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學吉他的校門口有間雜貨鋪,里面大半是百貨,一角是書,總是有免費的自制花茶提供。店主是一對夫妻:男人劍眉星目,卻下肢癱瘓,靠輪椅行走;女人已掩不住眼角眉梢的滄桑,但知書達理,溫潤如玉。
兒子上課時,我幾乎都泡在他們店里買書、看書。每次去都是下午,夕陽懶洋洋地照進店里。四周環繞著空靈的愛爾蘭音樂,女人悠閑地理貨,男人在她身邊靜靜讀書,偶爾會悄悄地抬頭看她一眼。每逢節日,桌上總會有美麗的絹花。我夸女人手巧,她卻自豪地說:“他比我手更巧呢,店里的書架和桌椅,都是他親手做的。”話音剛落,男人就笑:“再夸我,我就找個地縫鉆進去!”他們是如此喜悅、平和,以至于我每次看到他們,心總是說不出的熨帖與舒服。
一天下午,小店早早打烊。他們邀請我喝一杯,女人已是微醺,兩頰嫣紅,說:“今天是我們結婚20周年紀念日。”于是,意外地聽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她曾經是他的大學老師,大他6歲,事業有成。他是她最優秀的學生,傾慕她多年。為了他,她離婚。前夫不依不饒,到處上告。最后,她失去了唾手可得的副教授職稱,因為作風問題被學校開除;而他被她前夫打得下肢癱瘓,被暴怒的父母趕出家門,不僅失去行走的能力,而且大學肄業。她與他,一起被世俗放逐,背井離鄉;他們施展才華的平臺一夜之間消失,只能憑著愛和激情顛簸前行。
在陌生的異鄉,他殘疾,她無業,日子是可以想到的艱難,曾有過的壯志凌云被殘酷的現實碾成碎片。
他說:“在現實面前,愛情的力量不如想象得強大。”她說:“愛情使我們走在一起,但能一直走到今天,是因為責任與共同的擔當。”
他們說著這些往事時,語氣淡然,而我心里卻似驚濤駭浪一般。他們曾經有過最高遠的夢想,如今卻過著如此簡單的日子。當她站在雜貨鋪里而不是講臺上;當他坐在輪椅里,而不是行走在晨昏里……他們一定為這樣的愛情默哀過。
果然。男人去廚房清洗酒具時,她望著落日悵然地說:“有一天夜里,我睡在他身邊,卻一直失眠。窗簾半掩著,從漆黑一片到露出天光。他呼吸平穩,我摟著他,緊得不能再緊。看到他眼角的皺紋,覺得生命短暫,無限恐懼。我問自己,如果生命重來一次,我還會做出相同的選擇嗎?答案是:不。”
我說:“是啊,如果當初你們沒選擇在一起,今天絕不是這種生活。”
她笑了,卻是另一種答案:“不,我還是會選擇他,但是會換一種時間和方式。在他出現前,我和前夫的婚姻早已名存實亡。我應該忠于自己的感受,提早結束這段婚姻,而不是拖到他出現,讓他背負第三者的罵名。我還會等他畢業,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等我有了更智慧的愛,再和他在一起。”
頃刻間,我眼里熱熱的,為這個美好的女人。他們有那么多世人眼里的遺憾:放棄原本富裕穩定的生活,沒有孩子,甚至得不到家人的祝福……原本,他們是最有機會反目成仇的夫妻。在這個世上,有多少人擔不起自己的失敗,只肯歸咎于對方;多少曾經說好生死與共的人,被歲月偷去了曾經的溫柔以待與刻骨銘心,淪落到老死不相往來……
這些年,我不知他們是否有過爭吵與不滿。但是,他們純粹地愛過,而只有這般愛過的人,才可以抵得住生活給予的殘垣破敗,義無反顧地前行。他們共同經歷了這種至情至性卻離經叛道的愛,那些美麗濃烈的時光結下的繭,即使遇到破敗與不堪,也會努力沖破,化繭成蝶。因為只有這樣,才不辜負那些黑暗中的吐絲勞作。
他說:“有多少人說,所有的生活都會歸于平凡瑣碎的柴米油鹽。可是,跟不同的人在一起,相同的柴米油鹽肯定有不同的味道。”
何為美好的生活?是擁有車子、房子、票子,卻同床異夢,還是擁有飽滿的愛的他們?有多少人敢于選擇他們的生活,手里攥著那些閃亮的日子,牢牢地握著最初的勇敢,并平靜地承受所有的結局?沒有人生來就會愛,每個人都需要在愛里打磨掉些什么,比如虛妄與欲望,才能以最喜悅平和的心,享受自己擁有的所有。
這世上,努力行走總會遇到風景,比如一間雜貨鋪中的一角書屋,比如一場慘烈愛情的堅守。謝謝那些我們得到的和沒有得到的,它滿足了生命中關于愛情的所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