻擊,打到天黑,敵人控制了制高點,把紅軍壓在山腳下,在這緊急萬分的形勢下,三次反沖鋒都被打下來,朱德堅定不移地集中兵力,下決心做最后一次沖擊。誰知,敵人由三面壓攏,一下又遭受挫折,部隊嘩地退了下來。這時已經半夜,朱德在一處山坳里,敵人沖到面前,子彈在他頭上炸出火花,炮彈在人群中爆炸,火光照亮了他的臉,彈片卻沒損傷他的毫毛。另一次,在風水山,敵人放過走在朱德前面的警衛營,突然從兩面高山上向溝內發出猛烈槍擊,那么窄的一條山溝,子彈打得朱德腳底下的泥土紛飛噴射起來,后來一個班沖上去才壓倒了敵人,殺出一條血路。最危急的一次,前后左右都是敵人,危局已經到了爆炸的程度,朱德在半山上一個農家茅草棚里,已經準備點燃火柴燒掉箱里的重要文件了,誰知奇兵一戰,又轉危為安,化險為夷。
這位有人欲得之而甘心的人物(記者這樣寫道),在延安時到處走動,全無護衛,而且從不帶武器,戰士們視他為神明,農民們說他是千里眼,能夠看透遠處的東西;他又是道教魔法大師,不但能夠在敵人面前放起煙幕遁走,甚至可以在空中騰云駕霧,致使那些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敵手膽戰心驚,畏之如虎。奇怪的是,朱德仿佛總是暗暗受到神靈的佑護,所以他往往能夠絕處逢生,化腐朽為神奇。
1938年2月25日,朱德帶領八路軍總部的少數人員,在安澤以東的古縣鎮一帶,突然與從東面進攻臨汾的一大股日本侵略軍遭遇了。開始交戰時,日本侵略軍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遇到了多少隊伍,停下來打了一天,不敢前進一步。第二天,敵人通過偵察,知道遇到的并不是大部隊,而是朱德和跟隨他的少數警衛部隊。
“啊!朱德?……少數警衛部隊?”日本軍司令官一聽說是朱德,先是吃了一驚,繼而又想:本來日本占領中國是唾手可得之事,沒料到從西北殺出個八路軍來,使得天皇陛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難以實現。如今真是天賜良機,遇上了赫赫有名的八路軍總司令,又聽說他沒帶多少隊伍,這不是一個立功受獎的大好時機嗎?這個日本軍司令官又驚又喜,急忙問他的偵察隊長:“朱德現在哪里?”
“報告司令官,確確實實的消息,朱德正在古縣指揮作戰”。
日本軍司令官趴到地圖前一看,找到“古縣”兩個字,便大聲吼道:“立即派出飛機,把古縣炸平!”
一個小時后,十幾架貼著膏藥旗的日本轟炸機,滿載炸彈,飛到沁縣西南面古縣鎮的上空,來了個輪番轟炸。“轟轟”的爆炸聲,震動著周圍幾十里的土地,小小的古縣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
日本軍指揮官們驚喜若狂,又是飲酒祝賀,又是發電報捷。日本軍華北司令部立即向全世界公布:共產黨的抗日司令和他的司令部已被消滅,大日本皇軍占領華北以至全中國,已經指日可待了。
日本侵略軍這樣一宣揚,震動了國內外。國內許多愛國人士紛紛向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打聽虛實。國外不少友好人士,也給當地黨所領導的《新華日報》社發來電報,詢問:“朱德將軍有無危險?”
