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任外人取笑、戲弄,任權威媒體否定、批判,母親周潤蓮依舊堅信:兒子的存在從來都有價值,數字是打開他神奇大腦和命運的鑰匙。她用愛筑起一堵墻,把流言、非議擋在兒子身外,然后帶著他在唯一充滿靈光的數字王國前行。
神秘的病。媽媽含淚微笑:“兒子,你真聰明!”
周瑋是周潤蓮的第三個孩子,1991年1月30日出生在山西太原五臺縣東雷鄉長畛村,上有兩個姐姐張欣、張瑾。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周潤蓮的丈夫周常福將他當作心頭寶。周瑋快滿6個月時,有一天,周常福擔心在炕上亂爬的兒子掉到地上,隨手將一個枕頭扔到他的身邊。結果,意外出現了剎那間,周瑋兩眼發直,手腳抽搐,竟昏了過去。不知所措的周常福和妻子抱著兒子跑到五臺縣人民醫院治療。
縣醫院認為周瑋是“佝僂病”,可治療2年下來,周瑋依舊時常暈厥,抽搐,不會說話。周瑋,2歲時,夫妻倆又帶兒子到山西省兒童醫院,結果被診斷為“腦癱”。周瑋3歲時,父母帶他到北京治療。協和醫院專家對他進行徹底檢查后,確診他罹患“頑固性低血糖”,病情如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影響到大腦和智力發育。
周常福回到家,在建筑工地做幾份工,周潤蓮留在北京,一邊在醫院做護理零工,一邊陪伴兒子治療。3年間,這對農民夫妻像燕子銜泥般辛苦籌集70多萬元給兒子治病,家里除了一張床和一口水缸,能賣的都變賣了。周瑋的情況卻不見好轉,不會走路、說話,時常暈倒。
1993年大年三十晚上,周潤蓮抱著離家3年的兒子回了家。家門之外,鞭炮轟鳴;家內,冰鍋冷灶,兩個女兒縮在床頭一角。周潤蓮淚如雨下,對仍無法說話的周瑋說:“兒子,媽真的已經盡力了。”那一刻,周潤蓮悲情地調整思路:不奢求兒子健康,只愿他平安、快樂。
周瑋4歲才學會叫爸爸媽媽,說話含含糊糊;5歲才學會走路,走得跌跌絆絆,被村民們笑稱“傻子”。周瑋仿佛能感知周圍人的歧視,像怕受傷一樣一刻不離地圍繞在母親身邊。在農村,初中畢業的周潤蓮算是“文化人”,她耐心地給周瑋讀書、講故事,教他數數,還按當地老中醫指引,定期到山上采草藥熬給他喝。
周瑋8歲時,抽風的次數減少,從1天抽3次慢慢變成半月1次,9歲時,抽風神奇消失。周潤蓮帶他到醫院檢查,周瑋的血糖竟恢復了正常,他的頑固性低血糖病不藥而愈。同時,周潤蓮還發現,兒子對數字的接受能力明顯高于對其他事物的理解。10以內的數字加減法,周瑋不到3個月就學會了。她本能地感覺到,數字可能是打開兒子大腦甚至生命密碼的鑰匙。
此后,每次到田間地頭干活,周潤蓮都要把周瑋帶在身邊,在干活的間隙,她就與兒子做簡單的數字問答游戲。當兒子對答如流,周潤蓮就忍不住稱贊:“兒子,你真聰明!”臉上和心里如同花朵綻放。
2000年9月,周潤蓮帶著兒子來到長畛村小學,給多次拒絕周瑋入學的學校老師演練算術。學校老師用100以內的加減法考周瑋。周瑋很緊張,緊握媽媽的手,不敢抬頭,但很快就給出了答案。周潤蓮近乎哀求:“您看,他不是傻子,讓他上學吧。”老師們為難了,經過一周的討論,學校同意接收周瑋在一年級聽課,但只是旁聽生,沒有學籍,不參加考試。
盡管條件苛刻,周潤蓮還是興高采烈地把兒子送入了教室。每次接送孩子,她都鼓勵周瑋:“你與別人沒有兩樣,誰不信,你就跟他們比算術。”
否定聲聲。媽媽心碎的倔強:“兒子,你不是白癡”
10歲的周瑋成為長畛村小學一年級的旁聽生,個子比同學高出一個頭。周瑋高興地上學了,在媽媽的鼓勵下,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幾天后,周潤蓮發現兒子每天一早上學時,只吃半碗稀飯。周潤蓮問他,周瑋結巴地說道:“我回答問題,同學們都笑我,我怕課間上廁所,同學們再笑我。”周潤蓮無比心酸。并不是每個人都像她一樣,能看到周瑋的進步。每次周瑋費盡心思好不容易做出來的作業,老師都以“另類旁聽生”不考核為由不批改。為了讓周瑋遠離受嘲笑和歧視的教育環境,周潤蓮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全家遷居縣城。
周家搬到五臺縣縣郊的古城村后,周常福打零工,周潤蓮則在古城小學附近開了一間雜貨鋪。然而,在辦理兒子的轉學時,因擔心周瑋的成績影響班級排名,古城村兩所小學都拒絕他入學。周潤蓮三番四次跑縣教育局求助,最后,古城小學才同意接收周瑋。
上學期間,周瑋寫字特別慢,正常學生寫滿一頁200個字,他挺多只能寫10個字,常常被人取笑。但周瑋對于純數字符號的計算題,不管多難,都能算得又快又準,連老師都感覺不可思議。周潤蓮越來越相信,兒子不是白癡,他的計算能力就是證明,他只是比別的孩子慢。
17歲,周瑋才小學畢業。可此時,無論周潤蓮如何苦求,沒有一所中學愿意接收周瑋,因為他沒有學籍,連當旁聽生也沒有機會。得知自己不能繼續上學的當晚,周瑋拿起剪刀將頭發一頓狂剪。看著兒子零亂的發型和散落在木床上的一縷縷頭發,周潤蓮仿佛看到兒子痛苦卻無法言說的內心,痛哭失聲,一字一句道:“我們不傻,學校不接受你,媽媽教你。”
從那一天開始,告別學堂20多年的周潤蓮拿起女兒的課本,帶著兒子在小雜貨鋪邊做生意邊教兒子,她無法像專業老師那樣教兒子更多的知識點,但她有一個思路:教文字,讓他學會表達;教數學,刺激他的敏感。周瑋不上學后,周潤蓮將雜貨店里有關商品買賣的計算都交給他負責。周潤蓮的堅決感染著家里的每一個人。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大女兒張欣高中畢業后,放棄上大學外出打工;二女兒周瑾在學習之余也喜歡與弟弟聊天,還針對他的特長,給他講數列、圖形方面的數學問題。