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菲爾普斯是美國密歇根州的普通市民。那一陣子,他常接到市民電話,將他錯認為邁克爾·菲爾普斯——那位創造了奧運奇跡的游泳運動員。
一天,菲爾普斯打開手機,發現上面有幾條短信。其中一個自稱“魚迷”的市民寫道:“菲爾普斯先生,您能回復我的信息嗎?”
這個叫“魚迷”的人,幾乎每天都要給他發一條短信。菲爾普斯本來懶得理,不過他這會兒正好有些無聊,便回道:“你好,感謝對我的關注。”信息發過去不久,對方回信了:“天哪,您真的回復我了,這不是在做夢吧?”他回道:“是啊,不是做夢。”
“聽說你除了游泳外,還喜歡籃球。我也喜歡籃球,咱們能上網聊聊籃球嗎?”菲爾普斯回道:“好的,請稍候,我馬上登錄。”
菲爾普斯打開電腦,很快就與“魚迷”相會。對方很健談,頻頻講述著自己對籃球的感受。不知不覺中,菲爾普斯眼前浮現出一個性感女郎的影子。
從此,菲爾普斯幾乎每天都和“魚迷”在網上相聚。為了能和“魚迷”交流,他惡補籃球知識,從生活費中節省下一部分錢,買了大量的籃球類圖書,了解NBA球隊及那些偉大球員的狀況。兩個月后,他終于擺脫聽眾的角色,能主動地侃侃而談了。
半年后的一天,菲爾普斯上網后,“魚迷”不在線。等了一會兒,他忍不住發了條短信,問她在做什么。“魚迷”回復說,正在查找某電視臺的競聘通知。
一連三天,沒有“魚迷”的消息。第四天中午,突然有人敲門。菲爾普斯開門一看,投遞員送來一封特快專遞,原來是電視臺的面試通知。他有些奇怪:自己并沒有報名,怎么會有面試通知來呢?菲爾普斯原是一家汽車公司的員工,金融危機席卷美國不久,就下崗了。他萎靡不振,無心做事,靠父親匯來的生活費度日。看著面試通知,他心中一動:反正沒有工作,不如去試試。菲爾普斯擔心自己掌握的知識不夠,又惡補了幾天,去了電視臺。
參加面試的共有12人,菲爾普斯排在第六。他忐忑不安,手心里滿是汗水。面試者一個個試著解說NBA比賽錄像。
一個多小時后,輪到菲爾普斯,主持人笑道:“你的名字和邁克爾·菲爾普斯很接近啊。”聯想到這幾個月的“艷遇”,菲爾普斯有些臉紅,說:“是的,可我不是他,否則也不會來競聘解說員了。”主持人又問:“你家里還有什么人?”“只有一個父親,在阿肯色州居住。”說到這兒,他嘆息一聲。
主持人問:“為什么一說起你父親就嘆息起來?”他答:“我父親是阿肯色州電視臺的體育頻道解說員,一直希望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我辜負了他老人家。”
接下來是試解說時間。電視屏幕上出現一段錄像,是邁克爾·喬丹率領公牛隊在1998年奪冠的一場比賽片段,也正是菲爾普斯的父親老布朗退休前解說的最后一場。最近,“魚迷”和菲爾普斯討論過多次,他耳熟能詳。他的解說獲得陣陣掌聲。最終,他被電視臺錄取。
菲爾普斯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家,剛打開電腦,便看到“魚迷”祝賀他的信息。他愣愣地問:“你怎么知道競聘結果?”“魚迷”說:“是我給你報的名,你面試的一切我當然知道。”菲爾普斯更加吃驚了:“這么說,你知道我不是邁克爾·菲爾普斯了?”“魚迷”回復:“當然,我不但知道你是假的,還對你的情況一清二楚。”他驚呆了,忙問:“你到底是誰?”“魚迷”說:“你明天正式去電視臺上班時,就會看到我了。”
第二天,菲爾普斯穿著一新,走向新的工作崗位。走到電視臺大門口,他看到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父親老布朗。老布朗面帶微笑地迎上來,擁抱著兒子說:“祝賀你,我的孩子。”菲爾普斯心里一熱,頓時明白了一切。原來,“魚迷”就是父親,是父親喚醒了他那顆沉睡的心。
上一篇:兒子,爸爸背你去旅行
下一篇:別讓心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