當時太行山區的不少軍民,看到日寇飛機的狂轟濫炸,又聽到了八路軍總部和朱總司令遇難的種種傳說,大家都坐立不安。有的人站在高山頂上,望著日寇飛機轟炸的地方氣憤地咒罵“日本強盜”。也有人安慰大家:“先不要著慌,等打聽清楚了再說。咱們的朱總司令身經百戰,過去多少次遇到危險,常常能逢兇化吉。我就不相信這一回會受日本鬼子的暗算。”有人為了證實朱總司令的神通廣大,列舉了朱總司令在江西蘇區、長征途中的許多遇難脫險的故事?!?/p>
正當大家為朱總司令的安危擔憂的時候,傳來了進攻臨汾的日本兵還在半路上被堵截著,不能前進一步的消息。這說明朱總司令并沒有遇難,還在指揮作戰。大家的心里象有一塊石頭落了地。
原來:山西省東南部有兩個叫古縣的地方,一個在沁縣附近,一個在安澤縣附近。日本指揮官從地圖上一看到沁縣西南的那個古縣鎮,就急如星火地命令空軍去轟炸。敵人做夢也沒想到,就在他把那個古縣鎮炸成一片火海、歡慶勝利的時候,朱總司令卻在安澤縣附近的古縣坦然自若地指揮著戰斗,以極少的兵力阻擊著強大的敵軍,象牽住一頭野牛一樣,使日寇既不能前進,又不能施展威力,只好原地亂撲騰。
自此之后,朱德更是成了刀槍不入、戰無不勝的神話人物,令民眾見之膽壯,令敵人聞之喪魂失魄。然而,朱德手中握有的“尚方寶劍”正是他逢兇化吉的一個不二法寶。
游擊博士的雅號
1938年的一天,在一片松林中,八路軍司令部的一些軍事參謀們圍繞著“迂回”、“包圍”、“進攻”、“防守”等戰略戰術問題進行著熱烈的討論,一個個滔滔不絕,遠自滑鐵盧會戰、凡爾登戰役、布哈拉戰役,近至徐州會戰、保衛武漢,簡直無所不及。聽著大家的議論,朱德也不插言,有意讓大家盡量把話說完。
待大家說的差不多了,朱德對大家說:“同志們,剛才大家的發言很熱烈,也很有理論水平,可是我要提醒同志們,講問題應該抓住中心,一切事情都應該辯證地去了解,時代環境、客觀條件不同,任何軍事理論都不能機械地當公式來學習。我們的武器軍事設備和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不同,研究別人只不過作為參考,只有那些不怕打敗仗的笨家伙們,才會一成不變地去搬用外國的軍事理論。我們要研究的是適合中國的地域、歷史、風俗、人情,在中國幾十年戰斗經驗所研究、總結出來的游擊戰。要用辯證法去理解和處理軍事問題,要研究游擊戰術,怎樣建立敵后根據地,并主動、靈活地打擊敵人?!?/p>
講到最后,他說:“我們為什么不運用游擊戰術呢?世界上只有我們才可以稱為游擊博士?!边@樣說毫無夸張之意,因為朱德本人首先就是“游擊博士”的優秀導師。曾經和朱德并肩戰斗過的劉伯承元帥評價朱德說:“他是一個很有朝氣的人,我認為這是做軍人的一個根本條件。還有,就是他對革命理論學習得很好,能夠很適當地把革命理論運用在中國戰爭上,這是使我感受最深的。不管在任何混亂急迫情況中,他對群眾路線,都是把握得很緊的?!保▌子稹吨斓隆罚┖悺じK固卦u價說:“朱德和當代中國許多著名的軍界要員不同,他不是日本、俄國或德國的留學生(此處說法有誤,朱德早年曾去德國和俄國學習過軍事理論――引者)。他的經驗深深地植根于中國內地的民族土壤之中,他熟悉中國南北的山川地勢和風土人情。正因為如此,他得到了士兵們的充分信任及中國舊式將軍的敬重?!薄都t色中國內幕》朱德最拿手的游擊戰術正是他能夠左右逢源、絕處逢生且逢兇化吉的重要秘訣之一,然而這樣一種秘訣他又是如何到手的呢?這位“游擊博士”導師本人又是怎樣起家的呢?
