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宋朝時候,山東地界,有個縣里的小吏,叫黎森。這是污吏一個,整天就知道欺壓老百姓,貪污衙門里的銀子,看見誰家的姑娘長得俊就輕薄兩句,興起了還動動手。看見那些暫時沒取得功名的秀才,最愛挖苦他們。這黎森滿肚子都是些齷齪想法,心理扭曲,面由心生,臉上也是擰巴扭曲,像根麻花,說話也跟他的臉似的,總是陰陽怪氣。所以人們暗地里都叫他黎太監,還有叫他麻花太監的。這麻花太監雖然為人奸詐市儈,可是這樣的小人多半會來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縣令雖不喜歡他的性子,但因為他辦事還算練達,也沒少用他。因此雖然壞事沒少做,也有時接到老百姓的告狀,可是卻也沒能奈何了他。
這天,縣西的余秀才正走在路上準備去老師那里請教東西,迎面走來了麻花太監。余秀才心里直叫晦氣,正準備繞過去。麻花太監說話了,他知道余秀才靠閑暇時候給人抄書和給大戶人家做西席先生謀生,收入不高,就說:那個姓余的窮酸秀才,你今年掙了多少銀子,有沒有剩下五兩啊,就你這窮樣,還想去趕考,那幾大點銀子,夠盤纏不。余秀才還沒來得及回答。他又說到,爺們要去前面看戲,你一年能看上幾回啊?說完就陰陽怪氣地笑了兩聲,躬著他長期諂媚的造成的躬著的腰,左搖右擺,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走掉了。那邊余秀才氣的不打一處來,想動手揍他,可是這麻花太監雖然個子矮小,被打只有挨揍的份,可是在縣里也能喊來幾個狗腿子。余秀才怕耽誤自己的前程,只能生生吞下這口氣。也沒有心情去請教學問了,直接返回到了家里。可是回到家越想越氣,這已是本月這麻花太監第二次捉弄自己了,根本就是拿自己尋開心。越想越氣,竟然病倒了。鄰居好朋友許秀才前來探望,余秀才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許秀才。許秀才聽完,哈哈一笑,說老余,看我替你出了這口惡氣。
許秀才打聽到麻花太監每個一段時間就會去翡翠樓找一個叫小超的粉頭尋歡,流程復雜,累的小超夠嗆,還要花不少時間。不過麻花太監因為貪了點銀子,給錢還算大方,因此這個小超雖然刻薄勢利,但為了這點銀錢,也還認真伺候麻花太監。不過,麻花太監家里還有一頭母老虎李海,麻花太監平時見了她,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犯點小錯都要罰跪搓板。因此,這樁齷齪事,都是瞞著她的,要是被她知道,那還了得。這些事,許秀才都是聽小蔥說的,小蔥是個苦孩子,才十四歲年紀,去年死了爹爹,許秀才和余秀才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還是湊錢勉強幫他葬了爹爹。因此,小蔥很感激他們兩位。小蔥因為年紀小,干不了重活,只能去翡翠樓干些給客人端茶送水的活計。這活挺卑賤的,可是小蔥卻也能承受,而且這孩子挺好學,有時還向他倆請教讀書寫字。許秀才就跟小蔥說,下次麻花太監再去了翡翠樓,趕緊給我報信。小蔥忙不跌地答應。
這天麻花太監又躬著腰大搖大擺地進了翡翠樓,小蔥向老鴇說去外邊給客人買桂子糖,快步跑去給許秀才報信。許秀才趕忙取出他用左手寫著“麻花太監在翡翠樓尋歡”的那張紙。包著塊石頭,快步跑到麻花太監墻外邊,朝著屋里的窗戶就扔了進去,然后趕緊跑開了。
小蔥拿著早就買好的桂子糖匆忙回去了翡翠樓,許秀才也躲在門外。不一會,李海氣勢洶洶地拿著一把菜刀,領著一個小丫環就跑到了翡翠樓,守門的龜公見她這架勢,哪里敢阻攔,只聽見李海啪啪扇了小超兩個耳刮子,不一會麻花太監被光著身子從里面揪了出來,他好說歹說,李海才允許他穿上下衣。就這樣李海左手揪著他的耳朵,右手提著菜刀,氣勢洶洶地往家里趕去。路上老百姓都跑了出來,來看這個幾個月不見一次的熱鬧。麻花太監像個霜打的茄子一樣,連頭都不敢抬一下,恨不得腳下有個風火輪地向前走,這速度一加快,剛才是李海拽著他的耳朵向前走,這會倒成了他用耳朵拽著李李海了。
