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曾經延續了很多年,從來不被遺忘;有一對伙伴曾經相伴了日日夜夜,終有一天分離。如果如今的世人依舊還在傳唱這不老的神話,我想你們都應該記得他一只猴子和豬。
故事里說,遠方的貧鄉僻谷,有一個叫高老莊的地方,那里的百姓時刻籠罩在妖怪的陰影下,特別是一戶高姓人家。他們曾請了很多法師,但都無功而返。直到一位牽著猴子的老和尚改變了這一切,原來,事情的源頭是一只豬。
這是一只古靈精怪的猴子,曾在花果山的洞里因猴群的騷擾而得了失心瘋,而后開始日夜蹲坐在水簾洞潭邊顧影自憐,對每一個經過身邊的人問:我做錯了什么,你愿意帶我走嗎?后來一位老和尚見他可憐,便讓他跟著自己。然后,這一路都沒甩掉這只猴子。
這只本該好好娶媳婦的豬不小心看見了母猴,就像萬千人群里理所當然的對視,既是有心,也是偶遇。一番仔細的觀察過后,彼此竟生出一種同病相憐的落寞。很自然的,兩個屬相中永遠隔著兩個動物的物種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這一場曠世的西游,注定不是老和尚一個人的歷程。
就像很多劇場演繹的那樣,沒有任何一對兄弟是不加瑣碎的陪伴。傻豬心里從來沒去想過那只猴子對自己會是多么重要,就想星星一心搶奪月亮在夜空里的霸主地位,卻從沒思考失了月色的星空是何等空寂。
一道道艱難險阻,兩個人磕磕絆絆,爭吵夾帶著嬉笑,調侃隱沒了恩仇。
在猴子的世界里,每一天思考的從來都不是香蕉蘋果和蔬菜。他有自己宏偉癡狂的夢,他要這天再也遮不住自己的眼,他要世人盡皆思考他提過的每一個問題,比如,我從哪里來,我做錯了什么,我為什么要向往西方而去。
但傻豬卻不一樣。有句話說得好,也許在海綿寶寶的眼中派大星只是個很要好的朋友,但在派大星的眼中,失了海綿寶寶便是失了全部。傻豬不像猴子,明明是被老和尚當馬戲猴子拐騙去了,還總是一副我要成佛的樣子,在傻豬的眼中,沒有那么多的唐僧或者沙僧,有的只是嘴里殘余的食物和眼中遠去的身形,很簡單卻很偏執。
猴子執行任務的時候,總是推搡著傻豬一同去,傻豬不懂其間深意,便只是嘟囔著滿臉的不情愿乖乖跟著。他不知道,只有這樣的世界才能簡單到只剩下彼此,鬼鬼祟祟卻風塵仆仆,傻豬會偶爾回頭看一眼沒吃完的蘋果,那紅色細膩的仿佛要滴出水來。
很久以后,總是會等到那么一天,猴子抖落滿眼的迷茫找回了自己,對著瘋啃水果沙拉的傻豬說我走了。他走了,以后孤單的夜里只有這一只豬,和他再也吃不完的水果。
剎那間,傻豬瞳孔里多了幾分神采,攥著手里終于被大師兄褪下的金箍,向著風中揚長的背影,道:
大師兄,我等你回來!
我等你回來,我等你回來,老和尚和沙和尚也這樣附和著,只是每一個人都已經意識到,我們心中長不大的猴子一旦找回了他自己,就再也不能回來做一只安心的小猴子了。
以后的以后,傻豬需要習慣一個人,習慣沒人搶走吃不完的零食,習慣沒人揪著耳朵東奔西走,從此以后,他永遠也只能是一個人了。
老豬知道的。老豬一直都知道的。
猴哥,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