十六字秘訣
1911年,朱德在云南參加辛亥革命,領兵攻破云南總督衙門,立下了戰功。1913年夏天,他被調到云南陸軍第一師擔任營長。同年秋,他的部隊奉命開赴云南邊疆,任務是平定經常騷擾邊境的匪亂。部隊駐扎在蒙自、個舊一帶,這里崇山峻嶺,瘴氣彌漫,環境十分險惡,土匪出沒無常。朱德知道,這幫匪徒熟門熟路,想要制服他們是不容易的。于是,他帶著幾個人整天滿山遍野地跑,觀察地形,訪問百姓,主要是為了摸清土匪活動規律。他結合以往學過的軍事理論,反復研究敵情,決定用機動靈活戰術以對付這幫變化多端的匪徒,也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后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不斷豐富了實踐經驗,終于總結出“秘密,迅速,化整為零,聲東擊西,忽南忽北,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這一套與眾不同的戰法,這就是流動游擊戰術。
朱德在運用這種戰術時深深體會到,游擊戰若沒有廣大群眾的依托,成功是無望的,必須依靠群眾。因此,他一方面非常強調部隊必須嚴守紀律,不得侵犯群眾利益;另一方面,他又強調部隊內部長官應當愛護士兵,禁止打罵和體罰。
這些辦法和他的特殊戰術相結合,很快平定了邊境的騷亂。
以后,從云南到四川,又從四川到云南,朱德打了不少漂亮的勝仗。1916年,蔡鍔為聲討袁世凱復辟稱帝,指揮護國軍在瀘州納溪地區和北洋軍激戰。棉花坡陣地上,雙方拚命反復爭奪。朱德率領護國軍的三個連,頂住北洋軍整整一個旅的輪番進攻。敵人槍多彈足,炮彈象雨點般傾瀉山頭,松樹幾乎被全部擊倒在地,擊落的松針達數寸厚??墒侵斓路€如泰山,始終固定陣地。他是從來不贊成死打硬拚的,于危難中總能找出解脫的辦法。他讓士兵們在戰壕前擺上一排排石頭,每塊石頭上都扣上護國軍的大檐帽。北洋軍果然上了當,對著戰壕不斷地用炮轟,用機槍掃射,白白耗費了大量彈藥。朱德命令部隊以逸待勞,讓敵人打個夠,然后發起反擊。結果把張敬堯的第七師打得落花流水,一敗涂地。納溪這一仗,朱德不僅守住陣地,還采取了出奇制勝、以少勝多、猛攻急追、速戰速決的戰術。從此,他的威名四揚。由于功勛卓著,他很快升任護國軍第七師第十三混成旅旅長。
朱德當旅長后,奉命鎮守瀘州。這里的匪患也是遠近聞名。這些土匪全是北洋軍的散兵游勇和土生土長的流氓地痞。
官匪勾結,四出搶掠,禍害鄉里,氣焰極盛。朱德根據在蒙自取得的經驗,通過周密調查,充分發動群眾,又一次用他的流動游擊戰術有力地打擊匪徒的器張氣焰。在軍事打擊的同時,他還采取政治攻心的辦法,公布了一項政策:“殲首要,赦脅從,繳械投降者免死,仍給槍價。”這樣,只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幫土匪就死的死,傷的傷,投降的投降,徹底土崩瓦解了。
這時候的朱德已是川中名將。四川軍閥劉湘,企圖網羅人才,要給朱德一個師長的位置,朱德不干。他后來回顧這件事時說:“劉湘之所以叫我當師長,是因為我的獨特戰術已經打出了名聲和威風。我用來擊敗敵人的是流動游擊戰術。這種戰術主要得自我在中國和法屬印支那的邊境線上駐軍時,同蠻子和土匪作戰的經驗。我從自己與土匪的散兵游勇作戰的艱苦經歷中獲得的這種戰術,具有特殊的價值。當然我把這種游擊戰經驗同我從書本上和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了。我帶兵的特點是:我本人身強力壯,所以能和士兵們一起生活,與他們密切接觸,從而得到了他們的信任。不論戰斗大小,我事先都要查看地形,精心計劃。因為細心處理問題、親自領導部隊,我的戰術通常是成功的。我總要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敵人的陣地。我同老百姓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從而獲得了不少幫助?!保ā都t色中國內幕》)