街上的老百姓都哈哈大笑,也跟著他們向前涌,感覺像出了一口惡氣。許秀才又教了幾個孩童歌謠:麻花大太監,耳朵像蒲扇,拽著母老虎,哼哧向前趕。小頑童邊跑邊唱,人群聽了,笑的更加起勁了。直到麻花太監到家,游街結束,人群才一哄而散。回去后,許秀才向余秀才說起這件事,余秀才哈哈大笑,心情也舒暢了很多。
這邊麻花太監灰溜溜地回到家里,被罰跪了兩個時辰的搓板,最后好說歹說,才被允許上了床去。躺在床上,麻花太監滿腦子都是今天的遭遇,又氣又急,突然想起以前我去了那么多次翡翠樓,一次事沒出,今天卻這么奇怪的引來了這個母老虎,實在蹊蹺。他思來想去,覺著最大的可能是翡翠樓里出了內奸,一定要找出幕后主使。
這麻花太監長期精于小人物間的勾心斗角,馬上想出了揪出內奸的辦法。翡翠樓里有兩個龜公混的比較開,麻花太監就分別請他們喝酒,席間分別向他們打聽那天自己來翡翠樓的那段時間有發生什么特別的事沒,之所以找兩個人來問,一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消息,二是為了防止他們是故意拉出跟自己不對付的人頂缸,兩人如果說的情形差不多的話,那這件事就八九不離十了。最后得到的信息是,那段時間,只有小蔥出去買桂子糖了,不過好像很快就回去了,除此之外再沒有人出去過。麻花太監私底下找了妓院的老鴇,兩人一嚇一詐,小蔥畢竟是小孩子,主動招認了。老鴇知道麻花太監在縣里還有幾分勢力,把小蔥關進柴房,答應明天打折他的雙腿來賠罪。麻花太監想到這口氣終于能出了,就哼著小曲兒回家去了。翡翠樓里還有個小姑娘叫小昭,平時比較得小蔥照顧,就趁著半夜跑去給許秀才報信,她因為位分低住在一樓靠外的房間里,小姑娘心細,趁大家都熟睡了才出來,走的時候躡手躡腳,沒敢走大門,從窗戶里翻了出來,從因此沒有驚動任何人。許秀才得到消息,哪敢耽擱,趕緊喊著余秀才一起去救小蔥,小昭已經冒了風險,兩人趕緊讓他回去自己房間,他們撬了柴房的門,救了小蔥,給他湊了盤纏,讓他到外地再尋份差事。第二天,老鴇發現不見了小蔥,斥令嚴查。不過這件事因為做的隱蔽,最后也查不出什么,只能不了了之。
許秀才一看麻花太監竟然這么狠毒,肚子里的怒火久久不能平息,再加上麻花太監平時作威作福的厲害,他決定一定要扳倒麻花太監。他心想,你麻花太監作威作福,還不是靠著你的小吏的身份,我想辦法讓縣太爺整治你,看看你還牛不牛。
縣令是上邊派下來的,跟知府關系不睦,不過因為縣令也有些后臺,所以知府也不敢拿他怎么樣。這些事情,許秀才是聽州里的朋友講的,很多人并不知詳情。這天,許秀才和一些朋友一起投壺,正巧麻花太監也在,許秀才就對麻花太監講,以前去州里的時候,聽知府和師爺講過,黎森辦事伶俐干練,不錯不錯。麻花太監黎森聽后大喜。過段日子,知府來縣里巡視,麻花太監心想知府對我這么欣賞,巴結可是升官正道。就拿著不少東西勤去走動,知府看到麻花太監的禮物還夠分量,也就善意接納。縣令看在眼里,頗為不悅。
這天,縣令來請縣里的諸位秀才吃酒,許秀才知道縣令喜歡古時候的名將、戰事,就與縣令從白起廉頗直說至前朝的郭子儀李光弼,從謀攻軍爭直說至行軍地形,從秦滅六國直說至平息安史之亂,縣令大慰平生。其他人走后,縣令和許秀才仍舊把酒言歡。兩人后來又談到縣里的政措,許秀才傾耳相聽,又針砭時政,裝作無意中說起以前和知府同席的時候,黎森說起過不少關于田畝劃分的事情,學著麻花太監黎森的口吻講了很多句。當時縣里豪強眾多,對田畝劃分頗有抵觸,這正是縣令政績最為不佳之處,而學麻花太監的話卻是許秀才故意編造的。縣令登時想來,這黎森只怕想投靠知府了吧,他們沆瀣一氣,在此處大作文章,對自己的升遷可有妨礙。酒席過后不久,縣令就搜集了麻花太監的一些劣跡,將他革為白身。
麻花太監沒有了勢力,以前被他欺負過的老百姓在路上見了就嘲笑他,還有人朝他吐吐沫。麻花太監從此連門都不敢出,母老虎李海更是整天對他打罵交加,跪搓板更成了常事。許秀才、余秀才還有小蔥知道了,都大喊痛快。后來,許秀才連中舉人、進士,入翰林苑,最后官至吏部尚書,余秀才也官至禮部侍郎,兩人皆為天下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后世也綿澤多代。小蔥后來從外地趕回縣里,有許秀才和余秀才的支持,娶了小昭為妻,做個小買賣,之后生意漸漸做大,家境也是頗為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