后來,朱德在國外求學,仍念念不忘打仗的事。在德國,他回憶說:“我那時旅行還帶有軍事的眼光,不論走到哪里,一想就想到‘這兒要是打起仗來該怎么辦’,于是腦子里慢慢地就布置起來了?!睅啄旰?,朱德從德國來到莫斯科,進入一個短期訓練班專學軍事。講課的人是有游擊戰的實際經驗的。
朱德在訓練班當了隊長。蘇聯教官只是講一些戰術原則。朱德給學員具體講解小部隊如何同大部隊作戰,如何騷擾敵人,講戰術上如何利用地形地物,如何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以及如何偵察等。教官還講蘇聯內戰時期游擊戰的經驗。這些對于朱德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了。所以在學員中數他領會得最深最好。曾有人稱贊說:“朱德不是從表面而是從本質上真正懂得什么是游擊戰。”有一次,蘇聯教官問朱德回國后怎樣領兵打仗,他回答說:“部隊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必要時拉隊伍上山?!笨梢?,游擊戰的思想早已深深植根于朱德的心田。當他后來帶領起義軍上井岡山打游擊的時候,真好比是如魚得水、得其所哉!
朱德曾言:“中國的土匪和地主制度一向是互為依存的,地主制度造成了貧困和無知,因此農民往往每年至少有一個時期去當土匪?!痹诰畬綍r,朱德走遍了整個山區,勘察地形和防御工事,與當地農民領袖王佐和袁文才談話。他們對他講起土匪朱老聾子的故事。老聾子說過“你用不著知道怎樣打仗,只要知道怎樣包圍敵人就行了?!彼麄儼凑罩炖厦@子的話辦事,井岡山在他們這一生中從未被攻破過,盡管他們手中的武器非常原始,甚至還有弓箭。朱德說:“我學了朱老聾子的很多戰術,國民黨軍隊完全采用經常見到的日本軍事戰術,永遠以一路縱隊前進,前有前衛,旁有側翼。除了這些,他們就什么都不懂了??墒俏覀兎殖闪诵」傻目焖俨筷?,進入他們的后衛和側翼,把他們切成幾片。這種戰術并沒有什么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學會,軍閥們后來也想用來對付我們。他們卻失敗了,因為游擊戰術不但需要熟知戰斗地區的地形,還要有老百姓的支持。”
1928年5月至6月,朱德親自指揮紅軍三打永新,三戰三捷,他和毛澤東一起打開了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新局面。當時他用以克敵制勝的法寶,不是別的,正是流動游擊戰術。一篇題為《紅軍總司令朱德》的文章寫道:“前任白軍官官,在自愿投入中國蘇維埃區以后,常驚嘆說,他們生平才第一次遇見這樣一位指揮員,具有戰略上這樣敏銳的才智:敵軍的器械非常精良而充足,而他與敵軍作戰,決定理論上最復雜的軍事任務,卻極容易,極高明,也極清楚?!边@樣評價是完全合乎實際的。沒有這種軍事家的雄才膽略和大智大勇,也就沒有朱德身無片傷的今天??谷諔馉幹?,有一次,朱德和國民黨將領龍云同乘一架飛機去南京開會。在機上,他們談論起戰略戰術問題。龍云認為游擊戰術對內可以,用來打日本,恐怕不行。朱德則侃侃而談,先談了正規軍在正面作戰的作用和必要性,最后說:“共產黨有正規軍,也有游擊兵團。我們的游擊大軍,將以華北、東北、東南的敵戰區為大戰場。游擊大軍,集散迅速,兵員眾多,要十萬有十萬,要百萬有百萬,將使敵寇陷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打國際戰有什么不行?”這一席話說得對方連連點頭稱是。
根據我們在上文中講的情況,說朱德最早提出十六字訣,似乎言之有據,比較可信。毛澤東軍事思想作為我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朱德自然也有一份貢獻。
農民相貌的護身符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曾寫道:“在社交場合,朱將軍象一頭貓一樣,沉著、自在。他在任何時候都是個可以混雜在農民集市里的人,在那里,人們可以出售蔬菜,閑話家常。他渾身上下,從平凡的面貌到行動,都是個農民的樣子?!薄秱ゴ蟮牡缆贰肺覀冊谏衔闹幸舱f過,不僅老百姓和戰士常常誤認他為“老伙夫”,就是追蹤他的敵人也不止一次把他當作“伙夫頭”。在國民黨圍剿紅軍期間,蔣介石在各個村子里貼出告示,告示說,凡交來朱德首級者,賞洋二萬五千元。朱德看后,沒有撕掉,而是讓人取來一支筆,在告示上面用大字寫上:‘凡交來蔣介石腦袋者,賞洋一元。”朱德的樂觀和無所畏懼固然因為他有智謀,有膽略,有人民大眾作堅強后盾,然而從客觀上講,他的“伙夫裝扮”也象一層保護色,一種迷彩服,多次使他虎口脫險,死里逃生。
1928年12月,朱德率領部隊在資興駐扎,敵人聞訊來抓朱德。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朱德見逃不脫敵人的包圍,使走進一家祠堂的廚房,隨手拉了一條圍裙系在腰上。敵人沖進來就問:“你們的總司令在哪里?!敝斓轮钢干砗螅骸霸诤竺妗!?/p>
敵人又問:“你是干什么的?”朱德干脆地回答:“我是伙夫。”
但幾個敵人仍有些不放心,把這“伙夫”拉到燈下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穿得破破爛爛,胡子老長,真是一副伙夫樣。于是信以為真,便急忙到后面搜索。朱德趁機打開窗子,逃之夭夭。
1929年2月,國民黨劉士毅部乘黑夜包圍了駐扎在項山的紅四軍軍部。此時,朱德的妻子伍若蘭要朱德先走,隨部隊突圍,自己掩護,朱德不肯扔下妻子不管,正在爭執之時,房門“嘩啦”一聲被踢開,十幾個黃蜂似的敵人揣著槍,氣勢洶洶沖了進來。伍若蘭迅速奪過朱德手中的槍,隨即故意對沖進來的敵兵呵斥說:“你們不在前邊打仗,跑到我屋里來干什么?”說著,回頭對站在一邊的朱德大聲命令:“老伙夫!
還不出去打一桶水來給軍長洗臉!”朱德“唔”了一聲,點頭答了個“是”,抽身欲走。一個瘦猴模樣的家伙用槍攔住朱德,另一個敵兵用槍口對準伍若蘭,第三個敵人旋即奪下伍若蘭手里的駁殼槍。
“他是你們什么人?”敵人逼問道。
“他是我和朱德的伙夫!”伍若蘭異常鎮靜地答道。敵兵見朱德滿臉胡須、身著普通士兵裝束,覺得不象當大官的樣子,也就將主意力轉向伍若蘭:“媽的!朱德睡在哪里?”此刻,朱德乘機提著一只小桶走出房門。
伍若蘭的死是朱德終身的一個遺憾和隱痛。然而,如若不是不起眼的普通相貌和裝束作護身符,即使有伍若蘭的機智勇敢,朱德也難以脫身。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伙夫式的形象特征再一次幫助他出脫了危難和火海。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朱德的平易近人,與士兵打成一片,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潛在的護身符,在危難時候大顯身手……
上一篇:項羽:一時糾結,千古悲情
下一篇:一位年輕人寫給潘石屹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